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61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导光板,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种信息、通讯、消费液晶显示产品的发展,尤其是各种彩色液晶显示产品的发展,对光源系统的辉度、出光均匀性及出光效率要求与日俱增。
导光板是液晶显示器光源系统的重要组件,其一般包括光入射面、光出射面及光反射面,其依制程原理主要分为两种印刷式(Screen Printing)导光板与非印刷式导光板,制作材料一般为PMMA(Polymethy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折射率一般为1.49。其中,印刷式导光板的光反射面通过网印油墨以形成点状的反射网点(Dot Pattern),其导光原理为入射光线未遇到反射网点时在导光板内以全反射的形式传播,遇到反射网点时全反射条件被破坏,产生紊乱反射,经紊乱反射的光线入射到光出射面时入射角小于导光板临界角的紊乱反射光线将被传输至液晶显示屏中。
反射网点分布方式与入射光线在导光板内实际光强分布特点相关,光强较强之处反射网点较小,光强较弱之处反射网点较大,且该反射网点具有一定细微结构。
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技术的导光板,其包括一光入射面11、一与光入射面11相对的端面12、一用以反射入射光的光反射面13、一用以将光线导出导光板10的光出射面14及多个反射网点15。
图2为图1所示的反射网点15于导光板10的光反射面13的涂覆方式,其中,距离光源16最近的反射网点15最小,离光源16越远反射网点15变得越大。并且,因设置光源16时导光板内实际光强最弱之处为距离端面12前2-30%的部份,故距离端面12前2-30%的部份反射网点15最大。
图3为图1所示的反射网点15的光学效果示意图,整个反射网点区域具有明显且集中分布的较亮区域151及较灰暗区域152,其中该较亮区域151为该反射网点15可有效对入射光进行散射的有效反射部份,该较灰暗区域152为对入射光作用较弱的区域,并且该灰暗区域152占相当大的比例,因而该反射网点15能提供的光散射能力有限,侧向入射至反射网点15的光不易向上出射;而且由于同时存在明显且集中分布的对光散射作用较强区域与对光散射作用较弱区域也使得自导光板10出射的光线不够均匀。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导光板光散射能力较弱及出光均匀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增强光散射能力与出光均匀性的导光板。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用于接收入射光的光入射面、一用于反射光且与光入射面相交的光反射面、多个设于光反射面的反射网点及一与光反射面相对的光出射面,其中该反射网点包括多个光学散射颗粒,该光学散射颗粒具有多个光反射面。
与现有技术的导光板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导光板的反射网点中增添多个光学散射颗粒,并且该光学散射颗粒具有多个光反射面,该多个光反射面可从多角度对入射光线进行镜面反射,从而增强每个反射网点的光散射能力。另外,因整个反射网点区域均可对入射光线进行有效反射,不再存在对光散射作用较强的区域及对光散射作用较弱的区域,从而提高导光板与整个光源系统出射光的均匀性。

图1是现有技术导光板的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导光板的网点分布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导光板的反射网点的光学效果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导光板的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导光板的导光板的反射网点细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导光板的另一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导光板20的剖面图。该导光板20包括一用于接收入射光的光入射面21、一与光入射面21相对的端面22、一用于反射光且与光入射面21相交的光反射面23及与光反射面23相对的光出射面24。其中,该导光板20为楔形,也可为平板形,该光反射面23设置有多个使入射光向光出射面24均匀出射的反射网点25。
请一并参阅图5,是图4所示的反射网点25的细微结构示意图。该反射网点25可由UV(Ultraviolet,紫外线)基材或IR(Infra-red,红外线)基材制备,其包括多个二氧化硅颗粒251,其中该多个二氧化硅颗粒251具有多个可镜面反射入射光线的亮反射面,该多个二氧化硅颗粒251大小基本相同,或规则变化。入射光射至该反射网点25时全反射条件被破坏,入射光被散射并经光出射面24传输至液晶显示面板(图未示)中。因该反射网点25包括的多个二氧化硅颗粒251具多个亮反射面,相当于在该反射网点25中增添多个光反射面,该多个光反射面可多角度对入射光线进行镜面散射,该多个光反射面可增强反射网点25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尤其是增强其将侧入光改向为向上出光的能力,使光由光出射面24的正面均匀出射。
多个二氧化硅颗粒251规则分布于反射网点25,其可增强整个反射网点25对光线的散射能力,优选为均匀分布于整个反射网点25。该二氧化硅颗粒251大小一般为0.1微米至100微米,优选为0.4微米至60微米。该反射网点25的细微结构中无明显且集中分布的对光作用较强的较亮区域与对光作用较弱的灰暗区域,该细微结构在增强导光板20的向上出光能力的同时也使出射光的分布更为均匀。
参阅图6,是本发明导光板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导光板30为楔形,其也可为平板形,其反射网点35亦包含多个二氧化硅颗粒(图未示),该二氧化硅颗粒具有多个亮反射面。该反射网点35的细微结构与图4所示的反射网点25的细微结构实质相同,而该反射网点25、35的不同点在于图4所示的导光板20的多个反射网点25于光反射面23分布的半径大小规则变化,图6所示的导光板30的多个反射网点35于光反射面33分布的半径大小基本相同。
由于该细微结构增强光散射能力及出光均匀性与反射网点25的几何大小无直接关系,而主要与每一反射网点25中网印油墨材料浓度与添加的二氧化硅颗粒251的大小、形状、浓度及折射率有关,因此该导光板的多个反射网点的分布方式也可采用图4及图6所示实施方式之外的其它分布方式,所添加的二氧化硅颗粒也可由其它具有多个光反射面的光学散射颗粒取代。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光板,其包括一用于接收入射光的光入射面、一用于反射光且与光入射面相交的光反射面、多个设于光反射面的反射网点及一与光反射面相对的光出射面,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网点包括多个光学散射颗粒,该光学散射颗粒具有多个光反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散射颗粒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散射颗粒大小为0.1微米至1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散射颗粒均匀分布于反射网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散射颗粒规则分布于反射网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光学散射颗粒大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光学散射颗粒大小规则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网点是UV基材或IR基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是楔形导光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是平板形导光板。
全文摘要
一种导光板,其包括一用于接收入射光的光入射面、一与光入射面相对的端面、一用于反射光且与光入射面相交的光反射面、多个设于光反射面的反射网点及一与光反射面相对的光出射面,其中该反射网点包括多个可增强入射光自光出射面均匀出射的光学散射颗粒,该光学散射颗粒具多个光反射面。该多个光反射面可反射侧向入射至反射网点的光束,使侧入光向上出射,因而可增强反射网点对光的散射及反射能力,提高导光板出光辉度。
文档编号G02F1/13GK1508569SQ0214964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4日
发明者吕昌岳, 林明辉, 刘铭萱, 陈杰良, 余泰成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