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与基于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027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与基于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光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以及用于此背光 模块中的一导光板。
背景技术
随着平面显示技术的进步加上平面显示装置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及省电 等优点,平面显示装置已愈来愈普及。常见的平面显示装置有液晶显示装置、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plasma display panel, PDP)、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OLED display) 以及电泳显不装置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EPD)等,其中又以液晶显示装置的普及率最高。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LCDpanel)与背光模块,其中背光模 块是用以提供面光源至液晶显示面板。 一般而言,背光模块依其入光方式可 分成直下式(direct type)背光模块及侧边入光式(sidelight type)背光模块。 图1A是公知的一种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的示意图,而图IB是图1A中 导光板的另一侧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A与图1B,公知背光模块100包括一 光源110、 一导光板120、 一反射片130以及一光学片140。导光板120具有 一入光面122、 一出光面124与一底面126,其中出光面124与底面126相 对,而入光面122是连接于出光面124与底面126之间。光源110是配置于 入光面122旁,反射片130是配置于底面126下方,而光学片140是配置于 出光面124上方。此外,出光面124设有多个喷砂结构125,而底面126设 有多个V形导光单元127。
承上述,光源110所提供的部分光线(如光线112)传递至V形导光单 元127的表面127a时会产生全反射,这些产生全反射的光线112从出光面 124出射时的出光角较小。在公知背光模块100中,这些产生全反射的光线 112是可被利用的光线。此外,传递至喷砂结构125的光线(如光线114) 会产生扩散,然而扩散后的部分光线(如光线115)无法从出光面124出射,
所以公知导光板120的出光效率较差,此将降低公知背光模块100的光利用 效率。另外,使用喷砂结构125会使光线的出光角不易控制,导致亮度与均 匀度不易调整,且导光板120的出光面124容易产生明显的亮区(或亮纹) 与暗区(或暗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以提升 出光效率。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提供高亮度的面光源。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导光板,其具有一入光面、 一出光面与 一底面,其中底面与出光面相对,而入光面连接于出光面与底面之间。底面 或出光面设有多个导光单元。每一导光单元具有相连的一第一曲面与一第二 曲面,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皆为凹面或皆为凸面,且在垂直入光面且通过第 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的一剖面中,第一曲面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一曲线,第二曲 面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二曲线。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曲线的曲率半 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导光单元的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的 连接处是位于平行入光面的一第一参考平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是R1,第二曲线的曲率半 径是R2,其中100微米(micrometer) <Rl<o°,且100微米<112<300微 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平行底面 及出光面的一第二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0.1度与15度之间。第二曲线上 的任一点的切线与第二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10度与60度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单元是外凸于底面,且在每一导光 单元中,第二曲线较接近入光面。此外,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皆为凸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单元是内凹于底面,且在每一导光 单元中,第一曲线较接近入光面。此外,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皆为凹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单元是外凸于出光面,且在每一导 光单元中,第一曲线较接近入光面。此外,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皆为凸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单元是内凹于出光面,且在每一导 光单元中,第二曲线较接近入光面。此外,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皆为凹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导光单元沿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
向的最大长度分别为L1与L2,其中第一方向平行入光面的一长轴方向,第 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且1^L1/L2^w。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单元是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二导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二导光单元互相连接。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光源、 一光学片 (optical sheet)以及上述的导光板。 一光源是配置于入光面旁,而光学片是 配置于出光面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片包括棱镜片(prism sheet)、扩 散片(diffuser sheet)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反射片,其配置于导 光板的底面下方。
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每一导光单元的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 可调整光线的出光方向,进而提升导光板出光效率。因此,使用此导光板的 背光模块具有较佳的光利用效率。换言之,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可提供高亮度 的面光源。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 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是公知的一种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导光板的另一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A与图4B是本发明另二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200:背光模块 110、 210:光源
112、 114、 115、 212:光线
120、 300、 300a、 300b、 300c、 300d、 300e、 300f:导光板
122、 310:入光面
124、 320:出光面
126、 330:底面
127: V形导光单元
127a:表面
130、 230:反射片
140、 220:光学片
212:光线
340、340a、 340b、340d、340e、 340f:导光单元
342、342a、 342b、342d、342e、 342f:第一曲面
343、343d、 343e、343 f:第一曲线
344、344a、 344b、344d、344e、 344f:第二曲面
345、345d、 345e、345f:第二曲线
Al:第一方向
A2:第二方向
Dl、D2、 D3、 D4、D5:间距
Ll、 L2:长度
PI:第一参考平面 P2:第二参考平面 9 1、 6 2:夹角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而图3是图2中
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2与图3,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包括一 光源210、 一光学片220以及一导光板300。导光板300具有一入光面310、 一出光面320与一底面330,其中底面330与出光面320相对,而入光面310 连接于出光面320与底面330之间。光源210是配置于入光面310旁,而光 学片220是配置于出光面320上方。光学片220例如是棱镜片,但不以此为 限。举例来说,光学片220还可以是扩散片,或是扩散片与棱镜片的组合。
导光板300的底面330设有多个导光单元340。每一导光单元340具有 相连的一第一曲面342与一第二曲面344,且在垂直入光面310且通过第一 曲面342与第二曲面344的一剖面中,(如图2所示),第一曲面342的曲 率半径大于第二曲面344的曲率半径。具体而言,在垂直入光面310且通过 第一曲面342与第二曲面344的剖面中,第一曲面342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一 曲线343,第二曲面344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二曲线345,第一曲线343的曲 率半径例如是R1,第二曲线345的曲率半径例如是R2,其中100微米〈R1 < ,且100微米<112<300微米。此外,每一导光单元340的第一曲面342 与第二曲面344的连接处是位于平行入光面310的一第一参考平面Pl上。 在每一导光单元340中,第一曲线343例如较接近入光面310,也即第一曲 面342较接近入光面310。这些导光单元340例如是内凹于底面330,且第 一曲线343与第二曲线345例如皆为凹线,也即第一曲面342与第二曲面344 皆为凹面。另外,每一导光单元340的第一曲面342与第二曲面344例如分 别为一柱面。相邻二导光单元340例如是互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曲线343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平行底面330及出光 面320的一第二参考平面P2之间的夹角9 l例如是介于0.1度与15度之间。 第二曲线345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第二参考平面P2之间的夹角9 2例如是介 于10度与60度之间。
上述的光源210可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或其他适用的光源。光源 210用以提供光线212至导光板300内。由于每一导光单元340是内凹于底 面330,第一曲面342与第二曲面344皆为凹面,且曲率半径较大的第一曲 线343较接近导光板300的入光面310 (即每一导光单元340中,第一曲面 342位于第一参考平面P1的左边,而第二曲面344位于第一参考平面P1的
右边),所以大部分的光线212会被导光单元340的第一曲面342反射至导 光板300的出光面320,并从导光板300的出光面320出射。因此,本实施 例的导光板300具有较佳的出光效率。此外,本实施例可通过调整导光单元 340的第一曲线343与第二曲线345的曲率半径来控制光线212从出光面320 出射时的出光角。虽然光线212从出光面320出射时的出光角较大,但光线 212的出光角较为一致,所以可通过光学片220 (如棱镜片)来修正光线212 的出光角,使大部分的光线212从光学片220出射时的出光角变小。如此, 可大幅提升光线212从光学片220出射时的聚光度。另外,由于光线212从 出光面320出射时的出光角较为一致,所以可减轻漏光的情形,进而提升本 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的光利用效率。因此,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能在 不增加耗电量的前提下提升面光源的亮度以及均匀度。
上述的背光模块200可还包括一反射片230,其配置于导光板300的底 面330下方。此反射片230可将通过导光单元340的光线212反射回导光板 300,以进一步提升背光模块200的光利用效率。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导光单元340的第一曲面342与第二曲面344 分别为柱面,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曲面342与第二曲面344可分别为球 面。图4A与图4B是本发明另二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仰视示意图。请参照图 4A与图4B,导光板300a、 300b与图3的导光板300相似,差别处在于导光 板300a、 300b的导光单元340a、 340b的第一曲面342a、 342b与第二曲面 344a、 344b分别为球面。此外,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在垂直入光面310且通 过第一曲面342a、 342b与第二曲面344a、 344b的剖面中,第一曲面342a、 342b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一曲线,第二曲面344a、 344b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二 曲线。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曲线的曲率半径。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 例如为R1,且100微米〈RKo0。第二曲线的曲率半径例如为R2,且100 微米〈R2〈300微米。另外,第一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上述的第二参考 平面P2之间的夹角例如是介于0.1度与15度之间,如图2所示。第二曲线 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上述的第二参考平面P2之间的夹角例如是介于10度与 60度之间。
在导光板300a、 300b中,每一导光单元340a、 340b沿一第一方向Al 与一第二方向A2的最大长度分别为Ll与L2,其中第一方向Al平行入光面
310的一长轴方向,第二方向A2垂直第一方向Al,且1SL1/L2Sco。更详 细地说,当L1/L2愈小,则导光单元的形状会与图4A所示的导光单元340a 相似。当L1/L2愈大,则导光单元的形状会与图4B所示的导光单元340b相 似。此外,导光板300a、 300b的优点与图2的导光板300的优点相似,在 此将不再重述。另外,图2的背光模块200中的导光板300可更换为导光板 300a或导光板300b。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 实施例的导光板300c与图2的导光板300相似,以下仅针对其差别处进行 说明。在导光板300中,相邻二导光单元340是互相连接,而在导光板300c 中,导光单元340是间隔设置于导光板300c的底面330。此外,相邻二导光 单元340之间的间距Dl、 D2、 D3、 D4、 D5可不同。举例来说,愈接近入 光面310的间距愈大,也即D1〉D2〉D3〉D4〉D5。通过调整相邻二导光单 元340之间的间距D1、 D2、 D3、 D4、 D5可提升导光板300c的出光均匀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相邻二导光单元340之间的间距D1、 D2、 D3、 D4、 D5也可相同。此外,在导光板300c中,每一导光单元340的第一曲面342 与第二曲面344可为柱面或球面。另外,图2的背光模块200中的导光板300 可更换为导光板300c。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6,本 实施例的导光板300d的导光单元340d是外凸于底面330,且在垂直入光面 310且通过第一曲面342d与第二曲面344d的剖面中,第一曲面342d与此剖 面交于一第一曲线343d,第二曲面344d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二曲线345d。第 一曲线343d与第二曲线345d皆为凸线,换言之,第一曲面342d与第二曲 面344d皆为凸面。在每一导光单元340d中,第二曲线345d较接近入光面 310,也即第二曲面344d较接近入光面310。此外,第一曲线343d的曲率半 径大于第二曲线345d的曲率半径。第一曲线343d的曲率半径例如为Rl, 且100微米〈RK。。第二曲线345d的曲率半径例如为R2,且100微米< R2〈300微米。另外,第一曲线343d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第二参考平面P2 之间的夹角0 1例如是介于0.1度与15度之间。第二曲线345d上的任一点 的切线与第二参考平面P2之间的夹角6 2例如是介于10度与60度之间。
由于每一导光单元340d是外凸于底面330,第一曲面342d与第二曲面
344d皆为凸面,且曲率半径较小的第二曲线345d较接近导光板300d的入光 面310(即每一导光单元340d中,第一曲面342d位于第一参考平面Pl的右 边,而第二曲面344d位于第一参考平面Pl的左边),所以大部分的光线212 会被导光单元340d的第一曲面342d反射至导光板300d的出光面320,并从 导光板300d的出光面320d出射。因此,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00d具有较佳 的出光效率,且可使光线212的出光角较为一致。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00d 与图2的导光板300具有相似的优点,且图2的背光模块200中的导光板300 也可更换为导光板300d。另外,在导光板300d中,每一导光单元340d的第 一曲面342d与第二曲面344d可为柱面或球面。导光单元340d也可间隔设 置于底面330。
虽然上述各实施例中导光单元皆设置于底面,但在本发明中,导光单元 也可设置于出光面,以下将介绍导光单元设置于出光面的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7,本 实施例的导光板300e的导光单元340e是外凸于出光面320,且在垂直入光 面310且通过第一曲面342e与第二曲面344e的剖面中,第一曲面342e与此 剖面交于一第一曲线343e,第二曲面344e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二曲线345e。 第一曲线343e与第二曲线345e皆为凸线,换言之,第一曲面342e与第二曲 面344e皆为凸面。在每一导光单元340e中,第一曲线343e较接近入光面 310,亦即第一曲面342e较接近入光面310。此外,第一曲线343e的曲率半 径大于第二曲线345e的曲率半径。第一曲线343e的曲率半径例如为Rl,且 100微米〈RK。。第二曲线345e的曲率半径例如为R2,且100微米〈R2 <300微米。另外,第一曲线343e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第二参考平面P2之 间的夹角e 1例如是介于0.1度与15度之间。第二曲线345e上的任一点的 切线与第二参考平面P2之间的夹角9 2例如是介于10度与60度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导光单元340e是外凸于出光面320,第一曲面342e 与第二曲面344e皆为凸面,且曲率半径较大的第一曲线343e较接近导光板 300e的入光面310。也即每一导光单元340e中,第一曲面342e位于第一参 考平面P1的左边,而第二曲面344e位于第一参考平面Pl的右边。如此, 传递至第二曲面344e的大部分光线212会从第二曲面344e出射,而传递至 第一曲面342e的大部分光线212会被反射回底面330,之后再经过至少一次
的反射而从第二曲面344e出射。
由于大部分的光线212会从导光单元340e的第二曲面344e出射,所以 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00d具有较佳的出光效率,且可使光线212的出光角较 为一致。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00e与图2的导光板300具有相似的优点,且 图2的背光模块200中的导光板300也可更换为导光板300e。另外,在导光 板300e中,每一导光单元340e的第一曲面342e与第二曲面344e可为柱面 或球面。导光单元340e也可间隔设置于出光面320。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8,本 实施例的导光板300f的导光单元340f是内凹于出光面320,且在垂直入光 面310且通过第一曲面342f与第二曲面344f的剖面中,第一曲面342f与此 剖面交于一第一曲线343f,第二曲面344f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二曲线345f。 第一曲线343f与第二曲面345f皆为凹线,换言之,第一曲面342f与第二曲 面344f皆为凹面。在每一导光单元340f中,第二曲线345f较接近入光面310, 也即第二曲面344f较接近入光面310。此外,第一曲线343f的曲率半径大 于第二曲线345f的曲率半径。第一曲线343f的曲率半径例如为Rl,且100 微米〈RK w。第二曲线345f的曲率半径例如为R2,且100微米<112<300 微米。另夕卜,第一曲线343f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第二参考平面P2之间的夹 角e l例如是介于0.1度与15度之间。第二曲线345f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第 二参考平面P2之间的夹角6 2例如是介于10度与60度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导光单元340f是内凹于出光面320,第一曲面342f 与第二曲面344f皆为凹面,且曲率半径较小的第二曲线343f较接近导光板 300f的入光面310。换言之,每一导光单元340f中,第一曲面342f位于第 一参考平面P1的右边,而第二曲面344f位于第一参考平面Pl的左边。如 此,传递至第二曲面344f的大部分光线212会从第二曲面344f出射,而传 递至第一曲面342f的大部分光线212会被反射回底面330,之后再经过至少 一次的反射而从第二曲面344f出射。
由于大部分的光线212会从导光单元340f的第二曲面344f出射,所以 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00f具有较佳的出光效率,且可使光线212的出光角较为 一致。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00f与图2的导光板300具有相似的优点,且图2 的背光模块200中的导光板300亦可更换为导光板300f。另外,在导光板300f
中,每一导光单元340f的第一曲面342f与第二曲面344f可为柱面或球面。 导光单元340f也可间隔设置于出光面32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导光板的每一导光单元具有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 通过控制每一导光单元的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可控制光线的出 光方向,以提升导光板出光效率并使光线的出光角较为一致。此外,由于本 发明的导光板具有较高的出光效率且可使光线的出光角较为一致,所以使用 此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具有较佳的光利用效率。如此,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可在 不增加耗电量的情况下,提供高亮度及高均匀度的面光源。
虽然本发明己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 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 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 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与一底面,该底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而该入光面连接于该出光面与该底面之间,该底面或该出光面设有多个导光单元,每一导光单元具有相连的一第一曲面与一第二曲面,该第一曲面与该第二曲面皆为凹面或皆为凸面,在垂直该入光面且通过该第一曲面与该第二曲面的一剖面中,该第一曲面与该剖面交于一第一曲线,该第二曲面与该剖面交于一第二曲线,该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于该第二曲线的曲率半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每一导光单元的该第一曲面与该第二曲面的连接处位于平行该入光面的一第一参考平面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是Rl ,且100 微米<111<~,该第二曲线的曲率半径是R2,且100微米〈R2〈300微米。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第一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平 行该底面及该出光面的一第二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0.1度与15度之间, 该第二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第二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10度与60 度之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些导光单元是外凸于该底面,且 在每一导光单元中,该第二曲线较接近该入光面,该第一曲线与该第二曲线 皆为凸线。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些导光单元是内凹于该底面,且 在每一导光单元中,该第一曲线较接近该入光面,该第一曲线与该第二曲线 皆为凹线。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些导光单元是外凸于该出光面, 且在每一导光单元中,该第一曲线较接近该入光面,该第一曲线与该第二曲 线皆为凸线。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中该些导光单元是内凹于该出光面, 且在每一导光单元中,该第二曲线较接近该入光面,该第一曲线与该第二曲 线皆为凹线。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每一导光单元沿一第一方向与一第 二方向的最大长度分别为L1与L2,该第一方向平行该入光面的一长轴方向,该第二方向垂直该第一方向,且l^Ll/L2^co。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多个导光单元是间隔设置。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光板,其中相邻二导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不同。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中相邻二导光单元互相连接。
13. —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 一出光面与一底面,该底面与该出光面相对, 而该入光面连接于该出光面与该底面之间,该底面或该出光面设有多个导光 单元,每一导光单元具有相连的一第一曲面与一第二曲面,该第一曲面与该 第二曲面皆为凹面或皆为凸面,且在垂直该入光面且通过该第一曲面与该第 二曲面的一剖面中,该第一曲面与该剖面交于一第一曲线,该第二曲面与该 剖面交于一第二曲线,该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于该第二曲线的曲率半径;一光源,配置于该入光面旁;一光学片,配置于该出光面上方。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一导光单元的该第一曲面与 该第二曲面的连接处位于平行该入光面的一第一参考平面上。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是R1, 且100微米<111<~,该第二曲线的曲率半径是R2,且100微米<112<300微米。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 与平行该底面及该出光面的一第二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0.1度与15度之 间,该第二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第二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10度 与60度之间。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导光单元是外凸于该 底面,且在每一导光单元中,该第二曲线较接近该入光面,该第一曲线与该 第二曲线皆为凸线。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导光单元是内凹于该 底面,且在每一导光单元中,该第一曲线较接近该入光面,该第一曲线与该 第二曲线皆为凹线。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导光单元是外凸于该 出光面,且在每一导光单元中,该第一曲线较接近该入光面,该第一曲线与该第二曲线皆为凸线。
20.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导光单元是内凹于该出光面,且在每一导光单元中,该第二曲线较接近该入光面,该第一曲线与 该第二曲线皆为凹线。
21.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一导光单元沿一第一方向与 一第二方向的最大长度分别为Ll与L2,该第一方向平行该入光面的一长轴 方向,该第二方向垂直该第一方向,且1^L1/L2^00。
22.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导光单元是间隔设置。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相邻二导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不同。
2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相邻二导光单元互相连接。
2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光学片包括棱镜片、扩散片 或其组合。
2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反射片,配置于该导光板 的该底面下方。
全文摘要
一种导光板及基于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该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与一底面,其中底面与出光面相对,而入光面连接于出光面与底面之间。底面或出光面设有多个导光单元。每一导光单元具有相连的一第一曲面与一第二曲面,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皆为凹面或皆为凸面。在垂直入光面且通过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的一剖面中,第一曲面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一曲线,第二曲面与此剖面交于一第二曲线,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曲线的曲率半径。本发明通过控制每一导光单元的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可调整光线的出光方向,进而提升导光板出光效率。因此,使用此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具有较佳的光利用效率。换言之,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可提供高亮度的面光源。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1382254SQ200810173839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9日
发明者廖述珀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