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摄影装置、图像摄影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186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摄影装置、图像摄影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高精度的曝光控制的图像摄影装置、图像摄影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在以具有固体存储元件的存储卡为记录介质而记录并重放静止图像或者动图像的电子照相机等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因为固体摄像元件的范围与银盐照相机的胶片相比非常狭窄,所以要求更高的曝光精度。因此,为了确定准确的曝光值,而进行复杂、高级的运算处理,为了提高曝光精度而采取了各种措施。
例如,作为用于除去被拍摄的图像的曝光水平(exposure level)的差异的技术,在拍摄后校正与适当曝光水平之间的误差的方法(日本特开2000-69356号公报)已经为公众所知悉。上述曝光水平的差异是受快门、光圈这样的机械性误差的影响、以及受因测光元件或摄像元件、增益放大器等的电性因素所引起的误差等的影响而产生的。
可是,在上述以往的例子中,在根据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或操作的状态进行摄影后的曝光水平校正时,有时存在不能得到所希望的摄影结果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摄影装置、程序以及记录介质,通过限制用于校正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的校正量而使得不形成过度校正的摄影结果,并且按照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操作的状态、摄影时的被拍摄物的亮度而使该校正量的校正宽度进行变化,可以得到所期望的摄影结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定状态判别装置,判别摄影时的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曝光运算装置,在由摄影准备指示构件进行了摄影准备指示之后,进行用于摄影的测光,运算曝光水平;曝光水平运算装置,运算摄影后输出的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曝光校正运算装置,根据利用上述曝光运算装置求得的曝光水平和利用上述曝光水平运算装置求得的摄影图像的曝光水平算出曝光误差值,并根据由上述设定状态判别装置得到的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操作状态和摄影时的被拍摄物的亮度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运算上述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曝光误差校正装置,使用由上述曝光校正运算装置运算出的校正量校正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摄影时的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的处理过程;在由摄影准备指示构件进行了摄影准备的指示之后,进行用于摄影的测光,运算曝光水平的处理过程;运算摄影后输出的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的处理过程;根据由上述测光值得到的曝光水平和上述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运算出曝光误差值的处理过程,根据上述摄影图像装置的设定状态、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操作状态、摄影时的被拍摄物的亮度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运算上述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用该校正量进行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的校正。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提供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判断摄影时的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的处理过程;在由摄影准备指示构件进行了摄影准备的指示之后,进行用于摄影的测光,运算曝光水平的处理过程;运算摄影后输出的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的处理过程;根据由上述测光值得到的曝光水平和上述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运算出曝光误差值的处理过程,根据上述摄影图像装置的设定状态、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操作状态、摄影时的被拍摄物的亮度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运算上述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用该校正量进行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的校正。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了上述的程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在图1中,100是图像处理装置。10是摄影镜头,12是具备光圈功能的快门,14是把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120是放大摄像元件14的模拟信号输出并设定照相机的灵敏度的增益放大器,16是把摄像元件14的模拟信号输出转换成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18是向摄像元件14、A/D转换器16、D/A转换器26供给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定时发生电路,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以及系统控制电路50控制。
20是图像处理电路,对来自A/D转换器16的数据或者来自存储器控制电路22的数据,进行预定的像素内插处理或者色变换处理。另外,用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运算处理。基于得到的运算结果,由后述的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对曝光控制电路40、测距控制电路42进行控制的TTL(通过镜头)方式的AF(自动对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EF(闪光灯预发光)处理。此外,图像处理电路20,用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运算处理,基于得到的运算结果,也进行TTL方式的AWB(自动白平衡)处理。
22是存储器控制电路,控制A/D转换器16、定时发生电路18、图像处理电路20、图像显示存储器24、D/A转换器26、存储器30和压缩·扩展电路32。A/D转换器16的数据通过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A/D转换器16的数据直接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被分别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或者存储器30中。
50是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00整体的系统控制电路,在内部具有曝光运算单元50a、曝光水平运算单元50b、校正增益运算单元50c。上述曝光运算单元50a,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根据由TTL方式进行测光而得到的亮度水平,对适当的曝光值进行运算,对曝光控制电路40进行控制。上述曝光水平运算单元50b,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从拍摄的图像数据运算曝光水平。上述曝光校正值运算单元50c,比较由上述曝光运算单元50a测光了的曝光(亮度)水平和由上述曝光水平运算装置50b运算的曝光水平,对校正值(根据曝光误差值以及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等对该曝光校正值的误差进行校正的曝光误差校正值)进行运算使得成为适当水平。该校正值(校正误差值)作为数字增益,由图像处理电路20加入。
24是图像显示存储器。26是D/A转换器。28是由TFT、LCD等组成的图像显示单元,被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经由D/A转换器26由该图像显示单元28显示。如果用图像显示单元28依次显示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则可实现电子取景器功能。另外,图像显示单元28可以根据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示,任意对显示进行ON/OFF。如果使显示为OFF,则可使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电力消耗大幅度降低。
30是用于收纳所拍摄的静止图像或者动图像的存储器,具有足以收纳预定张数的静止图像或者预定时间的动图像的存储容量。据此,即使是在连续拍摄多张静止的图像的连拍摄影或者全景摄影的情况下,也可对该存储器30进行高速并且大量的图像的写入。另外,存储器30也可作为系统控制电路50的工作区域来使用。
32是通过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ADCT)等来压缩扩展图像数据的压缩扩展电路,读入被收纳在存储器30中的图像而进行压缩处理或者扩展处理,把结束处理后的数据写入存储器30。
40是控制具备光圈功能的快门12的曝光控制电路,由于和闪光灯装置48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也具有闪光灯调光功能。42是控制摄影镜头10的对焦的测距控制电路。44是控制摄影镜头10的变倍的变倍控制电路。46是控制作为挡板的保护勾践102的操作的挡板控制电路。48是闪光灯装置,也具有AF补助光的投射功能、闪光灯调光功能。
使用TTL方式控制上述曝光控制电路40、测距控制电路42。根据由图像处理电路20对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运算的运算结果,由系统控制电路50对这些曝光控制电路40、测距控制电路42进行控制。
52是对系统控制电路50的操作用的常量、变量、程序等进行存储的存储器。54是根据由系统控制电路50所进行的程序的执行,用文字、图像、声音等来显示操作状态、消息等的液晶显示装置、扬声器等的显示单元。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操作单元附近的容易观察的位置上设置一个或多个该显示单元54。该显示单元54例如由LCD或LED、发声元件等的组合而构成。另外,该显示单元54的一部分功能被设置在光学取景器104内。
在上述显示单元54的显示内容中,作为在LCD等显示的内容,有单拍/连拍摄影显示、自拍器显示、压缩率显示、记录像素数显示、记录张数显示、剩余可拍摄张数显示、快门速度显示、光圈值显示、曝光校正显示、闪光灯显示、红眼减轻显示、微距摄影显示、蜂鸣器设定显示、时钟用电池余量显示、电池余量显示、错误显示、多位数字的信息显示、记录介质200及210的装拆状态显示、通信I/F操作显示、日期·时间显示等。另外,在该显示单元54的显示内容中,作为光学取景器104中显示的内容,有焦点对准显示、手抖动警告显示、闪光灯充电显示、快门速度显示、光圈值显示、曝光校正显示等。
56是可电消去/记录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例如使用EEPROM等。
62、64、66、68以及70是用于输入系统控制电路50的各种操作指示的操作构件,由开关或者刻度盘、触摸板、视线检测的指示、声音识别装置等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而成。这里,进行这些操作构件的具体的说明。
62是快门开关SW1,在无图示的快门开关构件的操作过程中变为ON,指示AF(自动对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AWB(自动白平衡)处理、EF(闪光灯预发光)处理等的摄影准备操作开始。64是快门开关SW2,在无图示的快门开关构件的操作结束后变为ON,指示经由A/D转换器16、存储器控制电路22把从摄像元件12读出的信号写入存储器30的曝光处理;使用在图像处理电路20或存储器控制电路22中的运算的显影处理;从存储器30读出图像数据,用压缩·扩展电路32进行压缩,把图像数据写入记录介质200或者210的记录处理这一连串的处理的操作开始。66是图像显示ON/OFF开关,能设定图像显示单元28的ON/OFF。根据此功能,在用光学取景器104进行摄影时,通过切断向由TFT、LCD等组成的图像显示单元28的电流供给,能够谋求节省电力。68是快速检查ON/OFF开关,设定在摄影之后就自动重放拍摄的图像数据的快速检查功能。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特别具备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为OFF状态时设定快速检查功能的功能。
121是计时单元,可以测量从快门开关SW1被按下到快门开关SW2被按下的时间。70是由各种按钮或触摸板等组成的操作单元,有菜单按钮、设置按钮、微距按钮、多画面重放换页按钮、闪光灯设定按钮、单拍/连拍/自拍器切换按钮、菜单移动+(forward)按钮、菜单移动-(backward)按钮、重放图像移动+(forward)按钮、重放图像移动-(backward)按钮、摄影像质选择按钮、曝光校正按钮、日期/时间设定按钮等。
80是电源控制电路,由电池检测电路、DC-DC换流器、切换通电块的开关电路等构成,检测电池是否安装、电池的种类、电池余量,基于检测的结果和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示,控制DC-DC换流器,以必要的时间,把必需的电压提供给包括记录介质在内的各个部分。
82是连接器。84是连接器。86是由碱性电池、锂电池等的一次性电池、NiCd电池、NiMH电池、Li电池等的二次电池、AC适配器等组成的电源装置。
90及94是存储卡和硬盘等的记录介质的接口。92及96是和存储卡及硬盘等记录介质连接的连接器。98是检测在连接器92及/或96中是否安装有记录介质200或201的记录介质装拆检测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是采用具有安装了记录介质的接口及连接器的2系统进行说明的。当然,安装记录介质的接口及连接器,也可以采用具备单个或多个的任意的系统数的结构。另外,还可以是组合不同规格的接口及连接器的结构。作为接口和连接器,可以采用依照PCMCIA卡标准和CF(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卡标准的卡。
此外,如果把依照PCMCIA卡标准或者CF卡等标准的卡和连接器用作接口90、94和连接器92、96,那么,可以通过连接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卡、USB卡、IEEE1394卡、P1284卡、SCSI卡、PHS卡的各种通信卡,在与其他的计算机、打印机等外围机器之间相互传送图像数据和附属于图像数据的管理信息。
102是通过覆盖包含图像处理装置100的镜头10在内的摄影单元来防止摄影单元污染或破损的作为挡板的保护构件。104是光学取景器,可以在不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的电子取景器功能的条件下而只用光学取景器进行摄影。另外,在光学取景器104内,设置了显示单元54的一部分功能,例如焦点对准显示、手抖动警告显示、闪光灯充电显示、快门速度显示、光圈值显示、曝光校正显示等。
110是通信装置,具有RS232、USB、IEEE1394、P1284、SCSI、调制解调器、LAN以及无线通信等各种通信功能。112是利用通信装置110把图像处理装置100和其他的机器连接起来的连接器或无线通信时的天线。
200是存储卡、硬盘等的记录介质,具备由半导体存储器、磁盘等构成的记录单元202、与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接口204、与图像处理装置100进行连接的连接器206。210是存储卡、硬盘等的记录介质,具备由半导体存储器、磁盘等构成的记录单元212、与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接口214、与图像处理装置100进行连接的连接器216。
第1实施方式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主程序的流程图,下面,按照图1和图2,对操作进行说明。
按下快门开关SW1(S100),开始曝光运算处理,由测光值运算出曝光值(S101)。接着,快门开关SW2被按下(S102),如果上述曝光运算处理结束了,根据在上述S101中运算出的曝光值,进行正式曝光(S103中Y→S105)。
此时,在从快门开关SW1被按下到快门开关SW2被按下的期间内,上述S101的曝光运算处理没有结束(在S103中,N),摄影时的设定状态满足某个条件时(在S104中,Y),一直到曝光运算处理结束时为止,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在S103中,N→在S104中,Y→在S103中,N→在S104中,Y……),不进行正式曝光,其后,曝光运算结束,进行正式曝光(在S104中,N→S105)。相反,如果摄影时的设定状态不满足某个条件(在S104中,N),中断上述S101的曝光运算处理,以设置半途的曝光值进行正式曝光(S105)。
在这里,上述的设定状态的某个条件,是图3所示的条件。在不进行曝光误差校正的设定状态时,正式曝光必须等待,直到曝光运算处理结束。关于不进行曝光误差校正的理由,在后面的曝光误差校正判断条件(S108)的说明中叙述。
在图3中,作为设定状态的一个条件判断,首先,判断曝光校正值是否被设定(S201),在曝光校正值被设定时(在S201中,Y),一直到曝光运算处理结束时为止,不进行正式曝光(进入图2的S103)。另外,如果曝光校正值没有被设定(在S201中,N),就接着对AE锁定(曝光值固定)是否被设定进行条件判断(S202),在AE锁定被设定了的情况下(在S202中,Y),一直到曝光运算处理结束为止,不进行正式曝光(进入图2的S103)。另外,如果AE锁定没有被设定(在S202中,N),进入下一个条件判断。
作为下一个条件判断,进行是否设定为定点测光模式的判断(S203),当定点测光模式被设定时(在S203中,Y),一直到曝光运算处理结束时为止,不进行正式曝光(进入图2的S103)。另外,如果没设定为定点测光模式(在S203中,N),接着进行是否手动曝光设定的条件判断(S204),在手动曝光设定的情况下(在S204中,Y),一直到曝光运算处理结束时为止,不进行正式曝光(进入图2的S103)。另外,如果手动曝光没有设定(在S204中,N),进入下一个条件判断。
作为下一个条件判断,进行是否设定了长快门时间摄影的判断(S205),在设定了长快门时间摄影的情况下(在S205中,Y),一直到曝光运算处理结束时为止,不进行正式曝光(进入图2的S103)。另外,如果长快门时间摄影没有被设定(在S205中,N),接着进行闪光灯发光是否设定为可能状态的判断(S206),在闪光灯发光设定为可能状态情况下(在S206中,Y),一直到曝光运算处理结束时为止,不进行正式曝光(进入图2的S103)。另外,在闪光灯发光被设定为禁止状态情况下(在S206中,N),中断曝光运算处理,使用半途的曝光运算结果,来进行正式曝光(进入图2的S105)。
返回图2,接着,计算拍摄的图像的曝光水平,求出曝光误差值和曝光校正值(S106→S107)。
具体来说,在S106中,以与测光时相同的测光方式、测光区域进行运算来求得拍摄图像的曝光水平。在S107中,如图4所示的流程图一样,比较测光时的曝光目标水平与摄影图像的曝光水平,计算出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和曝光校正值(S301),接着,求出曝光校正值(S302),结束(S303)。
例如,在拍摄的图像的曝光(亮度)水平设为Yi,测光时的曝光水平设为Ym情况下,这些曝光误差α能够以α=Log2Yi/Ym这样的亮度台阶表示。此后,进行摄影图像的校正判断(S108)。也就是说,对于拍摄的图像,判断是否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关于该判断条件,用图5的流程图说明。
在图5中,作为这个条件判断,首先进行曝光校正值是否设定的判断(S401),在曝光校正值设定的情况下(在S401中,Y),不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在图2的S108中,N)。像这样在曝光校正值设定时,不考虑曝光校正部分就进行测光,在根据上述测光结果使曝光校正部分在自动曝光的线图上移动而设定曝光条件的照相机的情况下,摄影时的曝光水平与测光时的曝光水平不同。因此,如果对测光时的曝光水平进行曝光校正部分的校正之后进行曝光误差校正,有时就不能充分得到要求微妙的曝光设定的曝光校正功能的效果。为此,在曝光校正值被设定时,不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如果曝光校正值没被设定(在S401中,N),就进入下一个条件判断。
作为下一个条件判断,进行AE锁定(曝光值固定)是否设定了的判断(S402),在AE锁定被设定的情况下(在S402中,Y),不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在图2的S108中,N)。在使用AE锁定的时候,摄影者认为自动曝光不合适的情况较多,在测光时与摄影时的取景不同,所以,如果进行曝光校正的话,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得到所希望的结果。因此,在AE锁定被设定的情况下,不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如果AE锁定没有被设定(在S402中,N),就进行下一个条件判断。
作为下一个条件判断,进行是否设定为定点测光模式的判断(S403),在设定为定点测光模式情况下(在S403中,Y),不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在图2的S108中,N)。像这样,设定为定点测光模式的情况,较多地被用于摄影者要对被拍摄物的一部分进行测光并决定曝光条件的场合,在很多情形下,测光时与摄影时的取景是不同的。因此,如果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很多情况下不能得到希望的结果。因此,在设定为定点测光模式时,不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如果没被设定为定点测光模式(在S403中,N),进行下一个条件判断。
作为下一个条件判断,进行手动曝光是否设定的判断(S404),在手动曝光设定的情况下(在S404中,Y),不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在图2的S108中,N)。像这样,在手动曝光被设定的情况下,因为按照摄影者的意思决定曝光条件进行摄影,所以,如果使用测光值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得到希望的结果。因此,在手动曝光被设定的情况下不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如果在手动曝光没被设定情况下(在S404中,N),进行下一个条件判断。
作为下一个条件判断,进行是否为长快门时间摄影的判断,在为长快门时间摄影的情况下(在S405中,Y),不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像这样,在长快门时间摄影的情况下,由于摄像元件或增益放大器的线性、暗电流引起的噪声的影响等,在很多情况下,即使进行曝光误差校正,也得不到所希望的结果。因此,在长快门时间摄影被设定的情况下,不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如果未设定长快门时间摄影(在S405中,N),进行下一个条件判断。
作为下一个条件判断,进行被拍摄物亮度的判断(S406),在被拍摄物的亮度比预先设定的亮度水平的范围高或者低的情况下(在S406中,Y),不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在图2的S108中,N)。如果被拍摄物的亮度在测光极限附近或者超过测光极限,不能说测光精度高。因此,如果被拍摄物亮度超出预先设定范围(例如可测光的范围)的亮度水平,就不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具体来说,作为被拍摄物的亮度的状态,在要拍摄的被拍摄物的亮度比事先设定的上限亮度还亮的情况下,或者,比事先设定的下限的亮度还暗的情况下,不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值的校正量的运算,不进行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的校正。另外,如果被拍摄物的亮度在预先设定的亮度水平的范围内(在S406中,N),进行下一个条件判断。
作为下一个条件判断,判断在通过按快门开关SW1来固定曝光值的摄影装置中,从按该开关SW1到按快门开关SW2之间的时间间隔(S407),在时间间隔超过或等于某阈值时间的情况下(在S407中,Y),不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在S108中,N)。从按快门开关SW1并固定曝光值到快门开关SW2被按下并开始摄影之间的时间变长时,有时,测光时与摄影时的取景就会发生变化,或者,被拍摄物的亮度发生变化。即使进行曝光误差校正,也得不到所希望的结果的情形很多。因此,在从按快门开关SW1到按快门开关SW2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或等于某阈值时间时,不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如果从按快门开关SW1到按快门开关SW2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某阈值时间(在S407中,N),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在图2的S108中,Y)。
在图2的S108中,当曝光误差的校正判断为Y时,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具体来说,如图6的流程图所示,首先判断在摄影时闪光灯是否发光。在闪光灯发光的情况下(在S501中,Y),考虑·闪光灯的发光量,·到被拍摄物的距离·光圈值·灵敏度设定值等,设定校正值的校正宽度(S505)。例如,(1)如果闪光灯的发光量小,就容易产生发光不均匀的影响,并且造成曝光不足,所以要扩大校正宽度。此时,即使在使闪光灯的发光量比适当发光量小而进行了发光的情况下,同样地也要增大校正值。
(2)如果到被拍摄物的距离变远,闪光灯光不充分,在很多情形下,造成曝光不足,所以要扩大校正宽度。
(3)在光圈值缩小时,有时闪光灯光量不足,所以要扩大校正宽度。
(4)如果被设定的灵敏度低的话,有时闪光灯光的到达距离变短,所以要扩大校正宽度。
设定上述的至少一个条件,设定曝光误差校正值的校正宽度,然后进入S503。
另外,如果在摄影时闪光灯不发光(在S501中,N),就事先准备好在校正后不会使灰度等级或S/N变低的限度的校正宽度,作为曝光误差校正值的校正宽度(S502),进入S503。
然后,接着,判断在图4的S302中计算出的曝光误差校正值是否在校正宽度的范围内。结果,如果曝光误差校正值在校正范围内(在S503中,Y),就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S504)。
另一方面,如果曝光误差校正值在校正宽度的范围以外(S503N),对曝光误差校正值进行设定,以使得在曝光误差校正值比校正宽度的上限值大时,为校正宽度的上限值,而在曝光误差校正值比校正宽度的下限值小时,为校正宽度的下限值(S506),对摄影图像进行曝光误差校正(S504)。作为校正的方法,可以对摄影图像乘以对应于校正量的增益,也可以在由RAW数据(对从摄像元件读出的信息进行A/D转换的新数据)对图像进行显影处理时,对白平衡的系数或灰度系数(γ)进行校正。
第2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设定状态的判断(图2的S104)的内容,依次判断从图3的S201到S206的条件。不过,也可以更换判断条件的顺序,或不全部进行判断条件的项目。例如一个以上即可。
第3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校正判断(图2的S108),依次判断从图5的S401到S407的条件。不过,也可以更换判断条件的顺序,或不全部进行判断条件的项目。例如,一个以上即可。
第4实施方式在上述的第1~第3实施方式中,在设定闪光灯发光拍摄的图像的曝光误差校正的校正宽度时,作为摄影条件,考虑·闪光灯的发光量·到被拍摄物的距离·光圈值·灵敏度设定值,来设定校正值的校正宽度的例子(S505)。不过,当然,在上述判断条件之外,还可以任意地设定条件、比如摄影场景、摄影模式、镜头的视场角等,来决定校正宽度。
第5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第4实施方式中,在曝光误差运算(图2的S107)之后立即进行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校正判断(图2的S108)。但是,可以在从摄影条件决定之后到进行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校正之前的任意时刻进行判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作为摄影模式,以自动曝光模式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一般来说,自动曝光模式是风景模式、肖像模式、夜景模式、近距离摄影模式、泛焦模式、色效果模式、动画模式等的适合于被拍摄物的自动设定模式。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摄影者设定了曝光参数时的摄影模式,一般是被称为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程序转变模式等的摄影模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曝光运算处理结束之前快门开关SW2被按下时,即使是在曝光运算被设定的过程中,也立即中断曝光运算处理,进行设定状态判断(图2的S104)。但是,当然,由计时单元121,对从快门开关SW1被按下到快门开关SW2被按下之前的时间进行计时,如果该计时时间超过或等于某阈值t,在得到曝光控制值之前继续处理,而不在中间中断曝光运算处理。
并且,记录介质200与210当然也可以是存储卡和硬盘等形成一体的复合介质。此外,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可从该复合介质装拆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记录介质200与210作为可与图像处理装置100分离并任意连接的记录介质说明的。当然,也可以是任意一个或全部的记录介质固定在图像处理装置100上。另外,在图像处理装置100上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的任意个数的记录介质200或210。另外,记录介质200以及210被安装在图像处理装置100中。当然,记录介质无论是一个或多个组合的结构都没有问题。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在以前为了降低曝光运算的定标精度(通过减少自动曝光控制装置的运算次数)减少释放时滞,校正制造精度等造成的曝光不均匀,进行曝光误差校正。而本发明对校正量(曝光误差校正值)施以限制使得不形成过度校正的摄影结果。并且,按照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图5的S401~S405)、操作的状态(S407)、被拍摄物的亮度(S406),使该校正量的限制宽度变化(图6的S502,S505),由此得到所希望的摄影结果。
另外,无需赘言,通过将记录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者装置,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读出并执行保存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从记录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自身将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存储该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就构成了本发明。
作为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上述记录介质,可以使用例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等的记录介质。
另外,无需赘言,也包含通过执行计算机所读出的程序代码,实现能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而且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由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使前面所说的实施方式的功能得以实现的情况。
进而,无需赘言,也包含从记录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被写入到插入计算机的功能扩充板或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充单元上所具备的存储器以后,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该功能扩充板或功能扩充单元上所具备的CPU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使前面所说的实施方式的功能得以实现的情况。
对系统控制电路50内的图3的S201~S206进行判断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的判断摄影时的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的设定状态判断装置,曝光运算单元50a相当于本发明的进行用于本发明摄影的测光并运算曝光水平的曝光运算装置,曝光运算单元50b相当于本发明的运算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的曝光水平运算装置,曝光运算单元50c相当于本发明的运算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的曝光校正运算装置,图像处理电路20相当于本发明的校正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的曝光误差校正装置。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提供一种通过限制用于校正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的校正量而使得不形成过度校正的摄影结果,并且按照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操作的状态、摄影时的被拍摄物的亮度而使该校正量的校正宽度进行变化,可以得到所期望的摄影结果的图像摄影装置、程序或者记录介质。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定状态判别装置,判别摄影时的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曝光运算装置,在由摄影准备指示构件进行了摄影准备指示之后,进行用于摄影的测光,运算曝光水平;曝光水平运算装置,运算摄影后输出的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曝光校正运算装置,根据利用上述曝光运算装置求得的曝光水平和利用上述曝光水平运算装置求得的摄影图像的曝光水平算出曝光误差值,并根据由上述设定状态判别装置得到的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操作状态和摄影时的被拍摄物的亮度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运算上述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曝光误差校正装置,使用由上述曝光校正运算装置运算出的校正量校正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是曝光校正值已被设定的状态、进行了设定以保持由测光得到的曝光条件的状态、测光方式被设定为定点测光的状态、设定为手动曝光模式的状态和设定为长快门时间摄影模式的状态中的至少一个,当上述各状态的任何一个被设定的时候,上述曝光校正运算装置不进行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的运算,不进行根据上述曝光误差校正装置的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校正。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是设定为闪光灯发光的状态,在设定为闪光灯发光的时候,考虑闪光灯的发光量、至被拍摄物的距离、光圈状态、设定感度的至少一个,使上述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的校正宽度变化。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操作的状态,是在从接受了来自上述摄影准备指示构件的摄影处理准备开始的指示的时刻开始的上述曝光运算装置的曝光运算处理尚未结束期间,从摄影开始指示构件接受了摄影处理开始的指示的状态,在上述曝光运算装置进行的曝光运算的处理尚未结束时接受到摄影处理开始的指示的情况下,以曝光运算处理半途的曝光值进行摄影,使用曝光运算时的信息由上述曝光校正运算装置运算出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以使摄影后的图像成为适当的曝光,用该校正量由上述曝光误差校正装置校正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曝光运算装置进行的曝光运算处理尚未结束期间接受了摄影处理开始的指示的情况下,在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是曝光校正值已被设定的状态、进行了设定以保持由测光得到的曝光条件的状态、测光方式被设定为定点测光的状态、设定为手动曝光模式的状态和设定为长快门时间摄影模式的状态中的至少某一个的状态的时候,等待上述曝光运算装置中的运算处理结束,运算出了适当的曝光值之后,开始曝光。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按下了上述摄影准备指示构件时曝光状态被保持这样的、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操作的状态下,当按下上述摄影准备指示构件之后在某阈值时间以上仍保持摄影开始指示构件不被按下的状态的情况下,上述曝光校正运算装置不进行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的运算,上述曝光误差校正装置不进行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的校正。
7.一种图像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摄影时的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的处理过程;在由摄影准备指示构件进行了摄影准备的指示之后,进行用于摄影的测光,运算曝光水平的处理过程;运算摄影后输出的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的处理过程;根据由上述测光值得到的曝光水平和上述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运算出曝光误差值的处理过程,根据上述摄影图像装置的设定状态、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操作状态、摄影时的被拍摄物的亮度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运算上述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用该校正量进行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的校正。
8.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判断摄影时的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的处理过程;在由摄影准备指示构件进行了摄影准备的指示之后,进行用于摄影的测光,运算曝光水平的处理过程;运算摄影后输出的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的处理过程;根据由上述测光值得到的曝光水平和上述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运算出曝光误差值的处理过程,根据上述摄影图像装置的设定状态、上述图像摄影装置的操作状态、摄影时的被拍摄物的亮度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运算上述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用该校正量进行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的校正。
9.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了权利要求8所述的程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摄影装置、程序以及记录介质,通过限制用于校正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的校正量而使得不形成过度校正的摄影结果,并且按照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操作的状态、摄影时的被拍摄物的亮度而使该校正量的校正宽度进行变化,可以得到所期望的摄影结果。为此,根据图像信号的曝光水平和由测光得到的曝光水平运算出曝光误差值,并根据图像摄影装置的设定状态、图像摄影装置的操作状态、摄影时的被拍摄物的亮度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运算上述曝光误差值的校正量,用该校正量校正摄影图像的曝光误差。
文档编号G03B7/00GK1497318SQ20031010005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8日
发明者植山辉彦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