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15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中的背光源在工作时,是由灯反射板将光源发出的光反射到 导光板中,再由导光板将光反射到液晶面板中来进行画面显示。目前,导光
板一般采用矩形或楔形结构,但是当前的导光板设计中存在如下缺陷
由于液晶显示器对厚度、重量、成本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液晶 显示器的设计中,导光板的厚度很薄,这样就造成了导光板加工的困难;而 且,导光板是将通过注塑而成的胚模切割抛光而成的,由于其非常薄,因此 在导光板切割抛光的加工过程中,就会由于刀具的高速加工而积聚大量的应 力;尤其是采用平面结构的导光板,在高速抛光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残 余的应力。导光板内造成的应力积累,会使得导光板在外界环境条件比如温 度、湿度稍微变化时,就会产生翘曲变形,从而影响导光板的特性,容易造 成导光板结构失效,液晶画面显示品质下降,甚至会导致液晶画面不能正常 显示。因此,导光板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积累问题成为当前液晶显示器 导光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板,实现释放导光板加工过程中的积 累应力,使得导光板不会产生翘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包括正对光源并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 的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光源,所述凹槽的数量等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且所述凹槽与发光二极管的位置——对应。 所述光源也可以为冷阴极荧光灯管光源,所述凹槽分布在所述冷阴极荧光灯 管光源的有效发光区域内。所述凹槽的数量随所述导光板的厚度减小而增加。 所述凹槽在所述入光面和与所述入光面平行的截面上的形状可以为弧形。所 述弧形从所述入光面到平行并逐渐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截面上逐渐变小。所述
弧形的渐变长度小于或等于10mm。所述凹槽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入光面,且 贯穿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凹槽在所述入光面和平行于所述入 光面的截面上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凹槽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入光面的中间位
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导光板通过在入光面采用带有多个凹槽的结构设计,有效避 免了应力集中造成的导光板翘曲;同时,提升了液晶显示器的画面显示亮度。


图l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l-入光面., 2-远光面', 3-第
4-LED; 5 —第二凹槽; 6-第
7 - CCFL。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思想是,针对导光板在切割抛光的高速加工过程 中产生的应力积累,在导光板上设置多个凹槽结构对积累的应力进行分散,
三凹槽;使得应力分散在各个凹槽内,而不会产生应力过度集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导 光板由于应力过度集中而产生翘曲变形。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其中,以下实施例以楔形导光板为例,其技术方案对于矩形导光板同样适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
施例中的导光板包括入光面1和与入光面1相对远离的远光面2。其中,入 光面1正对光源多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LED) 4,并接收光源LED4发出的光,在入光面l设置了多个第一凹槽3,该第一 凹槽3可以设置在入光面1的上端面;远光面2可以采用平面结构。本实施 例中的第一凹槽3可以设置为从入光面往远端逐渐变小的弧形槽结构,即第 一凹槽3在入光面1和与入光面1平行的截面上的形状为弧形,且该弧形从 入光面1到平行并逐渐远离入光面1的截面上逐渐变小,其渐变的长度一般 不超过10mm为宜。当所述光源为LED光源时,该笫一凹槽3的数量可以设 置为与LED4的数量相等,且第一凹槽3与LED4的位置——对应,这样第 一凹槽3的排列有规律性,而且LED 4发出的光线经过该第一凹槽3的弧形 面处理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画面更容易处理,能更好地防止白点(White Spot)现象的发生。
, 本实施例在导光板上设置多个第一凹槽3的作用原理为在导光板高速 切割抛光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残余应力,造成应力积累,而本实施例中 设置的第一凹槽3此时能够起到M应力的作用,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M到各个第一凹槽3的中间,这样就不会产生平面导光板中由于直线设计 而造成的应力全部集中于一点的现象,从而避免了过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的导 光板翘曲变形。此外,在导光板的入光面l设置多个第一凹槽3,还可以扩 大导光板的入光面面积,使得入射到导光板的光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提高光 的入射效率,从而可以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液晶画面显示亮度。
当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以下简称CCFL)类型时,在导光板入光面1设置的多个第一凹槽3可以设置在CCFL显示的有效发光区域内。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 光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也是在导光板 的入光面1上设置了多个第一凹槽3,远光面2采用平面结构,该多个第一 凹槽3分布在CCFL 7显示的有效区域内,此时,第一凹槽3的数量取决于 CCFL 7的有效发光区域,只要将该多个第一凹槽3设置在CCFL 7的有效发 光区域内即可。其具体数量还可以视导光板的厚度决定,随导光板厚度的减 小而增加。比如, 一般情况下,导光板厚度越小,第一凹槽3的数量可以越 多,从而可以有效地分散导光板加工过程中的积累应力。
上述实施例中的导光板通过在入光面采用带有多个弧形槽的结构设计, 有效避免了应力集中造成的导光板翘曲;同时,提升了液晶显示器的画面显 示亮度。
上述实施例中,在导光板上设置的凹槽结构也可以进行稍微的变更,即 不 一 定必须是弧形槽,只要满足利用多个凹槽分散导光板中的积累应力的作 用即可。比如以下再举两个凹槽设置的实施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 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将凹槽的形状进行了改变, 可以在导光板的入光面1设置贯穿整个入光面1截面的第二凹槽5,即该第 二凹槽5设置在入光面1,且贯穿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而不是如第一 实施例中那样,只在入光面1的上端面设置凹槽结构;并且该第二凹槽5在 入光面1和平行于入光面1的截面上的形状为长方形。如此也能达到分散导 光板中积累应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凹槽还可以按照如图4所示的方案进 行设置,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 导光板入光面1的中间部位设置多个第三凹槽6,该第三凹槽6在入光面1 和平行于入光面1的截面上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圓形,如此也能达到分散导光 板中积累应力的目的。上述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只是将导光板上凹槽的设 置形状和位置进行了稍微的改变,其具体的作用原理和第一实施例相同,在 此不再赘述。并且,上述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多个凹槽的数量在LED 光源类型时,也可以设置其数量与LED数量相等,且凹槽与LED的位置一一对应。在CCFL光源类型时,可以设置其分布在CCFL的有效发光区域内, 并且其数量可以随着导光板厚度的减小进行适当的增加,以更好的分散导光 板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积累应力。
上述实施例中的导光板通过在入光面采用带有多个凹槽的结构设计,有 效避免了应力集中造成的导光板翘曲;同时,提升了液晶显示器的画面显示 亮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包括正对光源并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的入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光源,所述凹槽的数量等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且所述凹槽与发光二极 管的位置——对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冷阴极焚光 灯管光源,所述凹槽分布在所述冷阴极荧光灯管光源的有效发光区域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 述入光面和与所述入光面平行的截面上的形状为弧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从所述入光面 到平行并逐渐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截面上逐渐变小。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的渐变长度小 于或等于10mm。
7、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 在所述入光面,且贯穿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入光面 和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截面上的形状为长方形。
9、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 在所述入光面的中间位置,且所述凹槽在所述入光面和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 截面上的形状为圓形或椭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包括正对光源并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的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光源,所述凹槽的数量等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且所述凹槽与发光二极管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凹槽在所述入光面和与所述入光面平行的截面上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弧形从所述入光面到平行并逐渐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截面上逐渐变小。所述弧形的渐变长度小于或等于10mm。本实用新型导光板通过在入光面采用带有多个凹槽的结构设计,有效避免了应力集中造成的导光板翘曲;同时,提升了液晶显示器的画面显示亮度。
文档编号F21V8/00GK201396703SQ20092010657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9日
发明者宋冠男, 崔来友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