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93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背景随着平面显示装置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体型轻薄、低功率 消耗及无辐射等优越特性,已经渐渐地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并且 应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请参照图1所示,已知的液晶显示装置1包含背光模块11、液晶显示面板12及铁壳13。背光模块11包含矩形胶框111、灯管112、导光板113、反射板114、光 学薄膜组115及光源反射罩116。导光板113位于反射板114及光学薄膜组115之间,而灯管112所发出 的光线进入导光板113后,通过设置于一侧的网点,破坏全反射而入射至光 学薄膜组115,俾使背光模块11能提供均匀的背光源。 一般来说,光学薄膜 组115包含上漫射膜、增亮膜及下漫射膜。反射板114则可将由导光板113 露出的光线,再反射至导光板113内,另外,光源反射罩116包围灯管112, 并将灯管112所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U3,以进一步提高光线的利用 率。矩形胶框111用以协助承载液晶显示面板12,液晶显示面板12邻设于 背光模块11,并设置于矩形胶框111的内缘R1。铁壳13与矩形胶框111连 结,俾使液晶显示面板12固定于铁壳13及矩形胶框111之间。换言之,若 已知的液晶显示装置1没有装设铁壳13,而当液晶显示装置1于使用上遭受 晃动时,液晶显示面板12便容易与矩形胶框111及其他液晶显示装置1中 的元件碰撞,进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12及其他元件的损坏。另外, 一般来 说,目前将铁壳13固定液晶显示面板12的制造程序通过产线人员将铁壳13 与矩形胶框lll连结,因此,无法避免地,在此制造程序中,常常因人为疏 失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I的损坏,进而提高生产成本。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需铁壳,却可以固定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 置,进而减少生产成本及制造程序,实属当前重要课题之一。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不需铁壳,却可以固定液晶 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缘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背光模块、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一框段。液晶显示面板邻设于背光^^莫块;第一框段具有第 一嵌合部,其中第一嵌合部位于第一框段的内缘,第一嵌合部与液晶显示面 板的周缘嵌合。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利用位于第一框段的内缘的第 一嵌合部,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周缘嵌合,俾使第一框段将液晶显示面板固定, 限制液晶显示面板的移动。因此,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不需要使用已知的 铁壳来协助固定液晶显示面板。如此一来,不仅可节省铁壳材料的成本,更 可减少铁壳装设的制造程序,进而加快生产速度及降低生产成本。


图1为分解示意图,显示已知的液晶显示装置;图2为分解示意图,依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3为俯视、侧视及剖面示意图,显示组装后的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及沿直线A-A,的部分放大的液晶显示装置;图4为分解示意图,依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5为分解示意图,依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6为另一分解示意图,显示与图5中不同尺寸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图7为另一分解示意图,依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图8为再一分解示意图,依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附图标记说明1 液晶显示装置11背光模块111矩形胶框112灯管113导光板114反射板115光学薄膜组116光源反射罩12液晶显示面4反13铁壳2液晶显示装置21背光模块211导光板212反射板213光学薄膜组214光源215后背板215a第二连结部22,22,液晶显示面板221软性电路板23第 一框段231第 一嵌合部232第一连结部233凹部234第三连结部24第二框段241第二嵌合部242第四连结部25第三框段251第三嵌合部26第四框段261第四嵌合部27第五框段28第六框段Dl、D2、 D3宽度Wl侧壁El、E2一端Ll、尺寸Rl、R2、 R3内缘SI周缘SH上半周缘S12下半周缘S13左上周缘S14左下周缘S15右下周缘S16右上周缘S17上周缘S18左周缘S19下周缘S20右周缘X、Y、 Z方向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 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第一优选实施例请参照图2所示,依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包含背 光模块21、液晶显示面板22及第一框段23。而液晶显示装置2可用于笔记 型电脑、桌上型荧幕、液晶电视或其他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产品上。背光模块21可为直下式或侧光式的背光模块,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 21以侧光式背光模块为例。其中,背光模块21主要包含导光板211、反射 板212、光学薄膜组213、光源214及后背板215。导光板211位于反射板212及光学薄膜组213之间,而光源214与第一 框段23对应设置,并邻设于导光板211的侧边,且光源214可为发光二极 管或冷阴极焚光灯管,本实施例中,光源214以四根冷阴极荧光灯管为例。 光源214所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211后,通过设置于导光板211 —侧的网 点,破坏全反射而入射至光学薄膜组213,俾使背光模块21能提供均匀的背 光源。 一般来说,光学薄膜组213包含至少一漫射膜及至少一增亮膜,在本 实施例中,光学薄膜组213包含上漫射膜、增亮膜及下漫射膜。另外,反射 板212则可将由导光板211露出的光线,再反射至导光板2U内,以提升光 线的利用率。液晶显示面板22邻设于背光模块21,且液晶显示面板22主要包含第一 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其可分别为彩色滤光玻璃基板及薄膜晶体管玻璃 基板,而液晶材料填充于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第一框段23具有第一嵌合部231,如圆形虚线放大处所示,第一嵌合部 231位于第一框段23的内缘R2,并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周缘S1嵌合。而 第一框段23的材料可为塑胶、橡胶、金属或其他具有足够支撑强度的材料,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框段23的材料可具有弹性的物质,以与液晶显 示面板22的周缘S1紧密嵌合。且第一框段23的形状可依据实际设计所需而改变,在本实施例中,第 一框段23呈n字形,且第一框段23的两侧边与液晶显示面22的边长约略 相等。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嵌合部231同时将第一玻璃基板的边缘及 第二玻璃基板的边缘嵌合。请参照图3,其为组装好的液晶显示装置及沿直线A-A,的部份放大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嵌合部231为一沟槽,而第一嵌合部231的宽度D1约 略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厚度D2实质上相等以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周缘Sl 紧密嵌合。通过第一框段23的n字形设计,再配合第一嵌合部231夹置液晶显示 面板22,除了可固定液晶显示面板22于X-Y平面上的移动之外,还可限制 液晶显示面板22于Z方向上的移动,以将液晶显示面板22固定于背光模块 21的一侧。另外,第一嵌合部231与第一框段23可为一体成型,或者于第一框段 23制造完成后,再将第一嵌合部231形成于第一框段23上。因此,液晶显示装置2利用位于第一框段23的第一嵌合部231,与液晶 显示面板22的周缘S1嵌合,俾使第一框段23将液晶显示面板22固定,因 此不需要使用已知的铁壳13搭配已知的矩形胶框111共同来固定液晶显示 面板12。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铁壳13材料的花费,而且更可减少铁壳13 装设的制造程序,进而加快生产速度及降低生产成本。再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后背板215的材料可为金属或者塑胶,而且 后背板215可依据实际产品设计加以任意变化,在此不受限制。例如,后背 板215的一侧壁Wl可将Z方向的高度设计较高些,并与液晶显示面板22 的下半周缘S12抵接,以协助固定液晶显示面板22于X-Y平面上的移动。另外,第一框段23还可协助背光模块21及液晶显示面板22的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段23还包含至少第一连结部232,且于后背板215 具有至少第二连结部215a。而第一连结部232与第二连结部215a连结而使 导光板211、反射板212、光学薄膜组213及光源214位于第一框段23及后 背板215之间,因此,液晶显示面板22透过第一框段23而与背光模块21 相对。当然,第一连结部232可以卡合、夹合、扣合、锁合或嵌合等方式与 第二连结部215a连结,在此不受限制。另外,若液晶显示面板22的周缘S1设置有多个软性电路板221时,第 一框段23对应软性电路板221则可设置有多个凹部233。在本实施例中,软 性电路板221位于液晶显示面板22 —侧边上,软性电路板221跨设凹部23 3 。 换言之,当第一嵌合部231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周缘S1嵌合时,突出的软 性电路板221可以恰当地跨设于凹部233,便可避免软性电路板221与第一 框段23之间相互挤压而导致损坏的问题。第二优选实施例请参照图4所示,依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包含背 光模块21、液晶显示面板22、第一框段23及第二框段24。液晶显示面板 22邻设于背光模块21。其中,背光模块21及液晶显示面板22,与发明第一 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中的背光模块21及液晶显示面板22相同,并 已于图2及图3中加以说明,在此容不贊述。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框段24具有第二嵌合部241,如圆形虛 线放大处,其中第二嵌合部241位于第二框段24的内缘R3,并与液晶显示 面板22的周缘Sl嵌合。而第二框段24的材料可为塑胶、金属或其他具有足够支撑强度的材料,且第二框段24的形状可依据实际设计所需而改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框段24呈n字形。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嵌合部 241为一沟槽,而第二嵌合部241的宽度D3约略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厚度 D2(如图2中厚度D2)实质上相等。再者,第二嵌合部241与第二框段24可 为一体成型,或者于第二框段24制造完成后,再将第二嵌合部241形成于 第二框段24上。另外,第 一框段23与第二框段24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周缘S1 。 而第一框段23及第二框段24分别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22之上半周缘Sll 及下半周缘S12,当然,亦可依据实际状况而有不同的设置方式,例如,第 一框段23及第二框段24分别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2的左半周缘及右半周缘 (图中未示),在此不受限制。另外,在本实施例只以第一框段23及第二框段 24来举例说明,亦可依据实际需求增加框段的个数,在此不受限制。如图4所示,第一框段23还可包含至少第三连结部234,且在第二框段 24还可包含至少第四连结部242,其中,第三连结部234位于第一框段23 的一端E1,第四连结部242位于第二框段24的一端E2。此时,第三连结部 234及第四连结部242相互连结,俾使第一框段23与第二框段24连结,以 更稳固地将液晶显示面板22固定。另外,第三连结部234可以卡合、夹合、 扣合、锁合或嵌合等方式与第四连结部242连结,在此不受限制。第三优选实施例请参照图5所示,依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包含背 光模块21、液晶显示面板22、第一框段23、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 第四框段26。其中,液晶显示面板22邻设于背光模块21。第一框段23具 有第 一嵌合部231,第 一嵌合部231设置于第 一框段23的内缘R2(细节请参 照图2中圓形虚线放大处所示),并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周缘S1嵌合。其 中,背光模块21及液晶显示面板22,除了第一框段23的外,与发明第一优 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中的背光模块21及液晶显示面板22相同,并已 于图2及图3中加以说明,在此容不赘述。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26分别具有第二嵌合部241、第 三嵌合部251及第四嵌合部261。其中,第二嵌合部241、第三嵌合部251 及第四嵌合部261分别位于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26的内缘, 并分別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周缘Sl嵌合。另外,第一框段23、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26分别间隔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周缘Sl。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段23、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26分 别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左上周缘S13、左下周缘S14、右下周缘S15及 右上周缘S16,其中,第一框段23、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 26分别呈L形。如图5所示,第一框段23、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26 可仅与液晶显示面板22的一部份连结,而成为一种通用型框架(Universal Frame)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面板22。例如,请同时参照图5至图7所示,其中图5中液晶显示面板22的尺 寸Ll大于图6中液晶显示面板22,的尺寸L2。而却利用同样尺寸的第一框 段23、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26来将尺寸L1的液晶显示面 板22或尺寸L2的液晶显示面4反22'固定,因此,不必因应液晶显示面板22、 22,尺寸的改变而重新设计不同的框段外型及大小,进而节省成本。当然, 本实施例仅举四个框段,且各框段呈L形的例子,但是在依据实际应用上, 可有不同的设计。例如,以各框段非L形为例,请参照图7所示,第一框段23、 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26分别呈条形,且第一框段23 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上周缘S17;第二框段24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22 的左周缘S18;第三框段25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下周缘S19;且第四 框段26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右周缘S20。而上述第一框段23、第二框 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26可相互连结以成为封闭的框架,或者第一 框段23、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26之间相互不连结(图中未 示)以作为一种通用型框架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面板22。当然,每一周缘也可对应不只一个框段,请参照图8所示,第一框段23、 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及第四框段26、第五框段27及第六框段28分别 呈条形,且第一框段23、第二框段24分别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上周缘 S17;第三框段25分別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左周缘S18;第四框段26 及第五框段27分别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下周缘S19;且第六框段28 分別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右周缘S20。而上述第一框段23、第二框段24、 第三框段25、第四框段26、第五框段27及第六框段28可相互连结以 成为封闭的框架(图中未示),或者第一框段23、第二框段24、第三框段25、 第四框段26、第五框段27及第六框段28之间相互不连结(如图8所示)以作为一种通用型框架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面板22。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利用位于第一框段的内缘的第 一嵌合部,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周缘嵌合,俾使第一框段将液晶显示面板固定, 限制液晶显示面板的移动。因此,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不需要使用已知的 铁壳来协助固定液晶显示面板。如此一来,不仅可节省铁壳材料的成本,更 可减少铁壳装设的制造程序,进而加快生产速度及降低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 畴,而对其进行的等同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背光模块;液晶显示面板,邻设于该背光模块;以及第一框段,具有第一嵌合部,其中该第一嵌合部位于该第一框段的内缘,该第一嵌合部为一沟槽而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周缘嵌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含光源, 该光源与该第 一框段对应设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含光学薄 膜组,其中该光学薄膜组包含至少一漫射膜及至少一增亮膜。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含后背板, 该第 一框段与该后背板连结。
5、 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框段还包含至少第一 连结部,该后背板具有至少第二连结部,该第一连结部与该第二连结部连结。
6、 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连结部位于该第一框 段的内缘,该第二连结部位于该后背板的周缘。
7、 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连结部与该第二连结 部卡合、夹合、扣合、锁合、嵌合。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包含至少 一玻璃基板,该第一嵌合部与该玻璃基板的边缘嵌合。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包含第一 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及填充于该第一玻璃基板与该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 液晶材料,该第 一嵌合部与该第 一玻璃基板的边缘或该第二玻璃基板的边缘 嵌合,或者该第 一嵌合部与该第 一玻璃基板的边缘及该第二玻璃基板的边缘 嵌合。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周缘设 置有多个软性电路板,该第一框段对应这些软性电路板而设置有多个凹部。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框段呈L型、n字 形、条形。
1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框段的材料为橡胶、塑胶或金属。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嵌合部的宽度与该 液晶显示面板周缘的宽度相等。
14、 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二框段,具有第二嵌合部,其中该第二嵌合部位于该第二框段的内缘, 该嵌合部为 一 沟槽,并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周缘嵌合。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嵌合部的宽度与 该液晶显示面板周缘的宽度相等。
16、 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框段与该第二框段 设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周缘。
17、 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框段与该第二框段 相互连结。
18、 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框段还包含至少第 三连结部,该第二框段还包含至少第四连结部,其中该第三连结部与该第四 连结部连结。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三连结部与该第四连结 部卡合、夹合、扣合、锁合或嵌合。
20、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三连结部位于该第一 框段的一端,该第四连结部位于该第二框段的一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背光模块、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一框段。液晶显示面板邻设于背光模块;第一框段具有第一嵌合部,其中第一嵌合部位于第一框段的内缘,第一嵌合部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周缘嵌合。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1281320SQ20071009204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4日
发明者张正昂, 许家铭 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