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片和采用该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33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偏振片和采用该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振片和采用该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轻薄、省电、无辐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和消费性产品中。由于现今对液晶显示装置的特性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其量测方法为面板在内定黑白电压下,白画面亮度与黑画面亮度的比值),其值不断提高,已成为显示面板性能的重要指针。
请参阅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层叠设置的一液晶显示面板11和一背光膜组12。该液晶显示面板1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第一偏振片110、一第一基板120、一液晶层130、一第二基板140和一第二偏振片150。
请同时参阅图2,图2是图1中第一偏振片11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偏光片110包括层叠设置的一第一保护层111、一偏光片基体112、一视角补偿膜113、一感压胶114和一离型膜115。该偏光片基体112具有一吸收轴1120,该吸收轴1120与该偏光片基体112长边所成的交角为45度,且其与第一偏光片110的偏振方向垂直,另外该吸收轴1120与图1中该第一基板120的配向方向(图未示)平行。该视角补偿膜11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第二保护层1130、一配向层1131和一碟状分子层1132。该碟状分子层1132具有碟状液晶分子(图未示),其中该碟状液晶分子排列方向1133与第一偏光片的吸收轴1120平行。该第二偏光片150结构与第一偏光片110类似,然而两者偏振方向相垂直。
请参阅图3,是视角补偿膜113碟状液晶分子1134补偿液晶分子1301在暗态电压下不完全偏转而产生漏光的原理示意图。该液晶层130液晶分子1301的三主轴的折射率分别是nx、ny和nz,且nz>nx=ny;而该第一偏振片110视角补偿膜113的碟状液晶分子1134的三主轴折射率分别是Nx、Ny和Nz,且Nz<Nx=Ny,而且该视角补偿膜113的碟状液晶分子1134的主轴折射率与液晶分子1301的主轴折射率满足nx+Nx=ny+Ny=nz+Nz,从而能有效补偿液晶显示面板11由于暗态电压下液晶分子1301不完全偏转而产生的漏光问题。
然而,一般提高面板中心对比度,是通过调整黑白电压(黑白电压分别为显示面板黑画面和白画面所对应的电压值)。然该碟状液晶分子排列方向1133与吸收轴1120平行,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灰阶反转限制下,黑白电压只能取一定范围,其存在一临界值,如超出该临界值,则可视角度将减小。该第二偏振片150与该第一偏振片110相似,其调整黑白电压以提高对比度时,也存在范围受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偏振片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心对比度而影响可视角度范围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显示面板中心对比度且能保持可视角度范围的偏振片。
为克服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提高其中心对比度而影响可视角度范围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显示面板中心对比度且能保持可视角度范围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偏振片,其包括层叠设置的一偏振片基体和一视角补偿膜,该偏振片基体具有一吸收轴,该视角补偿膜是同轴排列的分子膜层,其中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偏振片吸收轴方向相异。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层叠设置的一液晶显示面板和一背光膜组,该液晶显示面板依次层叠设置有一第一偏振片、一第一基板、一液晶层、一第二基板和一第二偏振片,该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均各自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一偏振片基体和一视角补偿膜,该偏振片基体具有一吸收轴,该视角补偿膜是同轴排列的分子膜层,其中该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一的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其所对应的吸收轴方向相异。
本实用新型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偏振片吸收轴所成的交角范围为1度至3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偏振片或液晶显示装置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相对于偏振片基体吸收轴作一偏转,从而改变光束的偏振态,并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心的对比度产生影响。且该偏转角度在特定范围内,能不需调整显示面板黑白电压,而有效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心的对比度并避免可视角度的减小。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碟状液晶分子补偿液晶分子在暗态电压下不完全偏转而产生的漏光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第一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第二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20包括层叠设置的一液晶显示面板21、和一背光膜组22。该液晶显示面板2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第一偏振片210、一第一基板220、一液晶层230、一第二基板240和一第二偏振片250。
请同时参阅图5,是图4中第一偏振片21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偏光片2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第一保护层211、一偏光片基体212、一视角补偿膜213、一感压胶214和一离型膜215。该偏光片基体212具有一吸收轴2120,该吸收轴2120与该偏光片基体212长边所成的交角为45度,且该吸收轴2120与图4中该第一基板220的配向方向(图未示)平行。该视角补偿膜21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第二保护层2130、一配向层2131和一碟状分子层2132,该碟状分子层2132具有碟状液晶分子,该碟状液晶分子为同轴排列,其排列方向为该视角补偿膜213的分子轴向2133。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逆时针偏转所成的角度为正,顺时针偏转所成的角度为负,本实施方式中,该视角补偿膜213的分子轴向2133相对于偏光片基体212的吸收轴2120逆时针偏转2度,即所成的夹角为2度。
由于该第一偏光片210视角补偿膜213的分子轴向2133与偏光片基体212的吸收轴2120的方向相异,两者成一交角,该交角能影响该光束的偏振态,改变光束透过率,从而进一步影响面板中心的对比度。当该夹角为2度时,不需调整黑白电压,在灰阶反转的限制下,也能较有效提高面板中心的对比度,并保持可视角度不减小。
本实施方式可做如下变化,当该视角补偿膜213的分子轴向2133与偏光片基体212的吸收轴2120方向所成的夹角为1度或为3度时,也能不需调整黑白电压,而有效提高面板中心的对比度,并保持可视角度不减小。另外该视角补偿膜213的分子轴向2133与偏光片基体212的吸收轴2120方向所成的交角范围在1度至3度内,也能不需调整黑白电压,而有效提高面板中心的对比度,并保持可视角度不减小。且该第一偏光片210的吸收轴2120也可不限于某一特定角度,然而其需与该第一基板220的配向方向平行,且视角补偿膜213的分子轴向2133与该吸收轴2120所成的交角范围为1度至3度。
请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30包括层叠设置的一液晶显示面板31和一背光膜组32。该液晶显示面板3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第一偏振片310、一第一基板320、一液晶层330、一第二基板340和一第二偏振片350。
请同时参阅图7,是图6中第二偏振片35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偏光片350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第一保护层351、一偏光片基体352、一视角补偿膜353、一感压胶354及一离型膜355。该偏光片基体352具有一吸收轴3520,该吸收轴3520与该偏光片基体352的长边所成的交角为135度,且其与图6中该第二基板340的配向方向(图未示)平行。该视角补偿膜35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第二保护层3530、一配向层3531及一碟状分子层3532。该碟状分子层3532具有碟状液晶分子,其中该碟状液晶分子为同轴排列,其排列方向为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3533。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3533与偏光片基体352的吸收轴3520的方向相异。本实施方式中,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3533相对于偏光片基体352的吸收轴3520的方向顺时针偏转2度,即所成的夹角为-2度。
相似于液晶显示装置20,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30的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3533与偏光片基体352的吸收轴3520的方向所成的夹角为-2度,其也能不需调整黑白电压,而有效提高面板中心的对比度,并避免可视角度的减小。
本实施方式也可做如下变化,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3533与偏光片基体352的吸收轴3520的方向所成的夹角为-1度或为-3度,甚至所成的交角范围在-1度至-3度内时,也能有效提高面板中心的对比度,并避免可视角度的减小。另外该第二偏光片350的吸收轴3520也可不限于某一特定角度,但是其与第二基板340的配向方向平行,且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3533与该吸收轴3520方向所成的交角范围为-1度至-3度。
有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液晶显示装置偏振片的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相对于偏振片基体吸收轴方向作一偏转,从而改变光束的偏振态,影响光束透光率,并对显示面板中心的对比度产生影响。且该偏转在特定范围内,能不需通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黑白电压的调整,而有效提高显示面板中心的对比度并能避免可视角度的减小。
权利要求1.一种偏振片,其包括层叠设置的一偏振片基体和一视角补偿膜,该偏振片基体具有一吸收轴,该视角补偿膜是同轴排列的分子膜层,其特征在于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偏振片吸收轴方向相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该视角补偿膜是碟状液晶分子膜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偏振片吸收轴方向所成的交角范围为1度至3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偏振片吸收轴方向的夹角为2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偏振片吸收轴方向的夹角为1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偏振片吸收轴方向的夹角为3度。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层叠设置的一液晶显示面板和一背光膜组,该液晶显示面板依次层叠设置有一第一偏振片、一第一基板、一液晶层、一第二基板和一第二偏振片,该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均各自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一偏振片基体和一视角补偿膜,该偏振片基体具有一吸收轴,该视角补偿膜是同轴排列的分子膜层,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一的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其所对应的吸收轴方向相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视角补偿膜是碟状液晶分子膜层。
9.如权利要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一的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其所对应的吸收轴方向所成的交角范围为1度至3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一的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其所对应的吸收轴方向所成的夹角为2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振片和采用该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该偏振片包括层叠设置的一偏振片基体和一视角补偿膜,该偏振片基体具有一吸收轴,该视角补偿膜是同轴排列的分子膜层,其中该视角补偿膜的分子轴向与偏振片吸收轴方向相异。该偏振片能在保持较高可视角度下,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中心对比度。
文档编号G02B5/30GK2852187SQ20052012022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6日
发明者谢瑞华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