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状光纤带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251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扁平状光纤带光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光缆。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光纤带光缆基本上都呈圆形,松套管填充式结构形式,由内部 缆芯和外护套组成。这是传统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阻水防潮功能,安全可 靠,可以用于室外。但缺点明显,直径较大,而且光缆芯数越高直径越大,安 装时费时、费力、费物、费空间,不方便经济性又差,不容易弯曲,欠美观, 不合人意。也有用于室内的小光缆但其结构和传送量也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直径较小、又能有较大传送 量的搡作维护方便、可用于室内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包含光纤带、纤 维加强件和外护套,外护套主体呈扁平状,外护套中间隔开分为左右相互间不 连通两个传送单元,每个传送单元内的中间位置各设置有光纤带,纤维加强件 沿纵向填充于外护套和光纤带之间。
所述的光缆上下平面最好各设置有相对应的分隔槽。每根所述光纤带的芯
数可以为4、 6、 8、 10或12。所述的纤维加强件最好是高强度纤维丝,可以为
芳纶丝。每个所述的传送单元内平放设置有一条或者叠设有多条光纤带。所述
的左、右两个传送单元内的光纤总芯数、带数最好相同。
基于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由于光缆中无油膏,直径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既方便了接续、维护,节省了安装时间和安装费 用,同时也能保障光缆的传输质量,又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光缆采用 扁平状结构,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更不易扭曲,更好的保护了光纤,由于用在室 内,无需抗水防潮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适合室内安装使用的通讯光缆。
而其双传送单元及中间分隔槽的结构也使得在安装需要必须将两个传送单 元分离时,能轻易地撕开将两个传送单元分离,操作更为简易、方便。同时保 证分离的两段光纤带仍然能有纤维加强件和外护套的保护,使得光纤带传送更 加稳定、安全。
图i.本实用新型扁平状光纤带光缆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扁平状光纤带光缆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扁平状光纤带光缆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护套 2.芳纶丝
3.光纤带 4.分隔槽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
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l、 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平状光纤带光缆,包含芳纶丝2和外护套1, 外护套l主体呈扁平状,由PVC或无卤阻燃材料制成,外护套l中间隔开分为 左右相互间不连通两个传送单元,每个传送单元内的中间位置各设置有光纤带 3,所述的芳纶丝2沿纵向敷设于光纤带3周围填充在外护套1和光纤带3之间, 左右两个传送单元内的芳纶丝2数量最好相同。所述的光缆上下平面各设置有 相对应的分隔槽4,使得需要将光缆两个传送单元分离时,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以轻易地撕开,这样分离开的两组光纤始终能有芳纶丝2和外护套1的保护, 使得信息传送更加稳定、安全。所述光纤带3的芯数可以为4、 6、 8、 10或12 等,每个所述的传送单元内平放设置有一条或者叠设两条光纤带3(也可以是叠 设多条光纤带3),每条光纤带3的芯数相同,左、右两个传送单元内的光纤总 芯数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平状光纤带光缆也可以不设置分隔槽4如图3所示,结构更 为紧凑。
权利要求1.一种扁平状光纤带光缆,包含光纤带、纤维加强件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外护套主体呈扁平状,外护套中间隔开分为左右相互间不连通两个传送单元,每个传送单元内的中间位置各设置有光纤带,纤维加强件沿纵向填充于外护套和光纤带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上下平 面各设置有相对应的分隔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光纤带的 芯数为4、 6、 8、 10或1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加强件 为高强度纤维丝。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纤维 丝为芳纶丝。
6.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或5所述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传送单元内平放设置有一条或者叠设有多条光纤带。
7.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或5所述的扁平状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左、右两个传送单元内的光纤总芯数、带数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平状光纤带光缆,包含高强度纤维加强件和外护套,外护套主体呈扁平状,外护套中间隔开分为左右相互间不连通两个传送单元,每个传送单元内的中间位置各设置有光纤带,纤维加强件沿纵向填充敷设于外护套和光纤带之间。光缆采用扁平状结构,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更不易扭曲,更好的保护了光纤,由于用在室内,无需抗水防潮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适合室内安装使用的通讯光缆;该光纤带光缆直径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既方便了接续、维护,节省了安装时间和安装费用,同时也能保障光缆的传输质量,又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文档编号G02B6/44GK201145756SQ200820054620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1日
发明者唐毓初, 杨向荣, 华 谢, 刚 陈 申请人: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