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修复结构及其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281852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路修复结构及其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技术,特别涉及平板显示装置的线路修复结构及其修复方 法。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轻、薄、占地小、耗电小、辐射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 数据处理设备中,例如电视、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采用薄膜晶体管来 控制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分子排布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是最常见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二者之间的液晶层,其中, 阵列基板上设置有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由扫描线和数据线界定的像素电极,液晶显示装置 的基板由大量的显示单元构成,同时设置有大量的扫描线和数据线,这些扫描线和数据线 分别通过设置于横向和纵向一侧的焊盘与其他信号装置连接,所述扫描线与薄膜晶体管的 栅极相连,用于导通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线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用于给像素提供电 压。但是在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工艺过程中,大量设置的扫描线和数据线总会因为一些生 产缺陷,例如成膜质量的好坏、环境的洁净度、划伤、设备等,造成线路断点。例如,若数据线 出现断点缺陷,则与所述断点的数据线相对应的像素电极就不能得到正常的数据信号,从 而形成显示面板的显示缺陷。实际上,所述断点缺陷无论是出现在显示区域还是外围区域, 都可能会降低图像的显示品质。因此,液晶面板厂商会在其产品出厂前对其进行检验并对那些存在线路缺陷的产 品进行线路修复。在有关线路修复的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在显示区域设置一至三条的修复环的 方式来修复线路断导致的线缺陷。图1显示了一种现有技术中线路修复的布局示意图。如
图1所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数据线Dp D2......Dn(n为自然数)和二条修复环
R1、R2,所述修复环R1、R2是位于显示区域的外围,且用不同于数据线DpD2......Dn的材料
做成。在实际应用中,当显示区域内有一条数据线,例如为数据线D1,出现断点缺陷(对于 常白模式表现为亮线,对于常黑模式表现为暗线)时,可以利用修复环R1、R2中的任一者进 行修复。有两种修复方法一是利用修复环Rl在Sll和S12处进行激光熔接;二是利用修 复环R2在S21和S22处进行激光熔接。当显示区域有二条数据线,例如为数据线Dl、D2, 出现断点缺陷时,可以利用修复环R1、R2进行修复。有两种修复方法一是在Sll和S21处 进行激光熔接修复数据线Dl的断点,在S32和S42处进行激光熔接修复数据线D2的断点; 二是在S12和S22处进行激光熔接修复数据线D2,在S31和S41处进行激光熔接修复数据 线Dl的断点。至此液晶显示装置显示区域数据线断导致的线缺陷修复成功。关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线路修复的更多细节另可在美国专利US10060187722所公 开的内容中找到。但,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一、所述修复环结构在修复线缺陷时,修复线缺陷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只能修复两条线缺陷;二、外围线路区域没有设计修复结构,当外围线 路数据线产生断点缺陷时就无法修复;三、在有些情况下,没有设计针对扫描线的断点缺陷 的修复环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修复结构及其线路修复方法,以解决现有线路修复 技术中在能够修复的断点缺陷的类型、数量及其位置易受限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一方面提供一种线路修复结构,所述线路修复结构包 括阵列基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具有以横向和纵向方式交叉排列的扫描线和数据线;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短路棒,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外围区域,所述短路棒连接至少一条所述扫 描线和/或所述数据线;冗余部,对应所述短路棒,至少一条所述冗余部与至少一条所述短 路棒交叉,所述冗余部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和/或外围区域,所述冗余部与至少 一条所述扫描线和/或所述数据线交叉。可选地,所述短路棒包括第一短路棒和第二短路棒,其中所述第一短路棒连接于 奇数条的扫描线或数据线,所述第二短路棒连接于偶数条的扫描线或数据线。可选地,所述第一短路棒和所述第二短路棒分别对应的冗余部对称分布。可选地,所述的第一短路棒和所述第二短路棒分别对应的冗余部成同向分布。可选地,所述短路棒分为红、绿、蓝短路棒,分别连接于表征红、绿和蓝三原色像素 的扫描线或数据线。可选地,所述的红、绿、蓝短路棒中的两条短路棒分别对应的冗余部对称分布。可选地,所述的红、绿、蓝短路棒中的至少两条短路棒分别对应的冗余部成同向分布。可选地,所述短路棒与所述扫描线和/或数据线平行排列。可选地,所述短路棒设于同一导电层或不同导电层。可选地,所述导电层为扫描线导电层或数据线导电层。可选地,所述线路修复结构还包括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的栅极由所述冗余 部中的一条或几条组成,至少一条所述短路棒通过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扫描线或数据线连接。可选地,所述冗余部与所述短路棒一起构成闭合环结构
可选地,所述冗余部与所述短路棒一起构成非闭合环结构。可选地,所述非闭合环结构为U字形或己字形。可选地,部分所述冗余部之间构成闭合环结构可选地,部分所述冗余部之间构成非闭合环结构。可选地,所述非闭合环结构为U字形或己字形。可选地,所述冗余部之间电性连接或绝缘连接。可选地,所述冗余部由所述短路棒延伸形成。本发明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线路修复结构的修复方法,所述线路修复方 法包括当所述扫描线/数据线出现断点时,确定出现断点的扫描线/数据线;选定第一冗 余部,所述第一冗余部与所述出现断点的扫描线/数据线交叉;确定修复的短路棒(并不是
5每一条修复线路都需要短路棒),所述修复的短路棒与所述第一冗余部对应;选定第二冗 余部,所述第二冗余部与所述修复的短路棒对应,所述第二冗余部与所述出现断点的扫描 线/数据线交叉,且所述第一冗余部和所述第二冗余部位于所述断点两侧;将所述第一冗 余部和所述第二冗余部分别与所述出现断点的扫描线/数据线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冗余部或所述第二冗余部进行切割,所述切割的位置 邻近所述第一冗余部或所述第二冗余部与所述出现断点的扫描线/数据线连接点。本发明所提供的线路修复结构及其修复方法,利用了用于防静电和电性测试用的 短路棒,并由所述短路棒延伸在显示区域和/或外围区域形成的多条冗余部,通过所述短 路棒及其对应的冗余部构成线路修复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线路修复结构不仅 能同时修复一条或多条的扫描线和/或数据线导致的断点缺陷,还能针对显示区域和/或 外围区域的断点缺陷进行修复,大大提高修复的良率。


图1为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线路修复环的布局示意图;图2至图19为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线路修复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布局示 意图;图20至图26为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线路修复结构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布局示 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应用于平板显示装置的线路修复电路中,采用的多 是修复环结构,所述修复环结构在针对所能修复的产生断点缺陷的区域、线路类型及其数 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产品修复的良率较低,导致产品的报废率较高,造成生产成本的上 升。在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描述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各实施例中,所 述平板显示装置是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为例,但并不限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 置,且为叙述方便,在这里,我们是以数据线的断点缺陷为例进行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2示出了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线路修复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布局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是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的,其包括驱动电路101 ;用于防静电和电性测试用的短路棒(Shorting Bar) 102、103,短 路棒102、103位于不同的导电层,例如短路棒102位于数据线导电层,而短路棒103则位于
扫描线导电层;多条数据线Dp D2......Dn(η为自然数)中的奇数条和偶数条分别与短路
棒102、103连接,例如数据线D1、D3......D21ri (k为自然数)连接于短路棒102,数据线D2,
D4……D2k(k为自然数)连接于短路棒103 ;分别串接在数据线D^ D2……Dn(η为自然 数)上的多个绑定端子104,绑定端子104邻近于驱动电路101,用来将驱动电路101与多条
数据线D^D2......Dn连接,以将驱动电路101上的信号输入到多条数据线D^D2……Dn;
与多条数据线D1A2......Dn交叉排列的扫描线(未予以图示);激光切线区域105,用于在
显示面板组装时,沿着激光切线区域105将面板进行激光切割。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与短路棒102对应的冗余部 102-1、102-2、103-5、103-4,其中至少有一条所述冗余部与短路棒102交叉,例如冗余部
102-1、102-2分别由短路棒102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而冗余部103-5、103-4电性连接,且 冗余部103-5与冗余部102-1绝缘连接;与短路棒103对应的冗余部103-1、103-2、103-3、
103-6,其中至少有一条所述冗余部与短路棒103交叉,例如冗余部103-1、103-2、103-3、 103-6由短路棒103延伸形成;短路棒102、103和其对应的冗余部均位于外围区域106。如 图2所示,可以看出短路棒102和短路棒103分别对应的冗余部呈对称分布,使得所述短路 棒与其对应的冗余部一起构成非闭合环结构。另外,冗余部102-1、102-2与短路棒103的 构成材料相同,位于同一导电层。冗余部103-1、103-2、103-3、103-4、103-5、103-6与短路 棒103的构成材料相同,位于同一导电层。其中,冗余部103-1、103-2、103-3、103-6与短路棒103构成包括多个区段电性连
接的修复环路。其中冗余部103-1、103-3与数据线DpD2......Dn同向;冗余部103-2、103-6
与数据线01工2......Dn交叉排列并绝缘连接,其中冗余部103-2相对靠近驱动电路101,且
在交叉AP1与冗余部102-2绝缘连接;冗余部103-6相对远离驱动电路101。冗余部103-4、 103-5、102-1、102-2与短路棒102构成包括多个区段电性连接的修复环路,其中冗余部
102-1、102-2、103-5与数据线D1, D2......Dn同向;冗余部103-4与数据线D1, D2......Dn
交叉排列并绝缘连接,且邻近冗余部103-6并相对远离驱动电路101 ;冗余部103-5在交叉 点P2与冗余部102-1绝缘连接。所述绝缘连接具体指不同的导电线位于不同的导电层上 (所述不同的导电层之间具有绝缘介质)并形成交叉,具有交叉点,所述不同的导电线可以 通过例如熔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起来。在通常情况下,所述交叉的导电线相互绝缘,只有在所 述交叉点进行激光熔接后,所述交叉的导电线才通过在所述交叉点打出的接触孔实现电性 连接。特别地,本实施例中,由于冗余部103-2由其对应的短路棒103延伸形成的,且冗 余部103-2与短路棒102对应的冗余部102-2在交叉点P1绝缘连接,所以,冗余部103-2也 可以作为短路棒102对应的冗余部,为了叙述方便,可以将冗余部103-2称为公共冗余部。在实际应用中,位于外围区域106的导电线很容易被物理划伤,当外围区域106中 有一条数据线产生断点缺陷时,首先,确定出现断点的数据线。所述确定出现断点的数据线 的方法可以是通过短路棒向所述数据线施加高电平信号,确定没有信号的数据线即出现断 点的数据线。然后,选定第一冗余部,所述第一冗余部与所述出现断点的数据线交叉。接着, 确定修复的短路棒,所述修复的短路棒与所述第一冗余部对应。再后,选定第二冗余部,所 述第二冗余部与所述修复的短路棒对应,所述第二冗余部与所述出现断点的数据线交叉, 且所述第一冗余部与所述第二冗余部位于所述断点两侧。最后,将所述第一冗余部和所述 第二冗余部分别与所述出现断点的数据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现以数据线D4产生断点缺陷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线路修复方法 如图3所示,首先,通过在短路棒上向所述数据线施加高电平信号的方法,确定数据线D4出 现了断点;然后,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靠近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定一条冗 余部103-2 ;接着,确定与冗余部103-2对应的短路棒103 ;再后,根据所确定的短路棒103, 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远离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定一条与短路棒103对应 的冗余部103-6 ;最后,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2绝缘连接的交叉点
7P3和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6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4用激光打出接触孔,将数据线D4与冗余 部103-2、103-6连接在一起。这样,包括短路棒103以及短路棒103对应的冗余部103-1、 103-2、103-3、103-6在内的修复旁路就形成了,驱动电路101传送给绑定端子104的信号, 如电流,就可以传送给数据线D4 了。所述电流就可沿着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修复完 成由数据线D4产生的断点缺陷。以上修复方法为较佳实施方式,另外,根据图4介绍本发明线路修复方法的一种 可选实施方式,仍以数据线D4出现断点为例。如图4所示,显示了线路修复方法在另一实施 例中的布局示意图。修复步骤与图3所示的修复步骤类似,具体包括通过在短路棒上向所 述数据线施加高电平信号的方法,确定数据线D4出现了断点;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 据线D4、靠近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定一条冗余部103-2 ;接着,确定与冗余部103-2对应 的短路棒102 ;根据所确定的短路棒102,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远离驱动电 路101的一侧选定一条与短路棒102对应的冗余部103-4 ;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4 与冗余部103-2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3和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4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5用 激光打出接触孔,将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2、103-4连接在一起。这样,包括短路棒102以 及短路棒102对应的冗余部103-2、102-2、102-1、103-5、103-4在内的修复旁路就形成了, 驱动电路101发出的信号也可以传送给数据线D4。具体地,所述电流就可沿着图4所示的 箭头方向流动,修复完成由数据线D4产生的断点缺陷。由上可知,本发明的线路修复方法,利用了线路修复结构,针对产生断点缺陷的导 电线的断点位置,在所述断点的相对两侧可以灵活地各选定一条冗余部,再确定包括所述 二条冗余部在内的短路棒及其对应的其他冗余部,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形成修复旁路。修复 方法简洁便利、灵活多变。由此推广,当外围区域106有多条数据线产生断点缺陷时,可以通过重复上述图3 或图4所示修复流程进行多条数据线的线路修复。现以数据线D4和数据线Dn_2出现断点为 例。线路修复方法如图5所示,在此,为叙述方便,在本实施例及其以下各实施例中,将通过 短路棒向所述数据线施加高电平信号以确定出现断点的数据线的步骤予以省略。对于数据线D4,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靠近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 定一条冗余部103-2 ;确定与冗余部103-2对应的短路棒102 ;根据所确定的短路棒102,在 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远离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定一条与短路棒102对应的 冗余部103-4 ;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2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3、数据 线D4与冗余部103-4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5、冗余部103-2与冗余部102-2绝缘连接的交叉 点P1和冗余部102-1与冗余部103-5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2进行激光熔接,形成包括短路棒 102以及短路棒102对应的冗余部103-2、102-2、102-1、103-5、103-4在内的修复旁路,驱动 电路101发出的信号也可以传送给数据线D4。对于数据线Dn_2,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靠近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 定一条冗余部103-2 ;确定与冗余部103-2对应的短路棒103 ;根据所确定的短路棒103,在 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远离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定一条与短路棒103对应的 冗余部103-6 ;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n_2与冗余部103-2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6和数 据线Dn_2与冗余部103-6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7进行激光熔接,形成包括短路棒103以及短 路棒103对应的冗余部103-2、103-1、103-3、103-6在内的修复旁路,驱动电路101发出的信号也可以传送给数据线Dn_2。另外,由于在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2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3和数据线Dn_2与冗余 部103-2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6都进行了激光熔接,共用了冗余部103-2。为能形成各自独 立的电流流向,因此,所述线路修复方法还包括在冗余部103-2上交叉点P3和交叉点P6之 间的部分打出用于断开电路连接的切割线(如图5所示),使得冗余部103-2依需要而断 开。这样,则分别对应数据线D4、Dn_2的电流就可沿着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修复完成 由数据线D4、Dn_2产生的断点缺陷。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线路修复结构是布设在外围区域,故能有效修复在发生 在外围区域的一条或多条扫描线和/或数据线的断点缺陷。图2至图5中的线路修复结构能够修复发生在外围区域的一条或多条扫描线和/ 或数据线的断点缺陷。另见图6,其为根据图2所作的变化例。主要变化在于将冗余部102-1、102_2、 103-1、103-3、103-5延伸至显示区域107,显示区域107的外侧还包括与数据线D1,
D2......Dn交叉排列并绝缘连接的冗余部103-2、103-4、103-6,其中冗余部103-2相对靠近
驱动电路101,冗余部103-4相对远离驱动电路101,冗余部103-6邻近冗余部103-4并相 对远离驱动电路101。在图6中,可以看出短路棒102和短路棒103分别对应的冗余部呈对称分布,使得 所述短路棒与其对应的冗余部一起构成非闭合环结构,例如冗余部103-4、103-9、103-8构 成U字形的非闭合环结构,冗余部103-6、103-7、103-10构成U字形的非闭合环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当显示区域107中有一条数据线产生断点缺陷时,以数据线D4出 现断点为例。线路修复方法如图7所示,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相对两侧分别选定冗余部 103-2、103-6及其对应的短路棒103 ;在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2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3和 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6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4进行激光熔接,形成包括短路棒103以及短 路棒103对应的冗余部103-2、103-1、103-3、103-6在内的修复旁路,驱动电路101发出的 信号也可以传送给数据线D4。当显示区域107有多条数据线产生断点缺陷时,现以数据线D4和数据线Dn_2出现 断点为例。线路修复方法如图8所示,对于数据线D4,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相对两侧选定 冗余部103-2、103-4及其对应的短路棒102。在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2、103-4绝缘连接 的交叉点P3、P5、冗余部103-2与冗余部102-2的交叉点P1、冗余部102-1与冗余部103-5 的交叉点P2分别进行激光熔接,形成包括短路棒102以及短路棒102对应的冗余部103-2、 102-2、102-1、103-5、103-4在内的修复旁路,驱动电路101发出的信号也可以传送给数据 线D4。对于数据线Dn_2,在数据线Dn_2的断点的相对两侧选定冗余部103-2、103-6及其对应 的短路棒103。在数据线Dn_2与冗余部103-2、103-6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6、P7进行激光熔 接,形成包括短路棒103以及短路棒103对应的冗余部103-2、103-1、103-3、103-6在内的 修复旁路,驱动电路101发出的信号也可以传送给数据线Dn_2。另外,还包括在冗余部103-2 上交叉点P3和交叉点P6之间的部分打出用于断开电路连接的切割线(如图8所示),使得 冗余部103-2依需要而断开。这样,则分别对应数据线D4、Dn_2的电流就可沿着图8所示的 箭头方向流动,修复完成由数据线D4、Dn_2产生的断点缺陷。图6至图8中的线路修复结构能够修复发生在显示区域的一条或多条扫描线和/或数据线的断点缺陷。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发明人对线路修复结构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使其布设在外围 区域和显示区域,能同时修复发生在外围区域和显示区域的一条或多条扫描线和/或数据 线的断点缺陷。图9示出了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线路修复结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布局示意 图。如图9所示,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驱动电路101 ;用于防静电和电性测 试用的短路棒102、103,短路棒102、103位于不同的导电层,其中短路棒102位于数据线导
电层,短路棒103位于扫描线导电层;多条数据线队、D2......Dn(η为自然数)中的奇数条
和偶数条分别与短路棒102,103交错连接;分别串接在数据线D1J2……Dn(η为自然数)
上的多个绑定端子104,绑定端子104邻近于驱动电路101 ;与多条数据线01為......Dn(η
为自然数)交叉排列的扫描线(未予以图示);激光切线区域105,用于在显示面板组装时, 沿着激光切线区域105将面板进行激光切割。在本实施例中,与短路棒102对应的冗余部102-1、102-2、103-4、103-5、103-8、 103-9,冗余部102-1、102-2分别由短路棒102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冗余部103-4、103-5、 103-8、103-9电性连接,且冗余部103-5与冗余部102-1绝缘连接;与短路棒103对应的 冗余部 103-1、103-2、103-3、103-6、103-7、103-10,冗余部 103-1、103-2、103-3、103-6、 103-7、103-10由短路棒103延伸形成;冗余部103-2与冗余部103-4之间的区域为外围 区域106,冗余部103-6与冗余部103-8之间的区域为显示区域107。如图9所示,冗余部
102-1、102-2与短路棒103的构成材料相同,位于同一导电层。冗余部103-1、103-2、103-3、
103-4、103-5、103-6、103-7、103-8、103-9、103-10与短路棒 103 的构成材料相同,位于同一 导电层。其中,冗余部103-1、103-2、103-3、103-6、103-7、103-10 与短路棒 103 构成包括多
个区段电性连接的修复环路,冗余部103-1、103-3、103-7与数据线D1^D2......Dn同向,冗
余部103-2、103-6、103-10与数据线01、仏......Dn交叉排列并绝缘连接,冗余部103-2在
交叉点P1与冗余部102-2绝缘连接;冗余部103-4、103-5、103-8、103-9电性连接,构成包
括多个区段电性连接的修复环路,冗余部103-5、103-9与数据线Dp D2......Dn同向,冗余
部103-4、103-8与数据线DpD2......Dn交叉排列并绝缘连接,冗余部103-5在交叉点P2与
冗余部102-1绝缘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叙述方便,我们是以在显示区域中数据线产生的断点缺陷为例 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当显示区域107中有一条数据线产生断点缺陷时,以数据线D4出 现断点为例。线路修复方法可以参见图10、11。在图10中,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靠近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定一 条冗余部103-6 ;确定与冗余部103-6对应的短路棒103 ;根据所确定的短路棒103,在数据 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远离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定一条与短路棒103对应的冗余 部103-10 ;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6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8和数据线 D4与冗余部103-10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9用激光打出接触孔,将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6、 103-10连接在一起。这样,包括冗余部103-6、103-7、103-10在内的修复旁路就形成了。具 体地,电流就可沿着图10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修复完成由数据线D4产生的断点缺陷。
在图11中,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靠近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定一 条冗余部103-4 ;确定与冗余部103-6对应的短路棒102 ;根据所确定的短路棒102,在数据 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远离驱动电路101的一侧选定一条与短路棒102对应的冗余 部103-8 ;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4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5和数据线 D4与冗余部103-8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ltl用激光打出接触孔,将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4、 103-8连接在一起,形成包括冗余部103-4、103-9、103-8在内的修复旁路。具体地,电流就 可沿着图11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修复完成由数据线D4产生的断点缺陷。本发明显示区域107内的冗余部103-4、103-6、103-8、103_10均可以作类似于冗 余部103-2的设计,即冗余部103-4于冗余部103-3有交叉,冗余部103-8与冗余部103-7 有交叉,冗余部103-6与冗余部103-9有交叉,冗余部103-10与冗余部103-9有交叉;还可 以去掉冗余部103-6,使冗余部103-4与冗余部103-3有交叉,去掉冗余部103-10,使冗余 部103-8和冗余部103-7有交叉。对应的修复方法与图4和图5类似。当显示区域107中有二条数据线产生断点缺陷时,现以数据线D4和数据线Dn出现 断点为例。线路修复方法可以参见图12、13。在图12中,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相对两侧分别选定冗余部103-6、103-10 (所述 冗余部103-6、103-10与短路棒103对应),进而确定建立对应数据线D4的修复旁路所涉及 的冗余部103-6、103-7、103-10。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6绝缘连接 的交叉点P8和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10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9用激光打出接触孔,将数据 线D4与冗余部103-6、103-10连接在一起,形成包括冗余部103-6、103-7、103-10在内的修 复旁路。同理,在数据线0 的断点的相对两侧分别选定冗余部103-4、103-8(所述冗余部 103-4、103-8与短路棒102对应),进而确定建立对应数据线Dn的修复旁路所涉及的冗余部 103-4、103-9、103-8。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n与冗余部103-4绝缘连接的交叉点 P11和数据线Dn与冗余部103-8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12用激光打出接触孔,将数据线Dn与冗 余部103-4、103-8连接在一起,形成包括冗余部103-4、103-9、103-8在内的修复旁路。具 体地,电流就可沿着图12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修复完成由数据线D4、Dn产生的断点缺陷。在图13中,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相对两侧分别选定冗余部103-4、103-8 (所述冗 余部103-4、103-8与短路棒102对应),进而确定建立对应数据线D4的修复旁路所涉及的冗 余部103-4、103-9、103-8。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4绝缘连接的交叉 点P5和数据线D4与冗余部103-8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ltl用激光打出接触孔,将数据线D4与 冗余部103-4、103-8连接在一起,形成包括冗余部103-4、103-9、103-8在内的修复旁路。同 理,在数据线Dn的断点的相对两侧选定冗余部103-6、103-10 (所述冗余部103-6、103-10与 短路棒103对应),进而确定建立对应数据线Dn的修复旁路所涉及的冗余部103-6、103-7、 103-10。利用激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n与冗余部103-6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13和数据线 Dn与冗余部103-10绝缘连接的交叉点P14用激光打出接触孔,将数据线Dn与冗余部103-6、 103-10连接在一起,形成包括冗余部103-6、103-7、103-10在内的修复旁路。具体地,电流 就可沿着图13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修复完成由数据线D4、Dn产生的断点缺陷。图13所示的修复方法是一种可选修复方法,其中冗余部103-4和冗余部103_6均 可以用冗余部103-2来代替,具体步骤和图7、图8类似。由上可知,根据图9所提供的线路修复结构,能同时修复发生在外围区域和显示
11区域的一条或二条扫描线和/或数据线的断点缺陷。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还设想,对图9所示的线路修复结构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变化例一如图14所示,在图9所示的线路修复结构的基础上,在冗余部103-4和103_8的 末端处另设有冗余部103-11。冗余部103-11与冗余部103-4和103-8处于不同的导电层 (在本实施例中,冗余部103-4和103-8处于扫描线导电层,则冗余部103-11处于数据线导 电层),冗余部103-11的相对两侧可与冗余部103-4和103-8实现绝缘连接,即在激光熔接 的情况下,冗余部103-11的相对两侧可与冗余部103-4和103-8实现电性连接。在图14中,冗余部103-4、103-9、103-8、103-11构成闭合环结构,而冗余部103_6、 103-7、103-10构成U字形的非闭合环结构。其中冗余部之间构成的闭合环也可以位于外围区域,以及冗余部之间构成的U字 形的非闭合环也可以位于外围区域。在图14中,冗余部103-4、103-11、103-8、103-9所构成的闭合环结构可以修复发 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二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而103-6、103-7、103-10所构成的非闭合环结 构可以修复发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一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至于针对发生在外围区域106 的断点缺陷的修复方法可参见图3至图5所揭露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赘。图14所示的结构为一较佳实施例,其中冗余部之间还可以根据需要构成多个闭 合环,或一条冗余部对应多个闭合环,构成比合环的冗余部103-11只要满足与所述冗余 部103-11交叉的另一条短路棒对应的冗余部103-6不在同一金属层即可满足要求。变化例二 如图15所示,在图9所示的线路修复结构的基础上,在冗余部103-6和103-10的 末端处另设有冗余部103-13。冗余部103-13与冗余部103-6和103-10处于不同的导电层 (在本实施例中,冗余部103-6和103-10处于扫描线导电层,则冗余鄯103-13处于数据线 导电层),冗余部103-13的相对两侧可与冗余部103-6和103-10实现绝缘连接,即在激光 熔接的情况下,冗余部103-13的相对两侧可与冗余部103-6和103-10实现电性连接。在图15中,冗余部103-4、103-9、103-8构成U字形的非闭合环结构,而冗余部 103-6、103-7、103-10、103-13 构成闭合环结构。在图15中,冗余部103-6、103-7、103-10、103-13所构成的闭合环结构可以修复发 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二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而103-4、103-9、103-8所构成的非闭合环结 构可以修复发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一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同样,至于针对发生在外围区 域106的断点缺陷的修复方法可参见图3至图5所揭露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赘。变化例三如图16所示,参考了图12、14的线路修复结构特点,在冗余部103_4和103_8的 末端处另设有绝缘连接的冗余部103-11,在冗余部103-6和103-10的末端处另设有绝缘 连接的冗余部103-13,其中冗余部103-11与冗余部103-4和103-8处于不同的导电层,冗 余部103-13与冗余部103-6和103-10处于不同的导电层(在本实施例中,冗余部103-4、 103-6,103-8和103-10处于扫描线导电层,则冗余部103-11、103-13处于数据线导电层)。在图16中,冗余部103-4、103_9、103_8、103-11构成闭合环结构,而冗余部103_6、 103-7、103-10、103-13构成闭合环结构。
在图16中,冗余部103-4、103-11、103-8、103_9所构成的闭合环结构可以修复发 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二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冗余部103-6、103-7、103-10、103-13所构成 的闭合环结构同样可以修复发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二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至于针对发生 在外围区域106的断点缺陷的修复方法可参见图3至图5所揭露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赘。变化例四如图17所示,在图9所示的线路修复结构的基础上,首先,将冗余部103-8与冗 余部103-10交换位置(也就是将冗余部103-10移至显示区域107的内侧),并在冗余部 103-4和103-8的末端处另设有冗余部103-11。冗余部103-11与冗余部103-4和103-8 处于不同的导电层(在本实施例中,冗余部103-4和103-8处于扫描线导电层,则冗余部 103-11处于数据线导电层),冗余部103-11的相对两侧可与冗余部103-4和103-8实现绝 缘连接,即在激光熔接的情况下,冗余部103-11的相对两侧可与冗余部103-4和103-8实 现电性连接。在图17中,冗余部103-4、103-9、103-8、103-11构成闭合环结构,而冗余部103_6、 103-7、103-10构成U字形的非闭合环结构。在图17中,冗余部103-4、103-11、103-8、103_9所构成的闭合环结构可以修复发 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二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而103-6、103-7、103-10所构成的非闭合环结 构可以修复发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一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至于针对发生在外围区域106 的断点缺陷的修复方法可参见图3至图5所揭露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赘。变化例五如图18所示,在图9所示的线路修复结构的基础上,首先,将冗余部103-8与冗 余部103-10交换位置(也就是将冗余部103-10移至显示区域107的内侧),并在冗余部 103-6和103-10的末端处另设有冗余部103-13。冗余部103-13与冗余部103-6和103-10 处于不同的导电层(在本实施例中,冗余部103-6和103-10处于扫描线导电层,则冗余部 103-13处于数据线导电层),冗余部103-13的相对两侧可与冗余部103-6和103-10实现 绝缘连接,即在激光熔接的情况下,冗余部103-13的相对两侧可与冗余部103-6和103-10 实现电性连接。在图18中,冗余部103-4、103-9、103-8构成U字形的非闭合环结构,而冗余部 103-6、103-7、103-10、103-13 构成闭合环结构。在图18中,冗余部103-6、103-7、103-10、103-13所构成的闭合环结构可以修复发 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二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而103-4、103-9、103-8所构成的非闭合环结 构可以修复发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一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同样,至于针对发生在外围区 域106的断点缺陷的修复方法可参见图3至图5所揭露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赘。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8中,冗余部103-13是与冗余部103-6和冗 余部103-10处于不同的导电层,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冗余部103-13也可以 设于与冗余部103-6和冗余部103-10相同的导电层上。其中,冗余部103-13也可以与冗余部103-6为位于同一层。冗余部103_4、103_6、 103-8、103-10也可以与其对应的短路棒一起修复外围区域的断点缺陷。变化例六如图19所示,参考了图15、17的线路修复结构特点,在冗余部103-4和103_8的
13末端处另设有绝缘连接的冗余部103-11,在冗余部103-6和103-10的末端处另设有绝缘 连接的冗余部103-13,其中冗余部103-11与冗余部103-4和103-8处于不同的导电层,冗 余部103-13与冗余部103-6和103-10处于不同的导电层(在本实施例中,冗余部103-4、 103-6,103-8和103-10处于扫描线导电层,则冗余部103-11、103-13处于数据线导电层)。在图19中,冗余部103-4、103-9、103-8、103-11构成闭合环结构,而冗余部103_6、 103-7、103-10、103-13构成闭合环结构。在图19中,冗余部103-4、103-11、103-8、103_9所构成的闭合环结构可以修复发 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二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冗余部103-6、103-7、103-10、103-13所构成 的闭合环结构同样可以修复发生在显示区域107的二条数据线的断点缺陷。至于针对发生 在外围区域106的断点缺陷的修复方法可参见图3至图5所揭露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赘。第二实施方式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与像素三原色 对应的三条短路棒R、G、B(分别以201、202和203予以标示),短路棒R、G、B可以位于不同 的导电层,例如短路棒R位于数据线导电层,短路棒G、B位于扫描线导电层;由冗余部和数 据线/扫描线构成的切换开关,本实施例中,构成切换开关的冗余部为两条,即并行的二个 栅极204a、204b,其相对两侧电性连接于外围的电路板205,例如为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 Board ;FPC);通过栅极204a、204b,分别与短路棒R、G、B连接的多条数据 线队、D2……Dn(n为自然数);分别串接在数据线Dp D2……Dn(n为自然数)上的多个 绑定端子206,绑定端子206邻近于栅极204 ;在栅极204a、204b和短路棒R、G、B之间还包 括与数据线队、込……Dn对应的引线(未予以标示);与多条数据线口”込……Dn交叉 排列的扫描线(未予以图示)。在本实施例中,短路棒R延伸形成有冗余部201-1,冗余部201-1是与短路棒R电 性连接并与短路棒G、B绝缘连接。短路棒G延伸形成有冗余部202-1、202-2,其中冗余部
202-1与数据线Di、D2......Dn同向,冗余部202-2与数据线D:、D2......Dn交叉排列并绝缘
连接;短路棒B延伸形成有冗余部203-1、203-2,其中冗余部203-1与数据线D”D2......Dn
同向,冗余部203-2与数据线Dp D2......Dn交叉排列并绝缘连接。可以看出,短路棒G延
伸形成冗余部与短路棒B延伸形成冗余部成同向分布,即冗余部202-1与冗余部203-1同 向,冗余部202-2与冗余部203-2同向,使得所述短路棒与其对应的冗余部一起构成非闭合 环结构,例如为U字形。在本实施例中,栅极204a、204b与冗余部202_2、203-2之间的区域即为外围区域 207。如图20所示,冗余部201-1与短路棒R的构成材料相同,位于同一导电层;冗余部 202-1、202-2、203-1、203-2与短路棒G、B的构成材料相同,位于同一导电层。在实际应用中,位于外围区域207的导电线很容易被物理划伤,当在外围区域207 有一条数据线产生断点缺陷时,以数据线D4出现断点为例。具体修复方法如图21所示,对 于数据线D4,在数据线D4的断点的沿着数据线D4、靠近电路板205的一侧选定作为冗余部 的栅极204a ;确定与栅极204a对应的短路棒R ;根据所确定的短路棒R,在数据线队的断点 的沿着数据线D4、远离电路板205的一侧选定一条与短路棒R对应的冗余部202-2 ;利用激 光熔接技术,在数据线D4与冗余部202-2绝缘连接的交叉点B2、数据线D4与栅极204a连接 的交叉点、对应于数据线D4的引线与栅极204a连接的交叉点以及短路棒R的冗余部201-1与短路棒G连接的交叉点Bi用激光打出接触孔,将数据线D4与冗余部202-2、栅极204a连
接在一起。另外,由于在数据线D4与栅极204a连接的交叉点和对应于数据线D4的引线与栅 极204a连接的交叉点都进行了激光熔接,为能形成各自独立的电流流向,因此,所述线路 修复方法还包括在数据线D4与栅极204连接的交叉点和对应于数据线D4的引线与栅极204 连接的交叉点的二外侧打出用于断开电路连接的切割线(如图21所示),使得栅极204a依 需要而断开。这样,包括短路棒R以及短路棒R对应的冗余部201-1、202-1、202-2在内的修复 旁路就形成了,电路板205传送给绑定端子206的信号,如电流,就可以传送给数据线D4 了。 具体地,所述电流就可沿着图21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修复完成由数据线D4产生的断点缺 陷。当在外围区域207有多条数据线产生断点缺陷时,现以数据线D1和D2出现断点 为例。线路修复方法如图22所示,简略地,对于数据线D1,分别在数据线D1与冗余部203-2 绝缘连接的交叉点B4、数据线D1与栅极204a连接的交叉点、对应于数据线D1的引线与栅 极204a连接的交叉点以及短路棒R的冗余部201-1与短路棒B连接的交叉点B3用激光打 出接触孔;并在数据线D1与栅极204a连接的交叉点和对应于数据线D1的引线与栅极204a 连接的交叉点的二外侧打出用于断开电路连接的切割线;形成包括短路棒R以及短路棒R 对应的冗余部201-1、203-1、203-2在内的修复旁路,修复完成由数据线D1产生的断点缺陷 (对应数据线Di的电流流向如图22所示)。同理,对于数据线D2,分别在数据线D2与冗余部202-2绝缘连接的交叉点B5、数 据线D2与栅极204b连接的交叉点以及对应于数据线D2的引线与栅极204b连接的交叉点 用激光打出接触孔;并在数据线D2与栅极204b连接的交叉点和对应于数据线D2的引线与 栅极204b连接的交叉点的二外侧打出用于断开电路连接的切割线;形成包括短路棒G以及 短路棒G对应的冗余部202-1、202-2在内的修复旁路,修复完成由数据线D2产生的断点缺 陷(对应数据线D2的电流流向如图22所示)。类似地,图23显示了本发明线路修复结构用于修复数据线D1和D3产生断点缺陷 的示意图,在此不再赘述。再有,如图24,在图20所示的线路修复结构的基础上,与短路棒G、B类似,短路棒 R延伸形成有与短路棒R电性连接的冗余部201-1和与冗余部201-1在不同层并绝缘连接 的冗余部201-2。短路棒R、短路棒G和短路棒B分别延伸形成冗余部之间成同向分布,即 冗余部201-1、冗余部202-1与冗余部203-1同向,冗余部201-2、冗余部202-2与冗余部 203-2同向,使得所述短路棒与其对应的冗余部一起构成例如为U字形的非闭合环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线路修复结构能够修复发生在外围区域的一条或多条扫描 线和/或数据线的断点缺陷,而不能对发生在显示区域内的断点缺陷进行修复。因此,本发 明的发明人对线路修复结构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如图25所示,在图20所示的线路修复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分别对应于短路棒G 和短路棒B的冗余部202-3、202-4和203-3,203-4,使得形成的线路修复结构除布设于外 围区域207之外还布设于显示区域208。可以看出,短路棒G延伸形成冗余部与短路棒B 延伸形成冗余部成同向分布,即冗余部202-1与冗余部203-1同向,冗余部202-2与冗余部203-2同向,冗余部202-3与冗余部203-3同向,冗余部202-4与冗余部203-4同向,使得所 述短路棒与其对应的冗余部一起构成非闭合环结构,例如为己字形。这样,就能同时修复发 生在外围区域207和显示区域208的一条或多条扫描线和/或数据线的断点缺陷。具体的 线路修复方法可参阅图21至图23中的内容。另外,如图26,在图14所示的线路修复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分别对应于短路棒R 的冗余部201-3、201-4、短路棒G的冗余部202-3、202-4和短路棒B的冗余部203-3,203-4, 使得形成的线路修复结构除布设于外围区域207之外还布设于显示区域208。可以看出, 短路棒R、短路棒G和短路棒B分别延伸形成冗余部之间成同向分布,即冗余部201-1冗余 部202-1与冗余部203-1同向,冗余部201-2、冗余部202-2与冗余部203-2同向,冗余部 201-3、冗余部202-3与冗余部203-3同向,使得所述短路棒与其对应的冗余部一起构成例 如为己字形的非闭合环结构。这样,就能同时修复发生在外围区域207和显示区域208的 一条或多条扫描线和/或数据线的断点缺陷。具体的线路修复方法可参阅图21至图23中 的内容。可选地,本发明的所述短路棒201还可以进一步的包括另一条冗余部,所述另一 条冗余部可以将所述短路棒201与所述冗余部201-2交叉,这样所述短路棒201、所述荣誉 簿201-1、201-2以及所述另一条冗余部可以形成一个闭合环,形成的所述闭合环可以修复 两条断线;当然所述短路棒202和203也可以包括各自的另一条冗余部。可选地,所述短路棒202还可以包括一条其它冗余部,所述其它冗余部可以与冗 余部202-2、202-3、202-4形成闭合环,所述闭合环也可以修复两条断线。可选地,所述线路修复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包括构成切换开关的三个栅极甚至更 多的栅极,这都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较容易想到的,所以不再进行阐述。总之,本发明的线路修复结构及其修复方法灵活简单,并可以修复多条断线,能在 很大程度上降低不良率,降低制造成本。虽然本发明己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 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 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线路修复结构,所述线路修复结构包括阵列基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具有以横向和纵向方式交叉排列的扫描线和数据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短路棒,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外围区域,所述短路棒连接至少一条所述扫描线和/或所述数据线;冗余部,对应所述短路棒,至少一条所述冗余部与至少一条所述短路棒交叉,所述冗余部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和/或外围区域,所述冗余部与至少一条所述扫描线和/或所述数据线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棒包括第一短路棒和 第二短路棒,其中所述第一短路棒连接于奇数条的扫描线或数据线,所述第二短路棒连接 于偶数条的扫描线或数据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路棒和所述第二短 路棒分别对应的冗余部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短路棒和所述第二 短路棒分别对应的冗余部成同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棒分为红、绿、蓝短路 棒,分别连接于表征红、绿和蓝三原色像素的扫描线或数据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绿、蓝短路棒中的两 条短路棒分别对应的冗余部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绿、蓝短路棒中的至 少两条短路棒分别对应的冗余部成同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棒与所述扫描线和 /或数据线平行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棒设于同一导电层 或不同导电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扫描线导电层或 数据线导电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开关,所 述切换开关的栅极由所述冗余部中的一条或几条组成,至少一条所述短路棒通过所述切换 开关与所述扫描线或数据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部与所述短路棒一起 构成闭合环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部与所述短路棒一起 构成非闭合环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闭合环结构为U字形或 己字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冗余部之间构成闭合 环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冗余部之间构成非闭 合环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闭合环结构为U字形或 己字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部之间电性连接或绝缘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部由所述短路棒延伸 形成。
20.根据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路修复结构的修复方法,所述线 路修复方法包括当所述扫描线/数据线出现断点时,确定出现断点的扫描线/数据线; 选定第一冗余部,所述第一冗余部与所述出现断点的扫描线/数据线交叉; 确定修复的短路棒,所述修复的短路棒与所述第一冗余部对应; 选定第二冗余部,所述第二冗余部与所述修复的短路棒对应,所述第二冗余部与所述 出现断点的扫描线/数据线交叉,且所述第一冗余部和所述第二冗余部位于所述断点两 侧;将所述第一冗余部和所述第二冗余部分别与所述出现断点的扫描线/数据线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线路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冗余部或 所述第二冗余部进行切割,所述切割的位置邻近所述第一冗余部或所述第二冗余部与所述 出现断点的扫描线/数据线连接点。
全文摘要
一种平板显示装置的线路修复结构及其修复方法,所述线路修复结构包括短路棒,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外围区域,所述短路棒连接至少一条所述扫描线和/或所述数据线;冗余部,对应所述短路棒,至少一条所述冗余部与至少一条所述短路棒交叉,所述冗余部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和/或外围区域,所述冗余部与至少一条所述扫描线和/或所述数据线交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线路修复结构不仅能同时修复一条或多条的扫描线和/或数据线导致的断点缺陷,还能针对显示区域和/或外围区域的断点缺陷进行修复,大大提高修复的良率。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930128SQ200910054058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
发明者李治福, 杜雷, 梁艳峰, 温琳, 赵文刚, 黄贤军 申请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