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和电磁波吸收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81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和电磁波吸收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为了在用透镜将来自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扩大后投影到屏幕上,其大小与其它的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比较,构成得非常小。
即,中介液晶相对配置的各个基板之中的一方的基板由硅基板构成,借助于所谓的半导体技术把电极、有源元件、信号线等组装到该硅基板的液晶一侧的面的各个像素上,使得能够借助于在各个像素上产生的电场独立地控制液晶的光透射率。
此外,上述电极还具有反射膜的功能,采用借助于该电极反射从另一基板一侧入射进来的光的办法,使得通过上述液晶的光量向上述另一基板一侧射出。
在这里,这样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将入射来自配置在其邻近的高温的光源的光,故要求具有高耐湿性而且具有优良的散热性。
现有的这种的液晶显示装置,其构成为用成型的自由度高的塑料模铸法形成收纳把中介液晶相对配置的各个基板作为封装的液晶面板的空腔部分,为了散热,把背面填堵上金属冲压部件。
但是,由于塑料的热膨胀系数比玻璃以及硅大,故存在着这样的缺点因其热膨胀差而在液晶面板施加有应力,易于产生所谓的显示不均匀(亮度不均匀)。
此外,由于由塑料模铸和金属冲压部件构成的外壳成为多零件构造,故成为这样的结构除了粘接面增多、作业性不好之外,耐湿性也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根据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耐湿性并且散热性优良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这样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中非常合适的电磁波吸收构件。
在本专利中公开的发明之中,简单地说来,其代表性的发明的概要如下。
方案1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例如,至少具有把中介液晶相对配置的各个基板作为封装的液晶面板,和装载该液晶面板的外壳,上述外壳由在其一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的金属构成,上述液晶面板装载到该凹陷部分内。
方案2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例如,至少具有把中介液晶相对配置的各个基板作为封装的液晶面板,和装载该液晶面板的外壳,上述外壳由在其一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的金属构成,上述液晶面板装载到该凹陷部分内,该液晶面板,用在除了其周边部分外的中央部分的液晶显示部分上设置了开口并固定到上述外壳的表面上的遮光框玻璃密封起来。
方案3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方案1、2中的任何一个的构成为前提,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的金属由科瓦铁镍钴合金构成。
方案4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方案1、2中的任何一个的构成为前提,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金属由42合金构成。
方案5
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方案2构成为前提,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框玻璃对外壳的固定形成为气密密封。
方案6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具有装载到外壳内的液晶面板,和从该液晶面板上引出的布线基板,在该布线基板具有从该布线基板的两侧连接的各个铁氧体薄片,在这些铁氧体薄片的与该布线基板相反一侧的面上覆有对电磁波的反射膜。
方案7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方案6的构成为前提,其特征在于沿着布线基板的布线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上述各个铁氧体薄片。
方案8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以方案6的构成为前提,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电磁波的反射膜,由铝或铜等的金属构成。
方案9本发明的电磁波吸收构件,其特征在于例如,由铁氧体薄片,和被覆在该铁氧体薄片的一方的面上的对电磁波的反射膜构成。
方案10本发明的电磁波吸收构件,其特征在于例如,由铁氧体薄片,被覆在该铁氧体薄片上一方的面上的对电磁波的反射膜,和被覆在另一方的面上的粘接带构成。
方案11本发明的电磁波吸收构件,例如,以方案9、10中的任何一个的构成为前提,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电磁波的反射膜,由铝或铜等的金属构成。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的构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的变更。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A是俯视图,图1B是主视图,图1C是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处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与图1相对应。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电磁波吸收构件的详细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磁波吸收构件的效果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用

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A是俯视图,图1B是主视图,图1C是侧视图。此外,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处的剖面图。
首先,有外壳PK,该外壳PK是厚度比较厚的矩形形状的平板,在其一面上设置有与轮廓形状大体相似的形状的凹陷部分(空腔)DNT。
设置有这样的凹陷部分DNT的外壳PK,可由金属模铸形成。
该凹陷部分DNT的深度,被形成为这种程度把后述的液晶面板PNL载置到该凹陷部分DNT内,其表面与该外壳PK的表面大体上在同一平面上。
此外,该外壳PK,作为其材料可用科瓦铁镍钴合金或42合金形成。科瓦铁镍钴合金由Fe/Ni/Co(=54/29/17)的合金构成,其热膨胀系数约为44×10-7/℃。此外,42合金由Fe/Ni(=58/42)的合金构成,其热膨胀系数与科瓦铁镍钴合金大体上是相同的。
另外,为了易于安装到别的散热板上,在该外壳PK上还一体地形成有例如用螺钉等对该散热板等进行安装的部分。
此外,中介散热复合物HC地把液晶面板PNL装载到外壳PK的凹陷部分DNT内。该散热复合物HC由柔软且热传导性良好的材料构成。
该液晶面板PNL,中介液晶相对配置的各个基板之中的一方的基板SUB1由硅基板构成,借助于所谓的半导体技术把电极、信号线等组装到该硅基板的液晶一侧的面的各个像素内,此外,上述电极,还具有反射膜的功能。此外,另一方的基板SUB2则由例如玻璃等的透光性的基板构成,来自组装在投影仪内的光源的光,通过基板SUB2进行照射,由反射膜构成的上述电极反射后,再通过基板SUB2射出。在该情况下,使得出射光具有与各个像素的液晶的光透射率对应的光量。
在这里,该液晶面板PNL,在硅基板(基板SUB1)一侧装载到外壳PK内。这是因为在组装电子电路的硅基板一侧会产生热,要通过上述散热复合物HC使该热向外壳PK散热的缘故。
此外,在该液晶面板PNL上,在其一边上,还连接有柔性布线基板FCP,该柔性布线基板FCP,抵接到外壳PK的表面(凹陷部分DNT以外的表面)上被引出到外壳PK的外侧。
装载到外壳PK的凹陷部分DNT内的液晶面板PNL,借助于固定到外壳PK的表面(凹陷部分DNT以外的表面)上的遮光框玻璃ILG被密封到该凹陷部分DNT内。
遮光框玻璃ILG的尺寸,形成为比凹陷部分DNT的尺寸稍大一些,换句话说,粘接得把该凹陷部分DNT堵起来。在该情况下的粘接,就成为所谓的气密密封,使得湿气不会从该部分进入凹陷部分中去。
该遮光框玻璃ILG,是为了防止液晶显示部分的周边被投影到屏幕上,或者,为了防止因散焦而把附着在玻璃表面上的异物投影到屏幕上而设置的。
此外,还要使得把上述遮光框玻璃ILG被覆起来那样地在外壳PK上安装例如由铜等的金属构成的前面壳体FC。该前面壳体FC,在与液晶面板PNL的除了周边之外的中央部分的液晶显示部分相对的部分上,设置开口(显示窗口),以便通过该开口进行光的照射和出射。
这样地构成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首先,其外壳PK是由具有使之装载液晶面板PNL的凹陷部分DNT的金属体构成的。
为此,就成为外壳PK其自身就起着散热板的作用。此外,具有凹陷部分DNT的外壳PK,其厚度必然增大,这种增大也可以增大散热效果。
因此,在外壳PK的背面上,也可以进行增大其表面面积的加工,就是说,可以形成凹凸或形成多个沟,在进行了这样的处理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增大散热效果。
此外,由于成为外壳PK对于液晶面板PNL,在除了其一面之外的其它的面(5个面)上与其相对的结构,当然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和使湿气的侵入的路径变窄,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耐湿性。这种结构换句话说意味着仅仅在液晶面板PNL的上述一面上施行耐湿性对策就够了。
此外,外壳PK的凹陷部分DNT,由于兼具液晶面板PNL的装载定位的作用,故该液晶面板PNL对外壳PK的固定可以仅用一次的粘接来进行,由此可以简化制造。
此外,外壳PK,在不与之相对的液晶面板PNL的上述一面的一侧上,用遮光框玻璃ILG进行密封,该密封只要是考虑到与该外壳PK之间的耐湿的密封即可。因此,就耐湿性来说也能够施行良好的处置。
并且,外壳PK的热膨胀系数,由于接近作为液晶面板PNL的基板的玻璃(其热膨胀系数为38×10-7/℃)或硅(其热膨胀系数为41.5×10-7/℃)的热膨胀系数,故能够尽可能地减小因它们的差而产生的加在液晶面板PNL的应力。由于该应力将成为显示不均匀的原因,故还具有可以避免该显示不均匀的效果。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是与图1对应的图。
与图1比较,不同的结构在于柔性布线基板FCP的部分,在该柔性布线基板FCP中,从其两侧覆盖有一对的电磁波吸收构件EMA。
这是一种借助于该电磁波吸收构件EMA吸收从柔性布线基板FCP产生的电磁波的结构。
这些各个电磁波吸收构件EMA,如图4的斜视图所示,基体都由铁氧体薄片FS构成,在其覆盖该柔性布线基板FCP的一侧的面上,为了使该覆盖变得容易起来而粘贴上粘接带AT,在与该粘接带AT相反一侧的面上则形成有电磁波反射膜EMA。
该电磁波反射膜EMA,起着对来自该柔性布线基板FCP的电磁波的反射膜的作用。作为其材料,铝膜是适当的,此外,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用铜等的金属构成的膜。
在该情况下的膜,也可以是用相应的装置覆盖起来的膜,粘贴上的箔状膜或借助于涂敷等形成的膜。
另外,虽然不使用这样的构成的电磁波吸收构件EMA而使用通常人们所熟知的铁氧体磁芯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但是,比起该铁氧体磁芯的情况来,电磁波吸收构件EMA的效果更大而且重量轻。
特别是,该电磁波吸收构件EMA的电磁波吸收程度,在对柔性布线基板FCP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与铁氧体磁芯的相应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已经确认具有大约3倍的效果。
可以推测,这是因为具有以下功能的缘故由反射膜RE而使得未被上述铁氧体薄片FS吸收净尽的电磁波向柔性布线基板FCP一侧进行反射。
另外,图5是表示分别把仅用未设置反射膜RE的铁氧体薄片FS构成电磁波吸收构件EMA(图5A),和用设置有反射膜RE(铝)的铁氧体薄片FS构成电磁波吸收构件(图5B)的构件如图3所示的那样覆盖到柔性布线基板FCP上,借助于实验研究电磁波的吸收程度的结果。
结果是大体上一定地进行电磁波的吸收而与频率(横轴)无关,其程度比未设置反射膜RE的铁氧体薄片FS大。
上述电磁波吸收构件EMA,当然也可以是沿着柔性布线基板FCP的长度把其长度设定得充分长的构件。由此,可以得到电磁波的吸收效果,此外,还由于与铁氧体磁芯不同,铁氧体薄片具有柔韧性,不会损害该柔性布线基板FCP的柔韧性。但是,不言而喻也可以沿着该柔性布线基板FCP的长边方向设置多个。这是因为在各个电磁波吸收构件EMA之间了形成间隙,使得柔性布线基板FCP的柔韧性变得良好的缘故。
另外,上述的电磁波吸收构件EMA,虽然是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构件,但是当然也可以应用在使用上述的那样的柔性布线基板的其它的电子设备中。
在该情况下,该电磁波吸收构件EMA,不言而喻也可以最初先形成面积比较大的构件,然后,根据要进行覆盖的柔性布线基板的大小或要覆盖的地方,按自由的大小切开来使用。
上述的实施例,既可以单独地使用,也可以组合起来使用。这是因为可以单独或相乘地发挥在各自的实施例中得到的效果的缘故。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把中介液晶相对配置的各个基板作为封装的液晶面板,和装载该液晶面板的外壳,上述外壳由在其一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的金属构成,上述液晶面板装载到该凹陷部分内。
2.一种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把中介液晶相对配置的各个基板作为封装的液晶面板,和装载该液晶面板的外壳,上述外壳由在其一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的金属构成,上述液晶面板装载到该凹陷部分内,该液晶面板,用在除了其周边部分的中央部分的液晶显示部分上设置了开口并固定到上述外壳的表面上的遮光框玻璃密封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的金属由科瓦铁镍钴合金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金属由42合金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框玻璃对外壳的固定形成为气密密封。
6.一种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装载到外壳内的液晶面板,从该液晶面板上引出的布线基板,在该布线基板具有从该布线基板的两侧粘贴的各个铁氧体薄片,在这些铁氧体薄片的与该布线基板相反一侧的面上覆盖对电磁波的反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布线基板的布线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上述各个铁氧体薄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电磁波的反射膜,由铝或铜等的金属构成。
9.一种电磁波吸收构件,其特征在于由铁氧体薄片,和被覆在该铁氧体薄片的一方的面上的对电磁波的反射膜构成。
10.一种电磁波吸收构件,其特征在于由铁氧体薄片,被覆在该铁氧体薄片上一方的面上的对电磁波的反射膜,和被覆在另一方的面上的粘接带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磁波吸收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电磁波的反射膜,由铝或铜等的金属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影仪用液晶显示装置和电磁波吸收构件。具有高耐湿性和优良的散热性。至少具有把中介液晶相对配置的各个基板作为封装的液晶面板,和装载该液晶面板的外壳,上述外壳由在其一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的金属构成,上述液晶面板装载到该凹陷部分内。
文档编号G03B21/00GK1523410SQ200410003128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6日
发明者井口集, 永山育子, 竹本一八男, 大多和昌则, 八男, 子, 昌则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