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卡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0183阅读:10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头卡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像头底座,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的摄像头卡座的结构。
适应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新需求,摄像头已逐渐成为一种与计算机配合使用的常用外部设备。最初,摄像头通常借助于一个平底底座再放置于桌面等平面上。后来,为了节省空间以及方便使用,人们希望能将摄像头放置于计算机显示器的顶部。由于显示器顶部一般都比较窄而且不是平面,设计人员不得不对摄像头底座进行修改。但是,修改后的底座往往不再适于放置在桌面等平面上,而且由于各种计算机显示器在形状和尺寸等方面差异比较大,使得摄像头底座的通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给人们使用摄像头带来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很好通用性的摄像头底座。这种底座既可以用于桌面等平面上,也可以用于CRT显示器顶部、LCD显示器顶部以及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屏上端等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在摄像头底座上设置一个可活动的支脚实现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摄像头底座由大约呈“L”型的前支架和可转动的后支脚构成。后支脚通过活动转轴与前支架的尾部相连。依靠摩擦力,摄像头底座连同其上的摄像头可以稳固地夹紧在各种计算机显示器的顶部。本底座又可称为摄像头卡座。
为加大卡座与显示器的附着力,使摄像头放置更稳,可以在前述卡座的活动转轴中加设具有一定弹力的扭簧。
为提高卡座对各种形状的表面的适应能力,在卡座后支脚的末端还可以通过活动转轴连接一个微调机构。
为防止摄像头卡座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滑动,可以在卡座前支架与显示器面板接触的一侧以及微调机构紧贴显示器表面的一侧加贴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一改传统摄像头底座的一体化设计,将底座分解成前支架和后支脚两部分,并通过活动转轴将二者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卡座。这种摄像头卡座不但适用于桌面等平面,还可广泛用于CRT显示器顶部、LCD显示器顶部以及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屏上端等处,实现了多种情况下的方便使用,大大提高了摄像头卡座的通用性。此外,在活动转轴中增设扭簧、在后支脚末端连接微调机构以及在接触面上加贴防滑垫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摄像头卡座的使用可靠度。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平面(如桌面)上的工作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CRT显示器上的工作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LCD显示器或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屏上的工作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如
图1、2和3所示。图中1为卡座的前支架,2为卡座的后支脚,3为卡座的微调机构,4为连接前支架与后支脚的活动转轴,5为连接后支脚与微调机构的活动转轴,6为前支架内侧面的防滑胶垫,7为微调机构底面的防滑胶垫。
在第一实施例中,摄像头卡座主要由前支架1、后支脚2和微调机构3组成。前支架1与后支脚2通过活动转轴4连接;微调机构3与后支脚2通过活动转轴5连接。在前支架1与显示器面板接触的内侧面贴有一层防滑垫6;在微调机构3与显示器表面接触的底面贴有一层防滑垫7。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除没有加贴防滑垫6和防滑垫7之外,其他结构完全相同。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主要由前支架和后支脚两部分组成,没有微调机构及其上加贴的防滑垫。
权利要求1.一种摄像头卡座,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可活动的后支脚和大约呈“L”型的前支架构成,后支脚和前支架通过一个活动转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卡座,其特征在于在后支脚的末端通过一个活动转轴连接有一个微调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卡座,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前支架和后支脚的活动转轴中安装有扭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卡座,其特征在于在“L”型前支架短端内侧面贴有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卡座,其特征在于在“L”型前支架短端内侧面和微调机构的底面分别贴有防滑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卡座,其特征在于在“L”型前支架短端内侧面贴有防滑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卡座。该卡座主要由“L”型前支架和可活动的后支脚构成,前支架和后支脚通过活动转轴连接。这种摄像头卡座既可用于桌面等平面上,也可用于CRT显示器顶部、LCD显示器顶部以及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屏上端等处,具有很好的通用性。通过在活动转轴中增设扭簧、在后支脚末端连接微调机构以及在接触面上加贴防滑垫等措施,还可以使摄像头卡座放置更稳,有效地提高了摄像头卡座的使用可靠度。
文档编号G03B17/12GK2549498SQ0223598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5日
发明者刘长虹, 谢勇, 梁辉 申请人:北京琥珀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