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碳粉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478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碳粉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碳粉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中广泛应用到一 种碳粉盒,其内填充有碳粉,并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美国专利US7650097公开了一种碳粉盒结构;如图1所示,该碳粉盒20包括碳粉 筒21、驱动齿轮60、驱动轴61、动力传输部件65、送粉元件50、供应部分23、滑块30和供粉 口 25;碳粉筒21内填装有碳粉T,驱动齿轮60接收外界的动力旋转,并通过驱动轴61、动 力传输部件65将动力传送给送粉元件50 ;送粉元件50接收动力后旋转,送粉元件50的旋 转将碳粉T输送到供粉口 25,碳粉T从供粉口 25流出。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1.对送粉元件50的形状、长度有一定的要求,如送粉元件50的形状、长度达不到 要求,则会出现送粉不良;送粉元件50的长度太长会影响供应部分23上滑块30的正常滑 动,送粉元件50太短会造成送粉不良,出粉口 25供粉不足;2.由于送粉元件50做旋转运动,送粉元件50的转速必须很快,否则会出现供粉不 足的缺陷;因此动力从驱动轴61通过动力传输部件65传到送粉元件50时,动力传输部件 65的传动比必须很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产生送粉不足及技术要求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 了一种送粉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碳粉盒;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包括接收来自外界驱动力的驱动齿轮、送粉元件和将 所述驱动力传输给送粉元件的动力传输机构,所述驱动齿轮绕驱动齿轮旋转轴旋转,所述 动力传输机构将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送粉元件的沿所述驱动齿轮旋转轴方向 的往复滑动,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动力传输部件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接收来自驱动齿 轮的动力旋转,所述驱动轴将旋转动力传输给所述动力传输部件;所述动力传输部件上设 置有S型滑轨,所述送粉元件上设置有与所述S型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S型滑轨为S型凹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S型凹轨相匹配的凸轨。所述S型滑轨为S型凸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S型凸轨相匹配的凹轨。所述动力传输部件外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动力传输部件包括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第一旋转件设置有多个突起和 凹槽,第二旋转件上对应地设置有多个突起和凹槽;第一旋转件的突起与第二旋转件上的 凹槽相对应,第一旋转件的凹槽与第二旋转件上的突起相对应;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 保持一定距离,在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上的突起与凹槽之间形成所述的S型凹轨。
所述动力传输部件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S型凸轨。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形成所述凹 轨。还包括有导弓ι元件,所述导引元件与所述送粉元件连接限制所述送粉元件做旋转 运动。所述导引元件内两侧设置有导引槽,所述送粉元件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导引槽匹 配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引槽滑动连接。一种碳粉盒,包括壳体、容纳在壳体内部的碳粉、设置在壳体上的供粉口和上述送 粉装置。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动力传输机构将驱动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送粉 元件的沿所述驱动齿轮旋转轴方向的往复滑动,及利用送粉元件的左右滑动进行送粉,改 变了送粉元件原来的旋转运动及送粉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原来旋转送粉的方式的送粉元件 送粉不良的问题,并且对送粉元件和动力传输部件的技术要求都不高,降低了生产制造成 本。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就能想到,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送粉元件 的沿驱动齿轮旋转轴方向的往复运动还可以解决其他类似的技术问题;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碳粉盒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所采用碳粉盒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送粉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导引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送粉元件处于最右端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送粉元件处于最左端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旋转件一个圆周上突起、凹槽的曲线变 化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所采用碳粉盒的分解示意图;由图可知,碳粉 盒包括壳体52、接收来自外界驱动力的驱动齿轮53、送粉元件58、导引元件56和将驱动力 传输给送粉元件的动力传输机构;驱动齿轮53绕驱动齿轮旋转轴X5旋转;动力传输机构 包括驱动轴54和动力传输部件,动力传输部件包括第一旋转件57和第二旋转件57b ;壳体 52上设置有前盖52a、后盖52b ;驱动齿轮53接收来自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动力旋转,被支 撑在前盖52a上,并可在前盖52a上转动;驱动轴54的一端被支撑在驱动齿轮53上,另一 端被支撑在后盖52b上,驱动轴54接收来自驱动齿轮53的动力,并随驱动齿轮53 —起旋 转;第一旋转件57a与第二旋转件57b支撑在驱动轴54上,与驱动轴54采用“D”形口连接,并随驱动轴54 —起旋转;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动力经过驱动齿轮53、驱动轴54后被传 递到第一旋转件57a、第二旋转件57b上,使第一旋转件57a、第二旋转件57b旋转;碳粉盒 上、驱动轴54的下方设置有导引元件56和送粉元件58,送粉元件58在导引元件56上滑 动,并将碳粉盒内的碳粉输送到供粉口。如图3所示为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的立体示意图;由图可知,第一旋转件57a 上设置有多个突起57al和凹槽57a2,第二旋转件57b上对应地设置有多个突起57bl和凹 槽57b2 ;第一旋转件57a上的突起57al与第二旋转件57b上的凹槽57b2相对应,第一旋 转件57a上的凹槽57a2与第二旋转件57b上的突起57bl相对应;第一旋转件57a与第二 旋转件57b不接触并保持一定距离,以在第一旋转件57a与第二旋转件57b上的突起与凹 槽之间形成S型凹轨。如图4所示为送粉元件的立体示意图;送粉元件58上设置有滑块58a、设置于送 粉元件两端的导向柱58b,滑块58a上设置有与S型凹轨相匹配的凸轨;如图5所示为导引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导引元件56的两端设置有导引槽56a,送 粉元件上的导向柱58b可在导引槽56a上来回滑动;导向柱58b在导引槽56a上来回滑动 的过程中,导引槽56a限制送粉元件56的左右晃动,使送粉元件只做来回滑动;图6、7所示分别为送粉元件处于最右端和最左端时的状态示意图;由图知,驱动 齿轮53接收来自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力后旋转,并将驱动力传递给驱动轴54,第一旋 转件57a、第二旋转件57b随驱动轴54 —起同步旋转,转动方向如图中F5所示;由于第一 旋转件57a和第二旋转件57b上的突起与凹槽相对应(突起57al与凹槽57b2对应、凹槽 57a2与突起57bl对应)并形成有一定间距,因此第一旋转件57a与第二旋转件57b之间形 成有一个S型凹轨;送粉元件58上的滑块58a设置在第一旋转件57a、第二旋转件57b上 的突起和凹槽之间,并在第一旋转件57a与第二旋转件57b旋转过程中沿该S型凹轨滑动, 在第一旋转件57a、第二旋转件57b旋转过程中,送粉元件58被第一、第二旋转件57a、57b 驱动来回滑动(如图6、7中箭头A5、B5所示);当第一、第二旋转件57a、57b处于图6所示状态时,送粉元件58处于最右端,并有 沿图示A5方向运动的趋势;当第一、第二旋转件57a、57b处于图7所示状态时,送粉元件58 处于最左端,并有沿图中B5方向运动的趋势;送粉元件58在滑动过程中,始终在该最左端、 最右端之间来回滑动,送粉元件58来回滑动的距离受第一、第二旋转件上突起与凹槽之间 距离的控制;如图8所示第一、第二旋转件一个圆周上突起、凹槽的曲线变化示意图;本实施例 中,第一、第二旋转件57a、57b上均设置有4个突起和4个凹槽;图中X方向表示圆周上的 角度变化,Y方向表示突起、凹槽的振幅变化;突起57al对应的振幅为t,凹槽57a2对应的 振幅为_t ;由于送粉元件58上的滑块58a在突起与凹槽之间形成的S型凹轨上滑动,因此 送粉元件58的振幅变化在t与-t之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就能想到,通过调节圆周上突起、凹槽的数量和振幅 变化,可以调节送粉元件58在一个圆周上的来回滑动次数和振幅变化;又由于送粉元件58上的导引柱58b在导引元件56上的导引槽56a上滑动,限制 了送粉元件的左右晃动,使得送粉元件58只能做来回的滑动(沿图6、7中A5、B5的方向), 因此送粉元件58的来回滑动为碳粉盒上的供粉口输送碳粉。
由于第一旋转件57a与第二旋转件57b形状完全相同,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 一个模具制造出来,在装配过程中将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按照图3所示进行安装,即 可形成本实施例所需结构;这样既能节省成本,还可使生产制造变得简便;当然,第一、第二旋转件也可使用一个模具一次成型,无需上述装配过程中的安装 过程。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特征在此不再做详细的描述;如图9所示,动力传输机构包括驱动轴64和动力传输部件,动力传输部件包括旋 转件67 ;旋转件67上设置有“S”形凸轨67a,送粉元件68上设置有第一滑块68a、第二滑 块68b,第一滑块68a与第二滑块68b之间形成有凹轨,第一滑块68a与第二滑块68b形成 的凹轨在凸轨67a上滑动;当驱动齿轮63接收来自外界的动力旋转时,驱动齿轮63将旋转动力传递给驱动 轴64,旋转件67随驱动轴64 —起旋转;在旋转件67的旋转过程中,凸轨67a在第一滑块 68a与第二滑块68b形成的凹轨上滑动,送粉元件68在“S”形凸轨67a的滑动过程中沿驱 动齿轮63的旋转轴线方向X6来回滑动(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
权利要求
一种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包括接收来自外界驱动力的驱动齿轮、送粉元件和将所述驱动力传输给送粉元件的动力传输机构,所述驱动齿轮绕驱动齿轮旋转轴旋转,其特征是,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将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送粉元件的沿所述驱动齿轮旋转轴方向的往复滑动,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动力传输部件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接收来自驱动齿轮的动力旋转,所述驱动轴将旋转动力传输给所述动力传输部件;所述动力传输部件上设置有S型滑轨,所述送粉元件上设置有与所述S型滑轨相匹配的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S型滑轨为S型凹轨, 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S型凹轨相匹配的凸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S型滑轨为S型凸轨, 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S型凸轨相匹配的凹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力传输部件外表 面为圆柱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力传输部件包括第 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第一旋转件设置有多个突起和凹槽,第二旋转件上对应地设置有 多个突起和凹槽;第一旋转件的突起与第二旋转件上的凹槽相对应,第一旋转件的凹槽与 第二旋转件上的突起相对应;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保持一定距离,在第一旋转件与第 二旋转件上的突起与凹槽之间形成所述的S型凹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力传输部件包括旋 转件,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S型凸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 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形成所述凹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所述的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其特征是,还包 括有导引元件,所述导引元件与所述送粉元件连接限制所述送粉元件做旋转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引元件内两侧设置有 导引槽,所述送粉元件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导引槽匹配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引 槽滑动连接。
10.一种碳粉盒,包括壳体、容纳在壳体内部的碳粉、设置在壳体上的供粉口和上述送 粉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粉盒上的送粉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碳粉盒,送粉装置包括接收来自外界驱动力的驱动齿轮、送粉元件和将驱动力传输给送粉元件的动力传输机构,驱动齿轮绕驱动齿轮旋转轴旋转,动力传输机构将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送粉元件的沿驱动齿轮旋转轴方向的往复滑动。由于动力传输机构将驱动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送粉元件的沿所述驱动齿轮旋转轴方向的往复滑动,及利用送粉元件的左右滑动进行送粉,改变了原来的螺旋送粉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原来螺旋送粉的方式的送粉元件送粉不良的问题,并且对送粉元件和动力传输部件的技术要求都不高,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1916059SQ20101018928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
发明者彭庆菲, 曹建新 申请人: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