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72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器模块的终端机,特别涉
及有关加强驱动ic所在的铁框部所属区域的强度,在掉落终端机时,
压力测试或使用终端机时,防止由于施加到驱动IC的压力而使驱动IC受损的显示模块及装备其显示器模块的终端机。
背景技术
终端机是指包括PCS电话,PDA等的个人便携式电话,对于现代人而言,终端机不再是奢侈品,逐渐成为了生活必须品。因此终端机制造厂家以增加新技术方式或华丽的外观设计方法,不断上市新产品,而且消费者也呈现以一定的周期更换终端机的趋势。
终端机分输入信息的输入部分和显示输入的信息或图象的显示部分,显示部分是指被称为液晶的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大体上具备形成画像的面板;装配在面板后面;向面板投射光的背光组;及容纳并组装上述部件的模型框架。
作为面板主要采用的是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板,面板装有与终端机上的印刷电路板相连接的方柱形驱动ic。
另外,LCD面板本身不能发射光,而采用的是调节光透过率的方式,因此要在面板上形成一定的画像,就需要向面板投射光,这一功能是由背光组件(Back Light Unit)来执行。
背光组件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将光源安置在导光板的下侧,把光直接照射导光板的直下型;在导光板的一个侧面或多个侧面安置线光源或点光源,通过导光板及反射镜片等部件反射及扩散光线的侧光型。目前便携式电话的终端机主要采用侧光型的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和面板组装在形成外框的模型框架内,形成一个显示模 块。模型框架包括将面板和背光组件组装在一起的内空的四角型环状
的塑胶框架;围绕塑胶框架组装的下铁框。
塑胶框架一般是用聚碳酸脂PC注塑制造,用聚碳酸脂PC注塑制 造塑胶框架,不仅批量生产性和同一复制性好,而且具有原材料采购 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大部分厂家用聚碳酸脂PC来注塑制 造塑胶框架。
与此相反,下铁框是环绕塑胶框架的外框,起到阻止塑胶框架的 任意变形的作用。因此下铁框要选用比塑胶框架更为坚硬的材质,比 如不锈钢SUS来制作的。
尤其是,在塑胶框架的制作过程中,如果下铁框的厚度厚时,会 增加整个显示器模块的厚度,因此通常是用纸张厚度的不锈钢钢板以 大体四角箱体的形状折曲,来制造下铁框。上述面板的驱动IC放置 在开放的前面部的上部。
但是,把如此薄的不锈钢钢板折曲成大体为四角形箱体的形状, 简单制作的下铁框,是难以维持要求的强度,且被弯曲的可能性大, 因此难以保护LCD面板。尤其是前部被开启的箱体形状的下铁框在位 于驱动IC的区域,实质上没有任何强度加强的保障的情况下,只有 一张纸张厚的不锈钢钢板,因此对驱动IC的强度加强方面没有任何 贝献。
实际上,产品出货之前要进行终端机的掉落或压力测试时,主要 在位于驱动IC的部分集中加压,在驱动IC的所属区域加压时,支撑 驱动ic领域的铁框是难以支撑而弯曲,从而导致驱动IC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加强驱动ic所在的铁框所属区
域的强度,至少在掉落终端机或进行压力测试时,或使用终端机时,防止由于施加到驱动IC的压力而驱动IC受损的显示模块及装备其显
示器模块的终端机。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块及装 备显示器模块的终端机,显示模块包括形成画像的面板以及与上述面
板结合的驱动IC,面板由塑胶框架支撑,塑胶框架由一环绕其外框 的下铁框支撑,在上述驱动IC所在的下铁框所属区域中,有支撑向 上述驱动IC施加压力的加强支撑部。
所述下铁框具有包括与上述面板并行安置的底板部,在底板部的 外端沿着上述面板的厚度方向折曲,形成与上述塑胶框架外侧面接触 支撑的侧壁部。
所述下铁框的底板部、加强支撑部和多个侧壁部是用不绣钢薄板 制作。
所述下铁框的加强支撑部是用巻曲加工工艺与底板部一体成型的。
所述下铁框的加强支撑部是从其底板部向上述面板方向进行内 巻曲加工形成。
所述下铁框的的加强支撑部一端两侧,形成相对于底板部的横向 一对缺口侧壁部,该缺口侧壁部和上述加强支撑部之间形成为了向上 述加强支撑部内侧进行巻曲加工而形成的一对切口部。
所述下铁框的底板部连同其底板部的加强支撑部的整体厚度,与 上述面板的厚度相同。
上述的下铁框适用于任何一项显示器的终端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加强驱动IC所在的下铁框所属区
域的强度,至少在掉落终端机、压力测试或使用终端机时,防止由于
施加到驱动ic的压力而使驱动IC受损。

图l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斜视图; 图2是图1的显示模块的分解图3是图2的下铁框的结构示意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5是图2结合状态的正视图中标号说明
IO—终端机; 12—数字键; 14一功能键; 16—收听部; 18—电池; 20—显示模块;
30— 面板;
31— 上部玻璃; 33—驱动IC; 40—背光组件; 41一导光板; 43—扩散镜片A; 45—黑白胶; 50—模型框架; 60—下铁框; 71—加强支撑部; 701—圆形部; 703—巻曲部;
80— 侧壁部;
81— 缺口侧壁部;
ll一本体部 13—麦克风
15—折叠部
17—铰链;
32—下部玻璃; 34—柔性电路板;
42—反射镜片;
44一扩散镜片B; 46—安装LED的柔性电路板;
51—塑胶框架; 70—底板部;
702—平板部; 704—间隔空间;
801—侧壁孔;
82—切口部。具休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显示
模块20包括形成画像的面板以及与上述面板结合的驱动IC33,面板 30由塑胶框架51支撑,塑胶框架51由一环绕塑胶框架外框的下铁 框60支撑,在上述驱动IC33所在的下铁框60所属区域中,有支撑 向上述驱动IC33施加压力的加强支撑部71。
所述下铁框60具有包括与上述面板30并行安置的底板部70, 在底板部70的外端沿着上述面板30的厚度方向折曲,形成与上述塑 胶框架外侧面接触支撑的侧壁部80。
所述下铁框60的底板部70、加强支撑部71和多个侧壁部80是 用不绣钢薄板制作。
所述下铁框60的加强支撑部71是用巻曲加工工艺与底板部70 一体成型的。
所述下铁框60的加强支撑部71是从其底板部70向上述面板30 方向进行内巻曲加工形成,加强支撑部71并且与底板部70接触。驱 动IC33放置在加强支撑部71所属区域中,加强支撑部71用来支撑 向驱动IC33施加的压力。
所述下铁框60的的加强支撑部71 —端两侧,形成相对于底板部 70的横向一对缺口侧壁部81,该缺口侧壁部81和上述加强支撑部 71之间形成为了向上述加强支撑部71内侧进行巻曲加工而形成的一 对切口部82。
所述下铁框60的底板部70连同其底板部70的加强支撑部71的
整体厚度,与上述面板30的厚度相同。
上述的下铁框60适用于任何一项显示器的终端机1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终端机10分为本体部11;开
启/关闭本体部ll前面的折叠部15;安置在本体部11和折叠部15之间,在本体部11背面可拆卸的电池18。
本体部11内面配有多个数字键12,在数字键12下方配有传音的麦 克风13,在其上方配有功能键14。功能键14与输入电话号码和文字的 数字键12相区别,是用于储存在终端机10内的各种菜单的搜索或功能 的选择。
折叠部15内面上部形成了接收对方声音的的收听部16,在其下方 配有显示包括电话号码、电池充电状态、震动状态、闹钟状态等形成 包括文字和画面的显示模块20。再此,显示模块20可以是折叠部15 本身,也可能是折叠部15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显示模块20包括如下部分 形成画像的面板30;把面板30夹在中间,安置在前面机壳对面,向面 板30投射既定的光的背光组件40;支撑面板30及背光组件40的模型框 架50。
如上所述,面板30可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器PDP、液晶显示器LCD、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O、场发射显示器FED等,但本实例中适用的 是LCD面板。
LCD面板30是在内部注入液晶,部分相互面对的上部玻璃31和下 部玻璃32来组成,虽然没有在图中显示,但上部玻璃31及下部玻璃32
的外侧面是分别粘合上部及下部偏光板。
形成彩色画像的上部玻璃31,即彩色滤光片,比下部玻璃32,即 薄膜晶体管显示面板形成的面积小,所以下部玻璃32的上面存在与上 部玻璃31不重叠的部分,在此区域内放置柱形的驱动IC33.驱动IC33 通过柔性电路板FPC34连接到终端机10的印刷电路板PCB。
背光组件40包括如下部分导光板41;把后述中的塑胶框架51 夹在中间,安置在导光板41底部的反射镜片42;被安置在导光板上部 的一对扩散镜片43、 44;黏合在面板30和扩散镜片44之间的黑白胶; 结合在后述中的下铁框60背面,结合在面板30的一侧的连接柔性电路板34并包括驱动大型集成芯片用的柔性电路板(未图示);以导光板
41发出光的装有LED的柔性电路板46。
如图2所示,导光板41显示的几乎是四角型板状体。但也可以是 导光板41面向扩散镜片43、 44的一面是平整,底面却有些倾斜使其一 端到另一端是逐渐变为狭窄。
反射镜片42的面积与导光板41几乎同等,不仅防止导光板41的底 部漏光,也起到再次反射渗出的光通过导光板41向面板侧引导的作 用。此反射镜片的42的一面,即面向导光板41的面是形成如同镜子的 镜面。
扩散镜片43、 44具有扩散导光板41发出的光的作用。根据本实例 的图2中,扩散镜片43、 44的表面没有任何纹路,但为了扩散更多的 光,在扩散镜片的43、 44的表面中可连续形成多个微小的点状花纹。 另外,由于扩散可导致光的均匀,但为了防止其副作用所导致的亮度 的降低,可采用集光效果的形成棱镜结构的棱镜片。黑白胶45具有阻 止向面板30的画面显示屏外部分漏光的遮光作用。
在此,LED发光后LED的投射到导光板41,沿着向导光板41的板面 进入后,由于反射及散乱, 一部分向导光板41上部的扩散镜片43、44, 剩余部分向底部的反射镜片42,折向反射镜片42的光经反射镜片42 的反射重新经过导光板41移动到扩散镜片43、 44;扩散到扩散镜片43、 44的光是经过43、 44扩散镜片43、 44均匀扩散后射入面板30,从而看 到形成在面板30上的画像。
另外,支撑背光组件40和面板30的模型框架50,其包括塑胶框架 51和下铁框60。此时塑胶框架51起到缓冲并支撑背光组件40和面板30 的作用,下铁框60是环绕塑胶框架51外框,收容背光组件40和面板30 结合的整个塑胶框架51,并起到支撑的作用。
塑胶框架51具有缓冲施加到面板30的冲击力的作用,例如,掉落 终端机10而给面板30施加的冲击力,塑胶框架51是用缓冲冲击力的软性材料来制作,例如橡胶或硅胶来形成。
本实例中,面板30具有四角形形状,因此塑胶框架也呈现相应的 四角形形状。如果面板30不是四角形,为了与此相对应,塑胶框架51 也可以具有适当的其他形状。
虽未在图中显示,塑胶框架51的底端一侧突出形成了与塑胶框架 51收容结合在下铁框60内部时,在下铁框60的底板部形成的插入到多 个导向孔801的导向销(未图示)。根据上述导向销和导向孔的相互 作用使塑胶框架51容易结合在下铁框内部。当然,也可以在去除导向 销和导向孔。
如上所述,由于塑胶框架51的制造材料是软性材料,因此在成型 后,在显示模块20与其他部件组装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形。即,塑胶 框架51是相对较软的软性材料,因此在由于受热或其他外力等原因容 易弯曲或扭曲。
因此,如塑胶框架51变形,则面板30和背光组件40的结合是比较 困难,即使是强行组装,但发生的组装公差比较大,因而产品的可靠 性降低。所以为了缓冲施加到面板30的冲击力,要选用软性材料来制 作塑胶框架51的前提下,为了防止已制造的塑胶框架51的外型任意变 形,基于此原因,有了下铁框60。
下铁框60具有环绕支撑塑胶框架51的外廓,阻止塑胶框架51任意 变形的作用。所以下铁框60要选用比塑胶框架51相对坚硬的材料,比 如选用不锈钢薄板来制作。
但是,选用厚度厚的不锈钢钢板制作下铁框60,虽然可以维持所 要的强度,但整个显示模块20的厚度增加,因此难以符合终端机IO 小型化的要求,可能会导致相应的费用损失。
故在本实例中是采用了厚度薄的不锈钢薄板制作下铁框60,且在 强度方面比原先有显著的提高,使整个显示模块20的结构强度有所提尤其是,加强驱动IC33所在的铁框60的所属区域强度,至少在掉 落终端机、压力测试或使用终端机时,防止由于施加到驱动IC的压力 而使驱动IC受损,如图5所示。对此详细说明提供着这一好效果的下 铁框60
如图3所示,下铁框60包括与面板30并行安置的底板部70;在上 述底板部70的外端沿着上述面板30的厚度方向纵向折曲,与塑胶框架 51外侧面接触支撑的3个侧壁部80。
但在底板部70可形成前面所述的多个导向孔和贯穿?L。贯穿孔是 可用以柔软电路板34的连接通道,如果要形成多个导向孔和贯穿孔, 可用穿孔加工来形成。
3个侧壁部80中形成了多个侧壁孔801,侧壁孔801是塑胶框架51 插入结合在下铁框60内时,为了塑胶框架51能易于正确插入到下铁框 60内而采用的手段,所以塑胶框架51内理应要形成插入到侧壁孔801 的插入凸起部(未图示)。
另外,驱动IC33位于的下铁框60的所属区域,没有形成3个侧壁 部80的底板部70—侧面具有加强支撑部71 。
如此的加强支撑部71不论在产品出货之前进行终端机的掉落或 压力测试时,或在产品出货后使用终端机10时,都可支撑施加到驱动 IC33的压力,如图5所示的箭头,起到防止驱动IC33受损的作用。简 单的说,加强支撑部71是为了加强驱动IC33所在的区域中的底板部70
的强度而准备的。
加强支撑部71与下铁框60另行制作后,也可以与没有形成3个侧 壁部80的底板部70—侧面的底板结合粘合。即使是如此结合,也能支 撑施加到驱动IC33的压力,充分阻止驱动IC受损。但是如此另行制作 加强支撑部71结合在底板部70时,不仅需要额外的费用,也具有增加 生产工艺的弊端。
因此,在本实例中,考虑到下铁框60反正是用不锈钢薄板制作的这一点,无需另行制作加强支撑部71,而是与底板部70—体制作,所 以加强支撑部71也算是下铁框60的不锈钢薄板的一部分。
为了在没有形成3个侧壁部80的底板部70的一侧面,形成与底板 部70—体的加强支撑部71 ,在本实例中是采用了巻曲加工弯曲加工方 法。巻曲加工弯曲加工是指在板、圆桶或圆桶容器的边缘部分加工成 圆形断面周缘的加工方法。这种加工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也可 以消除产品的边角的尖锐性,赋予产品稳定性。其加工方法分内巻曲 加工和外巻曲加工。
在本实例中,如图4所示,稍微加长没有形成3个侧壁部80的底板 部70—侧面后,将多余部分向面板30内侧进行巻曲加工形成加长支撑 部71。加强支撑部71和底板部70的共同边角领域形成圆形部701,剩 余的平板部702与底板部70并行。尤其在本实例中,加强支撑部71的端 部形成断面成圆状的巻曲部703,且实质上巻曲部703与底板部70接 触。此时,由于巻曲部703,在底板部70和平板部702之间形成间隔空 间704,此间隔空间704实质上可以起到缓冲弹簧的作用,因此更能有 利于预防驱动IC33受损。
但由于下铁框60上形成3个侧壁部80,因此只是单纯的稍微加长 没有形成3个侧壁部80的底板部70—侧面后,把多余的部分向面板30 侧进行内巻曲加工是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本实例中如图3、图4和 图5所示,在加强支撑部71的两端追加形成与3个侧壁部80相应的一对 缺口侧壁部81,在缺口侧壁部81和加强支撑部71之间形成一对切口部 82后,利用这对切口部82把底板部70多余部分进行内巻曲加工,形成 加强支撑部71。这一对缺口侧壁部81与3个侧壁部80相比长度短,且 不受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限制,不必形成一对缺口侧壁部81也是 可行的。
另外,如同本实例,即使把底板部70折叠一次形成加强支撑部71, 但仍不能达到在此领域要达到的强度加强的要求时,再次向反方向折叠加强支撑部71即可达到。这一加工方法也被称为摺边加工。当然, 进行摺边加工对显著提高加强支撑部71领域强度的优点,但也能导致 过度增加加强支撑部71和底板部70的整体厚度。所以,对底板部70 和加强支撑部71的整个厚度加以控制,理应限制在上述面板30相同的 厚度尺寸。
对具有如此结构的显示模块20的下铁框60的制造方法进行如下 说明
首先,准备厚度薄的不锈钢薄板,此时不锈钢薄板的面积是考虑 形成加强支撑部71来设计;
然后,把另行准备的模具(未图示)放在不锈钢薄板上,把不锈 钢薄板两端部分弯曲加工后形成3个侧壁部80。与此同时,在加强支 撑部71的两侧部分追加形成与3个侧壁部80相呼应的一对缺口侧壁部 81,此后在一对缺口侧壁部81和加强支撑部71之间形成一对切口部 82;
然后利用这一对切口部82在没有形成3个侧壁部80的底板部70— 侧面形成的稍长的多余部分进行内巻曲加工,形成加强支撑部71,相 对容易地形成下铁框60。
用此方法制作下铁框60,在此上面组装上述的结构来制作一个显 示模块20时,尤其是由于加强支撑部71增强了驱动IC所在区域中的底 板部的强度。从而,此结构的下铁框60组装显示模块20后,适用于便 携示终端机10时,不论在产品出货之前进行终端机的掉落或压力测试 时,或在产品出货后使用终端机IO,都能支撑施加到驱动IC33的压力, 防止驱动IC33受损。
以上实例中,显示模块20只在折叠部15内部适用,但也可以把显 示模块20适用折叠部15外部,此时,可以增加使用一个显示模块20, 或开放下铁框的底板部,在其反面安置辅助面板。此时应当要使用两 面发散光的导光板,且其原反射镜片位置上要安置扩散镜片。以上的实例中,终端机是局限于PCS电话及PDA等电话,但可以扩 大到适用显示模块的数码相机、数码摄象机和计算机等领域。
如此,本实用新型不在局限于已记载的实例,只要不超出本实用 新型的理念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形式进行修改及变通,对具有该技术 领域常识的人来说是很显然的,因此其修改的或演变的都应包括在本 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显示模块包括形成画像的面板以及与上述面板结合的驱动IC,其特征在于面板由塑胶框架支撑,塑胶框架由一环绕塑胶框架外框的下铁框,在上述驱动IC所在的下铁框所属区域中,有支撑向上述驱动IC施加压力的加强支撑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铁框具有包括与上述面板并行安置的底板部,在底板部的 外端沿着上述面板的厚度方向折曲,形成与上述塑胶框架外侧面接触 支撑的侧壁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铁框的底板部、加强支撑部和多个侧壁部是用不绣钢薄板 制作。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其 特征在于所述下铁框的加强支撑部是底板部巻曲加工一体成型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其 特征在于-所述下铁框的加强支撑部是从其底板部向上述面板方向进行内 巻曲。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铁框的的加强支撑部一端两侧,形成相对于底板部的横向 一对缺口侧壁部,该缺口侧壁部和上述加强支撑部之间形成向加强支 撑部内侧巻曲而形成的一对切口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铁框的底板部连同其底板部的加强支撑部的整体厚度,与上述面板的厚度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显示模块及装备显示模块的终端机,显示模块包括形成画像的面板以及与上述面板结合的驱动IC,面板由塑胶框架支撑,塑胶框架由一环绕其外框的下铁框支撑,在上述驱动IC所在的下铁框所属区域中,有支撑向上述驱动IC施加压力的加强支撑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加强驱动IC所在的下铁框所属区域的强度,至少在掉落终端机、压力测试或使用终端机时,防止由于施加到驱动IC的压力而使驱动IC受损。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307200SQ200820153230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8日
发明者吴晓新, 沈芝刚, 石红兵 申请人:上海纽发利商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