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44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以及具有这种结构的成 像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成像设备中,为了将多种颜色的处理盒装配到成像设备主体中,必需防 止特定颜色的处理盒装配到预定位置之外的其它地方。根据日本待审专利公开No. 2003-84534中公开的成像设备,各颜色处理盒在其侧 板上的不同位置设置有不兼容的键,并且用于将处理盒的每一个引导到成像设备的装配位 置的导轨设置有仅接收预定处理盒的不兼容键的凹部。由于不兼容键和凹部之间接合,可 能将处理盒的每一个确定地装配到设备主体的预定位置。然而,根据上述成像设备,由于处理盒必需要设置有具有与多种颜色相对应的不 同形状的侧板,并且与这些侧板相对应的凹部被设置到各导轨。因此,其制造成本增加。另 夕卜,该设备的另一问题是由于不兼容键不提供调色剂颜色的识别信息,因而不能识别处理 盒的调色剂的颜色。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是一种用于处理 盒和成像设备的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其能够将用于多种颜色的处理盒装配到成像设 备主体,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具有沿轴向旋转对称的剖面形状的不兼容构件,所述不兼容构件具有形成在与 所述旋转对称形状的旋转轴不同位置的至少一个连接突起和一个显示孔或一个显示缺口 部;所述处理盒的被连接部,所述被连接部能够将所述不兼容构件保持在绕旋转轴旋 转的多个姿势,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带有向朝着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侧面突出的所述至少 一个连接突起,所述被连接部具有布置在与用于所述多个姿势的每一个的所述显示孔或所 述显示缺口部相对应位置的用于识别多种颜色的识别显示部;以及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接收部,所述接收部具有用于接收所述不兼容构件的所述至 少一个连接突起的接收凹部。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用于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是一种用于处理 盒和成像设备的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其能够将用于多种颜色的处理盒装配到成像设备主体,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具有沿轴向旋转对称的剖面形状的不兼容构件,所述不兼容构件具有形成在与所 述旋转对称形状的旋转轴不同位置的至少一个连接孔或至少一个连接缺口部和一个显示 孔或一个显示缺口部;所述处理盒的被连接部,所述被连接部能够将所述不兼容构件保持在绕旋转轴旋 转的多个姿势,所述被连接部具有布置在与用于所述多个姿势的每一个的所述显示孔或所 述显示缺口部相对应位置的用于识别多种颜色的识别显示部;和 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接收部,所述接收部具有将被插入所述不兼容构件的所述至 少一个连接孔或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缺口部的插入凸起部。


图1是示出成像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的图;图3是处理盒的立体图;图4是当沿处理盒的插入方向从前端侧看时显影装置侧的被连接部和接合部的 放大图;图5A是示出当从连接突起突出的侧面看时不兼容构件的图,图5B是示出当从连 接突起突出的侧面的相反侧看时不兼容构件的图;图6A到6D是示出将不兼容构件连接到处理盒的被连接部的连接姿势的图;图7是示出具有连接到被连接部的不兼容构件的处理盒的图;图8是示出具有连接到其上的不兼容构件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的接收部之 间接合的图;图9是示出处理盒到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的图;以及图10是示出具有连接到其上的不兼容构件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的接收部之 间接合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普通串列型全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示意图。在成像设备1中,布置用于黄(Y)、品红(M)、青(C)和黑⑷的四个处理盒10Y、 10MU0C 禾口 IOK0每个处理盒ΙΟΥ、10M、IOC和IOK围绕光导鼓(图像承载构件)11设置有充电装置 12、显影装置14和清洁装置15。另外,成像设备主体2设置有图像曝光装置13。在处理 盒10Y、10MU0C和IOK之上,中间转印带16被桥接跨过一对辊17以便通过驱动单元(未 示出)沿箭头方向循环移动。在中间转印带16内部,设置一次转印装置18以便与光导鼓 11相对。在中间转印带16外部,设置与一个辊17相对的二次转印装置20和与另一辊17 相对的转印带清洁装置21。此外,在处理盒10Y、10MU0C和IOK下方,设置容纳记录纸张 22 (记录介质)的纸张盒23。形成范围从纸张盒23经由二次转印装置20到处于成像设备 1的上表面上的排出盘24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25。在记录介质输送路径25上,在纸张盒23和二次转印装置20之间,设置输送辊26。在记录介质输送路径25上,在二次转印装置20和排出盘24之间,设置定影装置27,并且在定影装置27的朝向排出盘24的一侧,设置 排出辊28。在处理盒10Y、10MU0C和IOK上方,连接调色剂盒19。在处理盒ΙΟΥ、10M、IOC 和IOK的图的前侧,连接废粉收集装置(示未出)。在处理盒IOK中,充电装置12将光导鼓11的表面均勻充电到希望的电势,图像曝 光装置13用基于成像数据的光照射光导鼓11的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通过将调色剂从显 影装置14供应到具有形成在其上的静电潜像的光导鼓11,静电潜像被显影以在光导鼓11 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相同的方式,也在其它处理盒10YU0M和IOC的每一个上形成调色 剂图像。显影的调色剂图像的每一个由一次转印装置18Y、18M、18C和18K顺序转印到中间 转印带16上。借助于二次转印装置20,彼此叠加的四色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6集中 转印到由输送辊26从纸张盒23输送的记录纸张22。在转印到记录纸张22上的调色剂图 像由定影装置27定影后,记录纸张22由排出辊28排出到排出盘24。没有由一次转印装置18转印且残留在各光导鼓11Y、11M、11C和IlK上的调色剂 由清洁装置15Y、15M、15C和15K擦除,其中每个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刮刀。没有由二次转印 装置20转印且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由包括清洁刮刀的转印带清洁装置21擦 除。由清洁装置15Y、15M、15C和15K以及转印带清洁装置21擦除的调色剂分别由废粉收 集装置(未示出)收集。图2示出处理盒10Y、10MU0C和IOK(在图中,一个处理盒由附图标记10指示) 和成像设备主体2,这些处理盒10被装配到成像设备主体2。成像设备主体2设置有接收 部3以接收处理盒10。图3是当从到成像装置主体2中的插入方向的前端侧看时处理盒10的立体图。处 理盒10被形成为以光导鼓11的旋转轴的轴向作为纵向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处理盒10 中,光导鼓11、充电装置12、显影装置14和清洁装置15是一体的。在处理盒10被插入成像装置主体2的方向的前端侧,安置前端侧接合部29。前端 侧接合部29适于接合到前端侧被接合部(未示出),该前端侧被接合部安置在成像设备主 体2的接收部3的上述插入方向的后侧。在处理盒10被插入成像设备主体2的方向的后端侧,用于连接不兼容构件30 (将 在后面描述)的被连接部31被移置到朝着光导鼓11的侧面,调色剂供应孔32和显影装置 侧接合部33被移置到朝着显影装置14的侧面。如图4所示,被连接部31由薄板形成。被连接部31被设置到处理盒10的光导鼓 11的上表面上以便具有与插入方向垂直且与成像装置主体2相对的连接表面34。在连接表 面34上,形成用于结合不兼容构件30 (将在后面描述)的旋转轴30a的旋转轴结合孔35。 根据本实施方式,旋转轴结合孔35沿薄板的厚度方向将其穿透,然而,旋转轴结合孔35可 以不穿透薄板。在关于作为中心的旋转轴结合孔35相同距离和相同角度处的各位置,设置识别 显示部36Y、36M、36C和36K以显示处理盒10的调色剂的颜色。根据本实施方式,识别显示 部36Y位于旋转轴结合孔35的水平方向的左侧。识别显示部36M位于旋转轴结合孔35的 垂直方向的下侧。识别显示部36C位于旋转轴结合孔35的水平方向的右侧。识别显示部 36K位于旋转轴结合孔35的垂直方向的上侧。如此形成识别显示部36Y、36M、36C和36K,以便从形成有以旋转轴结合孔35为中心的十字交叉状轮廓的凹进部37的底面突出。识别显示部36Y、36M、36C和36K的表面位于与连接表面34相同的平面。识别显示部36Y、36M、 36C和36K的表面可位于凹进部37的底面和连接表面34之间。防旋转孔38被形成为邻近凹进部37的离开旋转轴结合孔35的十字交叉的各方 向的各端部。防旋转孔38位于关于作为中心的旋转轴结合孔35相同距离和相同角度之处。 不兼容构件30 (将在后面描述)的突起39将被结合到防旋转孔38的每一个。由在关于作为中心的旋转轴结合孔35相同长度处的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行 的四个边构成的正方形的每个顶点处,形成钉被接合孔42,不兼容构件30 (将在后面描述) 的连接部40的钉41将接合到该钉被接合孔42中。不必要形成四个钉被接合孔42,只要钉 被接合孔42的数量足以将不兼容构件30结合到被连接部31即可。根据本实施方式,防旋 转孔38和钉被接合孔42沿薄板的厚度方向将其穿透,然而,它们可以不穿透薄板。调色剂供应孔32是在朝着处理盒10的显影装置14的侧面上形成在上表面上的 开口,并且将装配到成像设备1的调色剂盒19连接到该调色剂供应孔32。图5A和5B是不兼容构件30的立体图。如图5A所示,不兼容构件30是大致正方 形。不兼容构件30是具有沿轴向旋转对称的剖面形状的旋转对称形状。根据本实施方式, 不兼容构件30被形成为风车的叶轮状且该不兼容构件30由基部43和连接部40形成。基部43由薄板形成,大致正方形的每个顶点是有缺口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基部 43被形成为有缺口的形状,然而,也可以不形成为有缺口的形状。旋转轴30a被如此设置以便在基部43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处从薄板突出。旋转轴 30a具有足以能够结合到被连接部31的旋转轴结合孔35的长度。在经过基部43的旋转轴30a且平行于不兼容构件30的大致正方形的一边运行的 线路上,设置与旋转轴30a相同方向突出的突起39。突起39被布置在与处理盒10的被连 接部31的防旋转孔38相对应的位置。在不兼容构件30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突起39。在基部43的与不兼容构件30的设置旋转轴30a的侧面相反侧的表面上设置向与 旋转轴30a相反的方向突出的连接部(光导鼓侧接合部)44。旋转轴30a在与不兼容构件 30的旋转轴30a的轴向垂直的表面上的位置不同于连接突起44的中心。不兼容构件30绕 旋转轴30a旋转每个90度,如图6A到6D所示,连接突起44位于旋转轴30a的右下方、右 上方、左上方和左下方。连接部44具有与成像设备主体2的接收部3的接收凹部45 (将在 后面描述)相对应的形式。在基部43上,形成一个显示孔46,该显示孔46在与旋转轴30a不同的位置沿基 部43的厚度方向将其穿透。在不兼容构件30连接到处理盒10的被连接部31的情况下, 在显示孔46移动范围内,显示多种颜色(根据本实施方式,四种颜色)的每种调色剂颜色 的识别显示部36通过显示孔46可被显示和识别。显示孔46被布置成使得仅识别显示部 36Y、36M、36C、36K之一可被显示。不兼容构件30绕旋转轴30a旋转每个90度,如图6A到 6D所示显示孔46位于旋转轴30a的左、下、右和上方。显示孔46可以具有能够识别识别显 示部36的任何变化,且可以是缺口部(显示缺口部)。连接部40被设置在不兼容构件30的大致正方形的每个顶点处。换言之,各个连 接部40被布置在绕旋转轴30a旋转每90度的位置。连接部40由接合突起部47和钉41形成。接合突起部47被如此设置以便沿与基部43的旋转轴30a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换言之,连接部40的接合突起部47从形 成为缺口形状的基部43的端部与大致正方形的一边平行延伸且沿与旋转轴30a的突出方 向相同的方向突出。钉41被设置在接合突起部47的端部以便与沿接合突起部47的突出 方向垂直的方向隆起。连接部40被插入处理盒10的被连接部31的钉被接合孔42以便通 过钉41接合。
接收部3设置有用于将处理盒10Y、10MU0C和IOK插入成像设备主体2内部的插 入口 4、用于容纳插入的处理盒10Y、10MU0C和IOK的处理盒容纳部5和设置在插入口 4侧 附近的接收构件6。接收构件6具有移置到其上部的用于支撑各颜色调色剂盒(未示出) 的调色剂盒支撑部7Y、7M、7C和7K和移置到其下部的处理盒被接合部8。处理盒被接合部8设置有形成为与处理盒ΙΟΥ、10M、IOC和IOK的每一个的显影装 置侧接合部33相对应形状的显影装置侧被接合部48和形成为与光导鼓侧接合部(连接突 起)44相对应形状的光导鼓侧被接合部(接收凹部)45以接收连接突起44。通过处理盒 沿插入方向插入,显影装置侧被接合部48适于接收处理盒ΙΟΥ、10M、IOC和IOK的每一个的 显影装置侧接合部33的一部分。光导鼓侧被接合部45适于接合连接突起44 ;然而,光导 鼓侧被接合部45可以在非接触状态下接收连接部44。在成像设备主体2的与处理盒10Y、 10MU0C和IOK装配的预定位置,处理盒被接合部8的光导鼓侧被接合部45的位置不同,分 别与图6A到6D示出的不兼容构件30的连接突起44的位置相对应。接下来,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不兼容构件30的连接和功能。不兼容构件30以 连接突起44沿处理盒10Y、10MU0C和IOK插入成像设备主体2的插入方向突出的方式连 接到被连接部31,显示孔46被定位成以便显示相应处理盒10的调色剂颜色。在开始时, 突起39的旋转轴30a和突起39分别被插入且接合到旋转轴结合孔35和防旋转孔38。因 而,可能防止不兼容构件30相对于不兼容构件30的被连接部31的旋转。然后,连接部40 的接合突起部47分别被插入处理盒10Y、10MU0C和IOK的每一个的被连接部31的钉被接 合孔42,并且钉41接合到钉被接合孔42。连接部40到钉被接合孔42的接合与突起39和 反旋转孔38之间的结合相比更强且可靠。图7示出具有连接到被连接部31的不兼容构件30的处理盒10。不兼容构件30 被如此连接以便能够识别用于黄(Y)处理盒IOY的调色剂颜色。可能通过显示孔46识别 Y的特征。图8示出连接有不兼容构件30的处理盒10和成像设备主体2的接收部3的处理 盒被接合部8之间的接合。通过绕旋转轴30a旋转不兼容构件30到被连接部31的处理盒 10Y、10MU0C和IOK的连接姿势且使连接突起44与每个旋转轴30a的相对位置不同,可能 防止处理盒10Y、10M、10C和IOK装配到与成像设备主体2的预定位置不同的位置。图9示出处理盒10到成像设备主体2的装配。通过将处理盒10的前端侧接合部 29接合到安置在成像装置主体2的接收部3的沿插入方向的后侧的前端侧被接合部(未 示出),由于不兼容装配结构,可能可靠地将处理盒10装配到成像装置主体2的预定位置。 另外,在将处理盒10插入到与成像装置主体2的预定位置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处理盒被 接合部8不能成功地接合到显影装置侧接合部33和连接突起44。因此,处理盒10不可能 错误地装配到成像装置主体2。通过将形成为旋转对称形状的不兼容构件30在使其绕旋转轴30a旋转的同时连接到处理盒10的被连接部31,可能相应于多种颜色的每一个改变不兼容构件30的至少一 个连接突起44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不兼容构件30制成四边形,可能为处理盒 10提供对四种颜色的不兼容性。然后,仅在连接突起44能够被成像设备主体2的接收部3 的接收凹部45接收的位置,可能实现处理盒10和成像设备主体2之间的不兼容装配。通 过旋转形成为旋转对称形状的不兼容构件30,可能覆盖多种颜色,从而不需要为多种颜色 的每一个独立地设置不兼容构件30。从而,不兼容构件30的制造成本低。另外,通过将识 别显示部36布置在关于作为中心的不兼容构件30的旋转轴30a相同距离和相同角度处, 在通过绕旋转轴30a旋转形成为旋转对称形状的不兼容构件30获得的位置上,可能显示处 理盒10的被连接部31的识别显示部36。在不兼容构件30连接到处理盒10的被连接部 31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显示孔46或显示缺口部识别处理盒10的颜色。最后,可能以低成 本和简单的结构实现处理盒10和成像设备主体2之间的不兼容装配。 已经根据这里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而是可 能进行各种变型。例如,可对不兼容构件30设置多个连接突起,可在成像设备主体2的接 收部3设置与多个连接突起相对应的多个接收凹部。在处理盒10Y、10MU0C和IOK的每一个的被连接部31上,不形成在以旋转轴结合 孔35为中心的十字交叉状外形的凹进部37中突出的识别显示部36,不设置十字交叉状外 形的凹进部37,识别显示部36本身可通过凹部形成。在成像设备主体2使用六种调色剂也就是六种处理盒10的情况下,为处理盒10 的被连接部31设置六个识别显示部36,不兼容构件30可被制造成大致正六边形且显示孔 46可形成在与识别显示部36相对应的位置。当将不兼容构件30连接到被连接部31时 可以采取的姿势的数量可大于调色剂颜色的数量和将通过识别显示部36显示的颜色的数 量。例如,在使用四种调色剂的情况下,不兼容构件30可被制造成可以采取六种姿势的大 致正六边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识别显示部36可能在六个地方显示颜色,然而,通过使用 它们之中的四处,可以显示对应于这些颜色的标记等。如图10所示,在不兼容构件30厚度增加的情况下连接孔49可被形成在不兼容构 件30上来代替连接突起44,可在处理盒被接合部8上设置插入凸起部50来代替接收凹部 45从而使插入凸起部50被接合到连接孔49。连接孔49可以是缺口部(连接缺口部)。可 以在不兼容构件30上设置多个连接孔49或多个连接缺口部,可在成像设备主体2的接收 部3上设置对应于多个连接孔49或多个连接缺口部的插入凸起部从而使多个插入凸起部 可被接收。因而,通过将形成为旋转对称形状的不兼容构件30在使其绕旋转轴30a旋转的同 时连接到处理盒10的被连接部31,不兼容构件30的至少一个连接孔49或至少一个连接缺 口部的位置可被相对于多个颜色的每一个改变。仅在连接孔49或连接缺口部能够接收成 像设备主体2的接收部的插入凸起部50的位置,可能实现处理盒10和成像设备主体2之 间的不兼容装配。通过旋转形成为旋转对称形状的不兼容构件30,可能覆盖多种颜色,从而 不需要为多种颜色的每一个独立地设置不兼容构件30。从而,不兼容构件30的制造成本 低。另外,由于在处理盒10的被连接部31上布置用于识别多种颜色的识别显示部36,在 不兼容构件30连接到处理盒10的被连接部31的情况下,可能通过显示孔46或显示缺口 部识别处理盒10的颜色。最后,能够以低成本和简单结构实现处理盒10和成像设备主体2之间的不兼容装配。 尽管本发明已经参考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进行了充分描述,应该注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各种改变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除非这种变化和变型背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它们应包括在本发明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处理盒和成像设备的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其能够将用于多种颜色的所述处理盒装配到成像设备主体,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具有沿轴向旋转对称的剖面形状的不兼容构件,所述不兼容构件具有形成在与所述旋转对称形状的旋转轴不同位置的至少一个连接突起和一个显示孔或一个显示缺口部;所述处理盒的被连接部,所述被连接部能够将所述不兼容构件保持在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多个姿势,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带有向朝着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侧面突出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突起,所述被连接部具有布置在与用于所述多个姿势的每一个的所述显示孔或所述显示缺口部相对应位置的用于识别所述多种颜色的识别显示部;以及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接收部,所述接收部具有用于接收所述不兼容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突起的接收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中所述识别显示部被布置在关于作为中心的所述不兼容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相同距 离和相同角度之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结构,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是四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的连接部被布置在所述旋转对称形状的顶点处。
5.一种能够将用于多种颜色的处理盒装配于其上的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具有用于 所述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其中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具有沿轴向旋转对称的剖面形状的不兼容构件,所述不兼容构件具有形成在与所述旋 转对称形状的旋转轴不同位置的至少一个连接突起和一个显示孔或一个显示缺口部;所述处理盒的被连接部,所述被连接部能够将所述不兼容构件保持在绕所述旋转轴旋 转的多个姿势,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带有向朝着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侧面突出的所述至少 一个连接突起,所述被连接部具有布置在与用于所述多个姿势的每一个的所述显示孔或所 述显示缺口部相对应位置的用于识别所述多种颜色的识别显示部;以及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接收部,所述接收部具有用于接收所述不兼容构件的所述至少一 个连接突起的接收凹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识别显示部被布置在关于作为中心的所述不兼容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相同距 离和相同角度之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是四边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的连接部被布置在所述旋转对称形状的顶点处。
9.一种用于处理盒和成像设备的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其能够将用于多种颜色的 所述处理盒装配到成像设备主体,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具有沿轴向旋转对称的剖面形状的不兼容构件,所述不兼容构件具有形成在与所述旋 转对称形状的旋转轴不同位置的至少一个连接孔或至少一个连接缺口部和一个显示孔或 一个显示缺口部;所述处理盒的被连接部,所述被连接部能够将所述不兼容构件保持在绕所述旋转轴旋 转的多个姿势,所述被连接部具有布置在与用于所述多个姿势的每一个的所述显示孔或所 述显示缺口部相对应位置的用于识别所述多种颜色的识别显示部;以及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接收部,所述接收部具有将被插入所述不兼容构件的所述至少一 个连接孔或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缺口部的插入凸起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结构,其中所述识别显示部被布置在关于作为中心的所述不兼容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相同距 离和相同角度之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配结构,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是四边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结构,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的连接部被布置在所述旋转对称形状的顶点处。
13.—种能够将用于多种颜色的处理盒装配于其上的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具有用 于所述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的装配结构,其中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具有沿轴向旋转对称的剖面形状的不兼容构件,所述不兼容构件具有形成在与所述旋 转对称形状的旋转轴不同位置的至少一个连接孔或至少一个连接缺口部和一个显示孔或 一个显示缺口部;所述处理盒的被连接部,所述被连接部能够将所述不兼容构件保持在绕所述旋转轴旋 转的多个姿势,所述被连接部具有布置在与用于所述多个姿势的每一个的所述显示孔或所 述显示缺口部相对应位置的用于识别所述多种颜色的识别显示部;以及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接收部,所述接收部具有将被插入所述不兼容构件的所述至少一 个连接孔或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缺口部的插入凸起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识别显示部被布置在关于作为中心的所述不兼容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相同距 离和相同角度之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是四边形。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不兼容构件的连接部被布置在所述旋转对称形状的顶点处。
全文摘要
在用于多种颜色的处理盒(10)的每一个的被连接部(31)上,具有连接到被连接部(31)的不兼容构件(30),显示颜色的识别显示部(36)被设置在显示孔(46)移动的范围内。在与形成为旋转对称形状的不兼容构件(30)的旋转轴(30a)不同的位置,形成连接突起(44)和显示孔(46)。在连接突起(44)向朝着成像设备主体(2)的侧面突出的情况下,以绕旋转轴(30a)旋转以对应于多种颜色的每一个的姿势,不兼容构件(30)连接到被连接部(31)。连接突起(44)与形成在成像设备主体(2)的接收部(3)上的预定位置的接收凹部(45)接合以实现不兼容装配。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1937185SQ20101021922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大南泰一, 曾田耕司, 松江辉, 桥本武志, 武田美智也, 直井慎哉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