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移动主体固定结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22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读取装置、移动主体固定结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移动主体固定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图像读取装置(例如多功能机或复印机)包括在装置内部可移动的移动主体(例如扫描仪或滑动架)。通常,从装运时直到完成安装在用户环境中为止,移动主体保持固定。其原因是,在移动主体的运输、输送、安装等期间当某种外力或冲击施加到移动主体时防止 移动主体被移动或损坏。可以使用多种方法作为固定移动主体的方法。常规方法包括下列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专利文献(PTL)I中公开的方法,其中在装置外壳和移动主体的共用部件中钻出孔,用销钉或使用压紧弹簧拧紧或固定该共用部件,以固定外壳。第二种方法是专利文献(PTL) 2、3和4中公开的方法,其中在移动主体上设置锁定接收结构(例如销等),锁定结构(用于将锁定接收侧等夹在中间以限制位置)设置在外壳侧上的手柄或滑动开关中以使得锁定结构适当地移动,以将移动主体固定到外壳。第三种方法是专利文献(PTL) 5和6中公开的方法,其中当移动主体移动到固定位置时,通过锁定机构自动地固定移动主体。PTLl 日本专利 No. 2073095PTL2 日本专利 No. 4296PTL3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o. 2007-079375PTL4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o. 2011-009987PTL5 日本专利 No. 2979576PTL6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o. 2010-054616当采用上述第一种方法时,问题是管理用于固定的螺钉或插入件。基本上,在解除移动主体的固定之后,螺钉和插入件变得无用。但是,会再一次运输移动主体。因此,需要保存螺钉或插入件,而不将其扔到废物中。此外,需要诸如螺丝刀的工具来解除螺钉或插入件的固定。此外,当采用第一种方法时,问题是处理装置中的孔。具体地,将会有引起装置外形受损的问题,使得灰尘或尘埃粒子进入装置,并将装置内部的电气部分的电阻减小到静电势,除非孔被封闭。如果装置设计成用盖等来封闭装置中的开孔,则成本将增加。当采用第二种方法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在解除移动主体的固定之后会产生其他问题。具体地,如果用户有意地或无意地触摸手柄、把手、旋转开关或滑动开关以使得外壳和移动主体彼此固定,则锁定结构和移动主体会彼此撞到而引起装置故障。
当采用第三种方法时,如果沿着解除移动主体的锁定的方法来施加外力,则可以解锁。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移动主体在未固定状态下暴露于外力或冲击,所以移动主体会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由用户误操作或外力引起移动主体故障或损坏的图像读取装置、移动主体固定结构和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其包括移动主体,其可沿着预定方向移动,在移动主体上形成止挡件接收部分;固定主体,其可沿着与预定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移动,在固定主体上形成止挡部分以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以将移动主体固定到预定位置;第一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形成在外壳和固定主体中任一个上的凸起部分、与形成在另一个上的第一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固定主体可以被保持在止挡部分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 挡的位置中;和第二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凸起部分与第二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固定主体可以被保持在止挡部分不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第二凹入部分形成在外壳或固定部分中的形成有第一凹入部分的一个上。根据本发明的移动主体固定结构,其包括移动主体,其可沿着预定方向移动,在移动主体上形成止挡件接收部分;固定主体,其可沿着与预定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移动,在固定主体上形成止挡部分以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以将移动主体固定到预定位置;第一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形成在外壳和固定主体中任一个上的凸起部分、与形成在另一个上的第一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固定主体可以被保持在止挡部分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和第二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凸起部分与第二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固定主体可以被保持在止挡部分不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第二凹入部分形成在外壳或固定部分中的形成有第一凹入部分的一个上。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包括移动主体,其可沿着预定方向移动,在移动主体上形成止挡件接收部分;固定主体,其可沿着与预定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移动,在固定主体上形成止挡部分以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以将移动主体固定到预定位置;第一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形成在外壳和固定主体中任一个上的凸起部分、与形成在另一个上的第一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固定主体可以被保持在止挡部分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和第二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凸起部分与第二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固定主体可以被保持在止挡部分不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第二凹入部分形成在外壳或固定部分中的形成有第一凹入部分的一个上。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由用户误操作或外力引起的移动主体故障或损坏。


图I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从图像读取装置的顶面观察的俯视图。图3是当移动主体处于未固定状态时沿着A-A方向的截面图。图4是当移动主体处于未固定状态时沿着B-B方向的截面图。图5是当移动主体处于固定状态时沿着A-A方向的截面图。
图6是当移动主体处于固定状态时沿着B-B方向的截面图。图7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移动主体处于未固定状态时沿着A-A方向的截面图。图8是当移动主体处于固定状态时沿着A-A方向的截面图。图9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的示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第一实施例。应注意,在下列描述中方向的名称(右、左、上和下)表示在附图中从图I的截面图中所示的横截面观察的方向。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 是具有移动主体固定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但是,电子设备不限于图像读取装置,其可以是任意其他电子设备,例如具有移动主体的打印机。图I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的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移动主体I、固定主体2、顶盖3和底盖4。应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存在于图像读取装置中并且在其中往复运动的物体(例如,成为扫描仪、透镜架或反射镜架)称作移动主体I。在移动主体I中,存在有透镜、反射镜、以及CXD或CIS来执行读取。这些元件通过经由线或带从电机等接收的驱动力而在装置中往复运动。移动主体I基本上设计成沿着从扫描方向(对应于图I中的水平(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从扫描方向是在施加外力或冲击时移动主体I最容易移动的方向。因此,这是在非运行时段中移动主体I的移动最应当受到限制的方向。此外,如图I所示,移动主体I具有在要固定移动主体I时所使用的止挡件接收部分la。止挡件接收部分Ia形成在移动主体I的一部分中,呈凸起形状。固定主体2以穿透顶盖3的一部分的状态连接,以使得能从装置的外部进行固定和解除操作。固定主体2包括手柄部分2a和在要固定移动主体I时所使用的止挡部分2b,手柄部分2a作为还用作手柄或开关的主体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主体2用于将移动主体I固定到装置。固定主体2并不固定于顶盖3。固定主体2在图I所示的横截面中可与顶盖3平行地移动。移动主体I的止挡件接收部分Ia和固定主体2的止挡部分2b沿着固定主体2的可移动方向布置在水平面上。图2是从图像读取装置的顶面侧观察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从顶面侧观察,固定主体2可沿着与移动主体I可移动的从扫描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移动。手柄部分2a具有凸起区域和凹入区域。用户可以使用凸起区域和凹入区域来手动给固定主体2施加限制移动力,而不需要专用工具。图3和图5是沿着图I中所示的A-A方向的截面图。图4和图6是沿着图3和图5所示的B-B方向的截面图。具体地,沿着A-A方向的横截面是当竖直切割图像读取装置时的横截面。沿着B-B方向的横截面是当水平切割止挡件接收部分Ia和止挡部分2b时的横截面。图3和图4示出当移动主体I未固定于装置时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图5和图6示出当移动主体I固定于装置时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如图3和图5所示,在固定主体2中形成位置保持部分2c、2d和2e。此外,在顶盖3中形成位置保持部分3a、3b和3c。
将描述移动主体I和固定主体2之间的关系。当移动主体I未固定于装置时,如图3和图4所示,止挡件接收部分Ia和止挡部分2b彼此保持一距离。因此,没有什么东西可限制移动主体I的位置。图 5和图6示出在固定主体2移动之后将移动主体I固定于装置的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移动主体I上的止挡件接收部分Ia和固定主体2上的止挡部分2b并排放置。因此,止挡部分2b至少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限制移动主体I的止挡件接收部分Ia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中的横截面所示,U型限制在三个方向外加向上方向上的移动。此外,凸起形状的止挡件接收部分Ia的周边被止挡部分2b的壁所围绕。如上所述,期望在移动主体I最容易移动的方向上限制移动主体I的移动,该方向对应于图6中的竖直(上下)方向。然后,将描述固定主体2和顶盖3之间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顶盖3上的位置保持部分3a形成为呈凸起形状。位置保持部分2c和2d布置在固定主体2中以形成凹入区域,位置保持部分3a将装入该凹入区域中。位置保持部分2c和2d用作限制固定主体2的位置的构件。如图3所示,当移动主体I未固定时,顶盖3上的位置保持部分3a装入固定主体2中的位置保持部分2c中。位置保持部分2c和位置保持部分3a的右侧和左侧越过微小间隙并排放置。因此,固定主体2不能沿着左右方向自由地移动。此外,如图3所示,因为位置保持部分2e的右侧和位置保持部分3b的左侧并排放置,所以更可靠地防止沿着向右方向的移动,向右方向与用户移动固定主体2来固定移动主体I的方向相反。当固定主体2和顶盖3由于它们自己的变形而沿着图3中的上下方向挠曲时,位置保持部分2c的侧面和位置保持部分3a的侧面之间的间隙、以及位置保持部分2e的侧面和位置保持部分3b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变得更小。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位置的效果减弱,使得固定主体2可以容易地沿着图3中的左右方向移动。除了在上述左右方向上保持位置的结构之外,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具有使得顶盖3能使用位置保持部分3b和位置保持部分3c来沿着上下方向将固定主体2夹在中间的结构。这防止固定主体2和顶盖3沿着上下方向彼此移动分开。也就是说,可靠地限制了固定主体2的自由左右移动。另一方面,当如图5所示移动主体I固定时,顶盖3上的位置保持部分3a装入固定主体2中的位置保持部分2d中。因此,与图3所示移动主体I被固定之前的状态类似,位置保持部分2d和位置保持部分3a的右侧和左侧越过微小间隙并排放置。此外,顶盖3使用位置保持部分3b和位置保持部分3c沿着上下方向将固定主体2夹在中间。因此,限制了固定主体2的自由移动。移动主体固定结构的基本结构如上所述。更具体地,用于在各个状态中限制固定主体2的位置的结构包括位置保持部分2c或位置保持部分2d与位置保持部分3a的左右相邻侧(在解除对移动主体I的固定的状态下还有位置保持部分2e和位置保持部分3b的右相邻侧),并且在顶盖3与位置保持部分3b和3c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将固定主体2夹在中间。当移动主体I被固定时固定主体2的位置保持力称作“固定状态保持力”。当对移动主体I的固定被解除时固定主体2的位置保持力称作“解除状态保持力”。施加到固定主体2以将移动主体I的状态从固定解除状态改变成固定状态的移动力称作“固定施加力”。施加到固定主体2以将移动主体I的状态从固定状态改变成固定解除状态的移动力称作“解除施加力”。根据装置的结构来确定保持力。施加力主要取决于人的力量。在保持力增大时,当固定主体2移动时需要更大的施加力。在保持力减小时,较小的施加力足以使得固定主体2容易移动。当解除状态保持力弱时,通过小的固定施加力来驱动固定主体2移动。因此,当移动主体I没有位于固定准备位置时,如果用户有意地或无意地触摸手柄部分2a,则固定主体2可以移动。如果固定主体2移动,移动主体I的止挡件接收部分Ia和固定主体2的止挡部分2b会彼此撞到。在这种情况下,装置会受到损坏。另一方面,当解除状态保持力强时,需要大的固定施加力来使固定主体2移动。因此,在装运时工人操作没有问题,但是当用户需要进行操作时,会很难进行操作或者位置保 持部分会变形。此外,当固定状态保持力弱时,通过小的解除施加力来驱动固定主体2移动。因此,当沿着解除到移动主体I的止挡件的方向施加外力时,可以解除固定。另一方面,当固定状态保持力强时,需要大的解除施加力来使固定主体2移动。因此,当用户或者安装技术人员在安装等过程中进行固定解除时,操作会困难或者位置保持部分会变形。因此,优选考虑到可用性和功能性而对每个保持力设置最优值。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位置保持部分中保持力可自由且容易地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在使得位置保持部分2c、2d、2e、3a和3b的左右相邻侧的角度接近于直角时,保持力增大。另一方面,在角度变倾斜时,保持力减小,使得易于移动固定主体2。此外,在位置保持部分3a和2e的高度增大时,保持力增大。另一方面,在位置保持部分3a和2e的高度减小时,保持力减小。此外,在固定主体2与顶盖3、以及位置保持部分3b和3c之间的间隙增大时,固定主体2更有可能挠曲,因此保持力减小。另一方面,间隙减小,则保持力增大。然后参照图3至图6,将对在本实施例中当移动固定主体2来固定移动主体I和接触固定时的操作进行描述。如上所述,图3中所示的固定主体2通常限制为不可自由移动。为从此状态移动固定主体2以固定移动主体1,用户使用手柄部分2a以沿着向左移动方向向固定主体2施加力,该力等于或大于位置保持部分2c的右侧和位置保持部分3a的右侧之间的保持力。结果,顶盖3和固定主体2在接近位置保持部分处暂时挠曲,以在位置保持部分2c和位置保持部分2d之间产生山峰状部分,以瞬间跳过顶盖3的位置保持部分3a。结果,固定主体2移动到左侧。结果,如图5所示,位置保持部分2d和位置保持部分3a配合。也就是说,固定主体2向左侧的移动使得固定主体2上的止挡部分2b放置成与移动主体I上的止挡件接收部分Ia相邻,以限制移动主体I的位置。因此,可以限制移动主体I的位置。
相反,当移动主体I从图5所示的固定状态改变成图3所示的未固定状态时,用户使用手柄部分2a沿着向右移动方向向固定主体2施加力,该力等于或大于位置保持部分2d的左侧和位置保持部分3a的左侧之间的保持力。结果,位置保持部分2c和位置保持部分2d之间的山峰状部分瞬时跳过顶盖3的位置保持部分3a。结果,固定主体2移动到右侧。然后,如图3所示,位置保持部分2c和位置保持部分3a配合。也就是说,固定主体2向右侧的移动使得固定主体2使得移动主体I上的止挡件接收部分Ia与固定主体2上的止挡部分2b分离。因此,移动主体I进入没有位置限制的未固定状态。提供上述结构,以使得当使用本实施例的移动主体固定结构时,可以获得下列效果。第一个效果是因为在每个部件的位置保持部分中可以自由且容易地施加用于固定移动主体I和解除固定的保持力,所以根据在制造地假设的条件、运输的形式、安装技术人员的状况、和由最终用户假设的装置条件,可以适当地设置充分的固定保持力和解除保持力。第二个效果是因为位置保持机构(即,位置保持部分3c和3b)设置成不仅在操作方向上而且在抑制挠曲的方向上对固定主体2产生作用,所以适当设置的保持力可以精确地起作用。例如,当采用PTL 4中公开的方法时,只向止挡构件上形成的爪形部分提供弹性,因此很难调整保持力。此外,当施加瞬态力时,只在爪形部分的一点上布置载荷。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载荷分布到整个固定主体,排除了这样的可能性。第三个效果是因为适当设置的保持力精确地起作用,所以当用户有意地或无意地触摸固定处理部分时,止挡结构和移动主体不大可能彼此撞到。此外,当固定状态保持力弱、且沿着释放止挡件的方向向移动主体I施加外力时,释放止挡件而解除固定状态的可能性减小。当采用本实施例的固定主体固定结构时,还可以获得下列效果。第四个效果是因为用于实现止挡移动主体的功能的附加部件只是固定主体,所以很容易装配移动主体固定结构,并且移动主体固定结构的成本低。其原因在于因为部件的数量小,装配过程简化,部件价格低廉,并且装配工时减少。另一原因是电子设备的部件(例如,图像读取装置)用作对移动主体进行止挡的构件。第五个效果是因为止挡件接收部分设置在移动主体的一部分中,以使得用户将操作结合于外壳中的固定主体来止挡移动主体,所以不需要用工具来固定移动主体和解除固定,因此没有在操作之后变得多余而需要保留的部件。第六个效果是因为移动主体固定结构是不需要在外壳中钻孔或提供间隙的结构,所以引起装置外形受损、使得灰尘或尘埃粒子进入装置、且将装置内部的电气部分的电阻减小到静电势的的可能性减小。应注意,各个位置保持部分中的凹入和凸起关系可以与在本实施例中的关系相反。固定主体2的移动方向和止挡部分的移动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主体2和操作部分存在于顶盖3上,但是它们可以设置 在顶盖3的侧面或底面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移动主体I上的止挡件接收部分的多个面越过预定间隙而受到固定主体2上设置的止挡部分的限制,以固定移动主体I。但是,移动主体I可以在没有间隙的情况下受到限制。例如,与在下面将描述的第二实施例中一样,可以增加用于在预定方向上产生限制力的片弹簧,以使得将通过片弹簧来增加在固定移动主体I时的保持力。第二实施例然后,将参照图7和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 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7是当移动主体未固定时沿着A-A方向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截面图。图8是当移动主体固定时沿着A-A方向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截面图。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除了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之外,片弹簧5作为用于增加保持力的物体结合到固定主体2。按照当固定主体2移动到移动主体I被固定的位置时、片弹簧5与移动主体I接触并且变形的方式,将片弹簧5结合到固定主体2。如图7所示,当移动主体未固定时,片弹簧5是自由的,并且不会特别影响移动主体I。但是,当如图8所示固定主体2移动到移动主体I时,片弹簧5与移动主体I接触而变形,产生片弹簧5的排斥力,以沿着向下方向产生用于限制移动主体I的保持力。这可以实现更强力固定/保持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片弹簧用作增加保持力的物体,但是这不限于片弹簧。例如,可以使用螺旋弹簧、海绵、由塑料制成的弹性体等。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作为增加保持力的物体的片弹簧,产生用于沿着图8所示的横截面的向下方向限制移动主体I的保持力,但是可以自愿地设置连接用于增加保持力的物体的方向和产生保持力的方向。还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用于增加保持力的物体。此外,保持力可以沿着两个或更多个方向起作用。如上所述,除了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之外,本实施例可以获得这样的效果,可以获得在任意方向上实现的更强的保持力。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移动主体I是与图像读取有关的构件,例如扫描仪或透镜架。但是,例如,移动主体I可以是墨水架。图9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如图9所示,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移动主体,在移动主体上形成止挡件接收部分(例如由止挡件接收部分Ia实现),并且移动主体可沿预定方向移动;固定主体,在固定主体上形成止挡部分(例如由止挡部分2b实现)以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以将移动主体固定到预定位置,固定主体可沿着与预定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移动;第一位置保持部分(例如由位置保持部分3a和位置保持部分2d实现),其用于使形成在外壳(例如由顶盖3实现)和固定主体中任一个上的凸起部分(例如由位置保持部分3a实现)、与形成在另一个上的第一凹入部分(例如由位置保持部分2d实现)接合,以使得固定主体可以被保持在止挡部分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和第二位置保持部分(例如由位置保持部分3a和位置保持部分2c实现),其用于使凸起部分与第二凹入部分(例如由位置保持部分2c实现)接合,以使得固定主体可以被保持在止挡部分不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第二凹入部分形成在外壳或固定部分中的形成有第一凹入部分的一个上。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示出下列(I)至(5)中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结构(I)图像读取装置,其中,调整凸起部分和第一凹入部分中的任一个或两个面的倾斜角,以调整用于使得第一位置保持部分保持固定主体的保持力,并且调整凸起部分和第二凹入部分中的任一个或两个面的倾斜角,以调整用于使得第二位置保持部分保持固定主体的保持力。(2)图像读取装置,其中,调整凸起部分和第一凹入部分中的任一或两个面的高度,以调整用于使得第一位置保持部分保持固定主体的保持力,并且调整凸起部分和第二凹入部分中的任一或两个面的高度,以调整用于使得第二位置保持部分保持固定主体的保持力。(3)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当固定主体挠曲而移动时,解除凸起部分和第一凹入部分之间的接合、或凸起部分和第二凹入部分之间的接合。

(4)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支撑部分(例如由位置保持部分3b和3c实现),其设置在固定主体的与外壳相反的一侧上,以支撑固定主体,其中,调整支撑部分和外壳之间的间隙,以调整固定主体的挠曲的容易性。(5)图像读取装置,其中,位置保持力增加部分,其设置在固定主体上,以在固定主体移动到止挡部分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时,将移动主体限制并保持在预定位置。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其中具有移动主体的装置,并且优选固定移动主体以抵抗在运输等过程中施加在装置上的外力或冲击。具体应用示例是其中具有移动主体(例如扫描仪或滑动架)的图像读取装置,例如多功能机或复印机。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和示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构造和细节进行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ー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包括 移动主体,其可沿着预定方向移动,在所述移动主体上形成止挡件接收部分; 固定主体,其可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移动,在所述固定主体上形成止挡部分以止挡所述止挡件接收部分,以为了将所述移动主体固定到预定位置; 第一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形成在外壳和所述固定主体中任ー个上的凸起部分与形成在另ー个上的第一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所述固定主体能被保持在所述止挡部分对所述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和 第二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所述凸起部分与第二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所述固定主体能被保持在所述止挡部分不对所述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所述第二凹入部分形成在所述外壳或所述固定部分中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凹入部分的ー个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调整所述凸起部分和所述第一凹入部分中的任ー个或两个面的倾斜角,以调整用于使得所述第一位置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固定主体的保持力,并且 调整所述凸起部分和所述第二凹入部分中的任ー个或两个面的倾斜角,以调整用于使得所述第二位置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固定主体的保持力。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调整所述凸起部分和所述第一凹入部分中的任一或两个面的高度,以调整用于使得所述第一位置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固定主体的保持力,并且 调整所述凸起部分和所述第二凹入部分中的任一或两个面的高度,以调整用于使得所述第二位置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固定主体的保持力。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当所述固定主体挠曲而移动时,解除所述凸起部分和所述第一凹入部分之间的接合、或所述凸起部分和所述第二凹入部分之间的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支撑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固定主体的与所述外壳相反的ー侧上,以支撑所述固定主体, 其中,调整所述支撑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以调整所述固定主体的挠曲的容易性。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位置保持力増加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固定主体上,以在所述固定主体移动到所述止挡部 分对所述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时,将所述移动主体限制并保持在预定位置。
7.一种移动主体固定结构,其包括 移动主体,其可沿着预定方向移动,在所述移动主体上形成止挡件接收部分; 固定主体,其可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移动,在所述固定主体上形成止挡部分以止挡所述止挡件接收部分,以为了将所述移动主体固定到预定位置; 第一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形成在外壳和所述固定主体中任ー个上的凸起部分与形成在另ー个上的第一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所述固定主体能被保持在所述止挡部分对所述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和 第二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所述凸起部分与第二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所述固定主体能被保持在所述止挡部分不对所述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所述第二凹入部分形成在所述外壳或所述固定部分中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凹入部分的ー个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主体固定结构,其中 调整所述凸起部分和所述第一凹入部分中的任ー个或两个面的倾斜角,以调整用于使得所述第一位置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固定主体的保持力,并且 调整所述凸起部分和所述第二凹入部分中的任ー个或两个面的倾斜角,以调整用于使得所述第二位置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固定主体的保持力。
9.ー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移动主体,其可沿着预定方向移动,在所述移动主体上形成止挡件接收部分; 固定主体,其可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移动,在所述固定主体上形成止挡部分以止挡所述止挡件接收部分,以为了将所述移动主体固定到预定位置; 第一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形成在外壳和所述固定主体中任ー个上的凸起部分与形成在另ー个上的第一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所述固定主体能被保持在所述止挡部分对所述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和 第二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所述凸起部分与第二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所述固定主体能被保持在所述止挡部分不对所述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所述第二凹入部分形成在所述外壳或所述固定部分中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凹入部分的ー个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调整所述凸起部分和所述第一凹入部分中的任ー个或两个面的倾斜角,以调整用于使得所述第一位置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固定主体的保持力,并且 调整所述凸起部分和所述第二凹入部分中的任ー个或两个面的倾斜角,以调整用于使得所述第二位置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固定主体的保持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移动主体固定结构和电子设备。可沿着预定方向移动的移动主体,在移动主体上形成止挡件接收部分;可沿着与预定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移动的固定主体,在固定主体上形成止挡部分以止挡止挡件接收部分,以将移动主体固定到预定位置;第一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形成在外壳和固定主体中任一个上的凸起部分、与形成在另一个上的第一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固定主体可以被保持在止挡部分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和第二位置保持部分,其用于使凸起部分与第二凹入部分接合,以使得固定主体可以被保持在止挡部分不对止挡件接收部分进行止挡的位置中,第二凹入部分形成在外壳或固定部分中的形成有第一凹入部分的一个上。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739904SQ20121011081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1日
发明者八木孝浩, 冈田裕之 申请人: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日本电气工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