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772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CD Device)。
背景技术
现今的笔记型电脑除了装有光碟机以及多个用来连接滑鼠、网路线及随身碟等 的连接埠(port)之外,还会加装其他电子配件,例如网路摄影机(webcam)与无线天线 (antenna),以提供使用者无线网路以及视讯的功能。网路摄影机与无线天线多半装设在笔 记型电脑荧幕中,所以二者所使用的配线皆装设于笔记型电脑荧幕内。然而,笔记型电脑荧幕的内部空间相当有限,而且现在市面上已出现不少荧幕大 小在12吋以下的笔记型电脑,以至于有些笔记型电脑荧幕的内部空间更加狭小,从而增加 网路摄影机与无线天线二者所使用的配线在整理以及配置上的困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能降低上述配线在整理与配置上的困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壳体、一显示面板、一背光模组、至少 一电子配件以及一第一电连接元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电子配件与第一电连接元件皆配 置于壳体内。背光模组位于显示面板的下方,并包括一发光组件与一导光板。发光组件包 括多个发光源与一电路载板,而这些发光源装设于电路载板上。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与一 入光面,而出光面连接入光面,其中显示面板位于出光面的对面,而这些发光源位于电路载 板与入光面之间。电子配件位于出光面的周围。第一电连接元件位于出光面的周围,其中 第一电连接元件电性连接于电子配件与电路载板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连接元件包括一软式电路板 (flexible circuit board)或多条配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发光源包括多个发光二极体(Lighting Emitting Diode, LED)。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板更具有一底面,底面相对于出光面,并 平行于出光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板为一矩形板,且更具有一短边侧面与 一对长边侧面。出光面连接短边侧面与这些长边侧面,而这些长边侧面连接于短边侧面与 入光面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更包括一电路板与一电连接器 (electric connector),其中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与电路载板之间,而电路板位于 其中一长边侧面的对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更包括一软式电路板,而软式电路板电性连接于电连接器与电路载板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为一笔记型电脑前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配件的数量为多个,而这些电子配件皆 电性连接第一电连接元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更包括一第二电连接元件,而 第二电连接元件连接于这些电子配件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连接元件包括一软式电路板或多条配 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配件为一无线天线或一网路摄影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更包括一反射片,反射片配置于壳 体与导光板之间。基于上述,由于电路载板不仅供多个发光源装设,而且电性连接至少一个电子配 件与这些发光源,因此电子配件与这些发光源可共用单一块电路载板。如此,本实用新型能 节省显示器(例如笔记型电脑荧幕)所采用的配线的数量,以减少制造成本,同时更能降低 显示器内的配线在整理与配置上的困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所应用的笔记型电脑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线I-I剖面所绘制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液晶显示装置在移除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之后的俯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笔记型电脑[0025]100液晶显示装置[0026]110壳体[0027]120显示面板[0028]130、150 电子配件[0029]140背光模组[0030]142导光板[0031]142a出光面[0032]142b入光面[0033]142c底面[0034]142d短边侧面[0035]142e长边侧面[0036]144发光组件[0037]144a发光源[0038]144b电路载板[0039]146反射片[0040]148光学膜片[0041]160a第一电连接元件[0042]160b第二电连接元件[0043]170 电路板180 电连接器190 软式电路板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 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所应用的笔记型电脑的立体示意 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100能应用于一笔记型电脑10,且可作为笔记型电 脑10的荧幕。不过,须事先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种类的显示器,例如 桌上型电脑的荧幕、电视机或手机荧幕等,因此图1所示的笔记型电脑10仅为举例说明,并 非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应用显示器的种类。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一壳体110、一显示面板120以及一电子配件130。显示面 板120与电子配件130皆配置于壳体110内,而电子配件130可为网路摄影机。当液晶显 示装置100应用于笔记型电脑10时,壳体110可为一笔记型电脑前盖,其为一般笔记型电 脑组装厂所称的A件。图2是图1中沿线I-I剖面所绘制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2,液晶显示装置100 更包括一背光模组140,而背光模组140配置于壳体110内,并且位于显示面板120的下方, 所以背光模组140位于显示面板120与壳体110之间。背光模组140包括一导光板142、一 发光组件144以及一反射片146,其中导光板142位于显示面板120与壳体110之间,发光 组件144位于导光板142旁,而反射片146配置于壳体110与导光板142之间。承上述,导光板142具有一出光面142a、一入光面142b以及一底面142c,其中底 面142c相对于出光面142a,而出光面14 连接于入光面142b与底面142c之间。显示面 板120位于出光面14 的对面,发光组件144位于入光面142b的对面,而反射片146则位 于底面142c对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底面142c可以平行于出光面14加,所以导光板142 不一定是楔形导光板。发光组件144包括多个发光源14 (图2仅绘示一个)以及一电路载板144b,而 这些发光源14 装设于电路载板144b上,其中这些发光源14 位于电路载板144b与入 光面142b之间。这些发光源14 可以包括多个发光二极体,而电路载板144b可以是一种 软式电路板或硬式电路板(rigid circuit board)。此外,背光模组140可以更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148,而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背 光模组140包括多片光学膜片148。这些光学膜片148配置于导光板142与显示面板120 之间,其中这些光学膜片148可包括扩散片与增亮膜。图3是图2中液晶显示装置在移除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之后的俯视示意图。请参 阅图3,导光板142可以是一种矩形板,且更具有一短边侧面142d与一对长边侧面142e。出 光面14 连接短边侧面142d与这些长边侧面142e,而这些长边侧面14 连接于短边侧面 142d与入光面142b之间。液晶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电子配件。详细而言,除了电子配件130之外,液 晶显示装置100还可以更包括一电子配件150,其中电子配件150也配置于壳体110内,且例如是无线天线。此外,这些电子配件150、130皆位于出光面14 的周围,而且皆可以位 于其中一面长边侧面14 的对面。液晶显示装置100更包括一第一电连接元件160a,而第一电连接元件160a可以包 括一软式电路板或多条配线,其中这些配线可为金属线,例如铜线或漆包线。第一电连接元 件160a配置于壳体110内,并位于出光面14 的周围,例如位于其中一面长边侧面14 的 对面,如图3所示。此外,第一电连接元件160a电性连接于电子配件130与电路载板144b 之间,所以电子配件130能透过第一电连接元件160a而与电路载板144b的一些电路导通。承上述,必须说明的是,虽然电子配件130与电路载板144b的一些电路导通,但是 基本上,电子配件130与这些发光源14 在电性上并无导通。也就是说,在电路载板144b 的所有电路中,供电子配件130使用的电路与供发光源14 使用的电路在电性上并不会接 触,因此处于发光状态的发光源14 整体上并不会影响电子配件130的运作。另外,这些电子配件130、150可以彼此连接。详细而言,液晶显示装置100可以更 包括一第二电连接元件160b,而第二电连接元件160b连接于这些电子配件130、150之间, 其中第二电连接元件160b可以包括一软式电路板或多条配线。透过第二电连接元件160b, 电子配件150可以电性连接第一电连接元件160a。如此,电子配件150也可以电性连接电 路载板144b。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电子配件150与电路载板144b电性连接,但为了避免电子配 件130、150与发光源14 三者在运作时发生彼此影响的情形,电子配件130、150与发光源 144a三者在电性上并无导通,也就是在电路载板144b的所有电路中,供电子配件130、150 与发光源14 三者所使用的电路在电性上并不会彼此接触。液晶显示装置100可以更包括一电路板170、一电连接器180以及一软式电路板 190,其中软式电路板190电性连接于电连接器180与电路载板144b之间,而电连接器180 电性连接电路板170,所以电连接器180可以透过软式电路板190而电性连接于电路板170 与电路载板144b之间。如此,电子配件130、150可经由第一电连接元件160a、电路载板 144b与软式电路板190而电性连接电路板170。关于电路板170,其例如是一种硬式电路板,而且不与导光板142的出光面14 及 底面142c (请参阅图2)重叠。换句话说,电路板170既不位于出光面14 之上,也不位于 底面142c之下。举例而言,以图3为例,电路板170可以位于其中一面长边侧面14 的对 面,而且更位于电子配件130、150的相对之处。此外,电路板170能电性连接一主机板(未绘示),而此主机板载有多种用来控制电 子配件130、150、显示面板120 (请参阅图2)与背光模组140四者运作的控制单元,其例如 是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与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由此可知,电 子配件130、150与这些发光源14 可以共用电路载板144b内的电路,并经由电路板170 来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路载板不仅可供多个发光源装设,而且至少一个电 子配件与这些发光源还可共用单一块电路载板内的电路,并且透过此电路载板与一电路板 (例如图3所示的电路板170)而电性连接载有多种控制单元(例如微处理器与图形处理器) 的主机板。因此,本实用新型能节省显示器(例如笔记型电脑荧幕)所采用的配线的数量,减 少制造成本,同时更能降低显示器内的配线在整理与配置上的困难度,促使这些配线容易整理及配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更动与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一显示面板,配置于该壳体内;一背光模组,配置于该壳体内,并位于该显示面板的下方,该背光模组包括 一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源与一电路载板,而该些发光源装设于该电路载板上; 一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与一入光面,该出光面连接该入光面,其中该显示面板位于该 出光面的对面,而该些发光源位于该电路载板与该入光面之间;至少一电子配件,配置于该壳体内,并位于该出光面的周围;以及 一第一电连接元件,配置于该壳体内,并位于该出光面的周围,其中该第一电连接元件 电性连接于该电子配件与该电路载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电连接元件包括一 软式电路板或多条配线;其中该些发光源包括多个发光二极体;其中该导光板更具有一底 面,该底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平行于该出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光板为一矩形板,且更 具有一短边侧面与一对长边侧面,该出光面连接该短边侧面与该些长边侧面,而该些长边 侧面连接于该短边侧面与该入光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电路板与一电连接器, 其中该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与该电路载板之间,而该电路板位于其中一该长边侧 面的对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软式电路板,该软式电 路板电性连接于该电连接器与该电路载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为一笔记型电脑前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子配件的数量为多个, 而该些电子配件皆电性连接该第一电连接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二电连接元件,而该 第二电连接元件连接于该些电子配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电连接元件包括一 软式电路板或多条配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子配件为一无线天线 或一网路摄影机;其中该背光模组更包括一反射片,该反射片配置于该壳体与该导光板之 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发光组件,还包括多个发光源与一电路载板,而该些发光源装设于该电路载板上;一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与一入光面,该出光面连接该入光面,其中该显示面板位于该出光面的对面,而该些发光源位于该电路载板与该入光面之间;至少一电子配件,配置于该壳体内,并位于该出光面的周围;以及一第一电连接元件,配置于该壳体内,并位于该出光面的周围,其中该第一电连接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电子配件与该电路载板之间。本实用新型能节省显示器(例如笔记型电脑荧幕)所采用的配线的数量,以减少制造成本,同时更能降低显示器内的配线在整理与配置上的困难度。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1909921SQ20102067809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单煦, 林应璞 申请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