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剂供给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72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润滑剂供给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其复合机等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其中设置的润滑剂供给装置和处理卡盒。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向感光体鼓或中间转印带等像载置体供给润滑剂的润滑剂供给装置的技术,为人们所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等)。详细地说,转印工序后残留在感光体鼓上的未转印调色剂应由与感光体鼓相接的清洁刮板(清洁装置)完全除去。但是,清洁刮板因与感光体鼓相接经历长时间劣化(磨耗)场合,有时未转印调色剂挤过磨耗的清洁刮板和感光体鼓之间的间隙,产生清洁不良。又,即使清洁刮板没有产生劣化,当使用小粒径或球形调色剂场合,有时该调色剂也会进入清洁刮板和感光体鼓之间的极小间隙,挤过该间隙,产生清洁不良。再有,若调色剂或包含在调色剂中的添加剂或纸粉等的附着物挤过清洁刮板和感光体鼓之间的间隙,则其会固结在感光体鼓上成膜,产生薄膜。对于这种问题,通过在感光体鼓上涂布润滑剂,使得感光体鼓上的摩擦系数降低, 减少清洁刮板或感光体鼓的劣化,同时,由于提高附着在感光体鼓上未转印调色剂等附着物的脱离性,能抑制长时间后产生清洁不良及发生成膜。具体地说,润滑剂涂布装置由与感光体鼓(像载置体)滑接的刷辊(刷状回转部件),与刷辊相接的固形润滑剂,将固形润滑剂向着刷辊赋能的弹簧等构成。并且,润滑剂由朝所定方向回转的刷辊从固形润滑剂逐渐削取,由刷辊削取并运送的润滑剂涂布(供给) 到像载置体表面。在以往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中,由刷辊(刷状回转部件)从固形润滑剂削取的润滑剂之中,没有由刷辊运送涂布在像载置体上,而因刷辊回转从刷辊飞翔到装置内浪费的不少。尤其,在刷辊和固形润滑剂滑接位置的下游侧的位置,当刷辊的刷毛从挠曲状态回复到立起状态时,这样润滑剂飞翔的现象比较激烈显著。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63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721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748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由刷状回转部件从固形润滑剂削取的润滑剂能有效地无浪费地供给到像载置体上的润滑剂供给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1) 一种润滑剂供给装置,将润滑剂供给到载置调色剂像的像载置体上,其特征在于
该润滑剂供给装置包括刷状回转部件,朝着所定方向回转,周边设有与上述像载置体滑接的刷毛;以及固形润滑剂,与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上述刷毛滑接;沿着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在从与上述固形润滑剂滑接位置到与上述像载置体滑接位置之间的局部或全部,设有导向部,该导向部相对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外周部,隔开间隙对向。(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部设在相对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以上述固形润滑剂或保持上述固形润滑剂的支架的下游侧的侧面位置为基点,与上述像载置体的滑接位置之间的局部或全部。(3)在上述技术方案⑴所述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刮板状部件,相对上述刷状回转部件,在上述像载置体的回转方向下游侧的位置,相对上述像载置体逆向相接,且使得供给到上述像载置体的润滑剂薄层化;上述导向部保持上述刮板状部件。(4)在上述技术方案(1)-03)任一个所述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有颤动件,相对与上述固形润滑剂的滑接位置,在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与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上述刷毛相接,除去附着在上述刷毛上的附着物;上述颤动件与保持上述固形润滑剂的支架一起,将上述固形润滑剂与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空间隔绝。(5)在上述技术方案(1)-(3)任一个所述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中心轴垂直的截面看时,上述固形润滑剂形成为矩形状,与上述刷状回转部件滑接的滑接面形成为相对通过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中心轴的假想直线垂直,且上述滑接面的中心位置朝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移动。(6)在上述技术方案(1)-(3)任一个所述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通过赋能部件对上述固形润滑剂赋能,相对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最下部,在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斜下方位置,与上述刷毛滑接;配设上述像载置体,相对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最上部,在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斜上方位置,与上述刷毛滑接;上述刷状回转部件朝着与上述像载置体的回转方向相同方向回转。(7) 一种处理卡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设置为装卸自如,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技术方案(1)-(6)任一个记载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以及上述像载置体。(8)在上述技术方案(7)所述的处理卡盒中,其特征在于将清洁上述像载置体的清洁部相对上述润滑剂供给装置设在上述像载置体的回转方向上游侧。(9)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技术方案(1)-(6)中任一个记载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以及上述像载置体。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处理卡盒”定义为如下单元使得像载置体带电的充电部、对形成在像载置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显影装置)、清洁像载置体的清洁部之中至少一个和像载置体一体化,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自如。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在相对与固形润滑剂滑接位置,在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下游侧,设有导向部,该导向部相对刷状回转部件的外周部,隔开间隙对向,因此,提供由刷状回转部件从固形润滑剂削取的润滑剂能有效地无浪费地供给到像载置体上的润滑剂供给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图。图2是表示黑色用成像部的构成图。图3是表示彩色用成像部的构成图。图4是表示刷状回转部件附近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刮板状部件的前端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各图中,相同或相当部件用相同符号表示,重复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首先参照图1说明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构成及动作。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串列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多个成像部的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并列设置,与中间转印带17对向。在图1中,符号1是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复印机的装置本体,符号3是将原稿运送到原稿读入部4的原稿运送部,符号4是读入原稿的图像信息的原稿读入部,符号6是发出基于输入图像信息的激光的写入部(曝光部),符号7是收纳转印纸等记录介质P的供纸部,符号10Y、10M、10C、10BK是与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对应作为成像部的处理卡盒,符号17是多色的调色剂像叠合转印的中间转印带,符号18是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7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在记录介质P的二次转印辊,符号20是对记录介质P上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部,符号观是用于向各处理卡盒(成像部)10Y、10M、10C、10BK的显影部补给各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在此,各处理卡盒10Y、10M、10C、IOBK(成像部)系分别将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11,充电部12,显影部13 (显影装置),清洁部15 (清洁装置),润滑剂供给装置16 (润滑剂供给部)一体化(可以参照图2和图3)。并且,各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在达到寿命时相对装置本体1更换。在各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的感光体鼓11 (像载置体)上,分别形成各色
(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像。下面,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通常形成彩色图像时的动作。首先,原稿由原稿运送部3的运送辊从原稿台运送,载置在原稿读入部4的稿台玻璃上。接着,在原稿读入部4光学读取载置在稿台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信息。详细地说,原稿读入部4对于稿台玻璃上的原稿图像,一边照射发自照明灯的光一边扫描。然后,将在原稿反射的光通过反光镜群以及透镜成像在彩色传感器。原稿的彩色图像信息在彩色传感器按RGB (红色,绿色,蓝色)的色分解光读取后,变换为电图像信号。 接着,根据RGB的色分解图像信号,在图像处理部(没有图示)进行色变换处理,色补正处理,空间频率补正处理等处理,得到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彩色图像信息。接着,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各色图像信息送信到写入部6。然后,从写入部6 向着对应的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的感光体鼓11分别照射根据各色图像信息的激光 (曝光的光)。另一方面,四个感光体鼓11分别朝图示顺时钟方向回转。并且,感光体鼓11的表面在与充电辊12a(充电部1 的对向位置均一带电(充电工序)。这样,在感光体鼓11上形成带电电位。此后,带电的感光体鼓11表面到达激光照射位置。在写入部6,与各色对应,从光源射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激光。图示省略,激光入射到多面镜反射后,透过多个透镜。透过多个透镜后的激光按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各色成份,通过不同的光路(曝光工序)。与黄色成份对应的激光照射在从纸面左侧第一个处理卡盒IOY的感光体鼓11表面。这时,黄色成份的激光因高速回转的多面镜(没有图示)沿着感光体鼓11的回转轴方向(主扫描方向)扫描。这样,在由充电辊1 充电后的感光体鼓11上形成与黄色成份对应的静电潜像。同样,青色成份的激光照射在从纸面左侧第二个处理卡盒IOC的感光体鼓11表面,形成青色成份的静电潜像。与品红色成份对应的激光照射在从纸面左侧第三个处理卡盒IOM的感光体鼓11表面,形成与品红色成份对应的静电潜像。黑色成份的激光照射在从纸面左侧第四个(相对中间转印带17的移动方向最下游侧)处理卡盒IOBK的(黑色用成像部)感光体鼓11表面,形成黑色成份的静电潜像。此后,形成各色静电潜像的感光体鼓11表面分别到达与显影部13的对向位置。并且,从各显影部13各色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鼓11上,使得感光体鼓11上的潜像显影(显影工序)。此后,显影工序后的感光体鼓11表面分别到达与中间转印带17的对向位置。在此,在各自对向位置,设置一次转印辊14,与中间转印带17内周面相接。接着,在一次转印辊14位置,形成在感光体鼓11的各色调色剂像顺序叠合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上(第一转印工序)。接着,第一转印工序后的感光体鼓11表面分别到达与清洁部15对向位置。并且, 在清洁部15,残存在感光体鼓11上的未转印调色剂被回收(清洁工序)。此后,感光体鼓11表面顺序通过润滑剂供给装置16的位置和消电部(没有图示) 的位置,结束感光体鼓11的一连串的成像处理。另一方面,感光体鼓11上各色图像叠合转印的中间转印带17表面按照图示箭头方向移动,到达二次转印辊18位置。并且,在二次转印辊18位置,中间转印带17上的彩色图像二次转印在记录介质P上(第二转印工序)。此后,中间转印带17表面到达中间转印带清洁部(没有图示)的位置。接着,中间转印带17上的未转印调色剂回收到中间转印带清洁部,结束中间转印带17上一连串的转印处理。在此,二次转印辊18位置的记录介质P从供纸部7经由运送导向件,定位辊19等 、一 、· /.还送。详细地说,从收纳记录介质P的供纸部7由供纸辊8供给转印纸P,通过运送导向件后,被导向定位辊19。使得到达定位辊19的记录介质P与中间转印带17上的调色剂像时间一致,向着二次转印辊18位置运送。此后,转印有彩色图像的记录介质P被导向定影部20。在定影部20中,在定影辊和加压辊的夹持部,彩色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接着,定影工序后的记录介质P由排纸辊四作为输出图像排出到装置本体1外后,码放在排纸部5上,结束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处理。虽然没有图示,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设有接离机构,使得与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的感光体鼓11 (除黑白用处理卡盒IOBK的感光体鼓11的三个彩色用感光体鼓11)相接的一次转印辊14和中间转印带17 —起相对感光体鼓11接离自如地可移动。并且,当形成黑白图像时,通过使得接离机构动作,使得三个一次转印辊14离开彩色用三个感光体鼓11,仅仅中间转印带17与黑白用处理卡盒l(Bk的感光体鼓11相接。 这样,黑白用处理卡盒IOBk(黑色用成像部)无论在形成彩色图像时还是在形成黑白图像时全运行,且即使在形成彩色图像时,大多在图像中黑色所占比例高,一般,与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相比,使用频度(运转率)高。下面,参照图2及图3,详细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成像部。图2是表示作为黑色用成像部的处理卡盒l(Bk(黑白用处理卡盒)的构成图,图3 是表示作为其他成像部的处理卡盒10Y、10M、10C(彩色用处理卡)的构成图。黑白用处理卡盒l(ffik以及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除了用于成像工艺的调色剂的色不同,以及固形润滑剂16b的大小不同等之外,由大致相同构成部件构成。如图2及图3所示,在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中,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 11,使得感光体鼓11带电的充电部12,使得形成在感光体鼓1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部13,回收感光体鼓11上未转印调色剂的清洁部15,向感光体鼓11上供给润滑剂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 —体地收纳在壳体中。在此,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11是带负电性的有机感光体,在鼓状导电性支承体上设有感光层等。图示省略,感光体鼓11在作为基层的导电性支承体上顺序叠层作为绝缘层的下涂层,作为感光层的电荷发生层以及电荷输送层,保护层(表面层)。作为感光体鼓11的导电性支承体(基层),可以使用体积电阻IOuiQcm以下的导电性材料。感光体鼓11的感光层既可以设为叠层结构,也可以设为单层结构。首先,说明将感光层设为由电荷发生层和电荷输送层构成的叠层结构场合。电荷发生层是以电荷发生物质为主成分的层。在电荷发生层可以使用公知的电荷发生物质。具体地说,作为电荷发生物质,可以使用单偶氮颜料,双偶氮颜料,三偶氮颜料,茈系颜料,紫环酮系颜料,二氢喹吖啶颜料,醌系缩合多环化合物,方形酸系染料,酞花青系颜料,萘酞花青系颜料,奧鐺(azulenium)盐系染料等。上述电荷发生物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混合使用。对于电荷发生物质,根据需要可以与粘接树脂一起通过使用球磨机,磨碎机,混砂机,超声波等分散,将其涂布在导电性支承体上(或下涂层上),通过干燥形成电荷发生层。 作为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以使用浸渍涂布法,喷涂法,摆动涂布法,喷嘴涂布法,旋转涂布法,环形涂布法等。电荷发生层膜厚为0. 01-5 μ m左右合适,优选0. 1-2 μ m左右。将电荷输送物质以及粘接树脂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将其涂布在电荷发生层上,通过干燥能形成电荷输送层。又,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单独或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可塑剂,勻染剂,氧化防止剂等。电荷输送物质的量相对粘接树脂100重量部,20-300重量部合适,优选40-150重量部。又,电荷输送层的膜厚从分辨率/响应性角度考虑,优选25 μ m以下。关于下限值,因成像工艺尤其带电电位等而不同,优选5 μ m以上。下面,说明将感光层设为单层结构场合。可以将上述电荷发生物质,电荷输送物质,粘接树脂等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将其涂布在导电性支承体上或下涂层上,使其干燥形成单层结构的感光层。也可以不含有电荷输送物质,由电荷发生物质和粘接树脂构成。又,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可塑剂,勻染剂,氧化防止剂等。作为粘接树脂,除了在形成上述电荷输送层时使用的粘接树脂之外,也可以混合在形成上述电荷发生层时使用的粘接树脂。再有,也可以良好地使用高分子电荷输送物质。 相对粘接树脂100重量部,电荷发生物质的量优选5-40重量部,电荷输送物质的量优选 0-190重量部,更好的是,50-150重量部。将电荷发生物质,粘接树脂和电荷输送物质一起,使用四氢呋喃,二恶烷,二氯乙烷,环己烷等溶剂,在分散机等分散形成涂布液,用浸渍涂布法,喷涂法,摆动涂布法,环形涂布法等涂布形成单层结构的感光层。感光层膜厚为5-25 μ m左右合适。感光体鼓11的下涂层一般以树脂为主成分,考虑到在上述树脂上用溶剂涂布感光层,相对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希望使用耐溶剂性高的树脂。作为这种树脂,可以列举聚乙烯咔唑,酪朊,聚丙烯酸钠等水溶性树脂,聚合尼龙,甲氧甲基尼龙等的乙醇可溶性树脂,聚氨酯,密胺树脂,酚醛树脂,醇酸-密胺树脂,环氧树脂等形成三元交联网状结构的硬化型树脂等。在下涂层,为了防止条纹,降低残留电位等,也可以添加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铝, 氧化锆,氧化锡,氧化铟等金属氧化物的微粉末颜料。又,上述下涂层与上述感光层相同,可以使用适当的溶剂以及涂布法形成。下涂层膜厚为0-5 μ m左右合适。感光体鼓11的保护层用于减轻感光体鼓11表面的机械磨耗。本实施形态的保护层用具有交联结构的粘接树脂形成。交联结构为三元的网状结构,使用在一分子内具有多个交联性官能团的反应性单体,使用光或热能,使其产生交联反应形成。具有该网状结构的粘接树脂发挥高的耐磨耗性。从电气稳定性,耐印刷性,寿命角度考虑,作为上述反应性单体,也可以全部或一部分使用具有电荷输送能力的单体。通过使用这种单体,在网状结构中形成电荷输送部位,也能充分发挥作为保护层的功能。作为具有电荷输送能力的反应性单体,可以使用在同一分子中分别含有电荷输送性成份以及具有加水分解性的置换基的硅原子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在同一分子中含有电荷输送性成份以及羟基的化合物,在同一分子中含有电荷输送性成份以及羧基的化合物, 在同一分子中含有电荷输送性成份以及环氧基的化合物,在同一分子中含有电荷输送性成份以及异氰基的化合物等。具有上述反应性基的电荷输送性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并用。又,作为具有电荷输送能力的单体,从电气/化学稳定性高,载体的移动快等考虑,也可以使用具有三芳胺结构的反应性单体。再有,为了赋与涂布时的粘度调整,交联型电荷输送层的应力缓和,低表面能量化,减小摩擦系数等功能,也可以并用1官能及2官能的聚合性单体以及聚合性低聚体。作为上述聚合性单体,低聚体,可以利用公知物。使用热或光实行空穴输送性化合物的聚合或交联,形成保护层。通过热实行聚合反应时,有仅仅通过热能实行聚合反应的场合,以及需要聚合开始剂的场合,为了以更低的温度有效地进行反应,优选添加开始剂。通过光实行聚合场合,作为光优选使用紫外线,仅仅通过光能实行反应非常少,一般并用光聚合开始剂。所谓这种场合的聚合开始剂,是指主要吸收波长400nm以下的紫外线生成游离基或离子等的活性源,使其开始聚合。也可以并用上述热及光聚合开始剂。这样形成的具有网状结构的保护层耐磨耗性高,但是,交联反应时体积收缩大,若过于厚膜化,则有时产生裂纹。这种场合,也可以将保护层设为叠层结构,在下层(感光层侧)形成由低分子分散聚合体构成的保护层,在上层(表面侧)形成具有交联结构的保护层。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感光体鼓11表面,设有硬的保护层,其具有交联结构,同时,用具有电荷输送材料的粘接树脂形成,因此,不损伤作为感光体鼓11的功能,能防止因清洁刮板对感光体鼓11的膜磨耗。充电部12由充电辊12a,清洁辊12b等构成。充电辊12a是在导电性金属芯的外周包覆中电阻的弹性层的辊部件,相对润滑剂供给装置16,配设在感光体鼓11的沿回转方向下游侧。又,充电辊1 相对感光体鼓11配设为以非接触地对向,以便不附着由润滑剂供给装置16供给到感光体鼓11的润滑剂。又,清洁辊12b用于除去充电辊1 上的污脏, 配设为与充电辊1 接触。并且,在这样构成的充电部12中,从没有图示的电源部对充电辊1 施加所定的电压,由此,使得对向的感光体鼓11表面均一带电。显影部(显影装置)13主要由与感光体鼓11对向的显影辊13a,与显影辊13a对向的第一运送螺旋13bl,通过分隔部件与第一运送螺旋13bl对向的第二运送螺旋1北2,与显影辊13a对向的刮板13c构成。显影辊13a由固定设置在内部、在辊周面形成磁极的磁铁,以及沿磁铁周围回转的套构成。由磁铁在显影辊13a(套)上形成多个磁极,在显影辊 13a上载置显影剂。在显影部13内,收纳由载体及调色剂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为了提高画质,调色剂使用圆形度为0.98以上的球形调色剂。“圆形度”为由液流式粒子像分析装置“FPIA-2000”(东亚医用电子公司制)检测的平均圆形度。具体地说,在容器中具有预先除去杂质固形物的水100-150ml,向该容器中加入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优选烷基苯磺酸盐)0. 10. 5ml,再加入测定试料(调色剂)0. 1-0. 5g左右。此后,用超声波分散器对该调色剂分散的悬浮液进行约1-3分钟的分散处理,将分散液浓度为 3000-10000个/ μ 1者设置在上述分析装置,测定调色剂形状及分布。作为球形调色剂,可以对于以往广泛采用的粉碎法形成的形状歪曲的异形的调色剂(粉碎调色剂)进行加热处理等使其球形化,或者也可以通过聚合法制造等。使用这种球形调色剂场合,以往,有时会发生进入清洁刮板1 和感光体鼓11之间的极小间隙中,挤过该间隙,产生清洁不良。但是,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润滑剂供给装置 16将润滑剂涂布在感光体鼓11表面,提高感光体鼓11上调色剂剥离性(除去性),因此, 能抑制发生清洁不良。清洁部15相对润滑剂供给装置16,配置在感光体鼓11的回转方向上游侧。在清洁部15设置与感光体鼓11相接的清洁刮板15a,以及运送螺旋1 等,将回收到清洁部15 内的调色剂作为废调色剂,向着废调色剂回收容器(没有图示)运送。清洁刮板15a由聚氨酯橡胶等橡胶材料构成,以所定角度且以所定压力与感光体鼓11表面相接。由此,机械刮取附着在感光体鼓11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等的附着物,回收到清洁部15内。在此,作为附着在感光体鼓11上的附着物,除了未转印调色剂,还有从记录介质P(纸)产生的纸粉,充电辊1 放电时在感光体鼓11上产生的放电生成物,添加在调色剂的添加剂等。为了提高清洁刮板1 的寿命(减少磨耗劣化),较好的是,在其前端部涂以低摩擦材料。润滑剂供给装置16由固形润滑剂16b,与感光体鼓11及固形润滑剂16b滑接的周边设有刷毛的刷状回转部件16a,将固形润滑剂16b向着刷状回转部件16a赋能的作为赋能部件的压缩弹簧16c,使得通过刷状回转部件16a供给到感光体鼓11上的润滑剂薄层化的板状部件16d,保持固形润滑剂16b的支架16e,在固形润滑剂16b的下游侧位置与刷状回转部件16a对向的导向部16f,在固形润滑剂16b的上游侧位置与刷状回转部件16a相接的颤动件16g等构成。板状部件16d相对刷状回转部件16a,在感光体鼓11的回转方向下游侧位置,相对感光体鼓11以逆向相接。通过这样构成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向感光体鼓11上供给薄层化的润滑剂。关于润滑剂供给装置16的构成及动作,将在后文详细说明。参照图2进一步详细说明上面所述的成像处理。显影辊13a朝着图2,图3所示箭头方向(逆时钟方向)回转。第一运送螺旋13bl 和第二运送螺旋13 之间介有分隔部件,显影部13内的显影剂通过第一运送螺旋13bl和第二运送螺旋13 的回转,一边与由没有图示的调色剂补给部从调色剂容器观补给的调色剂搅拌混合,一边沿长度方向(图2,图3中与纸面垂直方向)循环。并且,摩擦带电吸附在载体上的调色剂,与载体一起载置在显影辊13a上。载置在显影辊13a上的显影剂此后到达刮板13c的位置。接着,显影辊13a上的显影剂在刮板13c 的位置调整为适量后,到达与感光体鼓11的对向位置(显影位置)。此后,在显影区域中,显影剂中的调色剂附着到形成在感光体鼓11表面的静电潜像上。详细地说,由照射激光L的图像部的潜像电位(曝光电位)和施加在显影辊13a的显影偏压之间的电位差(显影电位)形成电场,调色剂附着到潜像上(形成调色剂像)。此后,在显影工序附着到感光体鼓11的调色剂几乎全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上。 并且,残存在感光体鼓11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由清洁刮板1 回收到清洁部15内。
在此,图示省略,设在装置本体1的调色剂补给部由更换自如地构成的瓶状调色剂容器观,保持/驱动调色剂容器观回转、同时向显影部13补给新调色剂的调色剂料斗部构成。又,在调色剂容器观内收纳新调色剂(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之中某一种)。又, 在调色剂容器观(调色剂瓶)的内周面,形成螺旋状突起。随着显影部13内的调色剂(现有调色剂)的消耗,调色剂容器观内的新调色剂从调色剂补给口向显影部13内适当补给。图示省略,显影部13内的调色剂消耗由与感光体鼓11对向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显影部13的第二运送螺旋13 下方的磁传感器间接或直接检测。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形态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润滑剂供给部)的构成及动作。如图2,图3所示,润滑剂供给装置16由固形润滑剂16b,与感光体鼓11及固形润滑剂16b滑接的周边设有刷毛的刷状回转部件16a (刷状辊),将固形润滑剂16b向着刷状回转部件16a赋能的作为赋能部件的压缩弹簧16c,使得通过刷状回转部件16a供给到感光体鼓11上的润滑剂薄层化的板状部件16d,保持固形润滑剂16b的支架16e,在固形润滑剂 16b的下游侧位置与刷状回转部件16a对向的导向部16f,在固形润滑剂16b的上游侧位置与刷状回转部件16a相接的颤动件16g等构成。刷状回转部件16a是在金属芯上螺旋状卷绕基布上植有长度(毛足)为 0. 2-20mm(优选0. 5-IOmm)范围的刷毛。若刷毛长度超过20mm,则经过长期间与感光体鼓11的反复滑擦,刷毛朝所定方向倒毛,固形润滑剂16b的刮取性以及从感光体鼓11除去调色剂性降低。与此相反,若刷毛长度不足0. 2mm,则相对固形润滑剂16b及感光体鼓11的物理的相接力不足。因此,较好的是,刷毛长度处于上述范围。刷状回转部件16a相对图2及图3朝顺时钟方向回转的感光体鼓11,以逆向接触回转(图2及图3的顺时钟方向回转)。又,刷状回转部件16a(刷毛)配置为与固形润滑剂16b及感光体鼓11滑接,刷状回转部件16a通过回转从固形润滑剂16b刮取润滑剂,将该刮取的润滑剂运送到与感光体鼓11的滑接位置后,将该润滑剂涂布在感光体鼓11上。在固形润滑剂16b的后方部,为了消除刷状回转部件16a和固形润滑剂16b的接触不勻,配置压缩弹簧16c (赋能部件),将固形润滑剂16b朝刷状回转部件16a赋能。该固形润滑剂16b与压缩弹簧16c —起,收纳/保持在支架16e内。在本实施形态中,主要由硬脂酸锌形成固形润滑剂16b。详细地说,固形润滑剂 16b系溶解以硬脂酸锌为主成份的润滑剂添加剂,过于涂敷没有副作用,具有充分的润滑性,很合适。硬脂酸锌是典型的层状晶体。层状结晶具有两亲水脂分子自组织化的层状结构, 若施加剪切力,晶体易沿着层间裂开而滑动。因此,能使得感光体鼓11表面低摩擦系数化。 即,由于受到剪切力均一地覆盖感光体鼓11表面地层状晶体,能通过少量润滑剂有效地覆盖感光体鼓11表面。作为固形润滑剂16b,除了硬脂酸锌,还可以使用硬脂酸钡,硬脂酸铁,硬脂酸镍, 硬脂酸钴,硬脂酸铜,硬脂酸锶,硬脂酸钙等具有硬脂酸基的物质。又,也可以使用相同脂肪酸基的油酸锌,油酸钡,油酸铅,棕榈酸锌,棕榈酸钡,棕榈酸铅。此外,作为脂肪酸基,可以使用辛酸,亚麻酸等。再有,也可以使用小烛石,巴西棕榈蜡,米蜡,木蜡,大叶油,密蜡,羊毛脂等蜡。上述物质易成为有机系的固形润滑剂,与调色剂的相容性良好。若将固形润滑剂16b通过刷状回转部件16a涂布在感光体鼓11表面,粉体状的润滑剂涂布在感光体鼓11表面,但在该状态下润滑性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刮板状部件 16d (薄层化刮板)起着作为使得润滑剂均一化部件的功能。通过该刮板状部件16d,在感光体鼓11上实行润滑剂的膜化,润滑性能充分发挥其润滑性。这时,通过刷状回转部件16a涂布的粉体状的润滑剂为微粉末,通过刮板状部件 16d以分子膜水平在感光体鼓11上薄膜化。下面,详细说明在本实施形态中具有特征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的构成/动作。参照图2,图3,图4(a),在本实施形态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沿着刷状回转部件 16a的回转方向,从与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位置到与感光体鼓11滑接位置之间的局部,设有导向部16f,相对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外周部,隔开间隔对向。详细地说,导向部16f相对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回转方向,以固形润滑剂16b的下游侧的侧面的位置作为基点,在与感光体鼓11的滑接位置之间的局部,隔开0. 5-2mm左右的微小间隙对向。即,导向部16f在从刷状回转部件16a和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位置, 下游侧的一定范围,相对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外周部,隔开微小间隙,配设为大致同心圆弧状,不形成大的空间。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固形润滑剂16b的下游侧位置,因刷状回转部件16a润滑剂飞翔,能使得该飞翔的润滑剂滞留在导向部16f上,再载置到刷状回转部件16a。详细地说,由刷状回转部件16a从固形润滑剂16b削取的润滑剂之中,载置在刷状回转部件16a上运送,在与感光体鼓11滑接位置,没有涂布在感光体鼓11上,在刷状回转部件16a和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位置的下游侧的位置,因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刷毛从挠曲状态回复到立起状态时的势头而飞翔的润滑剂,不飞散到润滑剂供给装置16的下方,而由导向部16f拦截。并且,滞留在导向部16f的表面(导向部16f和刷状回转部件16a之间,图4(a)的虚线围住的区域)的润滑剂(飞翔润滑剂)再次载置在刷状回转部件16a上, 与原来载置在刷状回转部件16a上的润滑剂一起,运送到与感光体鼓11滑接位置,涂布在感光体鼓11上。因此,由刷状回转部件16a从固形润滑剂16b削取的润滑剂有效地不会浪费地涂布(供给)到感光体鼓11上。在本实施形态中,以固形润滑剂16b的下游侧的侧面的位置作为基点,在与感光体鼓11的滑接位置之间的局部,设置导向部16f。与此相反,也可以以固形润滑剂16b的下游侧的侧面的位置作为基点,在与感光体鼓11的滑接位置之间的全部(实际上直到滑接位置附近的位置),设置导向部16f·。又,也可以以保持固形润滑剂16b的支架16e的下游侧的侧面(支架16e的侧面) 的位置作为基点,在与感光体鼓11的滑接位置之间的局部或全部,设置导向部16f。支架 16e实际上使得固形润滑剂16b密接保持,因此,即使以支架16e的侧面为基点设置导向部 16f场合,也能发挥使得飞翔到导向部16f的润滑剂滞留的效果。在本实施形态中,导向部16f以金属板形成,也起着作为保持刮板状部件16d的保持部件的功能。由此,润滑剂供给装置16的构成零件数不多,能得到上述效果。再有,在刷状回转部件16a和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位置的下游侧,可以将由固形润滑剂16b,刷状回转部件 16a,导向部16f,感光体鼓11,以及刮板状部件16d围住的空间设为密闭空间,因此,能抑制飞翔的润滑剂漏出到导向部16f下方的不良状况。在此,在本实施形态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相对与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位置,在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设置与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刷毛相接,除去附着在刷毛上的附着物(主要是没有由清洁刮板15a除去,由刷状回转部件16a回收的未转印调色剂)的颤动件16g。颤动件16g是由薄不锈钢等构成的板状部件,配设为其前端咬入刷毛几毫米左右。并且,由刷状回转部件16a回收的感光体鼓11上未转印调色剂等的附着物在颤动件16g的位置,由颤动件16g机械刮落,存积在润滑剂供给装置16的存积空间(在图2, 图3中,清洁部15的下方,支架16e的右侧空间)。因此,当在与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位置,刷状回转部件16a削取润滑剂时,未转印调色剂等附着物几乎没有附着在该刷毛上,为比较清洁的状态,提高润滑剂削取效率。并且,在本实施形态中,颤动件16g和支架16e —起形成使得固形润滑剂16b与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空间隔绝。具体地说,颤动件16g的根部与支架16e 密接而被保持着。通过这种结构,能抑制由颤动件16g除去的未转印调色剂等附着物在固形润滑剂 16b的位置与润滑剂混合的不良状态。即,不混有未转印调色剂等的纯度高的润滑剂载置在刷状回转部件16a上,提高润滑剂向感光体鼓11的供给性。在本实施形态中,也可以在颤动件16g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贯通孔。这种场合, 使得贯通孔的孔径比调色剂粒径小,比润滑剂粒径大,没有涂布在感光体鼓11而残留在刷状回转部件16a的极少量润滑剂不由颤动件16g除去,而通过贯通孔再次向感光体鼓11涂布。参照图4(a),在本实施形态中,当在与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回转中心轴正交的截面看时,固形润滑剂16b形成为矩形状,与刷状回转部件16a滑接的滑接面形成为相对通过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回转中心轴的假想直线正交,同时,该滑接面的中心位置朝着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移动距离D。具体地说,固形润滑剂16b使得滑接面的中心朝着上游侧错开配置,移动量D为l-2mm。通过这种构成,易确保相对刷状回转部件16a和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位置在下游侧的、导向部16f和刷状回转部件16a之间的空间,确实发挥使得飞翔的润滑剂滞留在上述导向部16f的效果。又,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压缩弹簧16c(赋能部件)对固形润滑剂16b赋能,使得相对刷状回转部件16a的最下部,在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刷状回转部件 16a的斜下方位置,与刷毛滑接。即,固形润滑剂16b在图2,图3中,在刷状回转部件16a 的右侧斜下方位置接触。又,感光体鼓11相对刷状回转部件16a的最上部,在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刷状回转部件16a的斜上方位置,与刷毛滑接。即,感光体鼓11在图2,图3中, 在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左侧斜上方位置接触。再有,刷状回转部件16a构成为朝着与感光体鼓11的回转方向相同方向(图2,图3的顺时钟方向)回转。通过这种构成,易确保相对刷状回转部件16a和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位置在下游侧的、导向部16f和刷状回转部件16a之间的空间,确实发挥使得飞翔的润滑剂滞留在上述导向部16f的效果。在本实施形态中,刷状回转部件16a和导向部16f的间隙成为大致一定。与此相反,如图4(b)所示,也可以在导向部16f的局部(靠近固形润滑剂16b 侧)设有存积部16fl (凹部),使得与刷状回转部件16a的间隙变大。通过这样设置存积部16fl,从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位置飞翔的润滑剂易集中滞留在存积部16fl,确实发挥使得飞翔的润滑剂滞留在上述导向部16f的效果。在此,如上述图1所说明那样,在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作为黑色用成像部的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相对作为其他成像部的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10C,配设在中间转印带17的移动方向的最下游侧。再有,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黑色用成像部)相对彩色用处理卡盒ΙΟΥ、10M、IOC (其他成像部),构成为保持在润滑剂供给装置16的润滑剂的
容量多。具体地说,参照图2和图3,黑色用处理卡盒10BK(黑色用成像部)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的固形润滑剂16b大小构成为比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其他成像部)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的固形润滑剂16b大。这样,通过加大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固形润滑剂16b,与彩色用处理卡盒10Y、 10MU0C相比,能使得将润滑剂供给感光体鼓11的总时间长,因此,能使得感光体鼓11劣化时期推迟。因此,与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10C相比,能使得使用频度高的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长寿命化。另一方面,这样,通过加大固形润滑剂16b,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垂直方向的高度Hl比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的垂直方向的高度H2大(HI > H2)。具体地说,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向下方突出固形润滑剂16b增大部分。但是,在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多个处理卡盒1(^、1(^10(、1( 1(之中, 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配设在端部位置(最下游侧)。由此,在多个处理卡盒ΙΟΥ、10M、10C、 IOBK的下方位置,能确保集中空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形态中,参照图1,写入部6设置在多个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的附近,使得与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润滑剂供给装置 16不干涉。通过这种构成,能使得润滑剂供给装置16 (固形润滑剂16b)大尺寸化,即使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长寿命化场合,也不会增大图像形成装置1的垂直方向高度。又,参照图2及图3,在本实施形态中,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黑色用成像部)与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10C(其他成像部)相比,构成为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外径大。具体地说,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刷状回转部件16a和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的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刷毛长度都为0. 2-20mm,卷状刷毛的金属芯的外径不同。通过这样使得刷状回转部件16a(金属芯)的外径大,刷状回转部件16a难以产生变形,难以产生涂布在感光体鼓11上的润滑剂的涂布不勻(偏差)引起的不良状态。并且,通过构成为刷状回转部件16a外径大,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垂直方向的高度Hl比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的垂直方向的高度H2大(HI > H2)。但是,在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多个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之中,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 配设在端部位置(最下游侧),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的垂直方向高度不会增大。又,参照图2及图3,在本实施形态中,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黑色用成像部)与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10C(其他成像部)相比,形成为刮板状部件16d的相接角度(连接感光体鼓11的中心和与刮板状部件16d的相接位置的线段,和刮板状部件16d形成的角度)大。具体地说,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的刮板状部件16d的相接角度θ 2设定为约90度,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刮板状部件16d的相接角度θ 1设定为91-160度的范围内。这样,在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中,刮板状部件16d的相接角度θ 1设定为钝角,因此,刮板状部件16d相对感光体鼓11的摩擦阻力小。因此,因刷状回转部件16a和感光体鼓11的滑接引起的双方部件的磨耗劣化推迟,且能减少感光体鼓11的驱动转矩。并且,通过将刮板状部件16d的相接角度设定为钝角,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垂直方向高度比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10C的垂直方向高度大。但是,在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多个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之中,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配设在端部位置(最下游侧),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的垂直方向高度不会增大。又,参照图4(a),在本实施形态中,设置在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 (黑色用成像部) 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与设置在彩色用处理卡盒ΙΟΥ、10M、IOC (其他成像部)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相比,固形润滑剂16b的相接角度α (连接感光体鼓11的中心和刷状回转部件16a 的直线与通过刷状回转部件16a的中心、与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面垂直的直线所形成的角度)大。通过这种构成,黑色用的固形润滑剂16b与彩色用的固形润滑剂16b相比,即使从感光体鼓11受到反力,在刷状回转部件16a产生挠曲,也难以产生因该挠曲引起回转轴方向的润滑剂削取量的偏差,因此,能进一步提高感光体鼓11的寿命。并且,通过设定大的固形润滑剂16b的相接角度α,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垂直方向的高度比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10C的垂直方向的高度大。但是,在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多个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之中,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配设在端部位置(最下游侧),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的垂直方向高度不会增大。又,参照图5,在本实施形态中,设置在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 (黑色用成像部)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与设置在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 (其他成像部)的润滑剂供给装置 16相比,形成为刮板状部件16d的前端部(相接部)的角度大。具体地说,如图5(a)所示,黑色用的刮板状部件16d的前端部的角度设定为120 度左右。与此相反,彩色用的刮板状部件16d的前端部的角度设定为90度左右。通过这种构成,黑色用的刮板状部件16d与彩色用的刮板状部件16d相比,即使使用频度高,前端部也难以产生磨耗,进一步提高处理卡理寿命。为了进一步提高刮板状部件16d的寿命,较好的是,在其前端部涂布低摩擦材料。在此,在本实施形态中,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 (黑色用成像部)的固形润滑剂16b 和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其他成像部)的固形润滑剂16b可以分别使用种类不同者。具体地说,作为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10C的固形润滑剂16b,可以使用硬脂酸锌形成,作为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黑色用成像部)的固形润滑剂16b,可以使用在硬脂酸锌中至少混合氮化硼形成。通过使用由硬脂酸锌构成的固形润滑剂16b,如上所述,能得到感光体鼓11表面的充分的润滑性。并且,通过使用由混合有氮化硼的硬脂酸锌构成的固形润滑剂16b,能得到感光体鼓11表面的更充分的润滑性。因此,能进一步延长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感光体鼓11的寿命。又,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形态中,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黑色用成像部)与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其他成像部)相比,形成为充电辊1 和感光体鼓11之间的间隙小。具体地说,与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10C的充电辊1 和感光体鼓11之间的间隙δ 2,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充电辊12a和感光体鼓11之间的间隙δ 1设定为小。这样,在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中,设定为充电辊1 和感光体鼓11之间的间隙 δ 1比较小,因此,能减少充电辊12a放电时的臭氧发生量。再有,通过将充电辊1 和感光体鼓11之间的间隙δ 1设定为较小,能降低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的垂直方向的高度。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相对与固形润滑剂16b的滑接位置,在刷状回转部件 16a的回转方向下游侧,设有导向部16f,相对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外周部隔开微小间隙对向,因此,能将由刷状回转部件16a从固形润滑剂16b刮取的润滑剂有效地无浪费地供给到感光体鼓11 (像载置体)上。在本实施形态中,使得成像部各部(感光体鼓11,充电部12,显影部13,清洁部 15,润滑剂供给装置16) —体化,构成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实现成像部小型化,提
高维修保养作业性。与此相反,也可以不将成像部各部(感光体鼓11,充电部12,显影部13,清洁部 15,润滑剂供给装置16)设为处理卡盒构成部件,构成为分别以单体更换自如地设置在装置本体1中。这种场合也能得到与本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将本发明适用于搭载使用双组分显影剂的双组分显影方式的显影部13的图像形成装置,当然,对于搭载使用单组分显影剂的单组分显影方式的显影部13的图像形成装置也能适用本发明。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将本发明适用于使用中间转印带17的串列型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但是,即使对于使用转印运送带的串列型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与转印运送带对向,并列设置多个感光体鼓,将感光体鼓上的调色剂像叠合转印在由转印运送带运送的记录介质上的装置)也能适用本发明。并且,即使这种场合也能得到与本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黑色用成像部)与彩色用处理卡盒 10Y、10MU0C(其他成像部)相比,相对中间转印带17的移动方向配设在最下游侧。与此相反,黑色用处理卡盒IOBK与彩色用处理卡盒10Y、10MU0C相比,相对中间转印带17的移动方向,也可以配设在最上游侧。并且,即使这种场合也能得到与本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将本发明适用于向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11供给润滑剂的润滑剂供给装置16,但是,当然,对于感光体鼓11以外的像载置体供给润滑剂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例如向中间转印带17供给润滑剂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也能适用本发明。并且,即使这种场合,与本实施形态相同,通过设置导向部16f,也能得到与本实施形态相同的效^ ο 上面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润滑剂供给装置,将润滑剂供给到载置调色剂像的像载置体上,其特征在于 该润滑剂供给装置包括刷状回转部件,朝着所定方向回转,周边设有与上述像载置体滑接的刷毛;以及固形润滑剂,与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上述刷毛滑接;沿着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在从与上述固形润滑剂滑接位置到与上述像载置体滑接位置之间的局部或全部,设有导向部,该导向部相对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外周部,隔开间隙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剂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部设在相对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以上述固形润滑剂或保持上述固形润滑剂的支架的下游侧的侧面位置为基点,与上述像载置体的滑接位置之间的局部或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剂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刮板状部件,相对上述刷状回转部件,在上述像载置体的回转方向下游侧的位置,相对上述像载置体逆向相接,且使得供给到上述像载置体的润滑剂薄层化; 上述导向部保持上述刮板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个所述的润滑剂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颤动件,相对与上述固形润滑剂的滑接位置,在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与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上述刷毛相接,除去附着在上述刷毛上的附着物;上述颤动件与保持上述固形润滑剂的支架一起,将上述固形润滑剂与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空间隔绝。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个所述的润滑剂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中心轴垂直的截面看时,上述固形润滑剂形成为矩形状,与上述刷状回转部件滑接的滑接面形成为相对通过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中心轴的假想直线垂直,且上述滑接面的中心位置朝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个所述的润滑剂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赋能部件对上述固形润滑剂赋能,相对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最下部,在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斜下方位置,与上述刷毛滑接;配设上述像载置体,相对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最上部,在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的上述刷状回转部件的斜上方位置,与上述刷毛滑接;上述刷状回转部件朝着与上述像载置体的回转方向相同方向回转。
7.—种处理卡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设置为装卸自如,其特征在于 设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个记载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以及上述像载置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将清洁上述像载置体的清洁部相对上述润滑剂供给装置设在上述像载置体的回转方向上游侧。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个记载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以及上述像载置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润滑剂供给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润滑剂供给装置包括刷状回转部件(16a),朝着所定方向回转,周边设有与像载置体(11)滑接的刷毛;以及固形润滑剂(16b),与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刷毛滑接。并且,沿着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回转方向,在从与固形润滑剂(16b)滑接位置到与像载置体(11)滑接位置之间,设有导向部(16f),该导向部(16f)相对刷状回转部件(16a)的外周部,隔开微小间隙对向。提供由刷状回转部件从固形润滑剂削取的润滑剂能有效地无浪费地供给到像载置体上的润滑剂供给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2402167SQ201110263268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3日
发明者二宫弘道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