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83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合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合光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分色镜(dichroic mirror) 的合光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显示一现有合光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合光装置100包含交叉设 置的一第一分色镜102(dichroic mirror)及一第二分色镜104。蓝光IB可由第一分色镜 102反射并穿透第二分色镜104,红光IR可由第二分色镜104反射并穿透第一分色镜102, 绿光IG可穿透第一分色镜102及第二分色镜104,如此可获得将来自不同方向的色光转至 沿同一方向输出的效果。请再参考图2的现有合光装置100的放大示意图,依现有的合光装置组装方式,第 二分色镜104包含两个分色镜区块104a、104b,且区块104a及区块104b对齐同一基准面 A-A'以对称设置于第一分色镜102两侧。因此,举例而言,当蓝光IB’入射至图2的两水平 虚线范围内的合光装置100时,因两水平虚线范围内的部分不具有能让蓝光IB’反射的分 色镀膜FL(因被第一分色镜102截断),如此蓝光IB’即未被反射并直接穿透分色镜而成 为无效光。因此,合光后蓝光光束会于中间产生一块阴影区域Sl而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品 质。再者,如图3所示,当绿光IG’入射至图3的两垂直虚线范围内的合光装置100时,绿 光IG’于折射后会偏离合光方向而成为无效光,因此合光后绿光光束同样会于中间产生一 块阴影区域S2。另一方面,即使将分色镜的分色镀膜FL移至另一侧,仍有同样的阴影区域 产生。举例而言,当第一分色镜102的分色镀膜FL由左侧移至右侧,于合光后蓝光光束同 样会于中间产生一阴影区域Sl (图4),绿光光束同样会于中间产生一阴影区域S2(图5)。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合光阴影区域以提高成像品质的合光装置。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合光 装置,包含一第一分色镜、一第二分色镜以及一第三分色镜。第二分色镜设置于第一分色镜 之一第一侧上并与第一分色镜夹一角度,第三分色镜设置于第一分色镜的一第二侧上,第 一分色镜的第二侧背向第二分色镜,且第三分色镜大致平行第二分色镜。第二分色镜与第 三分色镜彼此沿第一分色镜错位一段距离。于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分色镜的厚度为t且折射率为n,则错位距离d符 合如下关系式
权利要求
一种合光装置,包含一第一分色镜;一第二分色镜,设置于该第一分色镜的一第一侧上并与该第一分色镜夹一角度;以及一第三分色镜,设置于该第一分色镜的一第二侧上,该第一分色镜的该第二侧背向该第二分色镜,且该第三分色镜大致平行该第二分色镜;其中该第二分色镜与该第三分色镜彼此沿该第一分色镜错位一段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色镜的厚度为t,该第一分色 镜的折射率为n,且该错位距离d符合如下关系式2t0.1 mm < d < ,mm“2-1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色镜用以使一第一波长段范 围内的光束穿透,该第二分色镜及该第三分色镜用以使一第二波长段范围内的光束穿透, 且该第二波长段与该第一波长段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色镜用以反射红光并使绿光 穿透,该第二分色镜及该第三分色镜用以反射蓝光并使绿光穿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色镜用以反射蓝光并使绿光 穿透,该第二分色镜及该第三分色镜用以反射红光并使绿光穿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色镜的一第一侧面上形成一 第一分色镀膜,该第二分色镜的一第二侧面上形成一第二分色镀膜,该第三分色镜的一第 三侧面上形成一第三分色镀膜,且该第二分色镀膜与该第三分色镀膜面向同一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色镜的一第一侧面上形成一 第一分色镀膜,该第二分色镜的一第二侧面上形成一第二分色镀膜,该第三分色镜的一第 三侧面上形成一第三分色镀膜,且该第二分色镀膜与该第三分色镀膜面向不同方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分色镜及该第三分色镜分别大 致垂直该第一分色镜。
9.一种合光装置,包含一第一分色镀膜,用以使一第一波长段范围内的光束穿透;一第二分色镀膜,设置于该第一分色镀膜的一第一侧上并与该第一分色镀膜夹一角 度,用以使一第二波长段范围内的光束穿透且该第二波长段与该第一波长段不同;以及一第三分色镀膜,用以使该第二波长段范围内的光束穿透,该第三分色镀膜设置于该 第一分色镀膜的一第二侧上,该第一分色镀膜的该第二侧背向该第二分色镀膜,该第三分 色镀膜大致平行该第二分色镀膜,且该第三分色镀膜的延伸方向不重合该第二分色镀膜的 延伸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色镀膜、该第二分色镀膜及 该第三分色镀膜分别形成于一透明载体上,该透明载体的折射率范围大致为1. 49至1. 65 且该透明载体的厚度范围大致为0. 3mm至1. 0m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分色镀膜与该第三分色镀膜 彼此沿该第一分色镀膜错位一段距离,形成有该第一分色镀膜的该透明载体的厚度为t且形成有该第一分色镀膜的该透明载体的折射率为n,且该错位距离d符合如下关系式 It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分色镀膜与该第三分色镀膜彼 此沿该第一分色镀膜错位一段距离,且该错位距离大致等于形成有该第二分色镀膜的该透 明载体的厚度或形成有该第三分色镀膜的该透明载体的厚度。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分色镀膜及该第三分色镀膜分 别大致垂直该第一分色镀膜。
全文摘要
一种合光装置,包含一第一分色镜、一第二分色镜及一第三分色镜。第二分色镜设置于第一分色镜之一第一侧上并与第一分色镜夹一角度,第三分色镜设置于第一分色镜之一第二侧上,第一分色镜之第二侧背向第二分色镜,且第三分色镜大致平行第二分色镜。第二分色镜与第三分色镜彼此沿第一分色镜错位一段距离。
文档编号G02B27/12GK101968571SQ20091016466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7日
发明者戴殷杰, 蔡樟谙, 薛梅 申请人:昆山扬明光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