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280957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M输入图像数据的复制处理、发送处理、编辑处理、或者
归档处理等输出处理的图^Ji:据输出处理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对 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和事先登记的登记原稿的图像进行比较来判定类似 性,并基于该判定结果,控制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的功能的图傳教据 输出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就有如下的图像对照技术,即对用扫描仪读取原稿而取得的 图像数据和事先登记的登记原稿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来判定其类似性的 图像对照技术。
在类似性的判定中,已知例如用OCR (Optical Character Reader) 等从图^^取关键字,并进行基于关键字的匹配的方法;将对象图像限定 为具有线条的帐票图像,进行基于线条的特征的匹配的方法(参照专利文 献1);或者基于输入图像和登记图像的色调分布来判定的方法(参照专利 文献2)。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即从输入文档的特征生成描 述符,使用该描述符、和记录描述符并指出包含描述符生成的特征的文档 的列表的描述符数据库,来进行输入文档和文档数据库中的文档之间的匹 配的技术。描述符被选择为,相对于由文档的数字化而产生的变形、或输 入文档和文档数据库中的匹配的文档之间的差异成为不变。
在该技术中,扫描描述符数据库时,累计对文档数据库中的各文档的 投票,将最高得票数的1个文档或得票M过某阈值的文档作为匹配文档。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即从数字图^4I:取多个特征 点,对提取的各特征点,决定局部的特征点的集合,从决定的各集合选择 特征点的部分集合,将选择的各部分集合作为附加特征的量,并基于部分 集合中的特征点的多个组合,来分别求出对几何变换的不变量,组合求出 的各不变量,并计算特征量,对具有计算的特征量的数据库中的文档或/
和图像进行投票,由此检索与上述数字图傳对应的文档或/和图像的技术。
而且,以往,在复印机、传真装置、扫描装置、或者复合机等对输入 图像数据进行复制处理、发送处理、编辑处理、或者归档处理等输出处理 的图傳_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利用这样的原稿对照技术,在输入图像数据 类似于躬己原稿的图像数据时,限制其输出处理。
例如,已知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对付纸币和有价证券的伪造, 基于从输入图像数据检测的图案,判断输入图像数据是否是纸币和有# 券(登记原稿)的图^lt据,是登记图像的图像数据时,在所输出的图像 附加特定的图案,或者涂满复制图像,或者禁止复制动作,以便能够确定 从所输出的图像进行复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
此外,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如技术,即基于比较源图像中包含的页 图《象的数量,提取包含比较源图1象中包含的页图〗象的处理对象区域的颜色 特征量、亮度特征量、结构特征量、形状特征量等图像特征量或由文字代 码构成的文字特征量,使用所提取的特征量,检索比较目标图像,由此从 Nup打印的纸件文档中提取原来的电子数据。
专利文献1:日本^>开专利^^艮特开平8-255236号公报(1996年10 月1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4^^开专利7>净艮特开平5-110815号公报(1993年4月
专利文献3:日本^^开专利爿i^艮特开平7-282088号公报(1995年10 月27曰公开)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国际公开第2006/092957号小册子 (2006年9月8日z〉开)
专利文献5:日4^S开专利公才艮特开2005-4724号公报(2005年1月 6日公开)
然而,在以往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输入图傳_数据是分配原稿 时,存在即使在分配原稿中包含有限制输出处理的原稿的图像,也无法判 别它,而允许应该限制的输出处理的问题。
分配原稿是在一张原稿上分配多个原稿图像的原稿,例如在一张原稿
上集中N张原稿图像而成的Ninl (N=2、 4、 6、 8、 9等)原稿等。
在以往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分配原稿的图像也作为一张原稿 图像被处理,并判定与登记原稿的类似性。例如,输入图像数据是如图26 (a)所示的分配有原稿A和原稿B的2合1原稿,也作为一个原稿图l象, 来计算图像的特征量,并判定与登记原稿的类似性。
因此,即使原稿A和原稿B两者都是登记原稿,也如图26 (b )的例 子所示,与所登记的原稿A具有的特征量一致很多,得票数超过阈值时, 判定为该2合1原稿是原稿A,关于原稿B具有的特征量,不判定类似性。
其结果,原稿A的限制是降低析像度来输出等较松的限制时,即^f、 稿B是禁止输出处理的原稿,也被一起处理,无法i^免原稿B的信息流出。
进而,在上述的例子中,表示2合1原稿中一方的原稿A的得票数大 于阈值的情形。然而,投票的结果,2合1原稿的原稿A、原稿B都是阈 值以下,也能发生被判定为不是登记原稿的情况。这时,不受任何的限制, 原封不动地输出处理原稿A、原稿B。
此外>^之,如图27所示,也存在原稿A、原稿B的得票数都大于阈 值的情形,这时,可以判定为类似于原稿A、原稿B,但是不会,皮判定为 类似于由原稿A、原稿B构成的2合1原稿,所以如果被判定为类似于得 票数最高的原稿A,则对于原稿B,就无法限制任何其输出。即与上述同 样,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原稿A和原稿B的2合1原稿时,如果被判定为 类似于允许输出的原稿A,则即^^、稿B是禁止输出处理的原稿,也被一 起处理,无法避免原稿B的信息流出。
分配原稿时,所包含的原稿图像比本来的大小缩小。在缩小的图像中, 有时出现计算的特征量与未缩小的登记原稿不同的情形,判定精度降低。
如果更详细地说明,则在基于特征点计算特征量的手法中,计算特征 点的连结区域在缩小的分配原稿和未缩小的登记原稿中有时不同。例如, 在登记原稿中,彼此分开,被认定为不同的连结区域的部分图像在缩小的 N合1原稿中紧连在一起而被认定为1个连结区域。
如上述那样,如果计算特征点的连结区域不同,则计算出与登记原稿
不同的特征量,由此,如上所述,可能发生就连登记原稿也不存在的判定。
而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将分配的图像区域作为处理对象区域,来提取 图像特征量或文字特征量,并检索比较目标图像的方案,但是需要催促用 户输入分配原稿的分配数,或者进行是否是分配原稿的判定的构成。前者 时,由于分配数不是一般的,所以需要进行对分配数的说明,并输入分配 数的构成,在进行处理上而言并不是有效率的,后者时,存在有必要另外 设置判定是否是分配原稿的构成的问题。
此外,作为文字特征量,使用基于OCR处理的文字代码,因此有必 要预先在字典中登记术语,还存在判定处理花费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其判定输入图像 数据的图像是否类似于登记原稿的图像,并根据判定结果,控制输入图像 数据的输出处理,该装置中,无需在进行类似性的判定之前,使用户输入 输入图像数据是否为分配原稿的信息,或者另外设置由输入图像数据进行 判定的构成,而在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原稿,且包含有限制输出处理的原 稿图像时,能够以高精度检测出它,并限制输出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是对输入图像数 据进行输出处理的装置,且其包括图像对照部,其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 图像的特征量,并比较提取的该特征量和预先登记的登记原稿的图像的特 征量,判定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和登记原稿的图像之间的类似性;输 出处理控制部,其基于上述图像对照部的判定结果,控制对上述输入图像 数据的输出处理,其中,上述图像对照部在上述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有多 个原稿的各图像的分配原稿时,以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图像为单位,判定与 登记原稿的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基于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各图像的 判定结果,以图像为单位控制输出处理。
例如,在输入图像数据是2合1原稿,且在2个区域分别包含有登记 原稿时,在进行类似性判定之前,在不让用户输入输入图傳教据是否为分 配原稿的信息,或者另外设置由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判定的构成的情况下, 以往的判定中,只能进行到类似于哪一方的登记原稿的判定。因此,存在 允许本来应该限制的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的问题。
根据上述构成,在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原稿,且包含有限制输出处理 的登记原稿的图像时,以分配的图像为单位,判定与登记原稿的类似,输 出处理控制部基于判定结果,以图《象为单位控制输出处理。
因此,在进行类似性判定之前,无需让用户输入输入图像数据是否为 分配原稿的信息,或者另外设置由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判定的构成,就能够 以高精度地限制应该限制的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
由此,能够提供在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原稿,且包含有限制输出处理 的原稿图像时,能够以高精度地检测出它,并限制输出处理的图像数据输 出处理装置。
在本发明中,包含通it^以往具有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搭载, 能够附加与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同等的功能的图像数据输出 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通过适用于以往存在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 能够附加与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装置同等的功能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 方法。
此外,上述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这时, 记录有通过将计算机作为上述各部件进行动作,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图 ^!t据输出处理装置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也包含在本发明 的范围中。
通过以下的记载,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此 外,在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说明中,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图1 (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数字彩色复印机的 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文档对照处理部的投票处理的步骤 的流程图,图1 (b)是表示相同的文档对照处理部中的类似度判定处理部 的类似度判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数字彩色复印机的图像 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简要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文档对照处 理部的简要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lt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特征点计算 部的简要构成的框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Jt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特征量计算 部的简要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象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MTF处理部中所具 有的混合滤波器的滤波系数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通过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特征点计算部从 输入图像数据提取的连结区域和该连结区域的重心的 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通过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特征点计算部从 输入图^Jt据中包含的文字列提取的多个连结区域的各重心(特征点)的 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通过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特征量计算部计 算特征量时提取的关注特征点和周边特征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0 (a) ~图10 (d)是表示通过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 的特征量计算部计算特征量时提取的关注特征点和周边特征点的组合的 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1 U) ~图11 (d)是表示通过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 的特征量计算部计算特征量时提取的关注特征点和周边特征点的组合的 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2 (a)和图12 (b)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傳Jt据输出处理装置中, 散列表中登记的关于各特征点的散列值和表示输入图像数据的索引的一 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投票处理部中的、对 M记图《象的投票数的 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图14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傳教据输出处理装置的文档对照处理部中设 置的、按M记原稿管理各特征点的坐标值的坐标值管理表的内容的说明 图。
图15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文档对照处理部中设
置的、将对于对照对象图像的各特征点求出的散列值一致的登记原稿的索
的i兌明图。
图16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傳Jt据输出处理装置的文档对照处理部中的 类似度判定处理部在坐标变换系数A的计算中使用的登记原稿的4个特征 点的坐标值、和与它们对应的对照对象图像的4个特征点的坐标值的说明 图。
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登记原稿的4个特征点和对照对象图像的4 个特征点的图像间的对应图形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通过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文档对照处理部 中的类似度判定处理部求出的、对照对象图像的哪一个特征点与哪一个登 记图像的特征量一致的说明图。
图19 U)和图19 (b)都是表示对照对象原稿是分配原稿,且确定 与登记原稿类似的原稿图像时,确定限制对照对象原稿的图像中的输出处 理的范围的方法的^L明图。
图20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傳教据输出处理装置中的类似性判定处理的 流程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原稿类别判 别部中的判定是否是分配原稿和分配数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22《_表示变形例的图傳_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原稿类别判 别部中的判定是否是分配原稿和分配数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数字彩色复合机的图 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筒要构成的框图。
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的图《象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的、传真处理时的 图^Jt据的流^呈的i兌明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 简要构成的框图。
图26 U)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图^lt据输出处理装置中的问题的图,
表示对照对象原稿的图像,图26 (b)是表示图26 (a)所示的对照对象 图像的投票结果的曲线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数字彩色复印机的图 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文档对照处理部的投票处理部中的、对各 登记图像的投票数的 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数字彩色复印机的图 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文档对照处理部的类似度判定处理部分 割对照对象原稿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数字彩色复印机的图 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文档对照处理部的投票处理部中的、对各 登记图像的投票数的 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数字彩色复印机的图 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文档对照处理部的投票处理部的、对M 记图像的投票数的 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数字彩色复印机的图 寸象lt据输出处理装置中所具有的文档对照处理部的投票处理部中的、对各 登记图像的投票数的 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例方式涉及的构成数字彩色复印机的图 寸象lt据输出处理装置中的类似性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本发明 适用于数字彩色复印机中时的 一个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印机(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 置)l的简要构成的框图。
如图2所示,数字彩色复印机1具有彩色图^^入装置2、彩色图像 处理装置3、彩色图^^T出装置4、以及操作面板6。
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是读取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的装置,例如 由具有将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等的光学信息变换为电信号的器
件的扫描部(未图示)构成。这里,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将来自原稿的反 射光像作为RGB (R:红、G:绿、B:蓝)的模拟信号输出到彩色图像 处理装置3。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对从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输入的模拟图像信号进 行各种处理,并且变换为彩色图傳瑜出装置4能够处理的形式,并向彩色 图^J^出装置输出的装置。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在输入级具有将RGB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 号的A/D (模拟/数字)变换部11。对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输入的模拟信号 的图像数据,由该A/D变换部11变换为数字信号。
被变换为数字信号的RGB信号,此后,依次被送到阴影修正部12、 原稿类别判别部13、文档对照处理部14、输AX变等级修正部15、编辑 处理部16、区域分离处理部17、颜色1务正部18、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9、 空间滤波处理部20、输出灰度等级修正部21、灰度等级再现处理部22, 而最终成为数字信号的CMYK信号。然后,^UL变等级再现处理部22输 出的数字信号的CMYK信号暂时存储到存储器23后,被输出到彩色图像 输出装置4。
说明构成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的上述各部的处理。阴影修正部12对从 A/D变换部11送来的数字的RGB信号,进行去除彩色图傳踰入装置2的 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摄像系统中产生的各种变形的处理。此外,阴影修 正部12实施彩色平衡的调整、以及变换为浓度信号等在彩色图像处理装置 3中采用的图像处理系统的容易处理信号的处理。
由阴影修正部12去除各种变形,进行过彩色平衡的调整的RGB信号 (RGB的浓度信号)被输出到原稿类别判别部13。
原稿类别判别部13从由阴影修正部12送来的RGB信号判别所输入 的图像数据的原稿类别。判别原稿是文字原稿,还是印刷照片原稿,或者 是文字和打印照片混合存在的文字打印照片原稿等原稿类别。这样的原稿 类别的判别结果在后一级的处理中被4吏用。
此外,原稿类别判别部13还将从阴影修正部12输出的输入信号原封 不动输出到后一级的文档对照处理部14。
文档对照处理部14 (类似性判定部/输出处理控制部)具有从由原稿类 别判别部13送来的RGB信号(输入图像数据)^^特征点,并基于提取 的各特征点提取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的特征量的功能。
文档对照处理部14在登记模式中,从所输入的登记对象的图像数据提 取图像的特征量,并且将提取的特征量如后所述地,与表示登记原稿的索 引(原稿ID) —起登记在存储装置中。
此外,在对照模式中,进行类似性判定处理,即从所输入的对照对象 原稿的图像数据提取特征量,并且与已经登记的躬己原稿的特征量进行比 较,来判定对照对象原稿的图像(以下也称作对照对象图像)是否类似于 登记原稿的图像的处理。另外,以下,将对照对象原稿的图像和登记原稿 的图像的比M现为对照对象原稿和登记原稿的比较。
进而,文档对照处理部14也具有作为输出处理控制部14的功能,在 类似性判定处理中,如果判定为类似于躬己原稿,则输出禁止对输入图像 数据的输出处理(在彩色复印机中为图像形成处理)的控制信号。
而且,虽然后面描述细节,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文档对照处理部14 在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原稿时,能够以所包含的多个原稿图像为单位来判 定是否类似于登记原稿的图像,基于各个判定结果,来限制分配原稿中包 含的多个原稿图像单位中的输出处理。
此外,文档对照处理部14将通过原稿类别判别部13而来的输入信号 原封不动地向后一级的输A^1等级修正部15输出。
输AA度等级修正部15对从文档对照处理部14送来的RGB信号实 施底色(底色的浓度成分底色浓度)的除去或对比度等的图像质量调整 处理。
编辑处理部16在输入图像数据(对照对象原稿)是分配原稿,需要编 辑处理时,对从输A^JL等级修正部15送来的已实施底色(底色的浓度成 分底色浓度)的除去或对比度等的图像质量调整处理的RGB信号,进 行编辑处理。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照才莫式中,对照对象原稿是分配 原稿时,能够以其所包含的多个原稿图4象为单位来判定是否类似于登记原
稿的图像,能够只限制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多个原稿图像中的特定的原稿图 像的输出处理。
编辑处理部16担负这样的处理,基于从文档对照处理部14送来的控 制信号,只对被判定为类似于登记原稿的原稿图像,限制其输出处理。
例如,在被判定为某原稿图像类似的登记原稿的输出处理被禁止时, 编辑处理部16只对相当于该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将数据值置换为"0" 或"255" (8位时),以使只有分配原稿中的相应的原稿图像变为不可见。 由此,分配原稿变为只有被禁止的原稿图像的部分被涂满的状态或者白纸 状态。
这样,由编辑处理部16编辑的RGB信号被送到区域分离处理部17。 另夕卜,从输入灰度等级修正部15送来的RGB信号不是分配原稿时,或者 即使是分配原稿,但不需要编辑处理时,从输AAJL等级修正部15送来的 RGB信号通过编辑处理部16被送到区域分离处理部17。
区域分离处理部17从RGB信号将输入图像中的各象素分离到文字区 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区域分离处理部17基于分离结果, 将表示象素属于哪个区域的区域识别信号向颜色修正部18、黑生成底色除 去部19、空间滤波处理部20、以;5JL变等级再现处理部22输出。此外, 区域分离处理部17还将从输4度等级修正部15输出的输入信号原封不 动地向后一级的颜色修正部18输出。
颜色修正部18为了颜色再现的忠实化实现,而进行去除基于包含不需 要吸收成分的CMY(C:青绿色;M:深红色;Y:黄色)色材的分光特 性的色浑浊的处理。
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9进行从颜色修正后的CMY的3色信号生成黑 (K)信号的黑生成、从原来的CMYK信号减去由黑生成取得的K信号 并生成新的CMY信号的处理。由此,CMY的3色信号被变换为CMYK 的4色信号。
空间滤波处理部20,对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9输入的CMYK信号的 图像数据,基于区域识别信号,进行基于数字滤波器的空间滤波处理,修 正空间频率特性。由此,能够减轻输出图像的模糊或粒状性恶化。灰度等 级再现处理部22也与空间滤波处理部20同样,对CMYK信号的图傳教
据,基于区域识别信号,实施规定的处理。
例如,由区域分离处理部17分离给文字的区域,特别是为了提高黑文 字或颜色文字的再现性,而在基于空间滤波处理部20的空间滤波处理中的 清晰强调处理中,使高频的强调量增大。同时,在灰度等级再现处理部22 中,选择适合于高频区域的再现的高析《象度的屏幕中的二值化或多值化处 理。
此外,关于由区域分离处理部17分离到网点区域的区域,在空间滤波 处理部20中,实施用于除去输入网点成分的低通/滤波处理。
然后,在输出灰度等级修正部21中,进行将浓度信号等信号变换为彩 色图像输出装置4的特性值即网点面积率的输出^1等级修正处理后,在 灰度等级再现处理部22中,最终将图像分离为象素,并进行能够再现各自 的灰度等级的处理的灰度等级再现处理(生成中间色调)。关于由区域分 离处理部17分离给照片的区域,进行重M度等级再现性的屏幕上的二值 化或多值化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类别判别的结果追加到这些区域分离处理后的 各处理中,在各处理中,判别为各区域没有混合存在时,与上述的区域分 离处理同样,判别为多个区域混合存在时,使用各区域处理的中间^lt, 不使用在原稿类别判别处理中未判别的区域处理的参数。
例如,判别为输入图像是文字原稿时,在区域分离处理中,作为文字 和线条被区域分离的部位为有效,判别为网点和印相纸等连续灰度等级的 部位,例如即使是文字原稿,也可能根据原稿的类别的不同而存在镣溪判 别的情形,因此视为#^分离,并不会反映。
然后,基于该区域分离处理结果,在输A^度等级修正处理和灰度等 级再现处理中,使用除去较多的高亮度部分,或者增大对比度的修正曲线。
此外,对于颜色文字,进行重视彩色度的颜色修正处理,对于黑文字, 在黑生成/底色除去处理中,设定黑生成量较多。此外,对于文字,在空间 滤波处理中进行强调边缘,削弱平滑化处理地设定滤波系数等参数的切换 等。
此外,判别为输入图4象是文字/印相纸照片原稿时,在各处理中,进行
使用文字原稿处理和印相纸照片原稿处理的中间^lt的处理。在区域分离 处理中,将作为文字、线条或印相纸进行区域分离的部位设为有效,网点
等进行区域分离的部位,例如有时即4tA文字/印相纸原稿,也会因根据原 稿的类别的不同而存在错误判别的情形,因此视为餘溪分离,并不会反映。
根据重视文字原稿或印相纸照片原稿的哪一个,而在输A^变等级修
正处理和灰度等级再现处理中,使用印相纸照片原稿处理和文字原稿处理 之间的中间^lt,并进行最亮处的除去和对比度的调整,此外,进行彩色 度的强弱和灰度等级性的平衡不变为极端的颜色修正处理。另一方面,在 黑生成/底色除去处理中,以对印相纸照片图像没有影响的程度,进行黑生 成量的调整。
这样进行上述的各处理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后,
在规定的时间被读出,并被输入到彩色图#^出装置4。
然后,在基于上述的文档对照处理部15的对照模式时的类似性判定处 理中,判定为类似于登记图像,例如输出禁止对照图像的原稿的输出处理 的控制信号时,将该页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值置换为"0"或"255" (8位时), 以使从该存储器读出图像数据时,使其变为不可见。由此,从彩色图傳瑜 出装置4输出的输出物成为页整体涂满的状态或者白纸状态。
彩色图#^出装置4将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输入的图像数据输出到 记录材料上(例如纸等)。彩色图像输出装置4的构成未特别限定,例如能 够使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或喷墨方式的彩色图傳瑜出装置。
操作面板6例如由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和设定按钮等构成(均未图 示),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与数字彩色复印机1的主控制部(未图示)的指 示所对应的信息,并且将通过上述设定^fe^用户输入的信息传递给上述 主控制部。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面板6输AJit输入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处 理张数等。
上述主控制部例如由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构成,基于未 图示的ROM等中所存储的程序或各种数据、从操作面板6输入的信息等, 来控制数字彩色复印机l的各部的动作。
下面,说明文档对照处理部(图像对照部、输出处理控制部)14的细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文档对照处理部14首先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多个 特征点,对提取的各特征点,决定局部的特征点的集合。接着,从决定的 各集合选择特征点的部分集合,将选择的各部分集合作为附加特征的量, 基于关于部分集合中的特征点的多个组合,分别求出对几何学的变换的不 变量。然后,组合求出的各不变量,按各特征点,计算特征量即散列值。
在输入图像数据是登记对象原稿的数据即登记模式中,将计算的散列 值与表示登记原稿的索引(原稿ID)关联M储到表中。
另一方面,在输入图像数据是对照对象原稿的对照模式中,对与计算 的散列值对应的登记原稿进行投票,并且存储对照对象原稿的图像(以下, 对照对象图像)的特征点对哪一个登记原稿的哪一个特征点进行投票的情 况。然后,如果投票结束,则考虑投票结果和对照对象图像上的散列值一 致的登记原稿的特征点的分布,来判定对照对象图像和登记原稿的类似 性。
图3是表示文档对照处理部14的简要构成的框图。如图所示,文档对 照处理部14具有特征点计算部31、特征量计算部32、投票处理部33、类 似度判定处理部34、登记处理部35、控制部7、存储器8。
控制部7控制文档对照处理部14的各部的动作。另外,控制部7也可 以设置在用于控制数字彩色复印机l的各部的动作的主控制部,也可以是 与主控制部分开另外设置,而与主控制部协同控制文档对照处理部14的动 作的部件。
控制部7在基于文档对照处理部14的类似性判定处理的结果,判定为 无类似性时,输出允许对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的控制信号。而控制部7 在判定有类似性时,输出限制对该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的控制信号。
在限制输出处理时,按M记原稿决定限制的内容,优先级最高的严 格的限制是输出处理的禁止。此外,控制部7在对照对象原稿是分配原稿 时,作为输出处理的限制的方法,有2个模式。
一个是只对判定为类似于登记原稿的原稿图像的部分,限制输出处理 的通常模式。在通常模式下,上述的编辑处理部16只对判定为类似于登记 原稿的原稿图像,限制其输出处理。
另一个是比通常模式更严格的强制模式。在强制模式下,分配原稿包 含类似于登记原稿的原稿图像时,对于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全部原稿图像, 应用对判定为类似的登记原稿i殳定的限制。而且,这时,具有多个类似于 登记原稿的原稿图l象,限制内容分别不同时,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限制(最 严格的限制)。例如,如果判定为包含有类似于禁止输出处理的登记原稿 的原稿图像,则输出将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全部原稿图像变为不可见的控制 信号。
存储器8存储文档对照处理部14的各部的处理中所使用的各种数据、 处理结果等。在该存储器8设置后述的散列表、坐标管理表、特征点对应 表等。
特征点计算部31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文字列或线条的连结部分,将连 接部分的重心作为特征点计算。这里,输入图像数据在登记模式中,是登 记图〗象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在类似判定处理中是对照对象的原稿的图像数 据(以下,有时也称作对照对象图像数据)。
图4是表示特征点计算部31的筒要构成的框图。另外,图4所示的特 征点计算部31的构成是一个例子,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it^以往 就众所周知的方法,来计算特征点。
如图4所示,特征点计算部31具有信号变换处理部41、析像度变换 部42、 MTF处理部43、 二值化处理部44、重心计算部45。
信号变换处理部41在从阴影《务正部12输入的图像数据(RGB信号) 是彩色图像时,将该图像数据无彩化,而变换为明度信号或亮度信号。
例如,信号变换处理部41基于以下计算式(1),将RGB信号变换为 亮度信号Y。
Yj = 0.30 Rj + 0.59 Gj + 0.11Bj…(1)
这里,Yj是各象素的亮度信号,Rj、 Gj、 Bj是各象素的RGB信号中 的各色成分,脚标的j是对各象素赋予的值(j是l以上的整数)。
或者,也可以将RGB信号变换为CIE1976I^a^A信号(CIE: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 1, Eclairage, L*: 明度,a*、 b*: 色度)。
析像度变换部42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倍率变更处理。例如,输入图像 数据有时由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被光学地变更倍率。这时,析像度变换部 42再次变更输入图像数据的倍率,从而变为规定的析像度(以下,缺省析 像度)。
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处理部43用于吸收(调整)彩 色图傳瑜入装置2的空间频率特性按各机器类别而不同的差异。在CCD 输出的图像信号中产生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部件、CCD的受光面的孔径开 口度、传送效率或残留图4象、基于物理扫描的积分效果和扫描不均匀等引 起的MTF的恶化。由于该MTF的恶化,所读入的图像变模糊。
MTF处理部43进行适当的滤波处理(强调处理),由此进行修复由 MTF的恶化而产生的模糊的处理。此夕卜,也用于抑制后一级的重心计算部 45中的特征点提取处理中不需要的高频成分。即,使用混合滤波器(未图 示)进行强调以及平滑化处理。另外,图6表示该混合滤波器中的滤波系 数的一个例子。
二值化处理部44通过比较无彩化的图傳教据(亮度值(亮度信号)或 者明度值(明度信号))、和预先设定的阈值,来将图像数据二值化。
重心计算部45基于由二值化处理部44 二值化的图係Jt据(例如由"1"、 "0"表示),对各象素赋予标签(标签赋予处理)。然后,确定赋予标签的 象素连结的连结区域,将确定的连结区域的重心作为特征点提取。在此, 作为重心的特征点由二值图像中的坐标值(X, Y)表示,并将算出的特征 点的坐标值向特征量计算部32输出。
图7是表示从输入图係教据提取的连结区域和该连结区域的重心的一 个例子的说明图,表示称作"A"的文字列所对应的连结区域和重心。此
外,图8是表示从输入图《m据中包含的文字列提取的多个连结区域的各 重心(特征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再回到表示文档对照处理部14的简要构成的框图的图3,特征量计算 部32使用在特征点计算部31中计算出的特征点,来计算相对于原稿图4象 的旋转、平行移动、放大、缩小等几何学的变形不变的量即特征量(散列 值和/或不变量)。
图5是表示特征量计算部32的简要构成的框图。如图所示,特征量计
算部32具有特征点提取部32a、不变量计算部32b、散列值计算部32c。
特征点提取部32a如图9所示,将一个特征点作为关注特征点,将该 关注特征点的周边的特征点,从离关注特征点近的特征点开始按顺序只提 取规定数量(这里为4点)作为周边特征点。在图9的例子中,在特征点 a作为关注特征点时,将特征点b、 c、 d、 e的4点作为周边特征点提取, 特征点b作为关注特征点时,将特征点a、 c、 d、 e的4点作为周边特征点 提取。
此外,特征点提取部32a提^w如上所述提取的周边特征点的4点中 选择的3点的组合。例如,如图10(a) 图10(d)所示,将图9所示的 特征点a作为关注特征点时,^!取周边特征点b、 c、 d、 e中的3点的组合, 即周边特征点b、 c、 d、周边特征点b、 c、 e、周边特征点b、 d、 e、周边 特征点c、 d、 e的各组合。
接着,不变量计算部32b关于提取的各组合,计算出对几何学的变形 的不变量(特征量之一)Hij。
这里,i是表示关注特征点的数(i是l以上的整数),j是表示周边特 征点3点的组合的数(j是l以上的整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接周边 特征点彼此间的线段的长度中2个的比作为不变量Hij。
基于周边特征点的坐标值,能够计算出各上述线段的长度。例如,在 图10 ( a)的例子中,如果连接特征点b和特征点c的线段的长度为All, 连接特征点b和特征点d的线段的长度为Bll,则不变量Hll为 H11=A11/B11。
此外,在图10 (b)的例子中,如果连接特征点b和特征点c的线段 的长度为A12,连接特征点b和特征点e的线段的长度为B12,则不变量 H12为H12=A12/B12。此外,在图10 (c)的例子中,如果连接特征点b 和特征点d的线段的长度为A13,连接特征点b和特征点e的线段的长度 为B13,不变量H13为H13-A13/B13。此外,在图10(d)的例子中,如 果连接特征点c和特征点d的线段的长度为A14,连接特征点c和特征点 e的线段的长度为B14,则不变量H14为H14=A14/B14。这样,在图10 (a) ~图10 (d)的例子中,计算出不变量Hll、 H12、 H13、 H14。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连接最接近关注特征点的周边特征点和第二
接近的周边特征点的线段为Aij,连接最接近关注特征点的周边特征点和 第三接近的周边特征点的线段为Bij,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变量Hij 的计算中使用的线段可以用任意的方法选定。
接着,散列值计算部32c将以下计算式(2)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2</formula>中的余数的值作为散列值(特征量之一 )Hi计算,存储到存储器8中。另 外,上述D是按照余数可取的值的范围设定为哪个程度来预先设定的常数。
另外,不变量Hij的计算方法未特别限定,例如,将基于关注特征点 的附近5点的复比、从附近n点(n是n^5的整数)提取的5点的复比、 从附近n点提取的m点(m是m<n并且m^5的整数)的配置和从m点 提取的5点的复比,来计算出的值等作为关于关注特征点的上述不变量 Hij。另外,所谓复比是指从直线上的4点或平面上的5点求出的值,是几 何学上变换的一种即对投影变形的不变量。
此外,关于用于计算散列值Hi的计算式,也并不局限于上述计算式 (2),也可以使用其它散列函数(例如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散列函数中的 任意一个)。
此外,特征量计算部32的各部,如果对一个关注特征点的周边特征点 的提取和散列值Hi的计算结束,则将关注特征点变更为其它特征点,并 进行周边特征点的提取和散列值的计算,计算关于全部特征点的散列值。
在图9的例子中,如果将特征点a作为关注特征点时的周边特征点和 散列值的提取结束,则接着进行将特征点b作为关注特征点时的周边特征 点和散列值的提取。在图9的例子中,将特征点b作为关注特征点时,特 征点a、 c、 e、 f的4点作为周边特征点被提取。
然后,如图11 (a) ~图11 (d)所示,提:^这些周边特征点a、 c、 e、 f中选择的3点的组合(周边特征点a、 e、 f、周边特征点a、 e、 c、周 边特征点a、 f、 c、周边特征点e、 f、 c),关于各组合计算出散列值Hi, 存储到存储器8中。然后,关于各特征点重复该处理,分别求出将各特征 点作为关注特征点时的散列值,并存储到存储器8中。
另外,特征量计算部32,在进行将输入图像数据作为登记原稿登记的
处理的登记模式中,将如上所示地计算出的关于输入图像数据的各特征点
的散列值(特征量)发送给图3所示的登记处理部35。
登记处理部35将特征量计算部32计算出的关于各特征点的散列值、 表示该输入图像数据即登记原稿的索引ID (ID1、 ID2"')、以M示该 特征点的索引f (n、 f2 )依次登记到存储器8中设置的未图示的散列 表中(参照图12 (a))。
这里,散列值已经登记时,与该散列值相关联地登记原稿索引。原稿 索引不重复地依次被分配编号。
而且,表示特征点的索引f在设置于存储器8中的未图示的坐标管理 表中,如图14所示,按表示原稿的各索引ID,与坐标值相关联,在相同 的原稿中,索引f不重复地依次被分配编号。
例如,如果是图12 (a)所示的散列表的内容,则散列值Hl是索引 ID1的登记原稿中的索引fl (坐标(Xu, Yu))的特征点具有的值,此夕卜, 散列值H3是索引ID1的登记原稿中的索引f4 (坐标(X14, Y14))的特征 点、和索引ID2的登记原稿中的索引fl (坐标(X21, Y21))的特征点具有 的值。
另外,在散列表中所登记的原稿的数量比规定值(例如可登记的原稿 的数量的80%)更多时,也可以检索旧的索引ID并依次删除。此外,所 删除的索引ID也可以作为新的输入图^Jt据的索引ID再次使用。此外, 所计算的散列值为同值时,在图12 (b)的例子所示,也可以将它们汇总 为一个,并躬己到散列表中。在这里,H1=H5,汇总为H1。
而且,特征量计算部32,在进行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是否为已经&己 的登记原稿的图像的判定处理时(对照模式),将如上所述地计算出的关 于输入图像数据的各特征点的散列值,与表示与各特征点的坐标值相关联 的特征点的特征点索引p (pl、 p2) —^iL送给投票处理部33。
另夕卜,作为特征点索引,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关于登记原稿的特征点, 使用"f,,关于对照对象图像的特征点,使用"p",而进行区别。
投票处理部33将M照对象原稿的输入图像数据计算出的各特征点 的散列值与散列表中所登记的散列值进行比较,并对具有相同的散列值的
登记原稿进行投票(参照图13)。图13是表示对登记图像ID1、 ID2、 ID3、 ID4的投票数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例如,在图12 (a)所示的散列表的内容中,如果M照对象图像提 取散列值Hl,则对ID1的登记原稿投1票,如^J寸照对象图像提取散 列值H3,则对ID1和ID2的备登记原稿备投1票。
此外,在图12 (b)的例子中,H1=H5,将它们汇总为HI —个,并 登记到散列表中,因此,如果^t照对象图像计算出散列值Hl,则对ID1 的登记原稿投2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投票处理部33在投票时,进行散列值一致的 对照对象图像的特征点和登记原稿的特征点之间的相关联,并存储到未图 示的特征点对应表中。
图15表示特征点对应表的内容。在图15的例子中,表示判定为针对 对照对象图像的索引pl的特征点求出的散列值、与索引ID1的登记原稿 中的索引fl的特征点的散列值一致,此外,针对对照对象图像的索引p2 的特征点求出的散列值、与索引ID3的登记原稿的索引f2的特征点的散列 值一致的例子。
在图1 (a)表示由投票处理部33进行的投票处理的步骤。如图1 ( a) 所示,投票处理部33首先关于对照对象图像的索引p的特征点(以下, 特征点p ),与登记原稿的散列值进行比较(Sl ),并对散列值一致的登记 原稿进行投票(S2)。具体而言,首先判定与对照对象图像的特征点p的 散列值相同的散列值是否存储在散列表中,在已存储时,对具有该散列值 的登记原稿进行投票。
此夕卜,投票处理部33在投票的同时,从散列表读出具有与对照对象图 像的特征点p的散列值相同的散列值的登记原稿的索引ID、和特征点的索 引f,并存储到上述的特征点对应表中。
关于在对照对象图像中提取的4^P特征点p,反复进行这样的S1 S3 的处理,在S4中,如果关于在对照对象图像中提取的全部特征点p判定 为结束,则结束投票处理。
通过投票处理,取得表示如上述的图13所示的投票结果的曲线图、和
如图15所示的特征点对应表。
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从存储器8,基于投票处理部33的投票处理结 果即对M记图像的得票数、以及散列值一致的对照对象图像的特征点和 登记原稿的特征点的相关联,来判定在对照对象图像中是否包含有登记原 稿,并且在包含时,判定对照对象图像的哪个部分与登记原稿类似。
图1 (b)中表示由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进行的类似度判定处理的步 骤。如图1 (b)所示,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首先基于对M记原稿的投 票结果,来选出取得最大投票数的登记原稿(Sll)。在如图13所示的投票 结果时,选择索引ID1的躬己原稿。
接着,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使用选出的登记原稿中的散列值一致的特 征点f的坐标,并计算出用于由对照对象图像上的坐标值表示该登记原稿 的坐标变换系数A (S12)。
这里,使用图16、图17,来说明坐标变换系数A的取得。类似度判 定处理部34参照特征点对应表(参照图15),关于所选出的登记原稿,对 于散列值一致的4个特征点,取得其坐标和对照对象图像的特征点的坐标。
图16表示由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取得的登记原稿的4个特征点的坐 标值、和与它们对应的对照对象图像的4个特征点的坐标值,图17表示登 记原稿和对照对象图像之间的各特征点彼此间的对应图形。另夕卜,从图17 可知,对照对象图像是分配原稿时,原来的原稿缩小,并且旋转。
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将关于登记原稿的特征点的坐标的矩阵设为 Pin,将关于对照对象图像的特征点的坐标的矩阵设为Pout,将坐标变换 系数设为A,并通过以下数学式(l),来计算坐标变换系数A。
〔数学式1〕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5</formula>
这里,Pin不是正方矩阵,所以在两边乘以Pin的转置矩阵PinT,再 乘以PinTPin的逆矩阵。
〔数学式2〕
使用这样求出的坐标变换系数A,计算对照对象图像的坐标位置,从 而能够将登记原稿上的任意的坐标(x, y)变换为对照对象图^象上的坐标 y,)。
〔数学式3〕
再回到图1 ( b ),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使用所计算的坐标变换系数A, 将在Sll中选出的登记原稿中的散列值一致的全部特征点f变换为对照对 象图像上的坐标(S13)。
由此,例如,如图18所示,对照对象原稿是分配2个原稿图像的2 合1原稿,且其中的接近坐标原点O的上半部分的原稿图像类似于取得最 大投票数的索引ID1的登记原稿时,取得最大投票数的索引ID1的登记原 稿中的散列值一致的特征点集中分布到对照对象图像上的上半部分。
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从这样所选出的登记原稿中的散列值一致的特 征点的对照对象图像上的分布状态(特种点的坐标位置),确定登记原稿 的对照对象图像上的位置(S14)。如果是图18所示的分布状态,则类似 度判定处理部34确定对照对象原稿是2合1原稿,并且判定为相当于2 合l原稿的上半部分的区域的对照对象图像中的规定区域的图像类似于索 引ID1的登记原稿。
接着,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基于投票结果,判定关于应该选择的4^ 登记原稿是否已结束(S15)。例如,投票结果是如图13所示的索引ID1 的登记原稿和索引ID3的登记原稿的2个得票数比其他登记原稿突出很多
时,类似于该2个登记原稿的可能性较高。
因此,这时,在S15中,关于应该选择的全部登记原稿,判断为没有 结束,选出取得其次大的得票数的^i己原稿,这里选出索引ID3的登记原 稿(S16 ),并返回到S12,对于ID3的登记原稿,也重复进行S12 S15 (如 果是4合1等的原稿,则也包含S16)的处理。
由此,如图18所示,在对照对象原稿是分配2个原稿图像的2合1 原稿,且剩下的下半部分的原稿图像类似于取得第二大的得票数的索引 ID3的登记原稿时,在S14中,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判定为相当于2合1 原稿的下半部分的区域的对照对象图像中的规定区域的图像类似于索引 ID3的登记原稿。
此外,优选的是,在Sll、 S15、 S16中选出登记原稿时,例如将取得 上一级的得票数的登记原稿的得票数作为表示类似的程度的类似度来处 理,与预先决定的阈值TH比较,并判定类似性(输入图像数据是否为登 记原稿的图像数据)的构成。
即,最大得票数是预先决定的阈值TH以上时,判定为"具有类似性", 在Sll中选择登记原稿并执行S12以后的处理,在S15、 S16中,第二得 票lbl预先决定的阈值TH以上时,判定为"有应该选择的登记原稿"或 者"具有类似性",并返回到S12。
这时,按照从最大得票数到第二、第三等得票数下降,依次降低设定 阈值TH,能够提高判定精度。
而且,表示由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进行的判定结果的判定信号如上所 述那样枕良送到控制部7,控制部7如果是通常模式,则只对被判定为类 似于登记原稿的原稿图像限制输出处理。而如果是强制模式,则对分配原 稿中包含的全部原稿图像,M先级最高的严格的限制规定输出处理。
图19 (a)表示2合1原稿时,对于位于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的各区 域的图像限制其输出处理的方法。如上所述,通过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 的类似度判定处理,在是分配原稿时,能够检测出2合1原稿、或者4合 l原稿等分配状态。即如图18所示,登记原稿的特征点集中在对照对象图 像的上半部分或者下半部分的区域时,能够推测为2合1原稿。
控制部7,在如图19(a)所示,是2合1原稿时,从原稿尺寸和原稿 的方向(A4纵、横原稿放置的方向)的检测结果和有效图像区域,例如由 对角的2点(白圏)的坐标值的信息等,来预先取得2个区域Q1、 Q2的 坐标值。原稿尺寸和原稿的方向检测,例如能够使用通过在彩色图傳瑜入 装置2内配置的光电晶体管等光电变换元件,来检测在原稿台上放置的主 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的方法;利用控制部检测由用户>^操作 面板6选择的原稿尺寸的方法等。此夕卜,有效图像区域是在2合1原稿中, 预先决定图像数据存在的区域。因此,如果是2合1原稿,且能够确定具 有的2个区域Q1、 Q2中的哪一个类似于登记原稿,则能够对该区域的图 像数据,容易实施限制输出处理。代替2合1原稿的2个区域Q1、 Q2(有 效图像区域),也可以使用原稿尺寸的l/2的区域。
同样,图19 (b)表示的是4合1原稿时,登记原稿的特征点集中在 上半部分左侧和右侧、下半部分左侧和右侧的4个区域Q1 Q4的任意一 个时,能够推测为4合1原稿。
控制部7如图19 (b)所示,与上述同样,通过对角的2点(白團) 的坐标值的信息等,而预先取得4合1原稿时的4个区域Q1 Q4的坐标 值,由此如果是4合1原稿,且能够确定4个区域Q1 Q4中的哪一个类 似于登记原稿,就能够容易实施对该区域的图傳Jt据,限制输出处理。
此外,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进而通过将对M记原稿的得票数除以 投票总数(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的特征点的总数)并标准化,来计算类似 度,比较该类似度和预先决定的阈值TH(例如投票总数的80Y。),由此判 定类似性。
此外,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通过将对M记原稿的得票数除以关于 散列值的登记数最多的登记原稿的散列值的登记数(最大^i己数)并标准 化,来计算类似度,比较该类似度和预先决定的阈值TH (例如投票总数 的80%),由此判定类似性。
即,计算的类似度为阈值TH以上时,判定为"有类似性",低于阈值 TH时,判定为"无类似性"。另外,这时,有时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的散 列值的总数比上述最大登记数更大(特别是,在原稿和/或登记原稿的至少 一部分具有手写部分时等),因此类似度的计算值有可能超过100%。
此外,判定类似性时的阈值TH关于M记原稿可设定为恒定,或者 也可以根据各登记原稿的重要度等按M记原稿设定。登记原稿的重要度 例如关于纸币、有^ii券、机密文件、对公司外保密的文件等,重要度为 最大,关于秘密文件,重要度比纸币等更低地根据登记图像,分阶段设定。
这时,在存储器8中,将与登记图像的重要度对应的加权系数与该登 记原稿的索引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使用与取得最大 得票数的登记原稿对应的阈值TH,来判定类似性。
此外,判定类似性时,使阈值TH为恒定,另外也可以在对^"记原 稿的得票数(M记原稿的得票数)乘以M记原稿的加权系数,来判定 类似性。
这时,在存储器8中,将与M记原稿的重要度对应的加权系数与各 登记原稿的索引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计算将M记 原稿的得票数乘以该登记原稿的加权系数的修正得票数,基于该修正得票 数来判定类似性。
例如,也可以比较最大修正得票数和阈值TH,也可以将最大修正得 票数用投票总数标准化后的值与阈值TH比较,也可以将最大修正得票数 用最大登记数标准化后的值与阈值TH比较。此外,这时,加权系数可以 被设定为例如大于1的值,且随着登记图像的重要度变高变大的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一个特征点(关注特征点)计算一个散列 值,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对一个特征点(关注特征点),计算多个 散列值。例如,也可以使用作为关注特征点的周边特征点提取6点,关于 从这6点提取5点的6个组合,从5点提取3点来求出不变量,并计算散 列值的方法。这时,对于一个特征点,可计算6个散列值。
下面, 一边参照图20所示的流程图, 一边说明数字彩色复印机l中的 类似性判定处理。
控制部7,如果通过操作面板6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输入,则判定是 否选择登记模式(S21 )。这里,选#^登记模式时,登记处理输入图像数据。
首先,控制部7控制文档对照处理部14的各部,并进行特征点的计算、 以及所计算的各特征点的坐标计算(S22、 S23)。将所计算的各特征点的
坐标与表示特征点的索引f相关联地,存储到坐标管理表中。接着,进行
特征量计算处理(S24),进行将所计算的特征量与表示原稿的索引ID和 表示特征点的索引f一起存储到散列表中的登记处理(S25)。
而在S21中,如果判定为不是登记模式,即是对照模式,则在S27以 后,计算特征点(S27)。然后,基于在S27中计算出的特征点,同样地进 行所计算的各特征点的坐标计算(S28)。将所计算的各特征点的坐标与表 示特征点的索引p相关联地,存储到存储器8的作业区域。接着,进行特 征量计算处理(S29 ),进行投票处理(S30 )、类似性判定处理(S31 )。
在该S30、 S31中,如上所述地,对照对象原稿是分配原稿时,以分配 原稿中包含的图像单位来判定与登记原稿的类似性,在类似于登记原稿 时,确定对照对象原稿上的图像位置。
然后,在S31中,如果判定为类似,则判定是否设定有强制模式(S32 )。 这里,在设定有强制模式时,对于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全部原稿图像,应用 对被判定为类似的登记原稿设定的限制,并且在具有多个类似的登记原 稿,且限制不同时,输出以优先级最高的限制(最强限制)来规定输出处 理的控制信号(S33 )。
另外,在未设定强制模式时,进入S34,只对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各原 稿图像中被判定为类似于登记原稿的原稿图像的部分,输出限制输出处理 的控制信号。
在不是分配原稿时,与强制模式的设定无关地,输出限制输出处理的 控制信号。
另夕卜S31中,如果判定为没有类似的,则ii^ S35,作为判定信号"O", 输出允许原封不动的输出处理的控制信号。
然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类似度判定处理部34从登记原稿中的散列 值一致的特征点的对照对象图像上的分布状态(特征点的坐标位置),确 定登记原稿的对照对象图像上的位置,由此判定是否为分配原稿,但是作 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变为如下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类似度判定处理部在第一次的类似判定处理的结果 是判定为类似于多个登记图像时,如图28所示,根据被判定为类似的登
记原稿的数量,将对照对象原稿分割为1/2或1/4,并使用从各区域中存在 的特征点计算出的特征量,来进行第二次的投票处理。
将对照对象原稿的图像全体作为对象,进行对照判定的第一次的类似 度判定处理的结果,A^过阈值的登记原稿的数量为多个时,根据类似的 登记原稿的数量,来分割对照对象原稿。分配原稿的分割数按2、 4、 6、 8、 9那样预先决定,因此类似的登记原稿的数量与上述分配数一致时,利用 该值进行分割,在不一致时,使用上述分配数中比类似的登记原稿的数量 更大的值来进行分割。即,如果超过阈值的登记原稿的数量是3,则选择 4,如果是5,则选择6,如果是7,则选择8,来进行分割。然后,进行各 分割区域的投票处理,确定各分割区域的类似的躬己原稿。另外,分割区 域的投票处理的结果,是超过阈值的登记原稿的数量是多个时,使用更大 的值来进行分割。另外,过于细致地分割也没有意义,因此分割数的最大 定为8或9左右。此外,与分割数对应的各图像位置如上所述地预先决定。
以下,说明超过阈值的登记原稿的数量是2,将对照对象原稿分割为2 来进行类似判定的例子。
类似判定处理的结果,是获得图27的得票数,被判定为类似于索引 ID1的登记原稿A和索引ID2的登记原稿B时,如图27所示的单点划线 Ll那样,将对照对象原稿分割为1/2,变为a区域和b区域。然后,使用 各区域中的特征点的特征量,来进行第二次的投票处理。
然后,根据2区域的投票结果,按如下方式进行判断。
1) 第二次的投票处理的a区域的投票结果是只有躬i原稿A得票数 超过阈值的图29所示的投票结果,且b区域的投票结果是只有登记原稿B 得票数超过阈值的图30所示的投票结果时,类似度判定处理部判断为对 照对象原稿是包含登记原稿A和登记原稿B双方的图像的2合1原稿。
2) 第二次的投票处理的a区域(或者b区域)的投票结果是如图29 所示的投票结果,且另一方的b区域(或者a区域)的投票结果;l登记原 稿A、登记原稿B的得票数都为阈值以下的图31所示的投票结果时,类 似度判定处理部判断为对照对象原稿是在a区域(或者b区域)包含登记 原稿A的2合1原稿。
3)第二次的投票处理的a区域(或者b区域)的投票结果是如图29
所示的投票结果,且另一方的b区域(或者a区域)的投票结果是登记原 稿A、登记原稿B的得票数都为阈值以下的图31所示的投票结果时,类 似度判定处理部判断为对照对象原稿是在a区域(或者b区域)包含登记 原稿B的2合1原稿。
4) 第二次的投票处理的a区域、b区域的投票结果都是登记原稿A、 登记原稿B的得票数都为阈值以下的图31所示的投票结果时,类似度判 定处理部判断为对照对象原稿是第一次的投票处理中得票数多的一方的 登记原稿,即如果是图27的结果,则判断为登记原稿A (不是分配原稿)。
5) 第二次的投票处理的a区域、b区域的至少一方的投票结果是登记 原稿A、登记原稿B的得票数都超过阈值的图27所示的投票结果时,类 似度判定处理部将对照对象原稿以图28所示的虚线L21进行分割,将对 照对象原稿分割为4。然后,在各区域中,进行第三次的投票处理,基于 4个区域的投票处理的结果,利用与上述同样的基准来进行判断。
另外,关于根据这样的判定结果的、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的操作,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了类似度判定处理部将类似判定处理的 结果作为判定为类似于多个登记图像的基准,多个登记原稿超过阈值的情 形,例如,在得票数最多的登记原稿和第二、第三、"'得票数多的登记 原稿之间,求出得票数的差,将差为规定值以下的登记原稿全部设为类似 的登记原稿。
下面,参照图32所示的流程图,来i兌明其他实施方式的数字彩色复印 机中的类似性判定处理。
另外,S21 S31、 S32 S35的处理与刚才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图 20的流程图相同。因此,赋予共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说明。
S31中的类似性判定处理是上述的第一次类似性判定处理。在S31中, 有类似的登记原稿时,i^到S41,判定类似的躬&原稿是否为多个,不 是多个即一个时,输出表示对在S31中被判定为类似的登记原稿预先设定 的处理的控制信号(S44)。
如果在S41中被判定为多个,则根据类似的登记原稿的数量,来分割
对照对象原稿,对分割的各区域进行投票处理(S42),基于各区域的投票 处理结果,来进行该对照对象原稿的类似性判定处理(S43)。
另夕卜,虽然在图32中已省略,但是S42的分割的各区域的投票处理的 结果,实施与S41同样的步骤,如果被判断为在1个区域内包含多个类似 的登记原稿,则进一步提高分割数,反复进行各区域的投票处理、接着的 类似性判定处理。
在S43的类似性判定处理中,如果被判定为不是分配原稿,则l到 S44,输出表示对被判定为类似的登记原稿预先决定的处理的控制信号。 而如果被判定为是分配原稿,则转移到S32。
这里,说明上述的数字彩色复印机1 (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变 形例。
这里,原稿类别判别部13也判别读取输入图傳教据的源的该原稿是否 为分配原稿,并且是分配原稿时,求出该分配的状态。
说明该方法。原稿类别判别部13从RGB信号(图像数据),对该图 像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各线,求出象素值从0变为1,从l变为0 的颠倒次数(或者,边缘数)的分布,基于它,检测出是否是分配原稿, 在是分配原稿时,检测出其分配数。
图21是具有在纸,向(原稿横向)即副扫描方向延伸的文字列,具 有行间距在纸张纵向(原稿纵向)即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图像的非分配原稿 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各颠倒次数的柱状图。
这样的非分配原稿时,如图21所示,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颠倒次数的分 布中,与文章中的行间距对应,每隔规定的间隔出现颠倒次数。而副扫描 方向上的颠倒次数的分布成为除了原稿周边部的余白部分外为连续的分 布。
利用2合1处理这样的图21所示的原稿的分配原稿,如图22所示, 在分配原稿的纸张纵向即主扫描方向上排列,并分配2个图像,这些各图 像具有在该原来原稿的纸,向即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文字列,行间距在 纸张纵向即副扫描方向上排列。
这样的分配原稿时,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各颠倒次数的柱
状图,如图22所示,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颠倒次数形成2个连续的分布,并 且在颠倒次数的分布和分布之间存在与空白部分对应的空白区域。而副扫 描方向上的颠倒次数与行间距对应,每隔规定的间隔出现颠倒次数。
基于这样的柱状图,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颠倒次数有2个连续的分布, 在2个分布间形成的颠倒次数为规定值(例如20)以下的空白区域,例如 存在(虽然也基于分配原稿的布置)20mm左右(析像度300dpi时,170 线左右)时,判定为该对照对象图1象是2合1原稿的图像。这时,分配数 变为2。
但是,在判定为空白区域存在时,在颠倒次数为规定值以下的线包含 最初的线或最终的线时,判断为是原稿周边部的余白区域,有必要将它除 外。
这样,求出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颠倒次数的分布,判定空白 区域的有无,从而能够判别是否为2合1原稿。
另外,这里,例示了分配数为2的2合1原稿时的判别基准,但是分 配数为4的4合1原稿时,在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上都出现与分开原 稿图像之间的空白部分对应的空白区域,能够同样进行判别。
此外,这里,对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的各线,求出颠倒次数(或 者边缘的数量)的分布,但是也可以使用各线的象素数的平均值或^t值。
此外,除了使用这样的图像数据来判别是否为分配原稿的方法以外, 还可以从设定条件判别是否为分配原稿。
例如,通过使用操作面板6的输入操作,来选择图^ 式中的分割图 像输出模式时,用于控制数字彩色复印机1的各部的动作的主控制部 (CPU)识别它,从而能够判别所输入的图傳Jt据是分配原稿的数据。
或者,如果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是连接在计算机上的扫描仪时,则在 读取条件的设定画面(扫描仪驱动程序的设定画面)中,选择原稿类别, 因此上述主控制部(CPU)识别该选择结果,来能够进行判别。
此外,编辑处理部16根据由上述的原稿类别判别部13求出的分配状 态,来决定分割分配原稿的位置,并基于它来分割图像,对分割的各部分 的图像进行旋转处理、放大处理,并进行变换为1页1页的图像数据的编
辑处理。由此,1页1页地输出处理分配原稿的原稿图像的页单位处理成 为可能。
文档对照处理部14在页单位处理中,如果判定分配原稿中包^^有类似 于登记原稿的原稿图像,则在强制模式中,限制整页的输出处理,在通常 模式下,只限制相应的页的输出处理。
此外,例如,精度良好地进行判定并进行处理时,参照登记原稿中的 散列值一致的特征点的对照对象图像上的分布状态,或者分割对照对象原 稿,并使用各区域中存在的特征点,来进行投票处理时,也可以参照上述 判定结果。例如,也可以设为参照分配数的检测结果,来进行使用特征点 的对照对象图像上的分布状态或特征点的投票处理的构成。
这样,通过参照分配数,来检测出分配数的构成成为必要,但是能够 提高判定分配原稿的判定精度。另外,关于是否参照分配数来进行处理, 例如也可以设定通常模式和高精度模式,且能够从操作面板进行选择。
然而,本申请发明的优点在于,假如不检测这样的分配状态,或让用 户输入,而使用图像对照技术,来判断对照对象原稿是否是分配原稿,如 果是分配原稿,则可以基于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各图像的判定结果,以图像 单位来控制输出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本发明适用于数字彩色复印机l的情 形,但是本发明的适用对象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23所示,也可以适 用于数字彩色复合机(MFP: Multi-Function Printer) 100。该数字彩色 复合机100具有复制功能、打印机功能、传真功能、扫描功能、扫描至邮 件(scan to e-mail)功能、归档功能等。
另夕卜,在图23中,对于与在数字彩色复印机l中说明的部分具有同等 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关于它们的说明。
这里,发送装置5例如由调制解调器或网卡构成。发送装置5通过网 卡、LAN电缆等,与连接在网络上的其他装置(例如,个人电脑、服务器 装置、其他数字复合机、传真装置等)进行数据通信。
发送装置5发送图像数据时,进行与对方的发送手续,如果确保可发 送的状态,则从存储器读出以规定形式压缩的图像数据(由扫描仪读入的
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形式的变更等必要的处理,并通过通信线路依次向 对方发送。
此外,发送装置5接收图像数据时,进行通信手续,并且接^对方 送来的图像数据,并输入到彩色图^象处理装置3。收到的图像数据由彩色 图像处理装置3进行伸张处理、旋转处理、析像度变换处理、输出灰度等 级修正、灰度等级再现处理等规定的处理,并由彩色图像输出装置4输出。 另外,也可以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在存储装置(未图示)中,彩色图 像处理装置3根据需要读出,并实施上述规定的处理。
此外,在复合机100中,能够使用操作面板6,来输入用户对输入图 像数据的处理要求(例如处理模式(复印、打印、发送、编辑等)、处理 张数(复印张数、打印张数)、输入图像数据的发送地址等),在文档对照 处理部14中,当控制部7判定为有类似时,不M复印处理,还对打印、 发送、编辑等输出处理进行限制。
例如,选择发送传真的模式,在文档对照处理部14中,当判定为禁止 输出时,进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删除,不进行传真的发送。或 者,即使是登记原稿,也允许传真的发送时(将表示登记原稿的索引ID 和发送目标相关联地,预先存储),参照发送地址的数据,来进行发送。
使用图24,说明上述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00中的传真处理。另外,在 图24中,用虚线表示处理被忽略的处理部。虽然在这里4吏用,但是在传 真处理中,区域分离处理部17不是必须的。此外,在发送传真时,M 等级再现处理部22之后,由析^象度变换部、压缩/伸张处理部进行处理。
在发送中,从彩色图傳瑜入装置2读入的、例如8位的输入图傳教据 在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中被实施上述各处理,由输4度等级修正部15 例如通过矩阵运算等,将RGB信号变换为亮度信号(在图24中,K信号)。 被变换为亮度信号的图像数据由区域分离处理部17、空间滤波处理部20 进行规定的处理,在AJL等级再现处理部22中,例如通过误差扩散处理 被二值化。被二值化的图像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旋转处理,且通过压缩/伸张 处理部以规定的形式被压缩,并存储到未图示的存储器中。
利用发送装置(例如调制解调器)5进行与对方的发送手续,如果确 保可发送的状态,则将图傳教据在以规定的形式被压缩的状态下从上述存
储器读出,且实施压缩形式的变更等必要的处理,依次向对方通过通信线 路发送。而在接收中,如果从对方通过通信线路送来图像,则控制部一边进行 通信手续, 一边接收从对方送来的图像,并且将被压缩为规定的形式的状态的接收图像数据向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输入。向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输入的接收图像数据,通过由压缩/伸张处理部 的处理被伸张,并作为页图像再现所发送来的原稿图像。所再现的原稿图 像,根据彩色图像输出装置的能力,进行旋转处理,并由析像度变换部进 行析像度变换处理。作为页单位的图像被再现的图傳教据,从彩色图傳瑜 出装置被输出。另外,在以上中,将处理单色的图像数据的情形作为例进行了表示, 但是也可以使用例如在区域分离处理部17和空间滤波处理部20之间,具 有颜色修正部18以及黑生成底色除去部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该颜色修 正部18对于从彩色图傳瑜入装置2读入的RGB信号,为了颜色再现的忠 实化实现,而进行去掉包含不需要吸收成分的、墨粉或油墨的CMY(C: 青绿色;M:深红色;Y:黄色)色材的基于分光特性的色浑浊的处理, 该黑生成底色除去部从颜色修正后的CMY的3色信号生成黑(K)信号 的黑生成、且从原来的CMY信号减去由黑生成得到的K信号并生成新的 CMY信号。进而,在数字彩色复合机IOO中,作为上述输入图像数据,有由扫描仪读取原稿而输入的图像数据、和使用计算机(软件)生成的电子数据, 例如对电子数据的格式而言,可以考虑使用计算机(软件)输入必要事项 而生成的电子数据,即将基于纸件的数据电子化的数据、利用电子数据直接生成的数据(电子申请等)等2种。此外,在图23的构成中,在数字彩色复合机100中具有的文档对照处 理部14中进行类似性判定处理,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可 与数字彩色复合机100通信地被连接的外部装置中执行控制部7和文档对 照处理部14所具有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此外,本发明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单色的复合机。此外,并不局限于复 合机,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单体的传真通信装置、复印机、图像读取装置等。
例如,图25是表示在平板扫描仪101中适用本发明时的构成例的框图。
如图所示,平板扫描仪101具有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和彩色图像处理 装置3,。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由A/D变换部U、阴影修正部12、文档对 照处理部14、控制部7(图25中未图示)、存储器8(图25中未图示)构 成,与它连接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作为全体,构成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 置。另外,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中的A/D变换部11、阴影修正部12、文 档对照处理部14、控制部7、存储器8的功能与上述的数字彩色复印机l 大致同样,因此在这里省略说明。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数字彩色复印机l、复合机100、平 板扫描仪101中所具有的文档对照处理部和控制部的各部(各构件),利用 CPU等处理器并通过软件来实现。即,数字彩色复印机l、复合机100、 平板扫描仪101具有执行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存储有上述程序的ROM (read only memory )、展开上 述程序的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存储上述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存 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媒体)等。而且,将可利用计算机读取地记录有实 现上述的功能的软件即数字彩色复印机1、复合机100、平板扫描仪101 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 媒体,向数字彩色复印机l、复合机100、平板扫描仪101供给,该计算机 (或者CPU或MPU)读出记录媒体中所记录的程序代码并执行,由此实 现本发明的目的。
作为上述记录媒体,例如可以使用磁带或盒式磁带等磁带类、包含软 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或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 类、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的卡类、或者掩模只读存储器(Mask ROM) /EPROM/EEPROM/闪存ROM等半导#^储器类。
此外,数字彩色复印机l、复合机100、平板扫描仪101与通信网络可
连接地构成,通过通信网,给上述程序代码。作为该通信网络,未特别
限定,例如可以利用因特网、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LAN、 ISDN、 VAN、 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 )、电话线路网、 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此外,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送媒体,并未 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 USB、电力线传送、有线电视线路、 电话线、ADSL线路等有线,也可以利用IrDA或遥控等红外线、蓝牙(注 册商标)、802.11无线、HDR、移动电话网、卫星线路、地面波数字网等
无线。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通过上述程序代码以电子的传送具体化的、埋 置于载波中的计算机^t据信号的形态来实现。
此外,数字彩色复印机l、复合机ioo、平板扫描仪101的各部分并不
局限于使用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逻辑来构成,也可以组合进行处 部件的构成。
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由平板扫描仪、胶片扫描器、数码相机等 图像输入装置、通过加栽规定的程序进行上述类似度计算处理或类似性判
定处理等各种处理的计算机、显示计算机的处理结果的CRT显示器、液 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向纸等输出的打印机等图 像形成装置构成。进而,也可以具有通过网络与服务器等连接的作为通信 部件的网卡或调制解调器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如上所述,对输入图像 数据进行输出处理,且包括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图像的特征量,并比较 提取的该特征量和预先登记的躬己原稿的图像的特征量,并判定上述输入 图^JL据的图像和登记原稿的图像的类似性的图^M"照部;基于上述图像 对照部的判定结果,来控制对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的输出处理控 制部,该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上述图像对照部在上述输入图像数据 是分配多个原稿的各图像的分配原稿时,以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图像为单位 来判定与登记原稿的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基于分配原稿中包含的 各图像的判定结果,以图像单位来控制输出处理。
由此,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原稿,且包含有限制输出处理的原稿图像 时,能够提供以高的精度检测它,并限制输出处理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
在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进而从图#4€取特征点,基于 提取的各特征点,按各特征点计算出上述特征量,上述图像对照部利用特 征量一致的程度、和输入图像数据上的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的分布状态, 来判定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在输入图傳教据的图像类似于登记原 稿的图像时,至少控制位于由上述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的分布状态确定的 位置上的图像的输出处理。
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上述操作。即,在本发明的图傳教据输出
处理装置中,进而从图像提取特征点,基于提取的各特征点,按各特征点 计算出上述特征量,上述图像对照部利用特征量一致的程度、和输入图像 数据上的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来判定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 控制部在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类似于登记原稿的图像时,至少控制位于由 上述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位置上的图像的输出处理。
据此,图像对照部不仅考虑特征量一致的程度,还加入输入图像数据 上的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即分布状态,来判定类似性。
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原稿,在多个原稿图像中包含有登记原稿的图像 时,与该登记原稿的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集中分布在配置有登记图4象的 部分中。因此,从该特征点的分布状态、即位置信息,能够判断在分配原 稿的哪个部分配置有登记图像。
例如,如上所述,在2合1原稿,且在2个区域分别包含有登记原稿 时,与特征量的一致程度高的2个登记原稿的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分开 集中在2个区域中,因此能够判断包^^有2个登记原稿。
即,不仅特征量的一致程度,还加上输入图像数据上的特征量一致的 特征点的分布状态,来判定类似性,结果,能够以分配的各原稿图像为单 位,来判定是否为登记原稿。
而且,在输出处理控制部中,至少控制位于由这样的特征量一致的特 征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位置上的图像的输出处理,从而以分配的原稿图像 是登记原稿的图像时,能够精度良好地限制其输出处理。
在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进而从图#41:取特征点,基于 提取的各特征点,按各特征点计算出上述特征量,上述图像对照部,在输 入图像数据的图像类似于多个登记原稿的图像时,根据类似的图像的数 量,将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利用由分割的各区域中包含的特 征点计算出的特征量的一致程度、和输入图像数据上的特征量一致的特征 点的位置的信息,来判定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在输入图像数据 的图像类似于多个登记原稿的图像时,至少控制位于由上述特征量一致的 特征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位置上的图像的输出处理。
据此,图像对照部,在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类似于多个登记原稿的图 像时,根据类似的登记图象,将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如上
所述,在输入图<綠据是分配原稿,且包含有多个登记原稿的图像时,很 多情况下被判定为多个登记原稿类似。
这时,图H^照部,以类似的登记图像的数量分割输入图像数据的图 像,利用从分割的各区域中包含的特征点计算的特征量的一致程度、和所 分割的各区域中的输入图像数据上的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的位置的信息, 来判定类似性。由此,能够精度更好地以分配的各原稿图像为单位,来判 定是否为登记原稿。
然后,在输出处理控制部中,至少控制位于由这样的特征量一致的特 征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位置上的图像的输出处理,从而在分配的原稿图像 是登记原稿的图像时,能够精度良好地限制其输出处理。
在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优选构成为还具有如下强制模 式,即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在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类似于登记原稿的 图像时,不仅限制位于上述确定的位置上的图像的输出处理,还限制该输 入图像数据的图像整体的输出处理,而且优选为,输出处理的限制对M
记原稿i殳定时,选#^优先级最高的限制。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包括输出处理M于 输入图^Jt据而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且具有基于图像 数据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图^JL据输出处理装置;或 者输出处理是将输入图l象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归档处理,且具有将图 像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归档单元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或者输出 处理是将输入图像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接收装置的发送处理,且具有将图 像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接收装置的发送单元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如上所述,设置在对输 入图像数据进行输出处理的图^lt据输出处理装置中,且包括图^^J"照 部,其对于输入图像数据实施输出处理,且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图像的特 征量,并比较提取的该特征量和预先登记的登记原稿的图像的特征量,来 判定上述输入图傳教据的图像和登记原稿的图像之间的类似性;输出处理 控制部,其基于上述图像对照部的判定结果,来控制对上述输入图像数据 的输出处理,该控制装置中,上述图像对照部在上述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 多个原稿的各图像的分配原稿时,以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图像为单位,判定 与登记原稿的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基于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各图4象
的判定结果,以图像为单位控制输出处理。此外,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方法,如上所述,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输出处理,且包括从输入图^Jt据提取图像的特征量,并比较提取 的该特征量和预先登记的登记原稿的图像的特征量,来判定上述输入图像 数据的图像和登记原稿的图像之间的类似性的图^^J"照步骤;基于上述图 ^J^照步骤的判定结果,来控制对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的输出处 理控制步骤,该图像数据输出处理方法中,上述图像对照步骤在上述输入 图<緣据是分配多个原稿的各图像的分配原稿时,以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图 像为单位,判定与登记原稿的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步骤基于分配原 稿中包含的各图像的判定结果,以图像为单位控制输出处理。此外,上述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这时, 通过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部件进行动作,利用计算机实现上述图像数据输 出处理装置的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也包含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对输入图像数据实施输出处理,且包括图像对照部,其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图像的特征量,并比较提取的该特征量和预先登记的登记原稿的图像的特征量,判定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和登记原稿的图像之间的类似性;输出处理控制部,其基于上述图像对照部的判定结果,控制对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该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对照部在上述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有多个原稿的各图像的分配原稿时,以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图像为单位,判定与登记原稿的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基于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各图像的判定结果,以图像为单位,控制输出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图像提取特征点,基于提取的各特征点,并按各特征点计算出上述特征量,上述图像对照部,利用特征量一致的程度、和输入图像数据上的特 征量一致的特征点的位置的信息,判定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在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类似于登记原稿的图 像时,至少控制位于由上述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位置 上的图像的输出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图像提取特征点,基于提取的各特征点,并按各特征点计算出上述特征量,上述图像对照部,在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类似于多个登记原稿的图 像时,根据类似的图像的数量,将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并 利用由分割的各区域中包含的特征点计算出的特征量的一致的程度、和 输入图像数据上的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判定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在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类似于多个登记原稿 的图像时,至少控制位于由上述特征量一致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位置上的图像的输出处理。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具有如下强制模式,即在上述输入图《象数据的 图像类似于登记原稿的图像时,不仅控制位于上述确定的位置上的图像 的输出处理,还控制该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整体的输出处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各登记原稿设定有输出处理的控制,在上述强制模式中,选择优先级 最高的控制。
6.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处理是基于上述输入图像数据,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 图像形成处理,该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具有基于图像数据而在记录材料上形成 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
7. 根据权利要求l-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处理是将上述输入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装置的归档处理, 该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具有将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装置的归档 单元。
8. 根据权利要求l-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处理是将上述输入图像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接收装置的 发送处理,该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具有将图像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接收装 置的发送单元。
9. 一种控制装置,设置在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输出处理的图像数 据输出处理装置中,并对于输入图4象数据进行输出处理,且该控制装置 包括图像对照部,其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图像的特征量,并比较提取 的该特征量和预先登记的登记原稿的图像的特征量,判定上述输入图像 数据的图像和登记原稿的图像之间的类似性;输出处理控制部,其基于 上述图像对照部的判定结果,控制对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该 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对照部,在上述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有多个原稿的各图像 的分配原稿时,以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图像为单位,判定与登记原稿的类 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部,基于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各图像的判定结果, 以图像为单位,控制输出处理。
10. —种图像数据输出处理方法,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输出处理, 且包括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图像的特征量,并比较提取的该特征量和 预先登记的登记原稿的图像的特征量,判定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和 登记原稿的图像之间的类似性的图像对照步骤;基于上述图像对照步骤 的判定结果,控制对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的输出处理控制步 骤,该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对照步骤,在上述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有多个原稿的各图 像的分配原稿时,以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图像为单位,判定与登记原稿的 类似性,上述输出处理控制步骤,基于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各图像的判定结 果,以图像为单位,控制输出处理。
全文摘要
在本发明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中,图像对照部在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原稿时,以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图像为单位,判定与登记原稿的类似性,并且输出处理控制部基于分配原稿中包含的各图像的判定结果,以图像为单位限制输出处理。由此,在输入图像数据是分配原稿,且包含有限制输出处理的原稿图像时,能够以高精度检测出它,并限制输出处理。
文档编号G03G21/04GK101393414SQ200810149340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
发明者广畑仁志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