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42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设定光圈值功能的照相机。
在这种照相机中,当照相机处于可使用状态时主电源开关打开而当照相机处于不可使用状态时主电源开关关闭,除了这种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有在照相前电动设定光圈值而在照相后光圈值电动恢复到规定的光圈值,如实开平7-1431号公报记载的照相机。
但是,实开平7-1431号公报所记载的照相机因附加有电控制光圈值功能,提高了照相机的制造成本。
因此,作为降低成本且谁都能简便照出好照片的照相机,应当考虑附加具有手动设定光圈值功能的照相机。
但是,在使用这种照相机时,使用者忘记对被拍照体设定光圈进行照相后,恐怕会使照相失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照相机是配有可自由缩回且送出呈可照相状态镜筒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配置有接受机械力在多个光圈值中设定任一个光圈值的光圈部和、接受光圈值设定操作进行位置或姿势变化的光圈设定操作件和、机械连接上述光圈部和上述光圈设定操作件,以把与上述光圈操作件的光圈值设定操作对应的位置或姿势传送给上述光圈部、并把该光圈部设定为对应于该光圈设定操作件操作后的位置或姿势的光圈值,机械连接上述光圈部和上述光圈设定操作件的连接部。
上述光圈部利用上述镜筒的缩回动作复归到所规定开口相应的光圈值,同时,上述光圈设定操作件利用上述镜筒的缩回动作复归到上述光圈部设定为所规定开口相应光圈值的位置或姿势。
在本发明的照相机中,因由使用者操作设定光圈值,与自动设定光圈值的照相机相比,能降低成本。本发明的照相机虽是由使用者操作设定光圈值的照相机,但因上述光圈部利用上述镜筒的缩回动作复归到所规定开口的光圈值,能把使用频度高的光圈值定为所规定的光圈值,再次摄影时,能减少使用者光圈值设定操作的烦琐,同时,也能降低因使用者忘记光圈值的设定所致照片摄影失败的可能性。本发明的照相机因能向所规定开口光圈值复归且能利用上述镜筒的缩回动作,能防止摄影时不留意所致光圈值已被设定为所规定开口光圈值。
在本发明的照相机中,上述光圈部是在向设定多个光圈值中的上述所规定开口的光圈值的方向上赋予力的部件;最好配置有插锁杆,该插锁杆在送出状态中,即使上述光圈部处于设定为在上述多个光圈值中任一光圈值的状态,也能与该光圈部相配合,保持该光圈部设定的光圈值,同时,伴随着从送出状态向缩回状态移行至少一时解除与该光圈部的配合,利用赋予力使该光圈部移行到上述所规定开口光圈值。
利用上述插锁杆,照相时能防止无意改变光圈值,缩回时能肯定使光圈值复归到所规定开口光圈值。
在本发明的照相机中,最好配置有测光部和、为了将上述光圈部设定成对应于上述测光部测光所得被摄影环境光度的光圈值,指示上述光圈设定操作件的位置或姿势的指示部。
由于配备有这种指示部,能指导使用者对上述光圈设定操作件的操作,使用者能轻易设定光圈值。
在本发明的照相机中,上述指示部还具有配置在对应于上述光圈设定操作件位置或姿势的数个发光元件。上述发光元件也可以是能发出多种色光的元件。
在本发明的照相机中,上述镜筒最好是手动送出、缩回的部件。
采用上述镜筒,不需要驱动该镜筒的驱动机构,从而能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照相机中,最好配置通过上述镜筒的送出使电源接通、同时利用该镜筒的缩回使电源关闭的主电源开关。
由于配置有这种主电源开关,能简化照相操作,同时,能防止因忘记关闭该开关而无效消耗电池。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照相机能减少因忘记光圈值设定所致照相摄影失败,同时能降低成本。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照相机从前面斜上方观看的外观斜视2是光圈设定标度盘和4个发光元件的平面3是表示把镜筒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状态时剖开照相机左面一部分的示图,作为局部剖面4是表示镜筒缩回到规定缩回位置状态时从照相机右侧观看照相机的示5是表示镜筒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状态时从照相机右侧观看照相机的示6是分别表示橡胶皱折件3种状态的斜视7是表示把镜筒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状态时照相机的斜视8是表示把镜筒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状态时照相机内部一部构件的斜视9是表示取掉固定筒状态的快门基座斜视10是表示固定筒及镜筒缩回途中光圈部的斜视11是取掉快门基座和外筒的镜筒局部分解斜视12是取掉快门基座从照相机本体侧观看被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的镜筒的斜视13是从凸轮传动装置表面观看的凸轮传动装置及凸轮传动装置附近设置部件的斜视14是从凸轮传动装置里面观看的凸轮传动装置及凸轮传动装置附近设置部件的斜视15是表示该照相机中一系列动作流程的示16是表示凸轮传动装置转动开始至结束的凸轮传动装置和连接该凸轮传动装置部件状态不同阶段的示图符号说明1照相机,11前盖,12后盖,13电池室盖,14带孔,110本体部,111展开辊,112电机,113减速齿轮,114凸轮传动装置,1141第一凸轮面,1142第二凸轮面,1143凸轮部,115主电源开关120固定筒,121前端缘,122长孔,123卡止突起,124凹孔,125倾斜面,126导向壁,130橡胶皱折件,131前面,132后面,133周面,1331凹部,20镜筒,201指触部,21摄影镜头,211第一摄影镜头,212第二摄影镜头,22镜头盖,221叶片部,2211滑动销,23快门底座,231后端缘,232卡止突起,233突出片,24外筒,25镜头盖环,251插通孔,252线圈弹簧,253滑动杆,2531滑动部,26镜头盖底座,261销,262插通孔,30释放按钮,40闪光灯,41护罩,50闪光受光窗,60测光部,61受光窗,71对物取景窗,72眼视取景窗,80胶片单元送出口,91光圈设定盘,91a指标,92发光元件,300肘节弹簧,400快门,410快门叶片,411开口,412凸缘,420齿轮,500快门充电机构,520充电导杆,521前端部,522邻接面,523轴承,524弹簧,525销,526凸轮从动件,530定位杆,531前端部,532凸轮从动件,600光圈部,610光圈盘,611、612、613、614开口,615卡合部,620插锁杆,621前端部,622后端部,631、632连接齿轮,640操作杆,650插锁杆弹簧,660光圈盘弹簧,710凸轮开关杆,711凸轮从动件,712接触部,720凸轮开关,721固定电极,722外罩,723可挠电极,800同步开关,900保持板,910第一凸轮从动件,920第二凸轮从动件,930长孔,940端爪,941钩部。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照相机从前面斜上方观看的外观斜视图。
图1所示的照相机1是较小型的速照照相机,该照相机装有层积着速照胶片单元的胶片包,在该胶片包内的胶片单元上进行摄影。
此处所用的胶片单元是单片式自显影处理型感光材料,在其感光面上接受摄影光的曝光后,使胶片驱动机构驱动,把胶片单元向照相机外部展开、排出,在展开、排出驱动中,压着胶片单元内的显影钮使显影液在感光层和转印层之间均匀展开,使显影处理和转印处理迅速进行,出现正片图像。
在图1所示的照相机1中,具有前盖11和后盖12以及与该前盖11和后盖12一起构成照相机1外观部件的电池室盖13,在围绕这些前盖11、后盖12及电池室盖13的内部,配置有照相机本体。
在该照相机1的前面中央部上,配置有圆筒状镜筒20,该镜筒20在内部支撑摄影镜头21,并在照相机使用前及使用时相对照相机本体变化位置。镜筒的形状不限圆筒状,开张角的筒状也可以。在图1中,示出该镜筒20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的状态。该照相机1把镜筒20从设定在照相机本体上规定的缩回位置送出,变为图1所示状就可摄影。在这种照相机1中,手动进行镜筒20的送出及缩回,因此,不需要镜筒20的送出及缩回所要用的驱动机构,能降低成本。在镜筒20的前端部设置有指触部201,以便在镜筒20的送出中使用者能轻易地把镜筒20手动从缩回位置送出。本实施形式照相机1中的指触部201是围绕镜筒20全周向镜筒20半径方向突出着的,但不限定于此,既可以是局部突出着的,也可以是全周逆向凹状结构,还可以是符合指腹的凹部,或者,是把摩擦阻力变大的结构。
在该照相机1前面右侧(图1上的左侧),配置着释放按钮30。该照相机1能压下该释放按钮30,使摄影光在胶片单元上曝光。在释放按钮30的斜上方处,配置有闪光灯40,该闪光灯40的前面设有护罩41。在护罩41的左侧(图1上的右侧),设置有闪光受光窗50,用于把闪光导给受光元件(未图示),该受光元件在闪光灯闪光时接受被拍照体上反射回的闪光光量。这种照相机1备有对被拍照体环境光度进行测光的测光部60,在闪光受光窗50上方设置有受光窗61,用于把光导给内置的测光元件(未图示)。在该照相机1上载置着反伽里略式取景器,在邻接闪光灯40的位置处配置有对物取景窗71,在照相机1的后部配置有眼视取景窗72。
在该照相机1右侧面上,设有使照相机带穿过的带孔14。
在该照相机1的上面,设有胶片单元送出口80,用于把拍照过的胶片单元排出到照相机1外部。在胶片单元送出口80的右侧还设置有光圈设定标度盘91和4个发光元件92。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该光圈设定标度盘91和4个发光元件92进行说明。
图2是光圈设定标度盘和4个发光元件的平面图。
光圈设定标度盘91是该照相机1在使用时由使用者操作的操作件之一,在该光圈设定标度盘91上,根据设计者的构思,还可设置有指标91a和圆柱状光圈标度盘转动用凸部91b,该光圈标度盘转动用凸部91b能使使用者转动操作时容易操作。4个发光元件92分别沿光圈设定标度盘91的外周邻接设置,分别发红光和绿光。在此,如后所述,该照相机1的光圈值可在四级中自由切换,各发光元件92与各光圈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该照相机1的光圈值由后述的结构设定成与发光元件92对应的光圈值,该发光元件92与指示91a相吻合。当由测光部60对被拍照环境光度进行测光时,与被测光的被拍照环境光度相应的光圈值相对应的发光元件92亮红灯,指示使用者的光圈设定。通过光圈设定标度盘91的转动操作,指标91a与红灯亮着的发光元件相吻合时,红灯亮着的发光元件92切换成绿灯亮,给使用者显示出该照相机1的光圈值被设定为与被拍照环境光度相应的光圈值。在本实施形式中,因备有这4个发光元件92,能指导使用者对光圈设定标度盘91的操作,使用者能轻易设定光圈值。这4个发光元件9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指示部。
下面,依次说明图1所示照相机1中内部结构特点。
首先,利用图3说明该照相机1内部结构概要。
图3是表示把镜筒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状态时剖开照相机左面一部分的示图,作为局部剖面图。
该照相机1的照相机本体具有本体部110和固定筒120,该固定筒120收纳着被缩回的镜筒20。在镜筒20上作为摄影镜头,支撑着第一摄影镜头211和第二摄影镜头212。在第一摄影镜头211的前面,配置有开闭自由的镜头盖22。镜筒20还具有快门底座23、外筒24、镜头盖环25和镜头盖底座26;快门底座23装有后述的快门叶片等,外筒24覆盖着该快门底座23,镜头盖环25配置在快门底座23前面,镜头盖底座26配置在镜头盖环25前面。这些快门底座23、外筒24、镜头盖环25及镜头盖底座26成一体,进行缩回及送出。该照相机1配置着橡胶皱折件130,该橡胶皱折件130连接在快门底座23与本体部110之间。所以,能防止与摄影光不同光的入射。在该本体部110上还设有点划线所示的2个展开辊111。该展开辊111夹持着曝光后的胶片单元并把该胶片单元排出到照相机外部,由展开辊111夹持的胶片单元在按压胶片单元内的显影钮使显影液在感光层与转印层间均匀展开时,进行显影处理和转印处理。
下面,用图4、图5及图3对镜筒的缩回及送出进行说明。
图4表示镜筒缩回至规定缩回位置状态时从照相机右侧观看照相机的示图;图5表示镜筒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状态时从照相机右侧观看照相机的示图;任一图所示照相机都是取掉前盖、后盖及电池室盖的。
镜筒20缩回时,图3所示的快门底座23通过橡胶皱折件130停止在本体部110处,镜筒20定位于规定缩回位置(参照图4)。另一方面,镜筒20送出时,图3所示快门底座23的后端缘231邻接固定筒120的前端缘121,镜筒20定位于规定的送出位置(参照图3及图5)。因此,无论谁手动操作,都能把镜筒20送出到送出位置且缩回到缩回位置。
在图3所示快门底座23外周面,设有向外方突出的卡止突起232(参照图4及图5)。该卡止突起232在快门底座23周向中以180°间隔设置2个。另一方面,在固定筒120的外周面上,如图4及图5所示,设置有在镜筒20送出方向中伸展的长孔122以及向外方突出的卡止突起123。长孔122是设置在与快门底座23的卡止突起232突出位置吻合位置处的部件,在该长孔122上插入快门底座23的卡止突起232。固定筒120的卡止突起123设置在长孔122中间附近。该卡止突起232、123分别卡止肘节弹簧300的端部。在图4和图5中,只图示了任一个肘节弹簧300,在该照相机1中,在与图示肘节弹簧300位置相反侧的快门底座23位置处也可设置肘节弹簧300。镜筒20在送出位置附近时由肘节弹簧300向该送出位置赋予力,同时,在近缩回位置附近时向该缩回位置赋予力。因此,利用肘节弹簧300在使镜筒20送出到送出位置附近或使镜筒20缩回到缩回位置附近时,因附加了向操作方向的弹性力,提高了操作性。通过把这些肘节弹簧300按180°间隔设置,能防止镜筒20送出操作及缩回操作中镜筒20倾斜且不向固定筒120导引。图3所示的橡胶皱折件130在镜筒20的手动送操作中也担负着给镜筒20向送出位置的赋予力机能,进一步提高操作性。在此,用图6对橡胶皱折件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分别表示橡胶皱折件3种状态的斜视图。
在图6中从上向下顺序表示,镜筒被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时橡胶皱折件的斜视图(a)、镜筒位于规定送出位置与规定缩回位置间时橡胶皱折件的斜视图(b)、镜筒缩回到规定缩回位置时橡胶皱折件的斜视图(c)。
镜筒被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时,橡胶皱折件130完全伸出,这时的形状变为图6(a)所示的角锥台状。橡胶皱折件130在前面131和后面132分别有开口,如图3所示,前面周缘固定在快门底座23上,后面周缘固定在本体部110上。如图6(a)所示,在连接橡胶皱折件130前面周缘与后面周缘的周面133上,沿该周面周向设置着凹部1331。该周面133设置有凹部1331的部分比周面133其它部分更薄。橡胶皱折件130的周面133伴随着镜筒从送出状态向缩回状态移行,在该凹部1331处折叠,经过图6(b)所示状态,当镜筒缩回到规定缩回位置时,如图6(c)所示完全折叠。图6(c)所示橡胶皱折件130状态为前面131里返至比后面132更到图下方处。当橡胶皱折件130一变为里返状态时,通过橡胶皱折件130给镜筒20赋予向送出位置的赋予力就没有了。
随后,用图7进一步详细说明该照相机1的内部结构。
图7是表示把镜筒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状态时照相机的斜视图。该图7所示的照相机是取掉了前盖、后盖和电池室盖的照相机,为了从镜筒能看到快门基座,取掉了外筒等,。
该照相机1在固定筒120的外周壁上备有主电源开关115。主电源开关115是接点开关,具有非变形固定电极和能自由弯向固定电极的可挠性电极,后面详细说明该接点开关的有关结构。在快门底座23的外周面上,设置着向外方突出的突出片233,并在固定筒120的外周壁上设置着凹孔124,该凹孔124在镜筒20的送出方向中延伸。在该凹孔124上插通快门底座23的突出片233,突出片233的突出端从固定筒120的外周壁突出着。镜筒20缩回到缩回位置时,从固定筒120突出的突出片233的突出端位于主电源开关115的后方,主电源开关115呈关闭状。另一方面,当进行镜筒20送出操作时,随着该送出操作,突出片233的突出端从主电源开关115后方向主电源开关115前进,当镜筒20送出到送出位置时,如图7所示,主电源开关115由突出片233的突出端挤压,可挠性电极接触固定电极呈开通状。也就是说,该照相机1通过镜筒20的送出操作使主电源开关115呈开通状,通过镜筒20的缩回操作使主电源开关115呈关闭状,在简单进行照相机操作的同时,能防止因忘记关闭主电源开关115所致电池无效消耗。
下面,用图7对该照相机1配备的快门进行说明。快门400配置在镜筒20上,并配置有快门叶片410和齿轮420。
快门叶片410以转动轴410a为中心在快门底座23前面进行开闭动作,用于在未图示的内置胶片单元上进行摄影光曝光,这种开闭动作成为该照相机1的快门动作。该快门叶片410由未图示的弹簧赋上弹性能呈闭合状,图7所示快门叶片410是闭合状的。快门叶片410通过未图示的弹簧向逆向赋予弹性,以转动轴410a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定位在摄影光入射经路开口411中,在胶片单元上进行摄影光曝光。随后,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快门叶片410由未图示的弹簧赋予弹性力反向转动回到闭合状态。齿轮420设在快门底座23的前面,快门叶片410与该齿轮420相啮合。利用这种啮合,限制快门叶片410的开闭速度,这种啮合成为调节机构。在本实施形式中,快门叶片410开放时,利用该调节机构以及给快门叶片410赋予弹性的弹簧弹力,因能降低快门叶片410开放速度,所以能防止快门开放速度过快所致不良影响。
下面,用图7和图8简述照相机本体内部配置的部件。
图8是表示把镜筒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状态时照相机内部局部的视图。
在照相机本体中配置有一个电机112,在图8中,表示出该电机的转动轴112’。照相机本体,配置有减速齿轮113和作为转动凸轮的凸轮传动装置114。
电机112是按下释放按钮30就开始转动的部件,其转动驱动力经过减速齿轮113传送给凸轮传动装置114,同时也传送给图3所示展开辊111。
凸轮传动装置114接受电机112的转动驱动力在一方向中转动,在该凸轮传动装置114表面设有周向第一凸轮面1141,并在该第一凸轮面1141外侧设有周向第二凸轮面1142。
在快门叶片410后端,如图8所示,设有凸缘412。在该照相机1中,利用图7及图8下述说明的快门充电机构能把该凸缘412上提使快门叶片410开放。
该照相机1配置的快门充电机构500如图7所示配置在照相机本体上,具有充电导杆520和定位杆530。
在图8中,充电导杆520其前端部521与快门叶片410的凸缘412连接。不过,图8是表示把镜筒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状态时照相机内部局部的视图,镜筒可在光轴方向上(参照图8的箭头A)自由缩回,充电导杆520的前端部521以及快门叶片410的凸缘412在镜筒20送出至规定送出位置时限制连接。充电导杆520以图8所示的转动轴520a为中心转动,在充电导杆520的中间部设有定位杆530前端部531邻接的邻接面522,充电导杆520的后端位于凸轮传动装置114的里面。在充电导杆520的转动轴轴承523上卡着弹簧524,图8中省去了该图示,图7中有图示,该弹簧524在充电导杆520前端部上提快门叶片410的边缘的方向中(图7和图8的上方)给充电导杆520赋弹性,该弹簧524的一端卡止在邻接面522。充电导杆520利用该弹簧524的弹力把快门叶片410的凸缘412上提,在快门400中进行快门动作。在本实施形式中,因配置有送出时限制连接的且前端部521和凸缘412的连接机构,所以,镜筒20成缩回状时,能防止因误压了释放按钮30所致在胶片单元上的摄影光曝光。
定位杆530是以图8所示转动轴530a为中心转动的,在后端上有邻接第一凸轮面1141的凸轮从动件532。如上所述,定位杆530的前端部531邻接着充电导杆520的邻接面522。利用比给充电导杆520赋弹性的弹簧524(参照图7)更大弹力的未图示的弹簧,使定位杆530在与给充电导杆520赋弹性方向相反的方向中(图7及图8的下方)赋弹性,同时,也使凸轮从动件532向第一凸轮面1141赋弹性。在图8中表示着充电导杆520的前端部521利用图7所示弹簧524的弹性上提快门叶片410的凸缘412时,由定位杆530来阻止的状态。
下面,用图8及图9说明光圈部600。
图9是表示取掉固定筒状态的快门基座斜视图。
图8所示光圈部600配置有光圈盘610和插锁杆620,并且具有相互啮合的2个连接齿轮631、632、连接光圈设定标度盘91的操作杆640、图9中所示的插锁杆弹簧650。光圈盘610配置在快门叶片410的前面,在该光圈盘610上设有大小不同的4个开口611、612、613、614。即,在光圈盘610上设置有图8中左侧最大的开口611,并设有向右侧较小的开口612、613、614。光圈盘610利用该图8中省去图示的光圈盘赋弹性弹簧,在图8中逆时针方向中赋弹性。在光圈盘610上设有锯刃状卡合部615,并与插锁杆620的前端部621卡合。该插锁杆620的前端部621利用卡止在图9所示快门底座23上的插锁杆赋弹性弹簧650向光圈盘610侧赋弹性。不过,光圈盘610接受光圈设定标度盘91的转动操作,与插锁杆620的前端部621的配合力相反以转动轴610a为中心转动。光圈盘610在接受光圈值变大的光圈设定标度盘91转动操作时,利用给光圈盘610本体赋弹性的光圈盘弹簧的弹力也逆向转动。即,通过接受光圈设定标度盘91的操作并压下或拉出操作杆640,光圈设定标度盘91侧的连接齿轮631以轴631a为中心摆动。这时,以轴610a为中心,在光圈盘610侧的连接齿轮632也摆动的同时,光圈盘610转动。例如,图8各箭头所示,当逆时针(参照箭头B)转动操作光圈设定标度盘91时,操作杆640向图8右侧压下(参照箭头C),光圈设定标度盘91侧的连接齿轮631以轴631a为中心在顺时针方向中摆动(参照箭头D)。结果,在以轴610a为中心光圈盘610侧的连接齿轮632逆时针方向摆动的同时,光圈盘610也在逆时针方向中(参照箭头F)转动。这样,接受光圈设定标度盘91的操作,光圈盘610设定为与4个开口611、612、613、614大小相应的4个光圈值中任一个光圈值。因此,与能自动设定光圈值的照相机相比,能降低照相机的成本。由相互啮合的2个连接齿轮631、632及操作杆640构成的部件相当于本发明的连接部件。
再用图10对光圈部600进行附加说明。
图10是表示固定筒及镜筒缩回途中光圈部的视斜图。
光圈部600具有一端卡止在操作杆640上另一端卡止在照相机本体上的光圈盘弹簧660,在图8中省去了该图示。光圈盘610利用该光圈盘弹簧660在最大开口611位于摄影光入射经路的方向上赋弹性。光圈部600带有的插锁杆620以转动轴620a为中心转动。当进行镜筒的缩回操作时,插锁杆620的后端部622在缩回操作途中,沿设在固定筒120上的倾斜面125向上移动,与给插锁杆620赋弹性的图9所示插锁杆弹簧650弹力相反,如图10箭头G所示,以转动轴620a为中心转动,脱开插锁杆620的前端部621与光圈盘610的卡合部615的卡合。这时,光圈盘610利用给光圈盘610本体赋弹性的光圈盘弹簧660的弹力,以最大开口611位于摄影光入射经路中为目的转动(参照箭头H),在复归到与最大开口611相应光圈值的同时,光圈设定标度盘91也以指标91a与相应于最大开口611光圈值的发光元件位置相吻合为目的转动(参照箭头I)。当镜筒20缩回到规定的缩回位置时,插锁杆620的后端部622从固定筒120的倾斜面125落下,插锁杆620的前端部621利用给插锁杆620赋弹性的图9所示插锁杆弹簧650弹力再次与光圈盘610的卡合部615配合。
在此,该照相机1类型的照相机完全在室内使用的情况有许多。与最大开口611相应的光圈值是在该照相机1光圈值中最适合室内摄影的光圈值。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是手动转动光圈设定标度盘91切换光圈值的,能使光圈盘610复归到与该最大开口611相应的光圈值,在减轻使用者对光圈设定标度盘91进行烦琐操作的同时,也能减少因忘记光圈值设定所致摄影失败。反之,与该照相机1相反,在完全在室外使用情况较多类型的照相机中,最好复归到与最小开口614相应的光圈值,或者,在半室内半室外使用类型的照相机中,可以复归到与中间大小开口相应的光圈值。这种照相机1由于向与最大开口611相应的光圈值复归利用镜筒20的缩回动作,即使摄影时不留意,也能防止光圈值设定成与最大开口611相应的光圈值。
利用镜筒20的送出与缩回任一种操作,为了使连接齿轮631、632的啮合不脱开,如图8所示,在该照相机1中可把光圈设定标度盘91侧的连接齿轮631变长,但不局限于此,也可把光圈盘610侧的连接齿轮632变长,或者,也可以把双方均变长。
下面用图11和图12说明镜头盖。
图11是取掉快门基座和外筒的镜筒局部分解视图;图12是取掉快门基座从照相机本体侧观看被送出到规定送出位置镜筒的视图。
图11所示的镜头盖22配有2枚叶片221,这2枚叶片221轴连着镜头盖底座26。在镜头盖底座26上设有作为这2枚叶片221各自转动中心的销261,叶片221以该销261为中心转动。2枚叶片221分别具有滑动销2211,同时,镜头盖底座26在周向中有2个使滑动销2211插通的插通孔262。并在镜头盖环25上也有2个在周向中使滑动销2211插通的插通孔251,在镜头盖环25上还卡系着线圈弹簧252的一端。该线圈弹簧252的另一端,卡系在滑动销2211穿过镜头盖底座26的插通孔262插通镜头盖环25的插通孔251的前端部。另外,镜头盖环25还配有2个滑动杆253,该滑动杆253分别设有滑动部2531。在图12所示固定筒120内周壁上,斜向设有分别导引这些滑动部2531的突出导向壁126。滑动杆253位于固定筒120的内周壁面上,滑动部2531邻接着导向壁126。因此,镜头盖环25利用镜筒送出操作及缩回操作一边转动一边在镜筒的移动方向中移动。另一方面,图11所示镜头盖底座26固定在图12所示外筒24上,不能转动。因此,如图11所示,当镜筒被送出且镜头盖环25向逆时针方向(参照箭头J)转动时,2枚叶片221也分别以销261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参照箭头K)转动,镜头盖22被打开。另一方面,当镜筒被缩回且镜头盖环25向顺时针方向(参照箭头L)转动时,2枚叶片221也分别向顺时针方向(参照箭头M)转动,镜头盖22被关闭。在这种实施形式中,手动利用镜筒20的缩回及送出,进行镜头盖22的开闭动作。另外,线圈弹簧252是在关闭镜头盖22的方向赋弹性的部件,镜筒缩回到缩回位置状态中,能防止不留意所致镜头盖22打开。
下面,用图13和图14详细说明设在凸轮传动装置114附近的部件。
图13是从凸轮传动装置表面观看的凸轮传动装置及凸轮传动装置附近设置部件的斜视图;图14是从凸轮传动装置里面观看的凸轮传动装置及凸轮传动装置附近设置部件的视图。
如图13所示,在凸轮传动装置114表面附近除了定位杆530外,还设有凸轮开关杆710和凸轮开关720。
凸轮开关杆710是以710a为中心转动的,在中间部具有接到第二凸轮面1142上的凸轮从动件711,同时,在前端部具有接触凸轮开关720的接触部712。
凸轮开关720是具有与上述主电源开关115构造相同结构的接点开关,如图13内部透视所示,具有非变形固定电极721和由外罩722固定的可挠性可挠电极723。可挠电极723依靠外罩722外力挤压向固定电极721弯曲,可挠电极723接到固定电极721上,凸轮开关720呈开通状,解除该外力,可挠电极723靠弹力脱离固定电极721,凸轮开关720呈现关闭状。这种照相机1配置的未图示的控制部,对这种凸轮开关720从开通状变为关闭状进行检测,使图7所示电机112转动停止,在结束凸轮传动装置114转动的同时,使图3所示展开辊111的转动驱动停止,另外,如上所述,电机112的转动开始是接受释放按钮30操作来进行的,与凸轮开关720变为开通状无关。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在凸轮传动装置114里面设有凸轮部1143,同时在凸轮传动装置114里面附近除了充电导杆520外还设有同步开关800和保持板900。
充电导杆520如上所述,具有连接到快门叶片凸缘412上的前端部521以及定位杆530前端部邻接的邻接面522,此外,还具有随充电导杆520转动且压着同步开关800的销525,还具有位于凸轮传动装置114里面、随凸轮传动装置114转动且接触凸轮部1143的凸轮从动件526。
同步开关800是与上述凸轮开关720构造相同结构的接点开关,因能从关闭状切换成开通状,能在未图示的控制部指示闪光灯40发光。如图1所示,该照相机1的闪光灯40因设在照相机1的前面,能把这种同步开关800设置在照相机本体上所设凸轮传动装置114附近,所以能变短配线的来回。另外,未图示的控制部,在测光部60测光的被拍照环境光度在规定阈值以上时,即使接受来自同步开关800的闪光发光指示,也不能使闪光灯40发光,在没有达到规定阈值时,使接受闪光发光指示的闪光灯40发光,根据在被拍照体处反射且透过闪光受光窗42返回的闪光光量,使闪光灯40的发光停止。
保持板900具有第一凸轮从动件910、第二凸轮从动件920、长孔930、端爪940。另外,在长孔930上插入被固定的未图示的固定销。第一凸轮从动件910和第二凸轮从动件920随着凸轮传动装置114的转动,由设置在凸轮传动装置114里面的凸轮部143上推,保持板900整体向图3所示展开辊111移动。端爪940是以轴940a为中心摆动的部件,且在前端设有钩部941。该钩部941随着凸轮传动装置114的转动,进入胶片包内层积的数个胶片单元中曝光后胶片单元与下次要曝光胶片单元之间,卡止在曝光后的胶片单元下端缘。由钩部941卡止且曝光后的胶片单元随着保持板900的移动从胶片包拉出送到展开辊111。
最后,用图15及图16对该照相机中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该照相机中一系列动作流程的示图;图16是表示凸轮传动装置转动开始至结束时凸轮传动装置和连接该凸轮传动装置部件状态不同阶段的示图。
首先,使用者把手指放在图1所示照相机1的指触部201处,把在规定缩回位置处缩回着的镜筒20送出到规定的送出位置(图15中的步骤S1)。这时,如图7所示,主电源开关115由突出片233压着成开通状。如图8所示,充电导杆520的前端部521与快门叶片410的凸缘412连接,也就是说,快门充电机构500与快门400连接。并且,打开图11所示镜头盖22。
其次,当使用者把该照相机1对着被拍照体时,因主电源开关115变为开通状,测光部60对被拍照环境光度进行测光(如图15中的步骤S2)。在测光的被拍照环境光度相应的光圈值与最大开口611对应的光圈值不同时,与被拍照环境光度相应光圈值对应的发光元件92(参照图2)红灯亮(图15中的步骤S3)。
随后,使用者转动操作光圈设定标度盘91,当亮红灯的发光元件吻合指标91a时,接受光圈设定标度盘91的操作,图8所示光圈盘610转动,把该照相机1的光圈值设定为与被拍照环境光度相应的光圈值,亮红灯的发光元件92向亮绿灯切换(图15中的步骤S4)。另外,该照相机1使镜筒20缩回时,如上所述,在光圈盘610复归到与最大开口611相应光圈值的同时,因光圈设定标度盘91的指标91a也能复归为与最大开口611光圈值相应的发光元件位置,当与被拍照环境光度相应的光圈值达到与最大开口611相应光圈值时,类似上述步骤S3发光元件不亮红灯从最初亮绿灯。
所以,当使用者按下释放按钮30时(图15中的步骤S5),图7所示电机112开始转动(图15中的步骤S6),图16(a)所示凸轮传动装置114接受电机112的转动驱动力开始转动(图15中的步骤S7)。
图16(a)是表示凸轮传动装置开始转动时凸轮传动装置和与凸轮传动装置邻接部件状态的示图。在此,图16所示的各图是表示从凸轮传动装置114表面观看时状态的示图,用点划线表示着位置位于凸轮传动装置114里面的位置。各图所示的凸轮传动装置114是按逆时针方向(参照各图中所示箭头)进行转动的。
如图16(a),在设置于凸轮传动装置114表面上的第一凸轮面1141上邻接着定位杆的凸轮从动件532,在凸轮传动装置114表面同样设置的第二凸轮面1142上,邻接着凸轮开关杆的凸轮从动件711。在凸轮传动装置114的里面设有凸轮部1143,在凸轮传动装置114里侧,保持板的第一凸轮从动件910及第二凸轮从动件920定位的同时,充电杆的凸轮从动件526定位。该图16(a)所示凸轮传动装置114的状态与图8所示凸轮传动装置114的状态相同。因此,如上所述,充电杆的前端部521利用图7所示弹簧524的弹性既能使快门叶片的凸缘上升,也受到定位杆530阻止。
当凸轮传动装置114由开始转动位置转动20°时,凸轮传动装置114和与凸轮传动装置邻接部件的状态,变成图16(b)所示的状态。
图16(b)表示定位杆转动时凸轮传动装置和与凸轮传动装置邻接部件的状态示图。
由于凸轮传动装置114转动,调节杆的凸轮从动件532被第一凸轮面1141上挤,图13所示的定位杆530利用未图示的弹簧弹力想相反方向以转动轴530a为中心转动(图15中的步骤S8),定位杆530的前端部531在给充电导杆520赋弹性的图7所示弹簧524弹性方向中提升。这时,充电导杆520依靠该弹簧524的弹力转动(图15中的步骤S9),在图8所示充电导杆520的前端部521把快门叶片410的凸缘412上举(参照图8箭头P)的同时,图14所示销525压入同步开关800成接通状态(图15中的步骤S10),该同步开关800指示闪光灯40发光。当在充电导杆520的前端部521把快门叶片410的凸缘412上举时,进行开闭快门叶片410快门动作(参照图7中的箭头)(图15中的步骤S11),在未图示的胶片单元上使摄影光曝光。在被拍照环境光度未达到规定阈值时,与快门动作同期的闪光灯40发光(图15中的步骤S12)。通过充电导杆520的转动,充电导杆520的凸轮从动件526在凸轮传动装置114内侧移动。
随后,当凸轮传动装置114从转动开始位置转动35°时,凸轮传动装置114和与凸轮传动装置邻接部件的状态呈现图16(c)所示状态,当凸轮传动装置114从转动开始位置转动150°时,凸轮传动装置114和与凸轮传动装置邻接部件的状态呈现图16(d)所示的状态。
图16(c)是表示保持板已开始移动时凸轮传动装置和与凸轮传动装置邻接部件状态的示图,图16(d)是表示保持板最大移动时凸轮传动装置和与凸轮传动装置邻接部件状态的示图。
利用凸轮传动装置114的转动,图14所示保持板900的第一凸轮从动件910被凸轮部1143上挤,进行胶片驱动动作(图15中的步骤S13)。最初,如图16(c)所示,保持板900的第一凸轮从动件910在被凸轮部1143上挤开始后,设置在图14所示保持板900上的端爪940的钩部941进入胶片包内层积的数个胶片单元中曝光后胶片单元和下次要曝光的胶片单元之间,卡着曝光后胶片单元的下端缘,保持板900整体开始向图3所示展开辊111移动。并且,凸轮传动装置114进一步转动,在从转动开始位置转动到图16(d)所示150°位置期间,被钩部941卡着的胶片单元从胶片包中提出送到展开辊111。到达展开辊111的胶片单元由展开辊111夹持着进行显影处理及转印处理后,排出到照相机外部。另外,在图16(c)所示的状态中,凸轮开关杆710的凸轮从动件711被第二凸轮面1142上挤,利用图13所示凸轮开关杆710以转动轴710a为中心进行的转动,凸轮开关杆710的接触部712以把凸轮开关720从关闭状态变为接通状态为目的而上挤,凸轮开关变为接通状,该照相机1的控制部并不对此进行检测。
凸轮传动装置114继续转动,从转动开始位置转动至245°时,凸轮传动装置114与邻接凸轮传动装置部件的状态呈现图16(e)所示状态。
图16(e)是表示充电杆在与弹簧弹性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凸轮传动装置和与凸轮传动装置邻接部件状态的示图。
凸轮传动装置114继续转动,凸轮传动装置114的凸轮部1143把充电杆的凸轮从动件526上挤时,充电导杆520以图8所示转动轴520a为中心逆着图7所示弹簧524的弹力,向图8所示箭头P相反的方向转动。利用该充电导杆520的转动进行快门充电作业,充电导杆520复归到凸轮传动装置114转动开始时的状态(参照图16(a))(图15中的步骤S14)。通过该充电导杆520的转动,充电导杆520的邻接面522利用给定位杆530赋弹性且未图示的弹簧向弹性方向移动,这样,定位杆530也利用该弹簧的弹力转动,复归到凸轮传动装置114转动开始时的状态(参照图16(a))(图15中的步骤S14)。
随后,通过凸轮传动装置114的进一步转动,保持板900复归到凸轮传动装置114转动开始时的位置,当凸轮传动装置114转动360°(参照图16(a))时,凸轮开关杆的凸轮从动件711沿第二凸轮面1142移动,图13所示凸轮开关杆710以转动轴710a为中心转动。利用该凸轮开关杆710的转动,把凸轮开关720至今还在上挤着的接触部712,向与上挤凸轮开关720方向相反的方向中转动,凸轮开关720从开通状变为关闭状。该照相机1配置的未图示的控制部检测凸轮开关720从接通状变为关闭状,使电机112的转动停止(图15中的步骤S15),凸轮传动装置114停止转动(图15中的步骤S16)。
以上,用图16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形式的照相机1中,完全能进行摄影中照相机内主要的一系列动作,同时,因用于进行这一系列动作的动力源只用了图7所示的一个电机112,能降低成本。
当使用者手动使镜筒20缩回到规定缩回位置时,在该照相机1中,进行图15中的步骤S17,即,图7所示突出片233后退到主电源开关115后方,主电源开关115呈关闭状。并且,解除了充电导杆520的前端部521与快门叶片410的凸缘412的连接,镜头盖22关闭。在光圈盘610复归到与最大开口611相应光圈值的同时,光圈设定标度盘91转动,指标91a能与最大开口611光圈值相应发光元件92的位置吻合(图15中的步骤S17)。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以实适用本发明的实例对把胶片送出到照相机外部且进行显影的速照照相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能适用于在长胶片上用各底片进行摄影的常用照相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照相机,是备有送出镜筒形成可照相状的自由缩回镜筒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配置有接受机械力、设定多个光圈值中的任一光圈值的光圈部和、接受光圈值设定操作来变化位置或姿势的光圈设定操作件和、机械连接前述光圈部和前述光圈设定操作件,以把对应于前述光圈操作件的光圈值设定操作的位置或姿势传达给前述光圈部,并对该光圈部设定成对应于该光圈操作件操作后的位置或姿势的光圈值,机械连接前述光圈部和前述光圈设定操作件的连接部,前述光圈部通过前述镜筒的缩回动作,复归到规定开口相应的光圈值,同时,前述光圈设定操作件通过前述镜筒的缩回动作,复归到把前述光圈部设定为规定开口相应光圈值的位置或姿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光圈部是在设定多个光圈值中的前述规定开口的光圈值方向中赋予力的部件,该照相机备有既使前述光圈部在送出状态中处于设定为多个光圈值中任一光圈值的状态,也能与该光圈部相配合,保持该光圈部为设定的光圈值,同时,伴随着从送出状态向缩回状态移行至少一时解除与该光圈部的配合,利用给该光圈部的赋予力移行到前述所规定开口的光圈值,与前述光圈部配合的插锁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还配有对被摄影环境光度进行测光的测光部和、为了把前述光圈部设定为对应于由前述测光部测光所得被摄影环境光度的光圈值,指示前述光圈设定操作件的位置或姿势的指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前述指示部具有配置在相应于前述光圈设定操作件位置或姿势的位置数个发光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发光元件是能发出多种色光的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前述镜筒是能手动送出、缩回的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还配置有,通过前述镜筒的送出使电源接通,同时,通过该镜筒的缩回使电源关闭的主电源开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设定光圈值功能的照相机,能减少因忘记光圈值设定所致照相摄影失败,同时能降低成本。配置有光圈部(600)、光圈设定操作件(91)和连接部(631、632、640),光圈部(600)接受机械力设定多个光圈值中的任一个光圈值;光圈设定操作件(91)接受光圈值设定操作,变化位置或姿势;连接部(631、632、640)机械连接光圈部(600)和光圈设定操作件(91),把相应于光圈操作的光圈操作件(91)的位置或姿势传达给光圈部(600),并对光圈部(600)相应于光圈操作件(91)操作后的位置或姿势设定光圈值;光圈部(600)通过镜筒(20)的缩回动作复归到规定开口的光圈值,同时,光圈设定操作件(91)通过镜筒(20)的缩回动作复归到把光圈部(600)设定为规定开口光圈值的位置或姿势。
文档编号G03B9/10GK1375739SQ0210735
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9日
发明者高城纯一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