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装卸机构、定影单元的装卸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438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元装卸机构、定影单元的装卸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元装卸机构、定影单元的装卸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 2009-216912的定影单元包括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上的一对定影部件,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内。该定影单元还包括装卸引导单元,所述装卸引导单元允许仅通过沿ー个方向移动定影単元就能够将定影単元安装到壳体内和从壳体中拆卸出来,并且在安装状态沿着安装方向向定影单元施加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元装卸机构、定影单元的装卸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设备,当从设备主体中拆卸单元时,所述机构和设备可減少所需的沿着拆卸方向的操作力。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元装卸机构,其包括単元,其能够安装到设备主体内和从设备主体中拆卸出来;接合部分,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单元中的一者内;按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单元中的另ー者内,当所述单元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内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并且利用偏压部件的偏压カ沿着所述单元的安装方向将所述単元按压在所述设备主体上;以及分离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单元内,所述分离部件被朝向与从所述设备主体中拆卸所述单元的拆卸方向不同的方向操作,以便克服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カ朝向解除所述按压部件对所述単元的按压的方向移动所述按压部件。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单元装卸机构中,在所述单元的纵向上的一端处设置有连接部分,所述纵向与所述安装方向交叉,所述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安装方向移动以便连接到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的被连接部分上,并且沿着所述拆卸方向移动以便与所述被连接部分脱开,以及所述分离部件设置在所述单元的纵向上的所述一端处。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単元装卸机构中,所述按压部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按压部件向上移动以便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并且向下移动以便与所述接合部分脱开。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単元装卸机构中,所述按压部件设置在所述单元内,所述按压部件向下移动以便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并且向上移动以便与所述接合部分脱开。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単元的装卸机构,其包括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单元装卸机构。所述单元是定影単元,所述定影単元通过利用来自热源的热量熔化显影剂图像来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具有电源部件,所述电源部件向所述热源供电。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其设置在设备主体内以便形成显影剂图像;转印单元,其设置在设备主体内以便将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定影单元,其包括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单元装卸机构,所述定影単元通过熔化被所述转印单元转印的所述显影剂图像来将所述显影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其设置在设备主体内以便形成显影剂图像;转印单元,其设置在设备主体内以便将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定影単元,其包括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定影単元的装卸机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包括被向单元的拆卸方向操作以便解除阻止单元拆卸的状态的分离部件的结构相比,在从设备主体中拆卸单元时,能够减少所需的沿着拆卸方向的操作力。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连接部分和分离部件不是设置在単元的纵向上的同一侧的结构相比,即使在连接部分沿着安装方向连接的情况下,当从设备主体中拆卸单元吋,也能够减少所需的沿着拆卸方向的操作力。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按压部件设置在设备主体内、按压部件向下移动以便与接合部分接合并且向上移动以便与接合部分脱开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在安装和拆卸期间作用在单元上的摩擦力。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按压部件设置在単元内、按压部件向上移动以便与接合部分接合并且向下移动以便与接合部分脱开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在安装和拆卸期间作用在单元上的摩擦力。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连接部分和被连接部分之间存在很强的连接カ的结构中,当从设备主体中拆卸单元时,能够减少所需的沿着拆卸方向的操作力。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包括被向定影单元的拆卸方向操作以便拆卸定影单元的分离部件的结构相比,能够在安装和拆卸定影单元时使操作更容易。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包括被向定影单元的拆卸方向操作以便拆卸定影单元的分离部件的结构相比,能够在安装和拆卸定影单元时使操作更容易。


下面參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图2A和2B是分别示出如下状态的立体图,即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定影单元安装在主体部分中的状态和定影单元从主体部分中拆卸出来的状态;图3是主体部分中的定位板和侧板的立体图;图4A和4B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何通过分离杆使按压部件和引导销脱开;图5A和5B分别是按压部件的侧视图和立体图;图6A是定影单元的侧视图,图6B示出了定影单元的内部结构;图7A是定影単元的一端的立体图,图7B是定影単元的另ー端的立体图;图8A和8B分别是分离杆的侧视图和立体图;图9A、9B和9C示出如何将定影单元安装到主体部分内;图10A、10B和IOC示出如何将定影单元从主体部分中拆卸出来;以及
图11A、11B和IlC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的装卸机构的改型中,如何将定影单元从主体部分中拆卸出来。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单元装卸机构、定影单元的装卸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设备。整体构造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图像形成设备10具有壳体12,壳体12包括主体部分12A和盖部分12B。主体部分12A是设备主体的实例,其容纳从纸张存储部分52到排出辊46的多个单元和部件(将在后面描述)。盖部分12B通过铰接部件13与主体部分12A相连。通过沿着弧形路径向箭头B的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移动盖部分12B,就会露出下面所述的定影单元100。通过沿着弧形路径向箭头C的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移动盖部分12B,使得壳体12的主体部分12A和盖部分12B组合在一起以形成盒体。在壳体12中设置有图像处理単元14以便对输入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在下面的描述中,Y方向表示壳体12的深度方向(沿着下面所述的感光体22的轴向的方向),X方向表不与Y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Z方向表不与X方向和Y方向均正交的竖直方向。+X方向表示从主体部分12A中拆卸下面所述的定影単元100的拆卸方向,-X方向表示将定影单元100安装到主体部分12A内的安装方向。图像处理单元14把输入图像数据处理为包括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黒色(K)的四色灰度数据。根据由图像处理单元14处理的灰度数据,设置在壳体12的中心处的曝光装置16用激光光束LB执行图像曝光。曝光装置16包括四个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这些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对应于四个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 (将在后面描述)。半导体激光器根据灰度数据发射激光光束LB-Y、LB-M、LB-C和LB-K。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LB-Y、LB-M、LB-C和LB-K通过柱面透镜(未示出)照射在用作旋转多面反射镜的多面反射镜17上,并且被多面反射镜17偏转扫描。被多面反射镜17偏转扫描的激光光束LB-Y、LB-M、LB-C和LB-K分别从斜下侧扫描,以便通过成像透镜和多个反射镜(未示出)使对应的感光体22 (在后面详细描述)上的曝光点曝光。曝光装置16被类似直角平行六面体形状的框架18包围。在框架18的上侧,设置有透明玻璃窗ロ 19Y、19M、19C和19K,以便使四个激光光束LB-Y、LB-M、LB-C和LB-K分别透射到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中的感光体22 (22Y、22M、22C和22K)上。在曝光装置16上方,设置有作为显影剂图像形成単元的实例的对应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黒色(K)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布置成相互之间间隔开。在不需要区分颜色Y、M、C和K时,有时会省略附图标记后面的标记Y、M、C和K。图像形成単元20Y、20M、20C和20K除了所使用的色调剂(显影剂)不同以外,在结构上是类似的。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都包括圆柱形的感光体22、充电辊24、显影装置26和清洁刮板28。感光体22以规定速度旋转。充电辊24将感光体22的外周表面充电。显影装置26用规定颜色的色调剂将通过用曝光装置16进行图像曝光而在感光体22的带电外周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在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后,清洁刮板28清洁感光体22的外周表面。在充电辊24的下侧设置有清洁辊29,清洁辊29通过与充电辊24的外周表面接触来清洁充电辊24的外周表面。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的上方设置有作为转印单元的实例的一次转印单元30。一次转印单元30包括环形的中间转印带32,驱动辊36,张紧辊40,从动辊42,一次转印辊34Y、34M、34C和34K,以及支撑辊37。中间转印带32绕在驱动辊36上,驱动辊36旋转以使中间转印带沿箭头所示方向循环转动。中间转印带32还绕在张紧辊40上。张紧辊40向中间转印带32施加张紧力。从动辊42设置在张紧辊40的上方,并且随着中间转印带32的旋转一起旋转。一次转印辊34Y、34M、34C和34K设置在中间转印带32的与感光体22Y、22M、22C和22K相反的ー侧。支撑辊37设置在驱动辊36和一次转印辊34Y之间, 用干支撑中间转印带32的背面。四个一次转印辊34Y、34M、34C和34K将顺序形成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中的感光体22上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黒色(K)的色调剂图像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2上。此外,在中间转印带32的与驱动辊36相反的ー侧上,设置有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32的外周表面的清洁刮板38。在中间转印带32的与从动辊42相反的ー侧上,设置有作为转印部件的实例的ニ次转印辊44。电压施加単元(未示出)与二次转印辊44和从动辊42相连,以便在二次转印辊44的电势和从动辊42的电势之间形成电势差。被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2上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黒色⑷的色调剂图像被中间转印带32传送,并且通过由从动辊42和二次转印辊44之间的电势差产生的电场的作用被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记录介质)P上。在壳体12内设置有纸张传送路径50。在纸张传送路径50上,二次转印位置设定为中间转印带32和二次转印辊44之间的接触部分。在二次转印辊44的沿着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以后简称为下游侧),设置有作为单元的实例的定影单元100。定影单元100通过加热和加压将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定影单元100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在定影单元100的下游侧设置有排出辊46,排出辊46将上面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排出到排纸部分48内,所述排纸部分48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壳体12的上部。在壳体12的下部设置有纸张存储部分52,记录纸张P堆叠在纸张存储部分52内。在纸张存储部分52的上方设置有送纸辊54,送纸辊54将堆叠在纸张存储部分52内的记录纸张P送入纸张传送路径50。在送纸辊54的下游侧设置有分离辊56,分离辊56将记录纸张P —张ー张地分离并且传送记录纸张P。在分离辊56的下游侧设置有定位辊58,定位辊58确定记录纸张P向二次转印位置传送的定时。通过这种结构,从纸张存储部分52传送过来的记录纸张P被以规定定时旋转的定位辊58供给到二次转印位置。双面传送路径60连接在纸张传送路径50中的如下两个位置之间,即分离辊56与定位辊58之间的位置以及定影単元100与排出辊46之间的位置,使得能够在记录纸张P的两个表面上执行图像形成和定影。在双面传送路径60上设置有传送辊62,传送辊62与排出辊46相邻。传送辊62将通过定影单元100在正面上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传送到双面传送路径60,而不是仅仅通过排出辊46将记录纸张P排出到排纸部分48内。这样,沿着双面传送路径60传送的记录纸张P在翻转的同时被再次传送到定位辊58,在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并定影到记录纸张P的背面上之后,记录纸张P被排出到排纸部分48内。下面将描述在图像形成设备10内进行的图像形成过程。首先,各色灰度数据从图像处理单元14顺序输出到曝光装置16,并且曝光装置16根据灰度数据发射激光光束LB-Y、LB-M、LB-C和LB-K。激光光束LB-Y、LB-M、LB-C和LB-K扫描以使感光体22的被充电棍24充电的外周表面曝光,从而在感光体2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6Y、26M、26C和26K将形成在感光体22上的静电潜像分别显影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黒色⑷的可见色调剂图像。这些色调剂图像被一次转印辊34多重转印到循环的中间转印带32上。 被多重转印到循环的中间转印带32上的各色色调剂图像由二次转印辊44 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其中,所述记录纸张P被定位辊58按规定定时传送到纸张传送路径50中的二次转印位置。然后,上面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被传送到定影单元100,在定影单元100处被转印的色调剂图像被定影到记录纸张P上。当只需在ー个表面上形成图像时,在色调剂图像被定影后,记录纸张P被排出辊46排出到排纸部分48内。相反,如果需要在记录纸张P的两个表面上都形成图像时,在色调剂图像被定影単元100定影到记录纸张P的正面上之后,记录纸张P不是简单地由排出辊46排出到排纸部分48内,而是通过切换传送路径来由传送辊62导入到双面传送路径60中。当记录纸张P沿着双面传送路径60传送时,记录纸张P被翻转,并且被再次传送到定位辊58。然后,与正面类似,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并定影到记录纸张P的背面上,并且双面均具有图像的记录纸张P被排出辊46排出到排纸部分48内。主要部分的结构下面描述作为单元装卸机构的实例的定影单元100的装卸机构110。如图2A和2B所示,壳体12的主体部分12A包括定位板72,其直立并且背对定影单元100的背面(沿着安装方面(-X方向)的正面);侧板74和76,其竖立在定位板72的沿着Y方向的两端并且支撑定位板72 ;引导板78,定影单元100将放置在该导引板78上。引导板78沿着+X方向挂在定位板72的下端,以便引导定影単元100沿着-X方向运动。如图2B和3所示,定位板72的纵向(Y方向)上的一端(图像形成设备10的前侧)具有定位孔82,下面描述的定影单元100的定位销116将插入到该定位孔82内。如图2B所示,定位板72的Y方向上的所述一端的与定位孔82相邻的部分具有向+X方向伸出的连接器84,该连接器84是被连接部分的实例。连接器84与后面描述的定影単元100中的连接部分112相连(參考图6A),以便向后面描述的定影单元100中的卤素灯108供电(參考图6B)和与定影单元100中的各种
传感器交换信号。如图4A所不,切ロ部分74A设置成位于侧板74的+X方向的端部处且位于Z方向上的中心处。切ロ部分74A的纵向是X方向。切ロ部分74A在Z方向上的宽度设定成接收并引导下面描述的定影単元100中的引导销122,引导销122是接合部分的实例。侧板74还包括圆柱形的轴部75,其沿着Y方向(纵向)向外(朝向图的正面)伸出;以及钩挂部分77,其沿着Y方向向外(朝向图的正面)伸出,并且位于比轴部75更靠近-X方向的位置。钩挂部分77由两个圆柱形的部分形成,这两个圆柱形的部分中的位于外侧的圆柱形的部分的直径较大,以便起到防止脱落的作用。轴部75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按压部件86,按压部件86朝向-X方向按压引导销122。作为偏压部件的实例的拉伸弹簧79的一端钩挂在按压部件86的-X方向端部上,拉伸弹簧79的另一端钩挂在钩挂部分77上。侧板74还包括由沿着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伸出的突起形成的第一止动部分74B和第二止动部分74C。第一止动部分74B定位成限制按压部件86向上(沿着图中的Z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移动的移动范围(參考图10C)。第二止动部分74C定位成限制按压部件86向下(沿着图中的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和顺时针方向)移动的移动范围。如图5A和5B所示,按压部件86是通过组合板状的第一臂部分86A和第二臂部分86B而形成的,第一臂部分86A和第二臂部分86B的纵向相互垂直。其中将要插入轴部75 (參考图4A)的通孔86C设置在第一臂部分86A和第二臂部分86B相连的部分中。在按压部件86中,在定影单元100安装在主体部分12A内的状态下,如图4A所示,第一臂部分86A位于Z方向上,第二臂部分86B位于+X方向上。如图5A和5B所示,第一臂部分86A的一端(背离第二臂部分86B的一端)具有钩挂部分86D,拉伸弹簧79 (參考图4A)的一端钩挂在该钩挂部分86D上。在第二臂部分86B的纵向中心位置,闩锁部分86E朝向与第一臂部分86A相同的一侧并沿着第一臂部分86A的纵向突出。第二臂部分86B的端部(远离第一臂部分86A的端部)具有被接触面86F,将在下面描述的用于解除按压部件86的按压的分离杆130 (參考图6A)与该被接触面86F接触。闩锁部分86E以弧形形状(四分之一圓的形状)从第二臂部分86B的被接触面86F侧朝向通孔86C侧凸出,并且包括用作与引导销122(參考图4A)接触的弧形面的引导面86G。在引导面86G的端部(远离被接触面86F的ー侧)设置有侧面86H,侧面86H是大致平行于第一臂部分86A的平面。侧面86H、第二臂部分86B的上表面、以及第一臂部分86A的侧面限定了凹陷部87。如图4A所示,按压部件86可转动地安装在轴部75上,从而能够向上(向Z方向)移动以便与引导销122接合,以及能够向下(向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便与引导销122脱开。由于第一臂部分86A被拉伸弹簧79的偏压カ向斜下方拉动,所以在按压部件86的侧面86H与引导销122接触(接合)的状态下,朝向-X方向的压力作用在引导销122上。与此相对比,如图3所示,切ロ部分76A设置成位于侧板76的+X方向端部处并且位于Z方向上的中心处。切ロ部分76A的纵向是X方向。切ロ部分76A在Z方向上的宽度设置成接收下面将要描述的定影単元100的引导销123。用于向-X方向按压引导销123的可转动的按压部件92连接在侧板76上。虽然按压部件92在结构上与按压部件86基本上类似,但按压部件92不包括被接触面86F (參考图5A)。
通过这种结构,当定影单元100(參考图2A)安装在主体部分12A内时,引导销123越过连接在侧板76上的按压部件92的闩锁部分并与按压部件92接合。当从主体部分12A中拆卸定影単元100时,引导销123越过按压部件92的闩锁部分并与按压部件92脱开。也就是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侧板76中不利用分离部件执行分离操作。在下面的“操作”部分中将描述在侧板74中执行的定影单元100的安装和拆卸操作。下面将描述定影单元100。如图6A所示,定影单元100具有形状类似直角平行六面体的壳体102。在壳体102的与安装方向(-X方向)交叉的纵向(Y方向)上的一端(前侧)设置有作为连接部分的实例的连接部分112,其中所述安装方向是定影单元100在主体部分12A内的安装方向(參考图2A)。连接部分112能够与连接器84 (參考图2B)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并且包括作为电源部件的实例的电源端子114,该电源端子114向下面描述的卤素灯108(參考图6B)供电。当定影单元100安装在主体部分12A内时(參考图2A),连接部分112沿安装方向(-X方向)与连接器84连接。相反地,当从主体部分12A内拆卸定影单元100时,连接部分112沿拆卸方向(+X方向)脱开。在壳体102的与连接部分112相邻的部分中,圆柱形的定位销116向-X方向伸出。定位销116的尺寸设置成使其能够插入到定位孔82 (參考图2B)内。这样,当定影单元100安装在主体部分12A内时,定位销116插入在定位孔82内,使得定影装置100被定位。如图7A所示,壳体102的Y方向上的前侧壁118设置有作为接合部分的实例的引导销122。引导销122的纵向是Y方向。此外,壳体102的位于Y方向且位于+X方向侧的前端设置有抓握部分124,使用者通过抓握该抓握部分124来安装和拆卸定影単元100。在抓握部分124的下侧,设置有作为分离部件的实例的分离杆130 (在后面描述)。如图7B所示,壳体102的Y方向上的后侧壁119设置有圆柱形的引导销123,引导销123的纵向是Y方向。在壳体102的位于Y方向且位于+X方向侧的后端设置有抓握部分125,使用者通过抓握该抓握部分125来安装和拆卸定影単元10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在Y方向上的后侧没有设置分离杆130。如图8A和8B所示,分离杆130具有圆柱形的杆部132,杆部132的轴向是Y方向。图8A和8B中所示的分离杆130的设置状态对应于分离杆130解除按压部件186的按压的状态(如图4B所示)。如图8A和8B所示,与杆部132的外周表面的Y方向上的后部一体地设置有操作部分134。沿Y方向观看,操作部分134斜向上延伸并且在端部斜向下弯曲。此外,与杆部132的外周表面的Y方向上的前部一体地设置有作用部分136。沿Y方向观看,作用部分136沿-X方向(參考图4B)朝向远离操作部分134的ー侧延伸,并且在端部斜向下弯曲。如图8B所示,杆部132的外周表面在如下两个部分处露出,即杆部132的Y方向的后端部分132A,以及操作部分134和作用部分136之间的间隙部分132B。端部132A和间隙部分132B由壳体102的抓握部分124的下端部分124A可转动地支撑(參考图7A)。如图4A所示,当定影单元100安装在主体部分12A内时,分离杆130被设置在如下状态,即作用部分136的远端位于从-X方向侧朝向Z方向侧偏移的位置(正常位置)。与此相对比,如图4B所示,当朝向不同于定影单元100的拆卸方向(+X方向)的方向(z方向)操作操作部分134时,分离杆130的作用部分136与按压部件86的被接触面86F接触并向下移动被接触面86F。这样,分离杆130克服拉伸弹簧79的偏压カ(弹性力)朝向解除对引导销122的按压的方向(沿Y方向观看,为以杆部75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R方向))移动按压部件86。定影单元100的装卸机构110包括定影单元100、引导销122、拉伸弹簧79、按压部件86和分尚杆130。如图6B所示,定影单元100包括作为加热旋转体的实例的加热辊104,作为加压旋转体的实例的加压带106,和作为热源的实例的卤素灯108,所述卤素灯108固定在加热辊104内并与加热辊104的内周表面隔开一定距离。定影单元100还包括未示出的杆,该未示出的杆解除加压带106对加热辊104的按压。加热辊104是圆筒形的部件,其轴向对应于记录纸张P的宽度方向(參考图1)和作为曝光装置16的主扫描方向的Y方向(參考图1)。加热辊104的Y方向的两端敞开。例如,加热辊104具有多层结构,在该多层结构中,由硅橡胶制成的弹性层和包含氟树脂的防粘层堆叠在由钢制成的薄的圆筒形基材的外周表面上。加压带106是环形的带部件,其轴向对应于Y方向,并且其Y方向上的两端敞开。例如,加压带106具有多层结构,在该多层结构中,包含氟树脂的防粘层设置在由聚酰亚胺制成的薄的圆筒形基材的外周表面上。在加压带106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可旋转地支撑加压带106的支撑单元140和连接在支撑单元140上的垫部件142。垫部件142把加压带106的外周表面压在加热辊104的外周表面上。加压带106和加热棍104夹持记录纸张P (未示出)并对记录纸张P加压。加热辊104的外周表面和加压带106的外周表面相互接触(以便夹持记录纸张P)的部分用作咬合部分N。记录纸张P被沿着箭头PA所示的方向传送到咬合部分N内,然后被沿着箭头PB所示的方向传送(排出)。操作下面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首先描述如何将定影单元100安装到主体部分12A内。如图9A所示,当定影单元100插入到主体部分12A内时,引导销122进入侧板74的切ロ部分74A以便沿-X方向引导定影単元100。然后,引导销122与按压部件86的引导面86G接触。随后,如图9B所示,当定影单元100被(沿-X方向)推入主体部分12A内时,沿-X方向移动的引导销122向下推动引导面86G。这样,按压部件86沿着侧板74围绕杆部75向+R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和向下方向)转动。然后,如图9C所示,当定影单元100被进ー步(沿-X方向)推入主体部分12A内时,引导销122越过弓丨导面86G的上部,并且按压部件86向-R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和向上方向)移动。这样,引导销122进入凹陷部87并且与侧面86H接合。此外,拉伸弹簧79的偏压力作用在引导销122上。这样,定影单元100被拉伸弹簧79的偏压カ朝向安装方向(-X方向)推压。如图2B和6B所示,由于定影单元100被朝向安装方向推压,所以定影单元100的连接部分112保持连接在主体部分12A的连接器84上。这允许向定影单元100供电。
下面将描述如何从主体部分12A中拆卸定影単元100。如图4B所示,当使用者抓握住抓握部分124吋,也抓握住了分离杆130的操作部分134,从而使操作部分134向Z方向移动。这样,分离杆130围绕杆部132向+R方向转动,并且作用部分136与按压部件86的被接触面86F接触。分离杆130克服拉伸弹簧79的偏压カ使被接触面86F向下移动。这样,使得引导销122与侧面86H脱开。随后,如图1OA所示,当在分离杆130被抓握住的状态下沿+X方向从主体部分12A内拉出定影单元100吋,向+X方向移动的引导销122与引导面866的上部接触。然后,按压部件86与侧板74平行地围绕轴部75向+R方向转动。在定影单元100从在主体部分12A内的安装位置向引导销122与引导面86G的上部接触的位置移动的行程中,很强的连接カ(配合力)作用在连接部分112 (參考图6A)和连接器84(參考图2B)之间。在该行程内,解除了按压部件86的接合力。然后,如图2B和6A所示,当沿着拆卸方向(+X方向)拉出定影单元100时,定影単元100的连接部分112与主体部分12A的连接器84脱开(脱离接触)。如图1OA所示,当分离杆130的作用部分136与按压部件86的被接触面86F分开时,引导销122已经位于引导面86G上了。连接部分112 (參考图6A)和连接器84 (參考图2B)之间的连接力没有作用在定影单元100上。因此,所需的沿着定影单元100的拆卸方向的操作力仅仅是使引导销122克服拉伸弹簧79的偏压カ越过引导面86G的力。然后,如图1OB所示,当将定影单元100沿+X方向进ー步从主体部分12A内拉出时,引导销122越过引导面86G的上部,并且按压部件86向-R方向移动。然后,如图1OC所示,当定影单元100 (參考图10B)被完全拉出时,引导面86G与第一止动部分74B接触,从而按压部件86的运动得到限制。如上所述,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00的装卸机构110中,当从主体部分12A内拆卸定影単元100时,操作力的作用方向(Z方向)不同于拆卸方向(+X方向)。因此,与使用需要沿着拆卸方向操作以便拆卸定影单元100的分离部件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所需的沿拆卸方向的操作力。在定影单元100的装卸机构110中,连接部分112和分离杆130设置在定影单元100的纵向(Y方向)的一端(同一侧)。在设置有按压部件86但没有设置分离部件130的比较例(未示出)中,所需的操作力是如下两个カ之和,即将连接部分112与连接器84脱开所需的沿着拆卸方向的操作力,以及将引导销122与按压部件86分开(脱开)所需的沿着拆卸方向的操作力。与此相对比,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00的装卸机构110中,不需要沿着拆卸方向的用于将引导销122与按压部件86分开(脱开)的操作力。因此,仅需要施加使连接部分112与连接器84脱开所需的沿着拆卸方向的操作力。与比较例相比,这能够減少所需的沿着拆卸方向的作用力。在定影单元100的装卸机构110中,按压部件86向上移动以便与引导销122接合,并且向下移动以便与引导销122脱开。为此,当定影单元100安装在主体部分12A内时,朝向上方(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定影单元100上。因此,抵消了一部分作用在定影单元100上的重力。这能够减少在将定影单元100安装到主体部分12A内的过程中作用在定影单元100上的摩擦力(重力X摩擦系数)。
此外,在定影单元100的装卸机构110中,连接部分112用作具有电源端子114的电连接部分,并且需要很强的连接カ以防止发生导电故障。当从主体部分12A内拆卸定影単元100时,需要抵抗该很强的连接カ的操作力。由于在装卸机构110中不需要沿着拆卸方向的用于使引导销122与按压部件86分开(脱开)的操作力,所以只施加使连接部分112与连接器84脱开所需的沿着拆卸方向的操作力。这能够減少在拆卸方向上所需的操作力。此外,由于在定影单元100的装卸机构110能够减少在拆卸方向上所需的操作力,所以在安装和拆卸定影単元100时能够使操作更容易。在分离杆130中,闩锁部分86E的形状做成类似于四分之一圓,并且侧面86H形成为竖直壁。因此,侧面86H对引导销122施加的按压カ不会被减小。此外,侧面86H防止引导销从凹陷部87中脱落出来。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按压部件可以设置在定影单元中,而不是设置在主体部分12A中(參考图2A)。图1lA示出了包括按压部件152的定影单元150的装卸机构160。具有与定影单元100的装卸机构110中所采用的部件相同的材料和结构的部件用与定影单元100的装卸机构110中所采用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部件的描述。在装卸机构160中,引导销122设置在主体部分12A内。定影单元150包括按压部件152,其与引导销122接合并且向安装方向(-X方向)推压定影单元150 ;拉伸弹簧79,其向按压部件152施加偏压カ;以及分离杆130,其解除按压部件152的按压。按压部件152是通过组合板状的第一臂部分152A和板状的第二臂部分152B而形成的,其中,第一臂部分152A的纵向是-X方向,第二臂部分152B的纵向是+X方向。在第一臂部分152A和第二臂部分152B相连的部分中,设置有用于接收设置在定影单元150中的轴部154的通孔152C。拉伸弹簧79的一端钩挂在第二臂部分152B的中心处。第一臂部分152A的纵向上的一端具有向下伸出的闩锁部分152D。分离杆130与第二臂部分152B的一端接触。闩锁部分152D从第一臂部分152A的端部以弧形形式(以四分之一圓的形式)向下凸出,并且包括用作引导引导销122的曲面的引导面152E以及侧面152F。如图1lA和IlB所示,当定影单元150被沿着-X方向推入主体部分12A内以便安装时,引导销122与引导面152E之间的接触使得按压部件152的第一臂部分152A向上转动,并且引导销122越过闩锁部分152D。然后,通过引导销122和侧面152F之间的接触安装定影单元150。与此相反,如图1IC所示,当向上(沿Z方向)操作分离杆130以便从主体部分12A中拆卸定影単元150时,作用部分136向下推动第二臂部分152B,并且第一臂部分152A向上转动以使引导销122和侧面152F分开。当定影单元150在该状态下向+X方向移动时,闩锁部分152D越过引导销122,从而完成拆卸定影単元150。在按压部件152设置在定影单元150内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向与拆卸方向不同的方向操作分离杆130来减少所需的沿着定影单元150的拆卸方向的操作力。作为使用中间转印带32的替代方案,转印部件可以将色调剂图像从感光体22直接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此外,定影单元100可包括加压辊而不是加压带106,并且可包括电磁感应加热源而不是卤素灯108。
装卸机构110或160可设置在定影单元110或150的纵向两端。示例性实施例的装卸机构不仅可应用于定影单元100或150,而且还可应用于要安装到主体部分12A和从主体部分12A中拆卸出来的任何单元。单元的实例包括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以及色调剂盒。前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进行展示和说明。这些描述不是穷举性的,也不意在将本发明限制在所公开的具体形式。很显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做出多种改型和变型。所选择和描述的实施例是用于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可具有适合所设想的具体用途的各种实施例和各种改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后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案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元装卸机构,包括单元,其能够安装到设备主体内和从设备主体中拆卸出来;接合部分,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单元中的一者内;按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单元中的另一者内,当所述单元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内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并且利用偏压部件的偏压力沿着所述单元的安装方向将所述单元按压在所述设备主体上;以及分离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单元内,所述分离部件被朝向与从所述设备主体中拆卸所述单元的拆卸方向不同的方向操作,以便克服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朝向解除所述按压部件对所述单元的按压的方向移动所述按压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装卸机构,其中,在所述单元的纵向上的一端处设置有连接部分,所述纵向与所述安装方向交叉,所述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安装方向移动以便连接到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的被连接部分上,并且沿着所述拆卸方向移动以便与所述被连接部分脱开,以及所述分离部件设置在所述单元的纵向上的所述一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元装卸机构,其中,所述按压部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按压部件向上移动以便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并且向下移动以便与所述接合部分脱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元装卸机构,其中,所述按压部件设置在所述单元内,所述按压部件向下移动以便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 并且向上移动以便与所述接合部分脱开。
5.一种定影单元的装卸机构,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装卸机构,其中,所述单元是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通过利用来自热源的热量熔化显影剂图像来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具有电源部件,所述电源部件向所述热源供电。
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其设置在设备主体内以便形成显影剂图像;转印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以便将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定影单元,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元装卸机构,所述定影单元通过熔化被所述转印单元转印的所述显影剂图像来将所述显影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7.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其设置在设备主体内以便形成显影剂图像;转印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以便将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定影单元,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单元的装卸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元装卸机构、定影单元的装卸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单元装卸机构包括单元,其能够安装到设备主体内和从设备主体中拆卸出来;接合部分,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单元中的一者内;按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单元中的另一者内,当所述单元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内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并且利用偏压部件的偏压力沿着所述单元的安装方向将所述单元按压在所述设备主体上;以及分离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单元内,所述分离部件被朝向与从所述设备主体中拆卸所述单元的拆卸方向不同的方向操作,以便克服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朝向解除所述按压部件对所述单元的按压的方向移动所述按压部件。
文档编号G03G21/16GK103019080SQ20121005730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有川树一郎, 石田正美, 渡边茂, 小西佳郎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