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5330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能够安装拆卸式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中继输送装置上设置有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用来保持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安装的中继输送装置的安装状态。在固定部件上设置有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后处理装置进行转接的中继连接器。后处理装置经由中继连接器被电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由此,能实现中继输送装置的设定时间的缩短。
【专利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中继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中继输送装置用来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排纸部排出的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向附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后处理装置输送。
【背景技术】
[0002]在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已提出一种附设有后处理装置的类型的装置,该后处理装置能够执行将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束叠整齐后以U形钉进行装订的处理等。在此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中继输送装置,该中继输送装置用来向后处理装置输送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

【发明内容】

[0003]在如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中继输送装置及后处理装置,分别利用连接器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单独连接。
[0004]具体而言,在将中继输送装置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情况,由于在将中继输送装置固定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后进行线束处理,因而存在有在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设定中继输送装置方面花费时间的问题。
[0005]本发明正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中继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实现设定时间的缩短。
[0006]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及中继输送装置。中继输送装置能够安装拆卸式地被安装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并且,中继输送装置将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排纸部排出的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向附设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后处理装置输送。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上设置有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用来保持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安装的该中继输送装置的安装状态。在该固定部件设置有中继连接器,该中继连接器用来转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所述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装置经由所述中继连接器被电连接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附设有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图。
[0008]图2是显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内部结构的概图。
[0009]图3是显示中继输送装置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0]图4是显示安装中继输送装置前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0011]图5是显示中继输送装置的安装途中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0012]图6是显示收藏姿势的固定部件的中继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0013]图7是显示在收藏姿势下且卸下了盖件的状态的固定部件的中继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8是显示设定姿态的固定部件的中继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0015]图9是显示在设定姿态下且卸下了盖件的状态的固定部件的中继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0016]图10是从正面观察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0017]图11是从背面观察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0018]图12是显示从收藏姿势向设定姿态转移的过程的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0019]图13是显示设定姿态的固定部件的前视图。
[0020]图14是沿图13中的B-B线的剖视图。
[0021 ]图15是从背面观察后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16是图15的C部放大图。
[0023]图17是在从中继输送装置上拆卸了固定部件的状态下从底面侧观察该中继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0024]图18是从图像形成装置右侧斜后方观察的、显示中继输送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连结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一例详细地进行说明。再者,本发明不限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6]图1?图5显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一例即数字复印机。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未特别注明,“前侧”、“后侧”表示图像形成装置A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表示从前侧观察图像形成装置A时的左侧、右侧。
[0027]图像形成装置A是所谓内部排纸式的复印机,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上能够安装拆卸式地安装有中继输送装置300。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A(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的左侧面附设有后处理装置400,后处理装置400经由中继输送装置300被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
[0028]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具有主体箱体部100、扫描器箱体部200和连结箱体部250。在扫描器箱体部200内收容有用于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部201,在主体箱体部100内收容有用于将图像读取部201读取的原稿图像印刷于纸张P上的图像形成部20及定影部40。扫描器箱体部200配置在比主体箱体部100靠上侧。主体箱体部100与扫描器箱体部200隔着连结箱体部250被连结。
[0029]连结箱体部250具有从主体箱体部100的上部的后端部向上侧延伸的后连结箱体部250a、及从主体箱体部100的上部右侧端部向上侧延伸的右连结箱体部250b。在主体箱体部100与扫描器箱体部200之间形成有内部排纸空间(排纸部)S。在右连结箱体部250b的面向内部排纸空间S的立壁部255,上下排列地形成有第I排纸口 251及第2排纸口 252。中继输送装置300能够安装拆卸式地形成在内部排纸空间S内。
[0030]从右连结箱体部250b的立壁部255的后端部露出有用于向中继输送装置300供给电力的主体连接器253(参照图4及图5)。中继输送装置300是用于将从第I排纸口 251排出的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P向后处理装置400输送的装置。本实施方式中,后处理装置400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A(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的左侧面,对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P实施装订处理等的后处理。
[0031]扫描器箱体部200的上面200a,由原稿盖板202能够开闭地盖闭。收容在扫描器箱体部200内的图像读取部201,光学式地读取载置在扫描器箱体部200的上面200a的原稿后生成其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读取部201生成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存储部(未图示)。
[0032]主体箱体部100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图像形成部20配置在主体箱体部100内的上部且偏右侧。在图像形成部20的上侧配置有定影部40,且在图像形成部20的左下侧配置有供纸部10。供纸部10具有收容纸张P的供纸盒10a、及用于取出供纸盒1a内的纸张P并向盒外送出的搓纸辊10b。从供纸盒1a被送出盒外的纸张P,经由输送辊对11被供给于图像形成部20。
[0033]图像形成部20具有感光鼓21、带电器23、曝光装置25、显影装置27及转印器29。在图像形成部20中,首先通过带电器23使感光鼓21的周面带电,然后通过曝光装置25向感光鼓21的表面照射基于原稿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读取部201生成的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激光光,由此形成静电潜像,且通过显影装置27对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然后通过转印器29对从供纸部10供给的纸张P转印所述调色剂像,并将转印后的纸张P供给于定影部40。再者,图中的符号24是对留存在感光鼓21的表面的剩余碳粉进行去除的清洁部。
[0034]定影部40具有定影辊40a和加压辊40b。定影辊40a通过其内部的加热器被加热。在定影部40中,通过在定影辊40a与加压辊40b之间对从图像形成部20供给的纸张P进行加压及加热,使调色剂像定影在该纸张P上。然后,通过定影辊40a与加压辊40b将利用定影部40定影了调色剂像的纸张P向上方输送。输送纸张P的输送通道,在定影部40的上侧被分支为第I输送通道Tl及第2输送通道T2,从定影辊40a及加压辊40b送出的纸张P被供给于此第I输送通道Tl或第2输送通道T2。
[0035]第I输送通道Tl从定影部40朝上侧向左侧弯曲后被连接于所述第I排纸口251。在第I输送通道Tl的第I排纸口 251附近配置有用于排出纸张P的排纸辊12。第2输送通道T2从定影部40朝上侧延长后向左侧弯曲而被连接于所述第2排纸口 252。在第2输送通道T2的第2排纸口 252附近配置有用于将纸张P排出或向后变向的排出/反转辊13。在所述第2输送通道T2还连接有双面印刷用输送通道T3,该双面印刷用输送通道T3用来在对纸张P进行双面印刷时使该纸张P向后变向后再供给于图像形成部20。
[0036]在中继输送装置300未安装于内部排纸空间S的状态下(参照图4),从第I排纸口251排出的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P,被内部排纸空间S的底壁部即纸张托盘101接取。再者,第2排纸口 252是在纸张P的向后变向输送时等被使用。另一方面,在中继输送装置300安装于内部排纸空间S的状态下(图1?图3所示的状态),从排纸口 251排出的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P,被供给于中继输送装置300内的中继输送通道T4。
[0037]整体观察时,中继输送装置30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在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右侧壁形成有连通于第I排纸口 251的供纸口 301,在左侧壁形成有连通于后处理装置400的供纸口的排纸口 302。中继输送装置300内的中继输送通道T4,从供纸口 301向排纸口 302大致水平地延伸。中继输送通道T4是由4个输送辊对304形成。
[0038]中继输送装置300能够安装拆卸式地被安装在内部排纸空间S的纸张托盘101上。如图4所示,纸张托盘101是由主体箱体部100的上面部形成。纸张托盘101具有水平面部102及倾斜面部103。倾斜面部103在主体箱体部100的上面部的右侧端部被形成为向右下方倾斜。如此,通过设置倾斜面部103,能够使从第I排纸口 251排出的纸张P沿倾斜面部103向下方滑动,从而能使纸张P的端缘排列整齐。
[0039 ]电连接于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基板的输入连接器317 (参照图5及图17 )从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方向的前侧面露出。在将中继输送装置300安装于纸张托盘101的上面时,此连接器嵌合于从右连结箱体部250b的立壁部255露出的主体连接器253(参照图4及图5),将中继输送装置300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电连接。
[0040]如图6?图14所示,在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左侧壁(安装方向的后端面),保持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进行安装的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状态的固定部件310的一端侧,通过截面C字状的筒状轴部305被轴支为能沿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左侧壁向上下方向转动。
[0041]固定部件310是将背面侧(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的右侧)的底板311与正面侧(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的左侧)的盖件312组合而构成。底板311是由薄金属板材料形成,在底板311的一端侧形成有供筒状轴部305插入的轴孔31 la。并且,在底板311形成有经由连通部31 Id续接于轴孔311a的缘部的长孔311b。另外,在底板311的一端及对向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盖件312的扣合部311c(参照图11)。另外,从底板311的宽度方向(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向后处理装置400侧竖起有一连结板318。连结板318是将薄金属板折弯成直角而形成。在底板311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与后处理装置400进行转接的中继连接器313,且该中继连接器313被设置为从盖件312露出。在盖件312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开口部312a,以使中继连接器313露出于外部。在固定部件310内收容有从中继输送装置300内向该装置300外延伸的线束316的延长侧的端部。线束31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入连接器317。线束316的延长侧的端部,经由筒状轴部305及轴孔31 Ia被收容于固定部件310内并与中继连接器313连接。
[0042]所述固定部件310被按以下的操作顺序设定。首先,将连接于从中继输送装置300延伸的线束316的中继连接器313插入底板311的长孔311b(参照图12),然后将线束316从长孔311b通过连通部311d插入于轴孔311a。然后,使轴孔311a嵌合于筒状轴部305,将底板311保持为能够绕筒状轴部305转动。接着,将中继连接器313(参照图13)固定在底板311的另一端侧的规定部位,在此状态下将盖件312安装于底板311,于是中继连接器313在从盖件312的开口部312a露出于外部的状态下被固定。然后,通过使形成在盖件312的一端及另一端的所述扣合突起312b及扣合片312c(参照图11)弹性变形而嵌合于底板311的扣合部311c,从而将盖件312固定于底板311上。
[0043]在将固定部件310安装于中继输送装置300的状态下,线束316被收容于由底板311和盖件312包围的空间内(即固定部件310的内部),仅中继连接器313露出在外部。并且,底板311的一部分即连结板318,与此露出的中继连接器313的侧面相邻,且沿该侧面向后处理装置400侧突出。此连结板318的突出量,比中继连接器313的向后处理装置400侧的突出量大。由于线束316未露出于外部,所以在中继输送装置300的输送中或向图像形成装置I安装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作业中,能够防止线束316被夹在捆包材料或其他的部件之间而造成损伤。另外,通过连结板318能够防止中继连接器313的前端接触于壁面等而被损坏。
[0044]另一方面,如图15及图16所示,在后处理装置400的背面侧配置有连接器401,连接器401经由线束402与后处理装置400的基板电连接。由此,通过对后处理装置400侧的连接器401与中继连接器313进行连结,后处理装置400经由中继连接器313被电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此时,可使形成在后处理装置400的背面侧的一对扣钩403a(参照图16)扣止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侧的被扣止部(未图示)。
[0045]在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左侧壁(安装方向的后端面)且筒状轴部305侧突设有作为扣合部的扣合爪306。在固定部件310(底板311)的中继连接器313附近形成有作为被扣合部的扣合孔314。并且,被构成为通过以固定部件310的筒状轴部305作为支点的转动动作,能进行扣合爪306与扣合孔314的扣合及脱离。再者,反过来,也能够在固定部件310侧设置扣合爪(扣合部),在中继输送装置300侧设置扣合孔(被扣合部)。另外,在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左侧壁的后端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连结部319。在连结部319(参照图6)上形成有供螺丝的螺纹部插入的通孔。
[0046]另一方面,如图17所示,在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右侧壁(安装方向的前端方面)的后端部侧,以向安装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输入连接器317及定位引导320。并且,在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右侧壁的前端侧以向安装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有扣合突起321。定位引导320是将薄金属板折弯成L字形状而形成,其前端部被向内侧折弯成倾斜面。定位引导320的突出量(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方向上的突出量),比输入连接器317的突出量大。所述扣合突起321是一体形成在构成中继输送装置300的树脂部件上的矩形筒状的突起,前端面的各棱线被形成为C面形状。
[0047]如图18所示,所述定位引导320是与支撑部件323—体设置,在支撑部件323上安装有用于旋转驱动输送辊对304的电机322和输入连接器317。支撑部件323是将薄金属板材料折弯而形成。支撑部件323具有电机安装面323a、连接器安装面323b、底面323c、和引导面323d。电机安装面323a是沿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方向的垂直平面。连接器安装面323b是由从电机安装面323a的安装方向的前端向后方垂直地延长的垂直面构成。底面323c是从电机安装面323a的下端向后方水平地延伸。引导面323d被形成为从底面323c的端部竖起且与电机安装面323a相对置。定位引导320通过底面323c的一部分及引导面323d被形成为截面L状且沿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方向延伸。输入连接器317被插入固定于形成在连接器安装面323b的开口 323e。电机322被以螺丝固定在电机安装面323a。
[0048]在主体箱体部100的立壁部255且与定位引导32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矩形状的定位孔256(参照图4及图18),在与扣合突起321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矩形状的扣合凹部257(参照图4)。另外,如图18所示,在主体箱体部100安装有接地部件258。接地部件258是由具有弹性的金属制的薄板形成,一端固定在主体箱体部100的金属框架上。接地部件258的另一端向定位孔256的内侧突出。将中继输送装置30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时,定位引导320被插入定位孔256内,且抵接在接地部件258的另一端。由此,中继输送装置300经由主体箱体部100被接地。
[0049]在固定部件310(底板311)的扣合孔314附近形成有螺丝通孔315(相当于第I通孔。参照图7、图9及图13),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主体箱体部100)的左侧面,与螺丝通孔315相对应地形成有安装孔104,且与连结部319相对应地形成有安装孔105(参照图4及图5)。另夕卜,在固定部件310的连结板318形成有定位孔318a及螺丝通孔(相当于第2通孔)(参照图10)。
[0050]并且,捆包时,固定部件310被以转动至上方的水平姿势收藏在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方向的后端面且被收藏为不会从该后端面突出(参照图6及图7)。另一方面,在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安装中继输送装置300时(设定时),首先,如图5所示,将中继输送装置300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的纸张托盘101上,如图12所示,暂且提起固定部件310使扣合爪306从扣合孔314脱离。接着,在保持为使固定部件310转动至下方的铅垂姿势的状态下(参照图8,图9,图13及图14),使固定部件310从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方向的后端面突出。然后,向排纸方向上游侧压入中继输送装置300,将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方向的前侧面的输入连接器317连结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的主体连接器253(参照图4及图5),从而将中继输送装置300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电连接。此时,定位引导320扣合在定位孔256而被限制水平方向的位置。由此,输入连接器317相对于主体连接器253被定位,所以能容易连接两者。另外,通过定位引导320嵌合于定位孔258且扣合突起321嵌合于扣合凹部257,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相对于主体箱体部100,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被限制位置。
[0051]由此状态,将螺丝(未图示)从固定部件310(底板311)的螺丝通孔315拧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主体箱体部100)的安装孔104,将固定部件310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上。并且,将螺丝拧入安装孔105(仅出示于图4),将连结部319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由此,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方向的后端侧相对于主体箱体部100,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被限制位置。由此,完成中继输送装置300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的安装(设定)(参照图3)。
[0052]然后,将后处理装置400的一对支撑部403的扣钩403a(参照图16)扣止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侧的被扣止部(未图示),将后处理装置40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侧面。后处理装置400的右侧端部的前盖404,通过利用弹性变形的嵌合构成而能安装拆卸。通过拆下前盖404,且连结处理装置400的连接器401与中继输送装置300的中继连接器313,从而经由中继连接器313将后处理装置400电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
[0053]另外,在前方侧的支撑部403的前面,上下空开间隔形成有定位突起403b及安装孔403c。固定部件310的连结板318的定位孔318a嵌合在定位突起403b。并且,通过将螺丝从形成在连结板318的螺丝通孔318b拧入安装孔403c,从而将固定部件310与支撑部403连结。由此,后处理装置400经由固定部件310,被固定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
[0054]由此,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中继输送装置300的设定状态的固定部件310上设置中继连接器313,经由中继输送装置300将后处理装置400电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I,所以不需要另外进行线束处理,相应地能缩短中继输送装置的设定时间。
[0055]另外,将固定部件310设为能向上下方向转动,捆包时以水平姿势收藏在中继输送装置300的安装方向的后端面且不会从该后端面突出,所以能够以较小空间对固定部件310进行捆包。
[0056]并且,由于设为使中继输送装置300的扣合爪306与固定部件310的扣合孔314扣合及脱离,所以,在捆包时,不仅能够稳定地收容固定部件310,并且能快速地设定中继输送装置300。
[0057]再者,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图像形成装置A为复印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图像形成装置A例如也能为打印机、传真、或复合机等。
[0058]如以上说明,本发明适用于具备中继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中继输送装置用来向附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后处理装置输送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排纸部排出的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
【主权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及中继输送装置,该中继输送装置能够安装拆卸式地被安装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且将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排纸部排出的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向附设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后处理装置输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上设置有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用来保持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安装的该中继输送装置的安装状态, 在该固定部件设置有中继连接器,该中继连接器用来转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所述后处理装置, 所述后处理装置经由所述中继连接器被电连接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的安装方向的后端面被轴支为能沿该后端面向上下方向转动,捆包时以转动至上方的水平姿势收藏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的安装方向的后端面且被收藏为不会从该后端面突出,而在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安装所述中继输送装置时,以转动至下方的铅垂姿势从所述中继输送装置的安装方向的后端面突出,且被连结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件及所述中继输送装置的安装方向的后端面的一方设置有扣合部,在另一方设置有被扣合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件的转动动作进行所述扣合部与所述被扣合部的扣合及脱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形成有筒状轴部, 所述中继连接器连接在从所述筒状轴部延伸的线束, 所述固定部件是由底板及盖件构成, 所述底板具有供所述筒状轴部插入的轴孔, 所述盖件具有使所述中继连接器露出于外部的开口部, 所述线束被收纳在由所述底板及所述盖件包围的空间内,所述中继连接器从所述盖件的所述开口部露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的形成所述轴孔的面形成有供连结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连结部件插入的第I通孔及朝向所述后处理装置竖起的连结板, 在所述连结板形成有供连结在所述后被处理装置的连结部件插入的第2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连结板与所述中继连接器相邻且向所述中继连接器的突出方向突出,所述连结板的突出量比所述中继连接器的突出量大。
【文档编号】G03G21/16GK106019880SQ20161017399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4日
【发明人】大崎修二, 小栁刚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