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3749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Multi-Slants Reflector)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在1970年首先应用在电子计算机与数字钟表上,目前则应用在笔记本电脑、电视与文字处理器上,并且快速普及。目前使用最广的电子显示器为阴极射线管(CRT),而阴极射线管却有重量过重、体积过大及耗电量大、尺寸的缺点存在。
而液晶显示器的问题之一在于其反射率(Reflectivity)过低,一般报纸反射率约为标准白板的55%,而扭转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黑白液晶显示器反射率通常低于25%,虽然其对比率(Contrast Ratio)可达到5∶1以上,却由于低反射率的关系,使用者操作时会有反射光亮度过弱与视角狭隘的缺点,很不方便。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镜面反射板结构中入射与反射的光线反射示意图,其中入射光线32以与垂直法线30夹角θ的角度照射,在基板36上的反射板38的平面与垂直法线30垂直状态下,反射光线34与垂直法线30的夹角α1与θ相同。
请参照图2,图2所示为现有的具有镜面(Mirror)反射板与散射板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图,其中为改善反射强度(Intensity)分散过弱的缺点,现有液晶显示器结构在液晶层58下方加上镜面反射板56,利用金属镜面可使入射光线50反射至反射光线52的方向。根据前述的光线反射原理得知,光线入射角度等于反射角度,若只依靠镜面反射板56的结构,会造成反射光线集中在某特定角度的缺点,使其它角度的反射光线过低,如图3所示。根据图3所示的现有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图,其中曲线A代表液晶显示器加入镜面反射板后所呈现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当入射光由-30度角入射时,其反射角度多集中在30度,证明现有液晶显示器若只加入镜面反射板,则反射角度确实只会集中在某特定角度,则此液晶显示器会因亮度过低的缺点而无法在其它角度观看。
因此,衍生出另一种现有结构,即在偏光板(Polarizer)68和相位差膜(Retardation Film)66的下方加入一层散射板(Diffuser)64,此散射板可使反射强度稍微趋于缓和,如图3所示。根据图3所示的现有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图,其中曲线B代表加入散射板后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此散射板64具有分散光线强度的功能,因此利用散射板结构可改善反射强度集中在约30度的缺点,使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曲线稍趋于缓和。
由于液晶显示器也广泛应用在如手提电脑与个人数字助理(PDA)等数字产品中,若液晶显示器只使用镜面反射板与散射板结构,会造成使用者在操作时视线必须保持在反射光线角度上,否则无法看清显示面板的内容,在操作上相当不便。因为事实上,使用者在使用手提电脑或PDA等数字产品时,视线通常保持在接近与显示面板垂直的方向,即视线角度应在反射光线角度与垂直法线夹角之间。为改善此一缺点,再衍生出另一现有液晶显示器结构,即应用具单一角度的倾斜状反射板来改变反射光线的角度,使反射光线较偏向于垂直法线的方向。
请参照图4,图4所示为倾斜状反射板结构中入射与反射光线的反射原理,其中入射光线42以和垂直法线40夹角θ的角度照射,若基板46上的反射板48的平面与垂直法线40呈夹角ψ,此夹角ψ即为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所具有的倾斜角度(Slope Angle)ψ,则反射光线44与垂直法线40的夹角α2等于|θ-2ψ|,使得反射光线更偏向于垂直法线40的方向。
利用上述光线反射原理所制造的现有液晶显示器结构如图5所示,除了保留原有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如散射板84,其中还包含了单一角度的倾斜状反射板76。请参照图5,其中此单一角度的倾斜状反射板76可使反射光线72,较图2中的反射光线52偏向垂直法线方向,由此可知倾斜状反射板的功能。
现有结构中保留的散射板结构,用来分散特定角度的反射强度而使视差较不明显。若不加入此散射板结构,所呈现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图如图9所示。图9所示为现有液晶显示器中具有镜面反射板与具有不同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图,其中曲线G代表液晶显示器中只加入镜面反射板结构而不加入散射板结构的情形,曲线H1、H2、H3、H4则分别代表单独加入各不相同的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当光线于-30度角入射后,由具有镜面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所反射的光线强度曲线较尖锐且集中于30度,如曲线G所示;若使反射板略微倾斜若干角度,则反射光线会略微偏向垂直法线,如曲线H1所示;当反射板倾斜角度增大,反射光线偏向垂直法线的现象越明显,如曲线H4所示;换言之,曲线H1、H2、H3、H4分别代表倾斜状反射板的角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所造成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曲线,但是,曲线H1、H2、H3、H4都仍有反射强度集中的现象产生。由此可知,不加入散射板结构会保有光线集中在一特定角度,而视差过于明显的缺点,这是不论利用何种角度的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都无法改善。因此就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结构而言,欲改变液晶显示器中的反射板结构,仍需再加上散射板结构才行。
此单一角度反射板对光线反射的影响,如图6所示。图6所示为现有的具散射板的液晶显示器,其中也具有镜面反射板或具有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两者比较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图,其中曲线B代表液晶显示器中加入镜面反射板与散射板后所呈现出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图,而曲线F则代表液晶显示器中加入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与散射板后所呈现出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图。由两曲线的比较可知,单一角度的倾斜状反射板的确使反射角度变小,与垂直法线较为靠近。
至于现有制造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方法多使用光罩来制作,例如一种使用网膜版(Half-tone)光罩,对涂覆的反射板层进行不同深浅程度的蚀刻,如图7所示;另一种则利用移动光罩(Mask shift)的位置来控制不同深浅的蚀刻效果。使用光罩来定义倾斜状反射板的图形,需注意曝光与光刻最小间距距离,对倾斜角度的定义比较不精确。换句话说,此光罩工艺只适合使用在仅具有单一倾斜角度的倾斜状反射板。
现有液晶显示器结构中所使用的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虽加入散射板而使反射强度较缓和地分布,但由于其反射角度大多集中在单一角度,且散射板会分散光源,仍然有反射强度范围狭隘与亮度不均的缺点存在。根据图6中的曲线F可知,反射强度仍集中在约20度,使用者在操作时仍需控制显示面板与视线保持此一特定角度才能达到较良好的观看效果。
对标准白板而言,其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关系如图8的曲线C所示,即在所有反射角的反射强度均相同;而理想的反射板需能将入射光线集中在特定范围内反射,且在此范围内的反射光强度足够且均匀,如曲线D与E所示。如此,才能使液晶显示器有更佳的使用角度及宽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液晶显示器结构所产生的光线反射强度集中在某特定角度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并使得此液晶显示器具有理想化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它可改善反射光线,不仅使反射角度位于使用者较常操作的视线范围内,更由于省略了散射板结构,不必再次分散光线而使反射亮度比现有结构强。
另外,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与一般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工艺相容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制造方法,在制造薄膜晶体管元件的同时,可制造出反射板的多角度倾斜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倾斜角度的反射板结构,包括多个用于制造薄膜晶体管元件的沉积层位于一基板上;一有机层位于这些沉积层上;一金属层位于有机层上,其中上述的倾斜角度是指金属层的上表面与基板的上表面的夹角。另外,本发明更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基板;于依次位于基板上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液晶层;透明导电膜;彩色滤光器元件;相位差膜以及偏光板。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利用液晶显示器元件中的制造薄膜晶体管所需的沉积层,如栅极(Gate)层、非晶硅(a-Si)层、金属层与绝缘层等堆叠组合所构成的倾斜结构,并在此倾斜结构上涂覆有机层,随后经烘烤平滑化,再以例如金属溅镀方式涂覆反射层,于是形成本发明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特点是利用沉积不同层数的堆叠结构以定义出倾斜结构的不同倾斜角度,使反射光线偏向垂直法线的程度不同,达到反射强度的多样化。
本发明的再一特点是利用薄膜晶体管工艺中涂覆与光刻步骤的操作,同步定义出多角度倾斜结构,亦即利用同步制造的沉积层如栅极层、非晶硅层,金属层或绝缘层等作为反射层的倾斜结构。之后,在此倾斜结构涂覆的有机层具熔融特性,烘烤(Baking)后可获得平滑(Smooth)的表面,使单一倾斜的反射角度变宽而使反射光得以有效分散。


图1所示为镜面反射板结构中入射与反射的光线反射示意图;图2所示为现有的具有镜面反射板与散射板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图;图3所示为现有的当入射角为30度时,具有镜面反射板与再加上散射板的液晶显示器两者比较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图;图4所示为倾斜状反射板结构中入射与反射的光线反射示意图;图5所示为现有液晶显示器中具有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结构图;图6所示为现有的当入射角为30度时,具有镜面反射板与具有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两者比较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图;图7所示为现有的反射板倾斜结构的制造方法;图8所示为液晶显示器中理想倾斜状反射板与标准白板比较的反射强度与角度函数图;图9所示为现有的具有镜面反射板与具有不同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两者比较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图;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具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彩色液晶显示器结构图;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具有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强度与反射角度的一实施例的函数图;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具有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强度与反射角度的一实施例的函数图;以及图13至图18所示为本发明的具有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流程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30垂直法线32入射光线
34反射光线 36基板38反射板40垂直法线42射光线44反射光线46基板 48反射板50入射光线 52反射光线54基板 56镜面反射板58液晶层60透明导电膜62可透光基板64散射板66相位差膜 68偏光板70入射光线 72反射光线74基板 76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78液晶层80透明导电膜82可透光基板84散射板86相位差膜 88偏光板90入射光线 92反射光线94基板 96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98液晶层100透明导电膜102彩色滤光器 103基板104相位差膜 106偏光板110光罩 112反射板的倾斜结构200基板 202栅极层204栅极层 206栅极层208栅极层 210绝缘层212非晶硅层 213N+硅层214非晶硅层 214a非晶硅层215N+硅层 216非晶硅层216a非晶硅层217N+硅层218非晶硅层 218a非晶硅层219N+硅层 220金属层222金属层 224金属层226蚀刻区 228有机层
230反射金属层 232接触窗开口234反射金属层断路开240薄膜晶体管元件242倾斜结构244倾斜结构246倾斜结构曲线A是现有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曲线B是现有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曲线C是现有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曲线D是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曲线E是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曲线F是现有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曲线G是现有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曲线H是现有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曲线I是本发明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曲线J是本发明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曲线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液晶显示器结构使用单一角度的倾斜状反射板,所以反射光线角度只能集中在某一角度,使视角局限于狭隘的范围中,导致使用反射式液晶显示器时的视角较小、亮度较低。
为达到理想的使用状态,根据统计,液晶显示器光线反射强度与角度关系应如图8的曲线D或E所示,亦即,在特定角度范围内的反射强度足够且均匀,才能让使用者操作显示面板时有较好的视角及较大的反射强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其结构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包括基板94,材质可例如为玻璃,此基板94的表面依次具有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96、液晶层98、透明导电膜100、彩色滤光器元件102、相位差膜104以及偏光板106。
其中,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96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Ф1、Ф2与Ф3,且倾斜角度范围约介于0度与10度之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发明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倾斜角度并不限于Ф1、Ф2与Ф3三种,此倾斜角度可具有更多样变化的角度与范围,均视实际或所需的情况而定。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96是在薄膜晶体管工艺中同步沉积的倾斜结构,可具有不同的高度与倾斜角度Ф1、Ф2与Ф3。当入射光线90照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96后,不仅可改善反射光线92的原有反射角度,使反射光线偏向垂直法线方向,且不同倾斜角度造成的反射效果更可使反射角度具有多样化。
另外,现有工艺中必须加入一层散射板结构,因此在分散光源反射强度的同时,也减低光源反射强度,亦使强度分布不均匀。本发明的特点之一为利用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平滑表面来平均各反射角度与反射强度的目的,即使省去散射板结构,并不会减低原有反射光线强度。请参照图10,其中反射光线92与图5的反射光线72比较,本发明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可使反射强度较为平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其中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利用液晶显示器工艺中,制造薄膜晶体管所需的沉积层,例如选自栅极线、共通线、绝缘层、非晶硅层、N+硅层、源极层、漏极层、与保护层所组成的一个组及其任意组合来作为倾斜结构的一部分。接着,溅镀上反射金属层便可形成本发明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此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使反射光线偏向垂直法线的程度不同,可达到同一液晶显示器中具多样化的反射强度分布,其结果如图11所示。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具有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函数图,其中在反射角度30度内的强度分布规律,不仅只局限在单一角度。
而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经平滑化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此结构同样利用液晶显示器工艺中,制造薄膜晶体管所需的沉积层,例如选自栅极线、共通线、绝缘层、非晶硅层、N+硅层、源极层、漏极层、与保护层所组成的一个组及其任意组合来作为倾斜结构的一部分。接着,涂覆一层具熔融(Melt)特性的有机层,利用烘烤(Baking)熔融后,使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具有平滑表面。平滑化后,倾斜状反射板的表面具有多个不同角度的切线平面,当光线照射时,可反射更多样化的角度,并减少大角度反射而增加反射光线强度。本发明的此优选实施例可使同一液晶显示器的强度分布更理想化,其结果如图12所示。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的强度与反射角度的一实施例的函数图,其中在反射角度30度内的强度不仅增加且均匀,可表现出本发明改善现有结构的特点。
由图12中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得的反射强度曲线J,与图8中代表理想反射曲线E两者比较可知,利用本发明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结构所得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结果非常接近理想状态,可不需加入现有散射板结构。
另外,本发明亦提供具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如图13至图18所示。图13至图18所示为本发明利用一般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工艺,同步制造出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一实施例流程图。
请参照图13,首先在基板200上沉积一层栅极层,再以光刻方式,同步定义出薄膜晶体管元件的栅极层202,以及两相邻薄膜晶体管元件间,本发明反射板的倾斜结构的栅极层204、206与208。此同步定义形成的栅极层204、206与208作为本发明反射板的倾斜结构中的一层,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藉由光刻步骤使得栅极层204宽度大于栅极层206;并且使得栅极层208的宽度又大于栅极层204,藉此可定义出不同宽度的倾斜状反射板。上述的宽度与位置顺序关系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还可依照实际工艺与需求利用光刻步骤来选择栅极层的宽度与位置。
接着,请参照图14,再涂覆上一层绝缘层210以覆盖图13所示的结构,此绝缘层210作为薄膜晶体管元件中位于栅极层202上方的绝缘材料,也同时作为本发明反射板的倾斜结构之一。其中,此绝缘层210的材料为熟悉现有薄膜晶体管工艺的人员所了解,且非本发明的重点,故不再赘述。
接着,请参照图15,依次涂覆制作薄膜晶体管元件所需要的非晶硅材料与N+硅材料,覆盖图14所示的结构,并利用另一光刻步骤定义出薄膜晶体管元件中的非晶硅层212与N+硅层213,同一步骤中,也定义出本发明反射板的倾斜结构的非晶硅层214、216与218,以及N+硅层215、217与219。其中,本发明的此实施例定义本发明反射板的倾斜结构的非晶硅层与N+硅层覆盖栅极层约三分之二的宽度,在同一沉积厚度下,可定义出不同的倾斜状堆叠结构。上述的宽度与位置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还可依照实际工艺与需求,利用光刻步骤来选择非晶硅层与N+硅层的宽度与位置。
随后,请参照图16,再涂覆一层金属材料,利用光刻方式定义出薄膜晶体管元件中的金属层220与222,此金属层220与222作为薄膜晶体管元件的源极与漏极,同时,还定义出本发明反射板的倾斜结构的金属层224。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的不同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倾斜结构中,只选择在N+硅层219上覆盖此金属层224,使金属层224的宽度约等于N+硅层219宽度的三分之二,如此定义出不同高度的倾斜状堆叠结构。上述的宽度与位置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还可依照实际工艺与需求,利用光刻步骤来选择金属层的宽度与位置。
请参照图17,由于制作薄膜晶体管所需,利用金属层220与222,即源极与漏极作为光罩,对部分N+硅层213与非晶硅层212进行蚀刻,形成一蚀刻区226。而蚀刻步骤进行时,没有被金属层224覆盖的N+硅层215、217与部分N+硅层219,以及非晶硅层214、216与部分非晶硅层218,也同步被蚀刻,造成不同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倾斜状堆叠结构彼此间的高度差异更大。
进行到此阶段,本发明的不同角度倾斜状反射板内的倾斜状堆叠结构已大致完成,其特点在于,利用制作薄膜晶体管的涂覆与光刻步骤,同步制作本发明的不同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倾斜状堆叠结构。前述的宽度与位置仅是举例,本发明还可依照实际工艺与需求,选择是否沉积前述倾斜结构的栅极层、非晶硅层、N+硅层与金属层,并可利用光刻步骤来定义其位置与宽度,如此可定义出多样的倾斜状堆叠结构。
请参照图18,制作完薄膜晶体管元件以及不同角度倾斜状反射板46的倾斜状堆叠结构后,在其上涂覆一层具熔融特性的有机层228覆盖如图18的结构,再进行烘烤步骤以平滑倾斜状堆叠结构,接着利用光刻方式,制造出接触窗开口232。随后,以例如金属溅镀方式涂覆一层反射金属层230,即完成本发明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242、244与246的制作。另外,可再进行一蚀刻步骤,使得形成反射金属层断路开口234,再进行像素定义。因为这些后续步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因而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中,具熔融特性的有机层228可以是具有熔融特性的保护层,进行烘烤与蚀刻步骤,涂覆反射金属层以制造倾斜状反射板结构;或利用保护层上涂覆具熔融特性的有机光致抗蚀剂层,蚀刻完接触窗后,不将此有机光致抗蚀剂层去除,而是直接进行烘烤步骤以平滑化,再涂覆反射金属以制造倾斜状反射板结构。
另外,上述步骤中,涂覆具熔融特性的有机层,目的在于利用有机层烘烤后熔融,使不同角度倾斜状反射板242、244与246具有较平滑的表面,以利于光线反射。此烘烤步骤与蚀刻接触窗步骤可相互对调,本发明不限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两个薄膜晶体管间不限于只具有三个倾斜状堆叠结构,还可依照实际工艺与需求,在两个薄膜晶体管元件间,利用制造薄膜晶体管所需的沉积层,制作一或多个具有不同高度与宽度的倾斜状堆叠结构。另外本发明的三种不同角度倾斜状反射板242、244与246的倾斜状堆叠结构也仅为举例,本发明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此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宽度与高度,使反射光线偏向垂直法线的程度不同,达到反射强度的多样化;并利用有机层的熔融特性,使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具有平滑表面,使反射光的强度分散且均匀;如此,可取代现有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与散射板结构,以制造优选的液晶显示器元件。另外,本发明还提供此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可在一般液晶显示器制造薄膜晶体管的工艺中,定义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倾斜状堆叠结构,并利用制造薄膜晶体管元件结构,如栅极层、共通层、绝缘层、非晶硅层、N+硅层、金属层、源极层与漏极层等的工艺,同步堆叠出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倾斜结构,如此,不仅与现有薄膜晶体管工艺相容,还达到简化步骤与时间的功效。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凡是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其它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提供一基板;形成一薄膜晶体管,且同步形成多个倾斜状堆叠结构于该基板上,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倾斜角度;涂覆一有机层于该薄膜晶体管与该倾斜状堆叠结构上;进行一烘烤步骤以平滑化该有机层;以及形成一第一金属层在该有机层上,其中该倾斜角度是指该第一金属层的上表面与该基板的上表面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分别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结构高度与结构底边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还包括多个次堆叠层,而该次堆叠层至少具有两种以上的不同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次堆叠层选自一绝缘层、一栅极层、一非晶硅层、一N+硅层、一第二金属层所组成的一个组及其任意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次堆叠层还包括选自一栅极线、一共通线、一绝缘层、一非晶硅层、一N+硅层、一第二金属层、一源极层、一漏极层、一保护层、与一有机层所组成的一个组及其任意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倾斜角度可为0度至10度。
7.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倾斜状反射板结构,至少包括多个倾斜状堆叠结构、一有机层、与一第一金属层,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至少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倾斜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板结构,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与一薄膜晶体管同步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板结构,其中该倾斜角度可为0度至10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板结构,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分别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结构高度与结构底边宽度。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板结构,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还包括多个次堆叠层,而该次堆叠层至少具有两种以上的不同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板结构,其中该次堆叠层选自一绝缘层、一栅极层、一非晶硅层、一N+硅层、一第二金属层所组成的一个组及其任意组合。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板结构,其中该次堆叠层还包括选自一栅极层、一共通层、一绝缘层、一非晶硅层、一N+硅层、一第二金属层、一源极层、一漏极层、一保护层与一有机层所组成的一个组及其任意组合。
14.一种液晶显示器结构,至少包括一第一基板;一反射板位于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反射板具有多个倾斜状堆叠结构,而该倾斜状反射板结构至少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倾斜角度;一液晶层位于该反射板上;一第二基板位于该液晶层上,其中该第二基板由一透明材料所构成;一相位差膜位于该彩色滤光器上;以及一偏光板位于该相位差膜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其中还包括一相位差膜位于该第二基板上,且该相位差膜与该透明导电膜分别在该第二基板的不同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其中还包括一偏光板位于该相位差膜上。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其中该倾斜角度可为0度至10度。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分别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结构高度与结构底边宽度。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还包括多个次堆叠层,而该次堆叠层至少具有两种以上的不同宽度。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其中该次堆叠层选自一绝缘层、一栅极层、一非晶硅层、一N+硅层、一金属层所组成的一个组及其任意组合。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其中该次堆叠层还包括选自一栅极线、一共通线、一绝缘层、一非晶硅层、一N+硅层、一金属层、一源极层、一漏极层、一保护层与一有机层所组成的一个组及其任意组合。
22.一种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用以反射一入射光线,其包含有一基底,该基底包含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且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不相互重叠;多个薄膜晶体管设置于该基底的该第一区域上;多个不对称的倾斜状堆叠结构设置于该基底的该第二区域上,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与该薄膜晶体管同时形成;一有机层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与该倾斜状堆叠结构上;以及一反射金属层设置于该有机层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的上表面与该基底的上表面具有一夹角,且该倾斜状堆叠结构具有两种以上的不同夹角。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其中该夹角约介于10至20度之间。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具有两种以上的不同宽度与两种以上的不同高度。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其中该有机层具有熔融特性,可使倾斜状堆叠结构具有一光滑表面。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其中该薄膜晶体管选自一栅极层、一绝缘层、一非晶硅层、一N+硅层、一源极层与一漏极层所组成的一个组。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其中该倾斜状堆叠结构选自一栅极层、一绝缘层、一非晶硅层、一N+硅层、一源极层与一漏极层所组成的一个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并且利用制造液晶显示器时形成薄膜晶体管的工艺,同步定义出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其中,各个倾斜状反射板的高度与其倾斜角度具有多种变化,而使得入射光线能以不同角度反射而达到理想的反射强度与角度分布关系。当本发明的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运用于液晶显示器时,藉由不同倾斜角度反射板的作用即可有效地避免光亮度过度集中于单一特定反射角度,换言之,本发明不需透过散射板装置即可使反射光亮度更均匀地分布于较宽广的特定视角内。
文档编号G02B5/09GK1450390SQ0210622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5日
发明者刘中元 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