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44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诸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黑、黄、品 红(magenta)和青色(cyan)的处理盒(即,图像形成单元)。而且,设置有LED头、转印辊 等,以面对各处理盒。每个处理盒包括感光鼓、带电辊、显影单元和清洁刮刀等。显影单元 包括显影辊、墨粉供给辊、显影刮刀等。处理盒的构件被容纳在盒主体中,墨粉盒可拆地安 装在盒主体上。带电辊使感光鼓的表面均勻地带电,然后LED单元照射感光鼓的表面,以形成潜 像。显影辊在其上保持着墨粉(即,显影剂),并使墨粉粘着到感光鼓表面上的潜像,以形成 墨粉图像。转印辊将墨粉图像从感光鼓转印到纸张上。通过将图像形成单元的各感光鼓的 墨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从而将彩色墨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然后,定影单元将彩色墨粉图 像定影到纸张上,从而在纸张上形成彩色图像。在转印墨粉图像之后,残留在感光鼓上的墨粉被清洁刮刀从感光鼓移除,并且,这 样的废弃墨粉被收集到设置在墨粉盒中的废弃墨粉室中。用于将废弃墨粉输送到墨粉盒的废弃墨粉室的结构如下所述。在每个处理盒的侧 框架(side frame)形成有凹槽。凹槽以沿着侧框架的环的形式延伸。而且,在凹槽中设置 有墨粉输送带。墨粉输送带在外周面上具有多个齿。墨粉输送带移动,将废弃墨粉(从清 洁刮刀收集)输送到废弃墨粉室(参照日本特开H11-73078号公报)。然而,因为墨粉输送带的移动速度随着图像形成的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墨粉 输送带的齿和凹槽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可能导致输送带的振动,并产生噪声。而且,废弃墨粉 可能融化并固着到墨粉输送带的齿的顶端,从而可能增加用于移动墨粉输送带的马达上的 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显影剂输送单 元的移动期间的噪声的图像形成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显影剂收集部,用于收集显影剂;显影剂输 送部,具有接收部和出口部。该图像形成单元还包括从接收部向出口部输送显影剂的显影 剂输送单元。显影剂输送部具有用于引导显影剂输送单元的引导部。引导部和显影剂输送 单元中的一个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使得引导部和显影剂输送单元以在其间局部地形成有 间隙的方式彼此局部地接触。借助于这样的结构,减小了引导部和显影剂输送单元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 获得能够减少噪声的图像形成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影剂收集部,用于收集显影剂;显影剂
5输送部,具有接收部和出口部。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从接收部向出口部输送显影剂的显 影剂输送单元。显影剂输送部具有用于引导显影剂输送单元的引导部。引导部和显影剂输 送单元中的一个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使得引导部和显影剂输送单元以在其间局部地形成 有间隙的方式彼此局部地接触。通过下文给出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应用性的更大范围将变得清楚。然而,应当 理解,此详细说明和具体实施例仅以示范的方式给出,指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是因 为,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通过此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要旨和范围内的各种变换和变型
将变得清楚。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透视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形成在侧框架的凹槽的透视图。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粉输送带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粉输送带的一部分的另一放大图。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侧框架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侧框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9是沿着图8中的线IX-IX的截面图。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凹槽和墨粉输送带之间的关系的截面 图。图1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凹槽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凹槽的另一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侧框架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1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侧框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15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粉输送带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6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粉输送带的一部分的另一放大图。图17是沿着图14中的线XVII-XVII的截面图。图1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墨粉输送带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彩色打印机作为执行打印(即,形成图 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示意侧视图。在图1中,打印机包括装置主体10( S卩,打印机的主体)。在装置主体10内设有供 给路径25,沿着供给路径25供给未显示的纸张(即,介质)。设置有供给辊26、27、28以及 29,用于沿着装置主体10中的供给路径25供给纸张。而且,沿着供给路径25设置有处理 盒2Bk、2Y、2M以及2C ( S卩,图像形成单元),以形成黑、黄、品红和青色的墨粉图像(即,显影
6剂图像)。转印单元34设在各个处理盒2Bk、2Y、2M以及2C的下方并面对各个处理盒2Bk、 2Y、2M以及2C。转印单元34供给纸张,并将各个颜色的墨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上述供给 路径25在转印单元34和处理盒2Bk、2Y、2M以及2C之间延伸。在装置主体10中,设置有LED (发光二极管)单元23,作为曝光设备(或者记录 头),以面对各处理盒2Bk、2Y、2M以及2C的感光鼓11 (即,图像载体)。在上述转印单元34 的下游侧设置有定影单元35。定影单元35构造成将墨粉图像(已经由转印单元34转印到 此)定影到纸张上。在每个处理盒2Bk、2Y、2M以及2C(被统称为处理盒2)中,未显示的鼓马达(即, 驱动部)驱动感光鼓11(即,图像载体),使其旋转于预定的旋转速度。由此,感光鼓11能 够将电荷保持在其表面。当被LED头23照射时,感光鼓11的表面上的电荷消除,从而在感 光鼓11的表面上形成潜像。带电辊12(S卩,带电设备)以恒定的压力压向感光鼓11的表 面。带电辊12沿与感光鼓11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并向感光鼓11施加预定的电压。邻接于感光鼓11而设有显影单元45。显影单元45构造成对感光鼓11的表面上 的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墨粉图像(即,显影剂图像)。显影单元45包括显影辊16 ( S卩,显 影剂载体),使墨粉粘着到感光鼓11的表面上;未显示的显影刮刀(即,显影层调整部件), 调整显影辊16的表面上的墨粉层(S卩,显影剂层)的厚度;以及墨粉供给辊18 (S卩,显影剂 供给部件),向显影辊16供应墨粉等。显影辊16以恒定的压力压向感光鼓11,并沿与感光 鼓11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墨粉供给辊18以恒定的压力压向显影辊16,并沿与显影辊16 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清洁刮刀42 (即,清洁部件)沿着感光鼓11以清洁刮刀42的边缘接触感光鼓11 的表面的方式设置。在这方面,清洁刮刀42构成显影剂收集单元。感光鼓11、带电辊12以及显影单元45等被容纳在构成处理盒2的主体的壳体20 中。用于储存墨粉的作为显影剂盒(即,显影剂储存部)的墨粉盒15可拆卸地安装到壳体 20上。转印单元34包括转印带21和转印辊(即,转印部件)22,该转印辊设置成面对处 理盒2Bk、2Y、2M以及2C的各感光鼓11。由未显示的电压施加单元向转印带21和转印辊 22施加预定的电压,从而将各种颜色的墨粉图像从感光鼓11转印到纸张上。装置主体10包括下部框架38和可摇动地设置在下部框架38上的上部框架40。 上部框架40具有用于放置从装置主体10排出的纸张的堆积器31。在转印单元34的下方 设置有纸张盒30 (即,介质储存部)。纸张盒30限定了供给路径25的一端,并储存一叠纸 张。在纸张盒30的上方且邻接于纸张盒30而设置有运送部32,运送部32将单张纸张从纸 张盒30运送到供给路径25。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打印机的运行。当打开打印机的电源时,打印机的控制器(未显示)执行初始操作,从而将打印机 置于待机模式。然后,当打印机从例如主计算机的上级设备(未显示)接收到打印命令时, 运送部32将单张纸张从纸张盒30运送到供给路径25。然后,供给辊26和27将纸张供给 到转印单元34的转印带21。转印带21移动(环行),从而供给纸张通过转印单元34和处 理盒2Bk、2Y、2M以及2C之间。在每个处理盒2Bk、2Y、2M以及2C中,带电辊12使感光鼓11的表面均勻地带电,
7而LED头23曝光感光鼓11的表面,以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然后,显影单元45对 潜像进行显影,以在感光鼓11形成各种颜色的墨粉图像。当转印带21沿着处理盒2Bk、2Y、2M以及2C供给纸张时,各种颜色的墨粉图像被 从感光鼓11转印到纸张上,于是,彩色墨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上。然后,将纸张供给到定影 单元35,彩色墨粉图像在此被定影到纸张上。然后,纸张由供给辊28、29从装置主体10排 出,并被放置在堆积器31上。在这方面,残留在每个处理盒2的感光鼓11上的墨粉被清洁刮刀42刮掉并移除。 清洁刮刀42所移除的墨粉被称为废弃墨粉。废弃墨粉(即,废显影剂)被收集到形成在墨 粉盒15中的废弃墨粉室(即,废显影剂室)中。接着,对用于将废弃墨粉(在处理盒2中由清洁刮刀42移除)输送到废弃墨粉室 的装置进行说明。该处理盒2Bk、2Y、2M以及2C除墨粉外具有共同的结构,并被统称为处理
品.2 ο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2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显 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2的透视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 处理盒2的侧框架的透视图。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粉输送带的一部分 的放大图。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粉输送带的一部分的另一放大图。如图2所示,如上所述,处理盒2包括感光鼓11、带电辊12、显影辊16、显影刮刀 17以及墨粉供给辊18。如图3所示,在处理盒2的两侧设置有侧框架19和39。该侧框架 19和39构成处理盒2的两横壁。处理盒2还包括清洁装置50,该清洁装置设置成在侧框 架19和39之间延伸。如图2所示,清洁装置50包括盒体50a,该盒体沿着感光鼓11延伸并具有面对感 光鼓11的开放侧。盒体50a具有废弃墨粉储存部51 (即,废显影剂储存部)。清洁装置50 还包括固定到盒体50a上的清洁刮刀42和可旋转地设置在废弃墨粉储存部51中的收集螺 旋体54 ( S卩,输送单元或输送部件)。收集螺旋体54联接到上述鼓马达上,并由该鼓马达旋 转。在本实施例中,将该鼓马达在此被用作驱动部,但也可以用其他马达。废弃墨粉被清洁刮刀42从感光鼓11移除,落入盒体50a中,并被收集在废弃墨粉 储存部51。当收集螺旋体54旋转时,该收集螺旋体54将废弃墨粉储存部51中的废弃墨粉 向侧框架19输送。侧框架19具有环状地延伸的凹槽52 (S卩,引导部)(参照图4)。如图4所示,凹槽 52包括形成在侧框架19的下端附近的U形部52a和形成在侧框架19的上端附近的另一 U 形部52b。另外,凹槽52包括在下U形部52a和上U形部52b之间延伸的两个连接部52c 和52d。侧框架19构成为显影剂输送部。如图2所示,在凹槽52中设置有作为显影剂输送带的墨粉输送带53(即,显影剂 输送单元)。墨粉输送带53是环形带的形式,并具有比凹槽52的内周长度稍长的长度。设 置有用于驱动墨粉输送带53移动的带驱动齿轮65。当上述鼓马达(未显示)驱动带驱动 齿轮65 (即,带驱动元件)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墨粉输送带53沿箭头B所示的方 向而沿着凹槽52移动。墨粉输送带53由凹槽52引导。在凹槽52的U形部52b中设置有 滑轮62。滑轮62接触墨粉输送带53的内周,并辅助墨粉输送带53顺利地移动。带驱动齿轮65通过未显示的空转轮(idle gear)和设置在感光鼓11上的未显示的驱动齿轮而与鼓马达联接。凹槽52在限定于侧框架19的下端处的接收部Pl连接到废弃墨粉储存部51上。 墨粉输送带53通过接收部Pl而面对废弃墨粉储存部51。墨粉输送带53包括带主体53a 和从带主体53a的外周突出的多个齿56(凸出部)。上述带驱动齿轮65与该齿56啮合。 当墨粉输送带53被带驱动齿轮65移动时,墨粉输送带53通过接收部Pl而从废弃墨粉储 存部51接收废弃墨粉,并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输送废弃墨粉。在这方面,在图3中,部分剖面地显示了处理盒2的中间部和侧框架19的下部,以 展示收集螺旋体54通向接收部P1。凹槽52在限定于侧框架19的上部的出口部P2连接到墨粉回收部63 ( S卩,显影 剂回收部)上。墨粉输送带53通过出口部P2而面对墨粉回收部63。已经被墨粉输送带 53 (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输送到出口部P2的废弃墨粉落入墨粉回收部63,并被收集在墨 粉回收部63。墨粉回收部63连接到墨粉盒15的上述废弃墨粉室(未显示)上,因此,将废弃墨 粉排出到墨粉盒15的废弃墨粉室中。出于该目的,带驱动齿轮65啮合空转轮64,并且,空 转轮64啮合输送齿轮60 ( S卩,输送元件)。输送齿轮60设置有螺旋轴61 (即,排出元件)。 螺旋轴61设置成突出到墨粉盒15的废弃墨粉室中。当螺旋轴61旋转时,螺旋轴61沿其 轴向输送废弃墨粉。因此,当带驱动齿轮65的旋转被传送到螺旋轴61且该螺旋轴61旋转时,被收集 在墨粉回收部63中的废弃墨粉被排出到墨粉盒15的废弃墨粉室中。如图5和图6所示,墨粉输送带53的每个齿56形成为朝向沿着墨粉输送带53的 移动方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的前向(forward direction)倾斜。换言之,与齿56的根 相比,齿56的顶端沿墨粉输送带53的移动方向向前偏移。每个齿56具有反向渐开线形的 前表面56a和渐开线形的后表面56b。齿56的前表面56a形成能够储存废弃墨粉的空腔 57。利用这样的空腔57,齿56能够在侧框架19的接收部Pl接收废弃墨粉。结果,墨粉输 送带53能够接收并输送大量的废弃墨粉。而且,由于每个齿56的后表面56b具有渐开线形,所以齿56能够顺利地与带驱动 齿轮65啮合。因此,能够减小用于旋转带驱动齿轮65以移动墨粉输送带53的鼓马达上的 负荷。而且,能够抑制带驱动齿轮65和墨粉输送带53的齿56的啮合所产生的噪声。在这方面,例如感光鼓11、带电辊12、显影辊16、墨粉供给辊18等的旋转体的轴由 侧框架19和39可旋转地支撑。而且,滑轮62的轴和例如带驱动齿轮65、空转轮64、输送 齿轮60的齿轮的轴由侧框架19可旋转地支撑。在本实施例中,凹槽52以避开侧框架19所支撑的各轴的方式延伸。具体而言,U 形部52a以环绕感光鼓11的轴的方式延伸,而U形部52b以环绕滑轮62的轴的方式延伸。 连接部52c和52d在显影辊16的轴的两侧延伸,以避开墨粉供给辊18、带驱动齿轮65、空 转轮64以及输送齿轮60的轴。连接部52c和52d的邻接于墨粉供给辊18、带驱动齿轮65、空转轮64以及输送齿 轮60的轴的部分垂直地延伸。与此相反,连接部52c和52d的位于显影辊16的两侧的部 分倾斜地延伸。由于凹槽52以避开上述各轴的方式形成,因而该凹槽52具有复杂的形状,并具有多个弯曲部分。因此,墨粉输送带53也沿着凹槽52的弯曲部分而弯曲。在墨粉输送带53 弯曲的地方,可能在墨粉输送带53和凹槽52的侧壁之间产生摩擦。尤其是,如果这样的摩 擦可能导致墨粉输送带53的高频振动,则可能产生噪声。而且,如果废弃墨粉因该摩擦而 熔化并固着到齿56的顶端,则用于移动墨粉输送带53的鼓马达上的负荷可能增加。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旨在减小墨粉输送带53的齿56和凹槽52的侧壁之间 的摩擦。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侧框架19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8是显 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侧框架19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9是沿着图8中的线IX-IX 的截面图。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凹槽52和墨粉输送带53之间的关系 的截面图。如图7所示,凹槽52具有底壁81,并还具有侧壁82 (即,外侧壁)和侧壁83(即, 内侧壁),该两侧壁均垂直于底壁81而形成。侧壁82和83彼此面对。凹槽52具有弯曲部分ARl,侧壁82在该弯曲部分弯曲,从而向着侧壁83凸出。在 该弯曲部分AR1,当墨粉输送带53沿方向B (图8)移动时,墨粉输送带53被施加张力。借 助于该张力,使得墨粉输送带53倾向于沿图8中的箭头C所示的方向向着侧壁82移动。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沿着凹槽52的深度方向的凹槽52的宽度,从 而在弯曲部分ARl中的侧壁82上形成有阶差部85 (即,接触部)。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 凹槽52的在距离底壁81较远的部位92处的宽度,比凹槽52的在距离底壁81较近的部位 91处的宽度更宽。部位92处的宽度和部位91处的宽度之间的差被表示为宽度差T。阶差 部85沿着弯曲部分ARl延伸。如图8所示,在弯曲部分ARl的起点Rl和弯曲部分ARl的终点R2,宽度差T是 Omm0随着离开起点Rl或终点R2,宽度差T增加,并在起点Rl和终点R2之间的中间点R3, 显示出最大值,即0.5mm。阶差部85的边缘部86 (图9)以具有曲率半径R的方式被倒角。 在弯曲部分ARl的起点Rl和弯曲部分ARl的终点R2,倒角量为0mm,并且,当接近中间点 R3(即,离开起点Rl或终点R2)时,倒角量随着阶差量而增加。当墨粉输送带53移动时,墨粉输送带53趋向于向着侧壁82移动。然而,因为在 弯曲部分ARl中的侧壁82上形成有阶差部85,所以,如图10所示,墨粉输送带53倾斜。在 该状态下,墨粉输送带53的齿56的顶端在两个位置接触侧壁82,这两个位置是面对阶差部 85的位置ql和位于齿56的顶端的末端处(距离底壁81的远端)的位置q2。因此,在侧 壁82和墨粉输送带53的齿56之间,形成有局部间隙,结果,减少了齿56和侧壁82之间的 接触面积。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墨粉输送带53和凹槽52的侧壁82之间的摩擦。结果, 能够防止墨粉输送带53的振动,并防止由高频振动导致的噪声。此外,由于可以抑制墨粉输送带53和侧壁82之间的摩擦,因而可以防止废弃墨粉 的熔化。因此,可以防止用于驱动墨粉输送带53的鼓马达上的负荷的增加。结果,可以防 止鼓马达上的打印不均勻(由于过负荷)。在第一实施例中,阶差部85也可以设置在需要减小墨粉输送带53和凹槽52的侧 壁之间的摩擦的凹槽52的其他部分。第一变形例
10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凹槽52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1是显示与墨粉输送带53的齿56 —起的凹槽52的第一变形例的截面图。在该变形例中,凹槽52在弯曲部分ARl具有阶差部88。阶差部88以凹槽52的在 距离底壁81较近的部位91处的宽度比凹槽52的在距离底壁81较远的部位92处的宽度 更宽的方式形成。当墨粉输送带53移动时,墨粉输送带53趋向于向着侧壁82运行。然而,因为在 弯曲部分ARl中的侧壁82上形成有阶差部88,所以,如图11所示,墨粉输送带53倾斜。在 该状态下,齿56的顶端在两个位置接触侧壁82,这两个位置是面对阶差部88的位置qll和 位于齿56的顶端的末端处(距离底壁81的近端)的位置ql2。换言之,在侧壁82和墨粉 输送带53的齿56之间,形成有局部间隙,结果,减少了齿56和侧壁82之间的接触面积。第二变形例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凹槽52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2是显示与墨粉输送带53的齿56 —起的凹槽52的第二变形例的截面图。在该变形例中,在凹槽52的深度方向上的两个位置处,凹槽52在侧壁82上具有 突起93和94 (作为阶差部或接触部)。突起93设置成距离底壁81较远,突起94设置成距 底壁81较近。未形成有突起93和94的凹槽52的宽度比形成有突起93和94的凹槽52 的宽度更宽。齿56的顶端在面对突起93和94的两个位置处q21和q22接触侧壁82,并且,在 侧壁82和墨粉输送带53的齿56之间,形成有局部间隙。因此,减少了齿56和侧壁82之 间的接触面积。第二实施例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构件相同的第二实施例的构件 将被标记相同的标号。关于通过与第一实施例的构件相同的构件而获得的优势,在此结合 第一实施例的解释。图1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侧框架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14是显 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侧框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1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 二实施例的墨粉输送带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6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粉输送带的 一部分的另一放大图。图17是沿着图14中的线XVII-XVII的截面图。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凹槽52不具有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阶差部 85(图 7)。取而代之,如图15和图16所示,墨粉输送带53的每个齿56在其顶端具有突起 59 (接触部或阶差部)。该突起59设置在沿墨粉输送带53的横向的齿56的末端q31,即距 离凹槽52的底壁81的最远端。突起59具有半球形,并具有与齿56的齿厚S相同的宽度。 借助于这样的突起59,齿56的高度在墨粉输送带53的横向上变化。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墨粉输送带(即,显影剂输送带)53通过带驱动齿轮65 (即, 带驱动元件)的旋转而移动。在这方面,突起59沿墨粉输送带53的横向而形成在齿56的 末端部(更具体而言,距离底壁81的最远端),这不同于齿56与带驱动齿轮65啮合的位 置。因此,突起59并不干涉齿56和带驱动齿轮65之间的啮合。当墨粉输送带53沿图14中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时,张力施加到墨粉输送带53上。借助于该力,墨粉输送带53倾向于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向着侧壁82移动。然而,由 于齿56具有突起59,因而,如图17所示,齿56倾斜。在该状态下,齿56的顶端在两个位置 接触侧壁82,这两个位置是距离底壁81最远的末端q31和距离底壁81最近的末端q32,从 而在侧壁82和墨粉输送带53之间,形成有局部间隙。借助于这样的结构,减少了侧壁82 和墨粉输送带53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由于没有必要形成凹槽52中的阶差部85 (图7),能够降低侧框架19的制造 成本。变形例图1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墨粉输送带53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在图18所示的变形例中,墨粉输送带53的每个齿56在其顶端具有两个突起59a 和59b (接触部或阶差部)。突起59a和59b设置在沿墨粉输送带53的横向的齿的两个末 端。具体而言,突起59a设置在距离底壁81最远的齿56的末端q31。突起59b设置在距离 底壁81最近的齿56的末端q32。每个突起59a和59b具有半球形,并具有与齿56的齿厚 S相同的宽度。当墨粉输送带53移动时,张力施加到墨粉输送带53上,并且,墨粉输送带53倾向 于向着侧壁82移动。然而,由于齿56具有突起59a和59b,因而齿56的顶端在两个位置接 触侧壁82,这两个位置是距离底壁81最远的末端q31和距离底壁81最近的末端q32。艮口, 在侧壁82和墨粉输送带53的齿56的顶端之间,形成有局部间隙,并因而减少了侧壁82和 墨粉输送带53的齿56之间的接触面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墨粉输送带53和凹槽52的侧壁82之间的摩擦。结果, 可以防止墨粉输送带53的振动,并防止因高频振动而导致的噪声。在上述实施例和变形例中,将彩色打印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而进行了说 明。然而,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虽然已经详细阐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 所述的本发明的要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变型和改进。
权利要求
一种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显影剂收集部,用于收集显影剂;显影剂输送部,具有接收部和出口部;以及显影剂输送单元,从所述接收部向所述出口部输送所述显影剂,其中,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具有用于引导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和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中的一个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使得所述引导部和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以在其间局部地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彼此局部地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的图像载体,该图 像载体具有形成有显影剂图像的表面,其中,所述显影剂收集部是在所述显影剂图像的转印后,将所述显影剂从所述图像载 体的所述表面移除的清洁部件,所述显影剂输送部横向地定位到所述图像载体,沿着所述图像载体设置有输送单元,该输送单元将所述清洁部件所移除的所述显影剂 输送到所述显影剂输送部的所述接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是显影剂 输送带,所述引导部是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是形成在所述凹槽 的侧壁上的阶差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阶差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 弯曲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是形成在所述凹槽 的侧壁上的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弯 曲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输送带具有从其外 周表面突起的齿,所述显影剂输送带的所述齿接触所述凹槽部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是形成在所述显影 剂输送带的每个所述齿上的突起。
10.一种图像形成单元,包括 显影剂收集部,用于收集显影剂;显影剂输送部,具有接收部和出口部;以及 显影剂输送单元,从所述接收部向所述出口部输送所述显影剂, 其中,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具有用于引导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的引导部, 所述引导部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使得所述引导部和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以在其间局 部地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彼此局部地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的图像载体,该 图像载体具有形成有显影剂图像的表面,其中,所述显影剂收集部是在所述显影剂图像的转印后,将所述显影剂从所述图像载 体的所述表面移除的清洁部件,所述显影剂输送部横向地定位到所述图像载体,沿着所述图像载体设置有输送单元,该输送单元将所述清洁部件所移除的所述显影剂 输送到所述显影剂输送部的所述接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是显影 剂输送带,所述引导部是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是形成在所述凹 槽的侧壁上的阶差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阶差部设置在所述凹槽 的弯曲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阶差部具有进行过倒角 的边缘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是形成在所述凹 槽的侧壁上的突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凹槽的 弯曲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输送带具有从其 外周表面突起的齿,所述显影剂输送带的所述齿接触所述凹槽部的侧壁。
19.一种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显影剂收集部,用于收集显影剂;显影剂输送部,具有接收部和出口部;以及显影剂输送单元,从所述接收部向所述出口部输送所述显影剂,其中,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具有用于引导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的引导部,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使得所述引导部和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以 在其间局部地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彼此局部地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的图像载体,该 图像载体具有形成有显影剂图像的表面,其中,所述显影剂收集部是在所述显影剂图像的转印后,将所述显影剂从所述图像载 体的所述表面移除的清洁部件,所述显影剂输送部横向地定位到所述图像载体,沿着所述图像载体设置有输送单元,该输送单元将所述清洁部件所移除的所述显影剂 输送到所述显影剂输送部的所述接收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是显影 剂输送带,所述引导部是凹槽。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输送带具有从其 外周表面突起的齿,所述显影剂输送带的所述齿接触所述凹槽部的侧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是形成在所述显 影剂输送带的每个所述齿上的突起。
2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影剂收集部,用于收集显影剂;显影剂输送部,具有接收部和出口部;以及 显影剂输送单元,从所述接收部向所述出口部输送所述显影剂, 其中,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具有用于引导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的引导部, 所述引导部和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中的一个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使得所述引导部和 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以在其间局部地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彼此局部地接触。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的图像载体,该 图像载体具有形成有显影剂图像的表面,其中,所述显影剂收集部是在所述显影剂图像的转印后,将所述显影剂从所述图像载 体的所述表面移除的清洁部件,所述显影剂输送部横向地定位到所述图像载体,沿着所述图像载体设置有输送单元,该输送单元将所述清洁部件所移除的所述显影剂 输送到所述显影剂输送部的所述接收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输送单元是显影 剂输送带,所述引导部是凹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显影剂收集部,用于收集显影剂;显影剂输送部,具有接收部和出口部。图像形成单元还包括从接收部向出口部输送显影剂的显影剂输送单元。显影剂输送部具有用于引导显影剂输送单元的引导部。引导部和显影剂输送单元中的一个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使得引导部和显影剂输送单元以在其间局部地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彼此局部地接触。
文档编号G03G21/10GK101930205SQ20101021941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中曾根靖 申请人: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