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08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夹压松弛机构的成像设备,该夹压松弛机构能够与机壳的盖的打开运动相协作地清除或者松弛在定影单元中的夹压状态。
背景技术
用于以电子照相方法以调色剂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通常设有定影单元,定影单元利用例如压力和热在此处定影被转印到记录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单元包括加热部件 (例如,加热辊)和挤压部件(例如,压力辊),加热部件和挤压部分被布置成相互紧密接触并且位于彼此对置的位置中以在其间夹压记录片材。当记录片材经过在加热部件和挤压部件之间的被夹压部分时,在记录片材上的图像在此处利用压力和热量而被定影。在记录片材经过窄的夹压部分时,在该夹压部分中,加热部件和挤压部件相互紧密接触,由于各种原因,记录片材可能在加热部件和挤压部件之间的部分中卡住。因此,当卡住的片材被移除时,加热部件和挤压部件需要彼此分离从而释放片材。为了更加易于移除卡住的片材,日本专利临时公报No. 2002-148992提出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配备有用于与成像设备的盖的打开运动相协作地彼此分离加热部件和挤压部件的机构。图13示出在上述公报中的成像设备的示例性构造,其中能够与顶盖的打开和关闭运动相协作地清除在定影单元中的夹压状态。该成像设备设置有被连接到定影单元中的挤压部件的夹压松弛部件210和将夹压松弛部件210连接到顶盖220的连接杆220。当顶盖200被打开和关闭时,夹压松弛部件210与顶盖200相协作地向上和向下地移位以切换定影单元中的夹压状态和夹压松弛状态。夹压松弛部件210被形成为具有凹槽211,连接杆 220的轴212能够在凹槽211中以可滑动方式移动。当顶盖200处于打开位置中时,如由图13中的点线示意地,在连接杆220绕轴212 旋转的同时,顶盖200提升连接杆220。相应地,夹压松弛部件210被向上移位以清除定影单元中的夹压状态。当顶盖200处于关闭位置中时,如由图13中的实线示意地,连接杆220 绕轴212向下地旋转。相应地,夹压松弛部件210被降低以将定影单元置于夹压状态下。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连接杆220能够根据顶盖200的打开/关闭运动而以弧形方式旋转,要求成像设备在其本体中具有连接杆220能够在其中移动的内部空间。此外,要求轴212和凹槽211基本上是刚性的,以支承由连接杆220施加的夹压载荷并且能够同时地顺利地移动。鉴于以上困难,本发明的有利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在定影单元中的夹压松弛机构具有更小的尺寸,并且其中定影单元中的夹压状态能够被顺利地清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开口 ;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被构造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图像;门,所述门被设置在所述机壳的所述开口处,并且所述门被构造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机壳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范围中移动;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被构造为利用夹压压力夹压形成有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记录片材,并且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片材上;框架,所述框架被布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并且所述框架沿着将所述门和所述定影单元连接的直线的方向延伸;线性运动部件,所述线性运动部件沿着将所述门和所述定影单元连接的所述直线延伸;引导部件,所述弓I导部件形成在所述框架中,并且所述弓I导部件被构造为弓I导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在沿着将所述门和所述定影单元连接的所述直线的运动路径中线性地移动;联接器组件,所述联接器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门与所述线性运动部件联接,并且所述联接器组件根据所述门的打开运动和关闭运动而在所述运动路径中移动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和操纵部件,所述操纵部件能够根据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线性运动而移动,并且所述操纵部件被构造为将所述定影单元置于夹压状态和夹压松弛状态中的一个状态下,在所述夹压状态下,所述记录片材被所述夹压压力夹压在所述定影单元中,在所述夹压松弛状态下,在所述定影单元中所述夹压压力被松弛。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表面上包括接触部分,当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移动所述操纵部件时,所述操纵部件沿着与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所述运动路径交叉的交叉方向与所述接触部分形成接触。所述引导部件包括滑座平面,所述滑座平面以可滑动方式支撑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并且承受来自所述操纵部件的反作用力。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在位于具有所述接触部分的所述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处被所述引导部件的所述滑座平面以可滑动方式支撑。根据以上构造,线性运动部件与门的打开运动相协作地移动以清除或者松弛定影单元中的夹压状态。因此,当门被打开并且夹压状态被清除时,能够容易地移除在片材输送器路径中卡住的记录片材。线性运动部件在框架中被引导部件以可移动方式支撑。在门能够以可旋转方式移动的同时,线性运动部件能够线性地移动而不在框架内旋转或者摆动。 换言之,线性运动部件在框架中要求更小的用于移动的空间。因此,在能够更小地维持成像设备的尺寸的同时,门和定影单元能够被空间有效地连接。可选地,联接器组件可以根据门的打开运动而操纵线性运动部件,以使接触部分压靠操纵部件并且线性运动部件进一步从门并且更加靠近定影单元地移动。操纵部件可以是能够在夹压位置和夹压松弛位置之间移动的,在该夹压位置中,定影单元被置于夹压状态下,在该夹压松弛位置中,定影单元被置于夹压松弛状态下。操纵部件可以被推压力推压以从夹压松弛位置趋向夹压位置。线性运动部件可以根据门的打开运动而经由接触部分抵抗推压力地移动操纵部件。根据以上构造,线性运动部件可以抵抗用于夹压定影单元中的记录片材的压力而挤压操纵部件。换言之,门的打开运动、线性运动部件的向后运动和将被挤压的操纵部件被相互关连,并且通过门的简单旋转运动,能够容易地松弛或者清除用于夹压记录片材的载荷。可选地,门可以被以可移动方式附接到机壳的一侧,从而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定影单元可以被布置在机壳的与门相反的另一侧的附近。根据以上构造,为了将在成像单元中相互分开的门和定影单元连接,线性运动部件和带有滑座平面的引导部件是有效的。此外,能够线性地移动的线性运动部件在减小或者维持成像设备的尺寸方面是有效的。
可选地,该框架可以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被布置成在其间的内部空间中具有成像单元和定影单元。门可以覆盖被与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内部空间的一侧连接的开口。该一侧可以是隔着成像单元与定影单元相反的一侧。操纵部件可以被构造为能够绕在与线性运动部件的运动路径竖直地分离的位置中的轴线旋转, 并且可以从该轴线延伸从而能够实现与运动路径交叉。根据以上构造,线性运动部件能够根据门的打开运动而移动以松弛夹压压力,从而能够当门被打开时从夹压压力释放在定影单元中卡住的记录片材。在门能够以可旋转方式移动的同时,线性运动部件能够线性地移动而不在框架内旋转或者摆动。换言之,线性运动部件在框架中要求更小的用于移动的空间。因此,在能够更小地维持成像设备的尺寸的同时,门和定影单元能够被空间有效地连接。可选地,成像单元能够通过开口而被以可移除方式安装在该内部空间中。当门处于打开位置中并且成像单元被从内部空间移除时,用于将记录片材输送到定影单元的片材输送器路径可以通过该开口而被暴露。根据以上构造,当门被打开并且成像单元被移除时,能够在夹压压力松弛时容易地移除在片材输送器路径中卡住的记录片材。可选地,操纵部件可以能够在夹压位置和夹压松弛位置之间移动,在该夹压位置中,定影单元被置于夹压状态下,在该夹压松弛位置中,定影单元被置于夹压松弛状态下。 操纵部件可以被推压力推压以从夹压松弛位置趋向夹压位置。当在定影单元中形成夹压状态时,操纵部件可以与线性运动部件的运动路径交叉。线性运动部件可以根据门的打开运动而经由接触部分抵抗推压力地移动操纵部件,以使夹压状态松弛。根据以上构造,线性运动部件可以抵抗用于夹压定影单元中的记录片材的推压力而推压操纵部件。换言之,门的打开运动、线性运动部件的向后运动和将被推压的操纵部件被相互关连,并且通过门的简单旋转运动,能够容易地松弛或者清除用于夹压记录片材的载荷。可选地,当门处于关闭位置中时,接触部分和操纵部件可以彼此分离。根据以上构造,当门处于关闭位置中时,线性运动部件和操纵部件处于分离位置中从而被相互分开。即,当门处于关闭位置中时,用于形成夹压状态的压力未被传递到门。 因此,当门开始旋转时,门能够容易地并且顺利地旋转而不受压力影响。可选地,操纵部件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当门处于打开位置中时与线性运动部件的运动路径平行地对准的边缘。操纵部件可以通过该边缘接触线性运动部件的接触部分。根据以上构造,边缘的竖直位置能够得以维持,并且即使当相对于为了松弛或者清除定影单元中的被夹压状态而操纵部件将被移动的量,线性运动部件能够被以更大的线性量移动时,也允许线性运动部件超过操纵部件地移动。可选地,门可以相对于开口绕轴线旋转,从而处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中。联接器组件可以包括被相互连接的第一联接器和第二联接器。第一联接器可以包括分支的可旋转臂,分支的可旋转臂包括被相互连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可以被第一框架以可旋转方式支撑。第一臂可以被与第二联接器连接。第二臂可以被与线性运动部件连接。根据以上构造,由于联接器组件的运动,线性运动部件能够通过门的打开运动而被线性地移位。
可选地,线性运动部件和第二臂中的一个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可滑动轴。线性运动部件和第二臂中的另一个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凹槽。线性运动部件和第二臂可以经由可滑动轴和凹槽而被相互连接。凹槽可以被形成为至少部分地沿着与第二臂的旋转路径交叉的方向延伸。根据以上构造,可滑动轴的旋转能够推动凹槽的内边缘,或者反之亦然,从而线性运动凸轮60能够被线性地移动。可选地,凹槽可以被形成为具有沿着与第二臂的旋转路径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的端部沿着第二臂的旋转路径延伸的第二部分。根据以上构造,当门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范围中旋转时,线性运动部件被可滑动轴移动,该可滑动轴挤压凹槽的第一部分的内边缘。当门进一步超过打开位置地旋转时,可滑动轴在凹槽的第二部分中被释放并且在不进一步移动线性运动部件地情况下沿第二部分移动。因此,即使当门进一步旋转时,线性运动部件也被维持在与门的打开位置对应的位置中。此外,在第二部分中吸收可滑动轴的旋转运动的同时,防止了线性运动部件受到来自门和联接器组件的过度载荷的影响。可选地,操纵部件可以被构造为能够绕在从线性运动部件的运动路径竖直地分离的位置中的轴线旋转。操纵部件可以从该轴线延伸从而能够实现与线性运动部件的运动路径交叉。引导部件可以以可滑动方式支撑线性运动部件的可滑动表面。可滑动表面可以位于与布置有操纵部件的旋转轴线的操纵轴线侧相反的一侧。根据以上构造,当门处于关闭位置中时,操纵部件处于与线性运动部件的运动路径分开的位置中并且相对于线性运动部件的运动路径以部分倾斜角度向下地延伸。因此, 操纵部件以该倾斜角度与线性运动部件接触并且趋向于通过旋转而移动线性运动部件。由于倾斜,来自操纵部件的力能够经由线性运动部件而可靠地被引导部件的滑座平面吸收。可选地,引导部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狭缝和突起中的一个,该狭缝被形成为沿着线性运动部件的运动路径延伸,该突起将被插入形成在线性运动部件中的狭缝中。狭缝和突起中的一个可以形成在线性运动部件的当线性运动部件被第一框架支撑时离联接器组件较近的一端的附近。根据以上构造,滑座平面形成在定影单元的附近并且承载能够松弛或者清除定影单元中的夹压压力的、来自联接器组件的载荷。同时,相对于滑座平面,线性运动部件的离前门较近的前部被狭缝和突起支撑。因此,能够在平衡状态下在其前部和后部中支撑线性运动部件。可选地,成像单元和定影单元可以被布置于第一框架的第一侧,并且联接器组件可以被布置于第一框架的第二侧。线性运动部件可以被第一框架支撑以通过在第一框架中形成的开口穿过第一框架,从而使线性运动部件的离操纵部件较近的一端被设置在第一框架的第一侧,并且线性运动部件的离联接器组件较近的另一端被设置在第一框架的第二侧。根据以上构造,成像单元的移除和卡住的记录片材的移除在其中发生的区域不被线性运动部件或者联接器组件占据。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成像单元和卡住的记录片材的移除,而不被线性运动部件或者联接器组件妨碍。可选地,线性运动部件可以被形成为具有通气孔,该通气孔沿着与第一框架平行的方向穿过线性运动部件,并且在与运动路径平行且与第一框架垂直地延伸的平面上具有开口。根据以上构造,越过线性运动部件的气流得以确保,并且成像设备中的构件能够被有效地冷却。可选地,定影单元可以在门处于关闭位置中时处于夹压状态下,并且在门处于打开位置中时处于夹压松弛状态下。根据以上构造,能够与门的打开和关闭运动相协作地容易地控制定影单元中的夹压压力。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截面侧视图。图2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的、处于夹压状态下的定影单元的右侧视图。图3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的、其中夹压状态得以清除的定影单元的右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的主框架的外侧的透视图。图5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的线性运动凸轮的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的主框架的内侧的透视图。图7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的主框架和线性运动凸轮的部分放大透视图。图8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的前门、关联组件、线性运动凸轮和定影单元的侧视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门处于中间打开位置中的打印机的侧视图。图10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的关联组件和线性运动凸轮的放大局部视图。图1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例的打印机中的前门、关联组件、线性运动凸轮和定影单元的侧视图。图1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不同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的前门、关联组件、线性运动凸轮和定影单元的侧视图。图13示意传统成像设备的夹压松弛系统。
具体实施例方式MFP的总体构造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打印机1是用于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具有片材馈送盘5、片材输送器10、成像单元20、定影单元100和排出盘 6。在片材馈送盘5中存储的记录片材被片材输送器10 —张接一张地拾取并且被输送到成像单元20中,在该成像单元20中调色剂图像得以形成并且被转印到记录片材上。带有被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片材进一步被运送到定影单元100,并且被从打印机1排出,在定影单元100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片材上。所排出的记录片材被安置于排出盘6中。
在以下说明中,将基于使用者使用打印机1的位置提及关于打印机1的方向。即, 在图1中出现的观察者的左手侧被称作打印机1的前端面,并且与前侧相反的、在图1中的右手侧被称作后侧。与观察者的近侧对应的一侧被称作右侧,并且与观察者的另一侧对应的、与右侧相反的一侧被称作左侧。图1中的上下方向对应于打印机1的竖直方向。此外, 打印机1的竖直方向可以被称作高度方向,打印机1的左右方向可以被称作宽度方向,并且前后方向可以被称作深度方向。高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相互垂直。打印机1包括一对主框架50,如在图4中示出主框架50中的仅仅右侧主框架。片材馈送盘5、片材输送器10、成像单元20和定影单元100被布置于在主框架50之间的内部空间中。在打印机1中,每一个主框架50是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较小宽度且在上下方向上沿着与将前门30和定影单元100连接的直线平行的深度方向竖直延伸的板。该一对主框架 50经由与主框架50垂直地延伸的横梁(未示出)而被相互连接。此外,主框架50被主外壳2覆盖,主外壳2是外部覆盖物。通过在打印机1的前侧和后侧上的开口,在主框架50之间的内部空间能够被暴露以由使用者进入。前开口和后开口分别地被前门30和后门40覆盖。前门30和后门40能够分别地绕在前门30和后门40的下端上的轴30A和轴40A旋转,从而能够相对于主外壳 2被打开和关闭。成像单元20包括处理盒21,该处理盒21具有调色剂容器(未标出)和感光鼓沈。 当前门30打开时,处理盒21通过前开口而被以可移除方式安装在主框架50之间的内部空间中。感光鼓沈被暴露于从曝光单元观发射的光,并且被暴露于光的区域形成潜像。随着感光鼓沈旋转,调色剂被供应到潜像,并且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沈的表面上显影。随着感光鼓沈进一步旋转,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已被输送的记录片材上。带有被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片材在此处通过定影单元100中的压力和热而被定影并且被排出从而被安置于排出盘6上,定影单元100相对于成像单元20被布置在打印机1中的后位置中。定影单元的构造 定影单元100可以具有例如已知的热定影装置,已知的热定影装置具有带有热源的加热辊和压靠加热辊的压力辊,或者定影单元100可以替代加热辊地具有无端定影膜。 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2中所示,定影单元100具有位于彼此对置的位置中的无端定影膜 110和压力辊140。此外,包括了卤素灯120和夹压板130,卤素灯120作为热源,卤素灯120 和夹压板130跨越定影膜110地被布置在与压力辊140对置的位置中。夹压板130经由定影膜110(和记录片材)而压靠压力辊140。随着压力辊140旋转,在压力辊140和定影膜 110之间夹压的记录片材被输送,并且定影膜110旋转。在这方面,已被转印到记录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在该记录片材上熔融和定影。压力辊140在定影单元100中相对于一对较小框架180(在图2中仅仅示出在右侧上的一个)垂直地延伸并且被较小框架180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定影膜110、卤素灯120 和夹压板130被一对引导板170 (在图2中仅仅示出在右侧上的一个)支撑,引导板170被较小框架180以可竖直移动方式支撑。换言之,引导板170能够沿着夹压板130能够相对于压力辊140沿其移动的方向移动。每一个较小框架180包括在引导板170上方延伸的上框架181。在上框架181和引导板170之间的空间中,置入用于对引导板170施加向下压力的弹簧S,从而夹压板130 被膨胀的弹簧S的推压力抵靠压力辊140地推压,并且在夹压板130和压力辊140之间的部分中产生夹压压力。定影单元100进一步包括旋转轴185,旋转轴185相对于较小框架180垂直地延伸以由此被支撑。旋转轴185在旋转轴185的每一个横向端(即,右端和左端)上具有凸轮186。凸轮186被一体地固定到旋转轴185,并且被形成为沿着径向方向向外部分地且偏心地凸出。凸轮186相对于阶梯形板176处于后下位置中,该阶梯形板176被固定到引导板170的顶端并且从引导板170向后地延伸。阶梯形板176被弯曲以在其后部处更低地延伸,并且凸轮186相对于阶梯形板176的后下部处于更低位置中。旋转轴185进一步设置有操纵定影单元100中的夹压压力的操纵杠杆184。操纵杠杆184被一体地固定到旋转轴 185的横向端中的一端(例如,右侧端)。操纵杠杆184因此经由阶梯形板176、凸轮186和旋转轴185而被弹簧S推压,以从向上位置(见图幻趋向向下位置(见图幻。当操纵杠杆184经由凸轮186而被向上(例如,在图3中逆时针)旋转以提升阶梯形板176时,引导板170抵抗膨胀的弹簧S的推压力而被连同阶梯形板176 —起被提升。相应地,夹压板130能够与压力辊140分离,或者至少在夹压板130和压力辊140之间的夹压压力得以松弛。因此,在定影单元100中的夹压状态得以松弛。当操纵杠杆184被向下地(例如,在图2中顺时针)旋转到较低位置时,凸轮 186被从阶梯形板176释放。相应地,引导板170被弹簧S的推压力向下地移位,并且夹压板130和压力辊140被挤压以相互接触。因此,在定影单元100中形成夹压状态。主框架和线性运动凸轮操纵杠杆184被线性运动凸轮60和联接器组件80移动,线性运动凸轮60和联接器组件80由一对主框架50中的一个主框架(例如,右侧的一个主框架)支撑(见图4)。 线性运动凸轮60是线性地形成的杆,其被布置成基本与将前门30和定影单元100连接的直线平行地延伸。线性运动凸轮60被主框架50以可移动方式支撑,以沿着主框架50的平面在打印机1的深度方向上线性地移动。线性运动凸轮60被布置在主框架50中以通过开口 50A(见图7)而穿过主框架50,从而线性运动凸轮60的离前门30较近的前部被设置在隔着主框架50与定影单元100相反的一侧(例如外侧),而线性运动凸轮60的离定影单元 100较近的后部被设置在与定影单元100相同的一侧(例如内侧)(见图4和图7)。线性运动凸轮60能够被引导部件线性地移动,该引导部件包括狭缝55和滑座平面51 (见图6和图7)。狭缝55在主框架50中形成以沿着线性凸轮60的运动路径线性地延伸。滑座平面51形成在主框架50中,从而以可滑动方式支撑线性运动凸轮60中的离定影单元100较近的后部的下表面65。下表面65是线性运动凸轮60的在与轴线侧相反的一侧的底表面,当线性运动凸轮60移动时轴线侧能够面对操纵杠杆184的旋转轴185。线性运动凸轮60由树脂制成,被形成为在截面中具有矩形形状,并且设置有增强栅格肋。线性运动凸轮60设置有引导件64,引导件64是将在狭缝55中插入的突起(见图7)。每一个引导件64具有较小柱体部分64A和端头部分64B,较小柱体部分64A的高度 (直径)比狭缝阳的高度小,端头部分64B的高度比狭缝55的高度大。同时,狭缝55被形成为在一端上具有开口 55A,开口 55A的在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比端头部分64B 的那些尺寸大,从而引导件64能够利用端头部分64B而通过开口 55A在狭缝55中插入,并且较小柱体部分64A能够在狭缝55中被以可滑动方式引导。端头部分64B限制了线性运动凸轮60与主框架50分离。滑座平面51被形成为相对于竖直延伸的主框架50的表面垂直地延伸,并且以可滑动方式支撑线性运动凸轮60的下表面65。滑座平面51被从主框架50的表面连续地形成。在设置有两个狭缝阳和两个引导件64时,当线性运动凸轮60被附接到主框架50时, 较小柱体部分64A中的离滑座平面51较近的一个较小柱体部分并不接触狭缝55的下边缘;因此,线性运动凸轮60的后部并非通过端头部分64B和狭缝55的接合被支撑,而是被滑座平面51支撑。即,在狭缝55的内边缘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即,狭缝55的厚度) 比滑座平面5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小的同时,防止了离滑座平面51较近的狭缝55受到从操纵杠杆184传递的力影响。同时,线性运动凸轮60的前部使得离前门30较近的较小柱体部分64A与狭缝55的下边缘接触,从而线性运动凸轮60的前部被狭缝55支撑。前门30和线性运动凸轮60经由联接器组件80而被彼此联接(见图8)。联接器组件8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联接器82和第二联接器81。第一联接器82包括两个分支的并且被以相互间可旋转方式连接的臂82A、82B以及轴83C。轴83C被固定到主框架50的外表面,即,固定到隔着主框架50与成像单元20及定影单元100相反的一侧。臂82A、82B 在轴83C处被以可旋转方式相互连接以绕轴83C旋转。第二联接器81在一端处经由轴83B 被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第一联接器82的臂82A并且在另一端处经由轴83A连接到前门30。 第一联接器82的臂82B在未连接有臂82A的一端上设置有可滑动轴84,并且可滑动轴84 插入凹槽61中,凹槽61形成在线性运动凸轮60的前端部分中。凹槽61包括第一部分6IA和第二部分6IB (见图10)。第一部分61在相对于线性运动凸轮60的运动路径垂直的方向上和在与臂82B的旋转路径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第二部分61B从第一部分61A的上端相对于第一部分61A以倾斜角度并且在包括臂82B的旋转路径的方向上延伸。利用以上联接器组件80,当前门30被从关闭位置(见图8)移动到中间打开位置 (见图9)时,第二联接器81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联接器82。因此,可滑动轴84利用第一部分61A向后推动线性运动凸轮60。一旦线性运动凸轮60被移位预定量,S卩,一旦定影单元100中的夹压状态被松弛或者清除,可滑动轴84便在凹槽61中的第二部分61B中移动(见图10中的虚线)并且即便前门进一步旋转也并不进一步推动线性运动凸轮60。因此,在线性运动凸轮60维持不被移动的同时,前门30能够进一步旋转到完全打开位置(未示出)以完全暴露前开口。当前门30处于完全打开位置中时,例如,前门30的大部分可以相对于轴30A处于更低位置中。当前门30被返回到关闭位置时,第二联接器81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联接器 82。因此,可滑动轴84被从第二部分61B向前拉动到第一部分61A。当可滑动轴84被进一步拉动时,线性运动凸轮60向前移位。线性运动凸轮60被形成为在其后端部分上具有接触凸起63 (见图幻。接触凸起 63是从线性运动凸轮60的上表面向上凸出并且能够与定影单元100的操纵杠杆184形成接触的半圆弧形凸起。在操纵杠杆184能够绕作为旋转轴线的轴185旋转的同时,轴185 处于与线性运动凸轮60的线性运动路径竖直地分离的位置中。操纵杠杆184向下地但是相对于线性运动凸轮60的线性运动路径以部分倾斜角度延伸。特别地,当操纵杠杆184处于向下定向中时(见图8),操纵杠杆184的下部相对于其上部被向内弯曲。当前门30处于关闭位置中时(见图8),线性运动凸轮60处于向前位置中,且接触凸起63与操纵杠杆184间隔开。当前门被旋转以打开时,线性运动凸轮60被向后移动以使得接触凸起63与操纵杠杆184接触(见图9)。在这方面,直到接触凸起63与操纵杠杆 184形成接触,前门30在不受定影单元100中的弹簧S的推压力影响的情况下旋转。一旦接触凸起63接触操纵杠杆184,前门30便抵抗弹簧S的推压力而旋转(见图9)。相应地, 操纵杠杆184抵抗弹簧S的推压力而被接触凸起63旋转,并且夹压板130与压力辊140分离。在这方面,操纵杠杆184沿着与线性运动凸轮60的线性运动路径交叉的交叉方向与接触凸起63形成接触,并且被沿着交叉方向压靠接触凸起63以朝向前下方推动接触凸起63。同时,线性运动凸轮60在下表面65处与滑座平面51表面接触从而被主框架50的滑座平面51支撑。因此,线性运动凸轮60能够可靠地被滑座平面51支撑,并且滑座平面 51能够支承并且吸收来自操纵杠杆184的反作用力。在前门30打开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前开口接近在主框架50之间置入的处理盒21并且从那里移除处理盒21。当处理盒21被移除时,在处理盒21的下方延伸的、到定影单元100的片材输送器路径(见图1)得以暴露。在前门30打开的情况下,定影单元 100中的夹压压力被清除或者至少被松弛,并且定影单元100被置于夹压松弛状态下。因此,能够顺利地移除在片材输送器路径中卡住的记录片材。在定影单元100处于夹压松弛状态下的同时,受到弹簧S的推压力影响的操纵杠杆184趋向于抵抗线性运动凸轮60而顺时针旋转(见图9)。一旦前门30被旋转以返回关闭位置中(见图8),操纵杠杆184便被从线性运动凸轮60释放并且被移动到向下位置中, 在该向下位置中,弹簧S不受操纵杠杆184限制但是被允许向阶梯形板176传递推压力。因此,定影膜110和压力辊140在定影单元100中处于夹压位置中。在这方面,随着操纵杠杆 184顺时针旋转,操纵杠杆184向前推动线性运动凸轮60以有助于前门30返回到关闭位置中。在打印机1中,在隔着主框架50中的一个主框架(例如,在右侧上的主框架50) 与成像单元20相反的位置中,即,在主框架50中的一个主框架和主外壳2的横向侧之间, 布置有低电压电力板70和容纳电力板70的屏蔽盒71 (见图4)。电力板70和屏蔽盒71相对于线性运动凸轮60被布置在较低位置中。屏蔽盒71由例如用于隔离电磁波和有效热辐射的金属制成。屏蔽盒71被形成为在其前侧、后侧和上侧具有通气孔52A、52B、53。电力板70具有在其上安装有发热电路元件72的散热器73。散热器73由热传导材料(例如铝)制成并且被附接到屏蔽盒71从而以热传导方式与屏蔽盒71的上表面接触。在屏蔽盒71上方的位置中以可线性移动方式延伸的线性运动凸轮60被形成为当前门30处于关闭位置中时在沿着竖直方向与屏蔽盒71的通气孔53 —致的位置中具有通气孔62 (见图幻。通气孔52被形成为沿着主框架50的延伸方向、即沿着主框架50的高度方向穿过线性运动凸轮60,并且通气孔62的开口在沿着与线性运动凸轮60的运动路径平行并且与主框架50垂直的、打印机1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平面上排列。主框架50在相对于线性运动凸轮60的较高位置中进一步设置有排气风扇90。围绕定影单元100的已被加热的空气通过在主外壳2的与带有排气风扇90的主框架50面对的横向侧壁中形成的出口(未示出)而被排气风扇90从打印机1抽出。主框架50进一步被形成为具有沿着打印机1的深度方向穿过主框架50的通气孔 92(见图6)。排气风扇90将线性运动凸轮60的通气孔62上方的上区域中的空气抽吸到在其中布置有定影单元100的、主框架50内侧的内部区域,并且连同围绕定影单元100的空气一起地将抽入的空气引导到主外壳2的外侧。因此,如由图4中的箭头91A、91B示意地,通过通气孔52A、52B而被抽吸到屏蔽盒71中的空气被引导到在线性运动凸轮60的通气孔62上方的上区域。此外,如由箭头91D示意地,空气通过通气孔92而被引导到框架50 的内侧并且被抽吸到主框架50和主外壳2的外侧。在这方面,当围绕被散热器73加热的屏蔽盒71的空气被抽吸时,屏蔽盒71被通过通气孔52A、52B抽吸的空气冷却。因此,即使当主框架50在打印机1中被布置在其中线性运动凸轮60否则可以阻挡在电力板70和排气风扇90之间的气流的、主外壳2的横向壁的附近时,利用在线性运动凸轮60中形成的通气孔62,也能够确保在电力板70和排气风扇90之间的气流。因此,电路元件能够被有效地冷却。效果根据以上打印机1,线性运动凸轮60与前门30的打开运动相协作地移动以清除或者松弛定影单元100中的夹压状态。因此,当前门30被打开并且处理盒21被移除时,能够容易地移除在片材输送器路径中卡住的片材。前门30经由联接器组件80而被以可旋转方式附接到主框架50,联接器组件80被布置于主框架50的外侧,所述外侧是隔着主框架50 与处理盒21相反的一侧。换言之,在其中处理盒21的更换和卡住的记录片材的移除发生的区域,不被线性运动凸轮60或者联接器组件80占据。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处理盒21 的更换和卡住的记录片材的移除,而不受到线性运动凸轮60或者联接器组件80妨碍。根据上述构造,联接器组件81设置有包括臂82A、82B的两部件第一联接器82,和将臂82A连接到前门30的第二联接器81。同时,第一联接器82的臂82B被与线性运动凸轮60连接。因此,由于联接器组件80的运动,线性运动凸轮60能够通过前门30的打开运动而被线性地移位。此外,臂82B的可滑动轴84的旋转能够推动在与可滑动轴84的旋转路径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61的第一部分61A的内边缘,从而线性运动凸轮60能够被线性地移动。根据上述构造,当前门30在中间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范围中旋转时,线性运动凸轮60被挤压凹槽61的第一部分61A的内边缘的可滑动轴84移动。当前门30进一步旋转超过中间打开位置时,可滑动轴84被在凹槽61的倾斜的第二部分61B中释放并且在线性运动凸轮60并不进一步移动的情况下沿第二部分61B移动。因此,即使当前门30 进一步旋转到完全打开位置时,线性运动凸轮60也被维持在与前门30的中间打开位置对应的位置中。此外,在可滑动轴84的旋转运动被在第二部分61B中吸收时,防止了线性运动凸轮60受到来自前门30和联接器组件80的过度载荷所影响。根据上述构造,线性运动凸轮60在主框架50中被引导部件以可移动方式支撑。 在前门30能够以可旋转方式移动时,线性运动凸轮60能够线性地移动而不在主框架50内旋转或者摆动。换言之,线性运动凸轮60在主框架50中要求更小的用于移动的空间。因此,在能够更小地维持打印机1的尺寸的同时,前门30和定影单元100能够被空间有效地联接。当定影单元100处于夹压松弛状态下时,操纵杠杆184趋向于在达到且与线性运动凸轮60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方向上抵抗线性运动凸轮60而旋转。在这方面,经由操纵杠杆184来自弹簧S的压力被施加到接触凸起63并且被主框架50的滑座平面51接收,滑座平面51与线性运动凸轮60的下表面65表面接触,从而线性运动凸轮60能够不被变形地支承并且吸收来自操纵杠杆184的反作用力,从而在主框架50中稳定地移动。根据上述构造,当前门30处于关闭位置中时,操纵杠杆184处于与线性运动凸轮 60的线性运动路径间隔开的位置中,并且相对于线性运动凸轮60的运动路径以部分倾斜角度向下地延伸。因此,操纵杠杆184以倾斜角度与线性运动凸轮60接触并且趋向于通过旋转而移动线性运动凸轮60。由于倾斜,来自操纵杠杆184的力能够经由线性运动凸轮60 而可靠地被引导部件的滑座平面51吸收。根据上述构造,线性运动凸轮60抵抗用于夹压在定影单元100中的记录片材的、 来自弹簧S的压力而挤压操纵杠杆184。换言之,前门30的旋转、线性运动凸轮60的向后运动和将被挤压的操纵杠杆184被相互关连,并且用于夹压记录片材的来自弹簧S的载荷能够通过前门30的简单的旋转运动而被容易地松弛或者清除。此外,当前门30处于关闭位置中时,线性运动凸轮60和操纵杠杆184处于分离位置从而相互分开。即,当前门30处于关闭位置中时,来自弹簧S的力不被传递到前门30。因此,当前门30开始旋转时,前门 30能够容易地并且顺利地旋转而不受到来自弹簧S的力影响。根据上述构造,在主框架50中形成的滑座平面51和狭缝55用作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在主框架50中以可滑动方式保持线性运动凸轮60。滑座平面51形成在定影单元 100的附近并且承受来自联接器组件80的载荷,这能够松弛或者清除定影单元100中的夹压压力。同时,线性运动凸轮60的相对于滑座平面51离前门较近的前部被狭缝55中的一个狭缝支撑。因此,能够在平衡状态下在其前部和后部中支撑线性运动凸轮60。更多的实例虽然已经描述了实现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存在落入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成像设备的多个变体和置换。应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并不是必要地限制于上述的具体特征或者动作。实际上,上述的具体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实例形式公开的。例如,线性运动凸轮60可以被以倾斜定向(见图11)安设在打印机1中,以相对于水平平面沿着倾斜方向线性地移动。可替代地,线性运动凸轮60可以沿着竖直方向线性地移动。以任何方式,线性运动凸轮60的与接触操纵杠杆184的部分相反的表面被主框架 50的滑座平面51接收。关于另一实例,操纵杠杆184可以具有成角度形状,其中其下部184A相对于其上部被向外弯曲(见图12),从而被线性运动凸轮60旋转的操纵杠杆184被移动至一定的定向以使得下部184A的边缘与线性运动凸轮60的线性运动路径平行。在操纵杠杆184在下部184A处被向外弯曲的情况下,下部184A的竖直位置能够得以维持,并且即使当相对于为了松弛或者清除定影单元100中的被夹压状态而操纵杠杆184将被移动的量,线性运动凸轮60能够被以更大的线性量移动时,线性运动凸轮60也被允许超过操纵杠杆184地移动。 当操纵杠杆184处于其中下部184A的边缘与线性运动凸轮60的线性运动路径平行地对齐的定向中时,来自弹簧S的力被传递到凸轮186,凸轮186因此抵抗线性运动凸轮60而挤压操纵杠杆184。当前门30被旋转到关闭位置并且线性运动凸轮60被向前拉动时,操纵杠杆 184被允许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在定影单元100中再次形成夹压状态。关于另一实例,在以上实施例中,可滑动轴84被设置于联接器组件80,同时凹槽 61形成在线性运动凸轮60中。然而,联接器组件80可以设置有凹槽,并且线性运动凸轮 60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可滑动轴。此外,狭缝55可以形成在线性运动凸轮60中而不是形成在主框架50中,同时引导件64可以形成在主框架50中形成。此外,除了低电压电力板70和护罩71之外,电路板和其它发热装置相对于线性运动凸轮60可以被布置在较低位置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具有开口 ;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被构造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门,所述门被设置在所述机壳的所述开口处,并且所述门被构造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机壳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范围中移动;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被构造为利用夹压压力夹压形成有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记录片材并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片材上;框架,所述框架被布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并且所述框架沿着将所述门和所述定影单元连接的直线的方向延伸;线性运动部件,所述线性运动部件沿着将所述门和所述定影单元连接的所述直线延伸;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形成在所述框架中,并且所述引导部件被构造为引导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在沿着将所述门和所述定影单元连接的所述直线的运动路径中线性移动;联接器组件,所述联接器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门与所述线性运动部件联接,并且所述联接器组件根据所述门的打开运动和关闭运动而在所述运动路径中移动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和操纵部件,所述操纵部件能够根据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线性运动而移动,并且所述操纵部件被构造为将所述定影单元置于夹压状态和夹压松弛状态中的一个状态下,在所述夹压状态下,所述记录片材被所述夹压压力夹压在所述定影单元中,在所述夹压松弛状态下, 在所述定影单元中所述夹压压力被松弛;其中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表面上包括接触部分,当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移动所述操纵部件时,所述操纵部件沿着与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所述运动路径交叉的交叉方向与所述接触部分形成接触;其中所述引导部件包括滑座平面,所述滑座平面以可滑动方式支撑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并承受来自所述操纵部件的反作用力;并且其中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在位于具有所述接触部分的所述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处被所述引导部件的所述滑座平面以可滑动方式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联接器组件根据所述门的所述打开运动而操纵所述线性运动部件,以使所述接触部分压靠所述操纵部件,并使所述线性运动部件进一步从所述门且更靠近所述定影单元地移动;其中所述操纵部件能够在夹压位置和夹压松弛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夹压位置中,所述定影单元被置于所述夹压状态下,在所述夹压松弛位置中,所述定影单元被置于所述夹压松弛状态下;其中所述操纵部件被推压力推压,以从所述夹压松弛位置趋向所述夹压位置;并且其中所述线性运动部件根据所述门的所述打开运动而经由所述接触部分抵抗所述推压力地移动所述操纵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门被以可移动方式附接到所述机壳的一侧,从而能够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所述定影单元被布置在所述机壳的与所述门相反的另一侧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被布置成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内部空间中具有所述成像单元和所述定影单元;其中所述门覆盖被与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的一侧连接的开口,所述一侧是隔着所述成像单元与所述定影单元相反的一侧;并且其中所述操纵部件被构造为能够绕在与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所述运动路径竖直分离的位置中的轴线旋转,并且所述操纵部件从所述轴线延伸从而能够实现与所述运动路径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单元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而被以可移除方式安装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其中当所述门处于所述打开位置中并且所述成像单元被从所述内部空间移除时,用于将所述记录片材输送到所述定影单元的片材输送器路径通过所述开口而被暴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操纵部件能够在夹压位置和夹压松弛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夹压位置中,所述定影单元被置于所述夹压状态下,在所述夹压松弛位置中,所述定影单元被置于所述夹压松弛状态下;其中所述操纵部件被推压力推压以从所述夹压松弛位置趋向所述夹压位置; 其中当在所述定影单元中形成所述夹压状态时,所述操纵部件与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所述运动路径交叉;并且其中所述线性运动部件根据所述门的所述打开运动而经由所述接触部分抵抗所述推压力地移动所述操纵部件,以使所述夹压状态松弛。
7.根据权利要求1、4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所述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中时,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操纵部件彼此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操纵部件被形成为具有当所述门处于所述打开位置中时与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所述运动路径平行地对准的边缘;并且其中所述操纵部件通过所述边缘接触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所述接触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门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绕轴线旋转,从而处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中;其中所述联接器组件包括被相互连接的第一联接器和第二联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器包括分支的可旋转臂,所述分支的可旋转臂包括被相互连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被所述第一框架以可旋转方式支撑; 其中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联接器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臂与所述线性运动部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和所述第二臂中的一个被形成为具有可滑动轴;其中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和所述第二臂中的另一个被形成为具有凹槽;其中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和所述第二臂经由所述可滑动轴和所述凹槽而被相互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凹槽被形成为至少部分地沿着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路径交叉的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凹槽被形成为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着与所述第二臂的所述旋转路径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沿着所述第二臂的所述旋转路径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操纵部件被构造为能够绕在从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所述运动路径竖直分离的位置中的轴线旋转,并且其中所述操纵部件从所述轴线延伸,从而能够实现与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所述运动路径交叉;并且其中所述引导部件以可滑动方式支撑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可滑动表面,所述可滑动表面位于与布置有所述操纵部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的操纵轴线侧相反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引导部件进一步包括狭缝和突起中的一个,所述狭缝被形成为沿着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所述运动路径延伸,所述突起将被插入形成在所述线性运动部件中的狭缝中;其中所述狭缝和所述突起中的所述一个形成在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当所述线性运动部件被所述第一框架支撑时离所述联接器组件较近的一端的附近。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单元和所述定影单元被布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第一侧,并且所述联接器组件被布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线性运动部件被所述第一框架支撑以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一框架中的开口而穿过所述第一框架,从而使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离所述操纵部件较近的一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并且所述线性运动部件的离所述联接器组件较近的另一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二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线性运动部件被形成为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沿着与所述第一框架平行的方向穿过所述线性运动部件,并且所述通气孔在与所述运动路径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框架垂直地延伸的平面上具有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所述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中时,所述定影单元处于所述夹压状态下;并且其中当所述门处于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定影单元处于所述夹压松弛状态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单元、用于覆盖机壳中的开口的门、定影单元、框架、用于与门一起线性移动的线性运动部件、用于引导线性运动部件线性地移动的引导部件、用于将门与线性运动部件联接并且移动线性运动部件的联接器组件和能够根据线性运动部件的运动而移动的操纵部件。该线性运动部件包括接触部分,操纵部件沿着交叉方向与接触部分形成接触。该引导部件包括以可滑动方式支撑线性运动部件的滑座平面。该线性运动部件在与具有接触部分的表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处被引导部件的滑座平面以可滑动方式支撑。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445884SQ20111008516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王伟明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