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97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耦合连接器用于实现光纤之间的对接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光纤耦合连接器一般包括本体、光纤、开设于本体上用于收容光纤的盲孔、组入本体内并用于固定该光纤的盖体以及位于该本体上并与该光纤对准以进行光学耦合的透镜。一般地,组装光纤入本体内时,先在盲孔靠近透镜的顶端点入光学匹配胶,接着将光纤从盲孔内组入,然后从垂直该盲孔长度的方向上盖上盖体以使该盖体固定住光纤,最 后用固化胶将盖体胶合于本体上。由于盖体的尺寸通常比较小,在盖体组入本体内并固定光纤的过程中,该盖体不易被操作者控制,且光纤容易在将盖体胶合至本体之前发生偏移,导致光纤不能被牢靠地固定,从而降低光纤的组装效率及组装良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光纤组入本体时的组装良率及组装效率的光纤耦合连接器。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其包括多个光纤、本体以及多个定位件。该本体包括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垂直连接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的顶壁、位于该第一侧壁上的多个透镜、位于该顶壁上并穿透该第二侧壁的多个第一凹槽、设置于该顶壁上并位于该透镜与该第一凹槽之间的多个第二凹槽、分隔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的多个分隔部以及位于该第二侧壁上并依次穿过该第一凹槽、该分隔部及该第二凹槽的多个通孔。该多个光纤分别收容于该多个通孔内并依次穿过该第一凹槽、该分隔部及该第二凹槽以与该多个透镜分别对准。该多个定位件位于该第二凹槽内并与该多个通孔对应。每个定位件均
包括第--^条、第二卡条以及第三卡条。该第--^条、该第二卡条及该第三卡条位于对应的
通孔上方并围成一个收容空间以收容对应的光纤。该第一^^条、该第二卡条、该第三卡条以及该分隔部共同抵持该光纤以将该光纤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该光纤耦合连接器利用第一卡条、第二卡条、第三卡条以及分隔部共同抵持光纤以将光纤固定,避免使用尺寸较小的盖体来固定光纤,不仅操作方便且容易被控制,从而提升光纤的组装效率及组装良率。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耦合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光纤耦合连接器的部份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中III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的光纤耦合连接器沿IV-1V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光纤耦合连接器沿V-V线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光纤耦合连接器100本体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顶壁13第一凹槽130第二凹槽132侧面1320分隔部134导角1340通孔136底壁14透镜15定位件20第一卡条22第二卡条24第三卡条26收容空间200光纤30裸光纤32包覆层34出光面3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耦合连接器100。该光纤耦合连接器100包括一个本体10、两个定位件20以及两根光纤30。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该本体10大致呈方形结构。该本体10包括一个第一侧壁11、一个第二侧壁12、一个顶壁13、一个底壁14以及两个透镜15。该第一侧壁11与该第二侧壁12平行相对。该顶壁13与该底壁14平行相对。该顶壁13垂直连接该第一侧壁11及该第二侧壁12。底壁14垂直连接该第一侧壁11及该第二侧壁12。两个透镜15相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侧壁11上。该顶壁13包括两个第一凹槽130、两个第二凹槽132、两个分隔部134、以及两个通孔136。每个第一凹槽130对应一个第二凹槽132、一个分隔部134、一个通孔136以及一个透镜15。第一凹槽130穿透第二侧壁12。第二凹槽132位于透镜15与第一凹槽130之间。分隔部134位于第一凹槽130与第二凹槽132之间以将第一凹槽130与第二凹槽132分隔开。即,第一凹槽130、分隔部134及第二凹槽132沿第二侧壁12至第一侧壁11的方向依次排列。两个通孔136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与两个透镜15对准。各通孔136起始于第二侧壁12并依次穿过第一凹槽130、分隔部134并终止于第二凹槽132。第二凹槽132包括一个侧面1320。该侧面1320与对应的通孔136的长度方向垂直且远离对应的分隔部134。该侧面1320与该透镜15的焦平面重叠。每个分隔部134靠近第一凹槽130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导角1340,该导角1340与该通孔136连通且该导角1340包围该通孔136。
两个定位件20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凹槽132内。两个定位件20在垂直该顶壁13的方向上与两个通孔136分别对应,在垂直该第一侧壁11及该第二侧壁12的方向上与两个透镜15分别对应。每个定位件20均包括一个第一卡条22、一个第二卡条24以及一个第三卡条26。该第一卡条22、该第二卡条24及该第三卡条26位于对应的通孔136上方并围成一个圆形的收容空间200。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条22、该第二卡条24及该第三卡条26均垂直该侧面1320并朝该第二侧壁12的方向延伸。该收容空间200的中心与对应的透镜15的中心一致,且该第一^^条22、该第二卡条24及该第三卡条26围绕对应的透镜15的中心均匀分布。具体地,以收容空间200的中心为原点,以通过该原点且垂直该顶壁13并位于该侧面1320内的直线为Y轴,及以通过该原点且垂直该Y轴并位于该侧面1320内的直线为X轴建立一个迪卡尔坐标系,则该第一^^条22、该第二卡条24及该第三卡条26在该坐标系中的角度分别为30度、120度及270度。两个定位件20与本体10是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理解,该第一卡条22、该第二卡条24及该第三卡条26并不局限于均垂直该侧面1320并朝该第二侧壁12的方向延伸,还可以是该第一卡条22及该第二卡条24垂直该侧面1320并朝该第二侧壁12的方向延伸,而该第三卡条26垂直对应的通孔136的底部并朝该顶壁13的方向延伸。两个定位件20与本体10也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是一体成型结构,两个定位件20与本体10还可以是分体成型结构。两根光纤30分别收容于对应的通孔136内并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凹槽130、对应的分隔部134及对应的第二凹槽132以与对应的透镜15分别对准。每根光纤30均包括裸光纤32及部分包覆该裸光纤32并与该裸光纤32同轴的包覆层34。该包覆层34穿过该分隔部134内的通孔136并被该分隔部134抵持,及该裸光纤32收容于对应的收容空间200内,且该第一^^条22、该第二卡条24及该第三卡条26共同抵持住该裸光纤32,从而将光纤30固定于本体10内。此时,该光纤30的出光面36抵靠在该侧面1320上。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组装该光纤耦合连接器100时,首先光纤30穿过对应的分隔部134并朝第二凹槽132内插入。接着进一步朝第二凹槽132内移动光纤30直至第一卡条22、第二卡条24及第三卡条26共同抵持住裸光纤32,且光纤30的出光面36抵靠在侧面1320上。然后,向第二凹槽132内注入紫外线固化胶以包覆住裸光纤32。最后,用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固化胶以使其固化,从而将光纤30牢靠地固定于本体10内。
本发明提供的光纤耦合连接器100利用第一卡条22、第二卡条24、第三卡条26以及分隔部134共同抵持光纤30以将光纤30固定,避免使用尺寸较小的盖体来固定光纤,不仅操作方便且容易被控制,从而提升光纤30的组装效率及组装良率。而且,用于抵靠光纤30的出光面36的侧面1320设置在与光纤30相对应的透镜15的焦平面相重合的位置,使光纤30组入后很容易到达与透镜15最佳的耦合位置,进一步保证了光纤耦合连接器100的耦合精度。另外,由于分隔部134靠近第一凹槽130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导角1340,该导角1340与该通孔136连通且该导角1340包围该通孔136,则在组入光纤30时,大幅降低光纤30与分隔部134之间的干涉碰撞,避免光纤30的破裂,刮伤等问题,从而保证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再者,第二凹槽132的设置可以直接用于注入紫外线固化胶,而且第一卡条22、第二卡条24、第三卡条26三者之间的开口设置有利于紫外线固化胶流入并包覆住裸光纤32。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其包括 多个光纤; 本体,该本体包括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垂直连接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的顶壁、位于该第一侧壁上的多个透镜、位于该顶壁上并穿透该第二侧壁的多个第一凹槽、设置于该顶壁上并位于该透镜与该第一凹槽之间的多个第二凹槽、分隔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的多个分隔部以及位于该第二侧壁上并依次穿过该第一凹槽、该分隔部及该第二凹槽的多个通孔,该多个光纤分别收容于该多个通孔内并依次穿过该第一凹槽、该分隔部及该第二凹槽以与该多个透镜分别对准;及 位于该第二凹槽内并与该多个通孔对应的多个定位件,每个定位件均包括第一卡条、第二卡条以及第三卡条,该第—^条、该第二卡条及该第三卡条位于对应的通孔上方并围成一个收容空间以收容对应的光纤,该第一^^条、该第二卡条、该第三卡条以及该分隔部共同抵持该光纤以将该光纤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凹槽包括一个侧面,该侧面与对应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且远离对应的分隔部,该第一卡条、该第二卡条及该第三卡条均垂直该侧面并朝该第二侧壁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凹槽包括一个侧面,该侧面与对应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且远离对应的分隔部,该第一卡条及该第二卡条垂直该侧面并朝该第二侧壁的方向延伸,该第三卡条垂直对应的通孔的底部并朝该顶壁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收容空间为圆形,且该收容空间的中心与对应的透镜的中心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条、该第二卡条及该第三卡条围绕对应的透镜的中心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光纤包括裸光纤及部分包裹该裸光纤并与该裸光纤同轴的包覆层,该包覆层穿过该分隔部内的通孔并被该分隔部抵持,该裸光纤收容于对应的收容空间内,且该第一^^条、该第二卡条及该第三卡条共同抵持住该裸光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分隔部靠近该第一凹槽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导角,该导角与该通孔连通且该导角包围该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光纤的出光面抵靠在该侧面上,且该侧面与该透镜的焦平面重叠。
全文摘要
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光纤、本体以及定位件。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垂直连接第一及第二侧壁的顶壁、位于第一侧壁上的透镜、位于顶壁上并穿透第二侧壁的第一凹槽、设置于顶壁上并位于透镜与第一凹槽之间的第二凹槽、分隔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分隔部及位于第二侧壁上并依次穿过第一凹槽、分隔部及第二凹槽的通孔。光纤收容于通孔内并依次穿过第一凹槽、分隔部及第二凹槽以与透镜对准。定位件位于第二凹槽内并与通孔对应。定位件包括三个位于通孔上方并围成一个收容空间的卡条。三个卡条及分隔部共同抵持光纤以将光纤固定。
文档编号G02B6/38GK102998748SQ20111027554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许嘉麟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