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单元定位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70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分别具有与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对应的感光鼓的处理单元相互间 的定位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以及具有该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并形成全彩色的图像的图像形 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各种颜色的调色剂来在电子照相处理中形成全 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迄今已提出了各种四鼓串列式的结构。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以下结构并列布置与上述各种颜色对应的四种感光鼓,并将通过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对各 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调色剂图像依次重叠在中间转印体或纸张上,由此得到全 彩色图像。在这样的四鼓串列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防止中间转印体或纸张上的各种颜 色的调色剂图像彼此偏离,需要高精度地保持分别具有各感光鼓的处理单元相互间的定位 精度。通常各感光鼓的鼓轴被具有嵌入各鼓轴的轴承孔的定位板支撑,由此可高精度地对 各处理单元进行定位。但是,根据机械寿命(例如感光鼓的寿命),当印刷页数达到预定页数(例如几万 页)时,需要在用户侧进行各处理单元的更换。因此,需要将定位板构成为可相对装置主体 装卸,以便能够更换各处理单元。例如,在某些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定位板上形成把手,以使用户能够握住把手将定 位板插到各鼓轴(将鼓轴插入定位板的轴承孔中)、或者将定位板从各鼓轴拔出(解除鼓轴 向轴承孔中的插入)。从各鼓轴拔出的定位板被载置到装置主体外部的其他场所,与装置主 体完全分离。但是,一旦从各鼓轴拔出定位板后定位板与装置主体完全分离,则在更换了各处 理单元后将定位板嵌到各鼓轴上时,用户必须通过手触摸来寻找定位板的嵌入位置,无法 顺利地嵌入定位板。因此,更换各处理单元时的操作性下降。另外,由于从鼓轴拔出定位板 后定位板被放置在装置主体的外部,因此定位板向装置主体安装/从装置主体拆卸时的移 动距离长,上述的操作性进一步下降。另外,当向装置主体安装定位板时,如果例如由于鼓轴向轴承孔嵌入的方向相对 于鼓轴方向倾斜等而嵌入方向与鼓轴方向不一致,则接触时的摩擦阻力或应力变大,鼓轴 难以嵌入到轴承孔。另外,当更换鼓单元时需要使得与各感光鼓接触或接近而布置的显影辊从感光鼓 退回。例如公开了具有辊分离接触机构的显影装置,该辊分离接触机构一方面随着显影装 置向图像形成装置安装的动作或开闭单元的关闭动作而使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另一方面 随着显影装置的拆卸动作或开闭单元的打开动作而使显影辊从感光鼓退回。更具体地,在 上述辊分离接触机构中,用于使显影辊相对于感光鼓而分离/接触的轴部件向显影单元的 前面突出设置,从而通过由定位板推压轴部件而显影辊接近感光鼓,另一方面通过打开定位板而显影辊从感光鼓退回。但是,在上述的构成中,当安装定位板时由于受轴部件的反作用力,安装定位板需 要一定程度的力,无法顺利地进行安装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 卸各鼓单元时的操作性并且能够顺利地将鼓轴嵌入到轴承孔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以及具 有该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即便在具有 辊分离接触机构的构成下也能够顺利地将定位板安装到装置主体,并提高装卸各处理单元 时的操作性。本发明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相对于装置主体进行处理单元相互间的定位,所述处 理单元分别具有与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对应的感光鼓,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 在该定位板上形成有供所述各感光鼓的每个鼓轴嵌入的轴承孔以及与所述装置主体嵌合 的定位部;保持器部,其被设置装置主体上,并且通过在保持所述定位板的情况下钻动来使 得所述鼓轴针对所述轴承孔相对地插拔;以及施压部件,其相对于所述保持器部而将所述 定位板朝着所述鼓轴轴向施压;其中,所述保持器部如下保持所述定位板当通过转动而 向所述轴承孔嵌入所述鼓轴时,通过所述轴承孔和所述鼓轴接触,使得所述定位板相对于 所述保持器部的位置反抗所述施压部件的施压而变化。根据如上构成,如果在装置主体侧支撑保持器部的旋转轴,则当通过保持器部的 转动而从轴承孔拔出了鼓轴时,定位板也以被保持器部保持的状态留在主体侧,并在在卸 下各处理单元进行更换后,只是向反方向转动保持器部,就能将定位板安装在正确的位置。 从而在每次更换各处理单元时不需要通过手感来寻找定位板的安装位置,与以往相比能够 提高各处理单元更换时的操作性。另外,当通过转动而将鼓轴嵌入到定位板的轴承孔时,通过定位板相对于保持器 部的相对且连续的位置变化,能够减少轴承孔与鼓轴由于接触引起的摩擦阻力等。由此,即 使是使保持器部转动的结构,也能够顺利地将鼓轴嵌入到轴承孔中。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如下构成其包括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和分别具 有与不同的调色剂颜色对应的感光鼓的处理单元,并且通过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来进行 所述各处理单元相互间的定位。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和特点通过参考对于优选实施例的下述描述和以 下附图会更加清楚。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放大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附近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构成的截面图;图4是放大示出图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附近的截面图;图5A和图5B是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图5A是在通过处理单元定位装置进行处理单元定位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B是处理单元定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通过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定位的处理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与上述处理单元并用的显影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定位完成状态下的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定位板的立体图;图10是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被保持器部的卡钩的转动轴插通的状态下的上 述定位板的立体图;图11是放大示出上述定位板的卡钩的转动轴的插通部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上述保持器部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图13A和图1 是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截面图,其中,图13A是在非定位状态 下的截面图,图13B是在定位状态下的截面图;图14A和图14B是示出通过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转动而鼓轴接触到上述定位 板的平板部的轴承孔时上述平板部的位移的截面图,其中,图14A是上述平板部向与螺旋 弹簧的施压方向相反方向移动时的截面图,图14B是上述平板部的倾斜发生了变化时的截 面图;图15A和图15B是示出通过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转动而定位销的前端接触到 装置主体的前侧板的孔部时上述平板部的位移的截面图,其中,图15A是上述平板部向与 螺旋弹簧的施压方向相反方向移动时的截面图,图15B是上述平板部的倾斜发生了变化时 的截面图;图16是放大示出上述平板部的轴承孔与鼓轴的接触部的截面图;图17是示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上述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的运送部的构成立体图;图19是相对于装置主体转动上述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前的立体图;图20是相对于装置主体转动了上述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时的立体图;图21是相对于装置主体转动了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时的立体图;图22是从装置主体拉出了上述处理单元时的立体图;图23是示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单元、调色剂供应部、调色剂盒的位置关系 的立体图;图M是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处理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5是示出与上述处理单元并用的显影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图沈是示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辊分离接触机构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图27是示出上述辊分离接触机构、显影辊、感光鼓的关系的说明图;图观是示出从处理单元侧观看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时的立体 图;图四是示出从装置外侧观看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时的立体图;图30是示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单元和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定位状态的位 置的侧视图;图31是解除了通过上述定位装置的卡钩的与装置主体的卡合的状态下的显影单 元和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立体图32是上述状态下的上述显影单元和上述定位装置的侧视图;图33是放大示出完全打开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状态下的一部分处理单元以 及显影单元的正面图;图34是上述状态下的上述显影单元和上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对本发明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 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应用该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1.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构成)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概要结构的截面图。 图像形成装置20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四鼓串列式的彩色打印机构成,该四鼓串列式的彩色 打印机并列布置与不同的四种颜色(黄色、青色、品红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对应的四个感 光鼓la、lb、lc、以及Id并进行图像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装置主体内,从图1的右侧依次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四个图 像形成部I^allKPc、以及Pd。这些图像形成部1 Pd与不同的四种颜色(黄色、青色、品 红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对应设置,并分别通过带电、曝光、显影以及转印的各个工序 依次形成黄色、青色、品红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在该图像形成部1 Pd中分别布置有承载各种颜色的可视图像(调色剂图像) 的上述的感光鼓Ia ld,并且在图1中顺时针旋转的中间转印带8与各个图像形成部1 Pd的上部邻接而平行设置。形成在这些的感光鼓Ia Id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依次转印到在 与各个感光鼓Ia Id抵接的情况下移动的中间转印带8上,然后在二次转印辊9处被一 次性地转印到纸张P上,并且在定影装置7中被定影到纸张P上后,从装置主体排出。在使 感光鼓Ia Id在图1中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执行针对各个感光鼓Ia Id的图像形成 处理。被转印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容纳在装置下部的纸盒16中,经由供纸辊12a和校准 辊对12b被运送到二次转印辊9。中间转印带8采用使用电介质树脂制片材并通过将其两 个端部彼此重叠接合而形成为环状的带或无接缝(无缝)带。中间转印带8和二次转印辊 9通过带驱动马达(没有图示)而以与感光鼓Ia Id相同的线速度被旋转驱动。另外从 图像形成部1 来看,在中间转印带8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布置有带清洁装置19,该带清 洁装置19用于除去残留在中间转印带8表面上的调色剂。接着,对图像形成部1 Pd进行说明。在旋转自如地布置的感光鼓Ia Id的 周围和下方设置有使感光鼓Ia Id带电的带电装置h、2b、2c、和2d布置;对各感光鼓 Ia Id进行基于图像数据的曝光的曝光单元4 ;使用调色剂对形成在感光鼓Ia Id上静 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单元3a、3b、3c、和3d;以及去除并回收在转印调色剂图像后残留在 感光鼓Ia Id上的显影剂(调色剂)的清洁装置fe、5b、5c和5d。当从计算机等外部装置输入了图像数据时,首先通过带电装置加 2d使感光鼓 Ia Id的表面均勻带电,接着通过曝光单元4基于图像数据进行光照射,从而在各感光鼓 Ia Id上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静电潜像。显影单元3a 3d具有与感光鼓Ia Id相向布置的显影辊(显影剂承载体)。另外,在显影单元3a 3d中分别填充有预定量的包 含黄色、青色、品红色和黑色的各颜色的调色剂的二组分显影剂。当由于后述的调色剂图像 的形成而各显影单元3a 3d内所填充的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比例低于规定值时, 从各调色剂盒向各显影装置3a 3d补充调色剂。显影单元3a 3d内的调色剂通过显影辊被供应到感光鼓Ia Id上,并静电附 着在感光鼓Ia Id上。由此,形成与通过曝光单元4的曝光形成的静电潜像相应的调色 剂图像。通过向一次转印辊6a 6d施加预定的转印电压,感光鼓Ia Id上的黄色、青色、 品红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被首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这四种颜色的图像为了形成预 定的全彩色图像而以预先确定的预定位置关系形成。首次转印辊6a 6d通过首次转印驱 动马达(没有图示)而以与感光鼓Ia Id和中间转印带8相同的线速度被旋转驱动。之 后,为继续进行的新的静电潜像的形成作准备,残留在感光鼓Ia Id的表面上的调色剂通 过清洁装置fe 5d被去除。中间转印带8架设在从动辊10、驱动辊11和张紧辊20上,当中间转印带8随着 上述带驱动马达带动下的驱动辊11的旋转而开始顺时针旋转时,纸张P在预定的定时从校 准辊12b被运送到与中间转印带8邻接设置的二次转印辊9与中间转印带8的压送部(二 次转印压送部),在压送部全彩色图像被二次转印到纸张P上。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 被运送到定影装置7。被运送到定影装置7的纸张P在通过定影辊对13的压送部(定影压送部)时被 加热加压,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纸张P的表面,形成预定的全彩图像。形成了全彩色图像的 纸张P的运送方向被向多个方向分岔的分岔部14分配。当仅在纸张P的单面形成图像时 直接通过排出辊15被排出到排纸托盘17。另一方面,当在纸张P的双面形成图像时,使通过了定影装置7的纸张P的一部分 暂时从排纸辊15伸出到装置外部。之后,纸张P通过排纸辊15反向旋转而在分岔部14被 分配到纸张运送路径18,并以翻转了图像面的状态被再次运送到二次转印辊9。并且,形成 在中间转印带8上的下一个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9被转印到纸张P的未形成图像的面上, 然后纸张P在被运送到定影装置7上并定影调色剂图像后,被排出到排纸托盘17中。在图像形成部Pd的下游侧、且二次转印辊9的上游侧跟前布置有浓度检测传感器 35。浓度检测传感器35对在图像形成部1 Pd中形成到中间转印带8上的基准图像照 射测定光,并检测来自基准图像的反射光量。检测结果作为受光输出信号而被发送给制御 部(没有图示)。浓度检测传感器35通常可采用光学传感器,该光学传感器包括由LED等 构成的发光元件和由光电二极管等构成的受光元件。当测定基准图像的浓度时,如果从发 光元件向中间转印带8上的基准图像依次照射测定光,则测定光作为被调色剂反射的光和 被带表面反射的光而入射到受光元件。在调色剂的附着量多的情况下,来自带表面的反射光被调色剂遮挡,因此受光元 件的受光量减少。另一方面,在调色剂的附着量少的情况下,相反地来自带表面的反射光变 多,其结果是受光元件的受光量增大。因而,根据基于所接收的反射光量的受光信号的输出 值来检测每种颜色基准图像的调色剂附着量(图像浓度),并通过与预先确定的基准浓度 进行比较,调节曝光量或显影偏置的特性值等,由此对每种颜色进行浓度修正。
由于需要严格规定浓度检测传感器35到作为测定对象物的基准图像的距离,因 此如图1所示,浓度检测传感器35被布置在到中间转印带8表面的距离变化少的诸如与驱 动辊11相向的位置。浓度检测传感器35也可以被布置在可检测中间转印带8上的基准图像的其他位 置,但是,例如在被布置在比二次转印辊9更靠下游侧的位置的情况下,从通过图像形成部 Pa Pd形成基准图像起直到进行浓度检测为止的时间变长,而且基准图像与二次转印辊9 接触,因而基准图像的表面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如图1所示,优选将浓度检测传感器 35布置到在中间转印带8的移动方向上比图像形成部Pd更靠下游侧且比二次转印辊9的 接触位置更靠上游侧的位置。(2.关于图像形成部的详细情况)接着,对上述图像形成部1 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图像形成部1 Pd 基本上与图像形成部1 同样地构成,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图2是放大示出图1中的图像形成部1 附近的截面图。在感光鼓Ia的周围,沿 着鼓旋转方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依次布置有上述带电装置2a、显影单元3a、首次转印 辊6a、以及清洁装置5a。其中,首次转印辊6a被布置在与感光鼓Ia中间夹着中间转印带 8而相向的位置。此外,感光鼓la、带电装置2a、以及清洁装置fe被单元化。另外,在图像形成部 Pa Pd中,将由感光鼓、带电装置、清洁装置构成的单元以下称为处理单元50a 50d(参 见图5A,图6等)。并且,在相对于感光鼓Ia位于中间转印带8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布置有具备 刷辊19a的带清洁装置19,刷辊19a与从动辊10中间夹着中间转印带8而相向。刷辊19a 在与中间转印带8的抵接面以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快(这里是1.2倍)的线速度向同 一方向(正转)被旋转驱动。带电装置加具有与感光鼓Ia接触并向鼓表面施加带电偏置(bias)的带电辊21、 以及用于清洁带电辊21的带电清洁辊23。显影单元3a是具有两根搅拌运送螺杆25、磁 辊27以及显影辊四的接触显影式单元,其向显影辊四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同极性 (正)的显影偏置来使调色剂吸附到鼓表面上。清洁装置如具有滑擦辊(研磨部件)30、清洁片31、以及回收螺旋构件33。滑擦 辊30以预定的压力压靠在感光鼓Ia上,并通过彩色鼓清洁马达(没有图示)在与感光鼓 Ia的抵接面上向相同方向被旋转驱动,其线速度被控制为比感光鼓Ia的线速度快(这里 为1.2倍)。滑擦辊30例如举出了在金属轴的周围作为辊体形成了 EPDM橡胶制造的具有 55°的ASKER C硬度的发泡体层的构造。作为辊体的材质不限于EPDM橡胶,也可以是其他 材质的橡胶或发泡橡胶体,适于使用ASKER C硬度在10 90°的范围的材质。另外,ASKER C是日本橡胶协会标准规格中规定的硬度计(弹簧式硬度计)之一, 是用于测定硬度的测定器。ASKER C硬度是指用上述测定器测定的硬度,数值越大,表示是 越硬的材料。清洁片31与感光鼓Ia抵接的状态被固定在感光鼓Ia表面的比与滑擦辊30的抵 接面更靠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位置。清洁片31例如采用JIS硬度为78°的聚氨脂橡胶制的 片,并在其抵接点相对于感光体切线方向以预定的角度被安装。另外,清洁片31的材质和硬度、尺寸、向感光鼓Ia的深入量和压靠力等根据感光鼓Ia的标准来适当设定。另外,JIS 硬度是指在日本工业标准(JIS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中规定的硬度。通过滑擦辊30和清洁片31从感光鼓Ia表面去除的残留调色剂随着回收螺旋构 件33的旋转而被排出到清洁装置fe(参见图幻的外部。本发明所使用的调色剂采用从二 氧化硅、氧化钛、钛酸锶、氧化铝等中选择的研磨剂被埋入调色剂粒子表面并被保持为其一 部分向表面突出、或者研磨剂被静电附着在调色剂表面上的调色剂。如此,通过使滑擦辊30相对于感光鼓Ia具有速度差地旋转,来利用包含研磨剂的 残留调色剂研磨感光鼓Ia的表面,并通过滑擦辊30和清洁片31将鼓表面的水分和污染物 质与残留调色剂一并去除。装置主体内部的布局可适当改变。例如,当然也可以将感光鼓Ia Id和中间转 印带8的旋转方向设置成本实施方式相反,同时将处理单元50a 50d和显影单元3a 3d 的位置关系设置成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并与此相应地设定纸张P的运送路径。例如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其他构成的截面图,图4是放大示出图3中 的图像形成部1 附近的截面图。该图像形成装置200与将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左右 翻转后的构成基本相同,基本构成相同。在图3中,标号140a 140d是填充有向显影单元 3a 3d供应的调色剂的调色剂盒。在图3的构成中,逆时针旋转的中间转印带8与各图像形成部1 Pd邻接设置, 在使感光鼓Ia Id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针对各感光鼓Ia Id的图像形成处理与图1 的构成的情况同样地被执行。另外,在图3的构成中,带清洁装置19采用片状的带清洁器。 此外,中间转印带8架设在从动辊10和驱动辊11上,但是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还架设在张 紧辊20上的构成。图5A和图5B是图3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立体图,图5A是示出通过后述的定 位装置60进行处理单元50a 50d定位前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B是示出进行处理单元 50a 50d定位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如图5A和图5B所示,处理单元50a 50d和显影 单元3a 3d分别从装置主体的开口部101向感光鼓的轴向滑动而被安装。并且,处理单 元50a 50d的开口部101侧的一端部通过定位装置60被定位。处理单元50a 50d的 相反侧的另一端部在开口部的里侧以与没有图示的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驱动机构连结的 方式被定位。这里,对作为通过定位装置60进行定位的对象的处理单元50a 50d进行补充说 明。图6是示出作为通过定位装置60进行定位的对象的处理单元50a的外观的立体图。 处理单元50a除了上述的感光鼓la、带电装置2a、清洁装置fe之外还具有调色剂废弃口 51a。通过清洁装置fe回收的用于废弃的调色剂从调色剂废弃口 51a被排出、并经由后述 的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参见图17)被运送至回收容器120(参见图18)。此外,处理单 元50b 50d也一样,具有调色剂废弃口 51b 51d,通过清洁装置恥 5d回收的用于废 弃的调色剂从调色剂废弃口 51b 51d被排出、并经由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被运送至 回收容器120。此外,图7是示出与上述处理单元50a并用的显影单元3a的外观的立体图。显影 单元3a在内部具有上述两根搅拌运送螺杆25、磁辊27、显影辊四,并且具有与后述的调色 剂供应部130a(参见图2 连接的调色剂供应口 40a。对应颜色的调色剂经由该调色剂供应口 40a被供应到显影单元3a的内部,被用于静电潜像的显影。此外,显影单元北 3d也 一样,分别具有调色剂供应口 40b 40d,对应颜色的调色剂经由调色剂供应口 40a 40d 被供应到显影单元北 3d的内部,被用于静电潜像的显影。(3.关于处理单元定位装置)接着,对本发明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进行说明。为了便于以下的说明,预先如下定 义方向。首先,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200中,将感光鼓Ia Id的鼓轴并排的方向设为X方 向,将与包含各鼓轴的平面垂直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与X方向和Y方向垂直的方向(鼓轴 方向)设为Z方向。S卩,在图3等的图像形成装置200中,X方向与左右方向相对应,Y方向 与上下方向相对应,Z方向与前后方向相对应。另外,假设X、Y、Z的各方向是指通过处理单 元定位装置完成定位的状态(以下也称为定位状态)下的方向。另外,这里不问Χ、Υ、Ζ的 各方向的正负朝向。图8是示出定位装置60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定位装置60是进行分别具有感光 鼓Ia Id的处理单元50a 50d的相互间定位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具有定位板70、保持 器部80、螺旋弹簧90 (参见图10)。以下,对各结构的细节进行说明。(3-1.定位板)图9是定位完成状态下的定位板70的立体图,图10是被保持器部80的后述的卡 钩83的转动轴83a插通的状态下的定位板70的立体图。定位板70被构成为具有平板部 71和插通部72、72。 如图8所示,平板部71是形成有轴承孔73a、73b、73c、73d、定位销74、74以及凹部 75a、75b、75c、75d的板状平板。轴承孔73a 73d在平板部71中在X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被 形成为一列,并且被形成在比Y方向的中央更靠下侧的位置。凹部75a 75d在平板部71 中被形成在从轴承孔73a、73b、73c、73d沿X方向偏离的位置。当保持器部80转动时,处理 单元50a 50d的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参见图9)通过平板部71的凹部75a 75d 的内侧,避免了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和平板部71相干扰。如此,平板部71被形成为在 保持器部80转动时能够避免与处理单元50a 50d的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接触的形 状。定位销74、74贯穿平板部71而被固定在平板部71上,以使轴承孔73a 73d和凹 部75a 75d位于该定位销74、74之间。从而,定位销74、74在X方向上与轴承孔73a 73d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的定位销74、74通过各自的后端被铆接在板片74a、74a(参见 图13A、图13B)上而被固定在平板部71上,并通过被嵌入到形成在用于装填各处理单元 50a 50d的装置主体的前侧板41上的用于定位的孔部42、42 (参见图5A),而进行与装置 主体的定位。插通部72、72通过将平板部71的X方向两端部向与前侧板41的接触侧的相反侧 的方向弯折而形成(参见图9)。从而,两个插通部72、72隔着平板部71而处于相向的位置关系。插通部72、72上分别形成有插通口 72a、72a。这里,图11是放大示出一个插通部 72的立体图。保持器部80的卡钩83的转动轴83a空出少许间隙t(mm)被插通在插通口 72a中。另一个插通部72也一样。上述间隙t的平均为((插通口 72a的内径)-(转动轴 83a的外径))/2。
S卩,当转动轴83a空出间隙插通在插通口 7 中时,并不是在转动轴83a的外表面 和插通口 7 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均勻的间隙t,而且转动轴83a位于从插通口 7 的中心沿 插通口 7 的半径方向相对偏离的位置,并与插通口 7 的内表面相接触,由此插通部72 被转动轴83a保持。因而,上述间隙t的最小值为0(切点的值),最大值为(插通口 7 的 内径)-(转动轴83a的外径),因此间隙t的平均为((插通口 7 的内径)-(转动轴83a 的外径))/2。如此,通过插通口 7 的内表面和转动轴83a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t,定位板 70(特别是平板部71)以能够稍许位移的状态被保持器部80 (特别是转动轴83a)保持。即, 定位板70并不是完全被固定在保持器部80上,而是被保持为能稍许晃动。平板部71的位 移既包含向与平板部71的转动轴83a垂直的方向的平行移动,也包含将转动轴83a作为摆 动轴的平板部71的倾斜的变化。另外,插通部72、72也可以构成为由与平板部71不同的部件构成,并被固定在平 板部71的X方向两端部。总之,插通部72、72只要在平板部71的X方向两端部向Z方向 竖直设置即可。(3-2.保持器部)接着,基于图8、图12、图13A、图1 对保持器部80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保持 器部80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图13A和图1 是示出定位装置60的概要结构的截面 图,图13A示出了定位完成前的状态下的截面图,图1 示出了定位完成状态下的截面图。保持器部80是通过以转动轴80a为中心并在保持定位板70的情况下转动来用于 使鼓轴lal, lbl, lcl, Idl针对定位板70的轴承孔73a、73b、73c、73d相对地插拔的保持部 件。该保持器部80通过由连结部82、82连结转动轴80a的两端部与主体81而被支撑。主 体81支撑转动轴83b,该转动轴8 保持定位板70、卡钩83、83、以及手柄84。装置主体支撑转动轴80a,以使其与处理单元50a 50d的鼓轴Ial Idl所排列 的X方向平行并位于比鼓轴Ial Idl更靠上方的位置。S卩,在图8中,转动轴80a位于比 供鼓轴Ial Idl嵌入的轴承孔73a 73d更靠Y方向上侧的位置。从而定位装置60能 够以转动轴80a为支点进行转动,以便相对于装置主体的正面从下打开(下開爸)。主体81整体形成为沿X方向长的形状,其垂直于转动轴80a的截面的形状呈在定 位完成状态下面对前侧板41的一侧开口的凹状。上述定位板70的平板部71处于主体81 的上述开口处。但是,平板部71未被固定在主体81上,而是如上所述,经由插通部72、72 可位移地被转动轴83a保持。主体81在定位完成状态下位于比转动轴80a更靠Y方向下 方的位置。这样的主体81包括相向壁部85、底面部86、侧面部87、87、顶面部88、卡钩保护部 89、89。相向壁部85是与定位板70的平板部71隔着间隙而相向的壁部。该相向壁部85 形成有与平板部71的凹部75a、75b、75c、75d对应的凹部85a、85b、85c、85d。由此,在保持 器部80的定位状态下,处理单元50a 50d的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通过相向壁部85的 凹部85a 85d的内侧,避免了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和相向壁部85发生干扰。此外, 如图13A和图1 所示,相向壁部85在Y方向上的长度(高度)小于平板部71在Y方向 上的长度(高度)。并且,相向壁部85上垂直设置有抵接部85p,在定位状态下平板部71抵接到该抵接部85p上。底面部86与相向壁部85的Y方向上的下端部连结,构成主体81的底面。从而, 底面部86被形成为其与相向壁部85的凹部8 85d以外的部分的连结部位呈平板状、 但在与凹部8 85d的连结部位处具有顺着凹部8 85d而成的曲面的形状。侧面部87、87与相向壁部85以及底面部86相垂直地连结在该相向壁部85以及 底面部86的X方向上的两端处。顶面部88连结在相向壁部85的Y方向上的上端部,并形 成为其与底面部86的间隔随着从相向壁部85侧向开口侧(平板部71侧)而呈阶梯状或 者连续扩大的形状(参见图13A,图13B)。上述连结部82、82分别被设置在该顶面部88的 X方向上的两端。卡钩保护部89、89分别以从侧面部87向X方向稍稍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在相向壁 部85、侧面部87和顶面部88的X方向上的两端,以便在与转动轴80a垂直的面内覆盖卡钩 83,83,由此保护卡钩83、83。不过,卡钩保护部89、89在定位完成状态下面对前侧板41的 一侧开口,卡钩83、83的前端从该开口露出。卡钩83、83是与装填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装置主体的前侧板41的孔部43、 43 (参见图5A)卡合的卡合部件,其被设置在由主体81支撑的转动轴83a的两端,并以该转 动轴83a为支点一体地转动。没有图示的弹簧将卡钩83、83向与装置主体的孔部43、43卡 合的转动方向施压。卡钩83、83的转动轴83a与保持器部80的转动轴80a平行地(在定 位完成状态下沿X方向)设置。手柄84被固定在卡钩83、83的转动轴83a的X方向上的中央部,其通过以转动轴 83a为支点向与装置主体卡合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卡钩83、83,来解除卡钩83、83与 装置主体的卡合。(3-3.螺旋弹簧)接着,基于图13A和图13B对螺旋弹簧90进行说明。螺旋弹簧90是将定位板70 的平板部71向平板部71离开保持器部80的相向壁部85的方向施压的平板施压部件,其被 设置在相向壁部85与平板部71之间。特别是螺旋弹簧90在与保持器部80的转动轴80a 垂直的截面内对平板部71的从中央偏离的位置施压。具体而言,例如在图13B的定位完成 状态下,螺旋弹簧90对平板部71的比中央更向Y方向下侧偏离的位置施压。此外,螺旋弹 簧90与两个定位销74相对应地被设置两个(参见图10),并且各螺旋弹簧90分别将定位 销74与板片7 —并从后端向前侧板41侧施压。施压部件只要能够将平板部71向平板部71离开相向壁部85的方向施压即可,并 不限定于上述螺旋弹簧90,例如也可以是板簧,还可以是橡胶状的弹性体。(3-4.关于定位动作)接着,对使用定位装置60执行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定位的动作进行说明。另 外,下面将相对于装置主体而打开定位装置60的方向、即定位装置60相对于装置主体而转 动以使各处理单元50a 50d露出的方向称为A方向,将其相反方向称为B方向(参见图 13A)。首先,在各处理单元50a 50d更换前的初始状态、即向装置主体装填各处理单元 50a 50d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鼓轴Ial Idl被嵌入到定位 装置60的平板部71的轴承孔73a 73d中(参见图8),各处理单元50a 50d彼此间的定位已恰当完成。此外,定位销74、74被嵌入到装置主体的前侧板41的孔部42、42(参见 图5A),定位装置60相对于装置主体的定位也已恰当完成。该初始状态下的定位装置60相 对于装置主体的位置与前面图5B中所示的定位完成状态下的位置相同。此时,如图1 所示,平板部71与垂直设置在保持器部80的相向壁部85的抵接 部85p的前端抵接,相向壁部85和平板部71的距离被保持为抵接部85p的Z方向上的长 度d(mm)。另外,平板部71被螺旋弹簧90向离开相向壁部85的方向施压,但由于与装置主 体的前侧板41接触,上述施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接着,当更换各处理单元50a 50d时,为了解除通过定位装置60进行的定位,用 户操作保持器部80的手柄84,并以转动轴83a为支点转动卡钩83、83,解除卡钩83、83与 装置主体(前侧板41的孔部43、4;3)的卡合。由此,用户以保持器部80的转动轴80a为支 点向A方向转动定位装置60,可解除鼓轴Ial Idl向轴承孔73a 73d的嵌入以及定位 销74、74向孔部42、42的嵌入。如图5A所示,用户通过向A方向转动定位装置60直到各处 理单元50a 50d的鼓轴Ial Idl侧露出为止,能够从装置主体取出各处理单元50a 50d并进行更换。此时,螺旋弹簧90将平板部71向离开相向壁部85的方向施压,并且由于与前侧 板41的接触被解除,从而上述接触对上述施压方向的移动的限制也被解除,因此如图13A 所示,相向壁部85与平板部71的距离变为d+α (mm),上述距离比定位完成状态时变大,平 板部71与抵接部85p的抵接也被解除。另外,α与插通口 7 和转动轴83a之间的间隙t 的最大(间隙t的平均的2倍)长度相当。在更换各处理单元50a 50d后,通过向B方向转动定位装置60来进行各处理单 元50a 50d的定位。这里,图14A和图14B示出了通过向B方向转动定位装置60而鼓轴 Ial的前端与平板部71的轴承孔73a接触了的状态。由于鼓轴Ial向Z方向延伸,因此鼓 轴Ial向轴承孔73a的嵌入方向也是Z方向。但是,定位装置60的转动方向在与转动轴 80a垂直的截面内沿着圆弧状的轨迹,因此严格来说与上述嵌入方向不同。因而,当向轴承 孔73a嵌入鼓轴Ial时易发生卡阻(二 I; >9 )。但是,平板部71由于间隙t的存在而以可位移的状态经由插通部72、72被保持在 保持器部80 (转动轴83a)上,因此当轴承孔73a和鼓轴Ial接触时,如图14A所示,反抗 螺旋弹簧90的施压,平板部71向与上述施压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对地接近相向壁部 85),或者如图14B所示,平板部71自身转动,从而平板部71相对于施压方向的倾斜发生变 化。通过这样的平板部71的运动、即平板部71相对于相向壁部85的相对且连续的位置变 化,减少了轴承孔73a与鼓轴Ial接触时的摩擦阻力和应力,容易将鼓轴Ial嵌入轴承孔 73a。另外,鼓轴Ibl Idl向轴承孔73b 73d的嵌入也与上述相同。此外,图15A和图15B示出了通过定位装置60向B方向转动而定位销74的前端 与前侧板41的孔部42接触了的状态。定位销74向孔部42的嵌入也与上述相同。S卩,当 定位销74和孔部42接触时,如图15A所示,反抗螺旋弹簧90的施压,平板部71向与上述 施压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对地接近相向壁部85),或者如图15B所示,平板部71自身转 动,从而平板部71相对于施压方向的倾斜发生变化,由此减少了孔部42和定位销74接触 时的摩擦阻力和应力,容易将定位销74嵌入到孔部42。在如此完成了鼓轴Ial Idl向轴承孔73a 73d的嵌入以及定位销74、74向孔部42、42的嵌入后,如图1 所示,抵接部85p的前端与平板部71抵接,定位完毕。此时, 卡钩83、83的前端嵌入到前侧板41的孔部43、43并与其卡合,定位装置60被完全固定在 装置主体上。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60,如果在装置主体侧支撑保持器部80的 转动轴80a,则无论转动前还是转动后,定位装置60均处于装置主体侧,而不会从装置主体 完全分离。由此,能够在接近装置主体的位置进行定位板70的安装/拆卸操作。此外,由 于定位装置60以转动轴80a为支点以相同轨迹反复转动,因此每当更换各处理单元50a 50d时都能够通过定位装置60的转动而将定位板70可靠地安装到正确的位置,并且在每次 更换时也不需要通过手感来配合定位板70的安装位置。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各处理单元 50a 50d更换时的定位板70的安装/拆卸操作,能够极大地提高各处理单元50a 50d 更换时的操作性。此外,定位装置60的保持器部80如下保持定位板70 当通过转动而向轴承孔 73a 73d嵌入鼓轴Ial Idl时,通过轴承孔73a 73d与鼓轴Ial Idl的接触,反抗 由螺旋弹簧90产生的施压而使得平板部71相对于相向壁部85的位置相对地发生变化。 由此,通过平板部71相对于相向壁部85的相对且连续的位置变化,能够减少上述接触时的 摩擦阻力和应力。从而,即使是使保持器部80转动的结构,也能够顺利地进行鼓轴Ial Idl向轴承孔73a 73d的插入。并且,能够通过使用螺旋弹簧90的简单的结构来减少摩 擦阻力和应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通过保持器部80转动来进行定位板70的安装/拆卸 的结构。此外,通过使用手柄84进行的简单的操作,能够转动保持器部80来进行定位板70 的安装/拆卸,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处理单元50a 50d更换时的操作性。此外,由于在定位板70的插通部72的插通口 7 和转动轴83a之间形成有间隙 t,因此平板部71被支承为相对于相向壁部85可相对位移(可平行移动以及可转动)该间 隙t的量。由此,能够在通过平板部71的位置变化来可靠地减少轴承孔73a 73d与鼓 轴Ial Idl的摩擦阻力和应力的情况下,将鼓轴Ial Idl可靠且顺利地嵌入到轴承孔 73a 73d0此外,上述螺旋弹簧90在与保持器部80的转动轴80a垂直的截面内对平板部71 的从中央偏离的位置施压(参见图13A,图13B)。由此,在上述截面内能够对平板部71施加 少许翘曲。这里,图16是放大示出平板部71的轴承孔73a与鼓轴Ial的接触部的截面图。 如该图所示,在定位完成状态下,即使轴承孔73a和鼓轴Ial之间存在少许间隙,通过平板 部71的上述翘曲,轴承孔73a和鼓轴Ial也可靠地线接触或面接触。另外,轴承孔7 73d与鼓轴Ibl Idl的接触部也一样。其结果,能够防止在定位完成状态下鼓轴Ial Idl不稳,并且能够使鼓轴Ial Idl和定位板70接地时的电导通稳定。此外,由于上述螺旋弹簧90从后端对被固定在平板部71上的定位销74施压,因 此能够将螺旋弹簧90的施压力有效地提供给定位销74。由此,即使是转动保持器部80的 结构,也能够在抑制定位销74与装置主体的前侧板41的孔部42的摩擦阻力的情况下顺利 地进行定位销74向孔部42的嵌入,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定位板70的定位。此外,在定位板70中,由于轴承孔73a 73d和定位销74、74在X方向上位于同 一直线上,因此通过保持器部80转动,能够同时进行鼓轴Ial Idl向轴承孔73a 73d的嵌入以及定位销74、74向孔部42、42的嵌入。并且,由于嵌入时平板部71反抗螺旋弹簧 90的施压而发生的位置变化对各个嵌入部分产生同样的作用,因此能够将各个插入全部同 时顺利地进行。(4.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200所具备的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进行说明。图17是示出 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可与各处理单元 50a 50d的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参见图9)装卸,用于将通过各清洁装置(对应于图 1、图3的清洁装置fe 5d)回收并从调色剂废弃口 5Ia 51 d排出的调色剂运送到回收容 器120(参见图18)。该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具有转动轴110a、连接口 Illa llld、 运送部112(参见图18)、凸部113、卡钩114、114、以及手柄115。转动轴IlOa以与处理单元50a 50d的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所排列的X方 向平行的方式被装置主体支撑。该转动轴IlOa位于比连接口 Illa Illd更靠Y方向下 侧的位置,所以,位于比与连接口 Illa Illd连接的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更靠Y方向 下侧的位置。通过如此安置转动轴110a,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能够以转动轴IlOa为支 点转动,以便相对于装置主体的正面从上打开(上開爸)。连接口 11 Ia 11 Id是可与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装卸 的部分。这里,图18是运送部112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8中,为了方便,仅示出了处理单 元50a 50d中的处理单元50a。从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经由上述连接口 Illa Illd 被运送至内部的废弃用的调色剂,被运送部112沿着X方向运送,并经由排出口 112a(参见 图17)排出至回收容器120。凸部113被嵌入到装置主体的前侧板41的孔部44(参见图20),进行废弃调色剂 运送装置Iio相对于装置主体的定位。如图17所示,连接口 Illa Illd和凸部113在X 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上。卡钩114、114是与装置主体的前侧板41的孔部45、45 (参见图20)卡合的卡合部 件,被设置在贯通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侧面部的转动轴11 的两端,并以该转动轴 IHa为支点进行转动。没有图示的弹簧将卡钩114、114向与装置主体卡合的转动方向施 压。另外,卡钩114、114的转动轴IHa与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转动轴IlOa平行地 设置,并且被设置在比转动轴IlOa更靠Y方向上方的位置。手柄115被设置成与卡钩114、114连动,当拉手柄115时,卡钩114、114以转动轴 IHa为支点向与同装置主体卡合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由此,通过卡钩114、114与 装置主体的卡合被解除,能够使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转动。如上构成的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相对于定位装置60被设置在与各处理单元 50a 50d相反的一侧。S卩,定位装置60位于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Z方向上的外侧(正 面侧),并且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位于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Z方向上的外侧(正 面侧)。从而,如果不先转动打开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就无法接着转动打开定位装置 60,相反地,如果不先转动关闭定位装置60,就无法转动关闭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接着,对包括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操作在内的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更 换操作的顺序进行说明。图19是示出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相对于装置主体的初始状 态下的位置的立体图。当更换各处理单元50a 50d时,首先,在打开装置主体的没有图示的前盖后,拉拽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手柄115来解除通过卡钩114、114的与装置主 体的卡合,并以转动轴IlOa为支点转动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此时,根据转动轴IlOa 与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的上述位置关系,如图20所示,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相对 于装置主体的正面从上打开并转动。当使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转动时,比其更靠内侧的定位装置60露出。从而可 使定位装置60转动,并通过上述的方法来转动定位装置60。此时,根据转动轴80a与鼓轴 Ial Idl的上述位置关系,如图21所示,定位装置60相对于装置主体的正面从下打开并 转动。由此,处理单元50a 50d的定位被解除,因此如图22所示,例如可取出处理单元 50d并进行更换。另外,显影单元3a 3d也能够在图22的状态下进行更换。更换后能够 通过与上述相反的顺序恢复到通常的状态。如上所述,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相对于定位装置60 被设置在与各处理单元50a 50d相反的一侧。如此,通过使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位 于比定位装置60更靠鼓轴方向外侧的位置,当为了废弃通过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运送 后滞留在回收容器120中的废弃用的调色剂而从装置主体卸下回收容器120时,可不操作 定位装置60。即能够构成为不打开定位装置60也能够例如在图19的状态下从装置主体 卸下回收容器120的结构。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废弃调色剂的废弃操作,能够提高其操作 性。特别是,废弃调色剂的废弃操作例如大多与调色剂盒的更换同时进行,其频率与处理单 元50a 50d的更换频率相比格外高,因此上述効果非常好。此外,由于定位装置60被布置在比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更靠内侧(各处理单 元侧)的位置,因此多少能够减少在各处理单元50a 50d中因各鼓轴Ial Idl变长而 引起的挠曲。此外,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转动轴IlOa由于与各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 所排列的X方向平行,所以对于所有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能够同时进行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与转动的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装卸。并且,转动轴IlOa位于比各调色剂 废弃口 51a 51d更靠下方的位置,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以转动轴IlOa为支点从上打 开,因此当使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用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接 住从各调色剂废弃口 51a 51d朝着图像形成装置200的设置面落下的废弃调色剂,能够 防止设置面被废弃调色剂污染。此外,定位装置60的转动轴80a位于比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各鼓轴Ial Idl更靠上方的位置,定位装置60以转动轴80a为支点从下打开。通过如此使废弃调色剂 运送装置110和定位装置60相对于装置主体打开的方向相反,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能够构 成为对于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打开定位装置60的转动轴80a侧,而对于定位装置60 则打开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转动轴IlOa侧。即,能够构成为使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 110和定位装置60转动以使得彼此的转动轴IlOa和转动轴80a之间部分露出。在此情况 下,即便使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和定位装置60双方均处于打开状态,两者也不会发生 干扰,此外还你能够校宽地确保各处理单元50a 50d和各显影单元3a 3d的取出放入 空间。其结果,各处理单元50a 50d和各显影单元3a 3d的更换操作也变得容易。(5.关于调色剂供应部)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设有从调色剂盒向显影单元3a 3d供应调色剂的调色剂供应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使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位于装置主体的正面侧, 但如果与此同样地使调色剂供应部位于装置主体的正面侧,则为了防止调色剂供应部与废 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发生干扰,必须以复杂的结构构成调色剂供应部,此外,为了可靠地 进行调色剂的供应,需要在调色剂供应部的内部设置调色剂的进给机构(例如螺杆)。从而 调色剂供应部的结构、装置的设计会变得复杂。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调色剂供应 部位于装置主体后方侧来避免了上述问题。下面对调色剂供应部的布置位置的细节进行说 明。图23是示出显影单元3a、调色剂供应部130a、调色剂盒(调色剂容器)140a的位 置关系的立体图。另外,显影单元北 3d、调色剂供应部130b 130d、调色剂盒140b 140d的位置关系也一样。上述的中间转印带8 (参见图1、图3)位于各调色剂盒140a 140d与各显影单元3a 3d之间。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与显影单元3a 3d相对应地设置,从各调色剂盒 140a 140d向各显影单元3a 3d供应预定颜色的调色剂。各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 与各显影单元3a 3d中的与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相反侧的端部相对应地设置。因而, 各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在Z方向上相对于中间转印带8位于与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 110相反侧的位置。另外,各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的调色剂排出侧与显影单元3a 3d的调色剂供应口 40a 40d(参见图7)连结。通过如此安置各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的位置,各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 不会与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Iio发生干扰,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构成各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被构成为具有筒状部131a 131d。筒状部131a 131d是在上下方向上笔直延伸以使从各调色剂盒140a 140d供应 而来的调色剂因自重而在内部降落的筒状供应部,其设计比较简单。由于能够以具有这种筒状部131a 131d的简单的形状形成各调色剂供应部 130a 130d,因此即使在各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的内部不设置调色剂的进给机构, 也能够将来自各调色剂盒140a 140d的调色剂供应给各显影单元3a 3d。特别是,通过各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具有上述筒状部131a 131d,能够利 用在调色剂筒状部131a 131d内部的自由降落将调色剂供应给各显影单元3a 3d,因此 能够简化各调色剂供应部130a 130d的结构。[实施方式2]基于附图,如下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对 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部件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50a 50d、显影单元3a 3d的形状和结构与实施方 式1稍微不同。此外,图像形成装置200具有辊分离接触机构151 (参见图沈等),定位装 置60与其对应地构成。下面对这一点进行说明。图M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单元50a的外观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单 元50a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 (参见图6)几乎相同,基本功能与实施方式1完全相同。本实 施方式的处理单元50b 50d的形状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单元50a完全相同。图25是示出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单元50a并用的显影单元3a的外观的立体图。 构成后述的辊分离接触机构151(参见图26)的轴部件153的抵接部153a在与后述的定位装置60的定位板70 (参见图28)相向的显影单元3a 3d的前表面处突出。此外,在抵接 部153a的附近形成有管道连结部150b,该管道连结部150b与用于吸引显影单元3a 3d 内的漂浮调色剂的吸引管道连结。并且,在抵接部153a和管道连结部150b的下方形成有 供定位装置60的定位凸台86a 86d(参见图28)嵌合的嵌合孔150c。另外,本实施方式 的显影单元北 3d与本实施方式的显影单元3a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接着,对辊分离接触机构151进行说明。显影单元3a 3d具有辊分离接触机构 151,该辊分离接触机构151使显影辊四相对于感光鼓Ia Id而接近或退回。图沈是辊 分离接触机构151的概要侧视图,图27是从轴向(从图沈的右方)观看辊分离接触机构 151、显影辊四、感光鼓Ia的关系的概要图。使用图沈和图27,对显影辊四通过辊分离接触机构151而向感光鼓Ia Id的 接近和退回进行说明。这里,对显影单元3a的辊分离接触机构151进行说明,但显影单元 北 3d也一样,因此省略其说明。辊分离接触机构151具有臂部件15加、152b、轴部件153、 压缩弹簧154、轴承部件155。臂部件152a、152b从轴部件153的下方与轴部件153抵接,通过弹簧等施压机构 (没有图示)在自由状态下接受向上的施压。轴部件153是将具有预定刚性的素材作为材 质而形成并沿显影单元3a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棒状部件,其被布置为可在轴向(箭头A-A' 方向)上自由移动。轴部件153在轴向前侧的端部具有可与定位板70(参见图28)抵接的 抵接部153a。在轴部件153的外周面的与臂部件152a、152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从侧面观看 为梯形的两个肋15!3b、153b。压缩弹簧1 是将轴部件153向轴向前侧(箭头A'方向)施压以便在自由状态 下使轴部件153的抵接部153a从显影单元3a的前侧突出的轴施压部件。轴承部件155与 臂部件152a、152b形成为一体,起到通过接受磁辊27和显影辊四的各转动轴27aJ9a的 两端部来连结两辊27、29的连杆部件的功能,并以磁辊27的转动轴27a为中心一体地转 动。从而,当轴承部件155以转动轴27a为中心转动时,显影辊四与轴承部件155 —起以 磁辊27中心转动,从而相对于感光鼓Ia接近或退回。另外,轴承部件155也可以是与臂部 件152a、15 分开单独的部件。如图沈和图27所示,在轴部件153的抵接部153a从显影单元3a突出的状态下, 臂部件152a、152b分别被移至肋153b、15 处并被下压,显影辊四处于从感光鼓Ia退回 的位置。当抵接部153a从该状态被押入显影单元3a内时,通过轴部件153向轴向上的里 侧(箭头A方向)移动,各臂部件15加、152b从肋15北、15 脱离,各臂部件15加、152b向 箭头B方向转动。并且,轴承部件155也与各臂部件152a、152b —起以转动轴27a为中心 向箭头B方向转动,因此显影辊四接近感光鼓la。并且,当再次解除抵接部153a的下压时,轴部件153通过压缩弹簧154的施压力 而向轴向前侧(箭头A'方向)移动,由此各臂部件15h、152b分别被移至肋15北、15北处, 各臂部件15加、152b向箭头B'方向转动。并且,轴承部件155也与各臂部件15加、152b — 起以转动轴27a为中心向箭头B'方向转动,因此显影辊四从感光鼓Ia退回。这里,轴部件153通过肋153b、15 将前方侧的臂部件15 和里侧的臂部件152b 同时向下压,但各臂部件15h、152b的转动定时也可以不同。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将里侧 的臂部件152b先下压后再将前方侧的臂部件15 向下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60进行说明。图观和图四是分别从处理单元侧 和装置外侧观看定位装置60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60的基本结构与图8等所 示的实施方式1的定位装置60相同,但在以下几点不同。在定位装置60的定位板70的平板部71的轴承孔73a 73d的附近形成有开口 76a 76d。通过形成在显影单元3a 3d的前表面上的管道连结部150b (参见图25)与 开口 76a 76d重合,管道连结部150b与形成在保持器部80内的吸引管道(没有图示) 连通。此外,在定位板70的平板部71上固定有在将定位装置60设为关闭状态时与装置 主体的前侧板41抵接的接地弹簧91。感光鼓Ia Id经由该接地弹簧91和定位板70而 被接地。此外,在定位装置60的保持器部80的主体81的下端部突出设置有定位凸台 86a 86d。当将定位装置60设为关闭状态时,定位凸台86a 86d与各显影单元3a 3d 的嵌合孔150c嵌合(参见图25)。此外,拉伸弹簧92的一端连接在主体81的卡钩83、83的转动轴83a的一个上,其 另一端被固定在装置主体内。拉伸弹簧92是将保持器部80向预定的转动方向施压的保持 器施压部件。拉伸弹簧92的固定位置和定位装置60的转动支点(保持器部80的转动轴 80a)的位置关系被确定,以使拉伸弹簧92的施压力朝着辅助定位装置60的转动操作的方 向起作用。具体而言,拉伸弹簧92在装置主体中被固定在以下位置当定位装置60的转动 角度大于或等于预定角度时,拉伸弹簧92将定位装置60向打开方向施压,当定位装置60 的转动角度小于预定角度时,拉伸弹簧92将定位装置60向关闭方向施压。对于拉伸弹簧 92的固定位置的细节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接着,对还包括定位装置60和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操作在内的各显影单元 3a 3d以及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更换操作的顺序进行说明。在图19的状态,即各显影单元3a 3d和各处理单元50a 50d向装置主体装填 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鼓轴Ial Idl被嵌入到定位装置60的 平板部71的轴承孔73a 73d中,各处理单元50a 50d相互間的定位被恰当地进行。此 外,由于定位装置60的定位销74、74被嵌入到装置主体的前侧板41的孔部42、42中(参 见图5A),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凸部113也被嵌入到前侧板41的孔部44中(参见图 20),因此定位装置60和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相对于装置主体的的定位也被适当地进 行。当从该状态更换各显影单元3a 3d、各处理单元50a 50d时,首先,在打开装置 主体的没有图示的前盖后,拉拽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的手柄115(参见图17)来解除卡 钩114、114和前侧板41的孔部45、45 (参见图20)的卡合,并以转动轴IlOa为支点转动废 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在转动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后,如图20所示,比其靠内侧的定 位装置60露出。图30是从图20的左侧观看显影单元3a和定位装置60的定位状态的位置的侧视 图。在图30以及下面提到的图32、图34中,对显影单元3a与定位装置60的关系进行了说 明,但显影单元北 3d与定位装置60的关系也可以完全同样地说明。如图30所示,定位装置60的定位板70被布置在与显影单元3a 3d的前表面相向的位置(第一位置),使得各显影单元3a 3d的显影辊四分离/接触的轴部件153的 抵接部153a通过定位板70的平板部71被押入到显影单元3a 3d内。由此,显影单元 3a 3d的显影辊四接近各自对应的处理单元50a 50d内的感光鼓Ia Id而布置。此外,支点93的位置被如下设定当定位装置60处于第一位置时,使得通过拉伸 弹簧92的主体侧的支点93和保持器部80的转动轴80a的直线L位于比拉伸弹簧92更靠 上侧的位置。因此,定位装置60被作用向显影单元3a 3d压靠的方向(图中的白色箭头 方向)的施压力。由于从该拉伸弹簧92作用的施压力朝着缓解从压缩弹簧154(参见图26)经由抵 接部153a作用的打开方向的施压力的方向起作用,因此减少了施加在卡钩83、83上的负 载。从而能够在不提高卡钩83的强度的情况下抑制变形和损坏。接着,操作设置在定位装置60的保持器部80上的手柄84,以转动轴83a为支点使 卡钩83、83转动,解除卡钩83、83和装置主体(前侧板41)的卡合。图31是解除了通过定 位装置60的卡钩83、83的与装置主体的卡合时的显影单元3a 3d和定位装置60的从正 面侧观看的立体图,图32是从图31的左侧观看显影单元3a和定位装置60的侧视图。若作用在轴部件153上的压缩弹簧154的施压力和在各显影单元3a 3d中产生 的施压力合起来,则大于作用在定位部件60上的拉伸弹簧92的施压力。因此,若卡钩83、 83和装置主体的卡合被解除,则通过压缩弹簧154的施压力,轴部件153的抵接部153a从 显影单元3a 3d的前表面突出,如图32所示,定位装置60被保持在从图30的位置向上 方(图32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预定角度的位置(第二位置)。此时,鼓轴Ial Idl向轴 承孔73a 73d中的嵌入以及定位销74、74向前侧板41中的嵌入也被解除。在该第二位置,也由于通过拉伸弹簧92的主体侧的支点93和保持器部80的转动 轴80a的直线L位于比拉伸弹簧92更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定位装置60被作用向显影单元 3a 3d压靠的方向(图中的白色箭头方向)的施压力。因此,不用担心因为定位装置60 猛地打开而碰到手。另外,与第一位置相比,在第二位置,直线L和拉伸弹簧92所成的角度更小,因此 从拉伸弹簧92作用于定位装置60的白色箭头方向的施压力小于第一位置下的施压力。因 此,当将定位装置60钻动到后述的第三位置时,手所承受的负载不会过大。接着,以保持器部80的转动轴80a为支点,将定位装置60打开至从第二位置进一 步向上转动了预定角度的位置(第三位置)。当将定位装置60打开至第三位置时,正好为 图21所示的位置。图33是放大示出将定位装置60转动到第三位置时的处理单元50c、50d 以及显影单元3c、3d附近的正面图,图34是从图21的左侧观看的显影单元3a和定位装置 60的侧视图。通过将定位装置60打开到第三位置,如图21所示,显影单元3a 3d和处理单元 50a 50d的前方被打开更宽。如图33所示,导轨IOOa IOOd以向前侧或里侧延伸的方 式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装置主体中,导轨IOOa IOOd支撑处理单元50a 50d的 底部以使其可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同时限制其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在从定位装置60的轴 承孔73a、73b、73c、73d拔出鼓轴Ial Idl后,处理单元50a 50d的前方侧通过自身重 量稍向下下降,从而其底部被导轨IOOa IOOd支撑。感光鼓Ia Id的前方侧也从中间 转印带8稍微远离。此外,显影单元3a 3d的显影辊四由于从感光鼓Ia Id退回,因此如图22所示,例如能够取出处理单元50d进行更换。此外,其他的处理单元50a 50c 和显影单元3a 3d也能够在图22的状态下同样地进行更换。在上述第三位置,如图34所示,通过拉伸弹簧92的主体侧的支点93和保持器部 80的转动轴80a的直线L位于比拉伸弹簧92更靠下侧的位置,因此定位装置60被作用远 离显影单元3a 3d的方向(图的白色箭头方向)的施压力。由此,定位装置60在拉伸弹 簧92的施压力的作用下反抗重力而被保持在第三位置,因此不需要用手支撑定位装置60, 提高了处理单元50a 50d、显影单元3a 3d的更换操作性。在更换显影单元3a 3d或处理单元50a 50d后,当从图34的状态以与上述相 反的顺序使定位装置60朝下转动来关闭时,定位装置60被布置到图32所示的第二位置。 此时,如前面所述,定位装置60被作用关闭方向(图32的白色箭头方向)的施压力,定位 装置60以与抵接部153a的前端接触的状态被保持,因此能够将握持定位部件60手拿开并 重新握持容易施力的位置。并且,通过从图32的状态对定位装置60施力而将其推到图30所示的第一位置, 抵接部153a被押入到显影单元3a 3d内,各显影单元3a 3d的显影辊四被再次压靠 到感光鼓Ia Id上。这里,由于拉伸弹簧92的施压力向关闭方向作用,因此能够减少在 安装定位装置60时施加到手上的负载。最后,通过朝上转动关闭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 能够返回到图19的状态。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只是打开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110和定位装 置60就能够解除感光鼓Ia Id与显影装置3a 3d的显影辊四的按压。从而,可以不 考虑顺序地进行各显影单元3a 3d或者处理单元50a 50d中任意单元的拔出或插入, 能够极大地提高更换各显影单元3a 3d和各处理单元50a 50d时的操作性。此外,由于通过调节拉伸弹簧92的支点93的位置而在与轴部件153的抵接部 153a接触的第二位置使得作用于定位装置60的施压力向关闭方向作用,因此不用担心在 解除了卡钩83、83时定位装置60猛地打开而碰到手,而且还能够减少将定位装置60从第 二位置安装到第一位置时的负载。由此,能够顺利地进行定位装置60 (定位板70)的安装 操作,从这一点来说也能够极大地提高更换各处理单元50a 50d和各显影单元3a 3d 时的操作性。此外,由于在第一位置,拉伸弹簧92的施压力向关闭方向作用,因此能够降低从 抵接部153a施加到卡钩83的打开方向的负载,从而还提高了卡钩83的耐用性也提高。并 且,由于在第三位置,拉伸弹簧92的施压力向打开方向作用,因此能够用两手容易地进行 各显影单元3a 3d和各处理单元50a 50d的更换。通过拉伸弹簧92的支点93的位置,不仅能够调节施压力的方向发生转变的变化 点的位置,而且还能够调节第一 第三位置下的拉伸弹簧92的施压力的大小。拉伸弹簧92 的施压力的大小也可以通过选择拉伸弹簧92的弹性系数来调节。此外,如图33所示,轴部件153的抵接部153a被设置在通过鼓轴Ial Idl的直 线上(与鼓轴Ial Idl相同的高度上),当解除了卡钩83、83时,定位板70通过抵接部 153a被推压到与鼓轴Ial Idl (定位销74)相同高度的位置。如图1 所示,螺旋弹簧90将定位板70向离开保持器部80的方向施压,而定位 销74与轴承孔73a 73d(鼓轴Ial Idl)在X方向上被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从抵接部153a作用到定位板70上的推压力的方向与从螺旋弹簧90作用到定位板70上的施压 力的方向正好相反。因而,被推压的定位板70难以相对于鼓轴Ial Idl发生倾斜,能够 抑制鼓轴Ial Idl与轴承孔73a 73d卡阻,因此能够顺畅地打开定位装置60。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此外,本发明除图1和图3所示的彩色打印机以外,也能够应用于复印机、打印机、数码复 合机(同时具有复印、传真、扫描、打印等诸多功能的装置,也称为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等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能够利用于使用电子照相处理进行彩色图像形成的四鼓串列式的图像形 成装置。此外,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具有相对于装置主体可装卸的多个处理单元和显影单元、 以及进行各处理单元的定位的定位板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利用本发明,能够提供定位板 的安装和拆卸操作容易并且单元更换时的操作性优异的图像形成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相对于装置主体进行处理单元相互间的定位,所述处理单 元分别具有与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对应的感光鼓,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在该定位板上形成有供所述各感光鼓的每个鼓轴嵌入的轴承孔以及与所述装 置主体嵌合的定位部;保持器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并且通过在保持所述定位板的情况下转动来 使得所述鼓轴针对所述轴承孔相对地插拔;以及施压部件,其相对于所述保持器部而将所述定位板朝着所述鼓轴轴向施压; 其中,所述保持器部如下保持所述定位板当通过转动而向所述轴承孔嵌入所述鼓轴 时,通过所述轴承孔和所述鼓轴接触,使得所述定位板反抗所述施压部件的施压而相对于 所述保持器部改变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器部包括 卡钩,其与装填所述各处理单元的装置主体卡合;以及手柄,其被固定在所述卡钩的转动轴上,并通过使所述卡钩转动来解除所述卡钩与所 述装置主体的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板具有形成有插通口的插通部,其中所述卡钩的转动轴空出间隙插通插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板是金属板部件,并具有平板形状的平板部,所述各轴承孔和所述定位部被 形成在所述平板部上,所述插通部被垂直设置在所述平板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其中,在所述定位板的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向所述装置主体突出的定位销,在所述装置主体 侧形成有供所述定位销嵌入的定位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板的所述各轴承孔和所述定位销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施压部件在定位销附 近将所述定位板向所述装置主体侧施压。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以及分别具有与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对应的感光鼓的处理单元;其中,通过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进行所述各处理单元相互间的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所述保持器部的转动轴与所述各处理单元的各鼓轴所排列 的方向平行地布置,所述转动轴位于比所述各鼓轴更靠上方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被布置成与所述各处理单元的各鼓轴所排列的方向平行并位于比所述各鼓轴更靠上 方的位置的转动轴支撑所述保持器部,以使所述保持器部相对于装置主体能够在上下方向 上转动,所述保持器部被选择布置到所述第一位置、从该第一位置向上转动预定量的第二位 置、以及从该第二位置进一步向上转动预定量从而所述处理单元的前面被打开的第三位 置,当所述保持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保持器施压部件将所述保 持器部向朝下方转动的方向施压,当所述保持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上方转动了预定角度 时,所述保持器施压部件将所述保持器部的施压方向改变至使所述保持器部向上方转动的 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器施压部件是一端被固定在所述保持器部上、另一端被固定在装置主体上的 拉伸弹簧,当所述保持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拉伸弹簧的主体侧的支点和所述保持 器部的旋转轴的直线位于比所述拉伸弹簧更靠上侧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与所述各处理单元相对应地设置,并 使用调色剂对形成在所述各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所述显影单元包括显影辊,其向所述各感光鼓供应调色剂;以及辊分离接触机构,其 使所述各显影辊相对于所述各感光鼓接近或退回,所述辊分离接触机构包括轴部件,其被设置成能够从面对所述定位板的所述各显影 单元表面伸出缩回;以及轴施压部件,其将所述轴部件向从所述显影辊表面突出的方向施 压,其中,在所述保持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到达至所述第二位置跟前为止,所述保持器部 或所述定位板与所述轴部件抵接。
12.—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处理单元,其相对于装置主体可装卸,并且沿大致水平方向并排布置,其中每个所述处 理单元具有与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对应的感光鼓;显影单元,其相对于装置主体可装卸,并且与所述各处理单元邻接设置,其中每个所述 显影单元使用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对形成在所述各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中间转印带,其与所述处理单元的上部邻接,并在与所述各感光鼓的圆周面抵接的情 况下向与所述各感光鼓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并且重叠转印形成在所述各感光鼓上 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其相对于装置主体进行所述各处理单元相互间的定位;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能够转动地被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并保持具有定位部的 定位板使其能够摆动,并且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能够在将所述各处理单元在所述感光鼓 的轴向上的一端侧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定位的定位姿态、和解除所述各处理单元在所述一 端侧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定位的解除姿态之间,在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处于解除姿态下,所述各处理单元能够任意装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开口部,从所述开口部向里侧延伸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处理单元能够通过从所述开口部利用所述导向机构沿所述感光鼓的鼓轴方向滑动而装卸,被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中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一端侧在所述开口部侧通过所述处 理单元定位装置而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被定位,被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中的所述处理单元 的另一端侧以与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里侧的驱动机构连结的状态被定位,在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的所述解除姿态下,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开口部侧的端面朝 前打开,并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机构经过所述开口部拉出所述处理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各处理单元分别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回收在转印调色剂图像后残留在所述各感 光鼓上的调色剂,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含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该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能够与所述各处 理单元的调色剂废弃口进行装卸,用于将通过所述各清洁装置回收并从所述调色剂废弃口 排出的所述调色剂运送至回收容器,所述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被设置在比所述处理单元定位装置更靠所述各感光鼓的鼓 轴方向外侧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废弃调色剂运送装置具有与所述各处理单元的所述各调色剂废弃口所排列的方 向平行地布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比所述各处理单元的各调色剂废弃口更靠下的位置,所述处理单元定 位装置的转动轴位于上端附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处理单元定位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并具有如下特征相对于装置主体定位多个处理单元的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可转动地被装置主体支撑。并且,处理单元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在该定位板上形成有供每个鼓轴嵌入的轴承孔以及与装置主体嵌合的定位部;以及保持器部,其可转动地被装置主体保持,并且保持定位板,以使该定位板的位置通过轴承孔和鼓轴的接触而发生变化。本发明通过使得处理单元的定位以及装卸操作变得容易,使得处理单元的更换变得简单。
文档编号G03G21/16GK102135751SQ20101057055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森下浩树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