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47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片,尤其关于供背光模块用的偏光回收膜片,其具提高辉度、光分布均匀,且在不同视角的色域上具有均一性的膜片的特性。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简称「LCD」)的主要结构包含面板与背光模块两大部分。其中,面板部分主要包括透明电极板、液晶、配向膜、彩色滤光片、偏光片、以及驱动集成电路等;而背光模块的部分主要包含灯管、导光板及各种光学膜片等。
根据光源所在的位置,背光模块结构分为直下式背光模块及侧边式背光模块。一般而言,侧边式模块厚度较薄适合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而模块厚度较大的直下式背光模块适合应用于液晶显示监视器及液晶显示电视用的面板模块。
为了让光线在面板上分布更均匀以及控制视角的大小,背光模块中会加入不同功能性的光学膜板,如扩散板、扩散膜、棱镜片及反射板等,但也因此造成材料吸收与反射的现象,使得光源使用率下降,进而降低辉度。为使液晶显示器能够有较大的辉度,可增加背光模块中的光源的灯管数目。然而,此一方式不但容易导致过多热量蓄积于液晶显示器中,影响其它组件的寿命与品质,同时会导致电力消耗过大,而无法满足许多信息类用品必须仰赖电池以离线使用的要求。
为了提升亮度、减少热量蓄积及降低光源能量损耗,目前业界最常使用的方法为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中使用各式各样的光学膜片,以提高整体亮度。其中之一为多层式反射偏光膜片,例如,3M的DBEF(Dual BrightnessEnhancement Film),其是利用多层膜技术将近千层具特殊双折射率(Birefrigence)特性的高分子膜层组合成一张厚度仅132μm的光学薄膜。此一光学薄膜的特性在于具有传统偏光片的偏光效果,但却可将非穿透方向的偏极光有效反射回背光模块。由于背光模块中的反射板具有扩散(Diffusion)与倒频(Scrambling)效应,故可将原本非穿透方向的偏极光部分转化为穿透方向的偏极光,进而通过偏光片。经过如此往复作用后,大多数原本应被吸收而损耗的光线大都转变成可利用的有效光。若再配合BEF增亮膜,则可让背光模块最高可达到160%的增亮效果,然而此种反射偏光膜片需仰赖高阶制程的多层膜技术,目前在市场上单价还是居高不下。
另一种提升亮度的做法,是利用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 LC)所得的胆固醇液晶相反射偏光膜片,亦可将光线以圆偏光的型态一分为二,此时仅允许右旋光通过(I),并将左旋光反射回光源方向,而通过的右旋光则由圆偏极光转变为椭圆偏极光,因此需配合1/4λ相位差层(Quarter wave film)13将光线修正为线性偏极光,此类型光线便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系统12;另一方面,反射至光源方向的左旋光则经由反射板10反射后,转化为右旋光,当其再一次行经胆固醇液晶光学膜14时,因旋光性已改变而可顺利通过(II),如图1所示。此种制程方法较为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制程成本。但此种反射偏光片在显示器的应用上存在一个问题,如图2所示,那就是在不同视角下去观看透过此种反射偏光片201的光线时,会产生色偏现象(chromaticity difference),当视线跟面板在水平视角呈0°,40°及60°时,分别在色度坐标下的位置,会有不同的颜色表现,如此在不同视角下会产生色彩失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以改良上述缺点,利用胆固醇液晶层上形成凹凸微结构或一内含不同折射率的复数个扩散微粒的一光散射层,藉由增加光线在所述光散射层中散射的路径,而提高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出光时的均匀度,可解决不同视角下所产生的色偏现象。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可兼顾提升光源利用效率以及具有扩散效果的多种光学特性组合的多功能膜片,此种膜片可减少膜片使用数量,因而减低面板的厚度。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乃提供一种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包含具有第一光学表面及第二光学表面的一胆固醇液晶层;以及形成于第一光学表面上的一光学载体;以及形成于第二光学表面的一光散射层,其中所述光散射层包含一1/4λ层以及一具有光散射特性的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可为凹凸起伏的微结构层或一内含不同折射率的扩散微粒的涂层; 所述一种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系满足下述(I)与(II)的条件 Δx≤0.02 (I) Δy≤0.02 (II) Δx=x(atθ°)-x(at 0°), Δy=y(atθ°)-y(at 0°), 0°≤θ°≤60°, 其中x(atθ°)指水平视角θ°在x轴上的色度值,x(at 0°)指正视角在x轴上的色度值,Δx为水平视角θ°时与正视角0°在x轴上的色度差值的绝对值,与y(atθ°)指水平视角θ°时y轴上的色度值,y(at 0°)指正视角在y轴上的色度值,Δy为水平视角θ°时与正视角0°在y轴上的色度差值的绝对值。
为了在不同的水平视角θ°下有更精准的色彩表现,在0°≤θ°≤60°所述Δx较佳为小于等于0.008,所述Δy较佳为小于等于0.01。



图1为现有技术反射偏光片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反射偏光片在不同视角下所对应的色度坐标图; 图3为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的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的第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的第四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的第五实施方式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与光学载体可拨离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301光学载体 302胆固醇液晶层 3031/4λ层 304,404,504,604,704及804微结构层 305第一光学表面 306第二光学表面 307,407,507,607,707及807光散射层 308,608,708及808接合剂 309,609,709及809扩散微粒 310偏光回收层 408棱形柱状结构 508微透镜结构 L1入射光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文中,「偏光回收膜」术语的定义系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知者,其是指一层合(laminating)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 LC)所得的胆固醇液晶相的半反射半透过的偏光膜(以下皆以胆固醇反射偏光膜片简称)以及1/4λ层(Quarter wave film);所述胆固醇液晶反射偏光膜可将光线以圆偏光的型态一分为二,此时仅允许右旋光通过,并将左旋光反射回光源方向,而通过的右旋光则由圆偏极光转变为椭圆偏极光,因此需配合所述1/4λ层(Quarter wave film)将光线修正为线性偏极光,此类型光线便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系统;一般液晶显示器在偏光板之前若没有偏光回收的机制,在光线通过下偏光板之时,约50%的偏极光会被吸收,但透过偏光回收膜将另一方向的偏极光转换的机制,可达到偏光回收的功效。
在本文中,「光学载体」术语可为任何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具有通常知识者所已知者,其系指支撑一光学薄膜。例如玻璃或塑料,上述塑料并无特殊限制,其例如但不限于聚酯树脂(polyester resin),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酸酯树脂(polyacrylate resin),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烯烃树脂(polyolefin resin),如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聚酰亚胺树脂(polyimide resin);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 resin);聚氨基甲酸酯树脂(polyurethane resin);三醋酸纤维素(TAC);或其混合物。较佳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聚醋酸纤维素或其混合物。上述光学载体做为光学薄膜的支撑物的时间长短并无特殊限制,视需要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暂时性是指可透过对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片加热或照光,提高胆固醇液晶层中具有可热反应或感旋旋光性基团之间的交联性,可达成偏光回收层310与光学载体301的拨离,如图8所示。
本发明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片,其中水平视角θ°的定义是指与画面垂直的正视角在水平面上所夹的角度。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的示意图。上述偏光回收膜片系包含一胆固醇液晶层302,上述胆固醇液晶层302具有第一光学面305及第二光学面306,其中在第一光学面305表面层合一光学载体301,以及第二光学表面306层合一光散射层307,其中上述光散射层307包含一1/4λ层303以及一具有光散射特性的微结构层304,上述光散射层307是为了增加光线在出光前的散射路径,而提高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出光时的均匀度,可减低不同视角下所产生的色偏现象。上述光散射层307的微结构层304可具有复数个凹凸起伏微结构涂层,如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
所揭示,上述凹凸起伏微结构涂层包含复数个扩散微粒309以及接合剂308。
本发明所述的偏光回收膜的胆固醇液晶层302所使用的胆固醇液晶单体,可为任何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具有通常知识者所已知者,任何具有一螺旋构造的适合格兰琼(Grandjean)-配相层均可用为个别的胆固醇液晶层。上述胆固醇液晶单体,其例如但不限于在胆固醇液晶的一端或两端具有感旋旋光性乙烯系不饱和基团,可透过对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加热或照光,提高胆固醇液晶层的中具有可热反应或感旋旋光性基团之间的交联性。上述乙烯系不饱和基,并无特殊限制,其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丙烯基、甲基丙烯基、正丁烯基、异丁烯基、乙烯基苯基、丙烯基苯基、丙烯氧基甲基、丙烯氧基乙基、丙烯氧基丙基、丙烯氧基丁基、丙烯氧基戊基、丙烯氧基己基、甲基丙烯氧基甲基、甲基丙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氧基丁基、甲基丙烯氧基戊基、及甲基丙烯氧基己基、以及如式(1)所示的基团
其中,R1为亚苯基(phenylene)、直链或支链的C1-C8亚烃基(alkylene)、C1-C8亚烯基(alkenylene)、或C1-C8羟基亚烃基(hydroxyalkylene),且R2为氢或C1-C4烷基。此胆固醇液晶层可由两层胆固醇液晶层或由三或更多层有不同螺旋距的胆固醇液晶层所形成的迭层,以及因此其有不同选择反射的波长范围。本发明所述的偏光回收膜片所使用的1/4λ层303,可为任何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具有通常知识者所已知者,特别是改变圆偏光为直线偏光的相位差板,其例如但不限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延伸型的相位差板。
图4为本发明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的较佳实施方式,上述偏光回收膜片是包含一胆固醇液晶层302,上述胆固醇液晶层302具有第一光学面305及第二光学面306,其中在第一光学面305表面层合一光学载体301,以及第二光学表面306层合一光散射层407,其中上述光散射层407包含一1/4λ层303以及一具有光散射特性的微结构层404;上述微结构层404具有复数个凹凸起伏微结构的涂层,上述涂层的形状并无特殊限制,其中较佳的实施方式为复数个棱镜柱状结构408,上述棱镜柱状结构可为规则或不规则且顶角为60°至120°,此类型光散射层具有较佳的集光效果,故可使显示器具备增强的辉度。
上述复数个棱镜柱状结构所使用的树脂可由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已知适用于聚光层制造中的聚合单体聚合而成,适当的聚合单体例子例如包括环氧二丙烯酸酯(epoxy diacrylate)、卤化环氧二丙烯酸酯(halogenated epoxydiacrylate)、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丙烯酸异冰片酯(isobornyl acrylate)、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phenoxy ethyl acrylate)、丙烯酰胺(acrylamide)、苯乙烯(styrene)、卤化苯乙烯(halogenatedstyrene)、丙烯酸(acrylic acid)、丙烯腈(acrylonitrile)、甲基丙烯腈(methacrylonitrile)、丙烯酸联苯基环氧乙酯(biphenylepoxyethylacrylate)、卤化丙烯酸联苯基环氧乙酯(halogenated biphenylepoxyethylacrylate)、烷氧化环氧二丙烯酸酯(alkoxylated epoxy diacrylate)、卤化烷氧化环氧二丙烯酸酯(halogenated alkoxylated epoxy diacrylate)、脂肪族氨基甲酸酯二丙烯酸酯(a1iphatic urethane diacrylate)、脂肪族氨基甲酸酯六丙烯酸酯(aliphatic urethane hexaacrylate)、芳香族氨基甲酸酯六丙烯酸酯(aromatic urethane hexaacrylate)、双酚A环氧二丙烯酸酯(bisphenol-A epoxy diacrylate)、酚醛清漆环氧丙烯酸酯(novolac epoxyacrylate)、聚酯丙烯酸酯(polyester acrylate)、聚酯二内烯酸酯(polyesterdiacrylate)、丙烯酸酯封端的氨基甲酸酯寡聚物(acrylate-capped urethaneoligomer)、或前述的组合。较佳的聚合单体系卤化环氧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脂肪族氨基甲酸酯二丙烯酸酯、脂肪族氨基甲酸酯六丙烯酸酯、芳香族氨基甲酸酯六丙烯酸酯或前述的组合。适用于本发明的光引发剂并无特殊限制,系经光照射后会产生自由基,而透过自由基的传递引发聚合反应者,其例如为二苯甲酮。适用的交联剂,例如为具有一或多个官能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较佳系为具多官能基者,以提高玻璃转化温度。
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上述偏光回收膜片系包含一胆固醇液晶层302,上述胆固醇液晶层302具有第一光学面305及第二光学面306,其中在第一光学面305表面层合一光学载体301,以及第二光学表面306层合一光散射层507,其中上述光散射层507包含一1/4λ层303以及一具有光散射特性的微结构层504;上述微结构层504的结构为复数个凹凸起伏透明微透镜(microlens)结构508,此类型微结构兼具有扩散及聚光效果,其形状并无特殊限制,其中较佳为半圆球型;其中圆球直径较佳为1至100微米,最佳为2至50微米。
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上述偏光回收膜系包含一胆固醇液晶层302,上述胆固醇液晶层302具有第一光学面305及第二光学面306,其中在第一光学面305表面层合一光学载体301,以及第二光学表面306层合一光散射层707,其中上述光散射层707包含一1/4λ层303以及一具有光散射特性的微结构层704;上述微结构层704为一内含不同折射率的扩散微粒的涂层,其中包含复数个扩散微粒709以及接合剂708,上述扩散微粒709无特殊限制,其是为了利用透明微粒709与接合剂708的不同折射率,达到光线在透过上述微结构层704时具有散射的效果。
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上述偏光回收膜片系包含一胆固醇液晶层302,上述胆固醇液晶层302具有第一光学面305及第二光学面306,其中在第一光学面305表面层合一光学载体301,以及第二光学表面306层合一光散射层807,其中上述光散射层807包含一1/4λ层303以及一具有光散射特性的微结构层804;上述微结构层804为包含复数个扩散微粒809以及接合剂808,上述扩散微粒809无特殊限制,其是为了利用透明微粒809与接合剂808的不同折射率,达到光线在透过上述微结构层804时具有散射的效果。
可用于本发明中的扩散微粒309、709或809种类并无特殊限制,可为玻璃珠粒、金属氧化物微粒或塑料微粒。上述塑料微粒并无特殊限制,其例如但不限于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胺基甲酸酯树脂、硅酮树脂或前述的组合;而金属氧化物种类并无特殊限制,其例如但不限于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氧化锌(ZnO)、硫酸钡(BaSO4)、氧化铝(Al2O3)、氧化锆(ZrO2)或前述的组合。上述扩散微粒系为不同粒径之珠粒,上述扩散微粒之直径大小介于1至100微米之间,较佳为2至80微米,最佳为5至40微米。本发明所使用的扩散微粒具有窄粒径分布,上述扩散微粒之粒径分布系落于该平均粒径之约±30%范围内,较佳落于约±15%范围内。举例而言,根据本发明,当使用平均粒径为约15微米且粒径分布系落于该平均粒径之约±30%范围内之扩散微粒时,上述树脂涂层中之扩散微粒之粒径分布系落于约10.5微米至约19.5微米之范围内。相较于习知技术使用扩散微粒为约15微米且粒径分布落于约1至约30微米范围之扩散微粒,本发明的透明微粒不但仅具有单一平均粒径值,且粒径分布范围窄,故本发明可避免因透明微粒大小相差过大,使光线散射范围过大而造成光源浪费,故可提高光学薄膜的辉度。
上述的接合剂308、708或808,其并无特殊限制,是熟悉此技术者所熟知,其例如但不限于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氟素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醇酸树脂(alkyd resin)、聚酯树脂及其混合物所构成的群组,较佳为丙烯酸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或其混合物。使用于本发明中的接合剂,由于必须让光线透过,其较佳为无色透明者。
根据本发明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的光散射层,其可使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知的任何方式制备,例如压印、铸模、射出成形或是涂布方式,其中较佳为涂布方式,可使用狭缝式涂布(slot diecoating)、微凹版印刷涂布(micro gravure coating)或滚轮涂布(rollercoating)等方法,并以卷对卷式(roll to roll)连续生产技术于偏光回收膜片上制备具有复数个凹凸起伏的微结构层或一内含不同折射率的扩散微粒的涂层。
本发明的偏光回收膜可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光利用效率,其位置并无特殊限制,可使用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知,例如但不限设于偏光片与背光模块的导光板之间,或导光板的灯管与反射板之间。
实施例1 将复数个顶角为90度的棱镜柱状结构形成于偏光回收膜中的1/4λ层表面上。
实施例2 将复数个直径为50微米的半球形微透镜结构形成于偏光回收膜中的1/4λ层表面上。
实施例3 将复数个折射率为1.49的丙烯酸树脂扩散微粒与折射率为1.52的接合剂混合均匀并涂布于偏光回收膜中的1/4λ层表面上,并且使其干燥形成一15微米厚表面凹凸起伏的光散射层。
实施例4 将复数个折射率为1.49的丙烯酸树脂扩散微粒与折射率为1.56的接合剂混合均匀并涂布于偏光回收膜中的1/4λ层表面上,并且使其干燥形成一15微米厚表面平整的光散射层。
实施例5 将复数个折射率为1.42硅树脂扩散微粒与折射率为1.56的接合剂混合均匀并涂布于偏光回收膜中的1/4λ层表面上,并且使其干燥形成一15微米厚表面平整的光散射层。
比较例1 无光散射微结构的偏光回收膜,其偏光回收层包含胆固醇液晶层与1/4λ层。
辉度量测方法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比较例1等偏光回收膜配置于奇菱公司制造的7时TFT LCD数字相框(型号ST-PF07D1)的背光模块上,再覆盖玻璃面板进行辉度量测。辉度量测系利用辉度计[Topcon公司,SC-777]于背光源正上方(0°角)距离背光源50公分处,以辉度计2°角量测背光源的中心辉度(Brightness;单位cd/m2),再计算出辉度增益值(Brightness Gain)。
色度变化的量测方法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比较例1等偏光回收膜配置于奇菱公司制造的7时TFT LCD数字相框(型号ST-PF07D1)的背光模块上,再覆盖玻璃面板进行色度量测。相对于背光源的正面,测定法线方向(0°)与相对于法线方向倾斜的方向(60°)间的色度变化。色度变化的测定系藉由辉度计[Topcon公司,SC-777]来进行。
表1 由表1可得知,原7时数位相框背光源的正向辉度值为109.7cd/m2,加上两片扩散膜、一片实施例1膜片及一片玻璃面板可提供68%的辉度增益值,使辉度达到184.8cd/m2;然而,7时数字相框背光源加上加上两片扩散膜、一片比较例1膜片及一片玻璃面板仅可提供54%的辉度增益值,辉度达到456.1cd/m2。相较于7时数字相框背光源加上加上两片扩散膜、一片比较例1膜片及一片玻璃面板的模块,本发明实施例1的膜片可提供较佳的辉度增益值。
表2
色度偏移量Δx、Δy为相对于法线方向倾斜的方向60°时与法线方向0°在x轴、y轴上的色度差值,其是以绝对值来评价。如表2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的偏移量明显小于比较例1的偏移量,因此可证明本发明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可改善偏光回收片在不同视角上所造成的色差问题。比较实施例3与实施例4的偏移量,则可得知表面平整的偏光回收膜的偏移量大于表面凹凸起伏的的偏光回收膜的偏移量。比较实施例4与实施例5的偏移量,则可得知同样为表面平整的偏光回收膜,若扩散微粒与接合剂的折射率值差异愈大,色度的偏移量随的降低。综合表1与表2的结果可得知,本发明的实施例1不但能提升光学辉度值,同时也改善传统偏光回收片在不同视角上所造成的色差问题,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的背光模块,取代原有的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包含
胆固醇液晶层,具有第一光学表面及第二光学表面;
光学载体,形成于该第一光学表面上;以及
光散射层,形成于该第二光学表面,
其中所述光散射层包含一1/4λ层以及一具有光散射特性的微结构层;且
所述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系满足下述(I)与(II)的条件
Δx≤0.02(I)
Δy≤0.02(II)
Δx=x(atθ°)-x(at 0°),
Δy=y(atθ°)-y(at 0°),
0°≤θ°≤60°,
其中x(atθ°)指水平视角θ°在x轴上的色度值,x(at 0°)指正视角在x轴上的色度值,Δx为水平视角θ°时与正视角0°在x轴上的色度差值,且y(atθ°)指水平视角θ°时y轴上的色度值,y(at 0°)指正视角在y轴上的色度值,Δy为水平视角θ°时与正视角0°在y轴上的色度差值。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中所述微结构层为复数个棱镜柱状结构层。
3.如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中所述复数个棱镜柱状结构包含规则或不规则形状,且顶角为60°至120°。
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中所述微结构层为复数个凹凸起伏微透镜结构层。
5.如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中所述微透镜结构层的形状为半圆球型。
6.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中所述微结构层为一凹凸起伏微结构涂层,所述涂层包含复数个扩散微粒及接合剂。
7.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中所述微结构层为一内含扩散微粒的涂层,所述涂层包含不同折射率的复数个扩散微粒以及不同折射率的接合剂。
8.如权利要求第6或7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中所述扩散微粒的平均直径为1微米至100微米,粒径分布落于所述扩散微粒的平均粒径的约±30%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第6或7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中所述扩散微粒为玻璃珠粒、金属氧化物微粒或塑料微粒。
10.如权利要求第9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中所述塑料微粒选自由以下群组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硅酮树脂、及前述的组合。
11.如权利要求第6或7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中所述接合剂选自由以下群组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氟素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及前述的组合。
1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片,其中所述微结构层是藉由压印或涂布方式所形成。
13.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片,其中所述光学载体是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环烯烃树脂、三醋酸纤维素、聚乳酸、及前述的组合。
14.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模块,包含
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包含
胆固醇液晶层,具有第一光学表面及第二光学表面;光学载体,形成于第一光学表面上;以及光散射层,形成于第二光学表面,
其中所述光散射层包含一1/4λ层以及一具有光散射特性的微结构层;以及所述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是满足下述(I)与(II)的条件
Δx≤0.02(I)
Δy≤0.02(II)
Δx=x(atθ°)-x(at 0°),
Δy=y(atθ°)-y(at 0°),
0°≤θ°≤60°,
其中x(atθ°)指水平视角θ°在x轴上的色度值,x(at 0°)指正视角在x轴上的色度值,Δx为水平视角θ°时与正视角0°在x轴上的色度差值,且y(atθ°)指水平视角θ°时y轴上的色度值,y(at 0°)指正视角在y轴上的色度值,Δy为水平视角θ°时与正视角0°在y轴上的色度差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其包含具有第一光学表面及第二光学表面的一胆固醇液晶层;形成于第一光学表面上的一光学载体;以及形成于第二光学表面的一光散射层。所述光散射层包含一1/4λ层以及一具有光散射特性的微结构层。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匀光特性的偏光回收膜可改善偏光回收膜在不同视角上所造成的色差问题以及提升光学辉度值。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339326SQ20081014546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8日
发明者孙郁明, 廖钦义 申请人: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