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33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减少散斑干涉(Speckle Interferometry)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当使用激光光源作为投影装置的光源时,由于激光的高相干特性 容易产生散斑干涉(Speckle Interferometry),造成投影影像的质量变差 或是画质不清晰。因此,需要额外的扩散元件来降低激光束的相干性。
现有技术如美国专利US 5313479、 US 65940卯、US 6874893以及 US 6005722等专利,均只教导在光路之中增设额外的扩散元件,用 于降低激光束的相干性。然而,增设额外的扩散元件会增加光学元件 的数量以及成本,并且会增加整个光机系统的体积,同时,也增加了 光机系统的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整合扩散元件以及合光元件,由此减少光学 元件的数量以及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 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的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 例的投影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合光元件、扩散片以及致动 元件。第一光源提供具有高相干性的第一光束。第二光源提供具有高 相干性的第二光束。该第一光束以及该第二光束入射该合光元件,并 于该合光元件混成混成光束。扩散片设在该合光元件的表面上,供该 第一光束及该第二光束入射。致动元件连接该合光元件,以致动该合 光元件,用于改变第一光束及第二光束入射至扩散片的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也提供投影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合 光元件、扩散片、第一致动元件以及第二致动元件。第一光源提供具 有高相干性的第一光束。第二光源提供具有高相干性的第二光束。该 第一光束以及该第二光束入射该合光元件,并在该合光元件混成混成 光束。扩散片设在该合光元件的表面上,供该第一光束及该第二光束 入射。第一致动元件连接该第一光源,以致动该第一光源,用于改变 该第一光束入射至该扩散片的位置。第二致动元件连接该第二光源, 以致动该第二光源,用于改变该第二光束入射至该扩散片的位置。
应用本发明,由于扩散片直接以镀膜或黏贴的方式设在合光元件 的表面,因此可减少光学元件的数量,縮小整个光机系统的体积,并 简化光机系统的设计难度。


图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
图2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合光元件的细部结构;
图3a显示致动元件旋转合光元件的情形;
图3b显示致动元件振动合光元件的情形;
图4显示扩散片的细部结构;
图5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投影装置;
图6a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投影装置;
图6b显示第三实施例的合光元件的细部结构;
图7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投影装置;
图8a显示积分柱前端设置集光元件的情形;
图8b、 8c显示中空的集光元件;
图8d、 8e显示实心的集光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结合附 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 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参照图1,其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0,包括第一光 源110、第二光源120、第三光源130、合光元件140、合光元件150、 透镜组161、积分柱162、照明透镜组163、光阀(opticalvalve)164以 及投射镜组165。第一光源110提供第一光束111。第二光源120提 供第二光束121。第三光源130提供第三光束131。该第一光束lll、 该第二光束121以及该第三光束131具有高相干性。该第一光束111 以及该第二光束121入射该合光元件140,并在该合光元件140混成 混成光束101。混成光束101以及该第三光束131入射该合光元件 150,并在该合光元件150混成混成光束102。混成光束102从该合 光元件150,经过该透镜组161、积分柱162、照明透镜组163、光阀 164以及投射镜组165,被投射于投影平面166。
上述光阀164可以为数字微镜元件(DMD)或是单晶硅液晶面板 (LCOS)或是其它光调变元件。该第一光源110为绿光光源,该第 二光源120为红光光源,该第三光源130为蓝光光源。
参照图2,合光元件140为分色镜,包括第一表面(光出射面)141 以及第二表面142。扩散片143设在该第一表面141上。该第一光束 111从该第二表面142入射该合光元件140,该第二光束121在该合 光元件140的该第一表面141反射。该第一光束111在该扩散片143 表面上形成第一光点112,该第二光束121在该扩散片143表面上形 成第二光点122。致动元件144设在该合光元件140上,其中,该致 动元件144致动该合光元件140,以连续变化该第一光点112以及该 第二光点122在该扩散片143上的位置,由此以降低激光束的相干性。 合光元件150上也设有扩散片以及致动元件,且合光元件150的操作 相似于合光元件140,其详细说明在此不加累述。
参照图3a,在第一实施例中,该致动元件144可以为马达,通过 旋转该合光元件140,以连续变化该第一光点112以及该第二光点122 在该扩散片143上的位置。参照图3b,该致动元件144也可以为振 动器,通过振动该合光元件140,以连续变化该第一光点112以及该 第二光点122在该扩散片143上的位置。参照图4,该扩散片143可以为螺旋型扩散片。
应用本发明,由于扩散片直接以镀膜或黏贴的方式设在合光元件 的表面,因此可减少光学元件的数量,縮小整个光机系统的体积,并 简化光机系统的设计难度。
参照图5,其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0',其特点在 于,将致动元件改连接于光源上,第一光源110上设有第一致动元件 113、第二光源120上设有第二致动元件123、第三光源130上设有 第三致动元件133。通过该第一致动元件113、第二致动元件123以 及第三致动元件133,振动该第一光源110、该第二光源120以及该 第三光源130,由此,连续变化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照射至合光元件 上的位置,而降低激光束的相干性。
参照图6a,其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投影装置200,其特点在 于,以合光棱镜(X-Prism)作为合光元件,合光元件210包括多个光入 射面212以及光出射面(第一表面)211,该第一光束lll、该第二光束 121以及该第三光束131在该光入射面212入射该合光元件210,以 形成混成光束102。混成光束102从该光出射面211离开该合光元件 210。该光出射面211上设有扩散片220。辅助参照图6b,合光元件 210的底部设有致动元件230,该致动元件230振动该合光元件210, 以连续变化该混成光束102照射至该扩散片220上的位置。
参照图7,其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投影装置200,,同第三实 施例,其以合光棱镜(X-Prism)作为合光元件。同时,同第二实施例, 其特点在于,将致动元件改连接于光源上,第一光源110上设有第一 致动元件113、第二光源120上设有第二致动元件123、第三光源130 上设有第三致动元件133。通过该第一致动元件113、第二致动元件 123以及第三致动元件133,振动该第一光源110、该第二光源120 以及该第三光源130,由此,连续变化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照射至合 光元件上的位置,而降低激光束的相干性。
应用本发明,光束经过扩散片之后,光束的发散角度会变大,使 用振动器时,则光束亦会振动造成有效光束尺寸增加,此时,可以重 新设计透镜组的收光率,并通过透镜组收光,使光束能够大致上全部进入积分柱,可提高光利用率。此外,参照图8a,积分柱162的前 端可设置集光元件1621,例如,锥形反射罩(cap-rod or tapered rod), 其具有供混成光束入射的光入射面1623;及面积小于光入射面的面 积的光出射面1624,该光出射面1624的面积小于该光入射面1623 的面积,该混成光束经该光出射面1624入射该积分柱,通过集光元 件增加光入射面的面积,并收集大角度的发散光线,可更进一步地提 高光利用率。参照图8b、 8c,集光元件1621可以为中空元件,其表 面镀有高反射率的材料。参照图8d、 8e,集光元件1621'也可以为实 心元件,其通过全反射或是表面镀膜等方式引导光束。集光元件1621 的截面可以为方形、圆形或多角型等各种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己,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 明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 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另外本发明的任 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 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 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装置,包括第一光源,提供具有高相干性的第一光束;第二光源,提供具有高相干性的第二光束;合光元件,包括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光束以及所述第二光束入射至所述合光元件,并在所述合光元件混成混成光束;扩散片,设在所述合光元件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供所述第一光束及所述第二光束入射;以及致动元件,连接所述合光元件,以致动所述合光元件,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光束及所述第二光束入射至所述扩散片的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 第二光源分别为激光光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合光元件为分色镜。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合光元件还包括 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第二表面入射至所述合光元件,并 经过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扩散片离开所述合光元件,且于所述扩 散片上形成第一光点,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第一表面反射并经过所 述扩散片,且于所述扩散片上形成第二光点。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元件包含马 达,所述致动元件旋转所述合光元件,以连续变化所述第一光点以 及所述第二光点在所述扩散片上的位置。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元件为振动 器,所述致动元件振动所述合光元件,以连续变化所述第一光点以及所述第二光点在所述扩散片上的位置。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合光元件为合光 棱镜。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合光元件包括多 个光入射面以及光出射面,所述第一光束以及所述第二光束经所述 光入射面入射至所述合光元件,并经所述光出射面离开所述合光元 件,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光出射面。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元件为振动 器,所述致动元件振动所述合光元件,以连续变化所述混成光束在 所述扩散片上的位置。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扩散片为螺旋型 扩散片。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还包括收光透镜组以及积 分柱,其中,所述混成光束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入射所述积分柱。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还包括集光元件,所述 集光元件具有光入射面,供所述混成光束入射;及光出射面,所述 光出射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光入射面的面积,所述混成光束经所述光 出射面入射所述积分柱。
13、 一种投影装置,包括第一光源,提供具有高相干性的第一光束; 第二光源,提供具有高相干性的第二光束;合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光束以及所述第二光束入射所述合光 元件,并于所述合光元件混成混成光束;扩散片,设在所述合光元件的第一表面上,供所述第一光束及所述第二光束入射;第一致动元件,连接所述第一光源,以致动所述第一光源,用于 改变所述第一光束入射至所述扩散片的位置;以及第二致动元件,连接所述第二光源,以致动所述第二光源,用于 改变所述第二光束入射至所述扩散片的位置。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元件 以及所述第二致动元件分别为振动器。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合光元件为分 色镜。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合光元件还包 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第二表面入射所述合光元件,并 经过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扩散片离开所述合光元件,且在所述扩 散片上形成第一光点,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第一表面反射并经过所 述扩散片,且在所述扩散片上形成第二光点,所述第一致动元件以 及所述第二致动元件分别振动所述第一光源以及所述第二光源,以 连续变化所述第一光点以及所述第二光点在所述扩散片上的位置。
1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合光元件为合 光棱镜。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合光元件包括 多个光入射面以及光出射面,所述第一光束以及所述第二光束经所 述光入射面入射所述合光元件,并经所述光出射面离开所述合光元 件,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光出射面。
19、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扩散片为螺旋型扩散片。
20、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还包括透镜组以及积分 柱,其中,所述混成光束经过所述透镜组入射所述积分柱。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投影装置,其还包括集光元件,所述 集光元件具有光入射面,供所述混成光束入射;及光出射面,所述 光出射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光入射面的面积,所述混成光束经所述光 出射面入射所述积分柱。
全文摘要
一种投影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合光元件、扩散片以及致动元件。第一光源提供第一光束。第二光源提供第二光束。该第一光束以及该第二光束入射该合光元件,并于该合光元件混成混成光束。扩散片设在该合光元件表面。致动元件设在该合光元件上,以致动该合光元件。
文档编号G03B21/00GK101477295SQ200810001950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4日
发明者王俊勋 申请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