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74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射出一体成型制成,且用来稳定支撑液晶屏幕的升降脚座结构。
背景技术
虽然大部分的使用者在采购计算机时,会把CPU、主机板等列为首要的问题,但一台计算机最后一定必须透过显示器来和使用者沟通,所以每天都会面对的显示器其实是采购计算机时非常重要的产品,而目前市面传统的映像管屏幕(CRT)已经慢慢淡出市场了,取而代之的是液晶屏幕(LCD),液晶屏幕的成像原理是靠面板中的电极通电后,将液晶分子扭转让背光模块的光线通过之后发光成像,其具备了体积小、重量轻、低辐射等优点,加上目前制作技术进步连带使得制作成本也降低,大尺寸的液晶屏幕也大量充斥于市面上。
此外,一般液晶屏幕是利用背面所组设的固定底座,其仅能调整屏幕左右或是前倾或后仰的角度,或是使用一种可高低升降的底座,请参阅图1,所述种底座a是由内、外管a1、a2所构成,其是在内管a1底部装设有弹力组件a3,且内管a1外径是对应于外管a2内径,通过弹力组件a3的作用而在装设不同尺寸的液晶屏幕b时,会因为重量不同而自动定位至设定的高度,但是其为了避免内管a1因上升会产生前后左右的晃动,其内管a1管壁与外管a2管壁是以面接触的方式进行相对移动,所以其摩擦力甚大进而在调整时其灵活度并不好;为了针对所述缺点改良,请参阅图2,其于内、外管a1、a2产生相对移动的表面上,设有限位滑条a11及限位滑槽a21的结构,使其相对接触面变为直线接触,而达到降低其间的摩擦力,增加调整的灵活性。
由上述得知,为了能够减少屏幕进行高低调整时的前后左右晃动的缺点,各家厂商莫不用尽心思,但是却牺牲了调整时的灵活性,于是,本案发明人有鉴上述可高低升降底座结构的缺失,精心研究,并积个人从事所述项事业的多年经验,终设计出一种崭新的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利用在内外颈管相对的环壁上设有的定位肋,且以金属制成的移动滚轮及辅助滚轮作为调整时的滑动方式,不但大幅改善了塑料刚性不足的缺点,且可使调整时的摩擦是数降低便于滑动顺畅,利用同侧二移动滚轮间的距离增加,达到增加其直线移动时的直线定位,另外在内、外颈管上分别设有对应的定位肋作侧向定位,更能避免在调整时产生前后左右的晃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其不但在调整时的移动更加灵活、顺畅,且调整的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前后左右晃动现象。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其是在一底座上方装设有一升降装置,而所述升降装置是由内颈管、内颈管支架、外颈管及外颈管盖所组成,其中,在内颈管外侧环壁的二相对侧位置上分别设有成对的定位肋,且一侧成对应定位肋间设有辅助肋,并在内颈管底部开口二相对侧的边缘处设有数个嵌合孔及固定孔;而内颈管支架分为上半部的套接端及下半部的活动端,其套接端是用以套接于内颈管内部,且前缘设有数个对应上述嵌合孔的嵌合部,而活动端是于二相对侧各设有数个移动滚轮,其一侧移动滚轮上方的侧壁上设有供装设定力弹簧的装置槽及固定孔;所述外颈管底端开口边缘设有固定卡勾,并在内侧环壁上设有对应内颈管二相对侧定位肋的成对定位肋,且其宽度略大于内颈管定位肋间的宽度,而所述外颈管顶端开口处设有一辅助滚轮、数个扣勾及固定定力弹簧一端的固定架,所述辅助滚轮是常态与内颈管定位肋间的辅助肋接触;所述外颈管盖是用以对应盖合于外颈管上方开口,其边缘向下延伸数个对应外颈管扣勾的扣孔支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依据上述构造,各零件是以塑料射出一体成型制成后,再分别加以组装,故有刚性不足的缺陷,而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在内、外颈管相对环壁上的定位肋,与金属制成的移动滚轮及辅助滚轮在定位肋及辅助肋顶面移动,而改善原本刚性不足的部分。其内颈管支架的移动滚轮是与外颈管的定位肋顶面多点接触,其相邻移动滚轮间的距离加大,且距离越大使内颈管连同内颈管支架移动的稳定性越佳;另外,其搭配了外颈管上的辅助滚轮一块使用更能使其直线移动路径上形成多个支点,增加其直线相对移动时的定位效果及稳定性,而避免产生前后晃动的现象。此外,不论是移动滚轮或辅助滚轮在移动时,都是以点接触的方式与定位肋及辅助肋接触,大大减少了内、外颈管相对移动时的摩擦力,使得调整时的活动更加灵活、顺畅,而有如使用金属制成品的手感。而通过内颈管的定位肋本就与外颈管的对应定位肋相互靠抵,而降低了左右间的晃动间隙,而具有侧向定位的效果,因此,在移动时也不会有左右晃动的现象发生。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改善了刚性不足的问题,连带增加了调整滑动时的稳定性,并且在使用时也不会有前后左右晃动的现象。


图1为现有升降底座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另一现有升降底座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纵向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整高度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整高度的动作示意图二;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横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2液晶屏幕;10底座;20升降装置;21内颈管;22内颈管支架;23外颈管;24外颈管盖;11固定槽;211、232定位肋;212辅助肋;213嵌合孔;214、2224固定孔;221套接端;222活动端;2211嵌合部;2221移动滚轮;2222定力弹簧;2223装置槽;231固定卡勾;233辅助滚轮;234扣勾;235固定架;241开口;242扣孔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搭配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其是在一底座10上方装设有一升降装置20,而所述升降装置20是由内颈管21、内颈管支架22、外颈管23及外颈管盖24所组成,其中;所述底座10,其中心是开设有用来固定外颈管23的固定槽11,其大小是对应外颈管23底端的开口形状;所述内颈管21,其外侧环壁的二相对侧位置上分别设有成对的定位肋211,且一侧成对应定位肋211间设有辅助肋212,并在内颈管21底部开口二相对侧的边缘处设有数个嵌合孔213及数组固定孔214;所述内颈管支架22,其是分为上半部的套接端221及下半部的活动端222,其套接端221是用以套接于内颈管21内部,且前缘设有数个对应上述嵌合孔213的嵌合部2211,而活动端222是于二相对侧各设有二组移动滚轮2221,移动滚轮2221是为金属制成,其一侧移动滚轮2221上方的侧壁上设有供装设定力弹簧2222的装置槽2223,及用来对应固定内颈管21的固定孔2224;另外,所述定力弹簧2222每段的回复力都不同,而具有回复力非线性的特性,因此可自由调整屏幕至每段回复力不同的高度位置;且利用内颈管支架22固定孔2224锁固于内颈管21不同位置的固定孔214内,即可快速调整内颈管21的长度;所述外颈管23,其底端开口边缘是设有用来固定在底座10的固定卡勾231,在内侧环壁上设有对应内颈管21二相对侧定位肋211的成对定位肋232,且其宽度略大于内颈管21定位肋211的宽度,而所述外颈管23顶端开口处设有一辅助滚轮233、辅助滚轮233是为金属制成,数个扣勾234及固定定力弹簧2222一端的固定架235,所述辅助滚轮233是始终与内颈管21定位肋211间的辅助肋212接触;所述外颈管盖24,其是用以对应盖合于外颈管23上方开口,在中央部是开设有供内颈管21穿出的开口241,且其边缘向下延伸有数个对应外颈管23扣勾234的扣孔支架242。
据上述结构,请参阅图5至图7,由图中可看出,当液晶屏幕2架设于内颈管21顶端时,其重量会将内颈管21连同内颈管支架22一块向下压,使得位于内颈管支架22一侧的定力弹簧2222产生拉伸力而固定在某一位置,利用且同侧的移动滚轮2221间的距离L越长,其移动时的稳定效果越佳,同时其外颈管23的辅助滚轮233与内颈管支架22的移动滚轮2221间加大至适当距离L’,且所述适当距离L’越长其直线定位的效果越佳,更不容易前后晃动;当调整液晶屏幕2的高度时(不管是向上或是向下调整),其内颈管支架22的移动滚轮2221始终与外颈管23定位肋232顶面相接触,外颈管23的辅助滚轮233与内颈管21的辅助肋212相接触,形成多点接触的方式,其不但可使移动灵活、顺畅,且有前后定位的效果,而内颈管21的定位肋211与外颈管23的定位肋232相互靠抵形成侧向定位,在调整过程中都不会产生任何前后左右晃动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不管是在侧向或是直线方向都具有适当的定位结构,且利用点接触的移动方式,使得调整时的移动更加灵活、顺畅,在调整的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前后左右晃动。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其是在一底座上方装设有一升降装置,而所述升降装置是由内颈管、内颈管支架、外颈管及外颈管盖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其中心开设有用来固定外颈管的固定槽,其大小是对应外颈管底端的开口形状;所述内颈管,其外侧环壁的二相对侧位置上分别设有成对的定位肋,且一侧成对应定位肋间设有辅助肋,并在内颈管底部开口二相对侧的边缘处设有数个嵌合孔及数组固定孔;所述内颈管支架,其是分为上半部的套接端及下半部的活动端,其套接端套接于内颈管内部,且其前缘设有数个对应上述嵌合孔的嵌合部,而活动端是于二相对侧各设有数个移动滚轮,其一侧移动滚轮上方的侧壁上设有供装设定力弹簧的装置槽,及用来对应固定内颈管的固定孔;所述外颈管,其底端开口边缘是设有用来固定在底座的固定卡勾,在内侧环壁上设有对应内颈管二相对侧定位肋的成对定位肋,且其宽度大于内颈管定位肋的宽度,而所述外颈管顶端开口处设有一辅助滚轮、数个扣勾及固定定力弹簧一端的固定架,所述辅助滚轮是始终与内颈管定位肋间的辅助肋接触;所述外颈管盖,其是对应盖合于外颈管上方开口,在中央部开设有供内颈管穿出的开口,且其边缘向下延伸有数个对应外颈管扣勾的扣孔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定力弹簧每段的回复力都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内颈管支架固定孔锁固于内颈管不同位置的固定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移动滚轮是为金属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滚轮是为金属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液晶屏幕升降脚座结构,其是在底座上方装设一塑料制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是由内颈管、内颈管支架、外颈管及外颈管盖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内颈管是装设于外颈管内部,其内颈管支架上同侧的移动滚轮间的距离增加,且所述移动滚轮是始终与外颈管的定位肋顶面接触,而外颈管的辅助滚轮是始终与内颈管的辅助肋接触而达到直线定位,其内颈管的定位肋与外颈管的对应定位肋相互靠抵达到侧向定位,通过上述定位肋、辅助肋、移动滚轮及辅助滚轮可改善构件以塑料制成的刚性不足,其滑动升降时受力更加平均而不会有前后左右的晃动。
文档编号G02F1/133GK2867532SQ200520142560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6日
发明者赖一郎, 隋建华, 林清雄 申请人:呈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