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变光学和/或能量性能的电控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40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变光学和/或能量性能的电控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变光学和/或能量性能的可电控器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采用以透射或反射方式起作用的电致显色系统的器件。
在专利US-5 239 406和EP-612 826中描述了电致显色系统的实例。
曾广泛地研究过电致显色系统。人们一般知道,这些系统包括用一种电解质分开的两层电致显色材料层以及其两侧的两个电极。每个电致显色层在电源作用下可能可逆地插入电荷,由于这些插入/退出改变其氧化度而导致它们光学性能和/或热性能发生改变(例如就氧化钨而言,从蓝色过渡到无色外观)。
通常将电致显色系统分成三类>电解质呈聚合物或凝胶形式的电致显色系统;例如质子传导的聚合物,像在专利EP-253 713或EP-670 346中所描述的,或锂离子传导的聚合物,像在专利EP-382 623、EP-518 754和EP-532 408中所描述的;该系统的其它层通常具有无机性质,>电解质是一种基本无机层的电致显色系统。这类系统往往用术语“全固态”系统表示,在专利EP-867 752、EP-831 360、法国专利申请FR-2 791 147、法国专利申请FR-2 781 084中可看到这类系统的实例。
>全部层都是以聚合物为基的电致显色系统,这类系统往往用术语“全聚合物”系统表示。
已经预期这些系统有许多应用。最一般地涉及将它们用作建筑物的窗玻璃或用作车辆的窗玻璃,尤其用作自动车顶,或以反射而不再以透射方式起作用时用作防眩后视镜。
不管电致显色系统种类如何,但它都包括一个功能层堆叠,该堆叠基本上包括两层电致显色材料,它们被一层电解质分开,而其两侧为两层导电层。通常,采用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多种技术(CVD、溶胶/凝胶技术、磁控管、旋涂等技术),将构成这个功能堆叠的不同层沉积在玻璃基材上或加到这些基材中,然而,这些技术都需要按照非常严格的操作方式进行实施,才能保持堆叠的最佳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可变光学/能量透射或反射性能的电控器件(dispositifélectrocommandable),这种器件便于加到基材中,从而克服这些缺陷。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具有可变光学/能量透射或反射性能的电控器件,其特征在于它由自支撑(auto supporté)薄膜构成,所述的薄膜是由至少一种第一元素和至少一种第二元素的混合物形成的,第一元素能给混合物提供电致显色功能性,而第二元素能提供在所述混合物内输送离子电荷的电解质功能性。
借助使用一种自支撑薄膜,其薄膜加入了对实施电控功能所必需的任何材料,则将功能层堆叠生产与基材生产分开变得有可能,因此有可能保持标准的组装方法(层压、压延、烘制、压制)。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任选地采用一种或另一种下述安排-这种混合物构成一种唯一基体,它是开始时由这种混合物中含有的第一和第二元素相继聚合得到的,-这种混合物构成一种唯一基体,它是开始时由这种混合物中含有的第一和第二元素同时聚合得到的,-这种混合物构成一种唯一基体,它是由含有的第一和第二元素相继聚合得到的,-第一元素是一种导电聚合物,-第一元素是一种以3,4-亚烷基二氧-噻吩或-吡咯或其中一种衍生物为基的聚合物,-第一元素是一种以咔唑或其中一种衍生物为基的聚合物,-第一元素是一种以聚苯胺或其中一种衍生物为基的聚合物,-第一元素是一种至少两种电致显色材料的混合物,至少一种具有阳极着色,另一种具有阴极着色,-具有阴极着色的材料是一种双吡啶盐,-具有阳极着色的材料是以5,10-吩嗪或其中一种衍生物为基的,-第二元素是一种选自聚氧化亚烷基的聚合物,-第二元素选自聚氧化亚乙基或其中一种衍生物,-第二元素是以双官能聚(乙二醇)为基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醇、烯丙基等),-自支撑薄膜任选地含有第三元素,它能改善机械强度或改善离子传导性,-第三元素与第二元素混合,它们的聚合作用是同时或相继的,-第三元素是一种选自聚丙烯酸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碳酸酯类)、聚乙酸酯类、聚氨酯类、纤维素类等的聚合物,-第三元素是以二甘醇二烯丙基碳酸酯或其中一种衍生物,或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等为基的,-这种薄膜构成一种具有至少两种组分的互穿(interpénétré)聚合物网络,-这种薄膜构成一种具有至少两种组分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它具有一种按照薄膜特征尺寸确定位置的第一元素组成梯度,-它还包括至少一种承载基材,所述的器件置于分别为下电线和上电线的两根电线之间(下电线相应于最接近承载基材的电线,上电线则相反,它最远离所述的基材),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至少一种如前面描述的电致显色或紫精(viologène)器件生产的电致显色系统。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任选地还可以采用一种和/或另一种下述安排-涉及一种可自发开启的自动车顶,或车辆的侧窗玻璃或后窗玻璃,或后视镜,-涉及一种风档玻璃或一部分风档玻璃,-涉及一种图像和/或按字母和数字组合分类的信息显示板、建筑物窗玻璃、飞机的后视镜、舷窗或风档玻璃或车顶窗,-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内外窗玻璃、可以弯曲的陈列柜、商店柜台、图画类物品的保护窗玻璃、计算机防闪光屏、玻璃家具、建筑物或汽车内分成两间的隔板(paroi),-它以透射或反射起作用,-这种基材是透明的、平或曲面的、浅色或本体着色的,具有多边形或至少部分曲面的形状,-这种基材是不透明的或变得不透明的,-它加入一种其它的功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前面所描述器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种聚合反应引发剂存在下使第二元素与任选第三元素进行混合,-通过热激活这种混合物使第二元素进行聚合反应,并继续热激活其混合物,以便达到使第三元素进行聚合反应,-通过热激活这种混合物使第二与第三元素一步聚合或共聚合,-往第二与第三元素的混合物中添加第一元素,借助一种聚合反应引发剂,通过浸泡这种混合物使第一元素聚合,然后漂洗混合物。
根据这种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开始时把第一元素加到第二与第三元素单体的混合物中。在使用至少一种聚合反应引发剂使第二与第三元素聚合后,借助一种聚合反应引发剂,通过浸泡这种混合物使第一元素聚合,然后再漂洗这种混合物。
根据附图
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唯一的图是按照第一种实施方式实施的本发明电控器件的示意图,在这些附图上,可以更大或更小的尺寸表示某些元素,这是为了便于理解这些图。
这个唯一的图表示玻璃1,它有下导电层2、活性堆叠3,其上有上导电层4、第一个导线网5或在上导电层之上能够通电流的等效器件,第二个导线网6或在下导电层2之下能够通电流的等效器件。如果活性电致显色层是充分导电的,则这些电线或者是导线,或者是这些电线是一种在构成电极的层上或层内的布线网,这种电极是金属的或是用ITO、SnO2:F、ZnO:Al制成的TCO(透明导电氧化物)类的,或者是单个导电层。
导线5、6例如是用钨制成的金属线,它们任选地覆盖碳或金属氧化物,其直径是10-100μm,优选地是20-50μm,是直线或卷曲的,并且采用在用电线加热的风档玻璃领域中已知的技术,例如在专利EP-785 700、EP-553 025、EP-506 521、EP-496 669中描述的技术,沉积在PU板上。
这些已知技术中的一种技术在于使用一种加热压辊,该辊将这种电线压到聚合物板表面上,这个加压辊是借助导线器由喂料辊喂电线的。
下导电层2是一种由50nm SiOC第一层与其上的400nm SnO2:F第二层构成的双层(优选地采用CVD将两层相继地沉积在浮法玻璃上,然后再切割)。
或者,可能涉及一种由约20nm以掺杂或未掺杂(特别地掺杂铝或硼)的SiO2为基的第一层与其上的约100-350nm ITO第二层构成的双层(优选地,在氧气存在下与任选加热时,采用磁场增强的活性阴极溅射,在真空下相继沉积这两层)。
以与下导电层2的类似方式制备上导电层。
唯一图上表示的活性堆叠3总体是用自支撑薄膜构成的。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一种薄膜因其机械性能而是所谓的“自支撑的”,它可获得一种使其变成可处理的并保持其形状和尺寸的内聚作用,这样使其变得易处理、可输送、可装配。没有增强基材存在时就可得到这些性能。
使用至少两种元素的混合物可获得这种薄膜第一种能提供电致显色功能性,而第二种能提供输送离子电荷功能性。
根据第一个实施方式,通过相继地含有第一和第二元素的相继聚合得到这种混合物,第一元素是在第二元素后聚合的。
根据第二个实施方式,通过开始含有第一和第二元素混合物的相继聚合得到这种混合物,第一元素是在第二元素后聚合的。
在这两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元素选自导电聚合物,更特别地选自以3,4-亚烷基-二氧噻吩或其中一种衍生物为基的导电聚合物,例如像通过化学聚合生成的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它称之PEDT。
例如,把可变分子量(550-875g/mol)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和偶氮-双-异丁腈(AIBN)的混合物倒入两块用特氟隆密封圈分开的玻璃板之间。在50℃热处理后在80℃后固化能够使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聚合/交联。然后把这种薄膜浸泡在一种纯的亚乙基二氧-噻吩(EDT)溶液或一种含有EDT的有机溶液中,以便能够使这种单体加入这种薄膜中。不同的浸泡时间能够控制加入EDT的量。这时把这种薄膜浸泡在一种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例如FeCl3)中。在网络中PEDT的量随薄膜在氧化性溶液中的浸泡时间而改变。
根据第二个实施方式,把单体EDT(Bayer集团的STARK公司销售的)加入PEGDM和AIBN的混合物中。基材交联时,EDT单体被捕获在三维材料中。通过浸泡在一种氧化性溶液,如在前面情况中一样进行随后的聚合反应。
根据作为第一元素使用的导电聚合物另一个实例,这种聚合物是以咔唑为基的,或是采用化学聚合生成的其中一种衍生物。
例如,可以使用采用氧化性化学合成得到的用烷基链或低聚(氧化亚乙基)N-取代的聚咔唑。含有有可能化学交联的侧链咔唑或噻吩的具有氧化亚乙基基团的大分子单体也是可能的。
不管构成第一元素的导电聚合物怎样,它是特别稳定的,对紫外线尤其如此,并且通过阳离子(Na+、Li+、Ca2+、Ba2+等)或选择性地H+离子或阴离子(CF3SO3-、BF4-、PF6-、ClO4-、Cl-、TFSI、SCN-等)插入-退出起作用,这些离子任选地以熔化盐形式加入。
根据另一个实施实例,第一元素不是以导电聚合物为基的,而是以有机分子混合物为基,即至少两种电致显色材料混合物,其中至少一种具有阳极着色(以5,10-吩嗪或其衍生物为基),至少另一种具有阴极着色(一种双吡啶盐)。
作为具有阳极着色的有机分子而使用的吩嗪衍生物例如可以是5,10-二烷基-5,10-二氢吩嗪或5,10-双(2-羟基丙基)-5,10-二氢吩嗪或5,10-二甲氧基甲基-5,10-二氢吩嗪。
在薄膜基体中与起着电解质作用的第一元素结合的第二元素也是一种聚合物。它选自聚氧化亚烷基,更特别地,它是以聚氧化亚乙基(POE)或其中一种衍生物为基的。
这样一种聚合物实例可以由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PEGDM)或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由以聚(氧化亚乙基)为基的聚(氨酯)或聚(酯)网络制备得到。
例如,2g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ldrich公司销售,M=550或875g/mol)、2g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ldrich公司销售,M=475g/mol),亚乙基二氧噻吩(EDOT)(以PEGDM和PEGM计1或2或10质量%)和偶氮-双-异丁腈(AIBN)(Aldrich公司销售,以PEGDM和PEGM计1质量%)的混合物倒入两块用“Téflon”(登记商标)密封圈分开的玻璃板之间。在50℃热处理后在80℃后固化能够使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聚合/交联。生成其中捕获EDOT单体的三维材料。然后把这种薄膜浸泡在含有氧化剂(例如FeCl3,Acros公司销售)的溶液中。网络中PEDOT量取决于这种薄膜在氧化性溶液中的浸泡时间。采用同样的操作条件,可以生产以质量计90/10-10/90 PEGDM和PEGM混合物以便调节机械性能和离子传导。
对这种薄膜机械性能能够量化的其中一种方法在于采用DMA(动态机械分析)。借助这种方法,下面给出根据PEGDM分子量(M=875和550g/mol)的不同基体PEGDM/PEGM的tanδ温度,开始加入的PEGDM和PEGM(x/y)质量比例列于下表中。
希望对由第一和第二元素混合物生成的自支撑薄膜机械强度性能进行改进时,考虑往前面的混合物加入第三元素,所述第三元素本身可能由一种混合物或几种聚合物组成。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这第三元素是一种选自聚碳酸酯的聚合物,或更特别地是以二甘醇二烯丙基碳酸酯(CR39)或其中一种衍生物,或以甲基丙烯酸酯为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为基的聚合物。
对于PEGDM/PEGM/PC(40/40/20)基体,制备2g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ldrich公司销售,M=875g/mol)、2g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ldrich公司销售,M=475g/mol)、1g双烯丙基碳酸酯(CR39)(Aldrich公司销售,M=274.27g/mol),亚乙基二氧噻吩(EDOT)(Stark公司销售,以PEGDM、PEGM和CR39计2质量%,M=142g/mol)混合物。往这种混合物添加3质量%偶氮-双-异丁腈(AIBN)(Aldrich公司销售)(以开始加入的PEGDM、PEGM和CR39计的质量百分数)和4质量%其它聚合反应引发剂,1,1′-偶氮双(环己烷羰基)(Acros公司销售)(以开始加入的CR39计的质量百分数)。如前面一样,把这种混合物倒入两块用“Téflon”(登记商标)密封圈分开的玻璃板之间。先在55℃,然后在80℃,最后在100℃热处理,再在120℃后固化能够使烯丙基和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聚合/交联。如在前面的情况下一样,通过浸泡在氧化性溶液中进行后续聚合反应。网络中PEDOT的量根据这种薄膜在氧化性溶液中的浸泡时间而改变。
第一、第二元素和任选地第三元素的混合物在形成自支撑薄膜时,这时位于至少两种基材之间,它们对着这种自支撑薄膜的每个面覆盖下和上导电层2、4,并且任选地加入这些电线,这种组合这时构成一种具有可变的光学和/或能量性能的电控器件。
将这种薄膜装配到两种基材中之前,所述的薄膜已浸渍Li+盐或在已经提到的阳离子中的其它阳离子盐以及任选地一种增塑剂。
在生产这种薄膜步骤时,在Li盐不溶于洗涤和单体聚合的溶剂中的情况下同时往三元素单体混合物中加入Li盐,可以进行这种浸渍。
根据这种电控器件的实施方式,这种基体或者构成一种网络,或者构成一种互穿聚合物网络。
其原理是使含有官能团的第二和第三元素(单体或预聚物)混合物聚合和/或交联,其聚合或交联方式或条件或者是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在第一种情况下,这种基体是一种网络,在第二种情况下,这种基体是一种互穿网络。第三元素的存在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在后一种情况下,这种基体也是一种网络。
例如,采用自由基方法使第二元素的单体或预聚物聚合,采用自由基、阳离子或阴离子方法使使第三元素单体聚合,第二和第三元素的聚合物或预聚物在相同或不同的温度下聚合。
提供电致显色功能性的第一元素或者直接加到第二种和第三元素的起始混合物中,或者通过浸渍由第二种和第三元素构成的网络加入其中。第三元素的存在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浸泡在含有至少一种使第一元素聚合的剂(例如FeCl3)的溶液中,达到使在如此构成的互穿网络中的第一元素化学聚合。按照聚合反应溶剂、浸泡时间、共轭单体的起始浓度与这种薄膜的厚度,可以得到均匀或具有梯度的网络。
因此例如,构成第一、第二与第三元素的三种单体可以在开始时以下述方式进行混合使用第二和第三元素的单体混合物构成第一种网络(在我们的情况下,在聚合引发剂混合物(AIBN和POB)存在下,使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与二甘醇二烯丙基碳酸酯(CR39)进行混合)。在40℃下使POE(来自PEGDM)进行聚合。在80℃下使(来自CR39)的(PC)聚合。这时生成的薄膜在100℃下进行固化。在这个阶段,得到第一种互穿网络。
将前面第一种网络浸泡在一种氧化性溶液(FeCl3等)中达到使第一种网络中的第一元素(提供电致显色功能性的元素)聚合,在浸泡在甲醇溶液中后,所得到的网络通过洗涤除去未反应的过量第一元素单体。
例如,如前面描述的(POE/PC/PEDT),由于两种均匀自支撑薄膜的功能性系统两侧为以第二和第三元素(POE/PC)为基的自支撑薄膜,所以与构成下和上电极的活性层结合的整体是功能性的,并且能够得到在氧化态与还原态之间高于3的对比度。这个整体示于下表中,并且与在由现有技术(即采用电沉积技术所得到的)所知的电致显色系统时得到的性能相比具有光学性能(TI例如)。
根据所述自支撑薄膜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再采用获得前面网络方法的这些主要步骤得到这个网络。
不涉及第一元素的存在,以类似方式得到由第二与第三元素构成的第一种网络。第一元素不是在开始就存在于与其它两种混合物中的。
呈聚合形式的第一种网络(POE/PC)浸泡在以纯第一元素为基的单体溶液中(在我们的实施例中,恢复第一元素主要是以EDT为基)。
在用EDT使POE/PC网络基体溶胀后,将溶胀的第一种网络浸泡在氧化性溶液(FeCl3、甲苯磺酸Fer等)中达到这种聚合。这种单体渗透,然后聚合剂进入这种溶胀基体中在自支撑薄膜厚度方向上是不均匀的,所以得到的网络是具有梯度的。
在这种薄膜表面PEDT的量比其中心高些。通过改变聚合反应溶液的溶剂性质,可以调节这种梯度。
通过这种薄膜表面欧姆电阻与厚度电阻的变化控制导电聚合物在绝缘基体中形成的梯度。通过这个比随着不同溶剂浸泡时间的变化,可以观测到溶剂和基体性质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对于一定的溶剂,通过控制浸泡时间,有可能控制导电聚合物在这种薄膜中的梯度。
这个实施例表明,将具有梯度的自支撑薄膜加到两种玻璃基材之间,在对着这种薄膜的各自面上有活性层(以及任选的电线),这样的电控器件能够达到在氧化态与还原态之间高于3的对比度。
同样地,在将这种薄膜装配到两种基材之前,所述的薄膜浸渍Li+盐或其它阳离子盐以及任选地一种增塑剂。
在生产这种薄膜的步骤中,通过往三种元素单体混合物加入Li+盐或其它阳离子盐可以进行这种浸渍。
与传统的装配技术(沉积层)相比,这种自支撑薄膜具有许多优点-单一薄膜在工业上可用于将中心电致显色功能插入期望的应用(下面描述的)中,-两种在基体中具有导电聚合物梯度的聚合物(电致显色聚合物和电解质聚合物)相互穿透产生一些外层,因此事实上产生了与电极接触的表面(阳极和阴极),还没有这些缺陷(脱层)。
-这种电致显色材料部分保护了外面,因此提高了电控器件的寿命。
另外,构成上述电控器件基材的两块玻璃是用透明的标准钠钙平板玻璃制成的,每块厚度约2mm。
本发明同样应用于曲面和/或钢化玻璃。
同样地,其中至少一块玻璃可以进行整体着色,特别是着蓝色或绿色、灰色、青铜色或褐色。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基材也可以是以聚合物(PMMA、PET、PC等)为基的。还应该指出,这些基材可以具有非常不同的几何形状涉及正方形或矩形,也可以是任何多边形或由倒圆或波状轮廓确定的至少部分曲面的外形(圆、椭圆、波状等)。
另外,两块玻璃中至少一块玻璃(在这个面上没有电致显色或等效系统)可以覆盖一种有其它功能性的涂层(这种其它功能性例如可以是一种防晒堆叠、一种防污垢堆叠等)。作为防晒堆叠,可以涉及一种采用阴离子溅射沉积的薄层堆叠,其中包括至少一层银层。因此可以有下述类的组合-玻璃/电致显色系统/防晒层/玻璃,-玻璃/电致显色系统/玻璃/热塑性塑料/玻璃,-玻璃/电致显色系统/热塑性塑料/玻璃。
热塑性塑料可以选自PVB、PU、EVA。
不是在玻璃上而是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类软聚合物薄板上也可以沉积防晒涂层。
对于防晒涂层实例,可以提到专利EP 826 641、EP 844 219、EP847 965、WO 99/45415、EP 1 010 677。
前面描述的构成本发明主题的器件也可以加到三-玻璃基材中,满足安全要求而生产窗玻璃时,使用这种三-玻璃基材是很有利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可变光学/能量透射或反射性能的电控器件,其特征在于它由单一自支撑薄膜构成,所述的薄膜是由至少一种第一元素和至少一种第二元素的聚合混合物形成的,第一元素能给混合物提供电致显色功能性,而第二元素能提供在所述混合物内输送离子电荷的电解质功能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这种混合物构成一种单一基体,它是由第一和第二元素同时聚合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这种混合物构成一种单一基体,它是由第一和第二元素相继聚合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元素是一种导电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元素是一种以3,4-亚烷基二氧噻吩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为基的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元素是一种以咔唑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为基的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元素是一种至少两种电致显色材料的混合物,至少一种具有阳极着色,另一种具有阴极着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阴极着色的材料是一种双吡啶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阳极着色的材料是以5,10-吩嗪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为基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元素是一种选自聚氧化亚烷基的聚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元素选自聚氧化亚乙基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元素是以双官能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为基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自支撑薄膜含有至少一种第三元素,它能改善机械强度或改善离子传导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三元素是一种尤其选自聚丙烯酸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碳酸酯类)、聚乙酸酯类、聚氨酯类、纤维素类等的聚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三元素是以二甘醇二烯丙基碳酸酯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为基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这种薄膜构成一种互穿网络。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这种薄膜构成一种半-互穿网络。
18.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种按照薄膜特征尺寸确定位置的第一元素组成梯度。
19.加入至少一种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器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至少一种承载基材,所述的器件置于分别为下电线和上电线的两根电线之间(“下电线”相应于最接近承载基材的电线,“上电线”则相反,它最远离所述的基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涉及一种电致显色或紫精的系统。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涉及一种可自发开启的自动车顶,或车辆的侧窗玻璃或后窗玻璃,或后视镜。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涉及一种风档玻璃或一部分风档玻璃。
2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涉及一种图像和/或按字母和数字组合分类的信息显示板、建筑物窗玻璃、飞机的后视镜、舷窗或风档玻璃或车顶窗。
24.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涉及-建筑物的内或外窗玻璃;-可以弯曲的陈列柜、商店柜台;-图画类物品的保护性窗玻璃;-计算机防闪光屏;-玻璃家具;-建筑物或汽车内分成两间的隔板。
25.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以透射或反射起作用。
26.根据权利要求19-2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这种基材是透明的、平的或弯曲的、浅色或本体着色的,具有多边形或至少部分弯曲的形状。
27.根据权利要求19-2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这种基材是不透明的或变得不透明的。
28.根据权利要求19-2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加入一种其它的功能性。
2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器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合反应引发剂存在下使第二元素与任选第三元素进行混合,-通过热激活这种混合物使第二元素进行聚合反应,并继续热激活其混合物,以便达到使第三元素进行聚合反应,-通过热激活这种混合物使第二与第三元素一步聚合或共聚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往第二与第三元素的混合物中添加第一元素,-借助一种聚合反应引发剂,通过浸泡这种混合物使第一元素聚合,-漂洗这种混合物。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让第二与第三元素聚合混合物在以第一元素为基的浴中进行接触,-借助一种聚合反应引发剂,通过浸泡这种混合物使第一元素聚合,-漂洗这种混合物。
32.根据权利要求29-31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薄膜用Li+盐或其它阳离子盐以及任选地一种增塑剂浸渍。
33.根据权利要求29-31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这种薄膜的步骤期间,通过往三种元素单体混合物加入电荷供体进行这种薄膜浸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变光学/能量透射或反射性能的电控器件,其特征在于它由自支撑薄膜构成,所述的薄膜是由至少一种第一元素和至少一种第二元素的混合物组成的,第一元素能给混合物提供电致显色功能性,而第二元素能提供在所述混合物内输送离子电荷的电解质功能性。
文档编号G02F1/15GK1823297SQ200480020456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6日
发明者G·马太, F·贝泰勒, C·雪佛特, D·泰西, F·特兰-梵, F·维达尔, L·贝奥 申请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