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及相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97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及相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及相机模组。
背景技术
相机模组一般包括成像模组、镜座及镜头。成像模组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影像感测器(image sensor)。镜座设置在基板上,覆盖影像感测器。镜头固持于镜座内,与影像感测器中心对齐。尽管都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基板上,然而,受限于成型及组装精度,影像感测器与镜头相对于基板的倾斜角度通常不一致,导致影像感测器的中心法线偏离镜头的光轴,导致相机模组所成的图像可能出现半边模糊等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提出在基板与镜座连接处涂上可固化胶,调整镜头的倾角(即调整可固化胶在不同位置的的厚度)直至影像感测器的中心法线与镜头的光轴重叠,然后固化可固化胶,这种组装方法称为主动对位方法(active alignment)。然而,一般地,可固化胶一般需采用紫外线照射固化,而基板上通常还设置有相机模组的其他机构,会阻挡紫外光照射到可固化胶上,如此,将延长可固化胶的固化时间,降低相机模组的组装效率。另外,相机模组在进行主动对位前一般已进行调焦,将镜头沿其轴向调整至对焦位置,然而,加入可固化胶将沿镜头的轴向改变镜头的位置,导致镜头偏离对焦位置,影像相机模组的成像质量,而且主动对位后往往不能重新对相机模组进行调焦,这是因为重新调焦将再次改变镜头的倾角,而使之前的主动对位失效。若在主动对位的同时对相机模组进行调焦,则由于未固化的可固化胶的难以保持较大的厚度,而无法长距离地调整镜头沿其轴向的位置(一般在0-120um之间),这就要求相机模组的后焦的公差较小(限于120um),也就是说对相机模组的后焦要求较高,而这将增加相机模组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组装效率的相机模组组装方法。一种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个成像模组、一个镜座及一个镜头;该成像模组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影像感测器;该镜座设置在该基板上且覆盖该影像感测器;该镜头收容于该镜座内且与该镜座缝隙配合;该镜座形成一个环绕该镜头的内圆周侧面,该镜头包括一个与该内圆周侧面相对的外圆周侧面,该内圆周侧面与该外圆周侧面在远离该基板一端共同界定一个凹槽;
提供一可固化胶,并将该可固化胶涂布于该凹槽内;
调整该镜头沿其轴向的位置及倾角直至该镜头对焦于该影像感测器且的该镜头的光轴与该影像感测器的中心法线重叠;及
固化该可固化胶,组装成一个相机模组。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相机模组。一种相机模组,其包括一个成像模组、一个镜座、一个镜头及一可固化胶。该成像模组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影像感测器。该镜座设置在该基板上且覆盖该影像感测器。该镜头收容于该镜座内且与该镜座缝隙配合。该镜座形成一个环绕该镜头的内圆周侧面,该镜头包括一个与该内圆周侧面相对的外圆周侧面,该内圆周侧面与该外圆周侧面在远离该基板一端共同界定一个凹槽。该可固化胶涂布于该凹槽内,且在该镜头对焦于该影像感测器且该镜头的光轴与该影像感测器的中心法线重叠时固化。由于,由于该凹槽远离该基板设置,且开口背离该基板,紫外线可直接照射该可固化胶,缩短该可固化胶的固化时间,提高该相机模组的组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允许同时调焦及主动对位,可保证相机模组的成像质量。最后,由于可长距离地调整该镜头沿其轴向的位置,对该相机模组的后焦要求较低,可将低该相机模组的制造成本。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的一个组装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相机模组的另一组装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相机模组组装完成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相机模组沿VII1-VIII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步骤100,200,300,400相机模组500成像模组10基板11影像感测器12镜座20内圆周侧面21倒圆锥面部分211像侧端面22物侧端面23像侧收容槽24物侧收容槽25通孔26阶梯面27第一切口28第一阶梯面29镜头30外圆周侧面31镜筒32翼片321间隙322镜片33第二切口34第二阶梯面35凹槽40缝隙41开口42红外滤光片50可固化胶60光轴00,中心法线FF,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包括
步骤100 :提供一个成像模组10、一个镜座20及一个镜头30。该成像模组10包括一个基板11及一个设置在该基板11上的影像感测器12。该镜座20设置在该基板11上且覆盖该影像感测器12。该镜头30收容于该镜座20内且与该镜座20缝隙配合。该镜座20包括一个环绕该镜头30的内圆周侧面21,该镜头30包括一个与该内圆周侧面21相对的外圆周侧面31,该内圆周侧面21与该外圆周侧面31在远离该基板11 一端共同界定一个凹槽40。具体的,该镜座20包括一个与该基板11贴合的像侧端面22及一个与该像侧端面22相背的物侧端面23。该像侧端面22与该物侧端面23均与该内圆周侧面21垂直。该像侧端面22开设有一个像侧收容槽24。该像侧收容槽24呈方块状,用于收容同样为方块状的该影像感测器12。该物侧端面23开设有一个物侧收容槽25。该物侧收容槽25呈圆柱状,用于收容同样为圆柱状的该镜头30。该物侧收容槽25的内侧面即该内圆周侧面21。该镜座20还形成有一个连通该物侧收容槽25与该像侧收容槽24的通孔26。如此,通过该镜头30的光线可以从该通孔26进入该像侧收容槽24,进而投射于该影像感测器12上。该相机模组500还包括一个覆盖该影像感测器12的红外滤光片50,用于滤掉从该镜头30进入该影像感测器12的光线的红外部分,避免其影响成像质量。具体的,本实施方式的红外滤光片50固持于该通孔26内。该镜头30包括一个镜筒32及收容于该镜筒32内的多个镜片33。该镜筒32的外侧面即该外圆周侧面31。可以理解,该内圆周侧面21与该外圆周侧面31之间存在一个缝隙41,以允许对该镜头30进行倾角调整(请参下文)。本实施方式中,该镜座20在该内圆周侧面21与该像侧端面22连接处形成有一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第一切口 28,也即是说,该内圆周侧面21包括一个连接该像侧端面22的倒圆锥面部分211。该倒圆锥面部分211与该外圆周侧面31与其对应部分共同构成该凹槽40。可以理解,如此,该凹槽40形成一个背向该基板11的开口 42。当然,该凹槽40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在该镜头30形成一个第二切口 34。该凹槽40由该第二切口 34构成。请参阅图6,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在该镜座20与该镜头30分别形成该第一切口 28与该第二切口 34。该凹槽40由该第一切口 28与该第二切口 34共同构成。当然,该第一切口 28及该第二切口 34的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可以为其他合适的形状。步骤200 :提供一可固化胶60 (请参图3),并将该可固化胶60涂布于该凹槽40内。具体的,该可固化胶60为紫外可固化胶,并从该开口 42涂入该凹槽40。请参阅图7,优选地,在该步骤200,仅施加四滴该可固化胶60至该凹槽40的四个不同位置,便于后续该镜头30的调整。当然,可以该可固化胶60的滴数可视需求而定,如三滴或更多。步骤300 :调整该镜头30沿其轴向的位置及倾角直至该镜头30对焦于该影像感测器12且该镜头30的光轴00’与该影像感测器12的中心法线FF’重叠(请参图4)。具体地,调整过程中,可以控制该影像感测器12不断成像,并分析所成图像的整体清晰度及其四边缘的清晰度。当图像的整体清晰度最大及其四边缘的清晰度相同时可认定该镜头30对焦于该影像感测器12且该镜头的光轴00’与该影像感测器的中心法线FF’重叠。步骤400 :固化该可固化胶60,组装成一个相机模组500。具体地,若在该步骤200仅施加四滴该可固化胶60,则在固化后还应用该可固化胶60密封该凹槽40,并重新固化该可固化胶60,以免发生露光。请参阅图8,优选地,该镜筒32露出该物侧收容槽25,且包括有多个翼片321。该多个翼片321自该外圆周侧面31露出该物侧收容槽25的部分沿该镜头30的径向向外延伸。该多个翼片321沿该外圆周侧面31的一个圆周间隔分布。本实施方式中,该多个翼片321的数目为十二个,且等距分布(即间隔三十度)。每两个相邻的翼片321之间形成一个间隙322。四滴该可固化胶60分别从三个该间隙322施加于该凹槽40。如此,在固化四滴该可固化胶60的过程中,可分别对准四滴该可固化胶60照射紫外线。而在采用该可固化胶60密封该凹槽40并固化时,该可固化胶60可以粘结至该翼片321,如此,可增加该镜头30的粘结米面积,提高该镜座20与该镜头之间的粘结强度。优选地,该镜座20可以在该内圆周侧面21上形成一个背向该基板11的第一阶梯面29,该镜筒32在该外圆周侧面31上形成一个面向该第一阶梯面29的第二阶梯面35。该第一阶梯面29与该第二阶梯面35配合可以防止光线自该缝隙41射入该影像感测器12。可以理解,图2-6及图7仅显示该镜头30的一个剖面,实际上的该镜头30关于光轴00’旋转对称。该镜座20也关于其中心轴(图未标)旋转对称。该成像模组10为关于剖面对称的矩形。由于,由于该凹槽40远离该基板11设置,且该开口 42背离该基板11,紫外线可直接照射该可固化胶60,缩短该可固化胶60的固化时间,提高该相机模组500的组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允许同时调焦及主动对位,可保证该相机模组500的成像质量。最后,由于可长距离地调整该镜头30沿其轴向的位置,对该相机模组500的后焦要求较低,可将低该相机模组500的制造成本。总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个成像模组、一个镜座及一个镜头;该成像模组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影像感测器;该镜座设置在该基板上且覆盖该影像感测器;该镜头收容于该镜座且与该镜座缝隙配合;该镜座包括一个环绕该镜头的内圆周侧面,该镜头包括一个与该内圆周侧面相对的外圆周侧面,该内圆周侧面与该外圆周侧面在远离该基板一端共同界定一个凹槽; 提供一可固化胶,并将该可固化胶涂布于该凹槽内; 调整该镜头沿其轴向的位置及倾角直至该镜头对焦于该影像感测器且该镜头的光轴与该影像感测器的中心法线重叠;及 固化该可固化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调整步骤前,仅施加多滴该可固化胶至该凹槽;在固化该多滴可固化胶后,重新涂布该可固化胶密封该凹槽,并重新固化该可固化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镜头伸出该镜座,并包括多个自该外圆周侧面露出该镜座的部分沿该镜头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翼片,该多个翼片沿该外圆周侧面的一个圆周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翼片之间形成一个间隙,该多滴可固化胶分别从多个对应的该间隙施加于该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步骤包括 控制该影像感测器不断成像;及 分析所成图像的整体清晰度及其四边缘的清晰度直至当所成图像的整体清晰度最大且其四边缘的清晰度相同。
5.一种相机模组,其包括一个成像模组、一个镜座、一个镜头及一可固化胶;该成像模组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影像感测器;该镜座设置在该基板上且覆盖该影像感测器;该镜头收容于该镜座内且与该镜座缝隙配合;该镜座包括一个环绕该镜头的内圆周侧面,该镜头包括一个与该内圆周侧面相对的外圆周侧面,该内圆周侧面与该外圆周侧面在远离该基板一端共同界定一个凹槽;该可固化胶涂布于该凹槽内,且在该镜头对焦于该影像感测器且该镜头的光轴与该影像感测器的中心法线重叠时固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座在该内圆周侧面与该像侧端面连接处形成有一个第一切口,该第一切口构成该凹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头形成一个第二切口,该凹槽由该第二切口构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座在该内圆周侧面与该像侧端面连接处形成有一个第一切口,该镜头形成一个第二切口,该凹槽由该第一切口及该第二切口构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头伸出该镜座,并包括多个自该外圆周侧面露出该镜座的部分沿该镜头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翼片,该多个翼片沿该外圆周侧面的一个圆周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翼片之间形成一个间隙。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座在该内圆周侧面上形成一个背向该基板的第一阶梯面,该镜筒在该外圆周侧面上形成一个面向该第一阶梯面的第二阶梯面;该第一阶梯面与该第二阶梯面配合可以防止光线自该缝隙射入该影像感测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其包括提供一个成像模组、一个镜座及一个镜头;该成像模组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影像感测器;该镜座设置在该基板上且覆盖该影像感测器;该镜头收容于该镜座内且与该镜座缝隙配合;该镜头的外圆周侧面及该镜座的内圆周侧面在远离该基板一端共同界定一个凹槽;提供一可固化胶,并将该可固化胶涂布于该凹槽内;调整该镜头沿其轴向的位置及倾角直至该镜头对焦于该影像感测器且的该镜头的光轴与该影像感测器的中心法线重叠;及固化该可固化胶。采用该相机模组组装方法可以提高组效率且保证所组装的相机模组的成像质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相机模组。
文档编号G03B17/12GK102998765SQ2011102755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许信彦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