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19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设备、具有至少两个上述功能或相似的成像装置的多功能机器。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包括一个处理色粉盒这一类型的成像装置,该处理色粉盒包括至少一个可以形成色粉图像的图像载体和一个清除设备,该清除设备包括一个清除构件,用于去掉在传递色粉图像后遗留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粉,该处理色粉盒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装置的机身上。在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外壳上形成一个孔,以使由光学写入单元发射的光束从该处射向所述图像载体。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成像装置是比较常规的,并且公开在例如日本专利未审公开No.2003-316107中。这种成像装置如此构成,使得从光学写入单元发射出的光线通过形成于处理色粉盒外壳后壁上的孔入射到图像载体上。不过,清除构件与所述图像载体之间的缝隙容易导致色粉泄漏,通过上述孔落入所述光学写入单元中。这部分色粉会污染所述光学写入单元,并因此降低形成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一个装置机身以及一个可以形成色粉图像的图像载体。一个清除设备与所述图像载体构成一体,同时还包括一个清除构件,该清除构件用于去除在所述色粉图像传递之后遗留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残余色粉。所述装置机身上至少可移动地安装有一个处理色粉盒,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外壳后壁形成有一个孔,从光学写入单元发射的光束通过该孔射入所述图像载体。当所述处理色粉盒安装于所述装置机身时,上述孔位于所述外壳底壁的一部分,其位置高于所述清除构件下方的外壳底壁。


结合附图并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图1是体现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放大剖面图,示出了包括于所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图像载体与布置其周围的成像机构;图3是示出了安装有处理色粉盒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机身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了没有安装处理色粉盒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机身的剖面图;图5是显示于图4中的装置机身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是示出了包括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所述处理色粉盒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了安装于所述装置机身的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前视图;图8是示出了与图7相同条件下的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局部透视图;图9是表示把手运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图中示出了体现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垂直剖面并且以全彩色成像装置作为其实例。如图所示,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装置机体1中的一个第一、一个第二、一个第三和一个第四光敏磁鼓或者图像载体2Y(黄色)、2C(青色)、2M(品红)和2BK(黑色),一个同样置于所述装置机体1中的一个中间图像传递环带3。所述中间图像传递带(下文简称为带)3穿过支撑滚4、5和6并按图1中箭头A的方向转动。具有特定颜色的色粉图像形成于从所述鼓2Y至2BK中的每个鼓上。所述带3位于所述鼓2Y至2BK上,其下端与所述鼓2Y至2BK的圆周相接触。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带3是图像传递构件的具体形式,色粉图像由所述鼓2Y至2BK传递至所述带3上。
在所述鼓2Y至2BK上形成色粉图像并将所述色粉图像传递至所述带3上的方法除了色粉的颜色,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下述说明通过实例集中描述了在第一圆柱2Y上形成黄色的色粉图像并将其传递至所述带3上的结构安排。
图2示出了成像机构的放大视图,该机构用于在所述鼓2Y的表面上形成一个色粉图像。如图2所示,当所述鼓2Y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被施加一充电电压的充电辊子或者充电器7Y均匀地将所述鼓2Y的表面充至预先选定的极性。然后,从光学写入单元8发出的光束L按照图像数据调制后,入射到所述鼓2Y的充电表面,并在2Y上形成了一个潜影。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束L使用的是激光束。因此,形成于所述鼓2Y上的潜像经过显影设备9Y显影后成为黄色的色粉图像。
所述显影设备9Y包括一个外壳10Y,其中存放有干式黄色显影剂D。一个显影辊11Y由铝制成,位于所述鼓2Y的附近,并通过形成于所述外壳10Y上的缺口与所述鼓2Y相对。一个磁铁辊75Y置于所述显影辊11Y中,同时刮片31Y可以限制,或者度量,所述显影辊22Y中的显影剂的量。除此之外,所述显影设备9Y还包括螺旋件32Y和33Y,所述螺旋件与所述显影辊11Y和一个密封构件76Y相对放置。
外壳10Y中的显影剂D在被所述螺旋件32Y和33Y搅拌的同时进行传递,随后沉积于所述显影辊11Y上,在图2中所述显影辊受所述磁性辊75Y的磁力逆时针旋转。所述刮片31Y可以度量由此沉积于所述显影辊11Y上的显影剂D,从而对所述显影剂D的高度进行调节。当所度量的显影剂D通过所述显影辊11Y传递至处于所述显影辊11Y和所述鼓2Y之间的显影区域时,所述显影剂D中的色粉通过静电传递至形成于所述鼓2Y上的潜影上,并由此生成了相应的色粉图像。虽然示例性实施例使用单组分显影剂或者色粉和双组分显影剂或者色粉以及载体混合物都是切实可行的,但是此处假设使用双组分显影剂作为示例。在显影时,所述显影辊11Y由一个装置机体齿轮(图中没有示出)带动旋转,其线速度相当于所述鼓2Y前向速度的2.5倍。所述密封构件76Y位于所述显影辊11Y的上游,与所述鼓2Y的旋转方向相同,从而可以防止所述色粉图像脱落。
一个第一图像传递辊12Y布置在相对于所述带3的所述鼓2Y相对侧。当一个图像传递电压施加于所述第一图像传递辊12Y时,所述色粉图像从所述鼓2Y传递至以方向A转动的带3上。这一图像传递过程在下文中叫做第一图像传递。进行第一图像传递后,遗留于所述鼓2Y上的残余色粉由清除设备13Y进行清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清除设备13Y包括一个外壳34Y,所述外壳上形成有一个面向所述鼓2Y的缺口。一个清除叶片35Y的一端附着在所述外壳34Y上,另一端压靠在所述鼓2Y的表面上,该叶片用于在第一图像传递之后去除遗留在所述鼓2Y上的色粉。螺旋件36Y将由此去除的色粉输送至废粉瓶(未示出)中。所述充电辊7Y施加有一个交流偏压的直流电压,因此,当由所述清除设备13Y清除后的所述鼓2Y经过所述充电辊7Y时,所述充电辊使所述鼓2Y放电的同时也对所述鼓2Y充电。因此,所述鼓2Y可备用于下一次成像过程。
所述清除叶片35Y是清除构件的具体形式,用于在传递色粉图像之后对遗留于图像载体上的色粉进行清除。所述螺旋件36Y也是色粉输送装置的具体形式,用于将由所述清除构件去除的色粉输送到装置的外部。
青色、品红色和黑色的色粉图像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第三和第四鼓2C、2M和2BK上,它们与所述第一鼓2Y上的黄色的色粉图像的形成方式完全相同,并通过第一图像传递按顺序地传递至所述带3的黄色的色粉上,在所述带3上形成完整的复合颜色图像。经过第一图像传递后遗留在所述鼓2C至2BK上的色粉由相应的清除设备去除,与遗留于所述鼓2Y上色粉的去除方法相同。
如图1所示,与安装于第一鼓2Y周围的成像设备的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像设备安装于第二至第四图像载体2C至2BK的周围,通过后缀C、M和BK使这样的成像设备与所述鼓2Y周围的成像设备加以区别。
再来参照图1,在所述装置机体1的下部布置一个装载纸或者相似的记录媒体P的纸盒14以及一个带有搓纸轮15的送纸设备16。所述搓纸轮15在旋转时按照图1所示的箭头B指示的方向将上方的纸从纸盒中输出。随后,所述纸P在预定的时间,通过定位辊对17朝着经过所述支撑辊4以及与所述支撑辊4相对的第二图像传递辊18的带3输送。此时,一个预定的图像传递电压施加于所述第二图像传递辊18上,从而使所述复合彩色图像从所述带3传递至所述纸P上。我们将该图像传递称为第二图像传递,以区别于所述第一图像传递。
所述纸P在其上承载所述复合彩色图像,并进一步向上输送至定影设备19,该设备通过提高温度和增加压力将所述彩色图像定影于所述纸P上。随后,所述纸P通过出口辊对20从装置机身1输出至形成在所述装置机身1上部的叠放部分22。在第二图像传递后遗留在所述带3上的色粉由清除设备24去除。
色粉瓶37Y、37C、37M和37BK分别存储黄色的色粉、青色的色粉、品红色的色粉和黑色的色粉,同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装置机身1的上部。所述色粉瓶37Y至37BK通过相应的路径到显影设备9Y、9C、9M和9BK,从而分别加满所述黄色的色粉、青色的色粉、品红色的色粉和黑色的色粉。更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一个穹形色粉引导构件附着于所述外壳10Y的顶壁上。所述黄色的色粉通过一个管道(未示出)从所述色粉瓶37Y输送至所述色粉引导构件77Y,然后通过形成于所述外壳10Y顶壁的色粉入口62Y填满所述外壳10Y的后部,如图2所示。填满所述外壳10Y的色粉通过所述螺旋件33Y从后部传递到前部,如图2所示,然后再由螺旋件32Y从前部传递至后部。此时,所述色粉和载体搅拌到一起,并通过摩擦起电达到特定的极性。对于其它的显影设备9C、9M和9BK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如图1所示,润滑剂涂覆设备63Y、63C、63M和63BK分别与所述鼓2Y、2C、2M和2BK相对,从而可以使用润滑剂涂于其表面。更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所述润滑剂涂覆设备63Y,例如,与所述鼓2Y相对,由外壳64Y、刷轮65Y和固体润滑剂67Y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刷轮由所述外壳64Y支撑并按逆时针旋转,所述固体润滑剂在弹簧66Y的作用下压靠所述刷轮65Y。所述刷轮65Y经驱动旋转并与所述鼓2Y的表面相接触,同时将所述润滑剂67Y削成粉末状的形式,并将其涂于所述鼓2Y的表面。作为示例,所述润滑剂67Y可以使用锌硬脂酸化脂或钙硬脂酸脂。
更具体地说,所述刷轮65Y由接地的金属芯和硬毛制成,硬毛由Toray(东丽)公司提供的聚丙烯导电树脂SA-76.25D/F(商标名)制成,密度为50,000/in2。所述润滑剂67Y以500mN到2,000mN的压力压靠所述刷。所述刷的旋转方向与所述鼓2Y的相同,在它们接触点可见,其线速度是所述鼓2Y的1至1.3倍。所述鼓2Y和刷轮65Y的直径分别为,例如,30mm和12mm。所述刷咬入鼓2Y的深度为1mm。其它的润滑剂涂覆设备63C、63M和63BK与所述润滑剂涂覆设备63Y的结构完全相同。
如果所述鼓或图像载体表面的摩擦系数不稳定的话,所述清除叶片就无法完全地清除所述鼓。在这一方面,涂于每个鼓上的润滑剂能够稳定所述清除叶片的清除能力,从而延长所述鼓的寿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鼓2Y、充电辊或充电器7Y、显影设备9Y、润滑剂涂覆设备63Y和清除设备13Y构成了一个单独的处理色粉盒40Y。更具体地说,所述外壳10Y、64Y和34Y构成一个单独的外壳元件41Y,同时,所述鼓2Y和充电辊7Y由所述单元外壳41Y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鼓2Y、显影设备9Y、清除设备13Y、充电设备7Y和润滑剂涂覆设备63Y构成一个处理色粉盒40Y。相同地,其它鼓2C、2M和2BK以及安装在其周围的成像设备构成了处理色粉盒40C、40M和40BK。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装置机身1上,其方向垂直于图1或2的纸表面。
虽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所述鼓或图像载体、充电器、显影设备、润滑剂涂覆设备和清除设备可以共同组成一个单独的处理色粉盒,但是关键就在于至少使所述鼓和清除设备构成一个处理色粉盒。更具体地说,形成色粉图像的鼓需要与包括有能够在图像传递后去除遗留在所述鼓上的色粉的清除构件的清除设备互相构成一体。这种处理色粉盒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装置机身1上。
如图1所示,所述带3从左向右倾斜向下,同时所述鼓2Y至2BK并排沿所述带3的下部设置。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也是并排安装的,分别与所述鼓2Y至2BK相对应,并以一个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倾斜。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以及它们所对的带3的下端以相对于水平面大概15度的角度倾斜。
图3是一个前视图,示出了容纳于外壳中的中间图像传递带,以及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图4示出了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被去除后的装置机体1。如图4所示,导引件42Y、42C、42M和42BK附着于所述装置机体1上,并分别包括支撑板43Y、43C、43M和43BK,以及停止板54Y、54C、54M和54BK(未在图1中示出),所述停止板分别大体垂直地从所述支撑板43Y至43B上升起。当所述处理色粉盒安装于或从所述装置机身1拆卸时,所述支撑板43Y至43BK分别可以对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的底部进行引导。所述支撑板43Y至43BK是倾斜的,并大体上与所述鼓2Y至2BK面对的带3的下端平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43Y至43BK都以相对于水平面15度的角度倾斜放置。
如图1和2所示,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的单元外壳41Y至41BK分别包括底壁68Y、68C、68M和68BK,所述底壁倾斜并与所述支撑板43Y至43BK平行,从而使所述处理色粉盒倾斜地安装于所述装置机身1上,如上面所述。孔44Y、44C、44M和44BK以及孔69Y、69C、69M和69BK分别形成于所述支撑板43Y至43BK,以及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的底壁68Y至68BK上,使从光学写入单元8中发射出来的激光光束L入射到所述鼓2Y至2BK中。
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都以图4箭头E的方向安装于所述装置机身1上,并可按照箭头F的方向从机身上拆卸下来。此时,所述墨粉盒40Y至40BK的底壁68Y至68BK分别由所述支撑板38Y至38BK引导。同时,参见图7,由于所述处理色粉盒的重量作用,所述单元外壳41Y至41BK的侧壁分别紧靠于所述停止板54Y至54BK。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以这种方式平滑地安装于所述装置机身1中或从中拆卸下来,并分别通过所述引导件42Y至42BK防止横向平移的产生。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处理色粉盒的横向方向即指方向W,参照图6,垂直于所述处理色粉盒的纵向方向LL。
如图2所示,虽然所述清除设备13Y的清除叶片35Y,例如,与所述鼓2Y的表面保持接触,但是在所述清除叶片35Y和所述鼓2Y的表面之间一般也会落下极少量的色粉,如箭头C所示。如果这部分色粉通过所述孔44Y和69Y落到所述光学写入单元8上,那么就会涂抹在所述写入零件8上,并因此降低形成于所述鼓2Y上的色粉图像的质量。
相反,如图2所示,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处理色粉盒40Y,例如,安装在所述装置机身1上,所述孔44Y和69Y的位置高于所述清除叶片或清除构件35Y下方的外壳墙壁部分AR。更具体地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底壁68Y的孔44Y和支撑板43Y相对于水平面来说都是倾斜的,如前面所述。因此,所述孔44Y和69Y的位置高于所述清除叶片35Y下方的外壳底部AR。
在上面所述的结构中,即使色粉从所述清除构件与所述鼓或图像载体之间泄漏出去,它也只会停留于比所述孔44Y和69Y低的底壁部分AR,而不会移动到比所述底壁部分AR高的孔44Y和69Y处。而且,如图6所示,当在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单元外壳上形成有通孔70时,掉落于所述外壳底壁部分AR的色粉可以通过孔70流出,但是这会被所述引导件42Y接到,从而防止其掉落于所述光学写入单元8中。对于其它的处理色粉盒40C、40M和40BK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所述清除设备13Y还包括一个废粉螺旋件或者色粉输送装置36Y,其构成为用于将由所述清除叶片或者清除构件35Y从所述鼓2Y中去除的色粉移至所述清除设备13Y的外侧。该色粉输送装置位于所述鼓或者图像载体2Y的O轴的下方,从而使所述色粉由废粉螺旋件36Y中远离所述鼓2Y和充电辊7Y的一侧进行输送。这会防止色粉向所述鼓2Y或所述充电辊7Y扩散。其它的处理色粉盒40C、40M和40BK与所述处理色粉盒40Y的结构完全相同。
同样包括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处理色粉盒40Y中的显影设备9Y位于所述清除设备13Y相对于所述鼓2Y的另一侧。而且,如图2所示,所述显影设备9Y的显影辊11Y的以这样的方向旋转,使得将所述显影剂D在显影辊11Y与所述鼓2Y面对的位置处向上输送。而且,在所述鼓2Y与显影辊11Y面对的位置处,所述鼓2Y与所述显影辊11Y的旋转方向相同。对于其它的处理色粉盒40C、40M和40BK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所述显影辊11Y在向上输送显影剂的同时,可以防止所述显影剂的载体或色粉进入或移出所述处理色粉盒,从而保护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内侧和装置的内侧免受污染。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若干处理色粉盒是并排安装的,每个墨盒相对于水平面都是倾斜的,如前面所述。如图1所示,请注意两个邻近的处理色粉盒,处理色粉盒上部的清除设备中至少有部分是位于所述处理色粉盒下部的显影设备之上的。相同的是,所述处理色粉盒上部的润滑剂涂覆设备中至少有部分是位于所述处理色粉盒下部的显影设备的上方的。例如,如图1所示,当所述处理色粉盒40C位于其附近的处理色粉盒40Y的下部时,所述处理色粉盒上部的清除设备13Y和润滑剂涂覆设备63Y位于所述处理色粉盒40C下部的显影设备9C的上方。
通过将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放置,如上面所述,就可能在处理色粉盒的显影设备上方提供较大的空间,并在此空间中放置所述清除设备和润滑剂涂覆设备。这会使所述清除设备和润滑剂涂覆设备的尺寸加大,从而可以使用较大量的润滑剂67Y。因此,可以使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其它部件的寿命与所述润滑剂67Y的寿命基本相同。例如,一个A4机器可以装载尺寸为8×8×236mm的锌硬脂酸化物棒,从而使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寿命延长至超过100,000张纸。因此,示例性实施例解决了常规成像装置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空间不足以容纳较大的润滑剂,所以只能使用较小的润滑剂,在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其它零件寿命终止之前,润滑剂就已经用完了。而且,本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剂的寿命与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其它零件的寿命基本上是一样的,更换所述处理色粉盒可以不浪费成本。
当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的任何一个安装于所述装置机体1上时,可能会使处理色粉盒的鼓或图像载体与所述带3相接触,同时划伤所述带3和其自己的表面。由于这个原因,如图4和5所示,所述装置机体1包括有引导件部分55Y、55C、55M和55BK(在图1或2中未示出),用于限制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向上运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切削和隆起由金属板或者相似的平板材料组成的限制板54Y至54BK中的一部分,从而使引导件部分55Y至55BK的结构是平坦的。所述引导件部分55Y至55BK分别立于所述支撑板43Y至43BK的上方。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图6所示,当所述处理色粉盒安装于所述装置机体1上时,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的单元外壳41Y至41BK在前端,或后端,分别形成有一个啮合部分或者凸起56。使用这种结构时,当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的任何一个沿所述引导件42Y至42BK中相应的一个插入所述装置机身1时,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啮合部分56与下侧的引导件55Y至55BK中相应的一个相接触,如图4和5。当所述处理色粉盒拉出所述装置机体1时情况也是如此。因此,可以防止所述处理色粉盒向上移动,同时防止所述鼓在安装于所述处理色粉盒上时与所述带3接触,从而保护所述鼓的表面和所述带3的表面免受划伤。
如图4所示,所述引导件部分55Y至55BK在装置机体1的前后方向上比所述支撑板43Y至43BK要短。在这种结构中,当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插入到所述装置机体1的中途时,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的啮合部分56就会脱离相关的引导件部分55Y至55BK。因此,当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的任何一个插入所述装置机体1中到达预定位置时,可以向上移动以使其鼓与所述带3相接触。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引导件部分55Y至55BK可以分别限制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向上移动,直到在装置机体1中进入选定位置。
而且,如图4所示,凸出57Y、57C、57M和57BK分别从所述支撑板43Y、43C、43M和43BK的后部隆起。当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的任何一个插入到装置机体1中时,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啮合部分56从引导件部分55Y至55BK相应的一个中脱出,然后所述处理色粉盒进入相关的凸起57Y至57BK上并被抬起,从而使所述处理色粉盒与所述带3相接触。
当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中的任何一个插入所述装置机体1中时,所述处理色粉盒必须精确定位于预定位置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如图4、5、8和9,所述停止板54Y至54BK的前部分别形成有定位孔58Y至58BK。在另一方面,如图6、8和9所示,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的前部都形成有定位凸起或定位部分59。
如图8和9所示,当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中的任何一个插入所述装置机体1的最深处时,在自重作用下,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定位凸起插入定位孔54Y至54Bk相应的一个中。因此,上述处理色粉盒位于纵向位置LL。同时,一个压缩弹簧或者类似的偏置装置(未示出),使所述处理色粉盒产生偏置,由此从所述装置机体1的后端使其被定位于装置机体1中,并在LL方向上将所述处理色粉盒锁定于该位置上。
可替换地,为了完全定位每个处理色粉盒,可以在所述装置机体1上安装一个平面卡盘(未示出),并使之处于关闭位置。而且,可以在每个处理色粉盒的后端设置一个销,并与形成于所述装置机体1后壁中的定位孔相啮合,图中没有专门示出。
要将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中的任何一个从所述装置机体1上拆卸下来,把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定位凸起59从定位孔58Y至58BK中相应的一个孔中拉出就可以完成,从而使所述处理色粉盒在所述装置机体1的纵向LL上松开,然后将所述处理色粉盒拉出所述装置机身1。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色粉盒如果采用下述结构将会更方便地从所述装置机身1上松开。
如图6至9所示,一个把手60附着于所述单元外壳41Y至41BK中每个单元外壳的前部。所述把手60可以在使用位置X和不使用位置或存放位置Y之间按照双头箭头所指引的方向以一定角度移动。图6、7和8示出了存放在不使用位置的把手60。
当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安装于所述装置机体1上时,它们的每个把手60都处于不使用位置。要使所述处理色粉盒40Y至40BK中的任何一个在所述装置机体1上移动,可以用手将所述处理色粉盒的把手60转动到使用位置X,如图9所示。因此,将形成于所述把手60底端的凸轮部分61靠在并压住所述停止板54Y至54BK中相应的一个停止板的壁上,从而可以通过所述停止板的作用力使所述处理色粉盒稍微地移动离开所述停止板。因此,所述定位凸起59可以从定位孔58Y至58BK相应的一个孔中脱离。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色粉盒可以通过手拉开所述装置机身1上的把手60而离开所述装置机身1。
所述示例性实施例构成为将色粉图像上下地从所述鼓或图像载体传递到带或者所述图像传递机体上。相似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直接将形成于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上下地传递给记录媒体这种类型的成像装置上。而且,本发明甚至可应用于具有单独一个处理色粉盒的成像装置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装置能够防止色粉通过光束照过的孔掉落并污染光学写入单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所揭示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不同的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一个装置机身;一个能够形成色粉图像的图像载体;一个与所述图像载体一体化构成的清除设备,该清除设备还包括清除构件,其结构为在色粉图像传递后去除所遗留的残余色粉;以及至少一个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装置机体上的处理色粉盒,该墨盒具有开有一个孔的外壳底壁,所述孔允许从所述光学写入单元射出的光束通过而入射到所述图像载体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色粉盒安装于所述装置机身上时,所述孔定位于所述外壳底壁的一部分上,其位置高于所述清除构件下方的外壳底壁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设备包括有色粉输送装置,用于将从所述图像载体上由所述清除构件去除的色粉输送至所述清除设备的外部,并且所述传递装置的位置低于所述图像载体的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色粉盒包括一个显影设备,用于在所述图像载体上形成色粉图像,该设备位于所述清除设备相对于所述图像载体的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设备包括一个用于传递沉积于其上的显影剂的显影辊,并且所述显影辊以这样方向进行旋转,使得从所述显影辊与所述图像载体面对的位置来看向上地输送所述显影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色粉盒包括若干并排安装、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处理色粉盒,并且包括于所述若干处理色粉盒中的上面的一个处理色粉盒中的清除设备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若干处理色粉盒中的下面的并与所述上面的处理色粉盒相邻的一个处理色粉盒的所述显影设备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色粉盒包括若干并排安装、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处理色粉盒,并且所述若干处理色粉盒中的每个都包括一个润滑剂涂覆设备,用于将润滑剂涂在相关的一个图像载体中,并且包括于所述若干处理色粉盒中的上面的一个处理色粉盒中的清除设备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若干处理色粉盒中的下面的并与所述上面的处理色粉盒相邻的一个处理色粉盒的所述显影设备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于所述润滑剂涂覆设备中的润滑剂的寿命大体上与所述处理色粉盒的其它组成部分的寿命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一个成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装置机体上的处理色粉盒,该处理色粉盒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形成色粉图像的图像载体和一个通过使用清除叶片对在图像传递中遗留的色粉进行去除的清除设备。在所述处理色粉盒外壳底壁的一部分上形成一个孔,该孔用于通过从一个光学写入单元发射出的射向所述图像载体的光束,该孔位置高于所述清除叶片下方的外壳底壁。
文档编号G03G21/18GK1690876SQ20051006699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6日
发明者三瓶敦史, 长岛弘恭, 木村祥之, 桑原廷雄, 细川浩, 善波英树, 村上和歌子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