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再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1028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盒再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再制造处理盒的方法,所述处理盒可以可拆 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处理盒是指其中一体地安装有电子照相感 光鼓和用于处理感光鼓的各种装置中的至少显影装置的盒,并且该盒 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是指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上 形成图像的设备。作为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例子,可包括电子照相复
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LED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等)、传真设备、 文字处理器和类似物。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是指在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去除处理 盒之后留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部分。
在使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领域中,已采用了 处理盒系统,该处理盒系统是将电子照相感光鼓和用于处理电子照相 感光鼓的一个或多个装置集成设置在盒中的系统,该盒可以可拆卸地 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
处理盒系统使用户能通过他或她自己(即在没有服务人员的帮助 的情况下)就可以维护成像设备,并且因此能在可操作性上显著地改 进成像设备。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是通过使用存储在处理盒的显影剂存储部分中 的显影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设备。换言之,存储在处理盒的显 影剂存储部分中的显影剂被处理盒所具有的显影装置所消耗。因此, 当重复成像操作时,处理盒的显影剂存储部分中的显影剂渐渐耗尽。因而,考虑再制造其中显影剂已耗尽的处理盒。
通常,处理盒由结合在一起的多个(例如两个)框架构成。因此, 根据传统的处理盒再制造方法,切除处理盒的连接部分,然后再将多
个框架重新结合在一起,在框架之间设有间隔器(美国专利公报No. 6795666 )。
本发明是上述现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再制造方法,该方法比现有 技术的方法简单很多。
本发明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使处理盒可再使用的处理盒 再制造方法,所述处理盒中的显影剂已被完全耗尽。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再制造方法,该方法在显 影剂的再充填方面比现有技术的方法筒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所述 处理盒能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組件,其中所述处理 盒包括支撑电子照相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个纵向端部的鼓框 架、以及支撑用于使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 显影辊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个纵向端部的显影装置框架,所述显影 装置框架设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所述显影剂能用于 通过所述显影辊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并且其中所述鼓框架和所述显 影装置框架可旋转地相互连接,所述再制造方法包括(i)支撑构件 拆卸步骤,其中从所述鼓框架拆卸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安装至所 述鼓框架的另一个纵向端部,并同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电子照相感光 鼓的另一个端部且通过所述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的 另一个纵向端部;(ii)框架分离步骤,其中在通过所述支撑构件拆卸 步骤拆卸所述支撑构件后,使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和所述鼓框架彼此分 离;(iii)鼓拆卸步骤,其中通过由所迷框架分离步骤分离的所述鼓框 架的一个纵向端部拆卸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所述一个端部;(iv)鼓安装步骤,其中将新的电子照相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安装至所述鼓 框架的所述一个端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已通过所述鼓拆卸步骤从
所述鼓框架的所述一个端部拆除;(v)显影剂再充填步骤,其中将显 影剂再充填到已通过所迷框架分离步骤分离的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的所 述显影剂容纳部分中;和(vi)框架联接步骤,其中通过将所述支撑 构件安装至所述鼓框架的另一个端部而将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和所述鼓 框架可摆动地相互连接,同时通过所述支撑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已安装 了所述新的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所述鼓框架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另 一个端部,并且通过所述鼓框架将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可 摆动地支撑至已再充填了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
本发明使得可以提供一种比现有技术的方法简单的处理盒再制造 方法,以及一种在显影剂的再充填方面比现有技术的方法简单的处理 盒再制造方法。
当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时,本发明的 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图l是在处理盒安装到设备的主组件中之后,典型的电子照相成 像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处理盒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当从处理盒被驱动侧对角地观察时处理盒的立体图。
图4是当从处理盒被驱动侧的相对侧对角地观察时处理盒的立体图。
图5是处理盒的支撑构件从盒的被驱动的纵向端部分离后,盒的 立体图。
图6是盒的部分分解立体图,示出感光构件单元、显影单元和支 撑构件。
图7A是盒的示意图,示出感光鼓单元、显影单元和支撑构件如 何设置在一起。图7B也是盒的示意图,示出感光鼓单元、显影单元和支撑构件 :ft口《可i殳置在一起。
图8是从显影辊被驱动的一侧观察时显影单元的显影辊侧的立体
图9是从显影辊被驱动的一侧的相对侧观察时显影单元的显影辊 侧的立体图。
图IOA是从其内侧观察时支撑构件的立体图。
图IOB是支撑构件部分和盒B的保护活板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当从盒的被驱动侧观察时,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盒和成 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盒引导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当从盒的被驱动侧的相对侧观察时,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 的盒和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盒引导构件的侧视图。
图13是盒的剖视图,其中所述盒的显影剂出口借助显影剂密封件 (密封构件)密封。
图14是盒的纵向端部之一的立体图,所述显影剂密封件从该纵向 端部被拉出。
图15是从其显影辊侧观察时的盒的立体图,示出当显影剂密封件 从显影剂出口剥除时如何露出显影剂出口 。
图16是盒的剖视图,在该盒中,显影剂已从未密封的显影剂存储 部分流到潜像显影部分中。
图17是在从感光鼓单元框架拆除感光鼓之后盒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18是在从感光鼓单元框架拆除充电辊和清洁刀片之后盒的部 分分解视图。
图19是在一对一地从显影单元框架的纵向端部拆除支架后显影 单元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20是除了纵向端部支架之外,还从显影单元框架拆除显影辊和 显影刀片之后显影单元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21是显影单元的显影剂存储部分的立体图,示出该单元的显影 剂存储部分如何再充填显影剂。图22是示出用于借助显影剂密封件密封显影剂出口的方法的示 意图。
图23是在借助显影剂密封件密封显影剂出口之后显影单元的立 体图。
图24是示出用于借助显影剂密封件密封显影剂出口的另一种方 法的示意图。
图25是示出用于借助显影剂密封件密封显影剂出口的又一种方 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最优选的实施例。然而, 以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部件的功能、材料和形状及其位置关系,除 非特殊注明,并不是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如果所述优选实施例 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部件的材料、形状等与先前已经描述过的另一优选 实施例的结构部件相同,则将不对其进行描述。
[实施例11
首先,将参考附图描述按本发明的处理盒制造方法优选适用的处理 盒和处理盒能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中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通用说明)
首先,参考图1和2,将描述典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通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对其适用的处理盒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A中 之后的该设备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图1的处理盒部分的放大视图。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的描述中,处理盒将被简称为盒。电 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将被简称为设备主组件。此外,电子照相感光 鼓(形式上为鼓且具有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可以被称为感光鼓。
感光鼓7通过充电辊8进行充电。激光束从一个光学系统1投射到 充好电的感光鼓7上同时根据待形成的图像被调制。附图中的字母L表 示从光学系统l投射的激光束。当激光束L4皮投射到感光鼓上时,在感
10光鼓7上产生静电潜像。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辊10d进行显影。更具体地 说,显影剂t被携带在显影辊10d上,该辊用作显影剂载体。当电压被 施加于显影辊10d时,显影剂t从显影辊10d转移到感光鼓7上。因此, 由显影剂t在感光鼓7上形成可视的图像。
与上述的可视图像的形成(由显影剂t形成的图像)同步,记录介 质2的片材(记录纸、OHP片材等,其在下文中将被简称为记录介质2) 从片材盒3a通过输送装置3b被供给到主组件A中,同时通过输送装置 3b与分离垫3c的组合被逐一分开。然后,记录介质2在由引导板3fl引 导的同时被输送到转印部分。然后,记录介质2被输送通过转印部分。 在记录介质2被输送通过转印部分的同时,电压被施加于作为转印装置 的转印辊4上。因此,在盒B的成像部分中的感光鼓7上形成的可视图 像(由显影剂t形成的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然后,记录介质2 被输送到定影装置5同时通过引导板3f2进行引导。定影装置5具有驱 动辊5a以及包含加热器5b的定影辊5。在被移动通过定影装置5之后, 记录介质2通过一对排放辊3d被进一步输送,然后被排放到输出部分6中。
(盒B的结构)
盒B设有感光鼓7和至少显影辊10d,该显影辊是用于使形成于感 光鼓7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处理装置。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盒B除了显影装置之外还具有充电装置和清 洁装置。充电装置和清洁装置也是处理装置。
参见图2,在这个实施例中,利用盒B来形成图像的操作如下所迷 感光鼓7沿着箭头标记R所示的方向旋转。当感光鼓7旋转时,感光鼓 7的外周面通过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8被均匀地充电。然后,感光鼓7 外周面的充好电的部分暴露于光束L,该光束从光学系统1通过鼓支撑 框架11 (感光鼓单元框架、清洁装置支撑框架)的曝光窗9b投射到充好 电的部分上。结果,在感光鼓7上产生静电潜像。显影单元u设有显影 刀片10e (显影剂限制构件)和显影辊10d。显影刀片10e限制允许涂覆 在显影辊10d的外周面上的显影剂量(厚度)。显影单元u也设有显影剂存储部分10f,它存储要提供给显影辊10d的显影剂t。当在显影辊10d 的外周面上携带的显影剂主体通过显影刀片10e被限制时,厚度均匀的 显影剂层形成在显影辊10d上。
显影辊10d上的显影剂以上述潜像的图案通过施加显影偏压到显影 辊10d上而被转印到感光鼓7上。结果,反映潜像图案的可视图像形成 在感光鼓7上的显影剂上。然后,由显影剂形成的可视图像通过施加转 印偏压到转印辊4上而被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在由显影剂形成的图像 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之后,保留在感光鼓7上的显影剂t通过作为清洁 装置的清洁刀片lla被去除。被去除的显影剂t被收集在用于被去除显 影剂的存储部分llc中。
鼓单元u设有用于保护感光鼓7的保护活板12。该保护活板12安 装在鼓单元框架11上。当盒B不在使用中(盒B在设备主组件A之外) 时,保护活板12处于图2中用双点划线描绘的位置,它被转到该位置来 保护感光鼓7。当盒B在使用中(盒B位于其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成像 位置)时,保护活板12处于图2中用实线描绘的位置,它被转到该位置 以从盒B露出感光鼓7。也就是说,保护活板12被安装于鼓单元框架11 上使得它能够在上述的感光鼓保护位置与感光鼓露出位置之间旋转运 动。
图3是从盒B的纵向端部之一 (更具体地说是从盒B被驱动的纵向 端部)观看的盒B的立体图。图4是从盒B的另一纵向端部(也就是从 盒B的不被驱动的纵向端部)观看的立体图。在下文中,盒B的被驱动 的纵向端部和不被驱动的纵向端部将分别称为第一纵向端部和第二纵向 端部。图5是盒B在其支撑构件13从盒B笫一纵向端部分开之后的立 体图。图6是盒B的部分分解立体图,示出盒B已经被分离成的第一单 元v(感光构件单元)、第二单元u(显影单元)、支撑构件13等等。图 7A和7B是第一单元v、第二单元u和支撑构件13的示意图,示出第一 单元v、第二单元u和支撑构件13是如何被装配在一起的。图8是第二 单元u从其第二纵向端部观看的显影辊侧的立体图。图9是第二单元u 从其笫一纵向端部观看的显影辊侧的立体图。图IOA是从其内側观察时支撑构件13的立体图。图10B是具有支撑构件13的盒B的纵向端部的 立体图,部分地示出支撑构件13和保护活板12。
盒B具有感光构件单元v (或第一单元)、显影单元ii (或第二单元) 和支撑构件13。
显影单元u设有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1和82,它们分别定位 于盒B不被驱动的显影单元ii的纵向端部和显影单元u的另 一纵向端部。 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1和82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三柱状部分81b和 82b,显影单元u绕其旋转运动。柱状部分81b和82b分别配合在第一孔 lie (鼓单元v的框架11设有该孔)和第二轴承13c (支撑构件13设有 该轴承)中,以便通过感光构件单元v的框架11支撑显影单元u,使得 允许显影单元u和感光构件单元v以摆动的方式相对彼此旋转运动,并 且也使得这两个单元能够无需利用连接销或类似构件而进行连接。此外, 通过支撑构件13来设置显影单元u相对于感光构件单元v在其纵向方向 上的位置。而且,通过拆除支撑构件13能够容易地拆卸盒B。
显影单元u所设有的柱状部分81b和82b能够通过感光构件单元v 和支撑构件13可旋转地被支撑,使得不需要用于彼此连接显影单元u和 感光构件单元v的附加构件;与按照现有技术的处理盒相比,盒B的结 构更加简单,并且部件数量也更少。此外,拆除构件13使得能够拆卸盒 B。因此,盒B在拆卸以回收其主要部件的效率方面优于按现有技术的 盒。此外,盒B不需要连接销或类似的构件。
感光构件单元v具有感光构件框架ll、感光鼓7、充电辊8、清洁刀 片lla、用于被去除的显影剂的存储部分llc、以及用于握持盒B的手持 部分15。感光鼓7在其两个纵向端部处可旋转地被支撑;感光鼓7的第 一纵向端部由感光鼓单元框架11可旋转地支撑,而感光鼓7的第二纵向 端部由感光鼓单元框架11可旋转地支撑,其中支撑构件13的一部分处 在感光鼓7的端部与感光鼓单元框架11之间。充电辊8由其纵向端部可 旋转地支撑;充电辊8的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分别由感光鼓单元框架11 的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撑。感光鼓7的轴线平行于充电辊8的轴线。
显影单元u具有显影单元框架10和显影辊10d。显影辊10d的各纵向端部通过显影单元框架10的各纵向端部一对一可旋转地被支撑,其中 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1和82分别处于显影辊10d与显影单元框架 IO之间。
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1和82分別利用螺钉16和17被一对一 地安装到显影单元框架10的各纵向端部上,并且支撑显影辊10d。换句 话说,显影单元框架10在显影辊10d的各纵向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该显影 棍亂
在盒B的第二纵向端部,支撑构件13和感光单元框架11可旋转地 支撑感光鼓7和显影单元u。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把显影单元u以支撑显影单元连同感光构件单元 v的方式连接于感光构件单元v的结构。显影单元u具有显影单元框架 10、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1和82。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1和 82利用螺钉16和17分别安装于显影单元框架10的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 上。
此外,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1和82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臂部 分81a和82a。第一和第二臂部分81a和82a朝向感光构件单元v (沿着 与显影单元框架10的纵向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突出。臂部分81a的端部 设有第一柱状部分81b (显影单元ii可绕其旋转运动的支撑部分)。臂部 分82a的端部设有第三柱状部分82b (显影单元u可绕其旋转运动的支 撑部分)。
感光鼓7通过感光鼓单元框架11可旋转地被支撑。更具体地说,感 光鼓7的第一纵向端部通过一根轴21 (鼓轴)可旋转地被支撑,感光鼓 单元框架ll设有该轴以支撑感光构件,而感光鼓7的另一 (第二)纵向 端部通过第一轴承13h (第二支撑部分)可旋转地被支撑,支撑构件13 具有该第一轴承。同样在第一纵向端部,鼓轴21安装于感光鼓单元框架 11上;鼓轴21通过挤压到孔llfl中(图17 )而被安装于感光鼓单元框 架11上,引导处理盒B的第一引导部分llf设有该孔。第一引导部分llf 是感光鼓单元框架ll的一部分,它定位于盒B的第一纵向端部。支撑构 件13处于感光鼓单元框架11的第二纵向端部,并且利用螺钉14安装于
14感光鼓单元框架ll上。用参考标记13j表示的是支撑构件13的孔,穿 过该孔安装螺钉14。用参考标记14a表示的是感光鼓单元框架11的容納 螺钉14的螺钉孔。
总之,感光鼓单元框架11的第一纵向端部通过感光鼓单元框架11 (其在下文中可简称为鼓单元框架11)可旋转地被支撑,而另一纵向端 部,也就是第二纵向端部通过支撑构件13可旋转地被支撑。
鼓框架11的上述第一纵向端部具有第一孔lle。支撑构件13具有第 二轴承13c(其是第一支撑部分)。第一柱状部分81b和第三柱状部分82b 分别配合在第一孔lle和第二轴承13c的孔中。因此,在第一纵向端部, 第一孔lle的壁可旋转地支撑第一柱状部分81b,而在第二纵向端部,第 二轴承13c可旋转地支撑第三柱状部分82b,以允许第三柱状部分82b 以摆动的方式可旋转地运动。第一柱状部分81b的轴线与第三柱状部分 82b的轴线对齐,并且这两条轴线平行于感光鼓7的轴线。也就是说, 在第二纵向端部,支撑构件13支撑显影单元框架10以允许显影单元框 架10以摆动的方式可旋转地运动。也就是说,显影单元u通过显影构件 单元v被支撑,使得允许前者相对于后者以摆动的方式旋转运动。此外, 在第二纵向端部,鼓单元框架11所设有的用来限制显影单元u在其纵向 方向上的运动的限制部分llj、支撑构件13所设有的用来限制显影单元 u在其纵向方向上的运动的臂捕获部分13i (图7A和7B )限制第二臂部 分82a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运动),由此限制显影单元u相对于感光构 件单元v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位置。
分别定位于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的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1和 82 —对一地设有一对弹簧保持突起84。 一对压缩弹簧85或者压力产生 构件一对一地环绕所述一对弹簧保持突起84装配,分别在第一纵向端部 保持压缩在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与鼓单元框架11之间并且在第二纵向 端部保持压缩在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2与鼓单元框架11之间。因此,显 影单元u在绕第一柱状部分81b和第二柱状部分82b旋转运动的方向上 保持受压,使得显影辊10d朝向感光鼓7受压。因此,显影辊10d的纵 向端部所设有的间隔环被保持与感光鼓7接触,由此在显影辊10d与感光鼓7之间维持一个预设的间隙量a (图2 )。也就是说,第一纵向端部 支架81和笫二纵向端部支架82 —对一地配备有一对弹簧85,以使显影 辊10d朝向感光鼓7保持受压,其中显影辊10d与感光鼓7之间有间隔 环。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构造,能够由感光鼓单元v支 撑显影单元u,而不必使用连接销等,以便允许显影单元u以摆动方式 相对于感光构件单元v旋转移动。另外,在第二纵向端部处,由支撑构 件13保持感光鼓7和显影单元u (第三柱状部分82b)。因此,感光鼓7 及由显影单元ii支撑的显影辊10d相对彼此精确地被定位。
另外,为了从设备主组件A的驱动力输出部(未示出)将驱动力传 递到感光鼓7,感光鼓7的第二纵向端部装配有鼓齿轮7a(图6)。另夕卜, 为了将来自设备主组件A的驱动力传递到显影辊10d,显影辊10d在其 纵向上的第二纵向端部装配有显影辊齿轮10i (图8和9)。另外,为了 将驱动力从显影辊齿轮10i传递到位于显影单元框架10的显影剂存储部 分10f中的可旋转显影剂传送构件39 (图l和2)的齿轮39b (图19和 20),显影单元u设置有惰轮39a,该惰轮39a附装到显影辊10d的第二 纵向端部上。另外,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2覆盖由显影辊齿轮10i、显影 剂传送构件齿轮39b和惰轮39a构成的齿轮系。
另外,为了从设备主组件A的充电偏压输出部(未示出)将充电偏 压输入到充电辊8,鼓单元框架11设置有充电偏压触头51 (图4 ),该充 电偏压触头51为电极的形式,并且位于鼓单元框架11的第一纵向端壁 的外表面上。充电偏压触头51与导电的充电辊8的金属芯相接触。
另外,为了从设备主组件A的显影偏压输出部(未示出)将显影偏 压输入到显影辊10d,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设置有显影偏压触头52,该 显影偏压触头52为电极的形式,并且位于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的外表 面上。通过导电的显影辊轴承18 (图19),在该电触头52和显影辊10d 的导电基片之间存在电连接。
另外,为了将感光鼓7接地,鼓轴21由导电金属物质等制成,以使 得鼓轴21能够兼任鼓接地电触头53,该辊轴21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的第二纵向端部上以便支撑感光构件支撑部。在鼓轴21和感光鼓7的基 片之间设置电触头。
另外,盒B设置有存储器标签,该存储器标签使得与盒B相关的各 种信息(例如,通过设备主组件A传送的记录介质2的数量)能够在i殳 备主组件A的控制电路部(未示出)和盒B之间交换(读出或写入)。 鼓单元框架11设置有用于存储器标签的电触头54。 (用于引导盒B的装置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1和12,将会描述当将盒B安装到i殳备主组件A内 或者从设备主组件A取下时,用于引导盒B的装置的结构。图ll是当 盒B在设备主组件A中处于其成像位置时,从第二纵向端部(盒B从该 端被驱动)看,盒B及主组件A的盒引导构件G1和G2的组合的立体 图。图12是当盒B在设备主组件A中处于其成像位置时,从第一纵向 端部侧(盒B从该端不被驱动)看,盒B及盒引导构件G2的组合的立 体图。
盒B设置有引导装置,当用户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内或者从 其取下时通过上述引导装置引导盒B。该引导装置由第一盒引导部分llf、 第二盒引导部分llg、第三盒引导部分13a和第四盒引导部分13b组成。 第一和第三盒引导部分llf和13a兼任盒定位部,而第二和第四盒引导 部兼任盒旋转限制部。它们位于盒B的纵向端部表面上。更具体地说, 在盒B的纵向上,第一和第二盒引导部分llf和llg处于鼓单元框架11 的第一纵向端部,而第三和第四盒引导部分13a和13b属于支撑构件13。 设备主组件A设置有对盒B的盒引导部分llf、 llg、 13a和13b进行引 导的上述盒引导构件Gl和G2。
第一和第三盒引导部分llf和13a是柱状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且 一对一地从感光构件单元v的端表面向外突出。另外,第一盒引导部分 llf的轴线和第三盒引导部分13a的轴线与感光鼓7的轴线对齐。第二和 第四盒引导部分llg和13b也一对一地从感光构件单元v的纵向端表面 向外突出。当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内时,分别由设备主组件A的 引导构件G2的槽G21和G22引导盒B的第一和第二盒引导部分llf和llg,并且分别由i殳备主组件A的引导构件Gl的槽Gll和G12引导盒B 的第三和第四盒引导部分13a和13b。因此,当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 件A内时,将其适当地引导进入其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成像位置。当将 盒B移动进入其成傳^立置时,轴线分别与感光鼓7的轴线对齐的第一和 第三盒引导部分llf和13a相对于设备主组件A精确地被定位,同时允 许盒B围绕它们可旋转地移动。兼任盒旋转限制部的第四盒引导部分13b 与引导构件G1的槽Gll的壁接触,由此限制盒B的旋转。因此,盒B 以其姿态被固定在设备主组件A中。
当用户将盒B安装到i殳备主组件A内时,由i殳备主组件A的盒引导 构件G1的槽G12引导在盒B的纵向上处于盒B的第一纵向端部处的、 保护活板12的保护活板引导部分12b。从而,当将盒B移动进入设备主 组件A内时,克服用于保持保护活板12闭合的弹簧20 (图10)的弹性 将保护活板12旋转地打开。更具体地,当将盒B移动进入设备主组件A 内时,将保护活板12旋转地移动i^A在图2中由实线画出的位置,在该 位置中使感光鼓7从盒B以预定方式露出。在完成将盒B安装到设备主 组件A内之后,保护活板12被保持处于上述感光鼓曝光位置。下面,参 照图15,当沿从设备主组件A取下盒B的方向移动盒B时,由弹簧20 旋转移动保护活板12返回盒保护位置,在该位置保持感光鼓7完全被覆 盖。
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内的过程将近结束时,设备主组件A的 驱动力输出部变成与盒B的驱动力接收部结合。另外,设备主组件A的
B的充电偏压触头51和显影偏压触头52。同时,设备主组件A的接地 触头变成电连接盒B的鼓接地触头53。另夕卜,i殳备主组件A的通信电触 头变成电连接盒B的存储器标签的电触头54。 (显影剂密封件)
参照图13,当全新的盒B出厂时,盒B的显影剂出口 10h的开口保 持由柔性显影剂密封件61 (密封构件)密封,该盒B的显影剂出口 10h 的开口允许将显影剂单元框架10的显影剂存储部分10f中的显影剂t供应到显影辊10d。即,盒B包含预定量的显影剂t,该显影剂t仅位于显 影剂存储部分10f中。换句话说,在第一次使用盒B之前,在具有显影 辊10d的显影部分10g中不存在显影剂t。
参照图4,在用户使用全新的盒B之前,用户从盒B拉出显影剂密 封件,以便如图16所示,允许在显影剂存储部分10f中的显影剂t流入 显影部分10g内。更具体地说,显影剂出口 10h的开口由显影剂密封件 61密封。该显影剂密封件61从位于盒B的笫一纵向端部处的显影剂出 口 10h的开口的纵向端部延伸到另一纵向端部,在此处朝向第一纵向端 部折回,并且进一步延伸超出第一纵向端部,使得通过显影单元u的显 影剂密封件去除槽10n从盒B露出。显影剂密封件61的向外延伸部61b 的端部设置有拉片61a(用于去除显影剂密封件61的片)。将片61a粘贴 到显影剂密封件61的向外延伸部61b的端部。当由用户拉动片61a时, 向外拉动显影剂密封件61,由此从显影剂出口 10h剥离或者以暴露显影 剂出口 10h的开口的方式撕裂。因此,显影剂密封件61完全从盒B出来。 图15示出当拉动片61a时,显影剂密封件61从显影剂出口 10h剥离, 以便开启显影剂出口 10h。显影剂密封件61通过被完全拉出盒B而从盒 B去除。当显影剂密封件61被完全拉出盒B时,显影剂出口 10h在其整 个范围内被开启,由此允许在显影剂储存部16f中的显影剂t流入显影部 分10g内。
如上所述,在通过去除显影剂密封件61而开启盒B的显影剂出口 10h之后,将全新的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内。显影剂密封去除槽10n 设置有显影剂防漏密封件(未示出)。 (处理盒制造方法)
将盒B安装到将要用于成像的设备主组件A内。当盒B被用于成像 时,消耗显影剂存储部分10f中的显影剂t。从而,当盒B反复被用于成 像时,显影剂存储部分10f中的显影剂t的量变得少到无法形成在质量上 对于盒B的用户来说满意的图像。从而,在设备主组件A的控制电路部 (未示出)中设置有用于检测盒B中显影剂剩余量的装置(未示出),以 便将显影剂剩余量与用于通知或警告用户盒B的使用寿命剩余量的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确定显影剂剩余量少于阈值,在显示部(未示出) 上显示与盒的使用寿命的剩余量相关的预测或警告,以便促使用户准备
替换盒来替换设备主组件A中的盒B,从而确保成像设备在图像质量方 面保持预定水平。
当盒B耗尽显影剂t时,其被回收来进行再制造。即,其被清洗, 或者更换其用坏或者损坏的组件。然后,其被再填充重新供应的显影剂, 使得其能够被再利用。此后,将要描述用于再制造耗尽显影剂的盒的方 法。
(a)支撑构件13的去除
参照图5,去除螺钉14,通过该螺钉14将支撑构件13在盒B的第 二纵向端部处保持到鼓单元框架11上。该螺钉14是普通螺钉,因此能 够由普通工具去除。下面,从轴7al去除支撑构件13具有的第 一轴承13h , 该轴7al位于感光鼓7的第二纵向端部处。另外,从第三柱状部分82b 去除支撑构件13还具有的第二轴承13c。然后,从鼓单元框架ll去除支 撑构件13。第一轴承13h是从支撑构件13的内侧垂直地突出的第一柱 状部分81b(图IOA)的向内的部分。柱状部分13n的周面与横截面为C 形的鼓单元框架11的孔llk (图17和18 )的壁进行接触。第二轴承l:3c 是从支撑构件13的内表面垂直地突出的第二柱状部分13m(图10A)的 向内的部分。
即,支撑构件13的去除导致第二轴承13c从第三柱状部分82b分离, 并导致第一轴承13h从感光鼓7的轴7al分离。因此,第二柱状部分Mb 装配入第二孔lli内,使得在第二纵向端部处由鼓单元框架11暂时地支 撑显影单元框架10。即,相对于鼓单元框架11定位显影单元框架10, 使得第二轴承13c和第一轴承13h能够分别支撑第三柱状部分82b和轴 7al。因此,使得感光构件单元v (鼓单元框架ll)和显影单元u (显影 单元框架10 )能够彼此分离。
即,在第二纵向端部处,第二轴承13c从第三柱状部分82b分离, 并且第一轴承13h从感光鼓7的轴7al分离。然后,将第二柱状部分86 装配入第二孔lli内,以便由鼓单元框架11暂时支撑显影单元框架10。即,将显影单元框架10定位在其如图7A所示的正常位置,使得感光构 件单元v (鼓单元框架11)和显影单元u (显影单元框架10 )被彼此分 离。换句话说,通过去除螺钉14,将支撑构件13从鼓单元框架11去除, 并且通过从鼓单元框架11去除支撑构件13,能够容易地将盒B的感光 构件单元v和显影单元u彼此分离。 (b)框架分离
下面,沿着鼓单元框架ll朝向第二纵向端部(在其纵向上)滑动显 影单元框架10,使得第一柱状部分81b移出第一纵向端部处的笫一孔 lle,并且第二柱状部分86移出笫二纵向端部处的第二孔lli。然后,沿 与垂直于鼓单元框架11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将显影单元框架10从 鼓单元框架11分离,使得将显影单元框架10的第一和第二臂部81a和 82a从在鼓单元框架11的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处分别设置的凹部llp和 llq中拉出。上述步骤的执行将盒B分离成三个主要的部分,即,如图 7B所示的鼓单元框架11 (感光构件单元v)、显影单元框架IO (显影单 元u )和支撑构件13。
如上所述,支撑构件13的去除使得显影单元框架10能够沿着鼓单 元框架11在其纵向上滑动,由此使得鼓单元框架11和显影单元框架10 能够彼此分离。即,通过仅仅去除支撑构件13,能够容易地将鼓单元框 架11和显影单元框架10彼此分离。
(c)鼓单元的分解、鼓单元部件的清洁和更换以及鼓单元的重新组装
在将鼓单元v从显影单元u分离之后,对鼓单元v加以分解。图17 是感光鼓单元v的立体图,其感光鼓7已从其余构件中分离出来。图18 是感光鼓单元v的立体图,其中除了感光鼓7之外,充电辊8和清洁刀 片lla也,皮移除。
感光鼓7由鼓单元框架ll所支撑。更具体地说,设置于鼓单元框架 11的笫一纵向端部的轴21装配在设置于感光鼓7的第一纵向端部的感光 鼓7的孔7b中,而设置于感光鼓7的第二纵向端部的轴7al装配在鼓单 元框架11的第二纵向端部的孔llk中,该孔llk的横截面为C形。从而, 如图17所示,可以通过从C形横截面的孔llk中移除位于第二纵向端部
21的轴7al、并且从感光鼓7的孔7b中拉出位于第一纵向端部的轴21,而 将感光鼓7从鼓单元框架11中移除。
如上所述,当支撑构件13从鼓单元框架11移除后,位于第二纵向 端部的感光鼓支撑部分7al (轴)被暴露出来。因此,在鼓单元框架11 与显影单元框架IO彼此分离之后,可以容易地将感光鼓7从鼓单元框架 11中移除。
而且,通过使充电辊8的轴的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处的端 部8a与相应的轴承llm脱离接合,可以将充电辊8从鼓单元框架11中 移除,其中轴承llm分别设在鼓单元框架11的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
关于清洁刀片lla的移除,在通过将清洁刀片lla设置为设在鼓单 元框架11上的清洁刀片定位小突起装配进入设在清洁刀片lla上的清洁 刀片定位孔或槽中,而使得清洁刀片lla相对于鼓单元框架11定位之后, 清洁刀片11a利用一对螺钉23固定到鼓单元框架11。因而,去除螺4丁 23就可以移除清洁刀片lla。
在移除感光鼓7、充电辊8以及清洁刀片lla之后,对鼓单元框架 ll加以清洁。如果需要的话,也对充电辊8和清洁刀片lla加以清洁。 至于清洁这些构件的方法,可以采用例如真空吸尘、吹风、冲洗、擦拭 等等方法。
然后,通过采用与上述用于分解鼓单元v的步骤相反的步骤,重新 组装鼓单元v (感光构件单元v)。也就是说,清洁刀片lla、充电辊8 以及感光鼓7以所列的顺序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在这个实施例中,附 装到鼓单元框架11的是全新的感光鼓7。为了将感光鼓7的第一纵向端 部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的第一纵向端部,将轴21插入感光鼓7的孔7b 中,以在第一纵向端部支撑感光鼓7。在第二纵向端部,将轴7al装配进 入C形横截面的孔llk中,以在第二纵向端部支撑感光鼓7。
(d)显影单元的分解、显影单元部件的清洁、显影单元部件的更换 以及显影单元的重新组装
在将显影单元u从感光构件单元v分离之后,对显影单元u加以分 解。图19是显影单元u的立体图,其中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1和82刚刚从显影单元u的其它部分中移除。图20是显影单元u的立体图, 其中显影辊10d和显影刀片10e继两个支架81和82之后刚刚被移除。
参看图19,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设有支架定位突起81x,而显影单 元框架10设有位置对应于突起81x的支架定位孔10x。当第一纵向端部 支架81附装到显影单元框架10的第一纵向端部时,第一纵向端部支架 81相对于显影单元框架10被保持以使支架定位突起81x装配进入支架定 位孔10x,然后,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采用螺钉16而固定到显影单元框 架IO。因此,为了移除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需要移除螺钉16。在移除 螺钉16之后,支撑着显影辊轴承18(该显影辊轴承18支撑着显影辊10d 的第一纵向端部)的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就可以被移除了 。在第二纵向 端部,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2设有支架定位突起82x,而显影单元框架IO 设有位置对应于突起82x的支架定位孔(未示出)。从而,当第二纵向端 部支架82附装到显影单元框架10的第二纵向端部时,第二纵向端部支 架82相对于显影单元框架10被保持以使支架定位突起82x装配进入支 架定位孔,然后,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2采用螺钉17而固定到显影单元 框架IO。因此,为了移除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2,需要移除螺钉17。在移 除螺钉17之后,支撑着显影辊10d的第二纵向端部的第二纵向端部支架 82就可以被移除了 ,这使得显影辊10d能够从显影单元框架10上移除。 在移除显影辊10d之后,从显影辊10d的第一纵向端部移除显影辊轴承 18。
关于从显影单元框架10移除显影刀片10e,在通过将显影刀片10e 设置为设在鼓单元框架11上的显影刀片定位小突起10y装配进入设在显 影刀片10e上的显影刀片定位孔或槽10z中,而使得显影刀片10e相对 于鼓单元框架11定位之后,显影刀片10e利用一对螺钉24固定到鼓单 元框架ll。因而,去除螺钉24就可以移除显影刀片10e,如图20所示。 在移除显影刀片10e之后,用于将显影剂t从显影剂存储部分10f供给到 显影辊10d的显影剂出口 10h被暴露出来。
在从显影单元框架10移除显影辊10d和显影刀片10e之后,对显影 单元框架10加以清洁,并且如果需要的话,也对显影辊10d和显影刀片10e加以清洁。
然后,显影单元框架10的显影剂存储部分10f通过显影剂出口 10h 的开口被重新装填显影剂。更详细地描述用显影剂对显影剂存储部分10f 进行重新装填的工艺,显影单元框架10被保持得使得显影剂出口 10h面 向上方,如图21所示。然后, 一个漏斗(其出口部分的尺寸大体等于或 稍小于显影剂出口 10h的尺寸)对准或装配在显影剂出口 10h的开口中。 然后,显影单元框架10的显影剂存储部分10f被重新装填预设量的显影 剂。
关于显影单元u,在将显影单元u从感光构件单元v相对于彼此分 离之后,通过将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的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支 架81和82、显影辊10d以及显影刀片10e按所列顺序分别移除,显影剂 出口 10h可以很容易地暴露出来。从而,盒B (显影剂存储部分10f)可 以容易地用显影剂重新装填。
在用显影剂t通过显影剂出口 10h的开口对显影剂存储部分10f进行 重新装填之后,显影剂出口 10h用柔性显影剂密封件61 (密封构件)加 以密封。
关于采用显影剂密封件61来密封显影剂出口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 图22中示出的加热工具300,其由薄板件制成。也就是说,全新的显影 剂密封件61通过显影剂密封件移除槽10n而插入显影单元框架10,插 入得足够深以使得显影剂密封件61从显影剂密封件移除槽10n到达显影 剂出口10h的相对端部,从而通过使用加热工具30,使得显影剂密封件 61覆盖整个显影剂出口 10h。然后,电流通过加热工具300的发热阻抗 层以升高加热工具300的温度到达预设水平(例如150。C ),同时加热工 具300仍然在显影单元框架10中。当加热工具300的温度上升到预设水 平时,显影剂密封件61的密封剂层熔接到显影剂出口 10h的开口的边缘 上,从而密封显影剂出口 10h(显影剂存储部分10f)。然后,加热工具 300被拉出。图23示出显影单元框架10,其显影剂出口刚刚被显影剂密 封61所密封。显影剂密封件61的双层叠置部分的自由端部61c通过显 影剂密封件移除槽10n而从显影单元框架10露出。如果需要的话,用全新的密封件替换显影剂密封件移除槽10n所配置的显影剂防漏密封件。
图24示出用于密封显影剂出口 10h的另一种方法。这种密封方法使 用矩形框架形式的加热工具400,该工具400的横截面长而窄。加热工具 400的加热部分的形状与显影剂出口 10h的开口相匹配。用这种密封方 法来密封显影剂出口 10h的过程如下全新的显影剂密封件61采用这种 加热工具400而保持到显影剂出口 ,使得显影剂密封件61覆盖显影剂出 口10h的整个开口。然后,电流通过加热工具400的发热阻抗层以升高 加热工具400的温度到达预设水平(例如150°C ),使得显影剂密封件61 的密封剂层熔接到显影剂出口 10h的开口的边缘上,从而密封显影剂出 口 10h。之后,移除加热工具400。在显影剂出口 10h被一部分显影剂密 封件61密封之后,显影剂密封件61的其余部分61b被折回到显影剂出 口 10h的纵向端部(显影剂密封件61从该端部延伸以覆盖显影剂出口 10h),并且被进一步延伸使得它的自由端部16c将通过显影剂密封件移 除槽10n而从显影单元框架10露出,如图25所示。在熔接显影剂密封 件61之后,显影单元框架10的外观如图23所示。
在此需要提及的是,通过使用结合手段,例如粘接剂或者双面胶带, 显影剂密封件61可以被粘贴到显影剂i 口 10h的开口的边缘(当重新密 封显影剂出口 10h时)。
在上述显影剂出口密封过程完成之后,对显影单元u进行重新组装。 也就是说,在用显影剂对显影剂存储部分10f进行重新装填、并且接着 用显影剂密封件61密封显影剂出口 10h之后,显影刀片10e、显影辊10d、 显影辊轴承18、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以及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2被附装 到显影单元框架10。
(e)感光构件单元和显影单元的连接
在将全新的感光鼓7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 (感光构件单元v)、用显 影剂重新装填显影剂存储部分10f、以及用显影剂密封件61对显影剂出 口 10h进行重新密封之后,感光构件单元v和显影单元u相互连接从而 使得它们可以以摆动的方式相对于彼此作旋转运动,以完成再制造盒B 的过程。也就是说,感光构件单元V和显影单元U以与分离它们的步骤相反 的步骤而相互连接。
更具体而言,参看图7B,显影单元u在其纵向方向相对于其正常的 (相对于感光构件单元v的)位置(如图7A所示)向着第二纵向端部稍 稍偏移。然后,显影单元u和感光构件单元v沿着与它们的纵向方向相 垂直的方向4^此相向运动。结果,第一和第二臂部分81a和82a分别装 配进入在鼓单元框架11上设置的凹部llp和llq中。
在显影单元u如上所述地相对于感光构件单元v沿着与它们的纵向 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运动之后,显影单元u沿着感光构件单元v在它们 的纵向方向上朝向第一纵向端部滑动。结果,第一柱状部分81b装配进 入第一孔lle,从而被感光构件单元v所支撑,而第二柱状部分86装配 进入第二孔lli,从而被感光构件单元v所支撑。第二柱状部分82b装配 进入第二孔Hi以通过鼓单元框架11临时地支撑显影单元框架10的第二 纵向端部。也就是说,显影单元框架10相对于鼓单元框架11的定位使 得第二轴承13c和第一轴承13h能够分别支撑第三柱状部分82b和轴 7al。
也就是说,显影单元u滑向第一纵向端部,从而柱状部分81b装配 进入鼓单元框架11的第一孔lle。结果,第一柱状部分81b被第一孔lie 的壁部所支撑,使得允许显影单元u围绕第一柱状部分81b以摆动方式 旋转地运动。而且,设置在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2上、并且临时地支撑着 显影单元u的第二柱状部分86 (引导凸台)被设置在感光构件单元v的 第二纵向端部的第二孔lli (引导孔)的壁部临时地支撑,并且该第二孔 lli用于临时地支撑显影单元u。结果,显影单元ll相对于感光构件单元 v移动进入其正常位置(图7A)。也就是说,为了将显影单元u相对于 感光构件单元v定位以使得第二轴承13c和第一轴承13h能够分别支撑 第三柱状部分82b和感光构件轴7al,所需要的仅仅是将支撑构件13附 装到鼓单元框架11。第三柱状部分82b的轴线与第二柱状部分86的轴线 对齐。而且,在第二柱状部分86的周面与第二孔lli的壁部之间的间隙 (游隙)被制造得比在第一柱状部分81b的周面与第一孔lie的壁部之间的间隙(游隙)更大,以便能够更为容易地用感光构件单元V支撑显
影单元u。
然后,支撑构件13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的第二纵向端部。在附装 支撑构件13时,第三柱状部分82b安装在第二轴承13c中。也就是说, 第二轴承13c支撑第三柱状部分82b,从而允许第三柱状部分82b以摆 动方式旋转运动。另外,鼓齿轮7a的轴7al安装在第一轴承13h中。也 就是说,第一轴承13h在第二纵向端部处旋转地支撑轴7al。然后,支 撑构件13通过螺钉14固定到鼓单元框架11。在通过螺钉14将支撑构件 13固定到鼓单元框架ll之后,支撑构件13中向盒B内部垂直弯曲的部 分13g与鼓单元框架11 (图3、 4和10B)的凹部llq的外表面平平地接 触。在支撑构件13的部分13g和凹部llq的外表面之间的接触强化了凹 部llq,由此防止凹部11q通过弹簧85的弹性而产生变形。
在此,在第二柱状部分86的周面和第二孔lli的壁之间的间隙(游 隙)被制成大于在第三柱状部分82b的周面和第二轴承13c的孔的壁之 间的间隙(游隙),以便防止第二柱状部分86被第二孔lli的壁支撑,并 且使第二轴承13c支撑第三柱状部分82b。顺便提及,在第三柱状部分 82b的周面和第二轴承的孔的壁之间的间隙包括零。也就是说,第二柱 状部分86和第二孔lli的组合具有以下功能,即,防止显影单元框架IO 与鼓单元框架11脱离,同时支撑构件13被牢固地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 (以《更提高处理盒B的装配效率)。在完成将支撑构件13牢固地附装到 鼓单元框架11的过程之后,在第二柱状部分86和笫二孔lli的壁之间保 持间隙。也就是说,在将支撑构件13牢固附装之后,第二柱状部分86 没有被第二孔lli的壁支撑。因此,第二柱状部分86和第二孔lli的组 合起到暂时定位装置的作用,直到支撑构件13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也 就是说,第二柱状部分86暂时地支撑鼓单元框架11。顺便提及,第二柱 状部分或第二孔lli可设有由Moltplane等材料制成的弹性构件(未示 出)。甚至在第二柱状部分86或第二孔11H殳有弹性构件的情况下,该组 合也能够起到上述暂时定位装置的作用,尽管第三柱状部分82b与第二 轴承13c的孔的壁保持接触。
27参照图IOA,弹簧20附装到支撑构件13上,弹簧20将保护活板12 保持附装到感光构件单元v以保护感光鼓7,该感光鼓7被压向其保护位 置。在本实施例中,弹簧20为扭转螺旋弹簧。弹簧20以这样一种方式 附装到支撑构件13,即,其螺旋部分安装在支撑构件13所设的凸台13d 周围,并且其两个臂部分一对一地靠在弹簧臂座13e和13f上,从而在 弹簧20中保持扭转力。因此,在显影单元u附装到鼓单元框架ll之后, 支撑构件13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然后,保护活板12可旋转地附装到 感光构件单元v。然后,保护活板12沿着露出感光鼓7的方向运动。保 护活板12的这种运动使保护活板12的弹簧抵靠部分12a (图10B )接触 弹簧20,如图IOB所示。接着,通过从支撑构件13的弹簧座13f释放弹 簧20的两个臂部分而使保护活板12处于来自弹簧20的压力下。弹簧抵 靠部分12a沿着使弹簧20朝向鼓单元框架11的纵向中心滑动的方向倾 斜。因此,通过保护活板12的打开或关闭运动,弹簧20变得与支撑构 件13的弹簧座13f脱离。
因此,可以提供一种简单的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其仅仅需要普通 工具,也就是"i兌,不需要专用于处理盒的再制造的工具。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其可以重新使用显影剂 己经完全用光的处理盒。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该方法在用显影剂再充 填处理盒的工艺方面很简单。
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的概括如下
在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是一种用于再制造具有鼓单元框 架11和显影单元框架10的处理盒B的方法。鼓单元框架11在其第一和 第二纵向端部处支撑电子照相感光鼓7。显影单元框架10在显影辊10d 的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处支撑显影辊10d,并且具有存储显影剂t的显影
剂存储部分10f,显影辊10d用于使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鼓7上的静电潜 像显影,该显影剂t用于通过上述显影辊10d使上述静电潜像显影。鼓 单元框架11和显影单元框架10以这样一种方式彼此连接,即,使它们 相对于彼此可旋转运动。(i) 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具有移除支撑构件的以下过程电子照相 感光鼓7的第二纵向端部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显影单元框架10的第二 纵向端部被支撑,使得其可相对于鼓单元框架11以摆动方式运动。然后, 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的第二纵向端部上的支撑构件13从鼓单元框架11 上移除。
(ii) 具有在通过上述支撑构件移除过程将支撑构件13移除之后将 显影单元框架10与鼓单元框架11分离的过程。
(iii) 具有从(通过将两个框架10和11彼此分离的上述过程而分离 的)鼓单元框架11的第一纵向端部移除电子照相感光鼓7的第一纵向端 部的过程。
(iv) 具有将全新的电子照相感光鼓7的第一纵向端部附装到显影单 元框架10(刚通过上述鼓移除过程从该显影单元框架10移除了用过的电 子照相感光鼓7)的第一纵向端部的过程。
(v) 具有以下过程在通过将两个框架10和11分离的上述过程使 显影单元u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单元v分离之后,用显影剂t将显影单 元框架10的显影剂存储部分10f再充填。
(vi) 具有连接两个框架(单元)的如下过程在将全新的电子照 相感光鼓7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之后,电子照相感光鼓7的第二纵向端 部由支撑构件13可旋转地支撑。然后,在显影剂存储部分10f由显影剂 t再充填之后,支撑构件13被附装到鼓单元框架U的第二纵向端部,同 时以这样一种方式支撑显影单元框架10的第二纵向端部,即,其可相对 于鼓单元框架11以摆动方式运动。因此,显影单元框架10和鼓单元框 架11以这样一种方式彼此连接,即,两个框架10和11可相对于彼此以 摆动方式运动。
上述用于使两个框架10和11彼此分离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在显 影单元框架10的第一纵向端部处将第一柱状部分81b从第一孔lle拉出, 该第一柱状部分81b沿着与显影单元框架10的纵向交叉的方向从第一臂 部分81a的端部伸出,鼓单元框架11的第一纵向端部设有第一孔lle。 该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显影单元框架10的第二纵向端部处从第二孔lli将第二柱状部分86拉出,第二柱状部分86沿着与显影单元框架10 的纵向交叉的方向从第二臂部分82b的端部伸出,鼓单元框架11的第二 纵向端部设有第二孔lli。另外,上述用于将两个框架10和11连接的 方法包括将第一和第二柱状部分81b和86分别插入第一和第二孔lie和 lli的步骤。
另外,上述移除支撑构件的过程包括移除将支撑构件13固定到鼓单 元框架11的螺钉14的步骤。该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从轴7al上移除支 撑构件13带有的第一轴承13h,电子照相感光鼓7的第二纵向端部设有 轴7al;从第三柱状部分82b上移除支撑构件13具有的第二轴承13c, 第三柱状部分82b为第二柱状部分86的相对端部部分。
另外,移除鼓的过程包括从孔7b拉出轴21的步骤,鼓单元框架ll 的第一纵向端部设有轴21,电子照相感光鼓7的第一纵向端部设有孔7b。 另外,附装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将全新的电子照相感光鼓7的第 一纵向端部附装到鼓单元框架11的第一纵向端部时,将上述轴21插入 电子照相感光鼓7的上述孔7b。
另外,再制造处理盒的方法具有将显影辊10d从显影单元框架10上 移除的过程。用于将显影辊移除的过程包括用于通过将螺钉16和17移 除而将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移除的步骤,而且还包括用于将第二纵向端 部支架82移除的步骤,该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支撑显影辊轴承18并且 通过螺钉固定到显影单元框架10上,该显影辊轴承18支撑显影辊10d 的第一纵向端部,该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2支撑显影辊10d的第二纵向端 部并且通过螺钉固定到显影单元框架10上。
另外,在通过上述移除第一纵向端部支架的步骤将第一纵向端部支 架81移除之后,具有移除显影辊轴承的过程,通过该过程移除支撑显影 辊10d的第一纵向端部的显影辊轴承。
另外,具有移除显影刀片的过程,该过程在通过上述移除显影辊的 过程将显影辊10d从显影单元框架10上移除之后实施。也就是说,显影 刀片10e通过移除螺钉24而被移除,显影刀片10e通过螺钉24固定到 显影单元框架10以限制允许显影剂t保持附着在显影辊10d的周面上的量。另外,用于将显影剂t从显影辊10d的显影剂存储部分10f传送到显 影辊10d的显影剂出口 10h通过上述显影刀片移除过程移除显影刀片10e 而露出。然后,通过显影剂存储部分的上述再充填过程,将显影剂t通 过上述显影剂出口 10h的开口再充填到显影剂存储部分10f中。
另外,具有以下过程:在通过上述的显影剂存储部分的再充填过程将 显影剂t通过显影剂出口 10h再充填到显影剂存储部分10f之后,用密封 件61密封显影剂出口 10h。
盒B设有一对弹簧85,这对弹簧85分别附装到第一和第二纵向端 部支架81和82,以保持显影辊10d朝向电子照相感光鼓7受压,并且 在显影辊10d和电子照相感光鼓7之间有一对间隔环10c。通过将第一和 第二支架81和82分别从显影单元框架10上移除将弹簧85从显影单元 框架10的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上移除。
在完成支撑构件的移除过程之后,显影单元框架IO相对于鼓单元框 架11定位,从而在开始将显影单元框架10和鼓单元框架11彼此分离的 过程之前,第二轴承13c和第一轴承13h能够分别支撑第三柱状部分Mb 和轴7al。
通过将显影单元框架10和鼓单元框架11彼此分开的过程,第二柱 状部分86从第二孔lli中移除。
还通过将显影单元框架10和鼓单元框架11彼此分离的过程,显影 单元框架10沿着鼓单元框架11在其纵向方向上朝向第二纵向端部滑动。 该过程使第一和第二柱状部分81b和86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孔lie和lli 出来。然后,显影单元框架10沿着鼓单元框架11在与其纵向方向交叉 的方向上运动,由此显影单元框架10与鼓单元框架11分离。
另外,在通过将显影单元框架10和鼓单元框架11彼此连接的过程 而附装支撑构件13之前,显影单元框架IO被相对于鼓单元框架11定位, 从而可以使得第二轴承13e和第一轴承13h分别支撑第三柱状部分8之b 和轴7al。
另外,在将显影单元框架10和鼓单元框架11彼此连接的过程中, 显影单元框架10沿着鼓单元框架11在其纵向方向上朝向第一纵向端部滑动,使得第一和第二柱状部分81b和86运动到第一和第二孔lie和lli 中,以通过鼓单元框架11支撑第一和第二柱状部分81b和86。
同样在上述用于连接两个框架10和11的过程中,在显影单元框架 IO相对于鼓单元框架11在与其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运动之后,显影单 元框架10沿着鼓单元框架11在其纵向方向上朝向第一纵向端部滑动。 显影单元框架10的滑动运动使第一和第二柱状部分81b和86进入第一 和第二孔lie和lli。由此第一和第二柱状部分81b和86由鼓单元框架 11支撑。
顺便提及,上述过程可以由多个工人同时实施。另外,这些过程被 实施的顺序可以与它们在本实施例中实施的顺序不同。
在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回收的用过的处理盒被分解, 并且由该用过处理盒的分解产生的部件根据预定的标准和种类检查和存 储。然后,满足预定标准的元件被重新使用以用上述处理盒的再制造方 法制造处理盒。确定不能重新使用的元件由全新的元件替换。
处理盒B的部件不仅包括上面描述的显影单元框架10、显影辊10d、 鼓单元框架ll、第一纵向端部支架81和第二纵向端部支架82,而且还 包括从处理盒B上移除的其它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包括其中处理盒由使用 夹具的工人手动装配的一种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以及其中处理盒由机 器人自动装配的一种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
另外,上述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包括一种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其 中处理盒使用手动和自动过程的组合来装配。
尽管参考在此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并不将其局限于所描
述的细节中,并且本申请意图覆盖可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改进目的或 范围内的4务改或变4匕。
3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所述处理盒能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其中所述处理盒包括支撑电子照相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个纵向端部的鼓框架、以及支撑用于使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个纵向端部的显影装置框架,所述显影装置框架设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所述显影剂能用于通过所述显影辊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并且其中所述鼓框架和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可旋转地相互连接,所述再制造方法包括(i)支撑构件拆卸步骤,其中从所述鼓框架拆卸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安装至所述鼓框架的另一个纵向端部,并同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另一个端部且通过所述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的另一个纵向端部;(ii)框架分离步骤,其中在通过所述支撑构件拆卸步骤拆卸所述支撑构件后,使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和所述鼓框架彼此分离;(iii)鼓拆卸步骤,其中通过由所述框架分离步骤分离的所述鼓框架的一个纵向端部拆卸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所述一个端部;(iv)鼓安装步骤,其中将新的电子照相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安装至所述鼓框架的所述一个端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已通过所述鼓拆卸步骤从所述鼓框架的所述一个端部拆除;(v)显影剂再充填步骤,其中将显影剂再充填到已通过所述框架分离步骤分离的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的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中;和(vi)框架联接步骤,其中通过将所述支撑构件安装至所述鼓框架的另一个端部而将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和所述鼓框架可摆动地相互连接,同时通过所述支撑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已安装了所述新的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所述鼓框架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另一个端部,并且通过所述鼓框架将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可摆动地支撑至已再充填了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在其所述 一个端部处包括在与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 的第一臂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臂部分的自由端处的第一圆柱部分, 并且其中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在其另一个端部处还包括在与所述显影装 置框架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的第二臂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第二 臂部分的自由端处的第二圓柱部分,所述方法还包括拔出步骤,在所 述拔出步骤中,通过设置在所述鼓框架的所述一个端部中的第一孔拔 出所述第一圆柱部分,并通过设置在所述鼓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中的第 二孔拔出所述笫二圆柱部分,其中所述框架联接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 圓柱部分插入到所述第 一孔中且将所述第二圆柱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二 孔中的插入步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构件拆卸步骤包括 拆卸螺钉的螺钉拆卸步骤和随后的轴承拆卸步骤,所述螺钉将所迷支 撑构件安装至所述鼓框架,在所述轴承拆卸步骤中,从设置在所述电 子照相感光鼓的另一个端部处的轴拆卸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一轴承,并 且从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圓柱部分相对的一侧的第三圆柱部分拆卸所述 支撑构件的第二轴承。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迷鼓拆卸步骤包括脱 离步骤,在所述脱离步骤中,使设置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一个端 部中的鼓孔从设置在所述鼓框架的所述一个端部处的一个端部轴脱 离,并且其中所述鼓安装步骤包括接合步骤,在所述接合步骤中,当 所述新的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所述一个端部安装至所述鼓框架的所述一 个端部时,使所迷鼓孔与所述一个端部轴接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显影装置框架拆卸 所述显影辊的显影辊拆卸步骤,其中所述显影辊拆卸步骤包括一个端 部支架拆卸步骤和另 一个端部支架拆卸步骤,在所述一个端部支架拆 卸步骤中通过拆除螺钉拆卸一个端部支架,所迷一个端部支架螺紋连 接至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并支撑显影辊轴承,所述显影辊轴承支撑所述 显影辊的一个端部,在所述另 一个端部支架拆卸步骤中拆卸另 一个端部支架,所述另一个端部支架螺紋连接至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并且支撑 所述显影辊的另 一个端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显影辊轴承拆卸步骤,在 所述显影辊轴承拆卸步骤中,在通过所述一个端部支架拆卸步骤拆卸 所述一个端部支架后,拆卸支撑所迷显影辊的一个端部的显影辊轴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显影刀片拆卸步骤,在所 述显影刀片拆卸步骤中,在通过所述显影辊拆卸步骤从所述显影装置 框架拆卸所述显影辊之后,通过拆卸螺钉而拆卸螺紋连接至所述显影 装置框架的显影刀片,所述显影刀片用于限制沉积在所述显影辊的周 面上的显影剂的量,其中通过所述显影刀片拆卸步骤拆卸所迷显影刀 片而露出用于将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供给至所述显影辊的显 影剂供给开口 ,此后在所迷显影剂再充填步骤中从所述显影剂供给开 口再充填显影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密封步骤,在所述密封步 骤中,在所述显影剂再充填步骤通过所述显影剂供给开口再充填显影 剂后,通过密封件密封所述显影剂供给开口。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端部支架和所 述另一个端部支架每个都设有用于通过间隔器辊朝向所述电子照相感 光鼓对所述显影辊施力的弹簧,其中通过从所迷显影装置框架拆卸所 述一个端部支架和所述另一个端部支架,分别从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的 所述一个端部和另 一个端部拆除所迷弹簧。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支撑构件拆卸步骤之 后并且在所述框架分离步骤之前,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相对于所述鼓框 架定位到一位置,以便使笫二轴承能够支撑所述第三圆柱部分,并且 第一轴承能够支撑所迷轴。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孔在所述框架分离 步骤中与所迷第二圆柱部分间隔开。
12.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框架分离步骤中, 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相对于所述鼓框架在纵向方向上从所迷一个端部向所述另 一个端部滑动,由此所迷第 一孔移动离开所述第 一 圆柱部分, 并且所述第二孔移动离开所述第二圆柱部分,并且此后所述显影装置 框架相对于所述鼓框架在与所迷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由此使 所述显影装置框架与所述鼓框架分离。
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框架联接步骤中安装 所述支撑构件之前,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相对于所述鼓框架定位到一位 置,以便使第二轴承能够支撑所述笫三圆柱部分,并且第一轴承能够 支撑所述轴。
1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框架联接步骤中,所 述显影装置框架相对于所述鼓框架在纵向方向上从所述另一个端部向 所述一个端部滑动,由此所述第一圆柱部分由所述第一孔支撑,并且 所述第二圆柱部分由所述第二孔支撑。
1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框架联接步骤中,所 述显影装置框架相对于所述鼓框架在与所述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 动,并且此后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相对于所述鼓框架在所述纵向方向上 从所述另一个端部向所述一个端部滑动,由此所述第一孔支撑所述第 一圆柱部分,并且所述笫二孔支撑所述第二圆柱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该盒能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该盒包括支撑感光鼓的两个纵向端部的鼓框架、和支撑显影辊的两个纵向端部且设有显影剂容纳部分的显影装置框架,且两个框架可旋转地相互连接,该再制造方法包括支撑构件拆卸步骤;在拆卸支撑构件后使两个框架彼此分离的框架分离步骤;鼓拆卸步骤;鼓安装步骤;显影剂再充填步骤;和框架联接步骤,通过将支撑构件安装至鼓框架的另一个端部而将两个框架可摆动地相互连接,同时通过支撑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已安装了新的感光鼓的鼓框架的感光鼓的另一个端部,并且通过鼓框架将显影装置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可摆动地支撑至已再充填了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1424917SQ20081017393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松丸直树, 楠户良志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