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71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以其能耗低、轻薄化的优势,在平板显示器件中占取了重要地位。液晶显示装置通常由背光模块、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构成,液晶层由液晶分子组成,第一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包含多个像素区域,其内设置有薄膜晶体管(TFT)以及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充当开关元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内侧上形成有配向膜,对液晶分子进行配向;外侧设置有透光方向相互垂直的偏光板。
对于大尺寸的LCD,广视角技术在应用上也得到了普及。在广视角技术中,垂直取向显示(VA)模式拥有高穿透率、高对比度和快速的响应速度,因而应用较为广泛。
对VA模式的LCD,所采用的液晶为负型液晶。为了触发液晶分子在电压施加以后发生取向偏转,VA模式的LCD—般在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上采用透明电极沟槽(ITOslit) 116或者配向突起(protrusion) 115结构。VA型配向膜的作用使液晶分子114a在不加电压的情况下呈现垂直于基板lll和112表面的方向排列,背光源射出的光经过下偏光板后成为线偏振光,通过液晶层114时,由于没有双折射效应,偏振方向不发生改变,而无法穿过上偏光板,表现出黑态,如图1所示。而当液晶层114的两侧加上电压以后,液晶分子114a的取向发生偏转,通过控制液晶层114两侧的电压就可以控制液晶分子114a的取向偏转角度,从而实现对透射光的强弱的调制,如图2所示。
对传统的VA模式LCD,由于液晶分子的取向具有方向性,使得不同角度的颜色表现也具有方向依存性,影响视角范围和画面质量。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可利用图3和图4进行解释,由于液晶分子为各向异性物质,在不同的观察视角下,液晶层对不同颜色波长的光的透过率不同,从而会导致色差的出现。
为改善VA模式显示的色差,2005年,三星公司提出电容耦合和双TFT的S-PVA模式。电容耦合的方法是将一个子像素分成两个部分,利用电容耦合,使两个部分产生不同的驱动电压,从而形成8畴显示。双TFTS-PVA模式是加倍栅极(Gate)线或数据(Data)线的数目,采用两个TFT,分别驱动子像素中被分成不同面积的两个区域,实现8畴显示。8畴显示的效果表现为两个区域的效果综合,从而使斜视角方向的色差得到改善。电容耦合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改善色差,但其耦合电容会产生残余电荷,引起残像,影响显示效果。而双TFTS-PVA模式需制作两个TFT器件,且加倍Gate或Data线的数目,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良率,也增加了驱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色差的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且易于制作,不增加驱动成本,不降低制造良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一液晶层,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有共用电极;
所述像素电极或共用电极上形成有沟槽或突起,所述像素电极被所述沟槽或突起分割成多个区域;
其中,每个区域内的像素电极或者共用电极上形成有一个圆形配向突起,所述圆形配向突起呈点状间隔排列,相邻区域内的圆形配向突起大小不同。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圆形配向突起位于所述区域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每个区域内制作不同大小的圆形配向突起,利用不同大小的圆形配向突起对液晶分子不同的控制能力,使液晶分子形成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达到改善色差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易于实现,不增加制造工序,也不增加驱动成本,在不影响其它光学特性的基础上改善了色差。


图1为现有垂直取向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不加电状态下,液晶分子取向示意图2为现有垂直取向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加电状态下,液晶分子取向示意图3为现有垂直取向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示意图4为图3沿A — 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子像素示意图6为图5沿C一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7为本实用新型子像素内配向突起分布示意图中
111:第一基板U3b:共用电极114:液晶层115b:第二配向突起
112:第二基板113:透明电极
115:突起
116:沟槽
113a:像素电极114a:液晶分子115a:第一配向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子像素示意图;图6为图5沿C一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5、图6,本实用新型的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第一基板111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112为彩膜基板,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均为透明绝缘基板,如玻璃基板、塑胶基板;填充在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之间的液晶层114,液晶层114由液晶分子114a组成,液晶分子U4a为负性液晶,即沿分子长轴方向的介电常数要小于沿分子短轴方向的介电常数,当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之间没有电势差存
5在时,液晶分子114a垂直于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的表面排列。
第一基板111上形成有多个子像素,在每个子像素的显示区内形成有像素电极113a,像素电极113a由透明导电材料通过刻蚀制成,如ITO (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等。第二基板112上形成有红、绿、蓝色层,在色层的上面覆盖有透明电极层,即共用电极113b,与像素电极113a—样,可由ITO、 IZO等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同时,在透明电极113 (像素电极U3a和/或共用电极U3b)上制作有突起115和/或沟槽116,将透明电极113分割成多个区域。如图5所示,透明电极113被沟槽116分割成两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中间制作有成穴点状分布的第一配向突起115a和第二配向突起115b,第一配向突起115a和第二配向突起115b可由树脂材料制成,且第一配向突起115a具有第一尺寸,第二配向突起115b具有第二尺寸,该第一尺寸小于第二尺寸,第一配向突起115a和第二配向突起115b大致位于所在区域的中间,呈穴点状分布。
继续参照图6,由于不同大小的圆形配向突起对液晶分子不同的控制能力,第一配向突起115a和第二配向突起115b所在区域内液晶分子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达到改善色差的目的。
图7为本实用新型子像素内配向突起分布示意图。
请参照图7,在像素电极113a和/或共用电极113b制作的突起115和/或沟槽116可以将子像素分成两个或多个区域,图7 (a)中的子像素被分成2个区域,图7 (b)和7 (c)中的子像素被分成8个区域,图7 (d)中的子像素被分成12个区域。在每个区域中制作有配向突起,配向突起的尺寸可以分为两种或多种,相邻区域内的配向突起拥有不同的尺寸大小。配向突起大致位于所在区域的中间,所述圆形配向突起呈点状间隔排列,每个区域有一个圆形配向突起即可,只要同一子像素的相邻区域内的圆形配向突起大小不同,都可以使液晶分子U4a形成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达到改善色差的目的。因为每个区域只有一个配向突起,和加倍Gate或Data线相比,几乎不会影响开口率。配向突起大致呈圆形状,圆形配向突起和液晶分子114a有最大的接触面积,更利于使液晶分子114a形成有不同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在每个区域内制作有圆形配向突起,相邻区域内的圆形配向突起具有不同大小的尺寸,利用不同大小的圆形配向突起对液晶分子不同
6的控制能力,使液晶分子形成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达到改善色差的目的。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一液晶层,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有共用电极;所述像素电极或共用电极上形成有沟槽或突起,所述像素电极被所述沟槽或突起分割成多个区域;其特征在于,每个区域内的像素电极或者共用电极上形成有一个圆形配向突起,所述圆形配向突起呈点状间隔排列,相邻区域内的圆形配向突起大小不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圆形配向突起位于所述区域中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一液晶层,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有共用电极;所述像素电极或共用电极上形成有沟槽或突起,所述像素电极被所述沟槽或突起分割成多个区域;其中,每个区域内的像素电极或者共用电极上形成有一个圆形配向突起,所述圆形配向突起呈点状间隔排列,相邻区域内的圆形配向突起大小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每个区域内制作不同大小的圆形配向突起,利用不同大小的圆形配向突起对液晶分子不同的控制能力,使液晶分子形成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达到改善色差的目的。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269962SQ20082015275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5日
发明者刘金良, 孙荣阁 申请人: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