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和光学显示装置及其控制程序、方法

文档序号:278710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和光学显示装置及其控制程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通过多个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光源的光的光学系统的光传播特性的装置和程序以及方法,特别是涉及对于在实现辉度动态范围和灰度等级数的扩大、提高画质的同时,减小表的尺寸和生成时间方面合适的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光学显示装置、光传播特性控制程序和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以及光传播特性控制方法和光学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LCD(液晶显示器)、EL、等离子体显示器、CRT(阴极射线管)、投影机等的光学显示装置的画质改善是惊人的,就分辨率和色域来说,正在实现与人的视觉大体上相匹敌的性能。但是,就辉度动态范围来看,其再现范围顶多也就限于1~102[nit]左右,此外,灰度等级数一般的是8位。另一方面,人的视觉一度可以感觉到的辉度动态范围是10-2~104[nit]左右,此外,辉度识别能力为0.2[nit]左右,将之变换成灰度等级数时,相当于12位。通过这样的视觉特性来看现在的光学显示装置的显示图象的话,辉度动态范围的狭窄程度很显眼,除此之外,由于阴影部分或高亮度部分的灰度等级不足,故结果就变成为对于显示图像的实时性或感人的力度令人感到不足。此外,在电影或游戏中使用的计算机绘图(以下,缩写为CG)的情况下,正在成为主流的是使显示数据(以下,叫做HDR(高动态范围)显示数据)具有接近于人的视觉的辉度动态范围或灰度等级数以追求描写的实时性的倾向。但是,由于对之进行显示的光学显示装置的性能不足,故存在着不能充分地发挥CG内容本来所具有的表现力的问题。在下一代OS(操作系统)中,已预定要采用16位色空间,与现在的8位的色空间比较,辉度动态范围及灰度等级数都会飞跃地增加。为此,就可以期望能够灵活利用16位色空间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实现。在光学显示装置中,液晶投影机、DLP投影机等的投影式显示装置,可进行大画面显示,在再现显示图像的实时性或感人的力度方面是效果良好的装置。在该领域中,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如下的方案。作为高动态范围的投影式显示装置,例如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有具备光源、调制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对于光的波长区域之内RGB三原色的各个波长区域调制该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第2光调制元件的,用第1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光源的光形成所希望的辉度分布,使其光学像在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面上成像并进行色调制,投影2次调制后的光的装置。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可根据由HDR显示数据决定的第1控制值和第2控制值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作为光调制元件,可以使用具有透射率可独立地进行控制的像素结构或区段(segment)结构,可以控制2维的透射率分布的透射率调制元件。作为其代表例,可以举出液晶光阀。此外,也可以不使用透射率调制元件而代之以使用反射率调制元件,作为其代表例可以举出DMD。现在,考虑使用暗显示的透射率为0.2%,亮显示的透射率为60%的光调制元件的情况。在光调制元件单体中,辉度动态范围变成为60/0.2=300。上述现有的投影式显示装置,由于相当于把辉度动态范围为300的光调制元件光学上串联地配置,故可以实现300×300=90000的辉度动态范围。此外,对于灰度等级数与此同等的考虑也成立,采用把8位等级的光调制元件光学上串联地进行配置的办法,就可以得到超过8位的灰度等级数。此外,除此之外,作为实现高的辉度动态范围的投影式显示装置,例如,人们还知道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投影式显示装置和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显示装置。非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发明,作为第1光调制元件都使用LCD,作为第2光调制元件都使用LED或荧光灯等可调制的照明。HelgeSeetzen,LorneA.Whitehead,GregWard,‘AhighDynamicRangeDisplayUsingLowandHighResolutionModulators’,SIDSymposium2003,pp.1450-1453(2003)[专利文献1]特开2001-10068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99250号公报HDR显示数据,是可以实现使用现有的sRGB等的图像格式不能实现的高的辉度动态范围的图像数据,对于图像的全像素存储有表示像素的辉度电平的像素值。若设HDR显示数据中的像素p的辉度电平为Rp,设与第1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透射率为T1,设与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透射率为T2,则下式(1)、(2)成立。Rp=Tp×Rs…(1)Tp=T1×T2×G…(2)但是,在上式(1)、(2)中,Rs是光源辉度,G是增益,都是常数。此外,Tp是光调制率。由上式(1)、(2)可知,对于像素p来说存在着无数个T1和T2的组合。但是,这并不是说可以任意地决定T1和T2。由于存在着画质因决定的方法而劣化的情况,故T1和T2必须在考虑到画质后适宜地决定。在非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中,仅限于概念性地说明在使用2个光调制元件的情况下能实现高的辉度动态范围,至于如何根据HDR显示数据决定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就是说,T1和T2)则根本没有公开。因此,存在着画质取决于T1和T2的决定方法而劣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发明中,由于保持有相当于背光源的灰度等级数的数的灰度等级表,故存在着如果想要增加背光源的灰度等级数,则灰度等级表的尺寸和灰度等级表的生成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同时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于是,本发明,就是着眼于这样的现有的技术所具有的未解决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实现辉度动态范围和灰度等级数的扩大、提高画质,同时,减小表的尺寸和生成时间合适的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光学显示装置、光传播特性控制程序和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以及光传播特性控制方法和光学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是通过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光源的光的光学系统中应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根据由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可以借助于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灰度特性式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借助于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根据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显示数据决定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得益于此,由于要通过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调制,故可以得到能够实现比较高的辉度动态范围和灰度等级数的效果。此外,由于借助于灰度特性式求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故可以得到辉度不均匀和颜色不均匀少的画质,与现有技术比,还可以得到可以减低画质的劣化的可能性的效果。此外,由于灰度特性式运算比较简单,故还可以得到可以比较快速地求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效果。再有,由于可以不保持相当于灰度等级数的数的灰度等级表,故还可以得到即便是灰度等级数增加,与现有技术比,灰度等级表的尺寸和生成时间也不会增大得那么多的效果。在这里,所谓光传播特性,指的是会给光的传播造成影响的特性,例如,包括光的透射率、反射率、折射率以及其它的传播特性。以下,在发明2的光学显示装置,发明1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程序,发明12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发明2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方法和发明22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也是同样的。此外,光源,只要是发光的媒体不论什么媒体都可以利用,例如,既可以是像灯泡那样的内置于光学系统内的光源,也可以是太阳或室内灯之类的外界的光源。以下,在发明1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程序和发明2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方法中是同样的。此外,辉度,既可以把不考虑人的视觉特性的物理性的放射辉度(Radiance=W/(sr·m2))作为指标,也可以把考虑到人的视觉特性后的辉度(Luminance=cd/m2)作为指标。以下,在发明2的光学显示装置、发明1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程序、发明12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发明2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方法和发明22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是同样的。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2的光学显示装置,是具备光源,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的,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显示图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根据由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根据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1控制值决定单元;根据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及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根据用上述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2控制值决定单元,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可以借助于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灰度特性式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接着,借助于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根据临时决定的第2光调制元件的光传播特性和显示数据决定第1光调制元件的光各像素的传播特性,借助于第1控制值决定单元,根据所决定的第1光调制元件的光传播特性决定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然后,借助于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根据所决定的第1光调制元件的光传播特性及显示数据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借助于第2控制值决定单元,根据所决定的第2光调制元件的光传播特性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得益于此,由于要通过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调制,故可以得到能够实现比较高的辉度动态范围和灰度等级数的效果。此外,由于借助于灰度特性式求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故可以得到辉度不均匀和颜色不均匀少的画质,与现有技术比,还可以得到可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的效果。此外,由于灰度特性式运算比较简单,故还可以得到可以比较快速地求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效果。再有,由于可以不保持相当于灰度等级数的数的灰度等级表,故还可以得到即便是灰度等级数增加,与现有技术比,灰度等级表的尺寸和生成时间也不会增大得那么多的效果。在这里,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只要规定为使得根据用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显示数据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不论什么样的构成都行,也可以规定为使得根据用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进行运算或变换,而不限于用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本身,并根据该运算结果或变换结果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例如,用第1控制值决定单元决定的控制值,由于可根据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故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可以根据用第1控制值决定单元所决定的控制值和显示数据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以下,在发明12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中也是同样的。此外,发明3的光学显示装置,在发明2的光学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在设上述显示数据的像素p的辉度电平为Rp,设上述显示数据的辉度电平的最大值为Rmax,设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辉度电平为n,设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灰度等级数对应的系数为m,设辉度系数为γ时,借助于以下的灰度特性式计算上述辉度电平n,Rp=Rmax×(n/m)γ根据所计算的辉度电平n,临时决定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可以借助于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灰度特性式计算与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辉度电平n,根据所计算的辉度电平n临时决定与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得益于此,由于可以得到辉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更少的画质,故可以得到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的劣化的可能性的效果。此外,由于可用1次的运算求得比较合适的辉度电平n,故不需要进行反馈处理,还可以得到适合于活动画面处理的效果。此外,发明4的光学显示装置,在发明3的光学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系数m设定为给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灰度等级数乘上一个比1大的乘数所得到的值。如果是这样的构成,由于与把系数m设定为第2光调制元件的灰度等级数的情况相比,可以细微地再现第2光调制元件所形成的图像的暗部的辉度电平,故可以得到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的效果。此外,发明5的光学显示装置,在发明3和发明4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灰度系数γ设定为等于或大于4的值。如果这样构成,与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小于4相比,由于可以细微地再现第2光调制元件所形成的图像的暗部的辉度电平,故可以得到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的效果。此外,发明6的光学显示装置,在发明3和发明4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灰度系数γ设定为等于或大于0而且小于等于1/4。如果是这样的构成,与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负的值或大于1/4的值相比,可以得到可以细微地再现第2光调制元件所形成的图像的亮部的辉度电平的效果。本发明人等,锐意进行多次探讨的结果发现画质之所以因T1和T2的决定方法而劣化,还有如下的因素的影响。在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分别具有不同的分辨率的情况下,对于第1光调制元件的1个像素p1来说像素p1常常与第2光调制元件的多个像素在光路上彼此重叠,此外,反之,对于第2光调制元件的1个像素P2来说像素p2常常与第1光调制元件的多个像素在光路上彼此重叠。在这里,在对于第1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1计算透射率T1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如果设定了第2光调制元件的彼此重叠的多个像素的透射率T2,计算这些透射率T2的平均值,把计算出来的平均值等当作与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1对应的像素的透射率T2,借助于上式(1)、(2)计算透射率T1的方法。但是,说到底由于是把平均值等当作第2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T2,故那里无论如何也会产生误差。该误差,虽然在先决定第1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T1这一方的情况下也罢,先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T2这一方的情况下也罢,都要发生而与决定顺序无关,但是,对于在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之内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元件来说,由于视觉上的影响力大,故以尽可能减小误差为宜。于是,对误差的大小归因于决定顺序的不同究竟会如何变化进行了一下探讨。首先,考虑先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T2这一方的情况。第1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1的透射率T1,可以先计算第2光调制元件的彼此重叠的多个像素的透射率T2的平均值等,然后根据所计算的平均值等和HDR显示数据借助于上式(1)、(2)进行计算。其结果是,如果从第1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1来看,尽管其透射率T1对于第2光调制元件的彼此重叠的多个像素的透射率T2会产生误差,但是误差的比率,却是归因于平均值等的统计性的运算所产生的误差那种程度的比率。相对于此,如果从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2来看,其透射率T2,即便是计算第1光调制元件的彼此重叠的多个像素的透射率T1的平均值等,也常常会产生对于该平均值等来说不满足上式(1)、(2)那种程度的大的误差。人们认为这是因为即便是以像素p1为基准规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彼此重叠的多个像素之间的关系(满足上式(1)、(2)的关系),其逆关系也未必会成立的缘故。因此,第2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T2的误差这一方变大的可能性高。在相反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在先决定第1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T1的情况下,第1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T1的误差这一方变大的可能性高。由以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提高画质的观点看,后决定在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之内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的一方,误差的影响小。此外,发明7的光学显示装置,在发明2到6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是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元件。如果是这样的构成,由于后进行决定显示分辨率的第2光调制元件的光传播特性的一方的决定,故可以得到可以抑制误差的影响,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的劣化的可能性的效果。此外,发明8的光学显示装置,在发明2到7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一方,是对于光的波长区域之内不同的多个特定波长区域调制上述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另一方,是调制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的全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可借助于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的一方,调制光的各个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借助于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的另一方,调制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借助于此,由于给现有的光学显示装置仅仅追加1个光调制元件即可,故可以得到可以比较容易地构成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效果。在这里,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只要是可以对光的波长区域之内不同的多个特定波长区域调制该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的任何构成都行,既可以用单一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构成,也可以用多个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构成。在前者的情况下,作为其代表例,可以举出在液晶光阀中设置有RGB三原色的滤色片的构成。此外,在后者的情况下,只要在各个特定波长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上都设置调制该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即可。作为其代表例,可以举出由RGB三原色每一种原色的液晶光阀构成的构成。以下,在发明9的光学显示装置、发明18和19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和发明28与29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是同样的。此外,特定波长区域,并不限定于对RGB三原色每一种都要设定,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地设定。但是,如果对于RGB三原色中的每一者都设定,则可以完全不加改变地利用现存的液晶光阀等,在成本方面是有利的。以下,在发明9的光学显示装置、发明18和19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以及发明28和29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是同样的。此外,发明9的光学显示装置,在发明2到7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是对光的波长区域之内不同的多个特定波长区域调制该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可借助于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用2个阶段对光的各个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进行调制。借助于此,由于可以独立地用2个阶段对光的各个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进行调制,故可以得到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的效果。此外,发明10的光学显示装置,在发明2到9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具有比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更高的分辨率。如果是这样的构成,由于第2光调制元件视觉上的影响力更大,故可以得到可以进一步抑制误差的影响,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的效果。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1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既是可在通过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光源的光的光学系统中应用的程序,又是用来使计算机执行作为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以及根据由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可以实现的处理的程序,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当借助于计算机读取程序,计算机根据所读取到的程序执行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与发明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同等的作用和效果。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12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既是对具备光源、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显示图像的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控制的程序,又是用来使计算机执行作为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根据由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根据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1控制值决定单元、根据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以及根据用上述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2控制值决定单元可以实现的处理的程序,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当借助于计算机读取程序,计算机根据所读取到的程序执行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与发明2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作用和效果。此外,发明13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在发明12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在设上述显示数据的像素p的辉度电平为Rp,设上述显示数据的辉度电平的最大值为Rmax,设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辉度电平为n,设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灰度等级数对应的系数为m,设灰度系数为γ时,借助于以下的灰度特性式计算上述辉度电平n,Rp=Rmax×(n/m)γ根据所计算的辉度电平n,临时决定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当借助于计算机读取程序,计算机根据所读取到的程序执行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与发明3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作用和效果。此外,发明14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在发明13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中,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系数m设定为给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灰度等级数乘上一个比1大的乘数所得到的值。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当借助于计算机读取程序,计算机根据所读取到的程序执行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与发明4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作用和效果。此外,发明15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在发明13和14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中,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灰度系数γ设定为4或大于4。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当借助于计算机读取程序,计算机根据所读取到的程序执行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与发明5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作用和效果。此外,发明16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在发明13和14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中,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灰度系数γ设定为0或大于0而且小于等于1/4。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当借助于计算机读取程序,计算机根据所读取到的程序执行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与发明6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作用和效果。此外,发明17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在发明12到16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是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元件。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当借助于计算机读取程序,计算机根据所读取到的程序执行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与发明7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作用和效果。此外,发明18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在发明12到17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一方,是对于光的波长区域之内不同的多个特定波长区域调制上述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另一方,是调制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的全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当借助于计算机读取程序,计算机根据所读取到的程序执行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与发明8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作用和效果。此外,发明19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在发明12到17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是对光的波长区域之内不同的多个特定波长区域调制该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当借助于计算机读取程序,计算机根据所读取到的程序执行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与发明9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作用和效果。此外,发明20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在发明12到19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具有比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更高的分辨率。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当借助于计算机读取程序,计算机根据所读取到的程序执行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与发明10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作用和效果。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2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方法,是在通过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光源的光的光学系统中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根据在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中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得益于此,可以得到与发明1的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同等的效果。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22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是对具备光源、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显示图像的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根据由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根据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1控制值决定步骤;根据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根据在上述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2控制值决定步骤,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得益于此,可以得到与发明2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效果。在此,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只要是根据在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中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及显示数据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方法,任何方法均可,并不限于在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中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本身,也可以根据在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中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进行运算变换,根据该运算结果、变换结果来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例如,在第1控制值决定步骤中决定的控制值,由于是根据在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所决定的,故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可以根据在第1控制值决定步骤中所决定的控制值及显示数据来决定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此外,发明23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在发明22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设上述显示数据的像素p的辉度电平为Rp,设上述显示数据的辉度电平的最大值为Rmax,设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辉度电平为n,设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灰度等级数对应的系数为m,设灰度系数为γ,借助于以下的灰度特性式计算上述辉度电平n,Rp=Rmax×(n/m)γ根据所计算的辉度电平n,临时决定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得益于此,可以得到与发明3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效果。此外,发明24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在发明23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系数m设定为给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灰度等级数乘上一个比1大的乘数所得到的值。得益于此,就可以得到与发明4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效果。此外,发明25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在发明23和24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灰度系数γ设定为等于或大于4。得益于此,可以得到与发明5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效果。此外,发明26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在发明23和24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灰度系数γ设定为等于或大于0而且小于等于1/4。得益于此,就可以得到与发明6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效果。此外,发明27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在发明22到26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是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元件。得益于此,就可以得到与发明7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效果。此外,发明28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在发明22到27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一方,是对于光的波长区域之内不同的多个特定波长区域调制上述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另一方,是调制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的全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得益于此,可以得到与发明8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效果。此外,发明29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在发明22到27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是对光的波长区域之内不同的多个特定波长区域调制该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得益于此,可以得到与发明9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效果。此外,发明30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在发明22到29中的任何一项的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具有比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更高的分辨率。得益于此,可以得到与发明10的光学显示装置同等的效果。图1的框图示出了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硬件构成。图2的框图示出了显示控制装置200的硬件构成。图3示出控制值登录表400的数据结构。图4示出了控制值登录表420R的数据构成。图5的流程图示出了显示控制处理。图6是用来说明色调映像处理的说明图。图7示出了临时决定色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2的情况。图8示出了以色调制光阀的像素单位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1’的情况。图9示出了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的情况。图10示出了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的情况。图11示出了缩放尺寸图像中的辉度分布。图12的曲线图示出了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2.2,把m设定为m=256的情况下的灰度特性。图13示出了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辉度分布。图14的曲线图示出了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2.2,把m设定为m=1024的情况下的灰度特性。图15示出了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辉度分布。图16的曲线图示出了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4.4,把m设定为m=256的情况下的灰度特性。图17示出了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辉度分布。图18示出了缩放尺寸图像中的辉度分布。图19的曲线图示出了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1/4,把m设定为m=256的情况下的灰度特性。图20示出了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辉度分布。图21的框图示出了在RGB各个3个原色中的每一者上都设置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构成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的硬件构成。图22的框图示出了在辉度调制部分12和色调制部分14之间设置中继透镜50构成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的硬件构成。图23的框图示出了在色调制部分14的出射一侧设置辉度调制部分12构成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的硬件构成。图24的框图示出了作为单板式构成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的硬件构成。图25的框图示出了投影式显示系统300的硬件构成。图26的框图示出了投影式显示系统300的硬件构成。图27的框图示出了显示器400的硬件构成。图28示出了输入值登记表440的数据结构。图29示出了输入值登记表460的数据结构。符号说明100投影式显示装置、10光源、12辉度调制部分、30液晶光阀、32a,32b蝇眼透镜、14色调制部分,40,40R-40B液晶光阀,42R,42G,42B1-42B3场透镜、44a,44b分色镜、46a-46c反射镜、48分色棱镜、16投影部分、70CPU、72ROM、74RAM、78I/F、79总线、80光阀驱动装置、82存储装置、199网络、400,400R-400G,420R-420G控制值登录表、30R-30B液晶光阀、50中继透镜、300投影式显示系统、310单板式投影式显示装置、312菲涅尔透镜、314色调制板、3203板式投影式显示装置、324辉度调制板、400显示器、410背光源、412辉度调制板、414色调制板、440,460输入值登录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边参看附图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图1到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光学显示装置、光传播特性控制程序和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以及光传播特性控制方法和光学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如图1所示,将本发明的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光学显示装置、光传播特性控制程序和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以及光传播特性控制方法和光学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投影式显示装置100中。首先,边参看图1边说明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构成。图1的框图示出了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硬件构成。投影式显示装置100,如图1所示,用光源10、调制从光源10入射进来的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的辉度调制部分12、分别调制从辉度调制部分12射进来的光的波长区域之内RGB三原色的辉度的色调制部分14和向屏幕(未画出来)上投影从色调制部分14入射进来的光的投影部分16构成。辉度调制部分12,由把可独立地控制透射率的多个像素矩阵状地排列起来的液晶光阀30和2块的蝇眼透镜32a、32b构成。此外,借助于液晶光阀30调制来自光源10的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通过蝇眼透镜32a、32b向色调制部分14输出调制后的光。色调制部分14,由把可独立地控制透射率的多个像素矩阵状地排列起来而且具有比液晶光阀30更高的分辨率的3块液晶光阀40R、40G、40B,和5块的场透镜42R、42G、42B1~42B3,2块分色镜44a、44b,3块反射镜46a、46b、46c,和分色棱镜48构成。首先,借助于分色镜44a、44b把来自辉度调制部分12的光分光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RGB三原色,同时,通过场透镜42R、42G、42B1~42B3和反射镜46a、46b、46c向液晶光阀40R、40G、40B入射。然后,借助于液晶光阀40R-40B分别对分光后的RGB三原色的光的辉度进行调制,用分色棱镜48对调制后的RGB三原色的光聚光后向投影部分16射出。液晶光阀30、40R、40G、40B是把TN型液晶夹入到矩阵状地形成了像素电极和用来驱动像素电极的薄膜晶体管元件或薄膜二极管等的开关元件的玻璃基板和遍及整个面地形成了公用电极的玻璃基板之间,同时,是把偏振片配置在外表面上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元件。液晶光阀30、40R、40G、40B,将以常态白色模式工作。就是说,在电压非施加状态下就变成为白色/明亮(透射)状态,在电压施加状态下,就变成为黑色/暗(非透射)状态,根据所提供的控制值模拟控制其间的灰度等级。此外,投影式显示装置100具有控制液晶光阀30和液晶光阀40R、40G、40B的显示控制装置200(未画出来)。以下,把液晶光阀40R、40G、40B总称为色调制光阀,为了与色调制光阀有所区别,把液晶光阀30叫做辉度调制光阀。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色调制光阀决定显示分辨率(指的是在观察者观看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图像时观察者所感觉到的分辨率)。接下来,边参看图2到图6边详细地对显示控制装置2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的框图示出了显示控制装置200的硬件构成。显示控制装置200,如图2所示,由根据控制程序进行运算和控制系统整体的CPU70、在规定区域中预先存储有CPU70的控制程序等的RoM72、用来存储从RoM72等读出来的数据或在CPU70的运算过程中所需要的运算结果的RAM74和对于外部装置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媒介的I/F78构成,这些,用作为用来传送数据的信号线的总线79彼此而且可进行数据的授受地连接起来。在I/F78上,作为外部装置,连接有对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进行驱动的光阀驱动装置80、把数据或表格等作为文件存储起来的存储装置82和用来连接到外部的网络199上的信号线。存储装置82存储有HDR显示数据。HDR显示数据,是可实现在现有的sRGB等的图像格式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高的辉度动态范围的图像数据,对于图像的全部像素存储有表示像素的辉度电平的像素值。现在,特别是在CG的世界中,一直被用来把CG对象物合成为实际的风景。作为图像形式,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但是,为了实现比现有的sRGB等的图像格式更高的辉度动态范围,以用浮动小数点形式存储像素值的形式为多。作为存储的值,是与不考虑人的视觉特性的物理性的放射辉度(Radiance=W/(sr·m2))或考虑到人的视觉特性后的辉度(Luminance=cd/m2)有关的值,这一点也是特征。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HDR显示数据,要使用对于1个像素把对于RGB三原色中的每一者都把表示放射辉度电平的像素值作为浮动小数点值存储起来的形式。例如,作为1个像素的像素值存储有(1.2,5.4,2.3)这样的值。HDR显示数据,对高的辉度动态范围的HDR图像进行摄影,根据所摄影的HDR图像生成。但是,若使用现在的胶卷照相机或数字静物照相机,则不能将自然界中的高的辉度动态范围的HDR图像一次就拍摄下来。于是,就要由用一种什么方法使曝光变化的多个摄影图像生成一张HDR图像。另外,至于HDR显示数据的生成方法的详细情况,例如,登载在众所周知的文献1‘P.E.Debevec,J.Malik,“RecoveringHighDynamicRangeRadianceMapsfromPhotographs”,ProceedingsofACMSIGGRAPH97,pp.367-378(1997)’中。此外,存储装置82,存储有登录有辉度调制光阀的控制值的控制值登录表400。图3示出了控制值登录表400的数据结构。控制值登录表400中,如图3所示,对于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控制值中的每一者都登录有一个记录。各个记录的构成为包括登录有辉度调制光阀的控制值的信息区和登录有辉度调制光阀的透射率的信息区。在图3的例子中,在第1区段的记录中,作为控制值登录有‘0’,作为透射率登录有’0.003’。这表明如果对于辉度调制光阀输出控制值‘0’,则辉度调制光阀的透射率就变成为0.3%。另外,图3虽然示出的是辉度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为4位(0~15值)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却可以登录相当于辉度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的记录。例如,在灰度等级数为8位的情况下,就可以登录256个记录。此外,存储装置82,对于各个色调制光阀中的每一种,都存储有登录有该色调制光阀的控制值的控制值登录表420R、420G和420B。图4示出了控制值登录表420R的数据结构。在控制值登录表420R中,如图4所示,对于液晶光阀40R的各个控制值中的每一者都登录有一个记录。各个记录的构成为包括登录有液晶光阀40R的控制值的信息区和登录有液晶光阀40R的透射率的信息区。在图4的例子中,在第1区段的记录中,作为控制值登录有‘0’,作为透射率登录有’0.004’。这表明如果对于液晶光阀40R输出控制值‘0’,则液晶光阀40R的透射率就变成为0.4%。另外,图4虽然示出的是色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为4位(0~15值)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却可以登录相当于色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的记录。例如,在灰度等级数为8位的情况下,就可以登录256个记录。此外,至于控制值登录表420G、420B的数据结构,虽然没有特别画出来,但是,具有与控制值登录表420R同样的数据结构。但是,与控制值登录表420R不同的,是与同一控制值对应的透射率不同这一点。其次,说明CPU70的构成和可用CPU70执行的处理。CPU70,由微处理单元(MPU)等构成,使存储在RoM72的规定区域内的规定的程序起动,根据该程序执行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显示控制处理。图5的流程图示出了显示控制处理。显示控制处理,是分别根据HDR显示数据决定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的控制值,根据所决定控制值驱动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的处理,如果在CPU70中执行该处理,则如图5所示,规定为首先要转移到步骤S100。在步骤S100中,从存储装置82读出HDR显示数据。接着,转移到步骤S102,对所读出的HDR显示数据进行解析,考虑到像素值的直方图或白点计算各个色成分的辉度电平的最大值Rmax、最小值和平均值等。该解析结果,用来使比较暗的地方变亮,或使过亮的地方变暗,或用来协调中间部分的对比度等的自动图像修正,或用来进行色调映像。接着,转移到步骤S104,根据步骤S102的解析结果,把HDR显示数据的辉度电平色调映像到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辉度动态范围内。图6是用来说明色调映像处理的说明图。设对HDR显示数据进行解析后的结果,含于HDR显示数据中的辉度电平的最小值为Smin,最大值为Smax。此外,设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辉度动态范围的最小值为Dmin,最大值为Dmax。在图6的例子中,由于Smin比Dmin小,Smax比Dmax大,故若不加变动,则不能正确地显示HDR显示数据。于是,要归一化为使得Smin~Smax的直方图被收纳于Dmin~Dmax的范围内。另外,至于色调映像的细节,已登载于例如众所周知的文献2‘F.Drago,K.Myszkowski,T.Annen,N.Chiba,“AdaptiveLogarithmicMappingForDisplayingHighContrastScenes”,Eurographics2003,(2003)’中。接着,转移到步骤S106,与色调制光阀的分辨率相吻合地对HDR图像进行缩放尺寸(扩大或缩小)。这时,要完全保持HDR图像的长宽比不变地缩放HDR图像。作为缩放尺寸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平均值法、中间值法和最近旁法。接着,转移到步骤S108,根据缩放尺寸图像的各个像素的辉度电平Rp和光源10的辉度Rs,,借助于上式(1),对缩放尺寸图像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计算光调制率Tp。接下来,转移到步骤S110,设缩放尺寸图像的像素p的辉度电平为Rp,设最大辉度电平为Rmax,设色调制光阀的像素p的辉度电平为n,设与色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对应的系数为m,设灰度系数为γ,借助于下式(3)、(4)计算上述辉度电平n。对于色调制光阀的所有的像素对于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都要进行这种计算。Rp=Rmax×(n/m)γ(3)n=exp((log(Rp)-log(Rmax))/γ+log(m))(4)然后,根据所计算的辉度电平n临时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辉度电平n,由于相当于色调制光阀的控制值,故只要从控制值登录表420R~420B中读出与辉度电平n对应的透射率即可。接着,转移到步骤S112,根据所计算的光调制率Tp、临时决定的透射率T2和增益G,借助于上式(2),以色调制光阀的像素单位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1’。在这里,由于色调制光阀由3块液晶光阀40R~40B构成,故对于同一像素,要对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计算透射率T1’。相对于此,由于辉度调制光阀由1块液晶光阀30构成,故要把它们的平均值等计算为该像素的T1’。接着,转移到步骤S114,对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像素,把对于与该像素在光路上边彼此重叠的色调制光阀的像素所计算的透射率T1’的加权平均值计算为该像素的透射率T1。加权要借助于彼此重叠的像素的面积比进行。接着,转移到步骤S116,对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从控制值登录表400中读出与对该像素所计算的透射率T1对应的控制值,把所读出的控制值决定为该像素的控制值。在控制值的读出中,先要从控制值登录表400中检索与所计算的透射率T1最为近似的透射率,然后读出与借助于检索所检索出的透射率对应的控制值。该检索,例如,通过采用使用2分探索法进行的办法以实现快速的检索。接着,转移到步骤S118,对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像素,计算对于与该像素在光路上边彼此重叠的辉度调制光阀的像素所决定的透射率T1的加权平均值,根据所计算的平均值、在步骤S108中所计算的光调制率Tp和增益G,借助于上式(2),计算该像素的透射率T2。加权要借助于彼此重叠的像素的面积比进行。接着,转移到步骤S120,对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从控制值登录表420R~420B中读出与对该像素所计算的透射率T2对应的控制值,把所读出的控制值决定为该像素的控制值。在控制值的读出中,先要从控制值登录表420R~420B中检索与所计算的透射率T2最为近似的透射率,然后读出与借助于检索所检索出的透射率对应的控制值。该检索,例如,通过采用使用2分探索法进行的办法以实现快速的检索。接着,转移到步骤S122,向光阀驱动装置80输出在步骤S116、S120中所决定的控制值,分别驱动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投影显示图像,结束一连串的处理后返回到开始的处理。其次,边参看图7到图17边说明本实施形态的操作。以下,以色调制光阀不论哪一个,都具有横18个像素×纵12个像素的分辨率和8位的灰度等级数,辉度调制光阀具有横15个像素×纵10个像素的分辨率和8位灰度等级数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显示控制装置200中,经由步骤S100到S104,读出HDR显示数据,对所读出的HDR显示数据进行解析,根据该解析结果,把HDR显示数据的辉度电平色调映像到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辉度动态范围内。接着,经由步骤S106,与色调制光阀的分辨率相吻合地对HDR图像进行缩放尺寸。接着,经由步骤S108,对缩放尺寸图像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计算光调制率Tp。例如,缩放尺寸图像的像素p的光调制率Tp,在设像素p的辉度电平Rp(R、G、B)为(1.2,5.4,2.3),光源10的辉度Rs(R、G、B)为(10000、10000、10000),则变成为(1.2,5.4,2.3)/(10000、10000、10000)=(0.00012、0.00054、0.00023)。图7示出了临时决定色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2的情况。接着,经由步骤S110,临时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在把色调制光阀的左上4个区的像素设定为p21(左上)、p22(右上)、p23(左下)、p24(右下)的情况下,像素p21的辉度电平n,可借助于上式(3)、(4)把与缩放尺寸图像的像素p21对应的像素的辉度电平计算为Rp。然后,从控制值登录表420R~420B中读出与所计算的辉度电平n对应的透射率,如图7所示,把所读出的透射率赋予像素p21的透射率T21。对于像素p22~p24的透射率T22~T24,也可以与像素p21同样,可采用借助于上式(3)、(4)计算辉度电平n的办法求得。图8示出了以色调制光阀的像素单位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1,的情况。接着,经由步骤S112,以色调制光阀的像素单位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1’。在着眼于像素p21~p24的情况下,与之对应的辉度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11~T14,如图8所示,若设像素p21~p24的光调制率为Tp1~Tp4,设增益G为[1],则可以借助于下式(5)到(8)计算。用数值实际进行计算。在Tp1=0.00012,Tp2=0.05,Tp3=0.03,Tp4=0.01,T21=0.1,T22=0.2,T23=0.3,T24=0.4的情况下,借助于下式(5)到(8),就变成为T11=0.0012,T12=0.25,T13=0.1,T14=0.025。T11=Tp1/T21(5)T12=Tp2/T22(6)T13=Tp3/T23(7)T14=Tp4/T24(8)图9示出了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的情况。接着,经由步骤S114,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在把辉度调制光阀的左上4个区的像素设定为p11(左上)、p12(右上)、p13(左下)、p14(右下)的情况下,像素p11,如图9(a)所示,由于色调制光阀与辉度调制光阀的分辨率不同,故与像素p21~p24在光路上边彼此重叠。由于色调制光阀的分辨率为18×12,辉度调制光阀的分辨率为15×10,故像素p11可根据其最小公倍数划分成6×6个矩形区域。此外,像素p11与像素p21~p24之间的彼此重叠的面积比,如图9(b)所示,就变成为25∶5∶5∶1。因此,像素p11的透射率T15,如图9(c)所示,就可以用下式(9)计算。用数值实际进行计算。在T11=0.0012,T12=0.5,T13=0.2,T14=0.002的情况下,借助于下式(9),就变成为T15=0.1008。T15=(T11×25+T12×5+T13×5+T14×1)/36(9)对于像素p12~p14的透射率T16~T18,与像素p11同样,也可以采用计算由面积比得到加权平均值的办法求得。接着,经由步骤S116,对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从控制值登录表400中读出与对该像素所计算的透射率T1对应的控制值,把所读出的控制值决定为该像素的控制值。例如,由于T15=0.1008,故如果参照控制值登录表400,则如图3所示,0.09就变成为最为近似的值。因此,从控制值登录表400中,作为像素p11的控制值就可以读出‘8’。图10示出了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的情况。接着,经由步骤S118,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像素p24,如图10(a)所示,由于色调制光阀与辉度调制光阀的分辨率不同,故与像素p11~p14在光路上边将彼此重叠。由于色调制光阀的分辨率为18×12,辉度调制光阀的分辨率为15×10,故像素p24可根据其最小公倍数划分成5×5个矩形区域。此外,像素p24与像素p11~p14之间的彼此重叠的面积比,如图10(b)所示,就变成为1∶4∶4∶16。因此,在着眼于像素p24的情况下,与之对应的辉度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19,可以通过下式(10)计算。此外,像素P24的透射率T28,,若设增益G为[1],则如图10(c)所示,就可以用下式(11)计算。用数值实际进行计算。在T15=0.09,T16=0.33,T17=0.15,T18=0.06,Tp4=0.01的情况下,借助于下式(10)、(11),就变成为T19=0.1188,T28=0.0842。T19=(T15×1+T16×4+T17×4+T18×16)/25(10)T28=Tp4/T19(11)对于像素p21~p23的透射率T25~T27,与像素p24同样,也可以采用计算由面积比得到加权平均值的办法求得。接着,经由步骤S120,对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从控制值登录表420R~420B中读出与对该像素所计算的透射率T2对应的控制值,把所读出的控制值决定为该像素的控制值。例如,对于液晶光阀40R的像素p24,在T28=0.0842的情况下,当参照控制值登录表420R时,如图4所示,0.07就变成为最为近似的值。因此,从控制值登录表420R中,作为像素p24的控制值就可以读出‘7’。然后,经由步骤S122,向光阀驱动装置80输出所决定的控制值。借助于此,分别驱动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投影显示图像。接下来,说明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2.2,把m设定为m=256的情况下的实施例。图11示出了缩放尺寸图像的辉度分布。在图11的缩放尺寸图像中,太阳的辉度电平Rp为‘20000’,天空的辉度电平Rp为‘12000’,云彩的辉度电平Rp为‘6000’,左侧的山的辉度电平Rp为‘200’,右侧的山的辉度电平Rp为‘80’,树的辉度电平Rp为‘5’,树阴的辉度电平Rp为‘8’。因此,最大辉度电平Rmax为‘20000’。图12的曲线图示出了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2.2,把m设定为m=256的情况下的灰度特性。图13示出了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辉度分布。如果用图12的灰度特性式,对图11的缩放尺寸图像的各个部分,计算色调制光阀的对应的像素的辉度电平n的话,首先,太阳的辉度电平n虽然变成为‘256’,但是,由于该值已经超过了色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255’,故如图13所示,把最大值设定为‘255’。此外,天空的辉度电平n为‘203’,云彩的辉度电平n为‘148’,左侧的山的辉度电平n为‘32’,右侧的山的辉度电平n为‘21’,树的辉度电平n为‘6’,树阴的辉度电平n为‘7’。其次,说明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2.2,把m设定为m=1024的情况下的实施例。如果图14的曲线图示出了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2.2,把m设定为m=1024的情况下的灰度特性。图15示出了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辉度分布。用图14的灰度特性式,对图11的缩放尺寸图像的各个部分,计算色调制光阀的对应的像素的辉度电平n的话,首先,太阳的辉度电平n虽然变成为‘1024’,但是,由于该值已经超过了色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255’,故如图15所示,设定为最大值‘255’。同样,天空和云彩的辉度电平n也都设定为最大值‘255’。左侧的山的辉度电平n为‘126’,右侧的山的辉度电平n为‘83’,树的辉度电平n为‘24’,树阴的辉度电平n为‘29’。由于人的视觉对于辉度电平低的区域(暗部)灰度等级灵敏度高,故用决定显示分辨率的色调制光阀进行控制时对视觉造成的影响更大,可以细微地再现暗部的辉度电平。相对于此,由于人的视觉对于辉度电平充分地高的区域(亮部)的灰度等级灵敏度低,故即便是用辉度调制光阀进行控制给视觉造成的影响也小。因此。可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接下来,说明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4.4,把m设定为m=256的情况下的实施例。图16的曲线图示出了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4.4,把m设定为m=256的情况下的灰度特性。图17示出了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辉度分布。如果用图16的灰度特性式,对图11的缩放尺寸图像的各个部分,计算色调制光阀的对应的像素的辉度电平n的话,首先,太阳的辉度电平n虽然变成为‘256’,但是,由于该值已经超过了色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255’,故如图17所示,设定为最大值‘255’。此外,天空的辉度电平n设定为‘228’,把云彩的辉度电平n设定为‘195’,左侧的山的辉度电平n为‘90’,右侧的山的辉度电平n为‘73’,树的辉度电平n为‘39’,树阴的辉度电平n为‘43’。由于人的视觉对于辉度电平低的区域(暗部)灰度等级灵敏度高,故用决定显示分辨率的色调制光阀进行控制时对视觉造成的影响更大,可以细微地再现暗部的辉度电平。相对于此,由于人的视觉对于辉度电平充分地高的区域(亮部)的灰度等级灵敏度低,故即便是用辉度调制光阀进行控制给视觉造成的影响也小。因此。可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规定为借助于灰度特性式根据HDR显示数据临时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根据所临时决定的透射率T2和HDR显示数据,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根据所决定的透射率T1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根据所决定的透射率T1和HDR显示数据,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根据所决定的透射率T2,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借助于此,由于通过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调制来自光源10的光,故可以实现比较高的辉度动态范围和灰度等级数。此外,由于借助于灰度特性式求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故可以得到辉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少的画质,与现有技术比,可以降低画质的劣化的可能性。再有,由于灰度特性式运算比较简单,故可以比较快速地求得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此外,由于也可以不保持相当于灰度等级数的灰度等级表,故即便是灰度等级数增加,与现有技术比,灰度等级表的尺寸和生成时间也不会增加得那么多。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规定为设缩放尺寸图像的像素p的辉度电平为Rp,设最大辉度电平为Rmax,设色调制光阀的像素p的辉度电平为n,设与色调制光阀的灰度级数对应的系数为m,设灰度系数为γ,借助于上式(3)、(4)计算辉度电平n,根据所计算的辉度电平n临时决定与色调制光阀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透射率T2。借助于此,由于可以得到辉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更少的画质,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把系数m设定为色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的4倍。借助于此,由于与把系数m设定为色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的情况相比,可以细微地再现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暗部的辉度电平,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再有,在本实施形态中,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4或大于4。借助于此,由于与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小于4比较,可以细微地再现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暗部的辉度电平,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色调制光阀,是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元件。借助于此,由于决定显示分辨率的色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2的这一方后决定,故可以抑制误差的影响,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再有,在本实施形态中,规定为根据临时决定的透射率T2和HDR显示数据,以色调制光阀的像素单位,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1’,根据所计算的透射率T1’,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在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具有分别不同的分辨率的情况下,比起根据所临时决定的透射率T2直接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来,先根据所临时决定的透射率T2以色调制光阀的像素单位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透射率T1’之后,再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的一方的处理更为简单。因此,在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分别具有不同的分辨率的情况下,就可以比较简单地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规定为对于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都根据对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色调制光阀的像素计算出来的透射率T1’计算该像素的透射率T1。借助于此,在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分别具有不同的分辨率的情况下,由于辉度调制光阀的各像素的透射率T1对于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色调制光阀的像素的透射率T2将变成为比较合适的值,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的劣化的可能性。此外,还可以更为简单地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再有,在本实施形态中,规定为对于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把对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色调制光阀的像素计算出来的透射率T1’的加权平均值计算为该像素的透射率T1。借助于此,在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分别具有不同的分辨率的情况下,由于辉度调制光阀的各像素的透射率T1对于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色调制光阀的像素的透射率T2将变成为更合适的值,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的劣化的可能性。此外,还可以更为简单地计算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再有,在本实施形态中,规定为对于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根据对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辉度调制光阀的像素决定的透射率T1,计算该像素的透射率T2。借助于此,在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分别具有不同的分辨率的情况下,由于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对于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辉度调制光阀的像素的透射率T1将变成为比较合适的值,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的劣化的可能性。此外,还可以比较简单地计算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规定为对于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计算对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辉度调制光阀的像素决定的透射率T1的加权平均值,根据该平均值计算该像素的透射率T2。借助于此,在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分别具有不同的分辨率的情况下,由于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对于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辉度调制光阀的像素的透射率T1将变成为更为合适的值,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的劣化的可能性。此外,还可以更为简单地计算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规定为作为第1级光调制元件利用辉度调制光阀,作为第2级光调制元件利用色调制光阀。借助于此,由于只要给现有的投影式显示装置仅仅增加1个光调制元件即可,故可以比较容易地构成投影式显示装置100。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辉度调制光阀,与发明1、2、8、10到12、18、20到22、28或30的第1光调制元件或发明8、18或28的全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对应,色调制光阀,与发明1到4、7、8、10到14、17、18、20到24、27、28或30的第2光调制,及发明8、18或28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对应。此外,步骤S110,与发明1到3、11到13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或发明21到23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对应,步骤S112、S114,与发明1、2、11或12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或发明21或22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对应。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步骤S116,与发明2或12的第1控制值决定单元,或发明22的第1控制值决定步骤对应,步骤S118,与发明2或12的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或发明22的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对应。此外,步骤S120,与发明2或12的第2控制值决定单元或发明22的第2控制值决定步骤对应。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4或大于4,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0或大于0且小于等于1/4也是理想的。说明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1/4,把m设定为m=256的情况下的实施例。图18示出了缩放尺寸图像的辉度分布。在图18的缩放尺寸图像中,太阳的辉度电平Rp为‘20000’,天空的辉度电平Rp分别为‘18300’(左侧)、‘19000’(中央上部)、‘19500’(中央下部)、‘18400’(右侧),云彩的辉度电平Rp为[17000],大海的辉度电平Rp分别为‘18400’(左侧)‘19700’(中央)、‘18500’(右侧),陆地的辉度电平Rp为‘18800’,雪人的辉度电平Rp为‘3000’。因此,最大辉度电平Rmax为‘20000’。图19的曲线图示出了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γ=1/4,把m设定为m=256的情况下的灰度特性。图20示出了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辉度分布。如果用图19的灰度特性式,对图18的缩放尺寸图像的各个部分,计算色调制光阀的对应的像素的辉度电平n的话,首先,太阳的辉度电平n虽然变成为‘256’,但是,由于该值已经超过了色调制光阀的灰度等级数‘255’,故如图20所示,设定为最大值‘255’。此外,天空的辉度电平n分别为‘179’(左侧)、‘209’(中央上部)、‘231’(中央下部)、‘183’(右侧),云彩的辉度电平n为‘134’,大海的辉度电平n分别为‘183’(左侧)、‘241’(中央)、‘187’(右侧),陆地的辉度电平n为‘200’,雪人的辉度电平n为‘0’。借助于此,与把灰度系数γ设定为负值或大于1/4的值的情况下比较,可以细微地再现色调制光阀所形成的图像的亮部的辉度电平。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由于辉度调制光阀由1块液晶光阀30构成,故其构成为准备1个控制值登录表400,根据控制值登录表400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对于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都准备控制值登录表400R、400G、400B,根据控制值登录表400R~400B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由于辉度调制光阀调制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故在控制值登录表400中,登录有代表性的波长的光的透射率。但是,对于RGB三原色的每一者的波长来说并非一定要变成为所登录的透射率不可。于是,对于辉度调制光阀来说,严密地说,对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都要测定与控制值对应的透射率,构成控制值登录表400R~400B。接着,对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从控制值登录表400R中检索与对R所计算的透射率T1最为近似的透射率,读出与借助于检索所检索到的透射率对应的控制值。同样,根据对于G所计算的透射率T1和对于B所计算的透射率T1从控制值登录表400G和400B中读出相应的控制值。然后,把对辉度调制光阀的同一个像素读出来的控制值的平均值等计算为该像素的控制值。借助于此,由于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对于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色调制光阀的像素的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的透射率都将变成为比较合适的值,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的劣化。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把色调制光阀构成为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元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把辉度调制光阀构成为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元件。在该情况下,要在决定了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设先决定的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为T1)之后,再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设后决定的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为T2)。此外,与上述同样,也可以构成为对于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都准备控制值登录表400R~400B,根据控制值登录表400R~400B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具体地说,对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都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从控制值登录表400R中检索与对R所计算的透射率T2最近似的透射率,读出与借助于检索所检索到的透射率对应的控制值。同样,根据对于G所计算的透射率T2和对于B所计算的透射率T2从控制值登录表400G和400B中读出相应的控制值。然后,把对辉度调制光阀的同一个像素读出来的控制值的平均值等计算为该像素的控制值。借助于此,由于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对于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色调制光阀的像素的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的透射率都将变成为比较合适的值,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的劣化。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由1块液晶光阀30构成辉度调制光阀,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如图21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在液晶光阀40R~40B的入射一侧分别设置液晶光阀30R、30G、30B。在该情况下,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部分,也可以是液晶光阀30R~30B和液晶光阀40R~40B中的任何一项。图21的框图示出了在RGB各个3个原色中的每一者上都设置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构成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的硬件构成。借助于此,由于可以独立地用2个阶段对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的辉度进行调制,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画质劣化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液晶光阀30R~30B和液晶光阀40R~40B,与发明9、19或29的第1光调制元件、发明9、19或29的第2光调制元件或发明9、19或29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对应。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构成为光学性地直接把辉度调制部分12和色调制部分14连接起来,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如图22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在辉度调制部分12和色调制部分14之间设置中继透镜50。在该情况下,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部分,可以是辉度调制部分12和色调制部分14中的任何一项。图22的框图示出了在辉度调制部分12和色调制部分14之间设置中继透镜50构成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的硬件构成。借助于此,由于可以精度良好地把辉度调制光阀的图像投影到色调制光阀上,故可以提高成像精度。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投影式显示装置100,虽然其构成为在辉度调制部分12的出射一侧设置色调制部分14,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如图23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在色调制部分14的出射一侧设置辉度调制部分12。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成像精度,理想的是在色调制部分14与辉度调制部分12之间设置中继透镜50。此外,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部分,可以是辉度调制部分12和色调制部分14中的任何一项。图23的框图示出了在色调制部分14的出射侧设置辉度调制部分12构成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的硬件构成。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投影式显示装置100是将色调制部分14形成3板式(通过3块液晶光阀40R-40B进行色调制的方式)而构成,但并不限于此,如图24所示,也可以将色调制部分14形成单板式(通过1块液晶光阀40进行色调制的方式)构成。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例如,可以通过在液晶光阀上设置滤色片构成。此时,为了提高成像精度,优选在辉度调制部12及色调制部14之间设置中继透镜50。此外,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部,可以是辉度调制部分12及色调制部分14中的任何一者。图24的框图示出了作为单板式构成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的硬件构成。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构成为内置辉度调制部分12和色调制部分14,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如图25所示,也可以构成为由调制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的单板式投影式显示装置310、接受来自单板式投影式显示装置310的投影光的投光性的菲涅尔透镜312和设置在菲涅尔透镜312的出射一侧而且对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都调制光的辉度的色调制板314构成的投影式显示系统300。在该情况下,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部分,可以是单板式投影式显示装置310和色调制板314中的任何一项。图25的框图示出了投影式显示系统300的硬件构成。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构成为内置辉度调制部分12和色调制部分14,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如图26所示,也可以构成为由对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都调制光的辉度的3板式投影式显示装置320、接受来自3板式投影式显示装置320的投影光的投光性的菲涅尔透镜312和设置在菲涅尔透镜312的出射一侧而且对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进行调制的辉度调制板324构成的投影式显示系统300。在该情况下,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部分,可以是3板式投影式显示装置320和辉度调制板324中的任何一项。图26的框图示出了投影式显示装置300的硬件构成。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构成为内置辉度调制部分12和色调制部分14,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如图27所示,也可以构成为由背光源410、在背光源410的出射一侧设置而且调制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的辉度调制板412和在辉度调制板412的出射一侧设置而且对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都调制光的辉度的色调制板414构成的显示器400。在该情况下,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部分,可以是辉度调制板412及色调制板414中的任何一项。图27的框图示出了显示器400的的硬件构成。这样地,作为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的构成可以考虑各种各样的变形。图1、图21到图27的构成也包括在内,把第1光调制元件和第2光调制元件的构成的变形归纳如下。另外,设第2光调制元件是决定显示分辨率的而且是高分辨率的元件。(1)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第2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图1、图22、图25和图27的构成)。借助于此,与(2)的构成比,可以降低造价。(2)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第1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图1、图22、图25和图27的构成)。借助于此,与(1)的构成比,可以提高画质。(3)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第2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图23和图26的构成)。借助于此,与(4)的构成比,可以提高画质。(4)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第1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图23和图26的构成)。借助于此,与(3)的构成比,可以降低造价。(5)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第2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图21的构成)。借助于此,与(2)、(3)的构成比,可以提高画质。(6)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第1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图21的构成)。借助于此,与(2)、(3)的构成比,可以提高画质。(7)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第2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图24的构成)。借助于此,与(8)的构成比,可以降低造价。(8)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第1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图24的构成)。借助于此,与(7)的构成比,可以提高画质。(9)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第2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借助于此,与(10)的构成比,可以提高画质。(10)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第1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借助于此,与(9)的构成比,可以降低造价。(11)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第2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借助于此,与(12)的构成比,可以降低造价。(12)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第1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借助于此,与(11)的构成比,可以提高画质。(13)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第2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借助于此,与(14)的构成比,可以提高画质。(14)把3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第1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借助于此,与(13)的构成比,可以降低造价。(15)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第2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借助于此,与(9)的构成比,可以提高画质。(16)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色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第1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借助于此,与(9)的构成比,可以提高画质。(17)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第2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借助于此,与(10)的构成比,可以降低造价。(18)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1光调制元件,把单板式的辉度调制光阀用做第2光调制元件,把第1光调制元件设置在光源10这一侧。借助于此,与(10)的构成比,可以降低造价。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构成为根据HDR显示数据决定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的控制值,但是,在利用通常的各色8位RGB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通常的RGB图像数据的0~255这样的值说到底是相对的0~255而不是辉度的物理量。为此,为了根据通常的RGB图像数据进行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必须根据通常的RGB图像数据决定应进行显示的物理上的辉度Rp及显示装置整体的透射率Tp。图28示出了输入值登录表440的数据结构。为此,只要使用图28的输入值登录表440,就可以进行从通常的RGB图像的0~255的输入值向物理上的透射率Tp的变换,而且,还可以借助于该表的透射率Tp的设定方法简单地变更对通常的RGB图像的显示的外观(灰度等级特性)。由于该表的透射率Tp就是上式(2)中的Tp,故只要决定了该值,后边就可以通过采用进行与上述实施形态同样的处理的办法,决定多个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T1、T2,并进行显示。图29示出了输入值登录表460的数据结构。图29的输入值登录表460,是不使用透射率Tp而代之以使用辉度Rp的登录表。由于该表的辉度Rp就是上式(1)中的Rp,故只要决定了该值,后边就可以采用进行与上述实施形态同样的处理的办法,决定多个光调制元件的透射率T1、T2,并进行显示。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构成为对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计算对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辉度调制光阀的像素所决定的透射率T1的加权平均值,根据该平均值计算该像素的透射率T2,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以对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对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辉度调制光阀的像素所决定的控制值为基础,从控制值登录表400中读出与该控制值对应的透射率T1table,计算所读出的透射率T1table的加权平均值,根据该平均值计算该像素的透射率T2。此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虽然其构成为把对于同一像素对于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计算出来的透射率T1’的平均值等计算为该像素的T1’,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使得完全不变地对RGB三原色中每一种原色计算透射率T1’,在步骤S114中,把对于同一像素对于RGB三原色中的每一种原色计算出来的透射率T1的平均值等计算为该像素的T1。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都构成为对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都计算对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辉度调制光阀的像素所决定的透射率T1的加权平均值,根据该平均值计算该像素的透射率T2,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使得对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都计算对在光路上边与该像素彼此重叠的辉度调制光阀的像素所决定的透射率T1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根据该计算值计算该像素的透射率T2。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其构成为用辉度调制光阀和色调制光阀2个阶段地对光的辉度进行调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但是,也可以构成为用2组辉度调制光阀2个阶段地对光的辉度进行调制。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作为液晶光阀30、40R~40B是用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元件构成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液晶光阀30、40R~40B也可以用无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元件或区段型的液晶显示元件构成。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具有可以进行精密的灰度等级显示的优点,无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元件和区段(segment)型的液晶显示元件,则具有可以廉价地制造的优点。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投影式显示装置100的构成为设置透射式的光调制元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DMD等的反射式的光调制元件构成辉度调制光阀及色调制光阀。在该情况下,根据HDR显示数据决定反射率。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为了简化说明,虽然使用的是像素数和灰度等级数小的光调制元件,但是,即便是在使用像素数和灰度等级数大的光调制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上述实施形态同样地进行处理。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为了简化说明,虽然把增益设定为G=1.0,但是,取决于硬件构成,有时候不是G=1.0。此外,在考虑实际的计算价格时,还是以包括增益G的影响的形式预先把控制值和透射率登录在登录表内为宜。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执行图5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时,虽然说明的是执行已预先存储到RoM72内的控制程序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从存储有表示这些步骤的程序的记录媒体中把该程序读入到RAM74内后再执行。在这里,所谓记录媒体,指的是RAM、RoM等的半导体存储媒体,FD、HD等磁存储型存储媒体,CD、CDV、LD、DVD等的光学读取方式存储媒体,Mo等的磁存储型/光学读取方式存储媒体,不论它是电子式的、磁学式的、光学式等的读取方法中的哪一种,只要是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媒体,一切的存储媒体都包括在内。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如图1所示,虽然是把本发明的光传播特控制装置、光学显示装置、光传播特性控制程序和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以及光传播特性控制方法和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应用于投影式显示装置100中,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应用于其它的情况也是可能的。权利要求1.一种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其在通过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光源的光的光学系统中应用,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根据由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2.一种光学显示装置,其具备光源、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上述光源的光以显示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根据由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根据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1控制值决定单元;根据由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根据用上述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2控制值决定单元,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当设上述显示数据中的像素p的辉度电平为Rp,上述显示数据中的辉度电平的最大值为Rmax,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辉度电平为n,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灰度等级数对应的系数为m,灰度系数为γ时,借助于以下的灰度特性式计算上述辉度电平n,Rp=Rmax×(n/m)γ根据所计算的辉度电平n,临时决定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像素p对应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系数m设定为对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灰度等级数乘上比1大的乘数所得到的值。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的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灰度系数γ设定为大于等于4。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的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灰度系数γ设定为大于等于0而且小于等于1/4。7.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的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是决定显示分辨率的光调制元件。8.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的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一方,是对于光的波长区域之内不同的多个特定波长区域调制该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另一方,是调制光的全波长区域的辉度的全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9.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的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是对光的波长区域之内不同的多个特定波长区域调制该特定波长区域的辉度的特定波长区域辉度调制元件。10.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的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具有比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更高的分辨率。11.一种光传播特性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其适用于通过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光源的光的光学系统,用来使计算机执行作为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以及根据由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而实现的处理,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12.一种光学显示装置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其对具备光源、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的,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上述光源的光而显示图像的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控制,用来使计算机执行作为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根据由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根据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1控制值决定单元,根据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以及根据用上述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2控制值决定单元而实现的处理,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单元,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13.一种光传播特性控制方法,其适用于通过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光源的光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根据在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中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14.一种光学显示装置控制方法,其对具备光源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1光调制元件和具有可独立地控制光传播特性的多个像素的第2光调制元件的,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调制来自上述光源的光而显示图像的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显示数据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根据由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所临时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根据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1控制值决定步骤;根据用上述第1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和上述显示数据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的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根据用上述第2光传播特性决定步骤所决定的光传播特性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的第2控制值决定步骤,上述光传播特性临时决定步骤,借助于根据通过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和灰度系数计算通过上述第1光调制元件和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光的辉度电平的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上述第2光调制元件的各个像素的光传播特性。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实现辉度动态范围和灰度等级数的扩大、提高画质,同时降低表的尺寸和生成时间合适的光传播特性控制装置。投影式显示装置100,根据HDR显示数据,用灰度特性式临时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根据所临时决定的透射率T2和HDR显示数据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1,根据所决定的透射率T1决定辉度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然后,根据所决定的透射率T1和HDR显示数据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透射率T2,根据所决定的透射率T2决定色调制光阀的各个像素的控制值。文档编号G02F1/03GK1629915SQ20041009699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申请日期2004年12月7日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8日发明者旭常盛,中村旬一,内山正一,新田隆志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