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80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设备,该图像处理设备在传送的片材上 形成图像或者读取传送的原稿的图像。
背景技术
诸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的、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传统图像 形成设备和诸如扫描仪的读取原稿的图像的传统图像读取设备包括 传送片材或原稿的片材传送设备。
在图像处理设备(诸如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的片材传 送设备的情况下,必须直接将片材或原稿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 形成部分或者图像读取设备的图像读取部分。如果片材传送设备斜着 将片材发送到图像形成部分,则图像形成设备斜着在片材上形成图 像。如果片材传送设备斜着将原稿发送到图像读取部分,则图像读取 部分斜着读取原稿。因而,片材传送设备包括对齐设备,在将倾斜的 (歪斜进给的)片材或原稿发送到图像形成部分或图像读取部分之 前,对齐设备将歪斜进给对齐。
作为对齐设备的系统,存在环对齐系统和挡板对齐系统。根据环 对齐系统,片材的顶端碰撞一对停止的辊的夹持区以形成具有翘曲的 片材,利用片材的刚性将片材的歪斜进给对齐。根据挡板对齐系统, 片材的顶端碰撞在片材传送通道中提供的挡板构件,然后,挡板构件 从片材传送通道缩回。
然而,最近几年,随着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的数字化, 存在使片材或原稿之间的距离(以下,"片材间距")减小的趋势。使 片材间距减小的原因在于,可在短时间内对更多片材进行处理,可在 不提高图像形成的处理速度的情况下提高实际的图像形成速度,而且
可在不提高原稿的读取速度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读取更多原稿。
因此,对齐所需的时间是确定片材间距的因素之一。作为缩短对 齐所需的时间的方法之一,存在活动对齐方法,在该方法中,在传送 片材的同时校正片材的歪斜进给。根据这种方法,由在片材传送通道
中在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intersecting)的方向上布置的两个传感器 检测传送的片材的顶端,当片材被歪斜进给时,控制部分基于检测时 间差来计算片材的顶端的倾斜。然后,在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 上布置的、独立地旋转的多个歪斜进给校正辊的传送速度是基于计算 的歪斜进给量的,并转动片材以校正歪斜进给(参见第H8-108955号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根据这种活动对齐方法,由于可在传送片材的同时校正歪斜进 给,所以与片材被停止一次的挡板对齐方法和环对齐方法相比,可减 小片材间距。
将基于图24描述采用活动对齐方法的片材传送设备。片材传送 设备900包括检测片材的顶端的顶端检测传感器904、传送辊对905 和906、检测片材的歪斜进给的歪斜进给检测传感器913和914以及 校正片材的歪斜进给的对齐辊对907和908。所述传送辊对905和906 包括由马达910旋转的驱动辊905a和906a以及跟随驱动辊905a和 906a的从动辊905b和906b,驱动辊卯5a和906a具有半月形截面。
如果顶端检测传感器904检测到片材的顶端,则驱动辊卯5a和 906a旋转预定次数,并将片材发送到所述对齐辊对907,然后,驱动 辊905a和906a在从动辊905b和卯6b之间的夹持区释放的位置停止。 此时,驱动辊905a和906a在半月形的方向彼此匹配的状态(相同相 位)下旋转。
所述对齐辊对907和908的每个包括沿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 向独立旋转的辊对。所述对齐辊对卯7和908转动片材,以使得布置
同,并用由歪斜进给检测传感器913和914检测和计算的歪斜进给量 来校正片材的歪斜进给。释放由所述传送辊对905和906对于被所述
对齐辊对907和908转动的并且歪斜进给被校正的片材的夹持。因此, 没有从所述传送辊对905和906添加载荷,从而平滑地校正歪斜进给。 通过这种方式,片材传送设备900可在以高水平保持歪斜进给的 校正精度的同时连续地传送片材,而所述传送辊对905和906不限制 片材的后端侧。片材传送设备900的结构还可应用于传送原稿的图像 读取设备。
如上所述,片材的歪斜进给的校正对于提高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 的形成精度或者图像读取设备的图像的读取精度是极其重要的。在使 用同轴布置且独立旋转的歪斜进给校正辊的活动对齐方法的情况下, 在一些情况下歪斜进给校正精度根据歪斜进给校正辊的加工误差而 降低。
原因如下。也就是说,在具有加工误差的两对歪斜进给校正辊的 情况下,即使辊以等角速度旋转,但是由于在夹持区部分中辊的圆周 速度不规律地变化,所以歪斜进给校正辊也以曲折的方式不规律地传 送片材。即使夹持的片材的歪斜进给量为0,如果歪斜进给校正辊在 以曲折的方式传送片材的状态下将片材传递到下游的传送辊对,则也 存在歪斜进给校正辊在歪斜进给状态下传递片材的担心。结果,片材 传送设备900的片材的歪斜进给校正精度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想所有的歪斜进给校正辊总是使在其外圆 周上辊开始与片材接触的位置保持在相同水平(所述对齐辊对的相位 被彼此对准),从而防止歪斜进给校正精度降低。也就是说,如果每 次使由歪斜进给校正辊传送的片材的曲折状态准确地一致,则歪斜进 给量的变化减小。如果事先发现在片材中产生恒定量的歪斜进给的事 实,则通过执行歪斜进给校正控制来减小歪斜进给量,在歪斜进给校 正控制中,相应地校正控制量。
片材的歪斜进给校正精度与片材的传送载荷和歪斜进给校正辊 的传送力有关。必须总是满足关系片材的传送载荷<歪斜进给校正 辊的传送力。
如果是片材的传送载荷>歪斜进给校正辊的传送力的关系,则不
可能校正歪斜进给。即使片材的传送载荷和歪斜进给校正辊彼此接 近,在片材和歪斜进给校正辊之间也产生滑动,并且也不能完全地校 正歪斜进给。
片材的传送载荷主要是在片材在传送路径上滑动时产生。因而, 如果片材可在片材的歪斜进给被校正的传送路径上容易地滑动,则可 将片材的传送载荷减小到某种程度。
在活动对齐系统的片材传送设备的情况下,片材的传送载荷减 小。因而,提出这样一种片材传送设备,在该片材传送设备中,这样 构造歪斜进给校正辊的上游传送辊,以使它可在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 的方向上移动,当片材的歪斜进给被校正时,它跟随转动运动,并且
转动时的载荷减小(参见第H10-175752号日本专利申请^^开)。
在传统的片材传送设备中,歪斜进给校正辊的上游侧被形成为传 送载荷小的形状或结构。然而,由于施加到歪斜进给校正辊的传送载 荷不可能为0,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在歪斜进给校正辊和片材之间 产生滑动。此外,当片材由于歪斜进给校正辊之间的速度差而被转动 时,由于片材在辊夹持区中被转动,所以在歪斜进给校正辊和片材之 间在片材的旋转方向上产生滑动。由于片材的惯性力被施加到在歪斜 进给校正辊和片材之间产生的滑动现象,所以滑动现象在转动加速被 施加到片材时的时刻表现得最严重。
当执行控制(相位控制)以使得所有的歪斜进给校正辊总是使在 其外圆周上辊开始与片材接触的位置保持在相同水平时,滑动现象集 中在歪斜进给校正辊的外圆周上的相同位置上。因此,存在以下问题, 即,歪斜进给校正辊的外圆周上的相同部分磨损,片材的传送力在磨 损部分极大地降低,片材的传送量减小,歪斜进给校正精度降低。这 个问题不限于歪斜进给校正辊,当在加速或减速片材时在片材传送方 向上传送片材的传送辊被同相控制时,也产生这个问题。
因此,在具有传统的歪斜进给校正辊或其相位被控制的传送辊的 传统片材传送设备中,根据歪斜进给校正辊或传送辊的传送力的减小 周期性地调换辊,以保持诸如歪斜进给校正精度的片材传送精度。然
而,如果周期性地调换辊,则成本增加。
具有活动对齐系统的片材传送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是在许多情 况下每单位时间形成的图像的数量高的高速机器,在许多情况下该图 像形成设备作商业使用。因而,如果在调换歪斜进给校正辊或传送辊 的维护所需的停止时间长,则这使图像形成效率降低。
最近几年,所使用的片材呈多样化,从薄片材到厚片材,从约明
信片大小的小尺寸到约330mmx488mm的大尺寸,并且应付这种多样 化的图像形成设备增加。因而,在片材传送设备的情况下,当传送厚 片材或大尺寸片材时,歪斜进给校正辊易于局部磨损,传送力减小, 歪斜进给校正辊或传送辊的调换操作的数量增加,可服务率降低。
如上所述,要求诸如歪斜进给校正辊或者其相位将被控制的传送 辊的旋转体的寿命增加。
本发明防止诸如歪斜进给校正辊和传送辊的旋转体的片材传送 力局部减小,减小歪斜进给校正精度的恶化,并提高旋转体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图像处理部分,用于处理片材上的 图像;旋转体,用于朝向图像处理部分传送片材;和控制部分,用于 从圆周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开始旋转体的旋转,并改变旋转体的旋转期 间的旋转速度;控制部分可改变圆周方向上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改变的 开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分可改变圆周方向上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改变 的开始位置。因而,可改变旋转体与片材接触的位置,防止旋转体局 部磨损,并提高旋转体的寿命。
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参考附图),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 将变得清楚。


图l是沿片材传送方向截取的复印机的截面图,复印机是根据本
发明的第 一 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 一 个示例;
图2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片材传送设备的对齐部分的 示意性透视图3是复印机控制中与对齐部分相关的控制框图4是用于描述对齐部分的操作的流程图5是用于描述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示图6是用于描述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示图7是用于描述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示图8是用于描述对齐部分的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时间图9是用于描述对齐部分的顶端对齐和横向对齐校正操作的示
图10是用于描述对齐部分的顶端对齐和横向对齐校正操作的示
图ii是用于描述对齐部分的顶端对齐和横向对齐校正操作的时
间图12是示出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在图8中示出的每个时间的旋 转位置(开口的位置)的示图13是示出接着图12之后的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在图8中示出
的每个时间的旋转位置(开口的位置)的示图14是用于获得校正开始时间TA的计算规则的流程图15是示出通过校正开始时间TA的重置将用于片材的加速和
减速的区域分散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的圆周表面上的状态的曲线
图16是示出歪斜进给校正辊的圆周表面上的片材的累积加速时 间的曲线图17是示出歪斜进给校正辊的圆周表面上的片材的累积加速时 间的曲线图18是示出歪斜进给校正辊的圆周表面上的片材的累积加速和 减速时间的曲线图19是示出对齐驱动辊在图11中示出的每个时间的旋转位置 (开口的位置)的示图20是示出对齐驱动辊的圆周表面上的片材的累积加速和减速 时间的曲线图21是沿片材传送方向截取的作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 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片材进给装置的截面图22是示出片材进给装置的片材传送速度变化的曲线图,其中, 横轴示出时间,垂直轴示出片材传送速度;
图23是示出通过片材进给装置中的校正开始时间的重置将用于
图;和
图24是传统的片材传送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基于附图描述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设备的 一个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 (图像形成设备)
图1是沿片材传送方向截取的复印机的截面图,复印机为根据本
发明的第 一 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 一 个示例。
图像形成设备3000包括作为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读取设备2500 和作为图像处理设备的打印机1000,图像形成设备3000在控制器120 的控制下操作。
在图1中,分开提供扫描仪2000和打印机1000,但是可将它们 整体形成在一起。
为了读取原稿,扫描仪2000包括扫描光源201、压板玻璃202、 打开/关闭原稿压板203、透镜204、光接收元件(光电转换)205、图 像转换部分206和存储器208。存储器208存储被图像转换部分206 处理的图像处理信号。
如果如用假想线示出的自动原稿进给设备250被安装在扫描仪2000上而代替原稿压板203,则扫描仪2000可自动读取原稿。自动 原稿进给设备250被提供有片材传送设备或片材进给装置50,像稍后 描述的对齐部分l。因此,作为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读取设备2500包 括扫描仪2000,扫描仪2000作为具有自动原稿进给设备250的图像 处理部分和图像读取部分。
被扫描光源201读取的原稿被转换为被图像转换部分206编码的 电信号207,并被发送到激光扫描仪121,或者暂且被存储在存储器 208中。如果来自控制器120的信号需要,则将存储在存储器208中 的电信号发送到激光扫描仪121。
容纳在打印机IOOO中的盒IOO中的片材S由进行垂直移动和旋 转的拾取辊101从盒100中发出,片材S被进给辊102和延迟辊103 一张片材一张片材地相互分离,并被进给。传送辊对105传送片材通 过包括导向板106和107的传送通路108,包括导向件109和111的 弯曲传送通路IIO接收这些片材。辅助辊对10进一步传送片材,歪 斜进给校正辊部分20和对齐辊对30引导这些片材。所述辅助辊对10、 歪斜进给校正辊部分20和所述对齐辊对30构成对齐部分1。对齐部 分l校正片材的歪斜进给,片材被传送到转印部分112b。稍后将描述 对齐部分1的歪斜进给校正操作。
如图l所看到的那样,感光鼓112向右旋转。在激光扫描仪121 中,镜113被激光照射,光被反射,感光鼓112上的曝光位置112a 被光照射。被激光照射的感光鼓112被形成有潜像。显影装置144进 行显影以使图像变清晰成为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通过距离La被 从感光鼓112的曝光位置112a传送到转印部分112b。
对齐传感器131检测穿过对齐部分1的片材S的顶端,传送片材 S通过与距离La相同的距离Lb(从对齐传感器131到转印部分112b 的距离),并且在此时期间,进行位置校正以便同步于调色剂图像的 顶端位置。
转印部分112b将感光鼓11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被转印充电 器115充电的片材上。分离充电器116将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的片材
与感光鼓112静电分离。感光鼓112、显影装置144、转印充电器115 和分离充电器116构成作为图像处理部分的图像形成部分122。
转印带117传送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在其上的片材。定影装置118 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排出辊119从打印机1000排出图像被 形成在其上的片材。
如果图像形成部分的处理信号被输入到激光扫描仪121,则打印 机1000起复印机的作用,如泉传真(FAX)的发送信号被输入,则 起传真机的作用,如果个人电脑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则起打印机的作 用。相反,如果图像转换部分206的处理信号被发送到另一传真机, 则打印机1000起传真才几的作用。
(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打印机中的对齐部分)
接下来,将基于图2至图ll描述作为片材传送设备的对齐部分
在图2中,框架(未示出)的侧板可绕枢轴旋转地支撑构成对齐 部分1的所述辅助辊对10、歪斜进给校正辊部分20和所述对齐辊对 30。
所述辅助辊对10的每个包括辅助驱动辊10a和辅助从动辊10b, 加压弹簧(未示出)使辅助从动辊10b相对辅助驱动辊10a按压。
使辅助驱动辊10a沿片材传送方向旋转的辅助马达11连接至辅 助驱动辊10a。使所述辅助辊对10沿与片材传送方向(箭头A的方 向)交叉的方向(箭头B的方向,片材的宽度方向)移动的辅助移位 马达12连接至辅助辊10。检测辅助辊10是否在其本位(home position, HP)的辅助移位HP传感器13被布置在所述辅助辊对10 的附近。因而,所述辅助辊对10可在用实线示出的位置上备用,并 可在实线和虛线之间移动。
释放所述辅助辊对10的压接状态的辅助释放马达14连接至辅助 从动辊10b。在检测辅助释放马达14的相位的位置提供辅助释放HP 传感器15。
歪斜进给校正辊部分20包括两对歪斜进给校正辊21和22以及
歪斜进给校正马达23和24,在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彼此相 距预定距离LRP布置歪斜进给校正辊21和22。歪斜进给校正辊部分 20还包括启动传感器(还起歪斜进给检测传感器的作用)27a和27b 以及歪斜进给检测传感器28a和28b。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 22包括作为旋转体的C形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以及歪斜 进给校正从动辊21b和22b,加压弹簧(未示出)使歪斜进给校正从 动辊21b和22b相对歪斜进给驱动辊21a和22a按压。
歪斜进给校正马达23和24 4吏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 独立地(单独)旋转。作为旋转体检测器的歪斜进给校正HP传感器 25和26被布置在检测到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的开口 21c 和22c (图8)的位置上,并且它们设置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 22a的旋转开始位置(初始位置)。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 可基于歪斜进给校正HP传感器25和26的检测在圆周方向上的相同 位置(相同相位)停止。因而,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可从 相同的停止位置(状态)开始旋转。在歪斜进给校正辊部分20的传 送方向的上游,在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箭头B的方向)上以 预定距离LD布置启动传感器27a和27b,启动传感器27a和27b检 测片材S的顶端。如果启动传感器27a和27b检测到片材的顶端,则 歪斜进给校正马达23和24起动,并且如稍后将描述的,启动传感器 27a和27b还检测片材的歪斜进给。
如图9所示,当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的开口 21c和 22c与歪斜进给校正从动辊21b和22b相对时,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 21a和22a与歪斜进给校正从动辊21b和22b之间的辊夹持区部分释 放。在这种状态下,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释放对片材的夹 持,从而载荷不被施加到所述对齐辊对30传送的片材。
在歪斜进给校正辊部分20的片材传送方向的下游,在与片材传 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彼此相距预定距离Le布置作为检测片材的歪斜 进给的歪斜进给检测器的歪斜进给检测传感器28a和28b。
所述对齐辊对30包括作为旋转体的C形对齐驱动辊30a和对齐
从动辊30b,加压弹簧(未示出)使对齐从动辊30b相对对齐驱动辊 30a按压。对齐HP传感器32被布置在检测到对齐驱动辊30a的开口 30c的位置上。
当如图5所示对齐驱动辊30a的开口 30c与对齐从动辊30b相对 时,对齐驱动辊30a和对齐从动辊30b之间的辊夹持区部分释放。在 这种状态下,所述对齐辊对30释放对由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 22发送的片材的夹持,从而载荷不被施加到其歪斜进给被所述歪斜进 给校正辊对21和22校正的片材。
对齐马达M使对齐驱动辊30a沿片材传送方向旋转。使所述对 齐辊对30沿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的对齐移位马达33连接 至所述对齐辊对30。检测所述对齐辊对30是否在其本位(HP)的对 齐移位HP传感器34被布置在所述对齐辊对30的附近。因而,所述 对齐辊对30可在用实线示出的位置上备用,并可在实线和虚线之间 移动。
在所述对齐辊对30的片材传送方向的上游,在与片材传送方向 交叉的方向上布置检测片材S的横向对齐位置的横向对齐检测传感器 35。检测片材S的顶端的对齐传感器131被布置在所述对齐辊对30 的下游。
所述辅助辊对IO和所述对齐辊对30的移动方向、所述歪斜进给 校正辊对21和22的排列方向以及启动传感器27a和27b与歪斜进给 检测传感器28a和28b的中心线27c和28c与感光鼓112的轴112c(图 1)平行。轴112c与和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片材的宽度方向) 平行。
优选地,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之间的距离LRP、启 动传感器27a和27b之间的距离Ld以及歪斜进给检测传感器28a和 28b之间的距离Le等于或小于传送的片材中具有最小宽度的片材的 宽度。
图3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控制器120中与对齐部分1相关的控制框 图。辅助马达ll、辅助移位马达12、辅助释放马达14、歪斜进给校
正马达23和24、对齐马达31和对齐移位马达33连接至控制器120 的CPU 123。此外,辅助移位HP传感器13、辅助释放HP传感器15、 歪斜进给校正HP传感器25和26、启动传感器27a和27b、歪斜进 给检测传感器28a和28b、对齐HP传感器32和对齐移位HP传感器 34连接至CPU 123。横向对齐检测传感器35和对齐传感器131也连 接至CPU 123。
接下来,将基于图2和图4至图ll描述对齐部分l中的片材的 歪斜进给校正操作。图4是用于描述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流程图。图 5至图7是用于描述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示图。图8是用于描述歪斜 进给校正操作的时间图。图9和图10是用于描述顶端对齐和横向对 齐校正操作的示图。图11是用于描述顶端对齐和横向对齐校正操作 的时间图。
所述传送辊对105将从作为片材存放部分的盒100进给的片材S 发送到所述辅助辊对10。如果每种尺寸的片材需要,则辊释放马达(未 示出)将所述传送辊对105的从动辊105b与驱动辊105a分离,并释 放所述传送辊对105的夹持(步骤1)。如果启动传感器"a和 检测到由所述辅助辊对IO传送的片材S的顶端(tipend)(步骤2), 则CPU 123基于传感器的检测操作启动歪斜进给校正马达"和24(步 骤3)。然后,其辊夹持区被释放的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 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并开始传送片材S。
如果启动传感器27a和27b检测到片材S的顶端,则CPU 123 基于启动传感器27a和27b的图8中示出的检测时间差Atl来计算片 材S的顶端的歪斜进给量。当启动传感器27a首先检测到片材S时, CPU 123使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 (歪斜进给校正马达23)减速, 并计算校正时间Tl和减速速度AV1,以使满足以下等式1,校正时间 Tl和减速速度AV1为用于执行歪斜进给校正的控制参数。在这个实 施例中,传送速度VO为不执行关于歪斜进给校正的速度控制的状态 下的片材传送速度。等式1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6</formula>
基于图7获得所述辅助辊对IO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片材传送速 度。当将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在校正时的传送速度定义为 VL和VR并将所迷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之间的推进间距(thrust pitch)定义为LRP时,围绕片材S的转动中心O的旋转速度co如以 下等式2所示。等式2<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6</formula>
片材S的转动中心O与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之间的 中点Oa之间的转动距离RROT如以下等式3所示。等式3<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6</formula>
如果将所述辅助辊对IO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定义为VASX,将 推进方向上的速度定义为VASY,并将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 22与所述辅助辊对IO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AS,则片材S的转动中心 O和所述辅助辊对10之间的转动距离RAS如以下等式4所示。等式4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6</formula>
通过以下等式5获得在所述辅助辊对10和通过片材S的转动中 心O沿片材传送方向延伸的线Lx之间形成的角度0以及在所述辅助 辊对10和合成传送速度lwRASI之间形成的角度(J)。等式5<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6</formula>
从上,从以下等式6和7获得所述辅助辊对IO在传送方向上的
速度VASX和在推进方向上的速度VASY,等式6
等式7
F縱- 一滅4 *sin# 一^L^浮,(^ 一K,)
当歪斜进给量充分小时,由于它接近于以下等式8,等式8
pwA班0
所以可从以下等式9和10获得速度。等式9
K滅徵
等式IO
〖;、T 錢-"^"""『矜) /,
因而,可使用以下等式11和12计算校正马达23、辅助马达ll 和辅助移位马达12的速度。等式ll
等式12
使用等式l、 11和12计算用于执行歪斜进给校正的各种控制参 数(步骤4)。如果启动传感器27a和27b检测到片材的顶端,则马 达23和24从停止状态加速到VO。除了当执行歪斜进给校正时之外, 以稳定速度VO驱动辅助马达11。除了当执行歪斜进给校正时之外,
辅助移位马达12停止。当在启动传感器27a检测到片材的顶端之后 过去通过稍后描述的计算获得的校正开始时间TA (图8) (TA>Atl) 时,歪斜进给校正马达23在第一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旋转中途开始 减速。校正开始时间TA显示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开始旋转之 后旋转速度改变的时序。在第一歪斜进给校正部分中,在歪斜进给校 正驱动辊21a的旋转中途,歪斜进给校正马达23从传送速度VO以 加速度al减速AVl,当歪斜进给校正部分完成时,歪斜进给校正马达 23再次加速到传送速度VO,并进行第一歪斜进给校正。此时,辅助 马达11同时从传送速度VO以加速度a2减速AV2,当歪斜进给校正 部分完成时,辅助马达11再次加速到传送速度VO。辅助移位马达 12以加速度a3加速AV3,当歪斜进给校正部分(Tl)完成时停止。
如图8所示,CPU123控制歪斜进给校正马达23和24、辅助马 达11和辅助移位马达12,并进行第一歪斜进给校正(步骤5)。通 过这种方式,如图6中用符号Sl所示的那样校正片材的歪斜进给。 当第一歪斜进给校正完成时,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处于开 口 21c和22c在轴向彼此对准的位置上(辊的相位相同)。
在片材S的第一歪斜进给校正操作完成之后,下游的歪斜进给检 测传感器28a和28b检测在第一歪斜进给校正操作中不能被校正的片 材S的歪斜进给(步骤6) 。 CPU 123基于歪斜进给检测传感器28a 和28b的检测像第 一歪斜进给校正操作那样计算用于执行第二歪斜进 给校正操作的各种控制参数(步骤7),并执行第二歪斜进给校正操 作(步骤8)。与第一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类似,可通过稍后描述的处 理获得在歪斜进给检测传感器28a和28b检测到片材的顶端之后直到 第二歪斜进给校正操作开始所过去的校正开始时间TB (TB>At2)。 这里,At2为歪斜检测传感器28a和28b之间的检测时间差。通过这 种方式,如图6中的符号S2所示的那样精确地校正歪斜进给。
这里,图8中示出的第二校正时间T2为与第一校正时间Tl对 应的时间。第二减速速度AVla、 AV2a和AV3a为与第 一减速速度AV1 、 AV2和AV3对应的速度。
其歪斜进给被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校正的片材S被传 送到所述对齐辊对30。基于较后检测到片材的顶端的歪斜进给检测传 感器28a和28b之一的检测操作(基于延迟侧)来启动对齐马达31 (步骤9)。如图5所示,对齐驱动辊30a的开口 30c与对齐从动辊 30b相对,辊夹持区被释放的所述对齐辊对30沿图9中的箭头A的 方向旋转,夹持片材S,并传送片材S。如果所述对齐辊对30夹持片 材S,则对于由歪斜进给校正HP传感器25和26检测所述歪斜进给 校正辊对21和22的开口 21c和33c的事实,歪斜进给校正马达23 和24在圆周方向上的相同位置(相同相位)旋转。结果,在歪斜进 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的开口 21c和22c与歪斜进给校正从动辊21b 和22b相对的状态下(在所述辊对的夹持区被释放的状态下)所述歪 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停止旋转(步骤10 )。
然后,对齐传感器131检测片材S的顶端(步骤11),横向对 齐检测传感器35检测片材S的侧端的位置(步骤12)。片材的侧端 为沿片材传送方向延伸的片材的边缘。
CPU 123获得对齐传感器131的检测时序和感光鼓112被激光照 射的时序(ITOP (图11))之间的时间差At3。为了使感光鼓112上 的调色剂图像的顶端(图1)和片材S的顶端彼此对准,CPU 123基 于时间差At3计算对齐马达31和辅助马达ll的减速速度AV4和速度 改变时间T3 (步骤13)。
CPU 123基于横向对齐检测传感器35的检测信号使感光鼓112 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横向对齐位置与片材S的横向对齐位置彼此对准 (图2)。为此,CPU 123计算对齐移位马达33和辅助移位马达12 在移位方向上的速度AV5以及速度改变时间T4 (步骤l4)。
如果CPU 123以这种方式控制对齐马达31、对齐移位马达33、 辅助马达11和辅助移位马达12,则片材的顶端和侧端可与感光鼓上 的调色剂图像的顶端和侧端匹配(步骤15)。
如果片材S的移位操作完成,则辅助释放马达14使所述辅助辊 对10的辅助从动辊10b与辅助驱动辊10a分离(步骤16 ),并释放
所述辅助辊对IO的夹持区。辅助释放HP传感器15(图2)检测所述 辅助辊对10的夹持释放。然后,辅助移位马达12起动,以及使所述 辅助辊对10沿与步骤15相对的方向移位移动直到辅助移位HP传感 器13检测到所述辅助辊对10为止,并停止(步骤17 )。
此时,由于所述辅助辊对10沿移位方向移动了第一和第二歪斜 进给校正操作和横向对齐的校正量,所以辅助移位马达12使所述辅 助辊对10以速度-AV5移位移动速度改变时间T5 (图11)。
对齐移位马达33使所述对齐辊对30在移位方向上以速度-AV5 移位移动速度改变时间T4a,并将其返回到原始位置。速度-AV5的负 号表示对齐移位马达33和辅助移位马达12相对于速度AV5逆向旋 转。速度改变时间T4a具有与速度改变时间T4基本相同的长度。
如果片材S的后端通过所述辅助辊对10,则辅助释放马达14使 所述辅助辊对IO再次返回到夹持状态(步骤18)。
感光鼓112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所述对齐辊对30传送的片材 S。对齐马达31相对于对HP传感器32检测到对齐驱动辊30a的开 口 30c而停止(步骤19 )。结果,所述对齐辊对30在对齐驱动辊30a 的开口 30c与对齐从动辊30b相对的状态下停止旋转,并且如图5所 示释放夹持。同时,对齐移位马达33起动,对齐移位马达33沿与步 骤15中的方向相对的方向使所述对齐辊对30移位移动,以及使所述 对齐辊对30停止(步骤20)。
移位部分1重复操作步骤1至20,并精确连续地执行片材S的 歪斜进给校正操作和片材S与感光鼓112上的图像之间的位置校正操 作。
接下来,将描述校正开始时间TA和TB。
如上所述,对齐部分1减少由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 的加工误差而引起的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精度的降低,并容易地释放 辊夹持和切换加压,并且每当片材的传送操作开始时,对齐部分l就 对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的相位进行对准。这里,相位对准 表示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的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
的开口 21c和22c在轴向上被对准。稍后描述的相位控制是指用于对 开口 21c和22c在轴向上进行对准的控制。
图8示出当关注执行作为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加速/减速控制的 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比如,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时控制相 位的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旋转位置(开口 21c的位置)和每个 马达的加速/减速时序之间的关系。
图12 (a)至(d)和图13 (a)至(d)示出歪斜进给校正驱动 辊21a在图8中示出的每个时间的旋转位置(开口 21c的位置)。
在图12和图13中,符号PO示出辊圆周表面上歪斜进给校正驱 动辊21a开始夹持片材的顶端的夹持开始位置。符号Pl示出在歪斜 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旋转期间第 一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减速开始的 第一减速开始位置。符号P2示出第一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加速开始 (返回到原始速度VO)的第一加速开始位置。符号P3示出在歪斜进 给校正驱动辊21a的旋转期间第二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减速开始的第 二减速开始位置。符号P4示出第二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加速开始(返 回到原始速度V0)的第二加速开始位置。符号P1至P4示出沿旋转 方向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辊圆周表面上的位置。
符号L1、 L2、 L3和L4显示片材以转动加速在歪斜进给校正驱 动辊21a和歪斜进给校正从动辊21b之间的夹持区中转动的区域,这 些区域位于符号P1、 P2、 P3和P4的下游。也就是说,区域L1、 L2、 L3和L4为产生片材的惯性阻力的磨损区域,以及当片材被转动并被 加速时,与其它区域相比,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片材之间的 滑动变得极大。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在磨损区域Ll、 L2、 L3和L4 的传送力减小。
这里,通过校正开始时间TA确定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上的 第一减速开始位置P1。当第一减速开始位置P1的相位被确定时,通 过图4中的(步骤4)中示出的计算结果自动确定歪斜进给校正驱动 辊21a上的第一加速开始位置P2。然而,根据片材的歪斜进给量,在 某种程度上,以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在旋转方向上的宽度来分配
第一加速开始位置P2。
通过以下计算规则确定校正开始时间TA。图14是用于获得校 正开始时间TA的计算规则的流程图。
首先,在图像形成设备中设置校正开始时间TA的初始值TA0 (步骤101)。接下来,在设置(重置)校正开始时间TA之后,CPU 123将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次数(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次数)存储在 RAM 123a中。如果歪斜进给校正操作次数达到先前存储在ROM 123b中的次数N (在步骤102中为是),则CPU 123重置将先前设 置的调整值ATA与校正开始时间相加的时间作为新的校正开始时间 TA (步骤103 ) 。 CPU 123通过计数器123c对校正开始时间TA的 重置次数n进行计数,如果重置次数的数量等于或少于预定次数N(在 步骤102中为否),则重复随后的过程。
如果重置次数n达到预定次数N (在步骤104中为是),则CPU 123确定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寿命是否期满,并在操作部分132 (图1 )上显示指示部件必须被调换的信息(步骤105)。
图15是示出通过重置校正开始时间TA将用于片材的加速/减速 的区域分散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圆周表面上的状态的曲线 图。图13 (d)是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示意图,示出区域被分 散的状态。
以下述宽度分布将被对齐部分l (图2)校正的片材的歪斜进给 量,所述宽度取决于在盒IOO中设置的片材的设置状态、所述传送辊 对105 (图1)的片材传送状态以及诸如片材的尺寸和基重的物理属 性。因此,如图15所示,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圓周表面上的 位置和在其期间执行片材的加速/减速的累积时间的关系变为分散在
第一减速开始位置PI周围的一侧分布和分散在笫一加速开始位置P2 的中心值周围的两侧分布。如果将校正开始时间从AT重置为 T A+ATA ,则在其期间执行片材的加速/减速的累积时间的分布的中心 从图15和13 (d)中示出的PI移位到Pla,从P2移位到P2a。通过 将传送速度V0乘以调整值ATA来获得PI和Pla之间的间距以及P2
和P2a之间的间距。在这种情况下,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歪斜
进给校正从动辊21b之间的夹持区中的转动运动区域为Lla和L2a。
结果,对齐部分1防止继续集中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上的特定
位置上进行片材的加速/减速。
用以下方式确定次数n和N的值。也就是说,如果校正开始时
间Ta被确定,则如图15所示分布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歪斜进
给上的位置和在其期间执行片材的加速/减速的累积时间之间的关系。
当校正开始时间TA等于初始值TAO时,当校正开始时间TA被重置
一次时和当校正开始时间TA被重置两次时的累积时间的分布如图16
(a)、图16 (b)和图17所示。
由于在其期间执行片材的加速/减速的时间更长,所以歪斜进给
校正驱动辊21a的传送力减小。为了使片材的歪斜进给校正精度保持 在恒定水平或更高水平,必须使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片材传送 力也保持在恒定水平或更高水平。因此,为了获得期望的歪斜进给校 正操作的精度,必须使在其期间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执行片材的 加速/减速的累积时间更接近于上限值Tlim。必须这样设置次数N和 n的值,以使得当在其期间执行片材的加速/减速的累积时间被分布 时,如图16 (a)、图16 (b)和图17所示,它的最大值不超过上限 值Tlim。
此时,如果调整值ATA被设置得小,则校正开始时间TA被重 置之前所需的累积时间与在新分布的中心值Pla处N次歪斜进给校正 操作之后的加速/减速的累积时间的比率增加。因而,当校正开始时间
ta的重置操作被重复时,连接累积时间的最大值的线的倾斜角e(图
17)变大。这使累积时间的最大值达到上限值Tlim的时序加速,并 使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寿命缩短。
如果调整值ATA被设置得大,则倾斜角e变小,但是诸如图17 中示出的阴影部分的区域F的区域的面积变大。图17中的区域F显 示,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的圆周表面上的每个部分,累积时间没有 达到上限值Tlim。因此,这表明,如果区域F的面积大,则不能有
效率地使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圃周表面。也就是说,这表明 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寿命缩短。
优选地,次数N、次数n和调整值ATA为这样的组合,在该组 合中,根据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材料、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 21的夹持区压力和主要使用的片材的种类,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 的寿命变为最长。
由于由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的加工误差而引起的歪斜 进给校正精度的降低减少,所以每当片材的传送操作开始时,就执行 用于对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的相位进行对准的相位控制 (用于对开口 21c和22e进行对准)。
必须注意,以使得校正开始时间TA的重置不影响减少由加工误 差而引起的歪斜进给校正精度的降低的效果。
将描述其原因。通过借助于CPU 123控制使所述歪斜进给校正 辊对21和22旋转的歪斜进给校正马达23和24的旋转数量(或旋转 速度)来执行图8中示出的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的加速/ 减速控制。因而,即使加速/减速控制的开始时序改变,如果歪斜进给 校正马达23和24的旋转数量和加速/减速时间的改变量恒定,则加速 /减速结束之后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的相位差也不变。也就 是说,即使由于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的加工误差而使得稍 微以曲折的方式传送片材,如果执行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的相位控 制,则即使加速/减速控制的开始时序改变,在加速/减速结束之后, 以曲折方式传送片材的轨迹也总是彼此匹配。因此,歪斜进给校正精 度的变化不受加速/减速控制的开始时序的改变影响。
以上已描述校正开始时间TA,但是如果还相对于校正开始时间 TB执行校正开始时间的重置,则可通过第二歪斜进给校正操作防止 传送力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特定位置降低。
虽然在以上描述中由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校正片材的歪斜 进给,但是可由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2a校正歪斜进给。可由歪斜进 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 二者校正歪斜进给。
虽然在以上描述中由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校正歪斜进给,但 是如果片材没有被歪斜进给,则不执行歪斜进给校正操作,其它歪斜 进给校正从动辊21b和开口 21c和22c —致地旋转。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所述歪斜进给校正辊对21和22夹持片材的顶端的位置根据将被 传送的片材的数量从图12中示出的符号PI变到P4,则可防止传送 力的降低集中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的特定位置上。
虽然在以上描述中由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执行片材的歪斜 进给校正操作,但是可由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2a校正歪斜进给。可 由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 二者校正歪斜进给。
如上所述,对齐部分1通过控制器120的控制改变用于改变歪斜 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的旋转速度的时序。通过这种方式,对齐 部分1防止传送力集中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的特定位置 上,可防止局部磨损和传送力的降低,并可长期使用歪斜进给校正驱 动辊21a和22a。
对齐部分1包括检测片材的片材检测器、作为歪斜进给检测器的 启动传感器27a和27b以及作为旋转体检测器的歪斜进给校正HP传 感器25和26,所述旋转体检测器检测作为旋转体的歪斜进给校正驱 动辊21a和22a的旋转位置。在对齐部分l中,作为控制部分的控制 器120基于启动传感器的检测操作改变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的旋转速 度,并基于歪斜进给校正HP传感器的检测操作改变用于改变旋转速 度的时序。通过这种方式,无论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是否 执行歪斜进给校正操作,对齐部分1都防止传送力的降低集中在歪斜 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的特定位置上,并可长期使用歪斜进给校 正驱动辊21a和22a。
对齐部分1包括作为计数部分的计数器123c,所述计数部分对 将由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传送的片材的数量进行计数。当 计数器123c的计数值变成等于预设值时,对齐部分1的控制器120 改变用于改变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的旋转速度的时序。通 过这种方式,无论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是否执行歪斜进给
校正操作,对齐部分1都防止传送力的降低集中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
辊21a和22a的特定位置上,并可长期使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 和228。
对齐部分1包括作为检测片材的歪斜进给的歪斜进给检测器的 歪斜进给检测传感器28a和28b,这样布置两个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 21a和22a,以使得它们可沿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独立地旋转。 在对齐部分l中,控制器120基于由歪斜进给检测传感器28a和28b
和22a的旋转速度的时序。通过这种方式,对齐部分l避免歪斜进给 校正驱动辊21a和22a执行歪斜进给校正操作并且传送力的降低集中 在特定位置上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可长期使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 辊21a和22a。
在上述对齐部分l中,歪斜进给方向上的次数N、校正开始时间 TA的重置次数n和先前存储在ROM 123b中的校正开始时间的调整 值ATA具有预定的值。
在对齐部分中,将被校正的片材的歪斜进给量被存储,可每次在 满足根据歪斜进给量的分布形状的约束条件的范围(上限范围)内改 变次数N和n以及调整值ATA,从而可重置校正开始时间。例如,当 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的传送力在整个区域中处于初始状态(辊没 有被磨损的状态)时,次数N为大N1,如果在在其期间在辊的外围 表面上使片材加速或减速的累积时间最长的位置上的累积时间达到 上限值,则重置校正开始时间。接下来,如果当在片材被加速或减速 时的累积时间最长的位置上的累积时间达到上限值Tlim,则再次重置 校正开始时间。此时,由于在执行最后一次重置之前累积的累积加速 /减速时间被添加,所以将次数N设置为小于Nl的小N2。类似地, 在此之后,每当重置校正开始时间时,逐渐减小次数N (图18)。
换句话说,总是这样调整次数N,以使得图17中示出的倾斜角 9变为0。此时,如果尽可能小地减少校正开始时间的调整值ATA, 则区域F的面积越来越接近0。因此,可有效率地利用辊的外围表面。
然而,如果没有极大地减小次数N2之后的值,则累积加速/减速时间 的最大值超过上限值Tlim。例如,如果每当执行几次或几十次歪斜进 给校正操作时就重置校正开始时间,则这极度地使控制复杂化,并且 控制电路的负担增加,因而,这不是优选的。因此,这样确定校正开 始时间的调整值ATA ,以使得每当执行几千次歪斜进给校正操作时就 重置校正开始时间。
保留加速/减速时间的历史,每当重置校正开始时间时,就可确 定校正开始时间的调整值ATA ,以使得新的加速/减速时间的分布的中 心值来到加速/减速时间的累积值为最小的位置。此时,调整值不限于 正值,它可为负值。
可在歪斜进给校正操作之后提供检测片材的歪斜进给量的检测 器,并且当歪斜进给校正操作之后的片材的歪斜进给量变为等于或低 于规定精度时,可重置校正开始时间。
在对齐部分l中,可为歪斜进给校正辊部分20重置校正开始时 间,以使得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不仅被均匀地磨损,所述对齐辊 对30也净皮均匀地磨损。
也就是说,在对齐部分l中,为了通过所述对齐辊对30将片材 与感光鼓112的调色剂图像对准,重置当执行顶端对齐或横向对齐时 的辊加速/减速控制时序,以防止在特定位置上的局部磨损和传送力的 降低。
图11是用于描述所述对齐辊对的歪斜进给校正操作的时序图。 图18是示出歪斜进给校正辊的圆周表面上的片材的累积加速/减速时 间的曲线图。图19是示出对齐驱动辊30a在图11中示出的每个时间 的旋转位置(开口 30c的位置)的示图。
在图19中,符号P10显示当减速(加速)开始时旋转方向上对 齐驱动辊30a的圆周表面上的夹持区位置。符号Pll显示当加速(减 速)开始时的夹持区位置。符号L10显示从作为开始点的P10使片材 减速(加速)的区域。符号Lll显示从作为开始点的Pll使片材加速 (减速)的区域。因此,CPU 123通过将调整值ATC添加到校正开始时间TC来 重置从对齐传感器131检测到片材的顶端的时刻到开始加速/减速控 制的时刻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对齐驱动辊30a的圓周表面可用于 均匀地加速/减速。在图20中,符号P10a和Plla显示当执行重置并 且开始减速(加速)时旋转方向上对齐驱动辊30a的圆周表面上的夹 持区位置。可通过将传送速度VO乘以调整值ATC来获得P10和P10a 之间的距离以及Pll和Plla之间的距离。符号L10a显示从作为开始 点的P10a使片材减速(加速)的区域。符号Llla显示从作为开始点 的Plla使片材加速(减速)的区域。
如上所述,对齐部分1通过控制器120的控制改变用于改变对齐 驱动辊30a的旋转速度的时序。通过这种方式,对齐部分l可防止传 送力集中在对齐驱动辊30a的特定位置上,防止局部磨损和传送力的 降低,并可长期使用对齐驱动辊30a。
对齐部分1包括对齐传感器131和对齐HP传感器32,对齐传 感器131作为检测片材的片材检测器,对齐HP传感器32作为检测作 为旋转体的对齐驱动辊30a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体检测器。在对齐部分 1中,控制器120基于对齐传感器的检测操作改变对齐驱动辊的旋转 速度,并基于对齐HP传感器32的检测操作改变旋转速度改变的时序。 对齐部分l防止传送力的降低集中在对齐驱动辊30a的特定位置上, 防止局部磨损和传送力的降低,并可长期使用对齐驱动辊30a。
(作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片材进
给装置)
图21是沿片材传送方向截取的片材进给装置的截面图。图22 是示出片材的传送速度的变化的曲线图,其中,横轴显示时间,垂直 轴显示片材传送速度。图23是示出用于通过校正开始时间的重置在 进给辊54的外围表面上的片材的加速/减速的区域被分散的状态的曲 线图。
将描述作为片材传送设备的片材进给装置50的结构。片材进给 装置50为所谓的片材传送设备,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
中提供所述片材传送设备,以及所述片材传送设备用于进给片材。将
省略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部分的图示和描述。片材进给装置50也是 所谓的原稿传送设备,其用于进给原稿。
片材进给装置50包括托盘51和进给挡板52,托盘51作为存放 片材S的片材存放部分,进给挡板52抬高片材S的顶端以改变片材 的表面高度。片材进给装置50还包括进给辊54,进给辊54通过传送 面54a接收被进给挡板52抬高的片材S,并进给片材S,传送面54a 为最大外直径部分。片材进给装置50还包括分离垫(pad) 56,与作 为旋转体的进给辊54相对地布置分离垫56,分离垫56紧靠进给辊 54的传送面54a以形成进给夹持区。片材进给装置50还包括垫支撑 台53,垫支撑台53支撑分离垫56并施加传送压力。
进给辊54被形成为半月形状,在具有小的外直径的凹槽54b和 分离垫56彼此相对的相位(以下,"释放相位"),进给辊54不形成 进给辊54和分离垫56之间的夹持区,从而传送力不被施加到片材。 进给辊54的凹槽54b在被凹槽检测传感器60检测的位置停止,相对 于这个位置,驱动马达59使凹槽54旋转,其中作为控制部分的控制 部分58控制驱动马达59的旋转。
片材进给装置50包括传送由进给辊54进给的片材S的传送辊对 55。在进给辊54的下游提供此传送辊对55。片材进给装置50还包括 在控制部分上被布置在进给辊54和所迷传送辊对55之间的顶端检测 传感器57,其检测片材S的顶端。
将描述片材进给装置的操作。
当片材进给装置50不进给片材时,片材进给辊54在释放相位上 备用(图21 ( a ))。同时,进给挡板52在用图21 ( a )中的符号52 (A)示出的位置上备用,片材S的前端碰撞在垫支撑台53上形成的 前端约束面53a以使片材对准。如果使进给辊54旋转以开始进给片 材,则进给挡板52从用符号52 ( A )示出的位置转动到用符号52 ( B ) 示出的位置。顶部片材被抬高到片材紧靠进给辊54的传送面54a的 位置上(图21 (b))。
进给辊54沿箭头A的方向以进给速度VF从释放相位旋转,在 图21 (b)中示出的相位(以下,"夹持相位,,),传送面54a紧靠片 材S的上表面。随即,传送力被传输到片材S,片材进给装置50开始 进给片材(图22中的t21)。进给辊54起动其进给操作的片材S到 达由进给辊54和分离垫56形成的进给夹持区。当同时传送多张片材 S(多进给)时,在底部片材和分离垫56之间产生摩擦力,并限制底 部片材的传送操作。因而,仅进给顶部片材S。当仅一张片材S的进 给操作开始时,由于片材S和进给辊54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片材S和 分离垫56之间的摩擦力,所以片材S的传送操作不被分离垫56阻碍。
然后顶端检测传感器57检测以这种方式分离和进给的片材S的 顶端(图22中的t22)。当在检测到顶端之后过去加速开始时间TD 时,开始进给辊54的加速起动到旋转期间的传送速度VM(图21(c) 和图22中的t23)。
当片材被进给时,由于进给辊54使片材从静止状态加速到进给 速度VF,所以在进给辊54中产生片材S的惯性阻力。也就是说,片 材S不能立即开始移动。因而,在进给辊54和片材S之间产生滑动, 并且片材进给装置50的进给精度降低。为了减少滑动,应该降低进 给速度,而且,相反减少每单位时间将进给的片材的数量,并且片材 进给装置50的生产率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低进给速度VF可靠地夹持片材S,以当 进给操作开始(图21 (b))时进给片材,然后,如果顶端检测传感 器57检测到片材的顶端,则片材进给装置加速直到传送速度VM(图 21 (c)),从而防止生产率降低。
将在进给辊54的圆周表面上开始片材的加速的位置定义为P20, 将在P20的下游执行片材的加速的区域定义为L20,进给辊54的圆 周表面上的位置和在其期间执行片材的加速的累积时间之间的关系 如图23所示。在片材进给装置50中,同样,ATD被添加到加速开始 时间TD,并执行重置,从而分散累积时间。在重置时开始片材的加 速的位置为P20a,在P20a的下游执行片材的加速的区域为L20a。控 制部分58参考凹槽检测传感器60检测到凹槽54b时的时间设置开始 片材的加速的位置P20和P20a。通过将传送速度V0乘以调整值ATD 来获得P20和P20a之间的距离。
如上所述,片材进给装置50通过控制部分58的控制改变进给辊 54的旋转速度改变的时序。通过这种方式,片材进给装置50防止传 送力集中在进给辊54的特定位置上,片材进给装置50防止局部磨损 和传送力的降低,并可长期使用进给辊54。
片材进给装置50包括顶端检测传感器57和凹槽检测传感器60, 顶端检测传感器57作为检测片材的片材检测器,凹槽检测传感器60 作为检测作为旋转体的进给辊54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体检测器。片材 进给装置50基于顶端检测传感器57的检测操作改变控制部分58改 变进给辊54的旋转速度的时序,控制部分58基于凹槽检测传感器60 的检测操作改变旋转速度。通过这种方式,片材进给装置50防止传 送力集中在进给辊54的特定位置上,片材进给装置50防止局部磨损 和传送力的降低,并可长期间使用进给辊54。
在每个实施例中,当使用校正开始时间TA执行片材的加速/减 速控制时歪斜进给校正辊和进给辊54的相位被估计,但是诸如旋转 编码器的相位检测器可检测辊的旋转速度,并可控制加速/减速。因而, 旋转体检测器不限于歪斜进给校正HP传感器25和26、对齐HP传 感器32或凹槽检测传感器60,它可包括旋转编码器。
由于图像形成设备3000包括能够提高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 和22a的寿命的对齐部分1,所以辊的调换操作的次数减少,并可提 高操作效率。
还可在自动原稿进给设备250中提供对齐部分1和片材进给装置 5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作为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的扫描仪 2000具有自动原稿进给设备250,自动原稿进给设备250具有少量次 数的辊的调换操作,所以可提高由扫描光源201进行读取操作的次数, 并可提高操作效率。
尽管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将理解,本发明不
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将给予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最宽泛的解 释,以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在2007年7月24日提交的第20(T7-l91597号日本专 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在此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图像处理部分,用于处理片材上的图像;旋转体,用于朝向图像处理部分传送片材;和控制单元,用于从圆周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开始旋转体的旋转,并改变旋转体的旋转期间的旋转速度;其中,控制单元可改变圆周方向上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改变的开始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控制单元通过旋转体的旋转开始之后直到改变速度所需的时间 设置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改变的开始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 片材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传送的片材;和 旋转体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圆周方向上旋转体的位置,以在相同位置停止旋转体;其中,控制单元基于旋转体检测单元的检测在圆周方向上的相同位置 使旋转体停止,控制单元基于片材检测单元的检测而开始使旋转体旋 转,并且控制单元改变圆周方向上旋转速度改变的开始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 计数单元,用于对旋转体传送的片材的数量进行计数,其中, 当计数单元计数的值变为等于预设的计数值时,控制单元改变圓周方向上的开始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歪斜进给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片材的歪斜进给,其中 在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布置多个旋转体,以使得旋转体能单独旋转,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歪斜进给检测单元检测的片材的歪斜进给来加速或减速所述多个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以校正片材的歪斜进给,以及控 制单元单独校正所迷多个旋转体的旋转速度被加速或减速的开始位 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片材存放装置,在该片材存放装置中存放片材;其中, 旋转体是用于传送存放在片材存放装置中的片材的进给辊,以及 控制单元能改变圆周方向上进给辊的旋转速度被加速或减速的 开始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图像处理部分是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图像处理部分是用于读取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本发明防止旋转体的传送力被局部恶化,并提高旋转体的寿命。打印机1000通过控制器的控制改变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的旋转速度改变的开始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打印机1000防止传送力被集中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的特定位置上,从而防止局部磨损和传送力的恶化,并且可长期使用歪斜进给校正驱动辊21a和22a。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354547SQ20081013007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4日
发明者川口大辅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