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泳显示器的高性能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64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电泳显示器的高性能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作为电泳显示器的显示盒的新颖的非水性胶囊以及制造这种胶囊的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电泳显示器是基于悬浮在溶剂中的带电荷颜料粒子的电泳现象制成的一种非发射性的装置。该类显示器于1969年首次提出。这类显示器通常包括具有电极的两块板,这两块板彼此相对放置并由隔离物分隔开。通常,其中的一块电极板是透明的。在两块电极板之间,密封着由经着色的溶剂和带电荷颜料粒子所组成的悬浮液。当在两电极之间施加一个电压差时,颜料粒子将迁移到一侧,根据电压差的极性就可以看到颜料的颜色或该溶剂的颜色。
为了避免不希望的粒子移动,例如沉降,有人建议在两个电极之间划分区间,以便将空间划分为更小的盒,参见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论文集电气分卷(M.A.Hopper and V.Novotny,IEEE Trans.Electr.Dev.,26(8)1148-1152(1979))。在分区类型(partition-type)的电泳显示器的情况下,在形成区间及密封悬浮液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再者,在分区类型的电泳显示器中保持不同颜色的悬浮液彼此分开也是相当困难的。
另一类型电泳显示器(EPD)(参见美国专利第3,612,758号)具有电泳盒,这些盒是由平行的线槽(line reservoirs)(通道或凹槽类型)形成的。这些通道中的电泳流体的填充及密封通过分批式的方法完成。然而,仍然存在不希望的粒子移动或沉淀的问题,尤其是在纵方向上。
随后,人们尝试将电泳分散体密封在微胶囊中。美国专利第5,961,804,5,930,026,6,017,584,6,067,185,6,262,706及2002年12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2/0185378A1披露了基于微胶囊的电泳显示器。微胶囊形式的显示器具有基本上二维的微胶囊排列,其中每个微胶囊中含有由一介电溶剂与一带电荷颜料粒子(在视觉上与介电溶剂成对比)的悬浮液所组成的电泳组合物。电泳微胶囊的直径通常在101到102微米数量级,并且通常通过例如简单或复杂凝聚、界面聚合或原位聚合的方法而在水相中制备。查看微胶囊方法可参见下列文献,例如A.Kondo,“MicrocapsuleProcessing and Technology”,Marcel Dekker,Inc.,(1979);I.E.Vandegaer,ed.,“Microencapsulation,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s”,Plenum Press,New York,N.Y.(1974);及Gutcho,“Microcapsules andMicroencapsulation Techniques”,Noyes Data Corp.,Park Ridge,N.J.(1976),所有这些文献结合于此作为参考。在凝聚方法中,通过将电泳组合物分散在水性连续相中形成一油/水乳液。并通过控制温度、pH值、离子强度、溶剂/非溶剂比例及/或相对浓度使一或多个胶体从水相中凝聚出来,并沉积成环绕于每个油滴的壳层。界面聚合方法依赖可溶于油的壳层形成物质存在于电泳组合物中,该电泳组合物是分散的内相。在内相中的壳层形成物质是在界面处与导入连续(水)相中的补充反应物或交联剂聚合或交联,并形成环绕于每个内相液滴周围的壳层。在原位聚合方法中,所有形成胶囊壳层的反应物是存在于相同相中,不论是连续(水)相或分散相。
在形成含有电泳组合物的微胶囊后,微胶囊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印刷或涂覆于电极基板上,该方法例如是用于沉积可压力破裂的微胶囊到基板上以产生无碳复写纸的方法。微胶囊可被固定在透明基质或黏合剂中且夹在两电极或基板之间。另外,聚合保护层可以涂覆在微胶囊层上以用于复写式记录板,例如美国专利6,473,072及2001年4月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1/0055000A1。
然而,在水相中制备的基于微胶囊的电泳显示器具有许多缺点。例如,为了稳定水包油的乳液,需要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或保护性胶体。然而,要从胶囊表面及水相中去除不想要的亲水性添加剂是非常困难且昂贵的。第二点,在胶囊/水界面形成的壳层倾向于具有亲水性并且因水份而具有软化性或可塑性。第三点,典型用于增强电泳迁移率或电泳显示器的切换速率的强电荷控制剂(CCA)通常难于被密封(包覆)在分散相中。它们会倾向于在密封过程中迁移到水-壳层界面或水相中,结果是在增强切换速率上没有效果。再者,在基于胶囊的显示器中,黏合剂是胶囊涂覆或印刷组合物的重要成分。对于在水相中制备微胶囊而言,则是以在制备的最终显示器中的抗潮湿性作为代价,使用基于水的(水基)黏合剂。另外,胶囊可被干燥、纯化及再分散于非水性黏合剂中。然而,因为不可逆的絮凝或凝聚作用及不希望的胶囊破裂,干燥、纯化及再分散步骤通常是低产率及高成本的。前述关于在水相中制备胶囊的问题导致电泳显示器具有不佳的抗潮湿性、低电泳迁移性或低切换速率及较高的制造成本。
另外,胶囊可通过类似于形成分散类型的液晶显示器的干法来形成(参见Drzaic in“Liquid Crystal Dispertions”(1995))。例如,美国专利第5,930,026号披露了一种在电极基板上形成胶囊类型的电泳涂层的方法,首先在UV可硬化(固化)树脂中乳化电泳组合物,接着进行UV硬化以悬浮及固定乳液滴于基板上经硬化的树脂中,以形成聚合物分散的电泳显示器。在此方法中不涉及水包油的乳液。然而,经常获得具有大量无用的小胶囊的范围广泛的胶囊尺寸分布。控制胶囊尺寸分布是非常困难的,且一旦形成胶囊,就没有方法可以去除不想要的胶囊。
为制备可与强CCA兼容的抗潮湿的电泳胶囊,可使用封装方法,例如在非水相中的界面或原位聚合/交联。然而,要找到令人满意的不混溶的溶剂对是非常困难的,其中之一为电泳流体相的介电溶剂,而另一种是不会因为CCA或保护胶体而与介电溶剂中颜料粒子对抗。再者,为了达到令人满意的物化性能,胶囊壳层必须具有良好溶剂屏障性,其具有可足以保护胶囊在处理或涂覆期间不会被意外破裂的厚度。因此,强烈需要一种基于胶囊的显示盒(displaycell),该显示盒具有改进的物化性质及厚度可以接受的抗溶剂壳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胶囊型的电泳装置的新颖的非水性胶囊,及所述胶囊的新颖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电泳装置显示出明显改善的切换速率及抗潮湿性。此外,本发明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原因在于不需要为了除水或不想要的亲水性杂质而对胶囊进行干燥、纯化或再分散。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非水性电泳胶囊,其包括卤化(优选为氟化)的聚合物壳层及密封于其中的电泳组合物,其中该电泳组合物包括分散于介电溶剂中的带电荷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制备适合作为电泳显示器的显示盒的非水性胶囊的封装(密封)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卤化溶剂、分散于卤化溶剂中的颜料粒子或含颜料的微粒、及卤化壳层形成物质的内相,乳化到含有在有机溶剂中的补充反应物或交联剂的外相中。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包括
a)一排含有卤化(优选氟化)的聚合物壳层及密封于其中的电泳组合物的非水性胶囊,其中该电泳组合物包括分散于介电溶剂中的带电荷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b)黏合该非水性胶囊的黏合剂,及c)涂覆胶囊及黏合剂的第一基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除非在本说明书中另有定义,否则在此所用的技术术语都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使用并理解的惯用定义而使用。
在本发明的本文中,术语“微胶囊”或“胶囊”意指用作电泳显示器的显示盒或隔室的微胶囊或胶囊,而每个微胶囊或胶囊密封有电泳组合物。
术语“含颜料微粒(子)”意指分散于电泳流体的介电溶剂中的经涂覆或经密封的颜料粒子。该颜料粒子可以用有机或无机材料,优选为聚合材料来涂覆或密封。在含颜料微粒中可以有一种以上的颜料粒子。
术语“内相”被定义为在液-液密封过程期间的分散相。除了要密封的物质的外,它通常包括胶囊壳层形成物质及可选择地的用于壁形成反应的催化剂。
术语“外相”被定义为在液-液密封过程期间的连续相。其通常包括溶剂、壳层形成物质及可选择的稳定内相的分散剂和/或用于壁形成反应的催化剂。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微胶囊或胶囊的核可为包括分散于介电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中的含颜料微粒的电泳组合物,这样产生了“微胶囊或胶囊中的含颜料微粒”的限定。
本发明的微胶囊或胶囊是通过分散内相(或分散相)于外相(或连续相)中,接着通过界面或原位聚合或交联反应形成壳层的方法来制备。
I.内相(分散相)内相通常包括下述说明的分散在介电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中的带电荷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用于形成壳层的反应性单体或低聚物,和可选择的电荷控制剂与添加剂。
a.带电荷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颜料可为白色或彩色的,且可为有机或无机。白色颜料的实例包括空心的粒子,BaSO4,ZnO,CaCO3,TiO2及类似物。有彩色颜料的实例包括酞菁蓝、酞菁绿、二芳基黄、二芳基AAOT黄、喹吖啶酮(quinacridone)、偶氮(azo)、若丹明(rhodamine),SunChemical公司的苝系颜料、Kanto Chemical公司的汉撒黄G(Hansayellow G)粒子、以及Fisher公司的碳灯黑(Carbon Lampblack)及类似物。粒子大小是在0.01-5微米范围内,且优选在0.05-2微米范围内。粒子应具有可接收的光学特性,且不应被介电溶剂所膨胀或软化,并应该具有化学稳定性。所得悬浮液必须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对沉淀、乳化、或絮凝是稳定的。
另外,颜料粒子可为含颜料微粒。含颜料微粒的颗粒尺寸在0.1-10微米范围内,且优选在0.3-3微米范围内。含颜料微粒的制备披露在同系列申请中,如美国专利申请60/345,936(2002年1月3日提交),美国专利申请60/345,934(2002年1月3日提交),美国专利申请10/335,210(2002年12月31日提交),美国专利申请10/335,051(2002年12月31日提交),美国专利申请60/400,021(2002年7月30日提交)和美国专利申请60/418,078(2002年10月10日提交),所有这些文献的内容皆合并于此作为参考。
简而言之,含颜料微粒可通过涂覆或微囊密封方法来制备,该涂覆或微囊密封方法涉及使用保护胶体或分散剂以形成部分含颜料微粒的带电荷壳层。在此方法中,含有初级(原色)颜料粒子(如TiO2)、反应性单体或低聚物及可选择的稀释剂的内相分散体被乳化到连续相中,该连续相包括在氟化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中的保护胶体,优选为反应性保护胶体。在乳化步骤期间,由于内相的反应性单体或低聚物与连续相的反应性保护胶体或多官能(团)反应物(例如二胺,三胺,二醇,三醇,二异氰酸酯,三异氰酸酯,二环氧化物,三环氧化物)或反应性电荷控制剂之间的界面聚合或交联作用,在每个内相液滴周围形成硬壳层。内相可通过自由基或缩合聚合或交联机制而在形成壳层的界面反应步骤期间或之后硬化。该方法允许颜料与介电溶剂的密度匹配。用于制备含颜料微胶囊的合适的反应性保护胶体及电荷控制剂披露在同系列申请案,如美国专利申请60/345,934及60/345,936(两者在2002年1月3日提交),及美国专利申请10/335,210及10/335,051(两者在2002年12月31日提交),上述文献的所有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将内相乳化到连续相可以通过直接乳化或反乳化方法来完成。
另外,含颜料微粒可通过使用氟化季盐或稠合环或多环衍生物或其异构体的方法来制备,如揭示于下述同系列申请中的方法美国专利申请60/400,021(2002年7月30日提交)及60/418,078(2002年10月10日提交),这些内容全部结合于此作为参考。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的内相分散体包括前述的初级颜料粒子及反应性单体或低聚物。连续相可选择地包括在氟化溶剂中的反应性保护胶体。季盐或其衍生物可被加入内分散相、连续相或两者中,根据季盐溶解度而定。
b.介电溶剂或溶剂混合物内相所用的合适介电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一般具有低蒸气压、低黏度及范围在约1.7到约30(优选在约1.7到约5)的介电常数。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卤化(优选为氟化)的溶剂或溶剂混合物。
氟化溶剂的氟含量可以高于20%(重量百分比),优选高于50%(重量百分比)。
合适的氟化溶剂的实例非限定性地包括全氟溶剂如全氟链烷类或者全氟环烷类(例如,全氟萘烷)、全氟芳基烷类(例如,全氟甲苯或全氟二甲苯);全氟叔胺类;全氟聚醚类如来自Galden/Fomblin公司的全氟聚醚和全氟聚醚类HT系列和来自奥希蒙特公司(Ausimont)的氢氟聚醚类(ZT系列);来自3M公司(明尼苏达州的St.Paul)的FC-43(二十七氟三丁胺)、FC-70(全氟三正戊胺)、PF-5060或PF-5060DL(全氟己烷);低分子量(优选小于50,000,更佳小于20,000)的聚合物或低聚合物如来自TCIAmerica公司(俄勒冈州的Portland)的聚全氟丙烯醚(poly(perfluoropropylene oxide));聚三氟氯乙烯,如来自HalocarbonProduct公司(新泽西州River Edge)的卤烃油(Halocarbon oils)、来自Daikin Industries公司的Demnum润滑油。全氟聚醚类和氢氟聚醚类如Ausimont HT-170、HT-200、HT-230、ZT-180,或杜邦公司(Dupont)的三氟(三氟甲基)-环氧乙烷均聚物(trifluoro(trifluoromethyl)-oxirane homopolymers)(如K-6和K-7流体)特别有用。
c.壳层形成物质卤化单体或低聚物在本发明内相中的壳层形成物质典型地选自由用于界面聚合或交联反应的卤化(优选氟化)单体或低聚物所组成的组。合适的氟化单体或低聚物包括氟化多官能胺,异氰酸酯、硫异氰酸酯、环氧化物、酰基氯、酸酐,氯甲酸酯、烷氧基硅烷、胺类,脲,硫脲,硫醇、醇和它们的预缩合物。
氟化壳层形成单体或低聚物具有的氟含量为高于10(重量)%,优选高于30(重量)%。
合适的经胺基或羟基官能化的氟化(尤其是全氟化)的壳层形成物质的实例包括衍生自氟代烃类,聚(全氟烷基丙烯酸酯),聚(全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氢氟聚醚类,全氟聚醚类(来自Dupont(杜邦)公司及Ausimont(奥希蒙特)公司)及类似物。一些本发明的氟化壳层形成材料的非限定实例及其合成路径如下(A)聚氟醚胺(类型I) (B)氟化胺(类型II)
(C)氟化多元醇(fluorinated polyols) (D)氟化聚异氰酸酯(类型I) (E)氟化聚异氰酸酯(类型II)
(F)氟化聚环氧化物 整数,g、m及n分别在1-10,000的范围内,优选在1-5000的范围内且更佳在3-500范围内。m及n之和是在3-5000的范围,优选在3-500的范围。尤其合适氟化壳层形成物质可具有分子量在300到100,000范围,优选在500到30,000。除了前述合成路径中的氟化醚及醇的非限定实施例之外,其它用于合成壳层形成单体及低聚物的有用起始物质包括甲基全氟壬酸酯,甲基全氟十四烷酸酯,1,4-双(环氧丙基)八氟丁烷,甲基全氟十八烷酸酯,二甲基全氟-1,10-癸烷二羧酸酯,二甲基全氟癸二酸酯,1H,1H,8H,8H-十氟-1,8-辛二醇及类似物。卤化壳层形成单体或低聚物可被加入内相中,加入量3-50(重量)%,优选为5-30(重量)%,以总的内相重量为基准。
d.电荷控制剂为了能通过电场切换,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必须带电。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当悬浮于介电溶剂中时可携带固有电荷,或可使用电荷控制剂带电,或可获得例如静电电荷。合适的电荷控制剂为本领域中所熟知;他们可在本质上为聚合或非聚合,且也可为离子性或非离子性,包括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Aerosol OT,癸基苯磺酸钠,金属皂,calcium petronate,OLOA 1200(Chevron,Somerset,NJ),Emphos D-70-30C(磷化单/甘油二酸酯,来自Witco Chemical公司,Greenwich,CT),Solsperse 17000(聚合分散剂,来自AveciaLtd.,Blackley,Manchester,UK),Span surfactant(来自ICI Americas,Inc.,Wilmington,DE),聚丁烯琥珀酰亚胺,马来酐共聚物,乙烯吡啶共聚物,乙烯吡咯烷酮共聚物(例如来自Intemational SpecialtyProducts的Ganex),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共聚物,N,N-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共聚物或类似物。氟化表面活性剂作为全氟化碳溶剂中的电荷控制剂特别有用。其包括FC氟化界面活性剂,例如来自3M公司的FC-170C,FC-171,FC-176,FC430,FC431及FC-740,及来自杜邦的Zonyl氟化表面活性剂,如ZonylFSA,FSE,FSN,FSN-100,FSO,FSO-100,FSD及UR。
合适的带电荷颜料分散体可由任何现有的方法制备,包括研磨、碾磨、球磨、气流磨(microfluidizing)超声波技术及类似方法。例如,将细粉末形式的初级颜料粒子加入悬浮溶剂中,所获混合物被球磨数小时,以将高度团聚的干颜料粉分散成初级粒子。产生悬浮介质颜色的染料或着色剂也可在碾磨期间加入悬浮液中。
当氟化溶剂或溶剂混合物被用来作为介电溶剂以分散初级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时,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的电荷可由电荷控制剂提供,该电荷控制剂包括(i)在连续相中的可溶氟化接受电子或提供质子的化合物或聚合物,和在粒子上的提供电子或接受质子的化合物或聚合物;或(ii)在连续相中的可溶的氟化提供电子或接受质子的化合物或聚合物,和在粒子上的接受电子或提供质子的化合物或聚合物。
提供电子或接受质子的化合物或聚合物、或接受电子或提供质子的化合物或聚合物,可以被吸附或化学键合在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的表面上。
电荷控制系统的另一选择方式来源于在同一分子上存在所需的供体或受体部分。例如,分子的一部分代表且作为在连续相中的可溶氟化供体/受体,而另一部分代表且作为可在粒子表面上的补充受体/供体。在相同电荷控制剂分子上存在可溶氟化供体/受体及补充受体/供体可产生高表面活性及电荷控制剂对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的强吸附性。
前述的电荷控制系统的细节披露于同系列美国专利申请中,60/345,936(2002年1月3日提交),10/335,210(2002年12月31日提交),60/400,021(2002年7月30日提交)及60/418,078(2002年10月10日提交),这些文献的全文合并于此作为参考。
e.着色剂除了前述带电荷初级彩色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之外,具有与初级彩色(原色)形成对比的着色剂可被加入介电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中。对比着色剂可为染料或颜料。非离子染料及颜料是尤其有用。有用的着色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油溶红ENG(Oil Red EGN)、苏丹红、苏丹蓝、油溶蓝、Macrolex Blue、溶剂蓝35(Solvent Blue35)、Pylam Product公司(Arizona)的Pylam醇溶黑(Spirit Black)、和快速醇溶黑(Fast Spirit Black);Aldrich公司生产的苏丹黑B(SudanBlack B),BASF公司生产的Thermoplastic black X-70,Aldrich公司生产的蒽醌蓝、蒽醌黄114、蒽醌红111、135,蒽醌绿28及类似物。当使用氟化或全氟化介电溶剂时,全氟染料及颜料为特别有用。若对比着色剂不溶于介电溶剂时,优选非带电荷的着色剂分散体。粒子大小优选在0.01-5微米范围内,更佳在0.05-2微米范围内。若对比着色剂粒子带电时,它们携带的电荷最好与带电的初级彩色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的电荷相反。若两种类型的粒子携有相同电荷时,则它们应具有不同的电荷密度或不同的电泳迁移率。在任何情况中,EPD中所用的染料或颜料必须是化学稳定且与分散体中其它成分相容。对比着色剂可被溶于或预分散于介电溶剂中及被加入合初级彩色颜料分散体的电泳流体中。对于黑色/白色EPD,分散体可包括分散于黑色氟化介电溶剂中的带电荷白色二氧化钛(TiO2)粒子。黑色对比着色剂例如Pylam Product公司(Arizona)的PylamSpirit Black及Fast Spirit Black,来自Aldrich的Sudan Black B,来自BASF的Thermoplastic Black X-70,碳黑或石墨可被用来产生溶剂的黑色。通过导入氟化或全氟化基团例如CnF2n+1(n=4-12)来改性染料或颜料以增强其在高度氟化溶剂中的溶解度或分散度是非常有用的。对于减色系统,带电荷TiO2粒子可悬浮在青色、黄色或紫红色的氟化溶剂。通过使用染料或颜料可产生青色、黄色或紫红色。对于加色系统,通过使用染料或颜料可将带电荷TiO2粒子悬浮在红色、绿色或蓝色的氟化溶剂中。对于大部分应用而言,优选为加色系统。
氟化染料或颜料的实例包括氟化金属酞菁或萘酞菁,氟化苝,偶氮,蒽醌,或喹吖啶酮,及氟化碳黑或聚苯胺染料。酞菁或萘酞菁染料所用的合适的金属包括但不限于Cu,Si,Mg,Zn,Fe,Co,Ti及Al。Si酞菁或萘酞菁染料揭示于同系列美国专利申请60/381,236(2002年5月17日提交)中,其全文并入于此作为参考。一些有用的氟化Cu酞菁染料揭示于美国专利第3,281,426号,同系列申请60/381,236(2002年5月17日提交)及60/411,854(2002年9月18日提交),其全文并入于此作为参考。
电泳组合物(即内相)可通过单一Si染料或单一Cu染料或两种染料的组合来着色。当使用两种染料的混合物时,Si染料对Cu染料的重量比优选在7∶3到1∶9范围内,更佳在4∶6到2∶8范围内。
f.其它添加剂除了前述成分之外,添加剂例如壳层形成反应所用的催化剂,电荷佐剂,电解质,抗氧化剂,UV稳定剂,单氧猝灭剂,气体吸收剂,表面活性剂,保护胶体或聚合分散剂或流变改性剂也可加入到内相中。内相与外相之间的黏度比率在粒子尺寸控制上是很重要的。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用短效溶剂或稀释剂以降低内相的黏度并随后在密封过程期间或之后被脱除掉。
II.外相(连续相)一般而言,外相可包括溶剂、在内相中壳层形成物质所用的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及可选择的用以稳定定相的保护胶体或聚合分散剂。
a.有机溶剂在本发明中使用有机溶剂。合适的有机溶剂为内相中所用的与卤化或氟化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不混溶的溶剂。该溶剂不妨碍壳层形成反应。具有沸点温度在40-200℃之间的溶剂为优选的。具有沸点温度在60-150℃之间的疏水性溶剂为更佳的。外相所用的合适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有机溶剂己烷,环己烷,庚烷,辛烷,壬烷,萘烷,癸基苯(docecylbenzene),异链烷(Isopar,商标名),nonapar,醋酸乙酯,醋酸丙酯,醋酸丁酯,丙酮,甲基乙基酮(MEK),甲基丙基酮(MPK),甲基丁基酮(MBK),四氢呋喃(THF),1,2-二烷氧基乙烷,2-甲氧基乙基醋酸酯或类似物。
b.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界面壳层形成反应所用的合适的增链剂或交联剂可为多官能(团)反应物,其包括反应性官能团,该反应性官能团能与来自内相的官能单体或低聚物界面聚合/交联以形成环绕本发明的卤化(尤其是氟化)内相的交联壳层。
在外相中的多官能反应物的补充反应基由内相中所用的壳层形成单体或低聚物所决定,反之亦然。在两相中反应基对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胺基/异氰酸酯,胺基/硫异氰酸酯,胺基/酰基氯或酸酐,胺基/氯甲酸酯,胺基/环氧化物,醇/异氰酸酯,醇/硫异氰酸酯,硫醇/异氰酸酯,硫醇/硫异氰酸酯,水/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环氧化物,醇/硅氧烷及类似物。
两相的官能团可以对换。例如,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内相中的壳层形成反应物可为氟化三异氰酸酯或聚异氰酸酯,而在外相中的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可为二胺或三胺。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氟化二胺或三胺可被用于内相中,而三异氰酸酯或聚异氰酸酯被用于外相中。
适于用作在外相中的补充反应物的胺及醇类包括,但不限于乙二胺,二乙三胺,异佛尔酮二胺,环己二胺,三胺基乙基胺,Jeffermine,聚亚胺,三乙醇胺,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N,N,N,N’-肆-(2-羟乙基)乙二胺,丙烯酸多元醇,例如2-羟乙基丙烯酸酯,聚酯或聚醚多元醇(例如来自Bayer的Baycoll,Rucoflex或Desmophen)的共聚物。
适合作为在外相中的增链剂或交联剂的异氰酸酯及环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聚异氰氰酸酯如来自Bayer的Desmodure聚异氰酸酯,聚环氧化物如(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来自Loctite的Loctite 3355,来自Resolution Performance Products(Houston,TX)的环氧树脂或类似物。
具有超过一个用于壳层形成反应的官能基的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也是有用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Silquest有机官能硅烷如乙醇胺,二乙醇胺,胺基硅烷A-1100,A-1120,A-2120,A-1130或A-1170,脲基硅烷(uredosilanes)Y-11542,异氰酸硅烷A-1310,环氧硅烷A-187或A-186,硫醇硅烷A-189,烯烃硅烷A-171或A-174及其类似物。
当高度氟化的溶剂被用来作为内相中介电溶剂时,具有低程度氟化(小于30重量%)的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可被用于外相中以改善界面聚合/交联反应及所得分散体的稳定性。
c.保护胶体保护胶体是溶于外相中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聚合物以帮助内相在外相中乳化及稳定所形成的乳液。保护胶体的选择取决于外相中所用的溶剂。对于酮、酯及醚类型的溶剂,合适的保护胶体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马来酐共聚物,乙烯醚共聚物,乙烯醋酸酯共聚物,乙二醇或丙二醇共聚物,吡咯烷酮共聚物,乙基恶唑啉共聚物,聚酯,硅氧烷共聚物,及其含有可使用的氟化嵌段或接枝链的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对于碳氢化合物(烃类)溶剂,可使用乙烯基烷烃共聚物,二烯共聚物如聚丁二烯及聚戊二烯共聚物,长链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如癸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或含氟化嵌段或接枝链的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市售可得的聚合物分散剂也是有用的,如来自Avecia,Ltd.(Charlotte,NC)的Solsperse hyperdispersants(超分散剂),来自King Industries(Norwalk,CT)的Disparlon分散剂或来自BFGoodrich(Cleveland,OH)的Carboset共聚物。
当高度氟化的溶剂被用来作为内相中的介电溶剂时,具有低氟化程度(小于30(重量)%)的保护胶体可被用来改善界面/交联反应及所得分散体的稳定性。
d.其它可选择的添加剂其它可选择的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壳层形成反应的催化剂,电荷佐剂,电解质,抗氧化剂,UV稳定剂,单氧猝灭剂(singletoxygen quencher),气体吸收剂,表面活性剂,保护胶体或聚合分散剂或流变改性剂等,它们也可加入外相中。
III.封装方法本发明的电泳胶囊优选是在内相在连续相中乳化期间或之后通过界面聚合/交联的封装(密封)方法来制备的。为了进一步改善胶囊的物化性质(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可通过从外相原位聚合而在第一壳层周围形成第二壳层。
内相可通过将颜料或含颜料粒子(如TiO2)分散到含有卤化壳层形成物质溶于卤化(优选氟化)介电溶剂或溶剂混合物所成的溶液中。内相也可包括对比着色剂、电荷控制剂及其它添加剂。内相分散体可通过传统分散或研磨机器如均质机、超音波破碎机、胶体研磨机、高剪力混合机或类似设备来制备。另外,具有化学键合的保护胶体及/或电荷控制剂且与介电溶剂密度匹配的含颜料微粒可通过前面提到的同系列申请案(美国专利申请号60/345,936,60/345,934,10/335,210,10/335,051,60/400,021及60/418,078)中披露的任何方法制备而得。
外相可包括溶在有机溶剂中的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而该有机溶剂是不混溶于内相的介电溶剂。当涂覆聚合物的含颜料微粒子被用于内相中时,外相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不应是含颜料微粒子的聚合物基质的良好溶剂或塑化剂。
为了形成电泳胶囊,内相被乳化到连续相中。然后由于内相的卤化壳层形成单体或低聚物与外相的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之间的界面聚合/交联,在每个内相液滴周围形成壳层。
除了用于壳层形成反应的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之外,保护胶体也可以选择性地加入到外相中,以改善分散体的稳定性及粒子尺寸分布。保护胶体可为带电荷或不带电荷。含有官能基以化学键合保护胶体到胶囊表面上的反应性保护胶体也可被用来改善分散体的稳定性及电泳胶囊分散体的流变性质。
本发明的电泳胶囊的大小可在20-300微米范围,优选在30-150微米范围,且更佳在40-100微米范围。
使用本发明高性能胶囊作为显示盒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可依照美国专利第5,930,026号所揭示的步骤来组装。另外,胶囊可涂覆到一个第一基板或电极层上。胶囊层随后可通过如涂覆、印刷、蒸气沉积、溅镀或其组合的方法涂覆保护涂层或第二电极层。保护涂层如抗反射,抗刮或抗眩光涂层也是特别有用的,且可被直接涂覆于胶囊层上或于电极层上,以进一步改善最终的板的光学或物化性质。
本发明具有许多优点。例如由本发明制备的胶囊对于湿气不敏感,且可具有高切换速率,原因在于高效率电荷控制剂可被用于内相中,而不会泄漏到胶囊及连续外相之间的界面上。此外,胶囊可被直接用在电泳显示器中,而不需要传统水性微囊密封方法中所需要的纯化不想要的离子杂质及其它可溶添加剂的步骤。
实施例制备例1
制备作为内相中壳层形成物质的氟化异氰酸酯 将12克Krytox_醇(g=~6,分子量=~1200,杜邦公司)溶解于50克1,1,2-三氯三氟乙烷中。在四小时内,在搅拌下,将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另一回流溶液中,该回流溶液含有5.85克Desmodur_N3400(EW=195,来自bayer公司),30克1,1,2-三氯三氟乙烷及5克α,α,α-三氟甲苯。再持续回流10小时以完成反应。在溶剂被去除后,获得黏滞液体。红外光谱显示在1730cm-1处的出现峰值,这是在产物中的胺基甲酸乙酯基的特征。
通过相同反应步骤从各种不同氟化醇合成一系列氟化多官能异氰酸酯,该氟化醇包括1H,1H,11H-全氟-1-十一烷醇(Aldrich),Zonyl FSO及FSN(Dupont)及2,2,3,3,4,4,5,5-八氟-1-戊醇(Aldrich)。
相似地,其它多官能卤化(优选氟化)异氰酸酯可通过使卤化(尤其是氟化)二醇如Fluorolink(来自奥希蒙特)与过量DesmodureN3400反应来合成,以形成氟化四异氰酸酯。
制备例2制备作为内相中壳层形成物质的氟化环氧化物根据下述反应途径可以合成氟化环氧化物。Fluorolink D(来自Ausimont)用过量的氢化钠处理,且烯丙基溴被加入所得混合物中以产生氟化二烯,其随后以过酸氧化,以形成氟化二环氧化物。
另外,多官能氟化环氧化物可通过使多官能氟化醇与表氯醇反应来合成。
制备例3合成作为内相中壳层形成物质的氟化胺 将17.8克Krytox_甲酯(分子量=约1780,g=约10,来自杜邦公司)溶解于含有12克1,1,2-三氯三氟乙烷(Aldrich公司)和1.5克α,α,α-三氟甲苯(Aldrich公司)的溶剂混合物中。在室温、搅拌下,经过2小时将所得的溶液滴入另一溶液,该溶液为25克α,α,α-三氟甲苯和30克1,1,2-三氯三氟乙烷中含有7.3克三(2-胺基乙基)胺(Aldrich公司)。然后再搅拌混合物8小时以使反应完全。粗产物的红外光谱清楚地表明在1780cm-1处甲酯的C=O振动消失,而在1695cm-1处出现酰胺产物的C=O振动。通过旋转蒸发及其后的在100℃真空汽提4至6小时除去溶剂。然后将粗产物溶解于50ml的PFS2溶剂(来自Ausimont公司的全氟聚醚),用20ml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之后进行干燥,获得17克纯产物(Rf-胺1900),该产物在HT-200中表现出极好的溶解性。
根据相同的方法,也可以合成具有不同分子量的其它反应性Rf胺,如Rf-胺4900(g=约30),Rf-胺2000(g=约11),Rf-胺800(g=约4)及Rf-胺650(g=约3)。
制备例4制备氟化溶剂中的含TiO2微粒9.50克Desmodur_N3400脂族聚异氰酸酯(来自Bayer AG公司)及0.49克TEA(来自Dow Chemical公司的三乙醇胺)溶于3.79克乙酮。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3克TiO2R706(Dupont公司),并于室温下使用转子-定子均质机(IKA ULTRA-TURRAX T25)均匀化2.5分钟。加入含0.45克F8POH(参见下述结构,其根据同系列申请,美国专利申请60/400,021及60/418,078中所揭示的方法制备)、1.67克1,5-戊二醇(BASF)、1.35克聚环氧丙烷(Mw=750,来自Aldrich)和2.47克丙酮(以GC测量最小为99.9%,Burdick &Jackson)的溶液,并均匀化1分钟;且最加入0.32克的2%二月桂酸二丁锡(Aldrich公司)的丙酮溶液,再额外均匀化数分钟。

在所得淤浆中加入溶于40.0克HT-200(来自Ausimont)的0.9克Rf-胺4900(来自制备例3)并均化2分钟,接着为加入溶于33.0克HT-200的另外0.9克Rf-胺4900及0.35克全氟Cu酞菁染料及根据美国专利3,281,426(1966)所披露的方法制备的CuPc-C8F17,并均匀化2分钟。
获得低黏度的含TiO2微粒的分散体。该微粒分散体然后于50℃下被加热过夜,然后并于低剪力下及于80℃下搅拌另一小时进行后硬化粒子。经后硬化微粒分散体通过400网目(38微米)过滤,而所过滤分散体的固体含量使用IR-200湿气分析器(DenverInstrument公司)测量为32(重量)%。所过滤分散体的粒子尺寸分布使用Beckman Coulter LS230粒子分析器测量。平均直径为1.02μm,而标准偏差为0.34μm。
实施例1通过界面聚合/交联进行电泳内相的微囊封装含有15.7(重量)份的在制备例1所制备的氟化聚异氰酸酯,40(重量)份的在制备例4所制备的含TiO2微粒子分散体(32%固体),1(重量)份的在制备例4所揭示的CuPc-C8F17及43.3(重量)份HT-200的电泳内相被彻底混合并通过400目筛网过滤。所过滤内相是在低剪力下被乳化到外相中,该外相包括1.3(重量)份三乙四胺,3(重量)份Solsperse Hyperdispersant 3000(Avecia,Ltd.),2(重量)份Kraton D1107(来自Kraton Polymer,Houston,TX),2(重量)份1%二月桂酸二丁锡(DBTDL)的MEK溶液及200(重量)份的MEK及Isopar G(2∶8)的混合物。
界面交联反应被允许在50℃历时3小时完成反应,并在回流温度下再后硬化一小时,及通过100目筛网过滤。平均胶囊尺寸通过Coulter计数器测量为约60微米。
10(重量)份所得电泳胶囊然后与含有0.7(重量)份Ebecry 8301(来自UCB Chemical Corp.,Smyma,GA)及0.7(重量)份IROSTICP9815-20(来自Huntsman Polyurethanes)及0.02(重量)份Iragcure907的可UV硬化黏合剂,并涂覆于ITO/PET基板(5密耳OC50,来自CPFilms,Martinsville,VA)且干燥。所涂层厚度经计算为约80微米。经涂覆的胶囊层被UV部分硬化并层压到第二电极层,再进行UV后硬化以完成EPD组装。
实施例2重复实施例1的封装步骤,除了以Butvar 72(来自Solutia Inc.,St.Louis,MO)及IROSTIC P9812-20(来自Huntsman Polyurethanes)及MPK/Isopar G(8/2)分别取代Solsperse hyperdispersant 3000,Kraton D1107及外相溶剂(MEK/IsoparG;2/8)之外。平均胶囊尺寸经Coulter计数器测量为约65微米。
然后,10(重量)份所得电泳胶囊与含有0.7(重量)份Ebecry8301(来自UCB Chemical Corp.,Smyma,GA),0.7(重量)份的IROSTIC P9815-20(来自Huntsman Polyurethanes)及0.02(重量)份Iragacure 907的UV可硬化黏合剂混合,并涂覆于ITO/PET基板(5密耳OC50,来自CpFilms,Martinsville,VA)且干燥。涂覆厚度经计算为约55微米。经涂覆的胶囊片被UV部分硬化并切成两半。其中一半被层压到第二电极层上,再进行UV后硬化以完成EPD组装。另外一半被涂覆上约2.5克/平方英寸的相同UV硬化黏合剂(50/50,Ebecry 8301/IROSTIC P9815-20),再进行UV后硬化。
前者经检验可作为电泳显示器,而后者作为可复写记录介质。
实施例3含有20(重量)份在制备例3所制备的氟化胺,Rf-胺1900(Mw=~1900),40(重量)份的在制备例4所制备的含TiO2微粒分散体(32%固体),1(重量)份CuPc-C8F17及39重量份HT-200的电泳内相被彻底混合且经过400目筛网过滤。所过滤内相在低剪力下被乳化到外相中,该外相包括4.0(重量)份Desmodure N3400(Bayer),3(重量)份Solsperse hyperdispersant 3000(来自Avecia,Ltd.),2重量份Kraton D1107(来自Kraton Polymer,Houston,TX),2重量份的1%DBTDL的MEK溶液及200(重量)份的MEK及IsoparG(2∶8)的混合物。
界面交联反应被允许在50℃历时3小时完成反应,并在回流温度下后硬化历时额外一小时。平均胶囊尺寸经过Coulter计数器测量为约80微米。
然后,10(重量)份所得电泳胶囊与含有0.7(重量)份Ebecry8301(来自UCB Chemical Corp,Smyma,GA),0.7(重量)份的IROSTIC P9815-20(来自Huntsman Polyurethanes)及0.02(重量)份Iragcure 907的UV可硬化黏合剂,并涂覆于ITO/PET基板(5密耳OC50,来自CPFilms,Martinsville,VA)且干燥。所涂覆厚度经计算为约80微米。经涂覆的胶囊层被UV部分硬化并层压至第二电极层,再进行UV后硬化以完成EPD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材料、组合物、方法、方法步骤等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非水性电泳胶囊,包括卤化聚合的壳层及密封于其中的电泳组合物,其中所述电泳组合物包括分散于介电溶剂中的带电荷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卤化聚合的壳层为氟化聚合壳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介电溶剂为卤化溶剂或溶剂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卤化溶剂为具有氟含量高于20重量%的氟化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卤化溶剂为具有氟含量高于50重量%的氟化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氟化溶剂或溶剂混合物包括全氟聚醚或氢氟聚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氟化聚醚或氢氟聚醚选自由杜邦公司的K-及E-系列及奥希蒙特公司的HT-或ZT-系列所组成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颜料粒子为TiO2粒子或含TiO2微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含颜料微粒为与介电溶剂密度匹配的含TiO2微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电泳组合物进一步包括电荷控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电泳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对比着色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电泳组合物进一步包括添加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添加剂为壳层形成反应的催化剂、电荷佐剂、电解质、抗氧化剂、UV稳定剂、单氧猝灭剂、气体吸收剂、表面活性剂、保护胶体或聚合分散剂或流变改性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添加剂为卤化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添加剂为氟化的。
16.一种制备适合用作电泳显示器的显示盒的非水性胶囊的封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含有分散于卤化溶剂中的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以及卤化的壳层形成物质的内相,乳化到含有在有机溶剂中的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的外相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卤化溶剂为具有总氟含量高于20重量%的氟化溶剂或溶剂混合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卤化溶剂为具有总氟含量高于50重量%的氟化溶剂或溶剂混合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氟化溶剂为全氟聚醚或氢氟聚醚。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氟化聚醚或氢氟聚醚选自由杜邦公司的K-及E-系列及奥希蒙特公司的HT-或ZT-系列所组成的组。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内相中的所述壳层形成物质为卤化反应性单体或低聚物,选自由卤化多官能胺、异氰酸酯、硫异氰酸酯、环氧化物、酰基氯、酸酐、氯甲酸酯、烷氧基硅烷、胺、脲、硫脲、硫醇、醇和它们的预缩合物所组成的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卤化反应性单体或低聚物为具有氟含量为高于10重量%的氟化单体或低聚物。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卤化反应单体或低聚物为具有氟含量为高于30重量%的氟化单体或低聚物。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卤化的壳层形成物质为选自由下列物质所组成的组 其中g,m及n分别在1-10,000的范围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g,m及n分别在1-5000的范围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氟化壳层形成物质的分子量在300到100,000的范围内。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氟化壳层形成物质的分子量在500到30,000的范围内。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连续相中的所述有机溶剂与内相中的卤化溶剂不混溶。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的沸点为40-200℃。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的沸点为60-150℃。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己烷,环己烷,庚烷,辛烷,壬烷,萘烷,癸基苯,Isopar,nonapar,醋酸乙酯,醋酸丙酯,醋酸丁酯,丙酮,甲基乙基酮(MEK),甲基丙基酮(MPK),甲基丁基酮(MBK),四氢呋喃(THF),1,2-二烷氧基乙烷或2-甲氧基乙基醋酸酯。
3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内相中卤化的壳层形成物质与外相中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反应,以便在界面上形成交联壳层,并将内相密封在其中。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内相中壳层形成物质的官能团与在外相中的补充增链剂或交联剂的官能团对选自由胺/异氰酸酯,胺/硫异氰酸酯,胺/酰基氯或酸酐,胺/氯甲酸酯,胺/环氧化物,醇/异氰酸酯,脲/异氰酸酯,醇/硫异氰酸酯,硫醇/异氰酸酯,硫醇/硫异氰酸酯,脲/硫异氰酸酯,硫脲/异氰酸酯,硫脲/硫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脲,碳化二亚胺/环氧化物,醇/硅氧烷及异氰酸酯/水所组成的组。
3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内相中所述卤化壳层形成物质为氟化多官能胺,醇,环氧化物或异氰酸酯。
3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相进一步包括电荷控制剂。
3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相进一步包括对比着色剂。
3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内相剂进一步包括可在封装期间或之后被去除的短效溶剂。
3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相进一步包括添加剂。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被卤化。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被氟化。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内相中的添加剂为壳层形成反应的催化剂,电荷佐剂,电解质,抗氧化剂,UV稳定剂,单氧猝灭剂,气体吸收剂,表面活性剂,保护胶体或聚合分散剂或流变改性剂。
4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相进一步包括保护胶体。
4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相进一步包括添加剂。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为壳层形成反应的催化剂,电荷佐剂,电解质,抗氧化剂,UV稳定剂,单氧猝灭剂,气体吸收剂,表面活性剂,保护胶体或聚合分散剂或流变改性剂。
45.一种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包括a)含有卤化聚合壳层及密封于其中的电泳组合物的非水性胶囊,其中所述电泳组合物包括分散于介电溶剂中的带电荷颜料粒子或含颜料微粒;b)黏合所述非水性胶囊的黏合剂,及c)涂覆所述胶囊及黏合剂的第一基板。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在胶囊层上的保护涂层。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胶囊层上的第二基板。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二个基板中至少一个为电极基板。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两个基板中至少一个是透明的。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基板包括面向胶囊层的电极层。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所述基板或电极层是通过涂覆、印刷、蒸气沉积、溅镀、层压或其组合置于胶囊层上的。
52.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所述保护涂层包括微粒填料。
53.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于第一基板的非涂覆胶囊的表面上的覆盖层。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覆盖层包括微粒填料。
55.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在第二基板的非胶囊接触表面上的覆盖层。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覆盖层包括微粒填料。
5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所述介电溶剂为卤化溶剂或溶剂混合物。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所述卤化溶剂为具有总氟含量高于20重量%的氟化溶剂。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所述卤化溶剂为具有总氟含量高于50重量%的氟化溶剂。
6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氟化溶剂为全氟聚醚或氢氟聚醚。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氟化聚醚或氢氟聚醚选自由杜邦公司的K-及E-系列或奥希蒙特公司的HT-或ZT-系列所组成的组。
62.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中所述颜料为TiO2。
63.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对比着色剂。
64.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泳显示器或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电荷控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作为电泳显示器的显示盒的新颖非水性胶囊以及制造这种胶囊的封装方法。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519635SQ0313484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0日
发明者梁荣昌, 臧宏玫 申请人:希毕克斯影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