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751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更详细来说,是涉及改善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具有高清晰、薄型、轻量以及低耗电量等优点的平面显示装置,近年来,随着显示性能的提高、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相对于其它显示装置的价格竞争力的提高,其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在以往一般的扭曲向列模式(TwistNematicMode:TN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正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的长轴与基板表面大致平行,并且实施取向处理,使其沿液晶层的厚度方向在上下基板之间扭曲近似90度。若对该液晶层施加电压,则液晶分子平行于电场立起,消除扭曲取向(TwistAligmnent)。在TN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利用伴随因电压引起的液晶分子取向变化而产生的旋光性变化,能够控制透射光通量。这样的TN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生产余量大且生产率高,但另一方面,在显示性能尤其是视野角特性上存在问题。具体地说存在以下问题若从斜向观察TN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则显示的对比度显著降低,对于从正面观察可清晰地观察到从黑到白的多个灰度的图像,从倾斜的方向观察时,灰度间的亮度差十分不明显。而且还存在以下问题出现显示的灰度特性反转、从正面观察为较暗的部分从斜向观察时看到的是较明亮的现象(即灰度反转现象)。近年来,作为改善TN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视野角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开发了共面转换模式(In-PanelSwitchingMode:IPS模式)、多畴垂直取向模式(Multi-domainVerticalAlignmentMode:MVA模式)、轴对称取向模式(AxiallySymmetricAlignmentMode:ASM模式)等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这些新型模式(广视野角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解决了与视野角特性有关的上述具体问题,即从斜向观察显示面时的显示对比度显著降低、以及显示灰度反转的问题。然而,在液晶显示装置显示品质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如今作为视野角特性的问题,其正面观察时的Y特性和斜向观察时的Y特性不同、即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的问题正重新变得越来越显著。这里,Y特性为显示亮度的灰度依存性,由于Y特性在正向和斜向上不同,使得灰度显示状态因观察方向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显示照片等的图像时、或显示TV广播等时尤其会成为问题。作为改善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用的方法,已知有以下方法通过在一个像素中设置两个以上的子像素,在中间亮度显示时,使得其中一个子像素的亮度不同于另外的子像素的亮度,从而改善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l所揭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中间亮度显示时通过使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的有效电压不同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的有效电压,而使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与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不同,从而改善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由于液晶层的透射率根据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而变化,而与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电力线的方向)无关,因此在专利文献l所揭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使得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每隔垂直扫描期间交替反转,从而抑制直流分量(DC电平)的偏置,解决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发生反转(例如,在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使第一子像素的亮度高于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在第二垂直扫描期间使第二子像素的亮度高于第一子像素的亮度),同时使得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若多个子像素中的一个子像素一直为明亮状态,则有时会看到粗糙显示,但是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使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发生反转,以防止显示粗糙。此外,如上所述,对于通过使多个子像素的亮度不相同、而改善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的显示和驱动,在本说明书中有时被称为多像素显示、多像素驱动、面积灰度显示、面积灰度驱动等。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4-6214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295160号公报(美国专利第695879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在中间亮度显示时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一直高于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因此有时可看出子像素明暗、以及显示粗糙。另外,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使得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和子像素的明暗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因此当一个子像素比另外的子像素要亮时,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一直是相同的。例如,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某一垂直扫描期间,第一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比第二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大,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时,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是从子像素电极侧朝向相对电极的一侧(将电场这样的朝向状态称为「第一极性」)。在下一个垂直扫描期间,第二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比第一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大,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是从相对电极侧朝向子像素电极的一侧(将电场这样的朝向状态称为「第二极性」)。还有,在下一个垂直扫描期间,第一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比第二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大,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为第一极性,再在下一个垂直扫描期间,第二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比第一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大,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为第二极性。如上所述,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第一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较大时全部为第一极性,第二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较大时全部为第二极性,因此第一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为第一极性,第二子像素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为第二极性。此外,在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若在像素上施加的电压的平均值不为零的状态、即在像素上施加的电压中残留有直流电压分量的状态下,长时间持续显示同一图像,则即使在这之后切换显示图像,也产生之前长时间持续显示的图像残留、即被称为是烧屏的现象。为了避免该烧屏现象,在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交流驱动(交替施加绝对值相等的第一极性电压和第二极性电压)像素来使得施加在液晶层上的电压的平均值为零。另外,在通过交流驱动不能使电压平均值为零的情况下,再进行相对电压的调整,从而使电压平均值为零。然而,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不同,因此即使调整相对电压,能为零的也仅仅是其中一个子8像素,而无法将另外的子像素的电压平均值调整为零。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调整的子像素中产生烧屏,其结果,对于整个显示装置,就无法抑制烧屏的发生。因而,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使第一、第二子像素上施加的电压平均值一起为零,从而发生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显示粗糙以及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分别包含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多个像素,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各自分别具有相对电极;子像素电极;以及在上述相对电极和上述子像素电极之间配置的液晶层,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各自的上述子像素电极,分别是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各自的上述相对电极是公共的单一电极,在连续的四个以上的偶数个垂直扫描期间内进行预定的中间灰度显示时,在上述偶数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至少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不同,对于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在上述偶数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极性为第一极性的第一极性期间的长度、与极性为第二极性的第二极性期间的长度相等,在上述第一极性期间和上述第二极性期间的各个期间中,对上述第一子像素的上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与对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上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之差实际为零。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如果设定对上述第一子像素的上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为VLspa,对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上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为VLspb,则在连续的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有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为上述第一极性期间,剩下的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为上述第二极性期间,上述第-极性期间和上述第二极性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上述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中,其中一个满足IVLspaI〉IVLspbI,另一个满足1VLspa|<1VLspb|。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若设定对上述第一子像素的上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为VLspa,对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上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为VLspb,则在连续的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有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为上述第一极性期间,剩下的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为上述第二极性期间,上述第一极性期间和上述第二极性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上述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一个垂直扫描期间的VILspaI值和IVLspbI值,分别与另一个垂直扫描期间的IVLspbI值和IVLspaI的值相等。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满足IVLspaj〉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的数量与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的数量相等。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在多个行方向和多个列方向上配置为矩阵状,上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沿上述列方向配置。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根据对应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而变化。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与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对应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和与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对应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中的某一像素的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以及与上述某一像素在上述列方向上相邻的像素的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的电压,根据公共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而变化。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中的某一像素的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以及与上述某一像素在上述列方向上相邻的像素的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的电压,根据不同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而变化。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通过对应的开关元件连接到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与同一信号线。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通过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一信号线连接,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通过第二开关元件与第二信号线连接。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极性期间和上述第二极性期间的各个期间的上述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中,其中一个是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另一个是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每隔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IVLspaI与IVLspbI的大小关系,并且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的极性。在某一实施方式中,帧频为60Hz。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IVLspaI与IVLspbI的大小关系,并且每隔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的极性。在某一实施方式中,帧频为120Hz。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IVLspaI与IVLspbI的大小关系,并且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上述第--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的极性,在与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的极性反转的时刻不同的时刻,进行IVLspaI和IVLspbI的大小关系的反转。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极性期间和上述第二极性期间其中一方的上述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中,其中一个是满足(VLspa(〉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另一个是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上述第一极性期间和上述第二极性期间的另一方的上述两个垂直扫描期间的各个期间中,VLspa与VLspb相等。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对应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在第一电平、电压高于上述第一电平的第二电平、和电压髙于上述第二电平的第三电平之间变化。在某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与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具有相等的显示面积。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抑制显示粗糙以及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图l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面板的示意框图。图3(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像素的平面示意图,图3(b)是一个子像素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表示已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a)是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变化的示意图,(b)是表示施加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c)是表示施加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另一个已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a)是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11变化的示意图,(b)是表示施加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C)是表示施加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a)是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变化的示意图,(b)是表示施加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c)是表示施加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中使用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个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关系的图。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Y特性的图,(a)是表示以右60度视角的y特性的图,(b)是表示以右上60度视角的y特性的图。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效电路图的一个例子。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子像素的排列、明暗以及极性的示意图。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在各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18(a)及(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9(a)(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在各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2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效电路图的一个例子。图2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2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a)是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变化的示意图,(b)是表示施加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c)是表示施加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图2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在各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2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a)是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变化的示意图,(b)是表示施加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c)是表示施加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图2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在各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3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a)是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变化的示意图,(b)是表示施加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c)是表示施加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图3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在各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3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a)是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变化的示意图,(b)是表示施加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c)是表示施加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图34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在各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3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a)是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变化的示意图,(b)是表示施加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c)是表示施加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图37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在各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3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a)是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变化的示意图,(b)是表示施加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c)是表示施加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变化的示意图。图39A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某一帧中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在各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幵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39B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下一帧中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在各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的示意图。图40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种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标号说明1410a、10b子像素13液晶层17相对电极18a、18b子像素电极100液晶显示装置100A液晶面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图3,简要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图1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IOO。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液晶面板100A如图2所示,包括具有在多个行方向及列方向上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的显示部110;以及驱动显示部110的驱动电路120。显示部110的各像素包括液晶层、和对液晶层施加电压的多个电极。驱动电路120根据所输入的输入图像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图3(a)是一个像素的电极构造的平面示意图,图3(b)是一个子像素的剖面示意图。图3(b)相当于沿图3(a)的3B-3B'线的剖面。如图3(a)所示,一个像素10具有沿列方向那样配置的第一子像素10a和第二子像素10b。如图3(b)所示,第一子像素10a具有液晶层13、第一子像素电极18a、和隔着液晶层13与第一子像素电极18a相对的相对电极17。此外,图3(b)中表示了第一子像素10a的结构,而第二子像素10b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关于相对电极17,典型的是对所有像素IO公用的一个电极。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可以对第一子像素电极18a及第二子像素电极18b施加不同的电压,由此,能够使第一子像素10a的液晶层的有效电压不同于第二子像素10b的液晶层的有效电压。接着,参照图4图6,一边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比较,-边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及电场方向(电力线的方向)的变化。这里,为了简化说明,假定像素在数帧期间中显示预定的中间灰度。首先,参照图4说明专利文献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电场方向的变化、以及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图4(a)15中,16表示期间,各期间表示垂直扫描期间。此外,「垂直扫描期间」定义为从为了写入显示信号电压而选择某一扫描线起、到为了写入下一个显示信号电压而选择该扫描线为止的期间。另外,将逐行(Noninterlace)驱动用的输入图像信号时的一帧期间、以及隔行(Interlace)驱动用的输入图像信号时的一场期间称为「输入图像信号的垂直扫描期间」。通常,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对应于输入图像信号的一个垂直扫描期间。以下,为了简单起见,说明液晶面板的一个垂直扫描期间与输入图像信号的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对应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将输入图像信号的一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1/60秒)分成液晶面板的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2X1/120秒)、即所谓两倍速驱动(垂直扫描频率为120Hz)等。另外,这里设各垂直扫描期间的长度相等。此外,在各垂直扫描期间中,将选择某一扫描线的时刻、与选择下一条扫描线的时刻之差(期间)称为一个水平扫描期间(1H)。图4(a)中,上侧和下侧的矩形分别是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中,亮度较高的子像素用白色表示,亮度较低的子像素用黑色表示。另外,图4(a)中,「+」、「-」表示以对应扫描线被选择时提供给相对电极的公共电压为基准的显示信号电压的极性。这里,「+」表示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位高于相对电极的电位,电场从子像素电极侧朝向相对电极的一侧。另一方面,「-」表示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位低于相对电极的电位,电场从相对电极侧朝向子像素电极的一侧。在以下说明中,将「+」也称为第一极性,将「-」也称为第二极性,将「+」和「-」也总称为极性。另外,将成为「+」的期间也称为第一极性期间,将成为「-」的期间也称为第二极性期间,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4(a)所示,期间l、3、5是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4、6是第二极性期间,极性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另外,如图4(a)所示,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所有期间16中第一子像素的亮度都高于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图4(b)及图4(c)中分别用粗线表示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各垂直扫描期间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在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是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和相对电极的电压Vc之差的有效值,这里表示相对电极的电压Vc是固定的。此外,虽然图4(b)及图4(c)中没有特别表示,但也可以如专利文献l所揭示的那样,通过改变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使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电压在同一垂直扫描期间内变化。在期间1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也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4(a)所示,期间l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从期间l向期间2转移时,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发生变化。在期间2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4(a)所示,期间2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从期间3开始,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重复期间1及期间2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在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4(a)所示,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一直高于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因此可看出子像素明暗、以及显示粗糙。接着,参照图5,说明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电场方向的变化、以及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如图5(a)所示,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是期间l、3、5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4、6为第二极性期间,极性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另外,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期间l、3、5中,第一子像素的亮度高于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在期间2、4、6中,第二子像素的亮度高于第一子像素的亮度。图5(b)及图5(c)中分别用粗线表示在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各垂直扫描期间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此外,虽然图5(b)及图5(c)中没有特别表示,但也可以如专利文献l所揭示的那样,通过改变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使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电压在同一垂直扫描期间内变化。在期间1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也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5(a)所示,期间l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从期间l向期间2转移时,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发生变化。在期间2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5(a)所示,期间2为第二极性期间,而且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从期间3开始,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重复期间1及期间2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极性,并且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子像素的明暗,因此与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存在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各自比另外的要亮的期间,结果,能够抑制显示粗糙。然而,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的期间一直是第一极性期间,而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的期间一直是第二极性期间,因此从图5(b)和图5(c)可知,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l4)内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的有效电压VLspa的平均值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Vc,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14)内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的有效电压VLspb的平均值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Vc。因而,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每个子像素中残留有直流分量(DC电平)偏置,由于该偏置,产生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接着,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电场方向的变化、以及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如图6(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期间l、2、5、6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3、4为第二极性期间。此外,如上所述,第一极性期间是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的期间,第二极性期间是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的期间。这里,如果看连续的四个垂直扫描期间,则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有两个是第一极性期间,而剩下的两个是第二极性期间。例如,图6(a)中的期间14,期间1和期间2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3和期间4为第二极性期间。图6(b)及图6(c)中分别用粗线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各垂直扫描期间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和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相同,通过改变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使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电压在同一垂直扫描期间内变化。另外,图6(b)及图6(c)中表示,由于以相对电极的电压Vc为基准,因此相对电极的电压Vc与时间无关而是固定的,但相对电极的电压Vc也可以随时间而变化。在期间1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18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也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6(a)所示,期间l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从期间1向期间2转移时,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发生变化。在期间2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6(a)所示,期间2为第一极性期间,而且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在期间3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6(a)所示,期间3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在期间4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6(a)所示,期间4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以下,从期间5开始,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重复期间14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连续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有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为第一极性期间。其中,一个是满足IVLspal〉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l),另一个是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2)。另外,连续的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剩下的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为第二极性期间。其中,一个是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3),另一个是满足IVLspaI<IVLspb|的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4)。从图6(a)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子像素的明暗,并且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极性,第一子像素的(亮度、极性)以(明、+)、(暗、+)、(明、-)、(暗、-)依次变化,而第二子像素的(亮度、极性)以(暗、+)、(明、+)、(暗、-)、(明、-)依次变化。这里,「明」表示比另外的子像素要亮,「暗」表示比另外的子像素要暗。通过使子像素的有效电压这样变化,使得在第一极性期间及第二极性期间的各极性期间中,施加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与施加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之差实际为零。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不同于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子像素的明暗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因此能够抑制显示粗糙。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不同于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第一极性期间及第二极性期间都具有满足(IVLspaI〉IVLspbI)的期间、和满足(IVLspaI<IVLspbI)的期间,因此从图6(b)及图6(c)可知,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14)内,可以使有效电压VLspa的平均值和有效电压VLspb的平均值都为零。另外,例如,即使有效电压VLspa、VLspb的平均值不为零,但由于有效电压VLspa的平均值和有效电压VLspb的平均值大致相等,因此通过调整相对电压,也可以将有效电压VLspa、VLspb的平均值都调整为零。通过这样使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为零,能够抑制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发生。此外,对于为满足上述关系而对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施加不同电压的结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另外,本实施方式最好是用于采用垂直取向型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该垂直取向型液晶层包含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液晶材料。尤其是各个子像素中包括的液晶层,最好包括在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倾斜的方位角方向彼此相差约90°的四个畴(MVA模式)。或者,各个子像素中包括的液晶层也可以是至少在施加电压时为轴对称取向的液晶层。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采用本实施方式的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面板100A;设置于液晶面板100A的两侧的相位差补偿元件(典型的是相位差补偿板)20a和20b;夹住上述各部分而配置的偏光板30a和30b;以及背光源40。偏光板30a和30b的透射轴(也称为「偏光轴」)配置为彼此正交(正交尼科尔(CrossNicol)配置),在液晶面板100A的液晶层13(参照图3(b))上未施加电压的状态(垂直取向状态)下进行黑显示。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0是常黑模式(NormallyBlackMode)的液晶显示装置。相位差补偿元件20a和20b是为了使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好的视野角特性而设置的,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最佳设计。具体地说是实施优化,使得黑显示状态下,在所有方位角方向斜向观察时和正面观察时的亮度(黑亮度)之差为最小。如图3(a)所示,在第一子像素电极18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8b之间配置了扫描线12。此外,为了在预定时刻对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和18b分别施加预定的电压,理所当然地在基板lla上形成扫描线12、信号线和TFT(图3中未图示)、以及驱动它们用的电路等。另外,在另一基板llb上,根据需要设置滤色片等。接着,一边参照图3(a)和图3(b),一边说明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一个像素的构造。关于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其动作,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ll-242225号公报中已揭示。如图3(b)所示,在玻璃基板lla上形成的子像素电极18a中设置槽18s,利用该子像素电极18a和相对电极17,在液晶层13中生成斜向电场。另外,在设置有相对电极17的玻璃基板llb的表面,设置向液晶层13—侧突出的肋状物19。液晶层13由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液晶材料构成,利用覆盖相对电极17、肋状物19以及子像素电极18a和18b而形成的垂直取向膜(未图示),在未施加电压时成为近似垂直取向状态。利用肋状物19的表面(倾斜的侧面)以及上述斜向电场,能够使垂直取向的液晶分子向预定的方向稳定地倒下。如图3(b)所示,肋状物19向着肋状物的中心倾斜成山形,液晶分子大致垂直于该倾斜面而取向。因此,利用肋状物19而产生液晶分子的倾斜角度(基板表面和液晶分子的长轴所形成的角度)的分布。另外,槽18s使得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有规则地变化。其结果,通过该肋状物19、槽18s的作用,由于施加电场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是在图3(a)所示的箭头方向即右上、左上、左下、右下四个方向取向,因此能够获得具有上下左右对称特性的良好的视野角特性。此外,液晶面板100A的矩形显示面典型的是将长边方向配置在左右方向,偏光板30a的透射轴设定为与长边方向平行。另一方面,将像素10的长边方向配置为与液晶面板100A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如图3(a)所示,最好是采用以下配置使第一子像素10a和第二子像素10b的面积相同,在各子像素中,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肋状物、和沿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肋状物,第一肋状物和第二肋状物在各个子像素内相对于和扫描线12平行的中心线对称配置,而且,一个子像素内的肋状物的配置和另外的子像素内的肋状物的配置相对于和扫描线12正交的中心线对称。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由于在各个子像素内,液晶分子沿右上、左上、左下、右下四个方向取向,而且,对于包含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整个像素,各个液晶畴的面积实际上是相同的,因此能够获得具有上下左右对称特性的良好的视野角特性。该效果在像素面积小时十分显著。此外,最好是采用各21子像素中与扫描线平行的中心线的间隔等于扫描线的排列间距的约二分之一的结构。接着,参照图7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一个像素IO的具体构造、以及对该像素10中包含的两个子像素10a和10b的液晶层施加不同的电压的情况。如图7所示,像素10有两个子像素10a和10b,子像素10a、10b的子像素电极18a、18b分别与TFT16a、TFT16b、以及辅助电容(CS)22a、22b连接。TFT16a和TFT16b的栅极电极与扫描线12连接,源极电极与公共的(同一)信号线14连接。辅助电容22a、22b分别与辅助电容布线(CS总线)24a及辅助电容布线24b连接。辅助电容22a及22b由以下形成,包括分别与子像素电极18a和18b电连接的辅助电容电极;与辅助电容布线24a和24b电连接的辅助电容相对电极;以及在它们之间设置的绝缘层(未图示)。辅助电容22a和22b的辅助电容相对电极彼此独立,可分别从辅助电容布线24a和24b供给互不相同的辅助电容相对电压。图8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一个像素10的等效电路。在该等效电路中,将各个子像素10a和10b的液晶层表示为液晶层13a和13b。另外,将利用子像素电极18a和18b、液晶层13a和13b、以及相对电极17(对子像素10a和10b公用)形成的液晶电容,表示为Clca、Clcb。液晶电容Clca和Clcb的电容值为CLC(V),CLC(V)的值取决于子像素10a、10b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另外,将分别与各子像素10a和10b的液晶电容独立连接的辅助电容22a、22b表示为Ccsa、Ccsb,其静电电容值为同一值CCS。第一子像素10a中,液晶电容Clca和辅助电容Ccsa的各自的一个电极与起到作为子像素10a的开关元件功能的TFT16a的漏极电极连接,液晶电容Clca的另一个电极与相对电极17连接,辅助电容Ccsa的另一个电极与辅助电容布线24a连接。另外,第二子像素10b中,液晶电容Clcb和辅助电容Ccsb的各自的一个电极与起到作为子像素10b的幵关元件功能的TFT16b的漏极电极连接,液晶电容Clcb的另一个电极与相对电极17连接,辅助电容Ccsb的另一个电极与辅助电容布线24b连接。TFT16a和TFT16b的栅极电极都与扫描线12连接,源极电极都与信号线14连接。图9中,示意表示驱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用的各电压在某一垂直扫描期间内的变化。图9中,Vs表示信号线14的电压,Vcsa表示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b表示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g表示扫描线12的电压,Vlca表示第一子像素电极18a的电压,Vlcb表示第二子像素电极18b的电压。另外,图中的虚线表示相对电极17的电压C0腿0N(Vc)。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在Vc-VadVc+Vad的范围内周期性变化,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也在Vc-VadVc+Vad的范围内周期性变化。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是与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相位相差180度的波形。以下,一边参照图9,一边说明图8所示的等效电路的动作。在时刻T1,扫描线12的电压Vg从VgL变为VgH,使得TFT16a和TFT16b同时为导通状态(开状态),向子像素10a、10b的子像素电极18a、18b传输信号线14的电压Vs,对子像素10a、10b的液晶电容Clca、Clcb进行充电。同样地,也从信号线14对各个子像素的辅助电容Ccsa、Ccsb进行充电。接着,在时刻T2,扫描线12的电压Vg从VgH变为VgL,使得TFT16a和TFT16b同时为非导通状态(关状态),子像素10a、10b的液晶电容Clca、Clcb、辅助电容Ccsa、Ccsb都与信号线14电绝缘。紧接其后,由于TFT16a、TFT16b所具有的寄生电容等影响而产生的馈通现象,使得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的电压Vlca、Vlcb降低大致相同的电压Vd,成为Vlca二Vs-VdVlcb二Vs-Vd。这时,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a、Vcsb为Vcsa二Vc-VadVcsb二Vc+Vad。在时刻T3,与辅助电容Ccsa连接的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从Vc-Vad增大到Vc+Vad,增大了2XVad的量,与辅助电容Ccsb连接的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从Vc+Vad减小到Vc-Vad,减小了2XVad的量。随着辅助电容布线24a和24b的电压变化,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Vlca、Vlcb分别变为Vlca二Vs-Vd+2XKXVadVlcb二Vs-Vd-2XKXVad。这里,K=CCS/(CLC(V)+CCS)。在时刻T4,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从Vc+Vad变化到Vc-Vad,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从Vc-Vad变化到Vc+Vad,都变化了2XVad的量,由此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Vlca、Vlcb,从Vlca二Vs-Vd+2XKXVad23Vlcb:Vs-Vd-2XKXVad变为Vlca=Vs-VdVlcb二Vs-Vd。在时刻T5,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从Vc-Vad变化到Vc+Vad,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从Vc+Vad变化到Vc-Vad,都变化了2XVad的量,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Vlca、Vlcb,也从Vlca二Vs-VdVlcb4s-Vd变为Vlca=Vs-Vd+2XKXVadVlcb=Vs_Vd-2XKXVad。Vcsa、Vcsb、Vlca、Vlcb每隔水平扫描期间1H的整数倍的间隔交替重复上述T4、T5中的变化。将上述T4、T5的重复间隔是设定为1H的1倍、还是2倍、还是3倍、或者是3倍以上的倍数,只要根据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极性反转方法等)和显示状态(闪烁、显示粗糙感等)进行适当设定即可。该重复持续到下一次像素10改写时、即到与T1等效的时间为止。因而,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Vlca、Vlcb的平均电压分别为Vlca=Vs_Vd+KXVadVlcb=Vs-Vd-KXVad。因此,子像素10a、10b的液晶层13a、13b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1(=VLspa)、V2(=VLspb),分别是第一子像素电极18a的电压和相对电极17的电压之差、以及第二子像素电极18b的电压和相对电极17的电压之差,艮口,Vl=VLspa=Vlca-VcomV2:VLspb:Vlcb-Vcom即,Vl二Vs-Vd+KXVad-VcV2=Vs-Vd-KXVad-Vc。因而,子像素10a和10b的各个子像素的液晶层13a和13b上施加的有效电压之差AV(H-V2)为AV二2XKXVad(这里,K=CCS/(CLC(V)+CCS)),可以对液晶层13a和13b施加互不相同的电压。图10中,示意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V1和V2的关系。从图10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Vl值越小,AV值越大。此外,之所以AV值随V1或V2而变化,是因为液晶电容的静电电容值CLC(V)随电压而变化。图ll(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以右60度视角的Y特性,图11(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以右上60度视角的Y特性。图ll(a)及图ll(b)中,为了比较还表示了对子像素10a、10b施加同一电压时的Y特性。从图ll(a)及图ll(b)可知,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灰度特性与两个子像素电极的电压相等的情况相比,更接近纵轴值-横轴值即正面方向的灰度特性&=2.2),改善了y特性。如上所述,在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内,通过以图9所示那样改变各电压,能够对不同子像素的液晶层施加不同的有效电压,从而可以改善从斜向观察时的Y特性。下面,参照图12,说明对参照图7和图8说明的一个像素10施加的电压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内的变化。图12中,Vg表示扫描线12的电压,Vcsa表示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b表示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Lspa表示在第一子像素10a的液晶层13a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b表示在第二子像素10b的液晶层13b上施加的有效电压。如上所述,垂直扫描期间是选择某一扫描线起、到下一次选择该扫描线为止的期间,图12中该期间用V-Total表示。此外,图12中未表示因参照图9说明的馈通现象而产生的电压Vd的变化。另外,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a、Vcsb有显示期间AH和调整期间朋。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a、Vcsb在显示期间AH中以某一期间(这里是20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在调整期间BH中以与显示期间AH的期间不同的期间(这里是36H或26H)变化一周期。显示期间AH和调整期间BH之和与垂直扫描期间(V-Total)相等。另外,这里,显示期间AH在与某一帧对应的垂直扫描期间开始后,在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a、Vcsb变化时开始,调整期间BH在与该帧对应的垂直扫描期间结束后,在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a、Vcsb变化时结束。本实施方式中,帧频例如为60Hz。图12中,表示了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电压变化。在以下说明中,将四个垂直扫描期间分别称为第一第四垂直扫描期间,与各垂直扫描期间对应的显示期间AH、调整期间BH分别称为第一^^第四显示期间AH、第一第四调整期间25BH。另外,这里也一样,如果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变为较高的电压(VcH),则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变为较低的电压(VcL),相反地,如果Vcsa变为较低的电压(VcL),则Vcsb变为较高的电压(VcH)。此外,VcH和VcL之差与参照图9说明的2XVad对应。在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为VcL、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为VcH的时刻,扫描线12的电压Vg从VgL变为VgH。随着扫描线12的电压Vg变为VgH,第一垂直扫描期间开始,同时对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进行充电。在扫描线12的电压Vg为VgH的期间,由于信号线14的电压Vs高于相对电极17的电压Vc,因此充电的结果使得第一子像素电极18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8b的电压高于相对电极17的电压Vc。然后,一旦扫描线12的电压Vg从VgH再次回到VgL,对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的充电就结束。然后,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增大到VcH,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减小到VcL。这里,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增大、以及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减小的时刻是第一显示期间AH开始的时刻。在第一显示期间AH中,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每隔IOH而增大或减小,并以20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一旦第一显示期间AH结束,第一调整期间BH就开始。在第一调整期间BH中,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以18H为间隔而增大或减小。由于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的电压随着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第一子像素10a的液晶层13a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大于第二子像素10b的液晶层13b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第一子像素10a比第二子像素10b要亮。在第一调整期间BH中,在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为VcH、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为VcL的时刻,扫描线12的电压Vg从VgL变为VgH。随着扫描线12的电压Vg变为VgH,第一垂直扫描期间结束,第二垂直扫描期间开始,同时对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进行充电。在扫描线12的电压Vg为VgH的期间,由于信号线14的电压Vs高于相对电极17的电压Vc,因此充电的结果使得第一子像素电极18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8b的电压高于相对电极17的电压Vc。然后,一旦扫描线12的电压Vg从VgH再次回到VgL,对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的充电就结束。然后,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减小到VcL,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增大到VcH。在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减小、以及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增大时,第一调整期间结束,第二显示期间AH开始。在第二显示期间AH中也同样,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每隔10H而增大或减小,并以20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在第二调整期间BH中,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以13H为间隔而增大或减小。由于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的电压随着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第二垂直扫描期间中,第二子像素10b的液晶层13b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大于第一子像素10a的液晶层13a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第二子像素10b比第一子像素10a要亮。接着,在第二调整期间BH中,在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为VcH、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为VcL的时刻,扫描线12的电压Vg从VgL变为VgH。随着扫描线12的电压Vg变为VgH,第二垂直扫描期间结束,第三垂直扫描期间开始,同时对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进行充电。在扫描线12的电压Vg为VgH的期间,由于信号线14的电压Vs低于相对电极17的电压Vc,因此充电的结果使得第一子像素电极18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8b的电压低于相对电极17的电压Vc。然后,一旦扫描线12的电压Vg从VgH再次回到VgL,对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的充电就结束。然后,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减小到VcL,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增大到VcH。在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减小、以及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增大时,第二调整期间BH结束,第三显示期间AH幵始。在第三显示期间AH中,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每隔10H而增大或减小,并以20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在第三调整期间BH中,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以18H为间隔而增大或减小。由于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的电压随着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第三垂直扫描期间中,第一子像素10a的液晶层13a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大于第二子像素10b的液晶层13b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第一子像素10a比第二子像素10b要壳。接着,在第三调整期间BH中,在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为VcL、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为VcH的时刻,扫描线12的电压Vg从VgL变为VgH。随着扫描线12的电压Vg变为VgH,第三垂直扫描期间结束,第四垂直扫描期间开始,同时对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进行充电。在扫描线12的电压Vg为VgH的期间,由于信号线14的电压Vs低于相对电极17的电压Vc,因此充电的结果使得第一子像素电极18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8b的电压低于相对电极17的电压Vc。然后,一旦扫描线12的电压Vg从VgH再次回到VgL,对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的充电就结束。然后,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增大到VcH,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减小到VcL。在第一辅助电容布线24a的电压Vcsa增大、以及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b的电压Vcsb减小时,第三调整期间BH结束,第四显示期间AH开始。在第四显示期间AH中,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每隔10H而增大或减小,并以20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在第四调整期间BH中,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以13H为间隔而增大或减小。由于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18a、18b的电压随着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24a、24b的电压Vcsa、Vcsb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第四垂直扫描期间中,第二子像素10b的液晶层13b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大于第一子像素10a的液晶层13a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第二子像素10b比第一子像素10a要亮。从第五垂直扫描期间开始,各电压与图12所示的第一第四垂直扫描期间同样地变化。如上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明、+)、(暗、+)、(明、-)、(暗、-)依次变化,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暗、+)、(明、+)、(暗、-)、(明、-)依次变化,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如图6(a)所示那样变化。这样,通过改变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a、Vcsb,在提高了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抑制显示质量的降低。此外,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定像素电极和相对电极的电位大小关系每隔一定时间反转,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每隔一定时间反转。这种情况下,在将相对电极和像素电极设置在不同基板上的典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是从光源侧向观察者侧、和从观察者侧向光源侧进行反转。如上所述,电压设定为交流电压的方法称为「交流驱动法」。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的反转周期为两帧期间(例如33.333ms)的2倍(例如66.667ms)。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每隔显示的两帧图像就使得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反转。因而,在显示静止图像的情况下,若各电场方向的电场强度(施加电压)不是正确的一致、即每改变电场方向、电场强度就发生变化,则像素的亮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产生显示闪烁的问题。为了防止该闪烁,必须使各电场方向的电场强度(施加电压)正确地一致。然而,工业生产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难以使各电场方向的电场强度正确地一致,因此通过在显示区域内使具有互不相同的电场方向的像素相邻配置,利用像素亮度在空间上的平均化效果,来减少闪烁。这种方法一般被称为「点反转J或「行反转」。此外,这些「反转驱动」中,反转的像素周期并不限于一个像素单位的棋盘式的反转(每隔一行及每隔一列的极性反转)的形态(l点反转)、或一行状的反转(每隔一行的反转)的形态(l行反转),还有每隔两行及每隔一列的极性反转(两行一列点反转)等多种状态,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设定。由以上可知,为了防止闪烁,最好是满足以下所示的三个条件。第一条件是使得在各电场方向(各施加电压的极性)上对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尽可能一致。即,与上述可靠性上的问题的情况相同,使得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压平均值尽可能地接近零。第二条件是相邻配置在各帧期间中、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方向不同的像素。第三条件是在同一帧内尽可能无序地配置比另外的子像素要亮的子像素。在显示上最好的是,将比另外的子像素要亮的子像素配置为彼此在列方向及行方向上不相邻,换言之就是将比另外的子像素要亮的子像素配置为棋盘状。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在具体说明满足三个条件之前,参照图13及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具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适于l点反转驱动的像素排列。图13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等效电路。图13中,各像素具有图7及图8所示的构造。像素配置为矩阵状,在以下说明中,将第n行第m列像素表示为像素ni,将像素n-m中包含的两个子像素表示为子像素n-m-A、n-m-B。液晶显示装置100中设置有10条辅助电容支线CS1CS10,各子像素通过辅助电容布线(CS总线)与辅助电容支线CS1CS10中的某一个连接。例如,辅助电容支线CS2与第一像素行的子像素1-a-B、1-b-B、1-c-B…和第二像素行的子像素2-a-A、2-b-A、2-c-A…连接,某一子像素和与该子像素相邻的另一像素中包含的子像素,通过同一辅助电容布线而与同一辅助电容支线连接。这里,说明由扫描线Gl和信号线Sa确定的像素1-a中包含的第一、第二子像素卜a-A、l-a-B的结构。第一、第二子像素卜a-A、1-a-B包括液晶电容CLCl-a-A和CLC1-a-B;以及辅助电容CCS1-a-A和CCS1-a-B。液晶电容由子像素电极、相对电极ComLC、和它们之间设置的液晶层构成,辅助电容由辅助电容电极、绝缘膜、和辅助电容相对电极(ComCSl、ComCS2)构成。第-一、第二子像素1-a-A、1-a-B通过各自对应的TFT1-a-A和TFT1-a-B而与公共信号线Sa连接。TFT1-a-A和TFT1-a-B根据提供给公共扫描线G1的电压进行开/关控制,当两个TFT为导通状态时,从公共信号线Sa向第一、第二子像素l-a-A、1-a-B各自具有的子像素电极和辅助电容电极提供电压。子像素l-a-A的辅助电容相对电极通过辅助电容布线(CS总线)CS1与辅助电容支线CS1连接,子像素l-a-B的辅助电容相对电极通过辅助电容布线(CS总线)CS2与辅助电容支线CS2连接。如上所述,图13所示的结构是两个子像素共用一条辅助电容布线和一条扫描线的结构,具有能够提高像素的幵口率的优点。图14中,表示在某一帧的有效扫描期间内变化的子像素的明暗及极性。图14中,表示第一12行及第af列的像素。图15中,表示驱动具有图13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各种电压(信号)的波形。图15中,Vsa表示信号线Sa的电压,Vsb表示信号线Sb的电压,VglVgl2表示扫描线GlG12的电压,VcslVcsl0表示辅助电容支线CSlCS10的电压,VLspl-a-AVLsp2-b-B表示在对应的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此外,图15中所示的波形是在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内的电压波形。具有图13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具有图15中所示波形的电压进行驱动。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避免使说明过于复杂,假定所有像素都显示同一中间灰度。在所有像素都显示同一中间灰度的情况下,如图15中所示,信号线Sa的电压Vsa以及信号线Sb的电压Vsb分别以一定的周期和一定的振幅振荡。电压Vsa、Vsb的振荡周期为两个水平扫描期间(2H)。信号线Sb的电压Vsb与信号线Sa的电压Vsa以相位相差180度那样变化。图15中,用「+」表示电压Vsa、Vsb高于相对电极电压的期间,用「-」表示电压Vsa、Vsb低于相对电极电压的期间。参照图9,如上所述,在使用TFT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信号线的电压通过TFT传输到子像素电极后,受扫描线电压Vg变化的影响而变化,发生馈通现象。相对电极的电压是考虑馈通现象而设定的。另外,虽然图15中未示出,但信号线Sc、Se的电压是与信号线Sa的电压Vsa同样变化,信号线Sd、Sf的电压是与信号线30Sb的电压Vsb同样变化。此外,如上所述,某一扫描线的电压Vg从低电平(VgL)切换到高电平(VgH)的时刻起、到它下一个扫描线的电压Vg从VgL切换到VgH的时刻为止的期间,是一个水平扫描期间(1H)。如图15所示,辅助电容支线CSlCS10的电压VcslVcslO以同一振幅及周期进行振荡。这里,振幅的周期为20H。电压Vcsl和Vcs2的关系是如果其中一个电压变为VcH,则另一个电压就变为VcL,如果其中一个电压变为VcL,则另一个电压就变为VcH。电压Vcs3和电压Vcs4、电压Vcs5和电压Vcs6、电压Vcs7和电压Vcs8、电压Vcs9和电压Vcs10,也具有与电压Vcsl和Vcs2相同的关系。另外,电压Vcs3、Vcs4是在电压Vcsl、Vcs2发生变化的2H后变化的,以下,电压Vcs5和Vcs6、电压Vcs7和Vcs8、电压Vcs9和VcslO都逐个错开2H而变化。如果扫描线电压Vg从VgL变为VgH,则与该扫描线连接的TFT为导通状态,向与该TFT连接的子像素提供对应的扫描线电压Vs。然后,扫描线电压变为VgL后,由于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发生变化,且该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变化量(包括变化方向、变化量的符号)对于子像素来说互不相同,因此,对子像素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不同。这里作为例示,说明子像素1-a-A和子像素l-a-B的各电压的变化。如果扫描线G1的电压Vgl从VgL变为VgH,则对子像素1-a-A、1-a-B的液晶电容CLCl-a-A、CLCl-a-B进行充电。扫描线G1的屯压Vgl为VgH时,信号线Sa的电压Vsa为+,子像素1-a-A、1-a-B的液晶电容CLC1-a-A、CLCl-a-B被充电至高于相对电极的电位。然后,如果扫描线Gl的电压Vgl从VgH变为VgL,则子像素卜a-A、l-a-B的液晶电容CLC1-a-A、CLCl-a-B与信号线Sa电绝缘,液晶电容CLC1-a-A、CLCl-a-B的充电结束。扫描线Gl的电压Vgl从VgH变为VgL后,辅助电容支线CSl的电压Vcsl的最初变化是增大,辅助电容支线CS2的电压Vcs2的最初变化是减小,然后,电压Vcsl、Vcs2分别每隔10H而反复增大及减小。因此,由扫描线Gl及信号线Sa确定的像素1-a中,与辅助电容支线CSl电连接的子像素l-a-A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与辅助电容支线CS2电连接的子像素l-a-B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这样,各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在对应的扫描线电压从VgH变为VgL后,在对应的辅助电容支线的最初电压变化为增大时,比对应的扫描线的电压为VgH时的对应的信号线电压要增大,在对应的辅助电容支线的最初电压变化为降低时,比对应的扫描线的电压为VgH时的对应的信号线电压要降低。其结果,在对应的扫描线被选择时对信号线电压带有的记号为+的情况下,如果辅助电容支线的上述电压变化为增大的方向,则对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比上述电压变化为减小的方向时要大。另外,在对应的扫描线被选择时对信号线电压带有的记号为-的情况下,如果辅助电容支线的上述电压变化为增大的方向,则对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比上述电压变化为减小的方向时要小。如上所述,图14中,表示在某一帧的有效扫描期间内变化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图14中,记号「明」表示子像素比另外的子像素要亮,即,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比另外的要大,记号「暗j表示子像素比另外的子像素要暗,即,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比另外的要小。另外,图14中,记号「+」表示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记号「-」表示子像素电极的电压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此外,一个像素中包含的两个子像素与行号较小的像素和行号较大的像素相邻,但一个像素包含的两个子像素中,将与行号较小的像素相邻的子像素表示为「A」,将与行号较大的像素相邻的子像素表示为「BJ。接着,参照图14及图15,说明各子像素的明暗及极性。首先,说明像素l-a中包含的子像素l-a-A和子像素l-a-B的明暗及极性。从图15可知,在扫描线Gl的电压Vgl为VgH的期间,信号线Sa的电压Vsa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因此,子像素卜a-A和子像素1-a-B的极性为+。另外,当扫描线Gl的电压Vgl从VgH变为VgL时,与各子像素对应的辅助电容支线CS1、CS2的电压Vcsl、Vcs2处于图15中箭头(左数第一个箭头)所示位置的状态。因此从图15可知,扫描线Gl的电压Vgl从VgH变为VgL后,由于子像素l-a-A的电压Vcsl的最初变化为增大(将其表示为「U」),子像素1-a-B的辅助电容支线CS2的电压Vcs2的最初变化为减小(将其表示为「D」),因此子像素1-a-A的有效电压增大,子像素l-a-B的有效电压减小,子像素1-a-A比子像素l-a-B要亮。然后,说明像素2-a中包含的子像素2-a-A和子像素2-a-B的明暗及极性。如图15所示,在扫描线G2的电压Vg2为VgH的期间,信号线Sa的电压Vsa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因此,子像素2-a-A和2-a-B的极性为-。另外,扫描线G2的电压Vg2从VgH变为VgL后,与各子像素2-a-A和2-a-B对应的辅助电容支线CS2、CS3的电压Vcs2、Vcs3处于图15中箭头(左数第二个箭头)所示位置的状态。因此从图15可知,扫描线Gl的电压Vgl从VgH变为VgL后,子像素2-a-A的辅助电容支线CS2的电压Vcs2的最初变化为减小(「D」),子像素2-a-B的辅助电容支线CS3的电压Vcs3的最初变化为增大(「U」)。因此,子像素2-a-A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增大,子像素2-a-B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减小,子像素2-a-A比子像素2-a-B要亮。然后,说明像素卜b中包含的子像素l-b-A和子像素l-b-B的明暗及极性。扫描线Gl的电压Vgl为VgH时,信号线Sb的电压Vsb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因此,子像素1-b-A和子像素l-b-B的极性为-。另外,当扫描线Gl的电压Vgl从VgH变为VgL时,与各子像素l-b-A、子像素l-b-B对应的辅助电容支线CSl、CS2的电压Vcsl、Vcs2处于图15中箭头(左数第一个箭头)所示位置的状态。因此从图15可知,扫描线Gl的电压Vgl从VgH变为VgL后,子像素l-b-A的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的最初电压变化为增大(「U」),子像素l-b-B的辅助电容支线CS2的电压Vcs2的最初电压变化为减小(「D」)。因此,子像素l-b-A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减小,子像素1-b-B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增大,子像素1-b-B比子像素1-b-A要亮。然后,说明像素2-b中包含的子像素2-b-A和2-b-B的明暗及极性。如图15所示,在扫描线G2的电压Vg2为VgH的期间,信号线Sb的电压Vsb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因此,子像素2-b-A和子像素2-b-B的极性为+。另外,扫描线G2的电压Vg2从VgH变为VgL后,与各子像素2-b-A和2-b-B对应的辅助电容支线CS2、CS3的电压Vcs2、Vcs3处于图15中箭头(左数第二个箭头)所示位置的状态。因此从图15可知,扫描线Gl的电压Vgl从VgH变为VgL后,子像素2-b-A的辅助电容支线CS2的电压Vcs2的最初电压变化为减小(「D」),子像素2-b-B的辅助电容支线CS3的电压Vcs3的最初变化为增大(「U」)。因此,子像素2-b-A的有效电压减小,子像素2-b-B的有效电压增大,子像素2-b-B比子像素2-b-A要亮。由以上可知,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如图14所示。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首先,说明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即在各电场方向上对各子像素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一致的情况。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各像素具有对液晶层施加不同有效电压的子像素,但是由于对所谓显示闪烁的显示品质产生主要影响的是较亮的子像素,即图14中表示为「明」的子像素,因此,特别是对于用记号「明」表示的子像素,要求满足第一条件。33一边参照图15所示的各电压波形,一边说明第一条件。图15中表示对电场方向(极性)不同的「明」子像素l-a-A、2-a-A的液晶层施加的电压VLsp1-a-A、VLsp2-a-A。图15所示的VLsp1-a-A、VLsp2-a-A中,实线是子像素1-a-A、2-a-A的子像素电极的电压,虚线是相对电极的电压,由于对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为实线和虚线的电压差,因此,通过适当设定相对电极的电压,使各电场方向上对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或是对液晶电容充电的电荷量)尽可能地一致,从而可以满足第一条件。接着,说明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即在各帧期间中极性不同的像素相邻配置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各像素具有对液晶层施加不同有效电压的子像素,因此除了对于像素要求满足第二条件外,还对于有效电压相等的子像素彼此之间也要求满足第二条件。尤其是与上述第二条件的情况相同,对于较亮子像素、即图14中用记号「明」表示的子像素,满足第二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如图14所示,表示各子像素极性(电场方向)的记号「+」和「-」,在行方向(水平方向)上例如为(+、-)、(+、-)、(+、-)以两个像素(2列)为周期反转,在列方向(垂直方向)上例如也是为(+、-)、(+、-)、(+、-)、(+、-)以两个像素(2行)为周期反转。即,若以像素为单位来看,则呈现被称为是点反转的状态,满足第二条件。接着,对明亮的了像素、即图14中用记号「明」表示的子像素进行确认。如图14所示,如果看同一行的子像素,例如第一行的子像素l-a-A、1-b-A、l-c-A…,则用记号「明」表示的子像素的极性全为「+」,但如果是看同一列的子像素,例如第一列的子像素1-a-A、1-a-B、2-a-A、2-a-B、3-a-A、3-a-B、…,则用记号「明」表示的子像素的极性为「+」、「-」、「+」、「-」以两个像素(2行)为周期反转。即,若以特别重要的亮度等级高的子像素为单位来看,则呈现被称为是行反转的状态,因此满足第二条件。另外,用记号「暗」表示的子像素也以同样的规律性进行配置,因此满足第二条件接着,说明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第三条件是指主动地在亮度不同的子像素内尽可能使亮度等级相同的子像素彼此不相邻那样进行配置。图14中,如果从两行两列共计4个子像素(例如,子像素l-a-A、1-a-B、1-b-A、l-b-B)来看,则列方向上配置为「明」、「暗」,下一行的列方向上配置为「暗」、「明J,若将这四个子像素看作是一个子像素群,则多个子像素以上述子像素群在整个34面上铺满的方式配置。即,如图14所示,「明」及「暗」的记号以子像素为单位配置成棋盘状,从而可知满足第三条件。这样,由于参照图14及图15而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全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因此能够实现防止闪烁的高品质显示。此外,参照图14及图15,表示了某一帧的有效扫描期间内变化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电压波形,但在下一帧中,相对于各扫描线的电压,信号线电压分别是与图15所示的波形同样地变化,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分别和图15所示的波形反转而变化。因此,在该帧中,与图14所示的各子像素相比,各子像素的极性不发生变化,各子像素的明暗发生反转。再下一帧中,相对于扫描线的电压,信号线电压分别与图15所示的波形反转而变化,同时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分别与图15所示的波形反转而变化。因此,在该帧中,与图14所示的各子像素相比,各子像素的明暗不发生变化,各子像素的极性发生反转。再再下一帧中,相对于扫描线的电压,信号线电压分别与图15所示的波形反转而变化,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分别与图15所示的波形同样变化。因此,在该帧中,与图14所示的各子像素相比,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发生反转。接着,参照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像素的电压变化。图16中,VcslVcs6表示辅助电容支线CSlCS6的电压,VglVg3表示扫描线G1G3的电压,VLspl-a-AVLsp3-a-B表示对子像素l-a-A3-a-B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此外,在以下说明中,设连续的四帧为帧n、n+l、n+2、n+3。图16中,还表示了输入图像信号的垂直扫描期间。输入图像信号的垂直扫描期间由液晶面板100A(参照图1)内的各像素在每行被选择的有效扫描期间(V-Disp)、和液晶面板100A内没有一个像素被选择的垂直回扫期间(V-Blank)构成,有效扫描期间取决于液晶面板100A的显示区域(有效像素行数)。本说明书中,单称为「垂直扫描期间」时,「垂直扫描期间」是指「液晶面板的垂直扫描期间」,「垂直扫描期间」(即「液晶面板的垂直扫描期间」)与「输入图像信号的垂直扫描期间」使用的意义不同。「输入图像信号的垂直扫描期间」为一帧或一场期间,是指对于各像素在公共的时刻开始、结束的期间,而「垂直扫描期间」如上所述,是指为了写入显示信号电压而选择某一扫描线起、到为了写入下一个显示信号电压而选择该扫描线为止的期间,根据对应的扫描线在不同时刻开始,在不同时刻结束。图16中,用斜线表示"垂直扫描期间"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依据像素的行而不同的情况。从图16可知,在一帧内,扫描线从第一行开始依次被选择,如果扫描线被选择,则对应的子像素电极的电压发生变化,该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开始。如上所述,输入图像信号的垂直扫描期间由有效扫描期间(V-Disp)和垂直回扫期间(V-Blank)构成,但某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从帧n的有效扫描期间的中途开始,经垂直回扫期间,一直持续到帧n+l的有效扫描期间的中途为止。接着,如果选择对应的扫描线,则该子像素中的下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开始。此外,对于任何一个像素,「垂直扫描期间」的长度和「输入图像信号的垂直扫描期间」的长度都是相等的。从图16可知,从帧n到帧n+3,子像素1-a-A的(明暗、极性)以(明、+)、(暗、+)、(明、-)、(暗、-)依次变化,子像素1-a-B的(明暗、极性)以(暗、+)、(明、+)、(暗、-)、(明、-)的顺序变化。另外,子像素2-a-A的(明暗、极性)以(明、-)、(暗、-)、(明、+)、(暗、+)依次变化,子像素2-a-B的(明暗、极性)以(暗、-)、(明、-)、(暗、+)、(明、+)的顺序变化。图17中,表示子像素1-a-A、1-a-B的明暗和极性以及子像素l-a-A、1-a-B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如图17所示,在帧n中,子像素卜a-A、1-a-B的极性为+,且子像素l-a-A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子像素l-a-B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另外,在帧n+l中,子像素l-a-A、l-a-B的极性为+,且子像素1-a-A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子像素卜a-B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在帧n+2中,子像素1-a-A、1-a-B的极性为-,且子像素1-a-A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子像素1-a-B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另外,在帧n+3中,子像素1-a-A、1-a-B的极性为-,且子像素l-a-A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子像素l-a-B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如上所述,子像素l-a-A的(极性、辅助电容布线的开始的电压变化)从帧n到帧n+3,以(+、t)、(+、1)、(-、1)、(-、t)的顺序变化,依次出现不同的组合。另一方面,子像素l-a-B的(极性、辅助电容布线的开始的电压变化)从帧n到帧n+3,以(+、|)、(+、t)、(-、t)、(-、l)的顺序变化,极性与子像素l-a-A的相同,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依次出现不同的组合。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在显示期间中以20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也可以如图18(a)所示,在显示期间中以16H为一个周期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第一及第三调整期间BH中,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每隔13H变化,在第二及第四调整期间BH中,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每隔9H变化。或者,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也可以如图18(b)所示,在显示期间中以24H为一个周期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第一及第三调整期间BH中,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每隔15H变化,在第二及第四调整期间BH中,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每隔21H变化。期间BH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的时间可由V-total的值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上述说明中,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在调整期间中变化一个周期,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也可以如图19(a)所示,在各调整期间中以2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也可以如图19(b)所示,以1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或者,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也可以如图19(c)所示,在调整期间中维持VcH和VcL的平均值。另外,上述说明中,对于与一帧对应的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存在一个调整期间,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图20所示,也可以是对于与两帧对应的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存在一个调整期间。图20中,各垂直扫描期间为810H,辅助电容电压VcslVcs3在显示期间中以20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在调整期间中每隔5H而变化。这样,当两个垂直扫描期间(810HX2^620H)为显示期间中的一个周期(20H)的整数倍时,通过对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设置半周期的期间作为调整期间,并且使其极性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从而如参照图17所说明的那样,能够使第三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与第一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电压的变化不同,从而如图6(a)所示,可以改变子像素的明暗及极性。另外,上述说明中,各调整期间为水平扫描期间的偶数倍,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各调整期间也可以是水平扫描期间的奇数倍。如图21所示,即使第一和第三调整期间为37H,第二和第四调整期间为27H,也与水平扫描期间的偶数倍的情况相同,通过反转子像素的明暗及极性,可以抑制显示粗糙。另外,上述说明中,相邻像素的两个子像素与同一辅助电容布线连接,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对相邻像素的两个子像素设置不同的辅助电容布线,使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分别各自变化。图22中,表示在某一帧的有效扫描期间内变化的子像素的明暗及极性。图22中,表示第一六行及第af列的像素。这里也一样,液晶显示装置100中设置了10条辅助电容支线CS1CS10,如图22所示,辅助电容支线CS1与第一像素行的子像素1-a-A、1-b-A、1-c-A…和第六像素行的子像素6-a-A、6-b-A、6-c-A…连接,辅助电容支线CS2与第一像素行的子像素1-a-B、1-b-B、l-c-B…和第六像素行的子像素6-a-B、6-b-B、6-c-B…连接。另外,辅助电容支线CS3与第二像素行的子像素2-a-A、2-b-A、2-c-A连接。这样,在具有图22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某一子像素、和与该子像素相邻的另一像素中包含的子像素,分别与不同的辅助电容布线连接,两个子像素电气独立。图23中,表示具有图22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等效电路,图24中,表示驱动该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各种电压(信号)的波形。图24中,Vsa表示信号线Sa的电压,Vsb表示信号线Sb的电压,VglVgl2表示扫描线GlG12的电压,VcslVcslO表示辅助电容支线CSlCS10的电压,VLspl-a-AVLsp2-b-B表示对子像素1-a-A2-b-B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此外,图24中所示的是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内的电压波形。如图24所示,辅助电容支线CSlCS10的电压VcslVcslO以同一振幅及周期进行振荡。这里,振幅的周期为10H。电压Vcsl和Vcs2的关系是如果其中一个电压变为VcH,则另一个电压就变为VcL,如果其中一个电压变为VcL,则另一个电压就变为VcH。电压Vcs3和电压Vcs4、电压Vcs5和电压Vcs6、电压Vcs7和电压Vcs8、电压Vcs9和电压VcslO也具有相同的关系。从图24可知,扫描线Gl的电压Vgl变为VgL后,电压Vcsl增大「t」,电压Vcs2减小「I」。另外,从图24还可知,扫描线G2的电压Vg2变为VgL后,电压Vcs3减小「4」,电压Vcs4增大「t」。在图22所示的结构中,由于不同行的子像素与不同的辅助电容支线连接,因此可以在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使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电压在同一时刻增大或减小。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也可以用图24所示的电压波形驱动图22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从而满足上述所有三个条件,因此能够防止闪烁而实现高品质显示。此外,这里参照图22图24说明了在某一帧的有效扫描期间内变化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电压波形,但在下一帧中,相对于各扫描线的电压,信号线电压分别与图24所示的波形同样地变化,而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分别与图24所示波形反转而变化。因此,在该帧中,与图22所示的各子像素比较,各子像素的极性不发生变化,各子像素的明暗反转。再下一帧中,相对于扫描线的电压,信号线电压分别与图24所示的波形反转而变化,同时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分别与图24所示的波形反转而变化。因此,在该帧中,与图22所示的各子像素相比,各子像素的明暗不发生变化,各子像素的极性发生反转。再再下一帧中,相对于扫描线的电压,信号线电压分别与图24所示的波形反转而变化,而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分别与图24所示的波形同样变化。因此,在该帧中,与图22所示的各子像素相比,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发生反转。这样,即使是在图22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层中,也能够提高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并能抑制显示品质的降低。此外,上述说明中,如图8所示,对于同一像素10中包含的子像素10a、10b设置了公共信号线14,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同一像素中包含的子像素设置不同的信号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不是对每一个子像素都不相同,也可以通过使信号线电压不同,来对子像素的液晶层施加不同的有效电压。图25中,表示对两个子像素10a、10b的各个子像素设置了信号线14a、14b的像素IO。如图25所示,像素10具有通过各自对应的TFT16a和16b与互不相同的信号线14a和14b连接的两个子像素电极18a和18b。由于子像素10a和10b构成--个像素IO,因此TFT16a和16b的栅极与公共扫描线(栅极总线)12连接,利用同一扫描信号进行开/关控制。对信号线(源极总线)14a和14b提供信号电压(灰度电压)以满足上述关系。此外,TFT16a和16b的栅极最好是采用公用的结构。此外,上述说明中,表示相对电极的电压是固定的而与时间无关,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相对电极的电压也可以随时间而变化。另外,图10中,表示了第一子像素的有效电压和第二子像素的有效电压在很大灰度范围内都不同,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各子像素的有效电压只要在特定的灰度范围(例如,将黑白之间的灰度分割成0灰度256灰度的256灰度显示的情况下的36灰度128灰度的灰度范围)中不同即可。39另外,上述说明中,表示了能够改善常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是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问题在MVA模式和ASM模式中要比IPS模式中来得显著。而另一方面,IPS模式与MVA模式或ASM模式相比,难以高产率制造正面观察时的对比度高的液晶面板。由于这些原因,尤其希望改善MVA模式和ASM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实施方式2)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点在于,连续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的变化的顺序。以下说明中,为了避免繁复,省略与实施方式l重复的说明。参照图2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电场方向的变化、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如图26(a)所示,期间l、4、5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3、6为第二极性期间。这里,若看连续的四个垂直扫描期间,则有两个为第一极性期间,剩下的两个为第二极性期间。例如,在图26(a)中的期间14,期间1和期间4为第--极性期间,期间2和期间3为第二极性期间。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对于第一极性期间,有满足IVLspaI〉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l)、和满足IVLspaI<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4)。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对于第二极性期间,有满足IVLspaI〉IVLspb|的期间(这里是期间3)、和满足IVLspa1<IVLspb|的期间(这里是期间2)。图26(b)及图26(c)中,分别用粗线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各垂直扫描期间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是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和相对电极的电压Vc之差的有效值,这里所表示的相对电极的电压Vc是固定的。在期间1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26(a)所示,期间l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在期间2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26(a)所示,期间2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在期间3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1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26(a)所示,期间3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在期间4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26(a)所示,期间4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从期间5开始,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重复期间14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由以上可知,如图26(a)所示,第一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明、+)、(暗、-)、(明、-)、(暗、+)依次变化,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暗、+)、(明、-)、(暗、-)、(明、+)的顺序变化。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子像素的明暗,并且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极性。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实施方式l的液晶显示装置一样,由于子像素的明暗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因此可以抑制显示粗糙。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实施方式l的液晶显示装置一样,由于第一极性期间和第二极性期间都具有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的期间,因此如图26(b)和图26(c)所示,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14)内,有效电压VLspa的平均值和有效电压VLspb的平均值大致相等,通过调整相对电压,可以使有效电压VLspa、VLspb的平均值都为零,其结果,能够抑制产生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图27中,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第一、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的变化。图27中,将连续的四帧表示为帧n、n+l、n+2、n+3。如图27所示,在帧n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J)。另外,在帧n+l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1」)。在帧n+2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另外,在帧n+3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此外,在为了说明实施方式l所参照的图6(a)中,在假设调换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情况下的期间25中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与图26(a)所示的期间14中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一致。因而,第一子像素电极的显示面积与第二子像素电极的显示面积相等时,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实际上起到与实施方式l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的效果。(实施方式3)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点在于,连续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的变化的顺序。以下说明中,为了避免繁复,省略重复的说明。参照图2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的变化、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如图28(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期间l、3、5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4、6为第二极性期间。这里,若看连续的四个垂直扫描期间,则有两个为第一极性期间,剩下的两个为第二极性期间。例如,在图28(a)中的期间14,期间1和期间3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和期间4为第二极性期间。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对于第一极性期间,有满足IVLspal〉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l)、和满足IVLspaI<IVLspb|的期间(这里是期间3)。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对于第二极性期间,有满足IVLspal〉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2)、和满足IVLspa|<|VLspb|的期间(这里是期间4)。图28(b)及图28(c)中,分别用粗线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各垂直扫描期间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是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和相对电极的电压42Vc之差的有效值,这里所表示的相对电极的电压Vc是固定的。在期间1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28(a)所示,期间l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在期间2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28(a)所示,期间2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在期间3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28(a)所示,期间3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在期间4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28(a)所示,期间4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从期间5开始,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重复期间14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帧频为例如120Hz。由以上可知,如图28(a)所示,第一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明、+)、(明、-)、(暗、+)、(暗、-)依次变化,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暗、+)、(暗、-)、(明、+)、(明、-)的顺序变化。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子像素的明暗,并且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极性。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由于子像素的明暗是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因此可以抑制显示粗糙。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由于第一极性期间和第二极性期间中都发生第一、第二子像素明暗的反转,因此如图28(b)和图28(c)所示,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14)内,有效电压VLspa的平均值和有效电压VLspb的平均值大致相等,通过调整相对电压,可以使有效电压VLspa、VLspb的平均值都为零,其结果,能够抑制产生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接着,参照图29,说明多个垂直扫描期间内在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图29中,Vg表示扫描线的电压,Vcsa表示第一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b表示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Lspa表示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b表示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这里,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在显示期间AH中每隔10H而增大或减小,以20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另外,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在第一、第三调整期间BH中每隔18H而增大或减小,在第二、第四调整期间BH中每隔13H而增大或减小。根据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的变化而改变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从而使得第一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明、+)、(明、-)、(暗、+)、(暗、-)依次变化,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暗、+)、(暗、-)、(明、+)、(明、-)的顺序变化。这样,由于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及极性如图28(a)所示那样变化,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在提高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抑制显示品质的降低。图30中,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第一、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的变化。图30中,将连续的四帧表示为帧n、n+l、n+2、n+3。如图30所示,在帧n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另外,在帧n+l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在帧n+2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另外,在帧n+3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j),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此外,从图17和图30的比较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与实施方式l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但极性变化与实施方式l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44这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实施方式l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子像素的明暗的反转周期的不同之处。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28所示,子像素的明暗是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相反地,实施方式l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6所示,子像素的明暗是每隔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子像素的明暗反转周期要比实施方式l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长两倍。由以上内容可知,通过反转子像素的明暗可以减少粗糙,子像素的明暗反转周期越短,减少粗糙的效果就越高。但另一方面,如果垂直扫描期间过短,则液晶分子的取向无法在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内充分变化,其结果,有时无法达到预定的亮度。这样,如果垂直扫描期间相较于液晶分子的响应速度过短,则无法得到足够的子像素间的亮度差,从而降低改善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的效果。表1中,表示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2、实施方式l以及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帧频变化时的显示品质。表1中,显示品质良好的用「o」表示,显示品质差的用「X」表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5</column></row><table>实施方式1(参照图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6</column></row><table>根据表l,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对于所有帧频都能获得良好的视野角改善效果,而另一方面,对于所有帧频都有显示粗糙的问题。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可靠性上的问题而无法用于工业产品。实施方式l、3的液晶显示装置都未产生在专利文献2中成为问题的可靠性上的问题,因此可用作为工业产品而没有问题。而且,实施方式l、3的液晶显示装置也解决了在专利文献l中成为问题的显示粗糙的问题。然而,若比较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则从视野角特性的改善效果和显示闪烁(Flicker)这一点来看,对帧频可以进行最适当的选择。如表1中所示,对于实施方式l的液晶显示装置,若帧频在60Hz以上90Hz以下,则能获得良好的显示品质,相反地,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若帧频在120Hz以上,则能实现无闪烁的显示。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实验确认了帧频为120Hz时可以获得改善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的效果,但是对于120Hz以上的帧频,最好是通过液晶材料或驱动方法来提高响应速度。(实施方式4)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第四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点在于,连续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的变化的顺序。以下说明中,为了避免繁复,省略重复的说明。参照图3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的变化、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如图31(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期间l、3、5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4、6为第二极性期间。这里,若看连续的四个垂直扫描期间,则有两个为第一极性期间,剩下的两个为第二极性期间。例如,在图31(a)中的期间14,期间1和期间3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和期间4为第二极性期间。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对于第一极性期间,有满足IVLspal〉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l)、和满足IVLspaI<IVLspb|的期间(这里是期间3)。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对于第二极性期间,有满足IVLspal〉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4)、和满足IVLspa|<|VLspb|的期间(这里是期间2)。图31(b)及图31(c)中,分别用粗线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各垂直扫描期间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是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和相对电极的电压Vc之差的有效值,这里所表示的相对电极的电压Vc是固定的。在期间1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1(a)所示,期间l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在期间2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1(a)所示,期间2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在期间3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1(a)所示,期间3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在期间4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1(a)所示,期间4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从期间5开始,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重复期间14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由以上可知,如图31(a)所示,第一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明、+)、(暗、-)、(暗、+)、(明、-)依次变化,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暗、+)、(明、-)、(明、+)、(暗、-)的顺序变化。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子像素的明暗,并且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极性。本实施方式中,帧频为例如120Hz。图32中,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第一、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的变化。图32中,将连续的四帧表示为帧n、n+l、n+2、n+3。如图32所示,在帧ri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4」)。另外,在帧n+l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在帧n+2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4」),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另外,在帧n+3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4」),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一样,由于子像素的明暗是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因此能够抑制显示粗糙。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一样,由于在第一极性期间和第二极性期间中都发生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反转,因此如图31(b)和图31(c)所示,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14)内,有效电压VLspa的平均值和有效电压VLspb的平均值大致相等,通过调整相对电压,可以使有效电压VLspa、VLspb的平均值都为零,其结果,能够抑制产生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此外,在为了说明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参照的图28(a)中,假设极性反转时的期间25中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与图31(a)所示的期间14中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一致。因而,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实际上起到与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的效果。还有,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参照图14和图15所说明的进行点反转驱动的情况下,子像素l-a-A、1-a-B的明暗及极性以图31(a)的期间l4所示那样变化时,子像素2-a-A、2-a-B的明暗及极性以图28(a)的期间25所示那样变化。(实施方式5)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点在于,连续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的变化的顺序。以下说明中,为了避免繁复,省略重复的说明。参照图3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的变化、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如图33(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期间l、4、5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3、6为第二极性期间。这里,若看连续的四个垂直扫描期间,则有两个为第一极性期间,剩下的两个为第二极性期间。例如,在图33(a)中的期间14,期间1和期间4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和期间3为第二极性期间。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对于第一极性期间,有满足IVLspal〉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l)、和满足IVLspaI<IVLspb|的期间(这里是期间4)。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对于第二极性期间,有满足IVLspal>1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2)、和满足1VLspa|<IVLspb|的期间(这里是期间3)。图33(b)及图33(c)中,分别用粗线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各垂直扫描期间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是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和相对电极的电压Vc之差的有效值,这里所表示的相对电极的电压Vc是固定的。在期间1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3(a)所示,期间l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在期间2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49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1)。因而,如图33(a)所示,期间2为第二极性期间,而且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在期间3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3(a)所示,期间3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在期间4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3(a)所示,期间4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从期间5开始,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重复期间14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帧频为例如120Hz。由以上可知,如图33(a)所示,第一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明、+)、(明、-)、(暗、-)、(暗、+)依次变化,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暗、+)、(暗、-)、(明、-)、(明、+)的顺序变化。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子像素的明暗,并且在子像素的明暗反转时和错开一个垂直扫描期间时使极性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由于子像素的明暗是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因此可以抑制显示粗糙。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由于第一极性期间和第二极性期间中都发生第一、第二子像素明暗的反转,因此如图33(b)和图33(c)所示,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14)内,有效电压VLspa的平均值和有效电压VLspb的平均值大致相等,通过调整相对电压,可以使有效电压VLspa、VLspb的平均值都为零,其结果,能够抑制产生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接着,参照图34,说明多个垂直扫描期间内的电压变化。图34中,Vg表示扫描线的电压,Vcsa表示第一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b表示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Lspa表示在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b表示在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这里,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在显示期间AH中每隔10H而增大或减小,以20H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变化。另外,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在第一第四调整期间BH中每隔18H而增大或减小。图35中,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第一、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的变化。图35中,将连续的四帧表示为帧n、n+l、n+2、n+3。如图35所示,在帧n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另外,在帧n+l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在帧n+2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另外,在帧n+3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如上所述,根据第一、第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的变化而改变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从而使得第一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明、+)、(明、-)、(暗、-)、(暗、+)依次变化,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暗、+)、(暗、-)、(明、-)、(明、+)的顺序变化。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在提高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抑制显示品质的降低。(实施方式6)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六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点在于,连续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及有效电压的变化的顺序。以下说明中,为了避免繁复,省略重复的说明。参照图3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的变化、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如图36(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期间l、2、5、6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3、4为第二极性期间。这里,若看连续的四个垂直扫描期间,则有两个为第一极性期间,剩下的两个为第二极性期间。例如,在图36(a)51中的期间14,期间1和期间2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3和期间4为第二极性期间。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对于第一极性期间,有满足IVLspal>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l)、和满足IVLspaI<IVLspb|的期间(这里是期间2)。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对于第二极性期间,有满足IVLspal〉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4)、和满足IVLspa|<IVLspb|的期间(这里是期间3)。图36(b)及图36(c)中,分别用粗线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各垂直扫描期间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是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和相对电极的电压Vc之差的有效值,这里所表示的相对电极的电压Vc是固定的。在期间1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6(a)所示,期间l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在期间2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6(a)所示,期间2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在期间3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低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6(a)所示,期间3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在期间4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6(a)所示,期间4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从期间5开始,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重复期间14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由以上可知,如图36(a)所示,第一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明、+)、(暗、+)、(暗、-)、(明、-)依次变化,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暗、+)、(明、+)、(明、-)、(暗、-)的顺序变化。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每52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子像素的明暗,并且在子像素的明暗反转时和错开一个垂直扫描期间的状态下使极性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由于子像素的明暗是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因此可以抑制显示粗糙。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由于第一极性期间和第二极性期间中都发生第一、第二子像素明暗的反转,因此如图36(b)和图36(c)所示,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14)内,有效电压VLspa的平均值和有效电压VLspb的平均值大致相等,通过调整相对电压,可以使有效电压VLspa、VLspb的平均值都为零,其结果,能够抑制产生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图37中,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以及第一、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的变化。图37中,将连续的四帧表示为帧n、n+l、n+2、n+3。如图37所示,在帧n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另外,在帧n+l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在帧n+2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另外,在帧n+3中,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极性为-,且第一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减小(「Ij),第二子像素的垂直扫描期间中开始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为增大(「t」)。此外,在图36(a)中假设调换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情况下的期间25中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与为了说明实施方式5而参照的图33(a)所示的期间14中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一致。因而,第一子像素电极的显示面积与第二子像素电极的显示面积相等时,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实际上起到与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的效果。还有,实施方式6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参照图14和图15所说明的进行点反转驱动的情况下,子像素1-a-A、l-a-B的明暗及极性以图36(a)的期间l4所示那样变化时,子像素2-a-A、2-a-B的明暗及极性以图33(a)的期间25所示那样变化。(实施方式7)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七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与实施方式16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子像素的亮度通过中间亮度而变化。以下说明中,为了避免繁复,省略重复的说明。参照图3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的变化、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如图38(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期间l、3、5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4、6为第二极性期间。这里,若看连续的四个垂直扫描期间,则有两个为第一极性期间,剩下的两个为第二极性期间。例如,在期间14中,期间1和期间3为第一极性期间,期间2和期间4为第二极性期间。另外,第一极性期间是满足IVLspaI〉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l)以及满足IVLspaI<IVLspbI的期间(这里是期间3),第二极性期间是VLspa与VLspb相等的期间(期间2和4)。图38(b)及图38(c)中,分别用粗线表示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各垂直扫描期间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VLspa、VLspb是第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和相对电极的电压Vc之差的有效值,这里所表示的相对电极的电压Vc是固定的。在期间1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8(a)所示,期间l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在期间2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相等(VLsp『VLspb)。因而,如图38(a)所示,期间2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与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相等。在期间3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IVLspaI<IVLspbI)。因而,如图38(a)所示,期间3为第一极性期间,第二子像素比第一子像素要亮。54在期间4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及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都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相等(VLspa^VLspb)。因而,如图38(a)所示,期间4为第二极性期间,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与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相等。从期间5开始,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重复期间14中的第一、第二子像素的明暗和极性。由以上可知,如图38(a)所示,第一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明、+)、(中、-)、(暗、+)、(中、-)依次变化,而第二子像素的(明暗、极性)以(暗、+)、(中、-)、(明、+)、(中、-)的顺序变化。这里,「中」表示第一子像素的亮度和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相等。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子像素的亮度每隔垂直扫描期间通过中间亮度而呈三阶段变化,并且使极性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子像素的明暗反转,因此可以抑制显示粗糙。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38(b)和图38(c)所示,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14)内,有效电压VLspa的平均值和有效电压VLspb的平均值大致相等,通过调整相对电压,可以使有效电压VLspa、VLspb的平均值都为零,其结果,能够抑制产生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接着,一边参照图39A、图39B以及图40,一边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以下说明中,设连续的四帧(垂直扫描期间)为帧n、n+l、n+2、n+3。图39A中,表示在帧n中变化的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图39B中,表示在帧n+l中变化的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如图39A和图39B所示的像素排列,这与参照图14在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说明的像素排列相同。因而,为了避免说明的过度复杂,省略重复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12条辅助电容支线,图39A和图39B中,将与12条辅助电容支线连接的辅助电容布线分别表示为CS1、CS2、CS3、…CS12。作为例示,说明像素l-a、l-b、2-a、2-b中包含的子像素的明暗以及极性的变化。在帧n中,如图39A所示,像素1-a和像素2-b的极性为第一极性(+),像素l-b和像素2-a的极性为第二极性(-)。子像素1-a-A、1-b-B、2-a-A、2-b-B都比另外的子像素要亮。接着,在帧n+l中,如图39B所示,各子像素变为中间亮度,各子像素的极性反转为与帧n时的相反。接着,在帧n+2中,各子像素的极性反转为与帧n+l时的相反,与图39A所示的相同,子像素的明暗反转为与图39A所示的相反。接着,在帧n+3中,与图39B所示的相同,各子像素变为中间亮度,各子像素的极性也反转为与图39B所示相同的极性。这里,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说明为了抑制闪烁而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参照图15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通过适当设定各信号线的电压以及相对电极的电压,使得在各电场方向上对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尽可能地一致,从而满足第一条件。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39A和图39B所示,相邻配置极性不同的像素,从而满足第二条件。还有,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比另外的子像素要亮的子像素尽可能地无序配置,具体地说是如图39A所示,「明」和「暗」的记号以子像素为单位而配置成棋盘状,从而满足第三条件。表2中,表示实施方式l、实施方式3以及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帧频变化时的显示品质。表2中,显示品质良好的用「〇」表示,显示品质差的用「X」表示。如表2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若使帧频在90Hz以上,则能够获得良好的显示品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7</column></row><table>参照图40,对于图39A和图39B中用虚线包围的子像素1-a-A、1-a-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信号线电压、第一、第二辅助电容支线电压、扫描线电压、以及根据第一、第二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子像素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图40中,Vsa表示信号线Sa的电压,Vsb表示信号线Sb的电压,Vcsl表示第一辅助电容支线CSl的电压,Vcs2表示第二辅助电容支线CS2的电压,Vgl表示扫描线Gl的电压,VLspl-a-A、VLspl-a-B表示子像素l-a-A、1-a-B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图40中,表示了在四帧nn+3中的各电压波形,如参照图38、图39A以及图39B所说明的那样,一边使子像素l-a-A的亮度以(明、中、暗、中)变化,使子像素1-a-B的亮度以(暗、中、明、中)变化,一边使各自的极性以(+、-、+、-)反转。各帧的写入动作从扫描线Gl的电压Vgl变为VgH(高电平)的时刻开始。输入图像信号的一个垂直扫描期间(V-Total)为801H。另外,第一辅助电容支线CSl的电压Vcsl是每隔6H而交替切换为第一电平(VL1)、第二电平(VL2)、第三电平(VL3)、第二电平(VL2)的波形,电压Vcsl和电压Vcs2彼此有180。的相位差。图40中,从扫描线Gl的电压Vgl变为VgL(低电平)起、到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l、Vcs2的电平最初变化为止的期间为3H。第一辅助电容支线CS1的电压Vcsl的显示期间(第一波形期间)的周期为24H,由于振幅为一定值(第一电平、第二电平和第三电平)的期间分别为6H,因此,3H相当于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的振幅为一定值的期间的一半(-显示期间中的四分之一周期的期间)。在帧n、n+2中,扫描线G1被选择时,信号线Sa的电压Vsa高于相对电极的电压。另外,在帧n+l、n+3中,扫描线G1被选择时,信号线Sa的电压Vsa低于相对电极的电压。以下,参照图40,说明像素1-a的子像素l-a-A、1-a-B在帧n帧n+3的明暗和极性。在帧n中,第一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从第二电平下降并维持在第一电平时,扫描线Gl被选择(扫描线电压Vg变为VgH)。如果扫描线G1被选择,则对子像素1-a-A、1-a-B的子像素电极施加高于相对电极电压的电压。扫描线G1的电压Vgl回到VgL后,第一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周期性变化。扫描线G1的电压Vgl从VgH回到VgL时的第一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为VLl,第二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2为VL3。由于第一、第二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Vcs2的平均电压即VL2高于VL1、低于VL3,因此对子像素1-a-A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大于对子像素l-a-B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从而,子像素l-a-A比子像素l-a-B要亮。接着,在帧n+l中,第一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从第三电平下降并维持在第二电平时,扫描线Gl被选择(扫描线电压Vg变为VgH)。如果扫描线G1被选择,则对子像素1-a-A、1-a-B的子像素电极施加低于相对电极电压的电压。扫描线Gl的电压Vgl回到VgL后,第一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周期性变化。扫描线Gl的电压Vgl回到VgL时,第一、第二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Vcs2为与第一、第二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Vcs2的平均电压相同的VL2。因此,对子像素l-a-A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与对子像素l-a-B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相等,从而,子像素1-a-A的亮度与子像素l-a-B的亮度相等。接着,在帧n+2中,第一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从第二电平上升到第三电平时,扫描线Gl被选择(扫描线电压Vg变为VgH)。如果扫描线G1被选择,则对子像素l-a-A、1-a-B的子像素电极施加高于相对电极电压的电压。由于扫描线Gl的电压Vgl从VgH回到VgL时的第一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为VL3,第二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2为VLl,因此对子像素1-a-A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要小于对子像素1-a-B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从而,子像素l-a-A比子像素l-a-B要暗。接着,在帧n+3中,第一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从第一电平上升到第二电平后,扫描线Gl被选择(扫描线电压Vg变为VgH)。如果扫描线G1被选择,则对子像素1-a-A、1-a-B的子像素电极施加低于相对电极电压的电压。由于扫描线Gl的电压Vgl从VgH回到VgL时的第一、第二辅助电容支线的电压Vcsl、Vcs2为VL2,因此,对子像素1-a-A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与对子像素B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相等,从而,子像素l-a-A的亮度与子58像素l-a-B的亮度相等。从参照图40的说明可知,子像素1-a-A的(明暗、极性)以(明、+)、(中、-)、(暗、+)、(中、-)依次变化,子像素l-a-B的(明暗、极性〉以(暗、+〉、(中、-)、(明、+)、(中、-)的顺序变化。另外,这里虽然未图示,但子像素2-a-A的(明暗、极性)以(明、-)、(中、+)、(暗、-)、(中、+)依次变化。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子像素的明暗每隔垂直扫描期间以明、中、暗、中而变化,同时使极性每隔垂直扫描期间反转,从而可以抑制显示粗糙。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l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由于第一极性期间和第二极性期间都具有第一子像素比第二子像素要亮的期间,因此如图38(b)和图38(c)所示,在多个垂直扫描期间(例如期间14)内,有效电压VLspa的平均值和有效电压VLspb的平均值大致相等,通过调整相对电压,可以使有效电压VLspa、VLspb的平均值都为零,其结果,能够抑制产生烧屏等可靠性上的问题。此外,上述实施方式17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构成一个像素的子像素的数量为两个,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子像素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以上。随着子像素数量的增加,改善Y特性的偏移量的效果增大。通过将像素分割数从2个增加到4个,可以使得对于显示灰度变化的偏移量的变化变得光滑,进一步提高显示品质。但是,分割数越多,白显示时的透射率(正面)越低。尤其是当分割数从2个增加到4个时,白显示时的透射率显著降低。该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一个子像素的显示面积显著降低。考虑到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的改善效果和白显示时的透射率,只要根据液晶显示装置的用途等,适当调整分割数即可。此外,改善效果最显著的是像素无分割时与像素二分割时(子像素为2个的情况)的差别,若考虑到白显示时的透射率以及量产性随着子像素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则每一个像素的子像素的数量最好是两个。此外,如参照图13和图14进行的说明那样,也可以采用向辅助电容布线的各个布线独立提供电压Vcs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获得显示期间及调整期间中电压Vcs的波形选择性增多的优点。但是,在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内从扫描线的电压为低电平起,电压Vcs必须进行至少一次以上的电平变化。还例如,在具备扫描线的2倍数量的辅助电容布线、以及分别向各辅助电容布线独立地提供电压Vcs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从扫描线的电压为低电平起只进行一次电压Vcs的电平变化的情况下,希望在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内,将扫描线电压59为低电平开始到电压Vcs进行电平变化为止的时间、或电压Vcs的电平变化后到下一次扫描线电压为高电平为止的时间,对于所有显示行都设定为相等。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对多条辅助电容支线的各支线分别设置多条辅助电容布线的结构,则能够获得使与一条辅助电容支线连接的该多条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VCS的振荡振幅正确一致的优点。当然,与提供多个独立的电压相比,还能够获得可简化电路结构的优点。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17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了专利文献l中记载的多像素驱动方法,即通过对cs总线施加矩形波的电压、从而使构成一个像素的两个子像素的亮度不同的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要点在于以下两点,满足这两点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要点是,通过切换构成一个像素的子像素的亮度,优化各子像素亮度的时间变化,以在一定时间内使各子像素的亮度平均化,而使得子像素间的亮度差近似为零本发明的第二要点是,进行子像素的极性反转,使得对各子像素施加的电压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对于所有子像素都大致相等,从而优化对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变化(亮度变化)。此外,从可靠性的观点来看,子像素间的平均有效电压之差最好是iv以下。作为满足上述两个要点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有如下例子对将像素的极性(+、-)和子像素的亮度(明、暗)进行了组合的四帧,在一定期间内含有相同量的(明、+)、(明、_)、(暗、+)、(暗、-)。另外,作为另外的液晶显示装置,有在具有明暗的中间亮度的结构中,在一定期间内含有相同量的(明、+)、(暗、+)和(中、-)、(中、-)或是(明、-)、(暗、-)和(中、-)、(中、-)的四帧。为了满足上述要点,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17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对每帧控制子像素的极性和亮度。例如,也可以是各子像素的TFT元件对每个子像素用独立的数据信号、扫描信号进行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如图25所示,是各子像素的TFT元件对每个子像素用独立的数据信号控制亮度、并通过公共的扫描线进行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用独立的数据信号提供子像素的亮度和极性,可以控制各子像素的亮度和极性。或者,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各子像素的TFT元件对每个子像素利用公共的数据信号控制亮度、并通过另一扫描线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一帧的时间再进行分割,利用数据信号提供与各子像素对应的亮度和极性,在各个子像素中设定扫描时间或时刻(在一帧内进行分时),从而可以控制各子像素的亮度和极性。此外,为了进行参考,本说明书中引用作为本申请的基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28476、以及与之相关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28475的公开内容。工业上的实用性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了Y特性的视野角依存性的显示品质极高的大型或高清晰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适于用作为例如30型以上的大型电视接收机。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分别包含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多个像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各自分别具有相对电极;子像素电极;以及在所述相对电极和所述子像素电极之间配置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各自的所述子像素电极,分别是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各自的所述相对电极是公共的单一电极,在连续四个以上的偶数个垂直扫描期间内进行预定的中间灰度显示时,在所述偶数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至少两个垂直扫描期间,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不同,对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在所述偶数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极性为第一极性的第一极性期间的长度、与极性为第二极性的第二极性期间的长度相等,在所述第一极性期间和所述第二极性期间的各个期间中,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与对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所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之差实际为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如果设定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为VLspa,对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所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为VLspb,则连续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有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为所述第一极性期间,剩下的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为所述第二极性期间,所述第一极性期间和所述第二极性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中,其中一个满足IVLspaI〉IVLspbI,另一个满足IVLspa|<|VLspbI。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如果设定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为VLspa,对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所述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为VLspb,则连续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有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为所述第一极性期间,剩下的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为所述第二极性期间,所述第一极性期间和所述第二极性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一个垂直扫描期间的VILspaI值和IVLspbI值,分别与另一个垂直扫描期间的IVLspbI值和IVLspaI值相等。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垂直扫描期间中,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的数量与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的数量相等。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在多个行方向和多个列方向上配置为矩阵状,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沿所述列方向配置。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根据对应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而变化。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对应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和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对应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向不同的方向变化。8.如权利要求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某一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以及与所述某一像素在所述列方向上相邻的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的电压,根据公共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而变化。9.如权利要求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某一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电压、以及与所述某一像素在所述列方向上相邻的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的电压,根据不同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变化而变化。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通过对应的开关元件连接到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信号线与同一条信号线。11.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通过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一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通过第二开关元件与第二信号线连接。12.如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性期间和所述第二极性期间的各个期间的所述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中,其中一个是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另一个是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13.如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每隔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IVLspa1与(VLspbl的大小关系,并且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极性。14.如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帧频为60Hz。15.如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IVLspaI与IVLspbl的大小关系,并且每隔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极性。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帧频为120Hz。17.如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IVLspaI与IVLspbl的大小关系,并且每隔两个垂直扫描期间反转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极性,在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极性反转的时刻不同的时刻,进行IVLspaI与IVLspbI的大小关系的反转。18.如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性期间和所述第二极性期间其中一方的所述两个垂直扫描期间中,其中一个是满足IVLspaI〉IVLspbI的垂直扫描期间,另一个是满足iVLspaI<IVLspb|的垂直扫描期间,所述第一极性期间和所述第二极性期间的另一方的所述两个垂直扫描期间的各个期间中,VLspa与VLspb相等。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对应的辅助电容布线的电压,在第一电平、电压高于所述第一电平的第二电平、和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平的第三电平之间变化。20.如权利要求1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具有相等的显示面积。全文摘要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分别包含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多个像素,在连续四个以上的偶数个垂直扫描期间内进行预定的中间灰度显示时,在偶数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至少两个垂直扫描期间,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不同,对于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在偶数个垂直扫描期间中的极性为第一极性的第一极性期间的长度、与极性为第二极性的第二极性期间的长度相等,在第一极性期间和第二极性期间的各个期间中,第一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与第二子像素的液晶层上施加的有效电压的平均值之差实际为零。文档编号G02F1/133GK101506866SQ200780031269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申请日期2007年8月13日优先权日2006年8月24日发明者下敷领文一,入江健太郎,北山雅江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