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74067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加热器实行交流电力的相位控制的定影装置,使用该定影 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在定影装置执行的加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使用电子照相处理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以及上述装置 组合的复合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用于读取图像的扫描部、将根据扫 描部读取的与图像对应的色调剂像形成在转印纸上的引擎部、通过定影辊以 及加压辊将由引擎部形成在转印纸上的图像定影在转印纸上的定影装置。
定影装置中,由交流电源对加热器施加交流电压,使得加热器发热,通过 发热的加热器对定影辊加热。为了将超过规定温度的定影辊保持在一定温度 范围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反复地接通或断开加热器。
这里,可以列举特开2005-176485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技术,在通过供给电 压使得加热器发热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发生闪烁或谐波电流,对于加热器实 行交流电力的相位控制。
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预先将用于相位控制的交流电力的各半波期间 中的接通幅度分别存储在存储器中,分别读出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各接通幅度, 并且,基于该读出的各接通幅度使得加热器发热,因此,存在用于存储接通幅 度的存储器的容量膨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存储容量,并对加热单元实行 交流电力的相位控制的定影装置,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在 定影装置实行的加热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1) 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单元,通过对其供给交流电力,使其被加热;
加热控制单元,在所述交流电力的至少半波期间实行相位控制,,仅以接 通幅度以对所述加热单元供给交流电力;
存储单元,存储用于计算所述接通幅度的参数;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参数计算所述接通幅度,并且以计算出的所 述接通幅度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2) 根据(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包括工作增量与增量次数,所述工作增量用于规定所述接通幅 度的增加量,所述增量次数用于规定加入所述工作增量的所述半波期间的次 数。
(3) 根据(2)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重复次数,所述重复次数用于规定以与计算出的所 述接通幅度相同的接通幅度重复所述半波期间的次数。
(4) 根据(2)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第一工作,所述第一工作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 期间的接通幅度。
(5) 根据(3)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第一工作,所述第一工作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 期间的接通幅度。
(6) 根据(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包括第一工作与重复次数,所述第一工作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 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所述重复次数用于规定以与计算出的所述接通幅度相 同的接通幅度重复所述半波期间的次数。
(7) 根据(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包含工作增量以及相位控制期间,所述工作增量用于规定所述 接通幅度的增加量,所述相位控制期间用于规定所述相位控制的实行期间;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相位控制期间以及所述半波期间,计算加入 所述工作增量的半波期间的次数,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次数以及所述工作增量,计算所述接通幅度。
(S)根据(7)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最后工作,所述最后工作用于规定所述接通幅度的
阈值;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在计算出的所述接通幅度超过所述最后工作的情况 下,以所述最后工作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9) 根据(7)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第一工作,所述第一工作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 期间的接通幅度。
(10) 根据(8)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第一工作,所述第一工作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 期间的接通幅度。
(11) 根据(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包括用于规定所述相位控制的实行期间的相位控制期间、用于 规定所述接通幅度的阈值的最后工作、以及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期间的 接通幅度的第一工作;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相位控制期间、所述最后工作、所述第一工 作、以及所述半波期间,计算所述接通幅度的增加量以及加入所述增加量的 半波期间的次数,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增加量以及所述次数,计算所述接 通幅度。
(12) 根据(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在最初的所述半波期间不实行所述相位控制,在第二 次所述半波期间以后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13) 根据(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在各所述半波期间的零交叉开始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14) 根据(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从各所述半波期间的零交叉开始经过一定期间后开 始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15) —种包括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装置包括
加热单元,通过对其供给交流电力,使其被加热;
加热控制单元,在所述交流电力的至少半波期间实行相位控制,仅以接 通幅度以对所述加热单元供给交流电力;
存储单元,存储用于计算所述接通幅度的参数;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参数计算所述接通幅度,并且以计算出的所 述接通幅度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16)—种在定影装置实行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步骤,对加热单元供给交流电力,使其被加热;加热控制步骤,使得加热控制单元在所述交流电力的各半波期间实行相 位控制,仅以接通幅度对所述加热单元供给交流电力;
在所述加热控制步骤,基于参数计算所述接通幅度,并且以计算出的所 述接通幅度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将用于计算交流电力的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的参数存储 在存储单元中,基于所述参数计算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并且基于计算出
的接通幅度,对加热单元实行交流电力的相位控制,因此,能够减少存储器的 容量,并实行交流电力的相位控制。


图l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的寄存器设定值; 图4是表示加热器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加热器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基于第一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从全点灯向软停止期间转移的状态;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设定值; 图9是表示加热器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从全点灯向软停止期间转移的状态;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设定值;
图12是表示加热器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13是表示基于第三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
图14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的寄存器设定值;
图15是表示加热器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16是表示基于第四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
图17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的寄存器设定值;
图18是表示加热器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19是表示加热器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20是表示基于第五实施例的参数进行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的波形;
图21是表示基于第五实施例的参数进行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的波形;
图22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的寄存器设定值;
图23是基于第六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
图24是表示第七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的寄存器设定值;
图25是表示加热器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26是基于第七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
图27是表示第八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的寄存器设定值;
图28是表示加热器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29是表示基于第八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
图30是表示第九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的寄存器设定值;
图31是表示基于第九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
图32是表示第十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的寄存器设定值;
图33是表示基于第十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
图34是表示基于第十实施例的参数进行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的波形。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举例对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 控制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 此。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结构的图。图像
形成装置100如图1所示,其包括扫描部10、引擎部20、供纸盘30、以及定影 装置50。所述扫描部10用于读取图像;所述引擎部20对于由扫描部20读取的 图像施加规定的处理,并且将与施加处理后的图像对应的色调剂像转印到转 印纸上;所述供纸盘30用于收纳转印纸;所述定影装置50对通过引擎部20转 印在转印纸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定影。
在扫描部IO,通过对原稿进行扫描曝光,将原稿所记载的文档信息变换 为图像信号,并且将该图像信号输出到引擎部20。
若扫描部10将图像信号输出到引擎部20,则引擎部20对该图像信号施加 色变换,灰度补正等图像处理。接着,引擎部20对应经过处理的图像,将静电 潜像形成在像载置体(没有图示),并且,使色调剂附着在所述静电潜像形成 色调剂像,将形成的色调剂像转印到从供纸盘30通过运送通道40运送到的转 印纸,将该转印纸朝着定影装置50运送。
若转印了色调剂像的转印纸从引擎部20通过运送通道40运送到定影装 置50,则在定影装置50,由圆筒状定影辊51加热,并且由加压辊52加压,从而
使得转印在转印纸上的色调剂像定影,并朝着盘(没有图示)排纸。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结构的图。定影装置50如图2所示, 其包括定影辊51、交流电源53、主加热器驱动器54、副加热器驱动器55、中 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为"CPU" )56、外部存储器 57、零交差检测部58。所述定影辊51内置主加热器51a与副加热器51b;所述 交流电源53用于供给交流电压;所述主加热器驱动器54使得交流电源53供给 的交流电压向主加热器通电;所述副加热器驱动器55使得交流电源53供给的 交流电压向副加热器通电;所述CPU56控制主加热器驱动器54以及副加热器 驱动器55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所述外部存储器57存储用于在CPU56执行的 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所述零交差检测部58检测交流电流53供给交流电压的 信号与OV交差的时间。定影辊51如图所示,包括主加热器51a与副加热器51b,使得主加热器驱 动器54以及副加热器驱动器55与交流电源53连接。定影辊51对从引擎部20运 送到的转印纸上的色调剂像加热,使其溶解,并嵌入转印纸的纤维中,以完成 定影。
主加热器51a与副加热器51b作为加热单元,根据从交流电源53供给的交 流电压发热,从而加热定影辊51。通过使得主加热器驱动器54以及副加热器 驱动器55分别成为接通状态与交流电源53连接,从而使得主加热器51a与副 加热器51b发热。在不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下,以下将主加热器51a与副加热 器51b称为"加热器"。
交流电源53与定影辊51以及零交差检测部58连接,对加热器供给交流电压。
作为加热控制单元的主加热器驱动器54通过CPU56控制,使得从交流电 源53供给的交流电压向主加热器51a通电。副加热器驱动器55通过CPU56控制, 使得从交流电源53供给的交流电压向副加热器51b通电。在不需要特别区分 的情况下,以下将主加热器驱动器54与副加热器驱动器55称为"驱动器"。
CPU56作为加热控制单元,基于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内部寄存器中的各 参数,计算交流电压的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并且,基于该接通幅度控制驱 动器的通电状态。另外,CPU56还基于零交叉检测部58检测零交叉,控制驱动 器开始通电的时间。以接通幅度对加热器供给交流电力,使其发热。
这里,加热器处于完全熄灭的状态是指,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为O,完 全不对加热器供给交流电力的状态,该期间称为"完全熄灭期间"。另外,加 热器处于全点灯的状态是指,接通幅度与各半波期间相同,始终对加热器供 给交流电力的状态,该期间称为"全点灯期间"。
进一步,使得加热器从完全熄灭状态逐渐地点灯,最终成为全点灯状态, 该过程称为"软开始期间"。在该软开始期间,以分别对各半波期间决定的 接通幅度对加热器供给交流电力,即,进行相位控制。另外,使得加热器从全 点灯状态逐渐地熄灭,最终成为完全熄灭状态,该过程称为"软停止期间"。 在该软停止期间,以分别对各半波期间决定的接通幅度对加热器供给交流电 力,即,进行相位控制。于是,加热器反复进行以下动作:完全熄灭-软开始-全点灯-软停止-完全熄灭,并且,对定影辊51的温度进行微调整。
外部存储器57作为存储装置,用于收纳设定有各参数的寄存器。
零交叉检测部58在检测到从交流电源53供给的交流电压信号与0V交叉 的时间(以下称为"零交叉"),将该零交叉检测信号输出到CPU56。
这里,参照图3对设定在第一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内部寄存器中的各 参数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设定值。
如3图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中设定了电源频率Fp、电源半波 Th、工作增量(Duty St印)Ds、以及增量次数Ns。各参数设定值并不仅限于 图3所示的值,也可以是其他适宜的设定值。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出厂交货后, 用户能够容易地对其中的各参数设定值进行变换。
电源频率Fp用于规定从交流电源53供给交流电压的频率。在本实施例中, 如图所示,电源频率Fp设定为50Hz。电源半波Th用于规定从交流电源53供给 交流电压的半波周期。本实施例中,电波半波Th设定为10ms。存储在外部存 储器57中的电源频率Fp以及电源半波Th通常是在图像形成装置起动时所测 定到的值。
工作增量Ds用于规定接通幅度的增加量。本实施例中,工作增量DS设定 为5%。
增量次数Ns用于规定加入工作增量Ds的半波期间的次数。本实施例中, 增量次数Ns设定为5次。
CPU56在软开始期间与软停止期间的任意一个期间中,使用设定在外部 存储器57内部寄存器中的上述参数,计算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
下面,对于根据上述结构中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 表示在加热器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若CPU56决定开始对完全熄灭的加热器实行软开始处理,则在步骤S401, 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一个寄存值a设定为0。
在步骤S402, CPU56计算接通幅度。所述接通幅度根据DsX计数值a得到。
在步骤S403,对于软开始后最初的半波期间,CPU56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 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在步骤S404, CPU56判断寄存值a是否与步骤数Ns相等。若C0U56判断寄存值a与步骤数Ns相等(步骤S404的"是"),则结束软开始,向全点灯转移;若 CPU56判断寄存值a与步骤数Ns不相等(步骤S404的"否"),则进入步骤S405。
在步骤S405, CPU56在寄存值a中加入l。接着,返回步骤S402,对于各半波 期间反复实行从步骤S402开始的处理。
下面,说明在加热器的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图5是表示在加热器 的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若CPU56决定开始对全点灯的加热器实行软停止处理,则在步骤S501,将 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一个寄存值a作为步骤数Ns。
在步骤S502,CPU56计算接通幅度。所述接通幅度根据工作增量DsX计数 值a得到。
在步骤S503,对于软开始后最初的半波期间,CPU56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
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在步骤S504, CPU56判断寄存值a是否等于0。若CPU56判断寄存值a等于 0(步骤S504的"是"),则结束软停止,向完全熄灭期间转移;若CPU56判断寄 存值a不等于0(步骤S504的"否"),则进入步骤S505。
在步骤S505, CPU56从寄存值a中减去l。接着,返回步骤S502,对各半波期 间反复实行从步骤S502开始的处理。
图6表示基于第一实施例的参数实行相位控制的波形。
首先,CPU56将软开始期间(t。-")中最初的半波期间("-t》的接通幅度 的比率设定为0%,控制向加热器的通电状态。
接着,CPU56将加入Ds的值作为接通幅度计算,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 度(5。/。),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t,- t2)。
CPU56按照半波期间(t,- t2)的控制方法,计算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直 到步骤数Ns的设定值(5次),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 电的状态"2- tj。 CPU56将软开始期间中最后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25y。) 记录在外部存储器57内部。
在软开始期间,当零交叉检测部58检测到零交叉时,CPU56控制驱动器开 始向加热器通电。
若结束软开始期间,则加热器向全点灯期间(tr t》转移。在该全点灯期间,接通幅度占据各半波期间的比例为100%。
若结束全点灯期间,则向软停止期间(t7- t,》转移。CPU56将记录在外部 存储器57中软开始期间的最后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比例,或根据工作增量 05(5%)乘以增量次数(5次)的值得到接通幅度比例25%作为软停止期间中最 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t7-。。
接着,CPU56基于从最初的半波期间(t7- t8)的接通幅度中减去Ds得到的 值(20%),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tf t9)。
CPU56按照半波期间(tH- t》的控制方法,计算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直 到步骤数Ns的设定值(5次),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 电的状态(V" t,:,)。
若结束软停止期间,则加热器完全熄灭。在该完全熄灭期间,接通幅度占 据各半波期间的比例为0%。
在第一实施例中,将软开殆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设定为0%, 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将Ds设定为软开始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 的接通幅度也可以。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共同的参数计算软开始期间中各半波期间 的接通幅度以及软停止期间中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但是,本发明并不仅 限于次,也可以将各期间所固有的参数分别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内部的寄存 器中,并且,由CPU56基于软停止期间所固有的参数,计算软停止期间中各半 波期间的接通幅度。
如上述说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 参数,将工作增量Ds以及增量次数Ns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基于 这些参数,计算软开始期间以及软停止期间中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并且, 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能够减少寄存器用 于计算接通幅度的规模,并执行交流电力的相位控制。
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在软开始期间,当零交叉检测部58检测 到交流电源53的交流电压的零交叉时,CPU56控制开始向加热器通电,因此, 能够防止由于电流突然进入加热器引起交流电源53的电压发生变换,以及防 止加热器发生故障。另外,可以在从软开始期间向全点灯期间转移时,设定加热器的熄灭期间,能够从软开始期间平滑地转移到全点灯期间。 第二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这里, 省略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重复的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的软开始期间中,当零交叉检测部58检测到零交叉时,开 始向加热器通电。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从全点灯期间向软停止期间转移 的状态。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从全点灯期间向软停止期间转移时, 存在以下问题,即软停止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中仍以接通幅度(25%)使得 加热器继续点灯。
针对上述问题,在第二实施例中,当从全点灯期间向软停止期间转移时, 在软停止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停止向加热器通电,之后,控制向加热器通 电。
下面,参照图8对于设定在第二实施例的外部存储期57内部寄存器中的 各参数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中,如图8所示,设定了电源频率Fp,电源 半波Th,工作增量Ds,增量次数Ns,以及半波0FF。
半波OFF用于规定是否在软停止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开始向加热器通 电。若半波0FF设定为1时(进行),CPU56在软停止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停止 向加热器通电。若半波0FF设定为0时(不进行),CPU56从软停止期间中最初的 半波期间开始向加热器通电。
在上述结构中,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方法。 对于加热器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加热器软停止 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若CPU56决定开始对全点灯的加热器实行软停止处理,则在步骤 S901, CPU56判断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的半波0FF是否进行。若CPU56判断 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的半波0FF进行(步骤S901的"是"),则进入步骤 S902;若CPU56判断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的半波OFF不进行(步骤S901的 "否"),则进入步骤S903。
在步骤S902,CPU56在软停止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停止向加热器通电。接着,进入步骤S903。
在步骤S903,CPU56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一个寄存值a作为增量次 数Ns。
在步骤S904, CPU56计算接通幅度。这里,接通幅度根据工作增量Ds X寄 存值a得到。
在步骤S905,对于半波期间,CPU56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 电的状态。
在步骤S906,CPU56判断寄存值a是否等于0。若CPU56判断寄存值a等于 0(步骤S906的"是"),则结束软停止处理,并且向完全熄灭转移;若CPU56判 断寄存值a不等于0(步骤S906的"否"),则进入步骤S907。
在步骤S907, CPU56从寄存值a中减去l。接着,返回步骤S904,对于各半波 期间反复实行从步骤S904开始的处理。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从全点灯期间向软停止期间转移的状态。如 图10所示,在从全点灯期间向软停止期间转移时,在软停止期间中最初的半 波期间停止向加热器通电,而在下一个半波期间,以接通幅度(25%)使得加热 器点灯,之后,实行通常的软停止处理。
如上所述,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由CPU56控制在软停止期间中 最初的半波期间停止向加热器通电,之后,开始向加热器通电。因此,能够在 从全点灯期间向软停止期间转移时,设置加热器的熄灭期间,能够平滑地开 始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
第三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这里, 省略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重复的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将工作增量Ds与增量 次数Ns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内部的寄存器中,并且基于这些参数计算接通幅 度。
在第二实施例中,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将工作增量Ds,重复次 数Nr,以及增量次数Ns设定在寄存器中,并且基于这些参数计算接通幅度。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的设定值。在第三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中,如图11所示,设定了电源频率Fp,电源半波Th,工作 增量Ds,重复次数Nr,以及增量次数Ns。
重复次数Nr用于规定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相等幅度的半波期间的重复 次数。
下面,说明根据上述结构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方 法。这里,说明在加热器的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图12是表示在加热 器的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若CPU56决定开始对完全熄灭的加热器实行软开始处理,则在步骤 S1201,CPU56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一个寄存值a设定为0。
在步骤S1202,CPU56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另一个寄存值b设定为 重复次数Nr。
在步骤S1203, CPU56计算接通幅度。接通幅度根据工作增量DsX寄存值a 得到。
在步骤S1204,对于软开始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CPU56以计算出的接 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在步骤S1205, CPU56从寄存值b中减去l。
在步骤S1206, CPU56判断寄存值b是否等于0。若CPU56判断寄存值b等于 0(步骤S1206的"是"),则进入步骤S1207;若CPU56判断寄存值b不等于0(步 骤S1206的"否"),则返回步骤S1204,对于各半波期间反复实行从步骤S1204 开始的处理。
在步骤S1207,CPU56进一步判断寄存值a是否与增量次数Ns相同。若 CPU56判断寄存值a与增量次数Ns相同(步骤S1207的"是"),则结束软开始处 理,向全点灯处理转移;若CPU56判断寄存值a与增量次数Ns不相同(步骤 S1207的"否"),则进入步骤S1208。
在步骤S1208, CPU56在寄存值a中加入l。接着,返回步骤S1202,对于各半 波期间反复实行从步骤S1202开始的处理。
图13是表示基于第三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本实施例中, 如图11所示,将工作增量Ds设定为5y。,将重复次数Nr设定为l次,将增量次数 设定为5次。首先,CPU56将工作增量Ds作为软开始期间(t - t1())中最初的半波期间的 接通幅度(Oy。),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U- t,)。 CPU56以重复次数实行与 半波期间(t。- t,)相同的动作。
接着,CPU56将加入工作增量Ds的值作为接通幅度计算出,并且基于计算 出的接通幅度(5%)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1:2- t,) 。 CPU56以重复次数实行 与半波期间(t「 U相同的动作。
接着,CPU56将分别加入工作增量Ds的值作为接通幅度计算,直到增量次 数Ns的设定值(5次),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 态,进一步,分别以重复次数Nr进行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 电的状态(t- U。
关于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其与第一实施例中记述的方法相同, 这里省略说明。
在第三实施例中,软开殆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设定为0%, 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将工作增量Ds作为软开始期间中最初的 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
如上所述,按照第三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 数,将工作增量Ds,重复次数Nr,以及增量次数Ns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 器中。基于这些参数,计算软开始期间以及软停止期间中各半波期间的接通 幅度,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能够减 少寄存器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规模,并实行自由度高的相位控制。
第四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这里, 省略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重复的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将工作增量Ds与增量 次数Ns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内部的寄存器中,并且基于这些参数计算接通幅 度。
在本第四实施例中,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将第一工作(Fast Duty)Df,工作增量Ds,以及增量次数Ns设定在寄存器中,并根据这些参数计 算接通幅度。图14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的设定值。第四实施 例的外部存储器57中,如图所示,作为参数,设定了电源频率Fp,电源半波Th, 第一工作Df,工作增量Ds,以及增量次数Ns。
第一工作Df用于规定软开始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
下面,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涉及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方法。这里,说明 在加热器的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图15是表示加热器软开始期间的相 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若CPU56决定开始对完全熄灯的加热器实行软开始处理,则在步骤S1501, 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一个寄存值a设定为0。
在步骤S1502,CPU56计算接通幅度。所述接通幅度根据(第一工作 Df) + (工作增量Ds) X (寄存值a)得到。
在步骤S1503,对于软开始后最初的半波期间,CPU56以计算出的接通幅
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在步骤S1504, CPU56判断寄存值a是否与增量次数Ns相同。若CPU56判断 寄存值a与增量次数Ns相同(步骤S1504的"是"),则结束软开始处理,并且向 全点灯转移;若CPU56判断寄存值a与增量次数Ns不相同(步骤S1504的"否"), 则进入步骤S1505。
在步骤S1505, CPU56在寄存值a中加l。接着,返回步骤S1502,对于各半波 期间反复实行从步骤S1502开始的步骤。
图16是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涉及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如图14所 示,将第一工作Df设定为14。/c),工作增量Ds设定为2y。,增量次数Ns设定为4次。
首先,CPU56将第一工作Df作为软开始期间(t。- t5)的最初的半波期间 (t0- t,)的接通幅度(14。/。),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t。- t,)。
接着,CPU56将在最初的半波期间中加入工作增量Ds的值作为接通幅度 计算,并且基于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16呢)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仏-t2)。
CPU56按照半波期间(t,- t2)的控制方法,计算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直 到增量次数Ns(4次)为止,并且基于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 的状态(t厂t5)。
另外,软开始期间中最后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可以根据以下式子计算。
接通幅度。/cF第一工作Df+工作增量05 X增量次数Ns 关于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这里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作为参数,将第一工作Df,工 作增量Ds,以及增量次数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基于该参数,计算 软开始期间以及软停止期间中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接 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能够减少寄存器用于计算接通幅度 的规模,并实行自由度高的相位控制。
另外,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将用于规定软开始期间中最初的 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的第一工作Df设定在寄存器中,基于该第一工作Df计算 最初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并且基于该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因此,即使使用零交叉检测精度低的零交叉检测部检测的零交叉点发生偏移, 也能够在最初的半波期间以固定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 能够实现原定的加热器点灯。
第五实施例
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这里,省略与 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重复的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将工作增量Ds与增量 次数Ns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内部的寄存器中,并且根据这些参数计算接通幅 度。
在第四实施例中,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将第一工作Df,工作增 量Ds,以及增量次数Ns设定在寄存器中,并根据这些参数计算接通幅度。
在本第五实施例中,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将第一工作Df,工作 增量Ds,重复次数Nr,以及增量次数Ns设定在寄存器中,并根据这些参数计算 接通幅度。
图17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的设定值。第五实施 例的外部存储器57中的参数,如图17所示,设定了电源频率Fp,电源半波Th, 第一工作Df,工作增量Ds,重复次数Nr,以及增量次数Ns。
下面,说明基于第五实施例涉及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方法。首先,说明在加热器的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图18是表示加热器软开始期间的相 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若CPU56决定开始对完全熄灯的加热器实行软开始处理,则在步骤S1801, 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一个寄存值a设定为0。
在步骤S1802, CPU56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的另一个值b作为重复次 数Nr。
在步骤S1803, CPU56计算接通幅度。所述接通幅度根据以下式子得到:第 一次工作Df+工作增量Ds X增量次数Ns。
在步骤S1804,对于软开始后最初的半波期间,CPU56以计算出的接通幅 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在步骤S1805, CPU56从寄存值b减去l。
在步骤S1806,CPU56判断减去l后的寄存值b是否等于0。若判断减去l后 的寄存值b等于0(步骤S1806的"是"),则进入步骤S1807;若判断减去1后的 寄存值b不等于0(步骤S1806的"否"),则返回步骤S1804,对于各半波期间反 复实行从步骤S1804后的处理。
在步骤S1807, CPU56判断寄存值a是否与增量次数Ns相同。若CPU56判断 寄存值a与增量次数Ns相同(步骤S1807的"是"),则结束软开始,并向全点灯 转移;若CPU56判断寄存值a与增量次数Ns不相同(步骤S1807的"否"),则进 入步骤S1808。
在步骤S1808,在寄存值a中加l。接着,返回步骤S1802,对于各半波期间 反复实行从步骤S1802开始的步骤。
下面,说明加热器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图19是表示加热器软停
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图。
若CPU56决定开始对全点灯的加热器实行软停止处理,则在步骤S1901, 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一个寄存值a设定为增量次数Ns。
在步骤S1902,CPU56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的另一个值b设为重复次 数Nr。
在步骤S1903, CPU56计算接通幅度。所述接通幅度根据以下式子得到第 一次工作Df+工作增量Ds X增量次数Ns。在步骤S1904,对于软停止开始后最初的半波期间,CPU56以计算出的接 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在步骤S1905, CPU56从寄存值b中减去l 。
在步骤S1906, CPU56判断减去l后的寄存值b是否等于0。若判断减去l后 的寄存值b等于0(步骤S1906的"是"),则进入步骤S1907;若判断减去1后的 寄存值b不等于0(步骤S1906的"否"),则返回步骤S1904,对于各半波期间反 复实行从步骤S1904开始的处理。
在步骤S1907, CPU56判断寄存值b是否等于0。若CPU56判断寄存值b等于 0(步骤S1907的"是"),则结束软停止,并且向完全熄灯转移;若CPU56判断寄 存值b不等于0(步骤S1907的"否"),则进入步骤S1908。
在步骤S1908,CPU56从寄存值a中减去l。接着,返回步骤S1902,对于各半 波期间反复实行从步骤S1902开始的处理。
图20是表示根据第五实施例涉及的参数进行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的 波形。图21是表示根据第五实施例涉及的参数进行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的 波形。如图17所示,将第一次工作Df设定为14y。,工作增量Ds设定为2。/。,重复次 数Nr设定为l次,增量次数Ns设定为4次。
首先,CPU56将第一工作Df作为软开始期间(t。- t,。)中最初的半波期间的 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的通电状态(t。- t》。CPU56以重复次数Nr实行与半 波期间(t',- U相同的动作。
接着,CPU56将分别加入工作增量Ds的值作为接通幅度计算,直至增量次 数Ns的设定值(5次),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的接通状 态,进一步,分别以重复次数Nr进行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的 接通状态(t2- t,。)。 CPU56将软开始期间中最后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22呢) 记录在外部存储器57的内部。
在软开始期间,当零交叉检测部58检测到零交叉时,CPU56控制开始由驱 动器进行通电。
若结束软开始期间,则加热器向全点灯期间转移。在全点灯期间,接通幅 度占据各半波期间的比例为100%。
若结束全点灯期间,则向软停止期间(tn- tj转移。CPU56将记录在外部存储器57内部的软开始期间中最后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比例22%,或根据
以下式子,第一次工作Df+工作增量DsX增量次数Ns,得到的接通幅度比例 22%,作为软停止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 态(tn- t12)。 CPU56以重复次数Nr实行与半波期间(tu- tj相同的动作(t,2-tl:i)。
接着,CPU56将分别减去工作增量Ds的值作为接通幅度计算,直至增量次 数Ns的设定值(4次),并且根据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进一步,分别以重复次数Nr进行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 状态(t『t21)。
若结束软停止期间,则加热器完全熄灭。在完全熄灭期间,接通幅度占据 各半波期间的比例为0%。
如上所述,按照第五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作为参数,将第一工作Df,工 作增量Ds,重复次数Nr,以及增量次数Ns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基 于该参数,计算软开始期间以及软停止期间中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并且 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能够减少寄存器用 于计算接通幅度的规模,并实行自由度高的相位控制。
另外,按照第五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将用于规定软开始期间中最初的 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的第一工作Df设定在寄存器中,基于该第一工作Df计算 最初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并且基于该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因此,即使使用零交叉检测精度低的零交叉检测部检测的零交叉点发生偏移, 也能够在最初的半波期间以固定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 能够实现原定的加热器点灯。
第六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第六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这里, 省略与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重复的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将工作增量Ds与增量 次数Ns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内部的寄存器中,并且,基于这些参数计算接通 幅度。
在本第六实施例中,作为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将第一次工作Df,与重复次数Nr设定在寄存器中,并根据这些参数计算接通幅度。
图22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设定值的图。第六实 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中,如图所示,作为参数,设定了电源频率Fp,电源半波 Th,第一工作Df,以及重复次数Nr。
下面,参照图23说明根据第六实施例涉及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方法。 图23是表示基于第六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如图22所示,将第 一工作Df设定为14y。,重复次数Nr设定为7次。
首先,CPU56将第一工作Df作为软开始期间(t - t》中最初的半波期间的 接通幅度(14%),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t(,- t,)。
接着工 1]56以重复次数1^实行与半波期间" - t,)相同的动作(t「 t )。
关于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这里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按照第六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作为参数,将第一工作Df,与 重复次数Nr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基于该参数,计算软开始期间 以及软停止期间中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 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能够减少寄存器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规模,并 实行自由度高的相位控制。同时,即使使用零交叉检测精度低的零交叉检测 部检测的零交叉点发生偏移,也能够在最初的半波期间以固定的接通幅度控 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能够实现原定的加热器点灯。
第七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七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这里, 省略与上述第一至第六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重复的说明。
在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中,软开始期间或软停止期间(以下,称为"相位控 制期间")是基于测定的电源频率Fp、计算出的电源半波Th、以及重复次数 Nr、增量次数Ns的设定值确定。
在第七实施例中,将相位控制期间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内部的寄存器中, 在该设定的期间内实行相位控制。
在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中,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同样地控制向加热器通 电的状态。
而在第七实施例中,将最后工作(Last Duty)Dl设定在寄存器中,所述最后工作D1用于规定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的阈值,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超过最 后工作,则基于最后工作D1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由于相位控制期间和接通幅度是与发生高次谐波电流以及闪烁(电压变 换)有密切关系,因此,若能够预先确定相位控制期间和接通幅度的上限,则 可能抑制高次谐波电流以及闪烁的发生。
下面,参照图24对于设定在第七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内部的寄存器中 的各参数进行说明。图24是表示第七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设定 值的图。
第七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中,如图所示,作为参数,设定了电源频率 Fp、电源半波Th、相位控制期间T、最后工作D1、工作增量Ds、软开始次数N、 以及增量次数Ns。
电源频率Fp用于规定从交流电源53供给交流电压的频率。电源半波Th用
于规定从交流电源供给交流电压的半波周期。
相位控制期间T用于规定软开始期间或软停止期间。工作增量Ds用于规 定接通幅度的增加量。
最后工作D1规定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的阈值。CPU56在计算出的接通幅 度超过最后工作D1的情况下,基于最后工作D1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软开始次数N用于规定在软开始期间进行软开始的次数。软开始次数N可 以根据相位控制期间T的设定值除以电源半波Th的设定值得到。通过将相位 控制期间T以及电源半波Th设定在寄存器中,能够由CPU56计算软开始次数N, 并将计算出的次数作为软幵始次数N设定在寄存器中。
增量次数Ns用于规定加入工作增量Ds的半波期间的次数。本实施例的增 量次数Ns是基于软开始次数N计算出的。本实施例中,增量次数Ns设为在各半 波期间加入工作增量Ds。
下面,说明基于第七实施例涉及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方法。图25是表 示在加热器软幵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若CPU56决定开始对完全熄灯的加热器实行软开始处理,则在步骤 S2501,CPU56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一个寄存值a设定为0。
在步骤S2502, CPU56计算接通幅度。所述接通幅度根据以下式子得到工作增量DsX寄存值a。
在步骤S2503, CPU56判断接通幅度是否比最后工作D1大。若CPU56判断接 通幅度比最后工作D1大(步骤S2503的"是"),则进入步骤S2504;若CPU56判 断接通幅度不比最后工作D1大(步骤S2503的"否"),则进入步骤S2505。 在步骤S2504, CPU56将接通幅度设定为最后工作D1的值。 在步骤S2505,对于半波期间,CPU56以设定为最后工作D1的接通幅度控
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在步骤S2506,CPU56判断寄存值a是否与设定的增量次数Ns相同。若 CPU56判断寄存值a与设定的增量次数Ns相同(步骤S2506的"是"),则结束软 开始处理,并且向全点灯转移;若CPU56判断寄存值a与设定的增量次数Ns不 相同(步骤S2506的"否"),则进入步骤S2507。
在步骤S2507, CPU56在寄存值a中加入l。接着,返回步骤S2502,对于各半 波期间重复实行从步骤S2502开始的处理。
图26是表示基于第七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如图24所示, 将相位控制期间T设定为100ms,最后工作Dl设定为27y。,工作增量Ds设定为5y。, 电源半波Th设定为10ras。
另外,软开始次数N的值根据将相位控制期间(T:100ms)除以电源半波 (Th:10ms),计算出软开始次数N为10次。若将增量次数Ns作为在各半波期间 加入工作增量Ds,通过从软开始次数(N: IO次)中减去1次,计算出增量次数Ns 为9次。
首先,CPU56将软开始期间(t - t",)中最初的半波期间(t - t》的接通幅度 设定为0%,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接着,CPU56计算在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中加入工作增量Ds的值, 并且根据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5y。)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t「 t2)。
接着,CPU56按照半波期间(t,- t》的控制方法,在最初的半波期间(t。- t,) 的接通幅度(0%)中分别加入工作增量Ds的值作为接通幅度,并且基于该值, 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tr U)。
在计算出的接通幅度超过最后工作D1的情况下,CPU56基于最后工作D1 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由于半波期间(U- t7)之后的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超过最后工作Dl,因此,〔 1156将最后工作01作为半波期间("-t》之后的 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直到增量次数Ns(9次)为 止。
关于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这里省略说明。
在第七实施例中,基于相位控制期间T以及电源半波Th计算软开始次数N, 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将软开始次数N的值设定在寄存器中,并 基于软开始次数N以及电源半波Th计算相位控制期间T,然后设定在寄存器 中。
在第七实施例中,计算接通幅度,直到增量次数Ns的设定次数为止。但是,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在计算出的接通幅度超过最后工作D1的时间, 从软开始期间向全点灯期间转移。
在第七实施例中,作为参数,将电源频率Fp、电源半波Th、相位控制期间 T、最后工作D1、工作增量Ds、以及软幵始次数N设定在寄存器中。但是,本 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进一步将第一工作Dl和重复次数Nr设定在寄存器 中,并基于包含该第一工作Dl和重复次数Nr的参数,计算接通幅度。
如上所述,按照第七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作为参数,将用于规定相位控 制实行期间的相位控制期间T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将设定的期 间作为软开始期间或软停止期间,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能够减少 寄存器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规模,并实行交流电压的相位控制,同时,能够效 率良好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和闪烁的发生。
按照第七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作为参数,将用于规定半波期间的接通 幅度的阈值的最后工作D1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因此,能够实行 基于接通幅度的相位控制,效率良好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和闪烁的发生。
按照第七实施例的定影装置50,作为参数,将最后工作D1设定在外部存 储器57的寄存器中,当计算出的接通幅度超过最后工作D1时,基于最后工作 Dl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和闪 烁的发生。
第八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第八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这里,省略与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oo重复的说明。第七实施例中,将最初的半坡期间的接通幅度设定为0%,控制向加热器 通电的状态。在第八实施例中,将规定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的第一工作Df设定 在寄存器中,并将第一工作Df作为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 器通电的状态。图27是表示第八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的设定值。第八实施 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作为参数,设定了电源频率Fp、电源半波Th、 相位控制期间T、最后工作D1、第一工作Df、工作增量Ds、软开始次数N、以 及增量次数Ns。第一工作Df用于规定软开始期间中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下面,说明基于第八实施例涉及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方法。图28是表 示加热器软开始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若CPU56决定开始对完全熄灯的加热器实行软开始处理,则在步骤 S2801,CPU56将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一个寄存值a设定为0。在步骤S2802, CPU56计算接通幅度。所述接通幅度根据以下式子得到工 作增量DsX寄存值a。在步骤S2803, CPU56判断接通幅度是否比最后工作D1大。若CPU56判断接 通幅度比最后工作D1大(步骤S2803的"是"),则进入步骤S2804;若CPU56判 断接通幅度不比最后工作D1大(步骤S2803的"否"),则进入步骤S2805。在步骤S2804,将接通幅度设定为最后工作D1的值。在步骤S2805, CPU56对于半波期间,以设定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 电的状态。在步骤S2806,CPU56判断寄存值a是否与设定的增量次数Ns相等。若 CPU56判断寄存值a与设定的增量次数Ns相同(步骤S2806的"是"),则结束软 开始处理,并转移到全点灯;若CPU56判断寄存值a与设定的增量次数Ns不相 同(步骤S2806的"否"),则进入步骤S2807。在步骤S2807, CPU56在寄存值a中加入l。接着,返回步骤S2802,对于各半 波期间重复实行从步骤S2802开始的处理。图29是表示基于第八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如图27所示, 将相位控制期间T设定为100ras、最后工作D1设定为27。/。、最后工作Df设定为 11%、工作增量Ds设定为2Q/0。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七实施例说明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软开始次数N为IO 次,根据第七实施例说明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增量次数Ns为9次。首先,CPU56将软开始期间(t - t1())中最初的半波期间(t - t》的接通幅度设定为11%,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接着,CPU56计算在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中加入工作增量Ds的值, 并且根据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13%)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1- t2)。接着,CPU56将在最初的半波期间(t。- t》的接通幅度(11%)中分别加入工 作增量Ds的值作为接通幅度计算,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 器通电的状态(t,- t9)。在CPU56计算出加入工作增量Ds的接通幅度超过最后工作Dl的情况 下,CPU56基于最后工作D1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由于半波期间(ts- t》 的接通幅度超过最后工作Dl,因此,CPU56将最后工作D1作为半波期间(U- t7) 之后的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直到进行了增量 次数Ns(9次)为止(tf "U)。关于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省略说明。如上所述,按照第八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作为参数,将用于规定在软开始 期间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的第一工作Df设定值设定在寄存器中,并将 该第一工作Df设为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 因此,即使使用零交叉检测精度低的零交叉检测部检测的零交叉点发生偏移, 也能够在最初的半波期间以固定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 能够实现原定的加热器点灯。按照第八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作为参数,将用于规定进行相位控制期间 的相位控制期间T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将设定的期间作为软开 始期间或软停止期间,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抑制 高次谐波电流和闪烁的发生。第九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九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这里, 省略与上述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重复的说明。在第七至第八实施例中,作为参数,将工作增量Ds设定在外部存储器57 内部的寄存器中,将分别加入工作增量Ds的值作为接通幅度计算。下面,参照图30说明关于设定在第九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各 参数。图30是表示第九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的设定值。作为第九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的参数,设定了电源频率 Fp、电源半波Th、相位控制期间T、最后工作D1、第一工作Df、软开始次数N、 以及增量次数Ns。工作增量Ds规定接通幅度的增加量。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增量Ds是在加入 工作增量Ds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成为如同线形的接通幅度的增加量,其是相 位控制期间T、最后工作D1、以及第一工作Df的各设定值计算出的。关于工作增量Ds的计算式,只要是能够计算出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成 为如同线形的接通幅度的增加量的计算式,都可以采用。例如,如图30所示,在将最后工作01设定为22%,第一工作Df设定为4y。,增 量次数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9次的情况下,根据以下式子,能够计算出接通幅 度的增加量为2%。Ds={(Dl:22%)-(Df:4%)} / (Ns:9次)下面,参照图31说明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的相位控制方法。图31 是表示基于第六实施例的参数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的图。如图30所示,将相 位控制期间T设定为100ms,最后工作D1设定为22。/。,第一工作Df设定为4y。。本实施例中,根据第7实施例中说明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增量次数Ns为9次, 另外,根据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出工作增量Ds为2呢。首先, 1]56将第一工作05作为软开始期间(1:()- t,())中最初的半波期间 (t(,- t,)的接通幅度(4%),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接着,CPU56计算在最初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中加入工作增量Ds的值, 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6y。)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t「 t2)。CPU56按照半波期间(t,- t2)的控制方法,计算各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直 到增量次数Ns(9次)为止(t2- U)。关于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方法省略说明。在第九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增量次数Ns的阈值设定在寄存器中,在不超 过该阈值的范围计算工作增量Ds。通过设定增量次数Ns的阈值,能够限制加 入工作增量Ds的半波期间的次数,不需要膨大的运算。在第九实施例中,基于最后工作D1、第一工作Df、以及增量次数Ns计算 工作增量Ds。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基于包含重复次数Nr的参数 计算工作增量Ds。如上所述,按照第九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基于各参数,计算增量次数Ns, 以及成为线形的接通幅度增加量,即,工作增量Ds,并按照增量次数Ns加入计 算出的工作增量Ds,将加入工作增量Ds计算出的各值作为接通幅度计算,并 且基于计算出的接通幅度控制向加热器通电的状态,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 抑制高次谐波电流和闪烁的发生。第十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第十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这里, 省略与上述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重复的说明。在第一至第九实施例中,在软开始期间以及软停止期间中,当零交叉检 测部58检测到交流电力的各半波期间的零交叉时,CPU56开始控制驱动器向加热器通电,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结束,则控制结束驱动器向加热器通电。在第十实施例中,在软开始期间以及软停止期间中,当零交叉检测部58 检测到交流电力的各半波期间零交叉的时间经过固定时间后,CPU56开始控 制驱动器向加热器通电,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结束,则控制驱动器结束向加 热器通电。下面,参照图32说明第十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设定的各参 数。图32是表示第十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设定值的图。如图32所示,在第十实施例的外部存储器57的寄存器中设定电源频率 Fp、电源半波Th、工作增量Ds、增量次数Ns、以及通电开始时间Ts。通电开始时间Ts用于规定从零交叉检测部58检测到零交叉的时间到经 过多少时间后,开始由驱动器向加热器通电。本实施例中,电源半波Th设定为 10ms、通电开始时间Ts设定为5ms。图33是表示基于第十实施例的参数在加热器的软开始期间进行相位控 制的波形。图34是表示基于第十实施例的参数在加热器的软停止期间进行相位控制的波形。上述任意一种情况的接通幅度都是25%。从图中可以看出,软 开始期间或软停止期间的任意一种期间,都是从电源半波Th零交叉的时间经 过5ms开始向加热器通电。通电开始时间Ts可以是任意的设定,例如,在软开始期间,设定通电开始 时间,以在各半波期间结束时结束向加热器通电,这样,能够在从全点灯期间 转移到软停止期间时,设定加热器的熄灭期间,平滑地开始软停止期间的相 位控制,因此,能够取得与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的效果。若在通电开始时间Ts中加入接通幅度的值超过电源半波Th,也可以在电 源半波Th结束的时间结束由驱动器向加热器通电,还可以继续进行通电直到 下一个电源半波Th为止,在接通幅度结束后结束由驱动器进行通电(向加热 器通电)。如上所述,按照第十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在软开始期间以及软停止期间 中,由CPU56控制驱动器开始通电的时间,以在半波期间的任意时间进行向加 热器通电,因此,能够柔软地进行软开始期间以及软停止期间的相位控制。上面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单元,通过对其供给交流电力,使其被加热;加热控制单元,在所述交流电力的至少半波期间实行相位控制,,仅以接通幅度以对所述加热单元供给交流电力;存储单元,存储用于计算所述接通幅度的参数;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参数计算所述接通幅度,并且以计算出的所述接通幅度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包括工作增量与增量次数,所述工作增量用于规定所述接通幅度的增加量,所述增量次数用于规定加入所述工作增量的所述半波期间的次 数。
3. 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重复次数,所述重复次数用于规定以与计算出的所述接通幅度相同的接通幅度重复所述半波期间的次数。
4. 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第一工作,所述第一工作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 期间的接通幅度。
5. 根据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第一工作,所述第一工作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
6.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包括第一工作与重复次数,所述第一工作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所述重复次数用于规定以与计算出的所述接通幅度相 同的接通幅度重复所述半波期间的次数。
7.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包含工作增量以及相位控制期间,所述工作增量用于规定所述接通幅度的增加量,所述相位控制期间用于规定所述相位控制的实行期间;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相位控制期间以及所述半波期间,计算加入 所述工作增量的半波期间的次数,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次数以及所述工作增量, 计算所述接通幅度。
8. 根据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最后工作,所述最后工作用于规定所述接通幅度的阈值;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在计算出的所述接通幅度超过所述最后工作的情况 下,以所述最后工作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9. 根据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第一工作,所述第一工作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8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第一工作,所述第一工作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期间的接通幅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包括用于规定所述相位控制的实行期间的相位控制期间、用于规定所述接通幅度的阈值的最后工作、以及用于规定最初的所述半波期间的 接通幅度的第一工作;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相位控制期间、所述最后工作、所述第一工 作、以及所述半波期间,计算所述接通幅度的增加量以及加入所述增加量的 半波期间的次数,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增加量以及所述次数,计算所述接 通幅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在最初的所述半波期间不实行所述相位控制,在第二次所述半波期间以后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13.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在各所述半波期间的零交叉开始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14.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单元从各所述半波期间的零交叉开始经过一定期间后开 始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15. —种包括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加热单元,通过对其供给交流电力,使其被加热;加热控制单元,在所述交流电力的至少半波期间实行相位控制,仅以接 通幅度以对所述加热单元供给交流电力;存储单元,存储用于计算所述接通幅度的参数;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参数计算所述接通幅度,并且以计算出的所 述接通幅度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16. —种在定影装置实行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步骤,对加热单元供给交流电力,使其被加热;加热控制步骤,使得加热控制单元在所述交流电力的各半波期间实行相 位控制,仅以接通幅度对所述加热单元供给交流电力;在所述加热控制步骤,基于参数计算所述接通幅度,并且以计算出的所 述接通幅度实行所述相位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能够减少存储器存储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的容量,并实行交流电力的相位控制的定影装置,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在定影装置实行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通过供给交流电力被加热的主加热器51a以及副加热器51b,CPU56,以及存储用于计算接通幅度的参数的外部存储器57,所述CPU56在交流电力的至少半波期间实行相位控制,仅以接通幅度对主加热器51a以及副加热器51b供给交流电力,所述CPU56基于参数计算接通幅度,并且以计算出的接通幅度实行相位控制。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286030SQ20081009119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2日
发明者长曾我部纪理子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