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01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导光板,特别是指一种可使其出光面具有均光效果的导光板,而适用于任何必须背光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已被广泛应用在例如液晶电视、计算机、行动电话、导航机、手持式影音播放器和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上。由于液晶显示器里的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具有发光性,因此需借助背光模块所提供的光线来达到显示效果。请参阅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里的背光模块1主要包括一导光板11、一入射光源 12、一设置于该导光板的顶面(出光面)的扩散板13以及一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底面的反射板14,以使入射光源12能将光线自导光板11的侧边射入、再从导光板11顶面的出光面射出,至于反射板14在将原应射出的光线予以反射回导光板11内,扩散板13则在将经过扩散板的光线予以散射,而使显示面板的图案趋于柔和。然而,公知背光模块1里的导光板却有出光不均的缺失,亦即不具均光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经研究发现其因素之一在于距离,如图1所示,导光板11越靠近入射光源12 越亮,反之,导光板11越远离入射光源12则越暗,从而导致出光不均的缺失;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设计人还发现有其它因素会造成出光不均,包括入射光源12相对于导光板11的设置位置、入射光源12相对于导光板11的入射角度以及导光板11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均会影响到导光板11的出光面的均光效果。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克服所有会影响出光均勻度的影响因素的本实用新型导光板,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所亟欲解决的一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以改进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适用于一背光模块中,且该背光模块具有至少一入射光源,该导光板包含一板体,具有一第一面、一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和多数侧边,该入射光源设置于该板体的周围,且该入射光源对应于该板体的多数侧边中的其中一侧边;以及一导光层,设置于该板体的第二面,且该导光层包括多数导光部,各该导光部的面积大小、以及该些导光部的分布位置、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依据多数设计结构。所述的导光板,其周围具有多数个设置位置,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一设计结构,该第一设计结构为该入射光源设置于该些设置位置的其中之一,所述导光层具有对应于该入射光源的设置位置的多数导光部。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二设计结构,该第二设计结构为所述入射光源与板体之间彼此所间隔的一段间隔距离,所述导光层具有对应于该间隔距离的
3多数导光部。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三设计结构,该第三设计结构为所述入射光源对应于板体的一入射角度,所述导光层具有对应于该入射角度的多数导光部。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四设计结构,该第四设计结构为板体的形状和大小,所述导光层具有对应于板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多数导光部。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一设计结构、一第二设计结构、一第三设计结构以及一第四设计结构,其中,该板体的周围具有多数个设置位置,该第一设计结构为该入射光源设置于该些设置位置的其中之一,该第二设计结构为所述入射光源与板体之间彼此所间隔的一段间隔距离,该第三设计结构为所述入射光源对应于板体的一入射角度,该第四设计结构为板体的形状和大小,各该导光部的面积大小、以及该些导光部的分布位置、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则依据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设计结构。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导光层由印刷而将所述导光部印制于板体的第二面。本实用新型的效益是1)由在导光板的底面设置一可反射光线的导光层,该导光层包括多数导光部,且各该导光部的面积大小、以及该些导光部的分布位置、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是依据多数设计结构来设计,而各该设计结构分别对应于所述会影响出光均勻度的影响因素,从而能利用该导光层而使导光板具有最佳的均光效果。2)由所述导光层的该些导光部是以印刷方式来设置于导光板的底面,从而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

图1为公知背光模块于侧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于侧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同时揭示入射光源。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仰视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公知部分1背光模块;11导光板;12入射光源;13扩散板;14反射板。本实用新型部分2导光板;21板体;211第一面;212第二面;213入射侧边;22入射光源;23导光层;231导光部;23a 23d第一区 第四区;231a 231d导光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适用于一背光模块中,且该背光模块具有至少一入射光源,该导光板包含一板体以及一导光层。其中,该板体具有一第一面、一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和多数侧边,该入射光源设置于该板体的周围,且该入射光源对应于该板体的多数侧边中的其中一侧边;该导光层设置于该板体的第二面,且该导光层包括多数导光部,各该导光部的面积大小、以及该些导光部的分布位置、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是依据多数设计结构。由此,能因为所设置的导光层而具有均光效果。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特别是具有均光效果的导光板2。如图2所示为该导光板2于侧视时的结构示意图(同时还揭示了入射光源22),如图3所示则为该导光板2的板体21的仰视图。请参阅图2所示,该导光板2适用于一图未示的背光模块中,且该背光模块具有至少一入射光源22,而该导光板2包含一板体21以及一导光层23。该板体21具有一第一面211、一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212和多数侧边(未标示组件符号),该入射光源22设置于板体21的周围,且入射光源22对应于板体21的多数侧边中的其中一侧边,即图2所示的入射侧边213。该可反射光线的导光层23包括多数导光部231,该些导光部231设置于该板体21 的第二面212 ;再者,各该导光部231的面积大小、以及该些导光部231的分布位置、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是依据多数设计结构来设计。较佳地,该导光层23是由印刷方式而将所述的导光部231予以印制于板体21的第二面212,以能由印刷而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其中,该板体21的周围具有多数个设置位置,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一设计结构,该第一设计结构为该入射光源22设置于该些设置位置的其中之一,所述导光层23具有对应于该入射光源22的设置位置的多数导光部231,意即,能够设计出与该设置位置相对应的各该导光部231的面积大小、以及与该设置位置相对应的该些导光部231的分布位置、 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举例而言,请参阅图3所示,分布于第一区23a的导光部231a面积最小,分布于第二区2 的导光部231b、第三区23c的导光部231c面积依序加大,分布于第四区23d的导光部231d面积则为最大;分布位置为所述导光部分布于板体第二面212的位置,例如将导光部分布于不同区(第一 四区23a 23d)内,或将导光部更进一步分布于某区的某些位置;分布于不同区的导光部的数量和密度亦各不相同,以密度而言则是第四区23d大于第三区23c大于第二区2 大于第一区23a。该多数设计结构还可包括一第二、三、四设计结构,该第二设计结构为所述入射光源22与板体21之间彼此所间隔的一段间隔距离(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导光层23具有对应于该间隔距离的多数导光部231 ;该第三设计结构为所述入射光源22对应于板体21 的一入射角度,所述导光层23具有对应于该入射角度的多数导光部231 ;该第四设计结构为所述板体21的形状和大小,所述导光层23具有对应于板体21的形状和大小的多数导光部 231。换言之,导光层23的该些导光部231可依据第一 四设计结构中的任多数个设计结构,以设计出与该任多数个设计结构相对应的导光图案,其中以同时依据该第一 四设计结构来设计出导光图案为最佳;而该导光图案包括各该导光部231的面积大小、以及该些导光部231的分布位置、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其中,所述导光图案是由不同面积大小、 不同分布位置、不同分布数量以及不同分布密度的导光部231所构成。由于板体21的第一面(出光面)211的是否呈现均光,与以下几点有关第一点、 入射光源22对应于板体21的设置位置,第二点、入射光源22与板体21之间的间隔距离, 第三点、入射光源22对应于板体21的入射角度,以及第四点、板体21本身的形状和大小, 因此,导光层23的导光图案须依据该四点来设计,并以不同面积大小、不同分布位置、不同分布数量以及不同分布密度的导光部231来呈现,当入射光源22的光射自入射侧边213射入板体21内时,请参阅图3所示,以入射光源22与板体2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例说明如下由于越靠近入射光源22越亮,因此第一区23a的导光部231a的面积最小、分布密度最疏,以减少导光部231a的光反射;而越远离入射光源22则越暗,因此第二 四区 23b 23d的导光部231b 231d的面积则依序递增、而分布密度则依序越密,以依序递增导光部231b 231d的光反射,如此而达到所要求的均光目的,且由于同时考虑到多数个设计结构(即上述四点),诸如入射光源22对应于板体21的设置位置、入射光源22与板体 21之间的间隔距离、入射光源22对应于板体21的入射角度、以及板体21本身的形状和大小等,因此,本实用新型能达到最佳的均光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导光板2的特点在于由在板体21的底面设置一可反射光线的导光层23,该导光层包括多数导光部231,且各该导光部231的面积大小、以及该些导光部231的分布位置、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依据多数设计结构来设计,而各该设计结构分别对应于所述会影响出光均勻度的影响因素(入射光源22与板体21之间的间隔距离、入射光源22相对于板体21的设置位置、入射光源22相对于板体21的入射角度、以及板体21 本身的形状和大小),从而能利用该导光层23而使板体21具有最佳的均光效果。由所述导光层23的该些导光部231以印刷方式来设置于板体21的底面,从而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适用于一背光模块中,且该背光模块具有至少一入射光源,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包含一板体,具有一第一面、一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和多数侧边,该入射光源设置于该板体的周围,且该入射光源对应于该板体的多数侧边中的其中一侧边;以及一导光层,设置于该板体的第二面,且该导光层包括多数导光部,各该导光部的面积大小、以及该些导光部的分布位置、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依据多数设计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周围具有多数个设置位置,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一设计结构,该第一设计结构为该入射光源设置于该些设置位置的其中之一,所述导光层具有对应于该入射光源的设置位置的多数导光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二设计结构,该第二设计结构为所述入射光源与板体之间彼此所间隔的一段间隔距离,所述导光层具有对应于该间隔距离的多数导光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三设计结构,该第三设计结构为所述入射光源对应于板体的一入射角度,所述导光层具有对应于该入射角度的多数导光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四设计结构,该第四设计结构为板体的形状和大小,所述导光层具有对应于板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多数导光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数设计结构包括一第一设计结构、一第二设计结构、一第三设计结构以及一第四设计结构,其中,该板体的周围具有多数个设置位置,该第一设计结构为该入射光源设置于该些设置位置的其中之一,该第二设计结构为所述入射光源与板体之间彼此所间隔的一段间隔距离,该第三设计结构为所述入射光源对应于板体的一入射角度,该第四设计结构为板体的形状和大小,各该导光部的面积大小、以及该些导光部的分布位置、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则依据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设计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光层由印刷而将所述导光部印制于板体的第二面。
专利摘要一种导光板,适用于一背光模块中,且该背光模块具有至少一入射光源,该导光板则包含一板体,具有第一面、第二面和多数侧边,入射光源设置于该板体的周围,且入射光源对应于该板体的多数侧边中的其中一侧边;以及,一导光层,设置于该板体的第二面,且导光层包括多数导光部,各该导光部的面积大小、以及该些导光部的分布位置、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依据多数设计结构。由此,能因为所设置的导光层而具有均光效果。
文档编号F21V8/00GK201984177SQ2011200277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李道庆 申请人:中国端子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