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51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组合体及其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防止光学部件的扭曲以提高图像显示质量的背光源组合体及其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显示装置将信息处理装置(information processingdevice)处理的电信号格式数据变更为图像。
显示装置大体分为,自发光显示图像的主动型显示装置(activedisplay device)和根据外部产生的光显示图像的被动型显示装置(passive display device)。
主动型显示装置以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及有机电场发光显示装置(OLED)等为代表,被动型显示装置以液晶显示器等为代表。
其中,被动型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器因为不能自发光,所以在黑暗处不能显示图像。因此,大部分液晶显示器为了在黑暗处显示图像而具有“背光源组合体”。
一般而言,背光源组合体包括产生光的光源、改变由光源产生的光的光学分布的多种部件,例如导光板、光学部件、面板引导部件等。
传统的背光源组合体的光学部件由面板引导部件所固定。因此当在光学部件上进行加热时,光学部件膨胀或收缩,在光学部件上产生扭曲或撕裂,所以具有大大减小图像显示质量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扭曲或撕裂以提高图像显示质量的背光源组合体。
而且,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
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目的的背光源组合体包括接纳容器,包括底面及从底面延伸的侧壁;光源单元,接纳在接纳容器内,包括光源及用于聚光并将光源产生的光射出的反射盖;导光板,置于底面,具有面对光源的侧面;光学部件,置于导光板上面;面板引导部件,具有与侧壁外侧面结合的第一面、从第一面延伸,并覆盖光学部件上面部分且与光学部件的上面隔有预定间隔的第二面。
优选地,第二面中面对光学部件的部分形成层槛,使光学部件不接触第二面。
优选地,第二面与反射盖之间形成第一缝隙,第二面与光学部件的上面之间形成第二缝隙,且第二缝隙大于第一缝隙。
优选地,第一缝隙在0.05mm至0.1mm的范围内,第二缝隙在0.05mm至0.3mm的范围内。
优选地,光学部件实际具有与面对光学部件的导光板光射出面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面积。
可选择地,在第二面中面对光学部件处布置在第二面和吸收光学部件之间吸收所泄漏的光的光吸收薄膜。
优选地,为了隔离第二面和光学部件,在第二面及光源盖之间具有空格。
优选地,空格置于光源盖上,或置于面对光源盖的第二面上。
而且,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二目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接纳容器,包括底面及从底面延伸形成接纳容器的侧壁;光学单元,被接纳容器所接纳,并包括光源及用于聚光并将光源所产生的光射出的反射盖;导光板,置于底面,与反射盖结合;光学部件,置于导光板上面;面板引导部件,具有与侧壁外侧面结合的第一面、从第一面延伸,并覆盖光学部件上面部分且与光学部件的上面隔有预定间隔的第二面;以及,显示面板,由面板引导部件所引导,并将光改变为包含信息的图像光。
本发明可防止提高光特性的光学部件与引导显示面板的面板引导部件相互接触,使光学部件不产生扭曲或撕裂,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所产生的图像的显示质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的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的截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图5所示的“C”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背光源组合体实施例1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的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
参照图1及图2,优选地,背光源组合体600包括接纳容器100、光源单元200、导光板300、光学部件400、及面板引导部件500。
接纳容器100包括底面110及侧壁120。在本实施例中,接纳容器100由金属物质组成,底面110具有正六面体形状,侧壁120从底面110的边缘延伸及/或布置,使底面110的上部形成接纳空间。
光源单元200被接纳在接纳容器100的接纳空间内。具体地说,将光学单元200置于接纳容器100的侧壁120与低面110交汇处。在接纳容器100内部可以布置一个或彼此面对的两个光源单元200。
光源单元200包括光源210及反射盖22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光源210使用具有圆柱形状的冷阴极射线管荧光灯。优选地,光源使用将电极布置在外部的外部电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具有低电功耗、容易驱动至少两个外部电极荧光灯的优点。
反射盖220部分包围光源210,该反射盖向一个方向聚光并将在光源210以放射状产生的光射出。优选地,反射盖220由可以将光源210与光一起产生的热量迅速释放且光反射性高的金属材质制成。优选地,例如,反射盖220由光反射率高且热传导率高的黄铜制成。
导光板300提高光源单元200射出的光的灰度均匀性,并将光的方向由水平方向改变为竖直方向。
导光板300包括包括有面对光源210的光入射面310的侧面、连接于光入射面310,并面对接纳容器100底面110的光反射面320及连接于光入射面,并面对光反射面320的光射出面330。
光源单元200射出的光通过光入射面310入射到导光板300的内部,在光射出面330,符合折射法则透射条件的光通过导光板300的光射出面330射出。
另外,在入射到导光板300内部的光中,符合光反射面330的折射法则透射条件的光通过导光板300的光反射面320射出。这样,为了再现通过导光板300光反射面320射出的光,在光反射面320与接纳容器100的底面110之间布置反射板350。
通过导光板300的光射出面330的光主要从光射出面330以锐角方向射出。这样,对导光板300的光射出面330倾斜射出的光不适用于后面要叙述的显示面板。一般而言,为了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需要实际与显示面板垂直的光。
为了使从导光板300的光射出面330射出的光相对于光射出面330实际具有垂直方向,在导光板300的光射出面330上布置光学部件400。
光学部件400不仅改变从光射出面330射出的光的进行角度,还提高光灰度及光灰度均匀性。
光学部件400具有很薄厚度的薄片形状。例如,光学部件400包括扩散薄片、棱镜薄片、及灰度提高薄膜等。
扩散薄片扩散从光射出面330射出的光,从而提高光灰度均匀性。棱镜薄片调整光的方向,使通过扩散薄片的光的进行角度相对于光射出面实际具有垂直的方向。灰度提高薄片将不适合用于显示图像的光改变成适合用于显示图像的光,进一步提高图像的灰度。
面板引导部件500固定在接纳容器100的侧壁120上,并包括第一面510及第二面520。
第一面510为面板形状,例如,以吊钩(hook)方式结合在接纳容器100的侧壁120上。
第二面520从第一面510通过光源单元200的反射盖220向平行于导光板300光射出面530的方向延伸。此时,第二面520的一部分与导光板300及形成在导光板300上面的光学部件400的边缘部重叠。此时,第二面520中与导光板300及光学部件400重叠的部分与光学部件400隔有预定间隔。
优选地,本发明中,面对光学部件400的第二面520形成隔离光学部件400与第二面520内侧面的层槛525。
面板引导部件500的第二面520与光学部件400彼此以预定间隔隔离,从而尽管光学部件400由于在光源单元200的光源210与光一起产生的热量而膨胀或收缩,还可以防止光学部件400上产生扭曲或撕裂。
在本发明中,面板引导部件500通过接收压力,可以向导光板300方向垂直移动。由此,面板引导部件500的第二面520直接与光学部件400接触。
为了防止这些,第二面520的内侧面与反射盖220的内侧面具有第一缝隙G1,第二面520的内侧面与光学部件400之间具有第二缝隙G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了防止光学部件400与第二面520的内侧面直接接触,第二缝隙G2大于第一缝隙G1。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缝隙G1在0.05mm至0.1mm范围内,第二缝隙G2在0.05mm至0.3mm范围内。
另外,优选地,为了防止光学部件400从第二面520的内侧面脱离,光学部件400具有与导光板300相同形状和相同面积。
而且,优选地,考虑到光学部件400的膨胀或收缩,在光学部件400的侧面与第二面520的层槛525之间形成预定间隔D1。
参照图2,根据在面板引导部件500第二面520内侧面与光学部件400之间形成的缝隙防止光学部件400的扭曲或撕裂,与此相反,在光学部件400与第二面520内侧面之间泄漏来自光源210的光。
为了防止这些,在第二面520的内侧面,例如形成光吸收薄膜527。光吸收薄膜527吸收光学部件400与第二面520之间泄漏的光,以减少第二面520与光学部件400之间泄漏的光。
实施例2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的截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图。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源组合体,若除去空白,则与实施例1的背光源组合体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重复说明。因此,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及名称。
参照图3及图4,第二面520与光学部件400之间介入有空白529。即使面板引导部件500的第二面520具有厚度误差,空白529也可以防止第二面520与光学部件400之间的相互接触。
优选地,空白529为了使第二面520的内侧面与光学部件400相互不接触,具有充分大的厚度T1。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空白529由具有弹性的弹性部件组成,例如橡胶等。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空白529可以形成在面板引导部件500的第二面520内侧面。与此不同地,优选地,根据本实施例的空白529形成在反射盖220上。
显示装置实施例3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图5所示的“C”部分的放大图。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除了显示面板及顶盘之外与所述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示出的背光源组合体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相同部分的重复说明,并对于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及名称。
参照图5及图6,在面板引导部件500第二面520的外侧面布置显示面板600。显示面板600包括薄膜晶体管基片610和滤色器基片620,薄膜晶体管基片610与滤色器基片620之间布置液晶层630。
在薄膜晶体管基片610布置有第一偏光板615,滤色器基片620上布置第二偏光板625。
顶盘700防止置于面板引导部件500的显示面板600向面板引导部件500外部脱离。
为此,顶700包括包围显示面板600边缘部分的第一框面710和从第一框面710向平行于接纳容器100侧壁120方向延长的第二框面720。
优选地,第二框面720吊钩结合在接纳容器100的侧壁120上。
发明效果如上所述,光学部件不可移动地固定在面板引导部件上,以防止产生的光学部件的扭曲或撕裂,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中产生的显示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源组合体,包括接纳容器,包括底面及从底面延伸的侧壁;光源单元,接纳在接纳容器内,包括光源及用于聚光并将光源所产生的光射出的反射盖;导光板,布置在底面,具有面对所述光源的侧面;光学部件,置于所述导光板上面;面板引导部件,具有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结合的第一面、从所述第一面延伸,并覆盖所述光学部件上面部分且与所述光学部件的上面隔有预定间隔的第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面中,面对所述光学部件的部分形成层槛,使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第二面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反射盖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光学部件的上面之间形成第二缝隙,且所述第二缝隙大于所述第一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在0.05mm至0.1mm的范围内,所述第二缝隙在0.05mm至0.3m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与面对所述光学部件的所述导光板的光射出面实际具有相同的形状和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中,在面对所述光学部件处布置用于吸收在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光学部件之间泄漏的光的光吸收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为了隔离所述第二面及所述光学部件,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光源盖之间具有空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置于所述光源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置于所述第二面中面对所述光源盖处。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接纳容器,包括底面及从底面形成接纳容器的侧壁;光学单元,被接纳容器所接纳,并包括光源及用于聚光并将光源所产生的光射出的反射盖;导光板,置于所述底面,与所述反射结合;光学部件,置于所述导光板上面;面板引导部件,具有与所述侧壁外侧面结合的第一面、从所述第一面延伸,覆盖所述光学部件的上面部分,并与所述光学部件的上面隔有预定间隔的第二面;以及,显示面板,由所述面板引导部件所引导,并将光改变为包含信息的图像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中,面对所述光学部件的部分形成层槛,使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第二面不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反射盖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光学部件的上面之间形成第二缝隙,且所述第二缝隙大于所述第一缝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在0.05mm至0.1mm的范围内,所述第二缝隙在0.05mm至0.3mm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与面对所述光学部件的所述导光板的光射出面实际具有相同形状和相同面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源组合体包括接纳容器,包括底面及从底面延伸的侧壁;光源单元,接纳在接纳容器内,包括光源及用于聚光并将光源所产生的光射出的反射盖;导光板,布置在底面,具有面对光源的侧面;光学部件,置于导光板上面;面板引导部件,具有与侧壁的外侧面结合的第一面;从第一面延伸,并覆盖光学部件上面部分且与光学部件的上面隔有预定间隔的第二面。由此光学部件不会随着面板引导部件的移动而被固定,从而可以防止光学部件的歪曲或撕裂,提高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图像的显示质量。
文档编号G02F1/133GK1731248SQ20051008980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6日
发明者姜商敏, 李廷权, 元用光, 金泰亨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