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62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液晶显示器因其体形轻薄、显示品质较佳、无辐射、适用于大型动画显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站、工业监视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个人数据处理、游戏机、可视电话、便携式VCD、DVD及其它一些便携式装置。但是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必须有一背光系统为其提供显示图像所需的亮光。且液晶显示板是由多个液晶单元组成,每一液晶单元对亮光的获取有同样要求,所以该背光系统必须是发光亮度均匀分布的面光源。
请参阅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系统100,其通常包括一光源110、一导光板120、一扩散板130和一棱镜板组合140,其中该扩散板130和棱镜板组合140依序排布在该导光板120一出射面122上,棱镜板组合140由相互平行的上、下棱镜板142、141构成,而且每一棱镜板上的棱镜结构呈平行分布,两棱镜板142、141的棱镜分布大致垂直。该导光板120由聚合树脂材料制成,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脂等,形状大致呈楔形,且包括一入射面121、一出射面122、一和出射面122相对并且和入射面121成一定角度的底面123,其中该底面123通过网点印刷(Dot Printing)方式印刷有许多具散射和反射功能的网点(图未示)。该导光板120的入射面121接收来自其侧部的光源110的光束,该光束经过底面123的散射和反射后形成均匀发散的光束并由出射面122导出,再通过扩散板130、棱镜板组合140后出射到显示面板(图未示)。但是,该背光系统100由于采用组件较多、结构复杂,致使制造工序较多、成本较高,且由于其各组件之间存在多个界面,光束在各界面之反射次数较多,导致光束能量损耗较大,出射光束的强度较弱。
请参阅图2和图3,为2000年9月26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123,431号揭示的一种背光系统200,其大致呈楔形,包括一光源(图未示)和一导光板220。该导光板220包括一入射面221、一出射面222、一和出射面222相对并和入射面221成一定角度的底面223、一和入射面221相对的端面230。该入射面221接收来自光源的光束,该出射面222非等距分布有沿平行于导光板220入射面221方向的棱镜结构250,该棱镜结构250之间距沿入射面221到其相对端面230方向逐渐减小,位于端面230处的二相邻棱镜结构250的间距为零。该棱镜结构250和该导光板220是一体成型,大致呈金字塔型,相对于出射面222凸出。该导光板220将棱镜结构250整合至其出射面222,实现背光系统结构的简化。
依美国专利第6,123,431号揭示的导光板220的底面223是平面并且镀有反射膜,如铝膜,从入射面221进入导光板220的光束一部分经底面223反射后即到达出射面222,需要将出射面222的棱镜结构250设计成非等间距状以修正光强度和方向,使出射面222的出光强度均匀。但是,该方法并不能根本解决因导光板220的入射光强度不均匀而导致出射面222出光不均匀问题。此外,该棱镜结构250间距的设计需要根据出射面222出光强度的分布而进行,其分布不均匀,从而实现较困难,又因为该棱镜结构是大致呈金字塔型,经过其出射的光线范围小,进而限制了采用该背光系统的液晶显示器的视角。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背光系统出光均匀度差与实现较困难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系统,该背光系统出光均匀度好且易于实现。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背光系统,该背光系统包括一导光板和一光源,该导光板包括一入射面、一底面和一出射面,该入射面用于接收光束,该底面和入射面相连,该出射面和底面相对,用以将光束导出该导光板,该光源设置在该入射面一侧。其中,该导光板的底面分布有许多网点或V形槽,该出射面具有许多均匀排布的梯形台状棱镜结构。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发明背光系统内的导光板底面设置有许多网点,可对光线进行散射,从而使出射面出射的光分布均匀,进一步配合该出射面排布的梯形台状棱镜结构,可使该背光系统出光更均匀。另外,本发明背光系统内导光板上面的棱镜结构是整齐排列,从而使该导光板和采用该导光板的背光系统易于实现,而且该梯形台状的棱镜结构既可增强该背光系统的亮度,又使采用该背光系统的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增加。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系统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技术背光系统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背光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背光系统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导光板底面网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导光板出射面棱镜结构的分布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背光系统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导光板底面网点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是本发明背光系统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该背光系统30包括一光源310和一导光板300,该导光板300是一体成型的长方体结构,其材料可为聚乙烯、聚碳酸脂等。该导光板包括一入射面321、一出射面322和一底面323,其中,入射面321接收由其侧部光源310发出的光束,并将该光束导入导光板300内部,该底面323将该导入的光束反射、散射,形成沿各方向均匀发散的散射光束,该出射面322将该均匀发散的光束导出导光板300,导向一液晶显示面板(图未示),该光源310设置在该导光板300的入射面321一侧。
请参阅图5,底面323分布有许多均匀排布的网点324,该网点可为圆柱体、半球体或多面体等,当然,在底面323也可以设置和该入射面321平行的V形槽等。该网点324是通过网点印刷、咬花或刻蚀等方式形成在底面323上的,其作用是将入射面321导入的光束进行反射、散射,形成沿各方向均匀散射的光束。
请参阅图6,出射面322上均匀分布有许多棱镜结构350,该棱镜结构350大致呈梯形台状,其将出射面322导出的光束进行会聚,使均匀沿各方向发散的出射光束会聚于预定范围内,从而使得该预定范围内的出射光束强度增加,达到高亮度的目的,同时,该梯形台结构的棱镜结构350使经其出射的光线比现有技术锥形的棱镜结构更大,从而提高采用该背光系统30的液晶显示器的视角。
图7是本发明背光系统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该背光系统40包括一光源410和一导光板400,该导光板400为一体成型的楔形体结构,其材料可为聚乙烯、聚碳酸脂等。该导光板400包括一入射面421、一出射面422和一底面423,该底面423和入射面421倾斜相交,该光源410设置在入射面421一侧。其中,入射面421接收由其侧部的光源410发出的光束,并将该光束导入导光板400内部,该底面423将该导入的光束反射、散射,形成沿各方向均匀发散的散射光束,该出射面422将该均匀发散的光束导出导光板400,导向一液晶显示面板(图未示)。
请参阅图8,底面423上分布有许多网点424,该网点可为圆柱体、半球体或多面体等,当然,在底面423也可以设置与该入射面421平行的V形槽等。该网点424是通过网点印刷、咬花或刻蚀等方式形成在底面423,其沿远离光源410方向呈由疏到密方式排布,将入射面421导入的光束进行反射、散射,从而形成沿各方向均匀散射之光束。
为获得更佳的导光效果,可以采用镀膜方式进一步增强光束的利用率,通常入射面321、421和出射面322、422可镀抗反射膜,底面323、423可镀反射膜。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系统,其包括一导光板和一光源,该导光板包括一入射面、一底面和一出射面,该入射面用于接收光束,该底面与该入射面相连,该出射面具有许多棱镜结构,且与该底面相对,用以将光束导出该导光板,该光源设置在该入射面一侧,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底面分布有许多网点或V形槽,该出射面的棱镜结构为梯形台状,该棱镜结构均匀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垂直于入射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面的网点可为圆柱体、半球体或多面体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面的网点或V形槽为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具反射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和入射面倾斜相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面的网点或V形槽沿远离入射面方向呈由疏到密分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具反射膜。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入射面和出射面具抗反射膜。
全文摘要
一种背光系统,其包括一导光板和一光源,该导光板包括一入射面、一底面和一出射面,该入射面用于接收光束,该底面和入射面相连,该出射面和底面相对,用以将光束导出该导光板,该光源设置在该入射面一侧。其中,该导光板的底面分布有许多网点或V形槽,该出射面具许多均匀排布的梯形台状棱镜结构。该梯形台状棱镜结构对出射光束进行聚光,增强导光板出射光束的强度。
文档编号G02F1/13GK1508601SQ0214965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3日
发明者余泰成, 吕昌岳, 陈杰良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