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321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导光板及采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发光,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以实现显示功能。
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和导光板组成。其中,该光源可设置在导光板一侧或两相邻侧,并将光线发射到该导光板。该导光板的作用在于引导光线传输方向,使光线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均匀射出。
一种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10包括一导光板11及一光源12。
该导光板11是一平板型实体,其包括两光入射面111、一光出射面112及一底面113,该两光入射面111相邻设置,该光出射面112和光入射面111相交,该底面113和光出射面112相对设置。
该光源12是L型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CCFL),该光源12的拐角处设在两光入射面111相交的角落,使光源12围绕导光板11的两光入射面111设置。
光源12发出的光线经光入射面111进入导光板11内部,导光板11内部的光线经底面113网点(图未示)的散射,由该导光板11的光出射面112均匀射出,以提供液晶面板(图未示)显示用的面光源。
但是该光源12是冷阴极荧光灯管,其是细长的玻璃管,当受外力的撞击或震动时,容易引起导光板11和光源12互相撞击,以至于损坏光源12。且冷阴极荧光灯管含有铅、水银、汞等重金属,该光源12破裂,释放出的重金属将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的光源易损坏,且不安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光源寿命的液晶显示器。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点光源及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光入射面,该光源临近导光板的光入射面设置,其中,该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导光条,该导光条包括至少一入光面及一和入光面相交的出光面,该光源位于导光条的入光面一侧,该导光条的出光面临近导光板的光入射面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的点光源是发光二极管光源,且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条,因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特点有寿命长、省电、反应速度快、可靠度高、环保、安全等优点,该发光二极管光源配合导光条取代冷阴极荧光灯管,从而提高该液晶显示器的光源寿命及安全性。

图1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2包括一背光模组20及一液晶面板50。该背光模组20和液晶面板50层叠设置。
请参阅图3,是图2所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背光模组20包括一导光板21、一导光条22、两发光二极管光源23及一反射罩24。
该导光板21是一平板型实体,其包括一光入射面211、一光出射面212及一底面213,该光入射面211和光出射面212相交,该底面213和光出射面212相对设置。该导光条22是长条型,该导光条22包括两入光面221及一出光面222,该两入光面221相对设置,该出光面222和入光面221相交。该反射罩24所围绕的空间是长条型。
该两发光二极管光源23分别位于导光条22的两入光面221侧,该导光条22的出光面222邻近导光板21的光入射面211设置,该反射罩24包覆导光条22除入光面221及出光面222的其余部分及两发光二极管光源23的相应的多个侧面。
该两发光二极管光源23所发出的光线分别经两入光面221进入该导光条22内部。该导光条22内部的光线经围绕该导光条22的反射罩24的反射,由该导光条22的出光面222均匀射出。该射出光线再经光入射面211进入该导光板21内部。该导光板21内部的光线经底面213网点(图未示)的散射由光出射面212均匀射出,以提供液晶面板(图未示)显示用的面光源。
该反射罩24也可由向发光二极管光源23提供电流的电路板上粘贴双面胶构成,该双面胶包括黑白两面,该白色面具有白色反射层,该双面胶的黑色面粘贴电路板,白色面粘贴导光条22和发光二极管光源23。
该导光板21和导光条22的材质是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该导光板21和导光条22均射出成型。
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20也可从两颗发光二极管光源23中省略其中一颗发光二极管光源23。
由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23的特点有寿命长、省电、反应速度快、可靠度高、环保、安全等优点。该发光二极管光源23配合导光条22可取代冷阴极荧光灯管。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20,该背光模组30包括一导光板31、两导光条32、两发光二极管光源33及一反射罩34。
该导光板31包括两光入射面311、一光出射面312及一底面313,该两光入射面311相交,该光出射面312和两光入射面311相交,该底面313和光出射面312相对设置。每一导光条32包括一入光面321及一出光面322,该出光面322和入光面321相交。该反射罩34所围绕的空间是L型。
该两导光条32相交呈L型,该两导光条32的两出光面322邻近导光板31的两光入射面311设置,该两发光二极管光源33分别位于两导光条32的两入光面321侧,该反射罩34围绕两导光条32的除入光面321及出光面322的其余部分及两发光二极管光源33的相应的多个侧面。
该两发光二极管光源33所发出的光线分别进入对应的导光条32内部。该两导光条32内部的光线经反射罩34反射,由两导光条32的出光面322均匀射出。该射出光线再经光入射面311进入该导光板31内部。该导光板31内部的光线经底面313网点(图未示)的散射由光出射面312均匀射出,以提供液晶面板(图未示)显示用的面光源。
由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33的特点有寿命长、省电、反应速度快、可靠度高、环保、安全等优点。该两发光二极管光源33配合两导光条32取代L型冷阴极荧光灯管。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点光源及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光入射面,该光源临近导光板的光入射面设置,其中,该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导光条,该导光条包括至少一入光面及一和入光面相交的出光面,该光源位于导光条的入光面一侧,该导光条的出光面临近导光板的光入射面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反射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条是长条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包覆导光条除入光面及出光面的其余部分及光源的相应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围绕的空间是长条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围绕的空间是L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可由电路板粘贴双面胶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双面胶包括黑白两面,白色面具有白色反射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双面胶的黑色面粘贴电路板,白色面粘贴光源和导光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是发光二极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点光源及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光入射面,该光源临近导光板的光入射面设置,其中,该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导光条,该导光条包括至少一入光面及一和入光面相交的出光面,该光源位于导光条的入光面一侧,该导光条的出光面临近导光板的光入射面设置。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987598SQ20051012118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3日
发明者朱了了, 黄雄标, 付志峰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