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包含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49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及包含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一液晶显示器的导光板,特别是用于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因具有质量轻及外观尺寸薄等特点,现今已大幅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
因LCD中的液晶面板本身不会发光,故必须藉由背光模块提供光线给液晶面板,并通入电压于液晶面板,使液晶面板内的液晶产生偏转或是倾倒,使光线局部穿透液晶面板而产生显示画面。故背光模块为液晶显示器中很重要的发光组件,藉由背光模块提供的光源,并配合液晶面板中的液晶,以及适当控制开关组件,主要决定了液晶显示器画面亮度、均匀性,其亦间接影响画质的优劣。
侧光式背光模块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液晶电视、桌上型液晶屏幕、手机的液晶显示屏等等。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以及光源,导光板的入光面及出光面大体上垂直,光源邻近设置于入光面,将光线导入入光面后,即经过导光板的导光作用,将光线经由出光面导出,并提供给位于背光模块上方的液晶面板。前述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日光灯管或是冷阴极灯管等等。
由于光线须经过导光板导引,且在导光板中的行进会存在一些不希望发生的全反射,延迟光线沿出射面导出,此等现象将导致出光面的亮度、光线均匀度皆非预期理想,故增加背光模块所提供的光线的均匀度及强度,有其必要。目前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包括直接增加光源的发光强度、增设光学膜片或是改变导光板的设计。惟此等设计,其复杂度显然增加许多,仍有其制造及成本上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形成至少一表面,该至少一表面由至少一封闭曲线所界定,用以增加光线进入导光板的扩散程度及均匀度。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前述导光板的侧光式背光模块,藉由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形成至少一表面,该至少一表面由至少一封闭曲线所界定,以增加呈现于该背光模块的光线亮度及均匀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含前述侧光式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所包含的导光板,其入光面形成至少一表面,该至少一表面由至少一封闭曲线所界定,使该液晶显示器的光度均匀,整体亮度提升。


第1图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第2图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第3a图显示第2图导光板的外观示意图;第3b图显示本发明导光板于入光区域的断面示意图;以及第3c图显示本发明的导光板的另一实施例,于入光区域的断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液晶显示器12出光面2 背光模块3 液晶面板4 导光板5 发光二极管6 光学膜片7 反射板8 入光面8A入光区域80封闭曲线819 冷阴极灯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1图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制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液晶显示器1具有一液晶面板3、至少一光学膜片6以及一背光模块2。背光模块2设置于液晶面板3下方,液晶面板3一般具有一上、一下基板(未绘示)以及一液晶层(未绘示),设置于该上、下基板之间。上、下基板分别可为彩色滤光片基板及主动数组基板,而背光模块2包含导光板4以及至少一光源。该图中所示者为复数光源。
举例而言,该复数光源可为发光二极管5。在本实施例中,以三个发光二极管5进行说明,发光二极管5可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白色发光二极管或上述组合,发光二极管5的数目、尺寸大小、应用材料及发光颜色在本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可视实际设计的需求调整。导光板4的较佳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PMMA)。
导光板4具有一入光面8以及出光面12,出光面12即面对使用者的端面,其大体上与该入光面8垂直;入光面8具有至少一入光区域8A,沿入光区域8A上形成有至少一表面80。本实施例以三个入光区域8A、复数个封闭曲线所形成的表面80为例,其中表面80可以压膜或压铸的方式成型;其与导光板4的构成关系可为一体成型、或是以附加的方式形成于入光区域8A上;且该些表面80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分布方式设于该入光区域8A上。
不像先前技术具有开放端的沟槽,本发明的表面80,是由至少一封闭曲线所界定;且其形状可为椭圆形、圆形或其它形态的封闭曲线,较佳者,该些表面80占该入光区域8A的面积约为50%至99%。发光二极管5设置于入光区域8A侧边,以提供光线将其射入导光板4,光线藉由入光区域8A上的表面80扩散,使光线能由导光板4的出光面12更均匀地进入液晶面板3。
背光模块2与液晶面板3之间可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片6,光学膜片6可为棱镜片、扩散片、增亮片或偏光片,其目的是使自背光模块2提供的光线更加强、均匀或使该光线的偏光方向依所需改变,使液晶面板3有更佳的显示效果。
液晶显示器1还可包含一反射板7,设置于背光模块2下方,其作用是将发光二极管5提供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4,以充分利用发光二极管5所提供的光线。
第2图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为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光源,是涵盖整体入光面8区域的长形光源。该光源最常见者为冷阴极灯管9,其位于导光板4的入光面8的侧边,使整个入光面8皆为入光区域8A,表面80的成型及分布方式则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者相同。其主要组件标号亦沿用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3a图为第2图中导光板4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导光板4具有入光面8以及出光面12,出光面12大体上与该入光面8垂直,入光面8整体皆为入光区域,入光区域上具有复数由封闭曲线81所界定的表面80。于此实施例中,该些表面80占该入光面的面积约为50%至90%。
第3b图为导光板4于入光区域8A上的断面示意图,导光板4具有入光面8与出光面12,入光面8上具有复数表面80,该些表面80为外凸曲面,该些表面80的形状、分布密度、分布及成型方式已在第1图至第3a图的相关叙述中描述。
第3c图为导光板4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导光板4具有入光面8与出光面12,入光面8上具有复数表面80,该些表面80为内凹表面,该些表面80的形状、分布密度、分布及成型方式亦可参第1图至第3a图的相关叙述。
上述说明是对液晶显示器、及其包含的背光模块及导光板的较佳态样进行说明,相关文字叙述及图式,仅表达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并非用以精确反应实际产品的使用状态,亦非用以限制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根据权利要求所为的变化、替代与修改,例如将由封闭曲线所界定的表面80的尺寸、形状(部分表面80采外凸曲面、部分表面80采内凹曲面设计)、形成方式、位置及使用材料进行变更等,均应为本案所应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光板,用于一液晶显示器,该导光板包含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大体上与该入光面垂直;其中该入光面形成至少一表面,该至少一表面由至少一封闭曲线所界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入光面形成复数表面,各该表面由一封闭曲线所界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各该表面是一外凸曲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入光面具有一入光区域,涵盖该整体入光面,该复数外凸曲面分布于该入光区域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封闭曲线为一椭圆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封闭曲线为一圆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复数外凸曲面不规则分布于该入光区域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复数外凸曲面规则分布于该入光区域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一液晶显示器的导光板,该导光板特别用于一侧光式背光模块;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形成至少一表面,该至少一表面,是由至少一封闭曲线所界定,藉以增加光线的扩散程度,并使提升整体亮度及光线均匀性。
文档编号G02B6/00GK1828390SQ200610073289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7日
发明者高克嘉, 陈志光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