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提取部件的导光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59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光提取部件的导光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照明,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加强来自光源的照度(luminous intensity)的照明制品。
背景技术
透射型液晶显示器(LCD)面板为对其它类型的显示器提供了一种紧凑、重量轻的替代物,但需要某种类型的背光照明来提供调制用的光线。LCD和类似显示器的背光照明 通常由相对于观看者而言置于IXD面板背后、且使来自一个或多个光源的光改变方向通 过LCD面板的光提供表面来提供。一种示例类型的光提供表面是导光板(LGP)。LGP起到 波导的作用,利用全内反射(TIR)将从沿其侧边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光源接收到的入射光变 向。要在LGP上形成某些类型的表面部件以便将内部反射的光提取并使之朝着显示器面板 改变方向。利用LGP的照明装置的一个示例可参见授予Goto等人的题为“导光板和利用 该导光板的表面光源(LIGHT GUIDE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USING THE LIGHT GUIDE PLATE) ” 的美国专利 US 5,999,685。诸如Goto等人的公开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之类的解决方案中所存在的缺点是常 规导光板相对较厚、总体积较大。常规LGP往往会超过LCD面板本身的厚度。随着比如在 移动设备中所采用的较小显示器的出现,以及随着诸如发光二极管(LED)之类的更紧凑的 固体光源的发展,需要能提供更薄、更轻、而且比现有设计更有柔性的LGP解决方案。随着 显示器在尺寸上越来越小、而且越来越多地使用更有柔性的基板,越来越需要更有柔性的 LGP,厚度上在向1毫米靠近。已经针对LGP装置提出了适于较小而更有柔性的显示器的多种解决方案。然而, 迄今提出的解决方案有一些限制了它们的实用性或使它们难以制造的先天性缺点。例如, 已经提出了形成在LGP表面中的多种类型的光提取部件。然而,所提出的许多光提取部件 的几何外形需要诸如喷射模塑法或热压模塑发之类的制造方法。这些制造方法在材料较厚 时可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LGP厚度减小,就越来越困难,越来越不实用。例如,所提出的许 多解决方案要求表面光提取部件具有90度的垂直壁。在所需要大小,用已知的塑料材料, 利用任意方法都非常难以在此尺度上制造出锐利角度(sharp angles)。另有一些解决方案 要求部件具有较高的高度宽度的高宽比,因类似原因难以制造这种部件。虽然这样的结构 理论上可能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虽然将它们制造出来也是可能的,但它们所呈现的制造问 题使得所提出的许多设计对于批量生产而言不具备实用性。人们似乎几乎没有注意到如何 能经济地批量生产具有锐利角度的侧壁的光提取部件的LGP。因此,认识到存在着对允许使用柔性材料、生产出外形较薄的产品、以及针对大量 制造而设计的导光表面解决方案的需求。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光制品,其包括膜基板,其具有包括多个分立表面部件的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和基本垂直于该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的入射边,其中该多个分立表面部件中的每一个表面部件沿基本平行于入射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 各个表面部件沿长度方向所取的截面具有正斜率部分、基本平坦部分、以及负斜率部分,以 及其中在穿过正斜率部分的第一位置所取的第一宽度方向截面具有与在穿过负斜率部分 的第二位置所取的第二宽度方向截面相同的形状。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光制品,其包括膜基板,其具有包括多 个分立表面部件的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和基本垂直于该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的入射边, 其中该多个分立表面部件中的各个表面部件沿基本平行于该入射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 各个表面部件沿长度方向所取的截面具有正斜率部分、基本平坦部分、以及负斜率部分,以 及在同一表面部件内沿垂直于长度方向所取的宽度方向截面具有相同的顶点曲率。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a)空间光调制器,其被 配置成响应于输入图像信号调制入射照明;b)导光制品,其包括膜基板,其具有包括多个 分立表面部件的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和基本垂直于该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的入射边,其 中该多个分立表面部件中的各个表面部件沿基本平行于入射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各个 表面部件沿长度方向所取的截面具有正斜率部分、基本平坦部分、以及负斜率部分,以及其 中穿过正斜率部分所取的第一宽度方向截面与穿过负斜率部分所取的第二宽度方向截面 形状相同;以及c)光源,其被设置成将光引导至导光制品的入射边中以便变向为至该空间 光调制器的照明。


图1示出利用本发明的导光膜的显示装置。图2示出一个实施例中的导光膜的立体图。图3A、3B、3C、以及3D示出入射光在导光膜表面的部件处的光特性。图4是示出一个实施例中导光膜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5A是一个实施例中导光膜上的部件的俯视图。图5B是图4的导光膜上的凸出状膜表面的部件的侧视图。图5C是图4的导光膜上的部件的侧视图,其中在膜表面中形成了腔。图6A是示出截面对称性的典型凸出部件的放大图。图6B是图6A中的部件的剖视图,其示出截面。图6C是图6A中的部件的立体图,其示出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横向截面,一个截面 穿过正斜率部分,另一截面穿过部件的负斜率部分。图7A是典型凹进状部件的放大图,其示出截面对称性。图7B是图7A中的部件的剖视图,其示出截面。图8A是替换性凸出部件的放大图,其示出截面对称性。图8B是图8A中的部件的剖视图,其示出截面。图8C示出沿顶点重叠的截面的交集。图8D示出用于图8A和8B中的部件的模具腔。图9是利用载体制造导光膜的示意图。图10是不使用载具制造导光膜的示意图。
图11是利用图案化传动带制造导光膜的示意图。图12以示意图形式示出利用UV固化的用于制造导光膜的制造装置。图13是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备图案化辊的立体图。图14是在辊表面中形成的腔的截面图。图15A、15B、15C、以及15D示出用于刻划辊表面的多个划针实施例。图16和17示出导光膜的不同实施例的特写图。附图标记说明10显示器装置12 光源14 膜16LCD 显示器18照明装置20 导光膜(LGF)22入射边24,28 表面26光提取部件30挤出机32热塑材料34 基板36供应源38辊隙区40支承部42图案化辊44 膜46 卷轴50图案化带52 腔54 划针60切入区62近似平坦区64切出区66反射表面80涂料器82 载体別材料90UV 辐照器100模制装置110制造装置
A顶点曲率
C1,C2,C3 截面L 长度W 宽度
P1,P1,,P2,P3 位置Tl,Tl,截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其以截面形式示出了具有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导光制品、导光膜(LGF)20 的照明装置18的显示装置10的实施例。光源12引导光照穿过LGF 20的入射边22。LGF 20使此光照变向向外,穿过一个或多个可任选的光增强或光变向膜14至对光照进行调制 的空间光调制器,在这里,光调制器是IXD显示器16。光源12可使用多种类型的发光元件中的任一种。用于膝上型计算机和较大显示 器的常规LGP已使用了 CCFL(冷阴极荧光灯)。本发明的LGF 20可使用这种较厚类型的光 源,但与诸如LED等线性阵列或其它线性固体光源之类一起使用比较有利。图2中的立体图示出照明装置18中的LGF 20的外观及其光出射输出表面24。如 图2所示,光源12将光照引导至基本垂直于输出表面24的入射边22中。分立的光提取部 件26形成在输出表面24上,或者形成在底面28上,以使输出表面24和底面28中的一个 或两者都是图案化表面。如可在随后的附图中可更具体地看到,光提取部件26在尺寸上沿 LGF 20的长度方向L延伸,且在垂直于长度方向L的宽度方向W上较窄。光源12 —般沿长 度方向L安排。光提取部件26可以以相等间隔在空间上分布于表面24或28之上;然而, 其中光提取部件26的空间分布在随宽度方向W上随着到入射边22的距离而变化的各实施 例是有优势的,如图2所示和随后描述。图3A、3B、3C、以及3D以截面图示出光提取部件26在图案化表面上的不同安排,图 案化表面可以是输出面24也可以是底面28。这些图中的虚线表示示出光提取部件26的特 性的不同的示例光路。光按照导光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原理——全内反射(TIR) 在LGF 20内引导。无论光提取部件26是凸出表面24或28或是形成在其中,光提取部件 26的一般功能是阻挠TIR,使光从LGF 20中逸出。图3A和3B示出在输出表面24上形成 的两种类型的光提取部件26的光特性,这两种类型的光提取部件26分别凸出或凹进表面。 在任一种情况下,当内反射光照在光提取部件26的表面上时,它被从输出表面24向外引 出ο图3C和3D示出其中光提取部件26在底面28上形成的替换性实施例。在这些实 施例的情况下,设置反射表面66作为照明装置18(图1和2)的一部分,用于使已利用光提 取部件26提取的光变向。反射表面66使光变向回穿LGF 20并穿输出表面24向外而出。图4的立体图示出具有在上表面24上形成的多个光提取部件26的LGF 20的一 部分。光提取部件26如参考图3A-3D所描述地工作,按照Snell定律从LGF 20内提取反 射光。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光提取部件26不同于在其它专利申请中用于导光装置的各种 类型的光提取结构。例如,其它导光手段使用了来自散射微粒、印刷点、表面粗糙化的衍射 效应或散射。不同于利用衍射光栅或随机散射来分布光的结构,光提取部件26可以说能很大程度上以一种确定性的方式操纵光线,从而在LGF 20内以给定角度提供可预知的光照 路径。因而使用光提取部件26的实施例仅产生较小百分比的因为随机效应、或形状和材料 中的缺陷造成的输出光。图5A、5B、以及5C示出多个实施例中部件26的总体几何形状。图5A是部件26的俯视图。图5B是同一部件26的侧视图。图5C示出其中部件26被形成到表面24之中而 不是从其中凸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C中的形状能替换性地被认为是用来在LGF 20的 膜表面上模制部件26的腔的形状,如下文将具体描述。具体参考图5C,根据部件26的相应的模具腔可以看出部件26的此一形状有三 个部分⑴切入区(cutting-in region)60 ; (ii)近似平坦区62 ;以及(iii)切出区 (cutting-out region) 64ο考虑纵向截面,如图5C的视图所示,切入区60和切出区64的 斜率相反,一个是正斜率而另一个是负斜率,且均向基本具有零斜率的近似平坦区62向内 倾斜。区60、62、以及64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其特征性的纵向和截面形状,该形状是基于其相 应的模制元件是如何利用图案化辊加工和制造的,如下文将具体描述。应当注意在本发明的环境下,术语“正斜率”和“负斜率”是彼此相对的,且可被用 来指代用来形成部件26的模具腔的形状。考虑长度方向截面,无论凸出表面还是凹进表 面,各个部件26都具有相对而言相反的斜率正斜率部分和负斜率部分。因为部件26被形成的方式所致,它们可具有各处相同的特征性截面形状,该特征 是常规导光提取部件设计所不具备的。图6A和6B的立体图详细示出此一截面对称性。图 6A和6B示出穿过部件26的截面,这些截面系沿宽度方向W所取且取在关于长度L的多个 位置(这里示为位置P1、P2、和P3)处。图6B示出部件26的剖面图且示出沿所示各个位置 Pl、P2、和P3所取的截面的基本形状。如图6B的示例所示,各个位置Pl、P2、和P3处的截 面具有在由公差和材料施加的限制范围内基本相同的三角形形状,作为“相似三角形”。关 于图5C,可以看出图6A和6B示出在上述部件26形状的三个部分的每一个内所取的截面。 即对于部分(i),穿过切入区60的截面在位置Pl处获得;对于部分(ii),穿过近似平坦区 62的截面在位置P2处获得;对于部分(iii),穿过切出区64的截面在位置P3处获得。如图6B所示,部件26内的各个截面具有相同的顶点曲率,在这些取样截面中标示 为A。顶点曲率本身在一个截面与下一截面间不改变。在图6B中所示的几何形状情况下, 能理解在穿过正斜率区60的某一位置处所取的第一横向截面与在穿过负斜率区64的某一 其它位置处所取的第二横向截面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图6C的立体图示出其中此关系得 以保持的具体实例。这里,示出了两个横向三角形截面,在位置Pl处取的三角形截面Tl, 和在位置ΡΓ处取的另一三角形截面Tl’。三角形截面Tl和Tl’具有相同形状,在对各自 的材料和尺寸的制造公差范围内是等同的。截面Tl穿过对应于切入区60的正斜率部分所 取;等同形状的截面Tl’在穿过对应于切除区64的部件负斜率部分的某一点处所取。其中 在沿切入区60的第一位置所取的宽度方向截面与在沿切出区64的第二位置处所取的宽度 方向截面在尺寸上匹配的此一横截面对称性安排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同样适用。图7A和7B的立体图也示出横截面,这里是穿过凹进表面24、而不是如图6A和6B 的实施例中一样凸出的部件26。同样,在部件26内,各个位置P1、P2、和P3处的横截面具 有相同的顶点曲率A以及在此实例中的相同形状。以相同的方式,图8A和8B示出具有弧形的横截面外形的示例性部件26。这里,分别在位置P1、P2、和P3处所取的横截面C1、C2、和C3的顶点曲率A对于部件26的任意高度都一样。如同以上参考图6A-6C中的部件26所描述,在穿过切入区60的某一点处所取的 一个宽度方向截面和在穿过切出区64的某一点处所取的另一个宽度方向截面这两个宽度 方向截面在尺寸上的等同同样适用于图8A和8B中的部件26。要重点注意的是,对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部件26的顶点曲率本身在一个截面与 下一个截面间并不改变,尽管部件26的高度(或深度)在两个位置之间可能有所不同。这 意味着,当同一部件26的任意两个截面的空间轮廓一个重叠在另一个上时,它们的公共交 集包括顶点。这对于图8C的示例中的两个截面Cl和C2示出。如粗体所示的Cl和C2的 截面轮廓的交集包括顶点A。如下所述,存在此一关系是因为部件26制造的方式。图8D的截面图示出可用来模制具有弧形侧面的模制部件的模具腔的设计,以及 如针对图6A-7B中的部件26的解剖构造所示一样的加工形状和区域安排如何应用。艮口, 针对各个部件26的模具的形状通过形成(i)负斜率切入区60、(ii)近似平坦区62、以及 (iii)正斜率切出区64来完成。这些区域中的每一个的相对比例可以改变,切入区60和切 出区64的斜率值同样也可以不同。也可以形成具有图8A所示凸出形状的部件26的凹进 版本。穿过部件26所取的截面同样与工具形状有关,如下文具体描述。概言之,可观察到对于部件26的任意一个,至少以下特性适用(a)表面部件在尺寸上沿长度方向延伸。此方向基本平行于入射边22并垂直于入 射进LGF 20的光的方向。(b)在各个表面部件26内的任一位置,垂直于长度方向所取的截面共有相同的顶 点曲率,如参考图8C所描述。(c)对于在切入区60内的任一位置处所取的宽度方向截面,存在在切出区64内的 某一位置处所取的相同形状和尺寸的相应的宽度方向截面。(d)各个部件26的形状都有切入区60、近似平坦区62、以及切出区64。切入区60 和切出区64斜率相反。(e)部件26可从LGF 2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凸出,也可凹进任一表面内。部件26的制造本发明的导光膜20的优点是其针对利用卷装进出工艺(roll-to-rollprocess) 制造方法的设计,这些工艺包括诸如挤压辊模制、利用紫外光辐照固化的辊模制、以及采用 一个或多个图案化辊子的类似的模制技术。在挤压辊模制中,熔化的热塑材料利用一个或 多个图案化辊子通常被挤压在基板或载体材料上。在辊隙之间通过后,材料由此形成薄膜。 一个或多个图案化辊子在被挤压材料通过辊隙时在被挤压材料上压印出图案。图9的示意图示出可用于制造膜形式的导光膜20的挤压辊模制装置100。在此实 施例中,挤出机30将诸如聚合物之类的未固化热塑材料32提供在从供应源36馈送的基板 34之上。基板34可由用于热塑材料32的相同材料形成,或可由诸如例如纸张、薄膜、或织 物之类的其它片材上形成。熔态热塑材料32与基板34通过诸如压辊之类的支承部40与 图案化辊子42之间的辊隙38。当热塑材料32通过辊隙38时,支承部40和图案化辊42将 热塑材料32压向基板34,形成基板膜44,而辊上的图案被压印到所得膜44中。压印图案 是图案化辊42的表面的负象(negative)。然后热塑材料32被冷却至其熔化温度之下,或 以其它方式固化,然后基板膜44被卷绕到基板收取卷轴46上以便进一步加工。
图10的替换性挤压辊模制实施例在不使用基板或载体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将未固 化热塑材料32挤出来形成膜44。挤出机30使热塑材料32熔化并将其提供至支承部40与 图案化辊子42之间的辊隙区38。当其冷却时,辊表面上的图案被压印到膜44的表面中而 形成膜44。然后,经图案化和冷却的膜44被卷绕到基板收取卷轴46上以便进一步加工。 图11示出使用图案化带50的另一类型的模制装置100的示意图。图案化带50 本身利用参考图9和10所描述的图案化辊压制造方法形成。于是,根据其图案化结构,图 案化带50承载着主图案化辊42的压印,其充当通常所称之的“阴”模制元件。为了形成膜 44,未固化的热塑材料32被馈送至图案化带50与支承部40之间的辊隙区38。通过此安 排,形成在膜44上的表面图案与图案化辊42表面上的图案相同。例如,之前参考图7A和 7B所描述的凹进表面图案可利用图案化带50或类似的模制元件形成。图12以示意图形式示出利用UV固化来制造LGF 20的制造装置110。涂料器80 将一层未固化材料84涂覆到载体82或其它支承体。然后图案化可通过利用图案化辊42 压印未固化材料来完成。其后,UV辐照器90可用来促进所涂覆层的固化以使其与其压印 图案一起固化,从而形成然后卷绕到卷轴46上的膜44。膜44可包括载体82部分或可将之 舍弃。对于图9至图12的实施例,图2至图8D的示例中所示的部件26的形状和安排由 在图案化辊子42上形成的图案限定。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通过使用划针在辊的表面内形成 有形状的腔的安排来产生此图案。用来形成这些腔的具体方法产生的优点是高产量的制造 膜44。图13的示意图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图案如何在用于制造LGF 20的辊的表面 上形成的。通过在许多个分立的位置处刻划辊表面,从而将诸如金刚石刀具之类的划针 (stylus) 54弓丨导到辊表面中,腔52可形成在辊表面之中。为促进此过程,在划针54位置与 辊表面之间提供相对转动,如旋转箭头R所示。图14的截面侧视图是在图13中所示的D-D处从辊表面穿过一个腔52在长度方 向所取的。暂时返回参考图5C和8D,可以看出腔52具有类似于参考凹进部件26所描述的 切入区60、近似平坦区62、以及切出区64。切入区60在划针54最开始刺入辊42表面时形 成,并当旋转进行时被进一步驱入该表面。近似平坦区62在划针54被反转方向以开始离 开辊42表面之前被暂时保持在原位时形成。切出区64是划针54逐渐退回的结果。腔52 的斜率和深度不限于本文中给出的示例中所示的斜率和深度,且在同一图案化辊子42中 可不同。因为腔52以此方式从辊表面切出,所以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用来模制部件26的腔 52具有相同的顶点曲率且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如较早参考图6A到8D所描述。部件26的 截面形状与相应的划针54的形状相同。此工艺还赋予部件26与众不同的宽高比沿对应 于图案化辊子42的转动矢量(或沿围绕图案化辊子42的划针54)的长度L方向延长,而 在宽度尺寸W发明一般较窄。因此,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利用辊子的相对转动和划针周期性的插入间和深度以在 图案化辊42上获得腔52的图案,进而如图9、10、和12所示当该图案被直接模制到膜中或 如图11所示当该图案被模制到图案化带50中时成为部件26。在多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导光膜20可在一个或两个表面上被图案化。对于双面图案化而言,可将第二图案化辊和其它支承部件添加到图9、10、11、和12所示的基本工艺 流程中。对于图案化辊子42,许多不同的配置是可能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图案化辊子42 具有诸如铬、铜、或不锈钢之类的金属表面。可使用适用于金刚石刀具或其它划针以及与挤 压辊模制兼容的其它材料,包括某些塑料。可使用金属套筒或其它外部结构。划针54可以是许多种材料的任一种,基于其用于以所描述的总体方式形成腔52的合适程度。使用金刚石划针对于精确地形成小尺寸的部件26尤其有利。划针形状可以在 一定范围内改变。图15A-15D示出划针形状的一些可能的形状类型。图15A示出其中顶点 曲率接近锐利角度(sharp angle)的基本线性形状。图15B和15C示出更为弓形的形状。 图15D示出同时具有线性和弓形部分和较尖锐的顶点曲率的划针。在导光膜20的表面上 形成的部件呈所选择的划针尖的形状。用同一划针54形成的各个部件26具有相同的顶点 曲率。刀具的几何形状可具有直的或弧形的部分,且可以是比如线性的、三角形的、梯形 的、球形的、双曲线的、或圆锥形的。当刀具形状是弧形的时,部件26的截面部分将共用相 同的曲率。光提取部件26的分布和大小如上文所述,其中部件26具有不同的每单位面积密度分布的LGF 20的实施例是 有优势的。例如,对于导光膜20的最接近光源的部分可以存在每单位面积较少的部件26。 通过控制在刻划图案化辊子42时所制造的腔的深度,部件26也可以在相对大小以及分布 上不同。可用一个以上划针54来刻划辊子42。图16和17示出利用图案化辊形成的LGF 20的两个不同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6 中的实施例在部件26之间具有一些规则的间隔;比较起来,图17的实施例具有更多的随 机间隔。例如,图16中的部件26的标定宽度和长度是7.2 μ mX 100 μ m。对于图17的实 施例,最大的部件26的标定尺寸是8. 6 μ mX 112 μ m ;不过,在此示例中LGF 20也有较小的 部件26。大小和分布考虑包括诸如导光制品的最终用途和与该制品一起使用的背光LC装 置的尺寸属性之类的因素。部件26的分布的另一考虑涉及在结合LCD或其它光调制器部 件使用LGF 20时最大限度减小可视频率和最大限度减小可能的频率差拍波形(frequency beat pattern)0所使用的材料LGF 20可由各种类型的透明材料中的任一种形成,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碳 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在导光膜的图案化表面上形成的部件有助于为LCD和其它类型的背光显示器尤 其是较小的显示器和便携设备提供照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提供能以Imm或更少厚度制造 的导光膜。这使本发明的LGF对与LED或激光器阵列以及其它线性固态光源阵列一起使用 尤其有利。
权利要求
一种导光制品,包括膜基板,所述膜基板具有包括多个分立表面部件的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和基本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的入射边,其中所述多个分立表面部件中的各个表面部件沿基本平行于所述入射边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其中所述各个表面部件在沿所述长度方向的截面上具有正斜率部分、基本平坦部分、以及负斜率部分,且其中在穿过所述正斜率部分的第一位置处所取的第一宽度方向截面与在穿过所述负斜率部分的第二位置处所取的第二宽度方向截面形状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基板是聚合物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表面部件中的表面部件凸出 所述图案化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表面部件中的表面部件凹入 所述图案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宽度方向截面是三角 形形状。
6.一种导光制品,包括膜基板,所述膜基板具有包括多个分立表面部件的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和基本垂直于 所述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的入射边,其中所述多个分立表面部件中的每个表面部件沿基本平行于所述入射边的长度方向 延伸,以及其中所述各个表面部件在沿长度方向所取的截面上具有正斜率部分、基本平坦部分、以及 负斜率部分;以及在同一表面部件内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具有相同 的顶点曲率。
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a)空间光调制器,其被配置成响应于输入图像信号调制入射照明;b)导光制品,所述导光制品包括膜基板,所述膜基板具有包括多个分立表面部件的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和基本垂直于 所述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的入射边,其中所述多个分立表面部件中的各个表面部件沿基本平行于所述入射边的长度方向 延伸;以及其中所述各个表面部件在沿长度方向所取的截面上具有正斜率部分、基本平坦部 分、以及负斜率部分;以及其中穿过所述正斜率部分所取的第一宽度方向截面与穿过所述 负斜率部分所取的第二宽度方向截面形状相同;以及c)光源,其被设置成将光引导至所述导光制品的入射边,以便变向为至所述空间光调 制器的照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固体光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设 置的反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导光制品与所述空间光 调制器之间设置的光变向膜。
全文摘要
一种导光制品包括膜基板,该膜基板具有包括多个分立表面部件的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和基本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图案化表面的入射边。多个分立表面部件中的各个表面部件沿基本平行于所述入射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各个表面部件在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上具有正斜率部分、基本平坦部分、以及负斜率部分。在穿过正斜率部分的第一位置处所取的第一宽度方向截面与在穿过负斜率部分的第二位置处所取的第二宽度方向截面形状相同。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1846289SQ20091013244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7日
发明者J·李 申请人:Skc哈斯显示器薄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