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致动开关、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64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致动开关、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致动开关、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JP-A-2009_231074(专利文献I)披露了如所公开的公报的图3所示的下列构造。 也就是说,在断路器90中,在断路器主体92的下部处设置有两个导电电极94a和94b。电极94b设置有朝电极94a延伸且具有耐热性的导电弹性部件96,并且电极94b构造有开口部分98,该开口部分98利用由销108 (下文将描述)推动的弹性部件96与电极94a进行接触,电极94b和电极94a —起形成电路。也就是说,销108将双金属件110外翻时产生的力传递给弹性部件96,以响应双金属件110的位移而将开口部分98敞开。此外,在弹性部件 96没有接受到来自外部的力的状态下,弹性部件96由于自身的弹力与电极94a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的优点在于在移位部件移位成向外部凸出为凸出形状的构造中,即使·移位部件返回到凹入形状,也能维持电极的触点的非接触状态。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致动开关包括壳体;移位部件,其被所述壳体保持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凹入的凹入形状,并且响应温度变化而移位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凸出的凸出形状;第一电极,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触点;第二电极,其具有设置在所述移位部件与所述第一触点之间的第二触点,并且所述第二电极被推压使得所述第二触点朝移位部件侧与所述第一触点分离;可动部件,其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移位部件之间设置成能够朝从第二电极侧指向移位部件侧的第一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可动部件的一端被处于凹入状态的所述移位部件推动以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另一端处推动所述第二电极,从而使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相接触,并且由于所述移位部件的凸出移位,所述可动部件在施加于所述第二电极上的推压力作用下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限制部件,其限制所述可动部件从能够将来自所述移位部件的推压力传递给所述第二电极的可传递位置朝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并且解除限制使得在所述推压力作用下朝第一方向移动的所述可动部件从所述可传递位置移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热致动开关中,所述可动部件包括第一部件,其固定到所述第二电极上;以及第二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移位部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部件的一端被处于凹入状态的所述移位部件推动以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另一端处借助所述第一部件推动所述第二电极,从而使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相接触,并且由于所述移位部件的凸出移位,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二电极的推压力作用下被所述第一部件朝第一方向推动和移动,从而所述第二部件脱离了所述限制部件的限制而从所述可传递位置移除。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其将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加热部件,其加热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电路,其用于向所述加热部件供应电力;以及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热致动开关,其具有设置在所述电路内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当所述移位部件响应从所述加热部件接收到的辐射热引起的温度变化而移位并且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彼此分离时,所述热致动开关中断所述电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分,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其将在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中形成的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构造,在移位部件移位成向外部凸出的凸出形状的构造中,即使移位部件返回到凹入形状,也可以维持电极的触点的非接触状态。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构造,与没有设置本发明构造的构造相比,在移位部件移位成向外部凸出的凸出形状的构造中,即使移位部件返回到凹入形状,也可以更有效地维持电极的触点的非接触状态。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构造,在移位部件移位成向外部凸出的凸出形状的构造中,即使移位部件返回到凹入形状,也可以使得禁止 使用加热部件进行加热的状态得以维持。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构造,在移位部件移位成向外部凸出的凸出形状的构造中,即使移位部件返回到凹入形状,也可以使得禁止使用定影装置进行定影的状态得以维持。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I是示出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恒温器的外观的外部视图;图4A和图4B是沿图3中的线4-4截取的剖视图,图4A示出在加热辊(壳体的内部)的温度处于预定温度(正常操作温度)范围内的情形下的恒温器,图4B示出在加热辊 (壳体的内部)的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正常操作温度)的情形下的恒温器;图5是沿图4A中的线5-5截取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在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恒温器中盖体从壳体上拆除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A和图7B是示出关于变型例的恒温器的构造的示意图;以及图8是沿图7A中的线8-8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关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实例。(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首先,将描述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图I是示出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此外,图中示出的“向上”箭头指向竖直方向上的上侧。
如图I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容纳有各个构成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 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内设置有容纳部分12,其容纳有诸如纸张等记录介质P ;图像形成部分14,其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传送部分16,其将记录介质P从容纳部分12传送到图像形成部分14 ;控制部分20,其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部分的操作;以及电源部分21,其向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部分供应电力。此外,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的上部设置有排纸部分18,经图像形成部分14而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P排出到该排纸部分18上。图像形成部分14包括图像形成单元22Y、22M、22C和22K(在下文中,用22Y至 22K表示),其以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中的对应颜色形成色调剂图像;中间转印带24,由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24上;一次转印辊26,其将由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以及二次转印辊28,其将由一次转印辊26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的色调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24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此外,图像形成部分14不限于上述构造,而是可以具有其它构造。可以采用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的任意图像形成部分。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相对于水平方向以倾斜状态沿上下方向并排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中部。此外,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均具有朝一个方向(例如,朝图I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感光体32。此外,由于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具有类似的构造,所以图I中省略了图像形成单元22M、22C和22K的各个部件的附图标记。在感光体32的旋转方向上围绕每个感光体32从上游依次设置有作为充电装置实例的充电辊23,其给感光体32充电;曝光装置36,其使由充电辊23充电的感光体32曝光,以在感光体32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38,其使由曝光装置36形成在感光体3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以及去除部件40,其与感光体32相接触,以去除残留在感光体32上的色调剂。曝光装置36基于从控制部分20发送来的图像信号形成静电潜像。作为从控制部分20发送来的图像信号,例如,可以是控制部分20从外部装置获取的图像信号。显影单元38包括显影剂供应体38A,其向感光体32供应显影剂;以及多个运送部件38B,其运送要供应给显影剂供应体38A的显影剂,并且同时搅拌这些显影剂。中间转印带24以环状形式形成,并且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的上方。在中间转印带24的内周侧设置有卷绕辊42和44,中间转印带24卷绕在卷绕辊42和44上。 随着卷绕辊42和44中的任一个被驱动而旋转,中间转印带24在与感光体32相接触的同时朝一个方向(例如,朝图I中的逆时针方向)循环和移动(旋转)。此外,卷绕辊42形成为与二次转印辊28对置的对置辊。一次转印辊26隔着中间转印带24与感光体32对置。一次转印辊26与感光体32 之间的位置为一次转印位置,在该一次转印位置处,形成在感光体32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二次转印辊28隔着中间转印带24与卷绕辊42对置。二次转印辊28与卷绕辊42 之间的位置为二次转印位置,在该二次转印位置处,已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传送部分16设置有递送辊46,其递送容纳在容纳部分12中的记录介质P ;传送路径48,沿着该传送路径传送已递送到递送辊46处的记录介质P ;以及多个传送辊50,其沿着传送路径48布置,以将经递送辊46递送的记录介质P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在传送方向上在二次转印位置的下游侧设置有定影装置60,该定影装置60将由图像形成部分14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在传送方向上在定影装置60的下游侧设置有排纸辊52,该排纸辊52将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 排出到排纸部分18。此外,下面将描述定影装置60的具体构造。接下来,将描述在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在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多个传送辊50将由递送辊46从容纳部分12递送出的记录介质P递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中,曝光装置36使由充电辊23充电的感光体32曝光,并且在感光体32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38使该静电潜像显影,并且在感光体32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由图像形成单元22 Y至22K形成的各颜色色调剂图像在一次转印位置处叠加在中间转印带24上,从而形成彩色图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4上的彩色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处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传送到定影装置60,并且定影装置60将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经由排纸辊52排出到排纸部分18。如上所述,执行一系列图像形成操作。(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的构造)接下来,将描述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的构造。图2是示出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的构造的示意图。此外,图中示出的“向上”箭头指向竖直方向上的上侧。如图2所示,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包括壳体62,该壳体62设置成能够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 (参考图I)中和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中拆除,并且壳体62内设置有各构成部件。壳体62内设置有作为加压部件实例的加压带66和对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加热的作为加热部件实例的加热辊64。加热辊64包括圆筒部件64A和诸如卤素灯等热源64B,热源64B设置在圆筒部件 64A的内部空间中。圆筒部件64A由诸如铝和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热源64B经由作为用于向加热辊64(热源64B)供应电力的线路实例的电路25电连接到电源部分21上。由此,热源64B构造成使得经由电路25从电源部分21供应电力。加压带66旋转地移过加压带和加热辊64之间的记录介质P,并且构造为在对记录介质P加压的同时传送记录介质P的环状传送带。在被加热辊64和加压带66夹持的同时被传送的记录介质P上,色调剂由加热辊 64加热且由加压带66加压,从而在加热辊64和加压带66之间的接触区域中将图像定影。 此外,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示出了由加热辊64和加压带66传送记录介质P的传送路径。定影装置60的壳体62设置有作为热致动开关实例的恒温器70。具体地说,恒温器70在定影装置60的壳体62中设置成使得双金属件76 (参考图3)(下文将描述)朝加热辊64侧与加热辊64具有预定间隙。如图I所示,恒温器70设置在电路25内,并且构造成当加热辊64(壳体62的内部)的温度变为预定温度时中断电路25,以停止由电源部分 21向热源64B供应电力。
(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恒温器70的具体构造)接下来,将描述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恒温器70的具体构造。图3至图5是示出恒温器70的构造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恒温器70包括装置主体71,该装置主体71插入形成在定影装置60的壳体62中的插孔62A中。装置主体71插入插孔62A中, 由此安装到定影装置60的壳体62上。如图3至图4B所示,恒温器70的装置主体71包括圆筒壳体72,其具有一端(图 4A和图4B的上端)开口的开口部分72A (参考图4A和图4B);作为保持部件实例的盖体 74,其设置在壳体72的开口部分72A处;以及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其均设置在壳体 72处。壳体72由具有绝缘特性的材料制成。作为具有绝缘特性的材料,采用例如陶瓷、 酚醛树脂、聚苯硫醚等。此外,壳体72的形状和材料不限于上述形状和材料。壳体72的开口部分72A设置有作为响应温度变化而移位的移位部件实例的双金属件76。双金属件76形成为盘簧(膜片)的形状,并且被壳体72和盖体74保持为相对于壳体72外侧凹入的凹入形状(图4A所示的状态)。此外,通过将两种具有不同线性膨胀系数的金属结 合在一起来构造双金属件76,并且如果双金属件具有预定温度,则双金属件移位(外翻)成相对于壳体72外侧凸出的凸出形状(图4B所示的状态)。如图3所示,在该俯视图中,在盖体74A的中部形成有圆形开口 74A,双金属件76 的表面从圆形开口 74A露在外部。盖体74嵌合到壳体72上,由此固定到壳体72上。如图4A和图4B所示,第一电极81由板形电极构成并且具有耐热性和导电性,上述板形电极在壳体72的径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X的方向)上具有长度。第一电极81 的一端81A布置在壳体72的内部,并且在俯视图中于壳体72中部的径向外侧处在壳体72 的侧壁72B附近固定到壳体72的底壁72C上。第一电极81在纵向中部弯折,第一电极81 的另一端81B被拉出到壳体72的外部。第一电极81在布置于壳体72内部的一端81A处具有第一触点91。第一触点91 朝向双金属件76侧(图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第二电极82由板形电极构成并且具有耐热性和导电性,上述板形电极在壳体72 的径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X的方向)上具有长度。第二电极82的一端82A布置在位于壳体72内部的第一触点91与双金属件76之间且在纵向中部处弯折,并且第二电极82 的另一端82B被拉出到壳体72的外部。第二电极82在布置于双金属件76与第一触点91之间的一端82A处具有第二触点92。第二电极82受到推压使得第二触点92朝双金属件76侧与第一触点91分离开(图 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具体地说,第二电极82由板簧构成,并且受到推压而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朝双金属件76侧与第一电极81分离。于是,因为克服该推压力而将第二电极82推向第一触点91的抗力作用在第二电极上,所以第二触点92与第一触点91相接触, 并且该抗力停止作用会使得第二触点朝双金属件76侧与第一触点91分离。此外,作为具有耐热性、导电性和弹性(弹簧特性)的部件(电极),例如,采用由不锈钢、铜、磷青铜等制成的部件,或者通过用锡、镍、银或金镀覆这些部件而获得的部件。在第二电极82与双金属件76之间设置有作为可动部件实例的可动销78,该可动销78设置成能够朝从第二电极82侧指向双金属件76侧的第一方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移动。此外,该第一方向也是壳体72的轴向。可动销78包括作为第一部件实例的第一销78A,其固定到第二电极82上;以及作为第二部件实例的第二销78B,其设置在第一销78A与双金属件76之间。第一销78A在壳体72的轴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上具有长度,并且形成为例如圆柱形形状。如图5所示,在俯视图中第一销78A布置在壳体72的中部(中心部分),并且固定到第二电极82的位于双金属件76侧的表面(图4A和图4B中的顶面) 上。于是,第一销78A与第二电极82 —体地移动。第二销78B在壳体72的轴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上具有长度,并且形成为例如圆柱形形状。如图5所示,在俯视图中第二销78B布置在壳体72的中部(中心部分)。与第一销78A不同,第二销78B不固定到任何部件上。第二销78B的直径大于第一销78A的直径。在壳体72的中部设置有作为限制部件实例的第一销引导件80,该第一销引导件 80限制第二销78B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的第二方向(图 4A和图4B中箭头X的方向)的移动。此外,该第二方向还是壳体72的径向。
如图4A和图4B所示,第一销引导件80形成为具有插孔80A的圆筒形形状,该插孔80A沿第一方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二销78B插入该插孔80A 中。在第二销78B插入第一销弓I导件80中的状态下,第二销能够沿着第一销弓I导件80 的插孔80A朝第一方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移动,并且通过使第二销碰撞第一销引导件80的内壁来限制第二销沿第二方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X的方向)的移动, 使得第二销位于能够将来自双金属件76的推力传递给第二电极82的位置处。第一销引导件80设置有支撑部分84,该支撑部分84支撑第一销引导件80。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支撑部分84隔着第一销引导件80成对地沿径向设置在第一销引导件80 的外侧。该对支撑部分84均设置成沿与第二电极8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沿壳体72 的径向从第一销引导件80的外周表面延伸到壳体72的侧壁72B的内周侧。该对支撑部分 84中每一个的一端固定到第一销引导件80的外周表面上,并且该对支撑部分84中每一个的另一端固定到壳体72的侧壁72B的内周表面上。由此,第一销引导件80被支撑部分84 支撑。在壳体72的内部,在第一销引导件80与双金属件76之间设置有第二销引导件 86,该第二销引导件86沿壳体72的轴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引导第二销78B。 第二销引导件86形成为具有插孔86A的圆筒形形状,该插孔86A沿壳体72的轴向(图4A 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二销78B插入该插孔86A中。插孔86A的直径大于第一销引导件80的插孔80A的直径,并且插孔86A的直径设定为使得第二销78B能够在插孔86A内倾斜。此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销78B的一端(图4A和图4B中的上端)受到处于相对于壳体72外部凹入的凹入状态(图4A中所示的状态)下的双金属件76推动,从而在另一端处(图4A和图4B中的下端)借助第一销78A推动第二电极82,以使第二触点92和第一触点91彼此相接触。此外,在双金属件76处于凹入状态的情形下,第二销78B的位于第一销78A侧的端部(图4A和图4B中的下端)插入第一销引导件80的插孔80A中,并且第二销78B沿第二方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X的方向)的移动受第一销引导件80限制。由于双金属件76的凸出移位(图4B所示的状态)导致克服第二电极82推压力的抗力停止作用在第二销78B上,由此第二销78B在第二电极82的推压力作用下受到朝双金属件76侧移动的第一销78A推动,并且使第一销引导件80对第二销78B的限制解除。具体地说,第一销78A在第二电极82的推压力作用下朝双金属件76侧移动而插入第一销引导件80的插孔80A中,从而将第二销78B从第一销引导件80的插孔80A推出。此外,当由于第二电极82的复位导致第一销78A插入第一销引导件80的插孔80A 时,第一销78A的长度设定为使得第一销78A处于与第一销引导件80的位于双金属件76 侧的表面(图4A和图4B中的顶面)相同的平面上,或者比上述表面向双金属件76侧凸出更多。此外,第二销引导件86还用作在第二销78B安装在壳体72内时引导第二销78B 的引导部件。作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恒温器70,可以采用不设置第二销引导件86的构造。(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动作)接下来,将描述关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在加热辊64 (壳体62的内部)的温度处于预定温度 (正常操作温度)范围内的情形下,如图4A所示,双金属件76处于该双金属件相对于壳体 72的外部凹入的凹入状态下。在该情形下,第二销78B插入第一销引导件80的插孔80A中,并且位于能够将来自双金属件76的推力传递给第二电极82的位置处,并且第二销78B的一端(图4A和图4B 中的上端)受到双金属件76推动,以在弟_■销78B的另一端处(图4A和图4B中的下端) 借助第一销78A推动第二电极82,从而使第二触点92和第一触点91彼此相接触。由此,电路25不中断,并且使得电力从电源部分21经由电路25供应到热源64B。此处,在定影装置60中,如果加热辊64 (壳体62的内部)的温度变成超过预定温度(正常操作温度)的高温,则如图4B所示,双金属件76移位(外翻)成相对于壳体72 外侧凸出的凸出形状。如果双金属件76移位(外翻)成相对于壳体72外侧凸出的凸出形状,则克服第二电极82推压力的抗力停止作用,第二触点92在第二电极82的推压力作用下朝双金属件 76侧移动,并且第二触点92和第一触点92彼此分离。由此,电路25中断,并且停止从电源部分21向热源64B供应电力。此时,第一销78A插入第一销引导件80的插孔80A中,以将第二销78B从第一销引导件80中推出。由此,第二销78B从第一销引导件80中跳出,从而解除了第一销引导件 80的移动限制,并且从第一销引导件80中移除(移出)。也就是说,第二销78B从第一销引导件80中滑出,并且从能够将来自双金属件76的推力传递给第二电极82的位置移开。 由此,第二销78B相对于第一方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倾斜或者由于自身重力而下落。在该状态下,即使在外翻的双金属件76受到推动且从外部返回的情形下,第二销78B也不会被双金属件76推动,或者即使第二销78B被推动也不会插入第一销引导件80 中。为此,第一销78A不会被第二销78B推动,并且第二电极82的第二触点92与第一电极 81的第一触点91彼此不相接触。也就是说,即使双金属件76由于外力而返回到凹入形状, 也会维持电路25的中断状态。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加热辊64(壳体62的内部)的温度不变成超过预定温度(正常操作温度)的高温,如图6所示,在用于保持双金属件76的盖体74由于损坏等原因而与壳体72分开的情形下,克服第二电极82推压力的抗力停止作用。因此,第二触点92在第二电极82的推压力作用下朝双金属件76侧移动,并且第二触点92与第一触点91彼此分离。由此,电路25中断,并且停止从电源部分21向热源64B供应电力。(变型例)接下来,将描述变型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动销78由第 一销78A和第二销78B构成。然而,如图7A 和图7B所示,关于变型例的恒温器170包括由一个销构成的可动销178。此外,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恒温器70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并且将适当省略其描述。可动销178在壳体72的轴向(图4A和图4B中箭头Y的方向)上具有长度,并且形成为例如圆柱形形状。如图8所示,在俯视图中可动销178布置在壳体72的中部(中心部分)。可动销178不固定到任何部件上。此外,在可动销178插入第一销引导件80中的状态下,可动销能沿着第一销引导件80的插孔80A朝第一方向(图7A和图7B中箭头Y的方向)移动,并且通过使可动销碰撞第一销引导件80的内壁来限制可动销沿第二方向(图7A和图7B中箭头X的方向)的移动,使得可动销位于能够将来自双金属件76的推力传递给第二电极82的位置处。此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动销178的一端(图7A和图7B中的上端)受到处于相对于壳体72外部凹入的凹入状态(图7A中所示的状态)下的双金属件76推动,由此在可动销178的另一端处(图7A和图7B中的下端)推动第二电极82,从而使第二触点92 和第一触点91彼此相接触。此外,在双金属件76处于凹入状态的情形下,可动销178插入第一销引导件80的插孔80A中,并且可动销沿第二方向(图7A和图7B中箭头X的方向)的移动被第一销引导件80限制。由于双金属件76的凸出移位(图7B所示的状态)导致克服第二电极82推压力的抗力停止作用在可动销178上,由此可动销178在第二电极82的推压力作用下朝双金属件76侧移动,并且从第一销引导件80的插孔80A跳出。根据变型例的构造,如果双金属件76移位(外翻)成相对于壳体72外部凸出的凸出形状,则克服第二电极82推压力的抗力停止作用,第二触点92在第二电极82的推压力作用下朝双金属件76侧移动,并且第二触点92和第一触点92彼此分离。由此,电路25 中断,并且停止从电源部分21向热源64B供应电力。此时,可动销178在第二电极82的推压力作用下从第一销引导件80中跳出,使第一销引导件80的移动限制解除,并且从第一销引导件80中移除。也就是说,可动销178从第一销引导件80中滑出,并且从能够将来自双金属件76的推力传递给第二电极82的位置移除。由此,可动销178相对于第一方向(图7A和图7B中箭头Y的方向)倾斜或者由于自身重力而下落。在该状态下,即使在外翻的双金属件76受到推动且从外部返回的情形下,可动销 178也不会被双金属件76推动,或者即使可动销178被推动也不会插入第一销引导件80 中。因此,第二电极82不会被可动销178推动,并且第二电极82的第二触点92与第一电极81的第一触点91彼此不相接触。也就是说,即使双金属件76由于外力而返回到凹入形状,也会维持电路25的中断状态。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调整和改进。例如,可以通过多种组合适当地构造上述变型例。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容易地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热致动开关,包括 壳体; 移位部件,其被所述壳体保持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凹入的凹入形状,并且响应温度变化而移位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凸出的凸出形状; 第一电极,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触点; 第二电极,其具有设置在所述移位部件与所述第一触点之间的第二触点,并且所述第二电极被推压使得所述第二触点朝移位部件侧与所述第一触点分离; 可动部件,其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移位部件之间设置成能够朝从第二电极侧指向移位部件侧的第一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可动部件的一端被处于凹入状态的所述移位部件推动以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另一端处推动所述第二电极,从而使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相接触,并且由于所述移位部件的凸出移位,所述可动部件在施加于所述第二电极上的推压力作用下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 限制部件,其限制所述可动部件从能够将来自所述移位部件的推压力传递给所述第二电极的可传递位置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并且解除限制使得在所述推压力作用下朝第一方向移动的所述可动部件从所述可传递位置移除。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动开关,其中, 所述可动部件包括 第一部件,其固定到所述第二电极上;以及 第二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移位部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部件的一端被处于凹入状态的所述移位部件推动以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另一端处借助所述第一部件推动所述第二电极,从而使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相接触,并且由于所述移位部件的凸出移位,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二电极的推压力作用下被所述第一部件朝第一方向推动和移动,从而所述第二部件脱离了所述限制部件的限制而从所述可传递位置移除。
3.一种定影装置,其将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所述定影装置包括 加热部件,其加热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 电路,其用于向所述加热部件供应电力;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致动开关,其具有设置在所述电路内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当所述移位部件响应从所述加热部件接收到的辐射热引起的温度变化而移位并且使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彼此分离时,所述热致动开关中断所述电路。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分,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将在所述图像形成部分中形成的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热致动开关、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热致动开关包括可动部件,其在第二电极与移位部件之间设置成能够朝第一方向移动,并且可动部件的一端被处于凹入状态的移位部件推动以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另一端处推动第二电极,从而使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相接触,并且由于所述移位部件的凸出移位,所述可动部件在施加于所述第二电极上的推压力作用下朝第一方向移动;以及限制部件,其限制所述可动部件从能够将来自移位部件的推压力传递给所述第二电极的可传递位置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并且解除限制使得在所述推压力作用下朝第一方向移动的所述可动部件从所述可传递位置移除。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709111SQ2011104028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三桥利彦, 广井敦之, 斋藤克哉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