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串接模块及其导电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19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串接模块及其导电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有关一种适用于大尺寸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对于大尺寸平面显示器而言(例如一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传统直下式背光模块中的灯管往往具有长度不足的问题。请参阅图1a,在传统大尺寸平面显示器内部的背光模块中具有平行设置的灯管L,上述灯管L的形式可为一般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者是外置电极荧光灯管(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EEFL)。如图所示,灯管L一般横置排列在背板B上,且灯管L的尺寸必须配合显示器的大小,然而随着超大尺寸(例如七十英寸以上)的背板B需求,目前灯管制作工艺尚无法配合形成所需长度的灯管L。另外灯管L的长度愈长,灯管L因重力作用而导致变形的情形会愈严重,且较难达到良好的亮度均匀性。
如图1b所示,传统亦有透过多根灯管所组成的的光源形式,然而由于灯管L灯管的数量增加,因此其对应的驱动电路配置显得更为复杂,且势必大幅增加额外的制造成本。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尺寸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传统直下式背光模块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尺寸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多个第一灯管、多个第二灯管、一第一串接模块以及一光学构件组。上述第一灯管平行于一轴向并位于前述轴向上的一第一位置,上述第二灯管平行于前述轴向并位于前述轴向上的一第二位置,其中前述第二位置异于第一位置。
特别地是,前述第一串接模块设置在背板上,且由多个导电块所构成,上述导电块各包括有一绝缘体、一第一导电构件及一第二导电构件,其中上述绝缘体中央具有一突出部,而上述第一、第二导电构件设在上述绝缘体的二侧,并分别具有一凹槽,借以电性连接前述第一、第二灯管。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背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二串接模块以及一第三串接模块,其中第一灯管分别具有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且第二灯管分别具有一第三电极以及一第四电极。前述第二串接模块电性导通前述第一电极,第一串接模块电性导通前述第二、第三电极,而第三串接模块则电性导通前述第四电极。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第二灯管为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外置电极荧光灯管其中之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串接模块,用以支撑并电性连接多个灯管,上述串接模块包括多个导电块,其中各导电块沿一第一方向相互连接,其中各导电块分别具有一绝缘体以及一第一导电构件,上述第一导电构件设在绝缘体的一侧并相互电性连接,且绝缘体更具有一突出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导电块还包括一第二导电构件,其中前述突出部位于绝缘体中央,而第二导电构件位于绝缘体的另一侧,并相互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导电块,包括一绝缘体以及一第一导电构件,其中绝缘体具有一突出部,上述第一导电构件设在绝缘体的一侧,此外突出部位于前述绝缘体的另一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导电块还包括一第二导电构件,其中前述突出部位于绝缘体中央,第二导电构件则位于绝缘体的另一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导电块还包括一连接构件,用以电性连接前述第一及第二导电构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及第二导电构件分别具有一凹槽。


图1a、图1b是表示传统直下式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中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3a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b是表示第一串接模块与灯管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中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a是表示本发明中导电块的示意图;图7b是表示本发明中另一导电块的示意图;图7c是表示图7b中A-A’的剖面图;图7d是表示本发明中两个导电块沿X轴相互连接的示意图;以及图7e是表示本发明中四个导电块沿X轴与Y轴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8、8’~导电块80~绝缘体81~导电部82~第一导电构件83~第二导电构件84~连接构件801~突出部A~轴向B~背板D~凹槽E1~第一电极E2~第二电极E3~第三电极E4~第四电极L~灯管L1~第一灯管L2~第二灯管P~支撑件S1~第一串接模块S2~第二串接模块S3~第三串接模块S10~第一电性连接部
S20~第二电性连接部S30~第三电性连接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首先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为一种适用于大尺寸液晶显示器(LCD)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在背光模块上方设有光学构件组(例如扩散板、光学膜片)或板材(未图示),透过灯管发出光线穿过上方的光学构件组,可形成一面光源。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主要包括一背板B、一第一串接模块S1、一第二串接模块S2、一第三串接模块S3、多个第一灯管L1以及多个第二灯管L2。前述第一、第二灯管L1、L2以平行于轴向A的方式架设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串接模块S1、S2、S3上,其中第一、第二灯管L1、L2分别位于轴向A上的一第一位置A1以及一第二位置A2。
特别地是,透过前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串接模块S1、S2、S3,可分别串接位于第一、第二灯管L1、L2两端的电极。此外,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串接模块S1、S2、S3上更分别设有支撑件P,用以支撑上方的光学构件组或板材(未图示),同时亦可借由支撑件P保护灯管L1、L2。
接着再请参阅图3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灯管L1、L2大致与前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串接模块S1、S2、S3垂直,其中第一灯管L1具有一第一电极E1以及一第二电极E2,第二灯管L2则具有一第三电极E3以及一第四电极E4。此外,第一串接模块S1具有一第一电性连接部S10,第二串接模块S2具有一第二电性连接部S20,第三串接模块S3则具有一第三电性连接部S30。
如图3a所示,第二串接模块S2中的第二电性连接部S20电性导通各第一灯管L1末端的第一电极E1,第三串接模块S3中的第三电性连接部S30则电性导通各第二灯管L2末端的第四电极E4。接着请一并参阅图3a、图3b,前述第一串接模块S1中的第一电性连接部S10用以电性导通前述第一、第二灯管L1、L2末端的第二、第三电极E2、E3。
特别地是,前述第二、第三串接模块S2、S3可由图7a中所示的导电块8’相互连接组合而成,其中每一导电块8’分别具有一第一导电构件82,在本实施例中借由将多个第一导电构件82相互连接(如图7a所示),进而组成前述第二、第三电性连接部S20、S30。此外,前述第一串接模块S1则可借由将图7b中所示的导电块8相互连接组合而成,其中每一导电块8分别设有相互电性连接的一第一导电构件82及一第二导电构件83,借由将相邻导电块8上的第一、第二导电构件82、83相互连接(如图7b所示),进而可形成前述第一电性连接部S10,其中有关于导电块8的结构将在的后详述。
本实施例中的灯管L1、L2可采用外置电极荧光灯管(EEFL),其中前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串接模块S1、S2、S3可视电路设计不同而分别作为一高压输入端或者接地端,如此一来可大幅地简化灯管接线与灯管组安装的复杂度,进而节省制造成本。
第二实施例接着请参阅图4,该图表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利用多个独立设置的导电块8取代前述第一串接模块S1,其中每个导电块8上设有一导电部81,透过导电部81可沿轴向A个别电性导通一第二电极E2以及一第三电极E3,其中导电块8的结构系如图7b所示。
请一并参阅图4以及图7b,在图7b中,前述每个导电块8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导电构件82以及一第二导电构件83,上述第一、第二导电构件82、83相互电性连接,并可组成如图4中所示的导电部81。如图4所示,借由导电块8上的导电部81可沿轴向A个别电性导通一第二电极E2以及一第三电极E3,由于每个导电块8是独立设置,因此两相邻的第二电极E2实际上并未导通,同样地两相邻的第三电极E3亦然。
在本实施例中的灯管可采用一般外置电极荧光灯管(EEFL),且前述第一以及第三串接模块S2、S3可视电路设计不同分别作为一高压输入端或者接地端,如此一来可大幅地简化灯管接线与灯管组安装的复杂度,进而节省制造成本。
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该图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的是本实施例更进一步地利用多个独立设置的导电块8’取代前述第三串接模块S3,其中有关于导电块8’的结构请参阅图7a。
如图7a所示,每个导电块8’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导电构件82,透过上述导电构件82可个别电性导通每个第二灯管L2末端的第四电极E4至一外部电路。在图5中,由于上述各导电块8’是独立设置,因此相邻的第四电极E4实际上则并未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的灯管L1、L2可广泛地使用一般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或者外置电极荧光灯管(EEFL)。举例而言,可将前述第四电极E4连接一高压输入端,并将右侧第一电极E1透过第二串接模块S2共同连接一接地端,如此一来可大幅地简化灯管接线与灯管组安装的复杂度,进而节省制造成本。
第四实施例接着请参阅图6,该图是表示本发明中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利用多个独立设置的导电块8’分别取代图2中的第二以及第三串接模块S2、S3。如图所示,透过各导电块8’上的第一导电构件82可分别电性导通每个第一灯管L1末端的第一电极E1至一外部电路;同理,亦可透过独立设置的导电块8’分别电性导通位于每个第二灯管L2末端的第四电极E4至一外部电路。
在图6中,相邻的第一电极E1之间以及相邻的第四电极E4之间并未电性导通,而位于中央位置的第一串接模块S1则透过前述第一电性连接部S 10电性导通第一、第二灯管L1、L2中的每个第二电极E2以及第三电极E3。
在本实施例中可广泛地使用一般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或者外置电极荧光灯管(EEFL)。举例而言,可将前述第一、第四电极E1、E4作为高压输入端,并将位于中央位置的第一电性连接部S10则作为一共同接地端,由于所有的灯管皆共享同一接地端,因此可大幅地简化灯管接线与灯管组安装的复杂度,进而节省制造成本。
有关于前述导电块8’的结构请参阅图7a,在本发明中的导电块8’略呈一矩形,透过将多个导电块8’沿Y轴方向(第一方向)相互连接可组成如图3a中所示的第二或第三串接模块S2、S3,此时导电块8’上的第一导电构件82相互电性连接,并可分别组成图3a中所示的第二电性连接部S20或第三电性连接部S30。
然而,亦可选择性地将导电块8’沿Y轴方向(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此时各导电块8’系电性独立(如图6所示),并可用以分别电性导通每个第一灯管L1或第二灯管L2末端的第一电极E1或第四电极E4至一外部电路。
在图7a中,导电块8’主要包括一绝缘体80以及一第一导电构件82,上述第一导电构件82固设于绝缘体80上并具有一凹槽D,借由凹槽D可用以容置并电性连接位于灯管末端的电极。
特别地是,在绝缘体80上相对于第一导电构件82的另一侧设有一朝Z轴方向延伸的突出部801,组装时绝缘体80系抵靠在背板B上,同时借由突出部801可用以支撑上方光学构件组或板材(未图示)。前述绝缘体80可采用塑料材质或其它绝缘材质,而第一导电构件82则可为金属或其它高导电性的材质。
接着请参阅图7b,在图7b中所示的导电块8可沿Y轴方向(第一方向)相互连接进而组成如图3a中所示的第一串接模块S1,借以电性连接相邻的第二电极E2以及第三电极E3。其中上述导电块8略呈一矩形,其主要包括一绝缘体80、一第一导电构件82以及一第二导电构件83,上述第一导电构件82及第二导电构件分别固设于绝缘体80相对的两侧,且在第一导电构件82及第二导电构件83上分别设有凹槽D,借以容置并电性连接位于灯管末端的电极。
在图7b中,绝缘体80靠近中央位置具有一朝Z轴方向延伸的突出部801,组装时绝缘体80抵靠在背板B上,同时借由突出部801可用以支撑上方光学构件组或板材(未图示)。其中,前述绝缘体80可采用塑料材质或其它绝缘材质,而第一导电构件82及第二导电构件83则可为金属或其它高导电性的材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亦可选择性地将导电块8沿Y轴方向(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如图4、图5所示),借以个别地电性导通第一、第二灯管L1、L2末端的第二、第三电极E1、E3,此时由于各导电块8是独立设置,因此两相邻的第二电极E2实际上并未导通,同样地两相邻的第三电极E3亦然。
接着请配合参阅图7c,该图显示图7b中导电块8沿A-A’剖面线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前述导电块8还包括一连接构件84,设置在第一导电构件82及第二导电构件83之间,用以电性连接第一导电构件82及第二导电构件83,并借以形成前述导电部81(如图4、图5中所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导电块8可如图7b所示为一体成形,然而亦可透过将两个如图7a所示的导电块8’以背对背的方式沿X方向(第二方向)相互连接而组成(如图7d所示)。接着请参阅图7e,更进一步地,本发明亦可透过将四个以上的导电块8’分别沿Y方向(第一方向)以及X方向(第二方向)结合,同样地可组成如图3a所示的第一串接模块S1。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借由将图7a中的导电块8’沿X方向(第一方向)或Y方向(第二方向)相互连接,或者亦可借由将图7b中的导电块8沿Y方向(第二方向)相互连接,进而构成一串接模块。透过适当地配置上述串接模块以及导电块,可用以电性连接不同灯管上的电极,进而大幅地简化背光模块的驱动电路,其中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大尺寸的平面显示器中。
透过本发明虽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业内人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块,包括一绝缘体,具有一突出部;以及一第一导电构件,设在该绝缘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块,其中该突出部位于该绝缘体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块,还包括一连接构件以及一第二导电构件,其中该突出部位于该绝缘体中央,且该第二导电构件位于该绝缘体的另一侧,该连接构件电性连接该第一及该第二导电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块,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导电构件分别具有一凹槽。
5.一种串接模块,用以支撑并电性连接多个灯管,包括多个导电块,沿一第一方向相互连接,每一该些导电块分别具有一绝缘体以及一第一导电构件,其中该第一导电构件设在该绝缘体的一侧,并相互电性连接,且该绝缘体具有一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接模块,其中该突出部位于该绝缘体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接模块,其中该突出部位于该绝缘体中央,且每一该些导电块还包括一第二导电构件,位于该绝缘体的另一侧,且该些第二导电构件相互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串接模块,其中该些导电块还包括一连接构件,电性连接该第一及该第二导电构件,且该些第一及第二导电构件分别具有一凹槽。
9.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多个第一灯管,平行于一轴向,且位于该轴向上的一第一位置;多个第二灯管,平行于该轴向,且位于该轴向上的一第二位置,其中该第二位置异于该第一位置;一第一串接模块,由多个导电块所构成,该些导电块各包括有一绝缘体、一第一导电构件及一第二导电构件,其中该绝缘体中央具有一突出部,且该第一、第二导电构件设在该绝缘体的二侧,并分别具有一凹槽,借以电性连接该等第一、第二灯管;以及一光学构件组,设置在该些突出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各该导电块还包括一连接构件,借以电性连接该第一及该第二导电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背光模块,其中各该第一导电构件相互电性连接,且各该第二导电构件相互电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二串接模块以及一第三串接模块,该等第一灯管分别具有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该等第二灯管分别具有一第三电极以及一第四电极,其中该第二串接模块电性导通该等第一电极,该第一串接模块电性导通该等第二、第三电极,该第三串接模块电性导通该等第四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二串接模块由多个导电块所构成,而该些导电块各包括有一绝缘体、一第一导电构件,其中该绝缘体上具有一突出部,而该第一导电构件设在该绝缘体的一侧,并具有一凹槽,借以与该第一电极电性导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二串接模块的该些第一导电构件相互电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三串接模块由多个导电块所构成,而该些导电块各包括有一绝缘体、一第一导电构件,其中该绝缘体上具有一突出部,而该第一导电构件设在该绝缘体的一侧,并具有一凹槽,借以与该第四电极电性导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三串接模块的该些第一导电构件相互电性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多个第一灯管、多个第二灯管、一第一串接模块以及一光学构件组。上述第一、第二灯管平行于一轴向,并分别位于前述轴向上的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其中第二位置异于第一位置。前述第一串接模块设置在背板上,且由多个导电块所构成,其中每一导电块各包括有一绝缘体、一第一导电构件及一第二导电构件。前述绝缘体中央具有一突出部,用以支撑光学构件组。前述第一、第二导电构件设置在绝缘体的二侧,并分别具有一凹槽,借以电性连接前述第一、第二灯管。
文档编号G02F1/133GK1664671SQ200510066990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
发明者林佑撰, 周晖凯, 蔡宜轩, 汪志松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