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25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3D显示已经成为显示行业的一大趋势。现在的3D显示的基本原理就是“视差产生立体”,也就是说使观看者的左眼只看到左眼图,右眼只看到右眼图,左眼图和右眼图是对于某一空间景象的两个角度拍摄而得,这二者被称为立体图象对。人的大脑会把这两幅图融合起来,从而产生3D效果。裸眼3D显不可以分为视差挡板(parallax barrier)和柱透镜光栅(lenticularlens)两种主流技木。柱透镜光栅3D显示的原理如图I所示,它包括显示面板I和柱透镜 光栅2,柱透镜光栅2设置在显示面板I上方。显示面板I上一部分亚像素显示左眼图象,一部分显示右眼图象,左右眼像素所发出的光经过柱透镜光栅2,因为其折射作用,光线传播方向发生偏折,从而使左眼像素的光射入观看者的左眼,右眼像素的光射入观看者的右眼。ー种柱透镜光栅为透明薄膜,一般由倒模的方法制备而成,难以在上面制作出容易辨识且精确的对位标记,所以现在在制作柱透镜光栅立体显示装置时都是手动操作,通过直接观看显示単元上的显示效果进行对位。显然这种方法对位精度不高,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低下。还有ー种柱透镜光栅包括上下玻璃基板、形成于上下基板上的透明电极、涂覆于上下基板内表面的取向层、以及夹在其中的液晶层,被称为液晶透镜。有的液晶透镜还会在玻璃基板的内表面形成凹透镜的形貌,但都是通过施加电压,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从而使其表现出透镜效果。本专利申请中所提柱透镜光栅包括全部可以表现出透镜效果的光学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柱透镜光栅与显示面板的对位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至少ー个用干与柱透镜光栅对位的对位标记,所述对位标记包括第一对位标线和第二对位标线,所述第一对位标线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透镜棱平行,所述第二对位标线在所述第一对位标线垂线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一个透镜的宽度;或者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至少ー个用干与柱透镜光栅对位的对位标记,所述对位标记包括第一对位标线、第二对位标线和与所述第二对位标线对应的两条第三对位标线,所述第一对位标线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透镜棱平行,且所述第二对位标线与所述两条第三对位标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部分,在所述第一对位标线垂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一个透镜的宽度。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对位标线的长度大于所述ー个透镜的宽度。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对位标线与所述第二对位标线之间的夹角在30° -60° 之间。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对位标线与第二对位标线相交。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三对位标线与所述第二对位标线之间的夹角大于
15。。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两条第三对位标线相互平行。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三对位标线与所示第一对位标线垂直。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三对位标线的一端与第二对位标线的一端重合。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对位标记的数目为4,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四角上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对位标记具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对位标线。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对位标线中最外侧的两条第一对位标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ー个透镜的宽度。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至少ー个用干与柱透镜光栅对位的对位标记,所述对位标记是ー个四边形图案,所述四边形图案的左右两条边均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透镜棱平行,且左右两条边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一个透镜的览度。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四边形图案的上下两条边和/或左右两条边还具有向外延伸的部分。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以所述四边形图案的顶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出的至少两条辅助对位标线,且所述辅助对位标线不均位于所述四边形图案的同一侧。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辅助对位标线与所述四边形图案的上边或下边之间的夹角大于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之上的柱透镜光柵。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柱透镜光栅可以是用树脂制作而成的固定式的柱透镜,也可以是用液晶制作而成的可切換的液晶透镜,或者是其他能够起到透镜效果的光学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显示面板的周边设置了特殊的对位标记,将柱透镜光栅放置在设置了对位标记的显示面板上方,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将柱透镜光栅的位置信息反映出来,进行角度对位和水平方向的对位,对位精度较高,并且简单易行。

图I为柱透镜光栅的3D显示原理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中的对位标记的实现方式一示意图;[00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中的对位标记的实现方式ニ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中的对位标记的实现方式三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与柱透镜光栅进行对位的ー种原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中的对位标记的实现方式四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中的对位标记的实现方式五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中的对位标记的实现方式六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中的对位标记的实现方式七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中的对位标记的实现方式八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一般的柱透镜光栅(包括用树脂制作而成的固定式的透镜光栅和液晶透镜光栅等)几乎是透明的,而上面的透镜宽度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微米,而且上面透镜棱个数有成百上千条,很难在柱透镜光栅上制作容易辨认且精密的对位标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显示面板上设置特殊的对位标记,利用透镜对对位标记的折射作用来实现柱透镜光栅与显示面板的对位,能够提高对位精度,并能够实现自动对位。參照图2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3,在该显示面板3的非显示区域设置有对位标记32,所述对位标记用于显示面板3与柱透镜光栅4的对位。在具体实现吋,柱透镜光栅4的尺寸大于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31,例如四边比显示区宽2_,一般的粗对位设备都能达到这个精度,以保证柱透镜光栅4能够完全覆盖显示区31,并使得柱透镜光栅4可以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有较大的运动空间。对位标记32可以为I个或多个,例如,可以为4个,分别位于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31外的四角上。參照图3和图6,在实现方式一中,所述对位标记32可以包括A线、B线和C线。其中,A线与柱透镜光栅4的透镜棱平行,且A线的长度大于所述柱透镜光栅4的一个透镜的宽度。有时候透镜是倾斜放置的,那么A线就倾斜,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透镜采用垂直放置方式,A线只要与透镜棱平行即可。在本专利申请中,所谓垂直放置,是指透镜棱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横边垂直;所谓倾斜放置,是指透镜棱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横边不垂直。B线在A线垂线方向上的长度d等于柱透镜光栅4的ー个透镜的宽度,且B线与A线成一定夹角α,较佳的,该夹角α在30° -60°之间,A线与B线无须相连或者相关,但考虑到对位设备上的电荷耦合元件(CCD)的视野问题,应减小移动,所以可以将A线和B线设置为相连或相交。C线与B线相连,且和B线之间呈一定角度β,这个角度β大于15°。较佳的,C线与A线垂直。上述对位标记32,根据A线可以完成显示面板3与柱透镜光栅4的角度对位,根据B线可以完成显示面板3与柱透镜光栅4的水平方向对位。在本专利申请中,显示面板与柱透镜光栅的角度对位是指,柱透镜光栅的透镜棱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水平方向成预定角度,例如,对于前述的垂直放置情况,是使得柱透镜光栅的透镜棱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水平方向成90度。[0046]C线是可选的,其作用是为了进ー步提高对位精度。參照图4,在实现方式ニ中,所述对位标记32中只包括A线与B线。也就是说,实现方式ニ与实现方式一的区别仅在于省略了 C线,A线与B线的具体设置情况与实现方式一相同。參照图5,在实现方式三中,B线在A线垂线方向上的长度d大于柱透镜光栅4的ー个透镜的宽度,此时,C线是不可缺少的,并且,B线与两条C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部分,在A线垂线方向上的长度等于d等于柱透镜光栅4的ー个透镜的宽度。也就是说,实现方式三与实现方式一的区别仅在于对B线进行了延长(B线的两端要延长超过所述两个交点),A线与B线的具体设置情况与实现方式一相同。參照图6 (图中,虚线表示柱透镜光栅4的正确位置),当B线在A线垂线方向上的长度d等于柱透镜光栅4的一个透镜的宽度时,本实用新型的对位方法如下 先看A线,如果A线发生变形,并非连续的一条直线时,说明光栅棱与A线不平行,那么就需要旋转柱透镜光栅4,直到可以看到连续平滑的A线,完成显示面板3与柱透镜光栅4的角度对位。然后看B线和C线。因为柱透镜光栅4的角度已经调整正确,且C线与A线垂直,那么,可以看到连续平滑的C线,而B线与柱透镜光栅4成一定角度,那么当它没有处在ー个透镜之内时,其将会处在两个透镜间,经过透镜的折射后将发生变形,所以在对位时,可以看着B线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直到看到一条完整连续、未变形的B线,就说明柱透镜光栅4在水平方向也对位完成。当B线在A线垂线方向上的长度d大于柱透镜光栅4的一个透镜的宽度时,角度对位原理相同,水平方向对位原理是看到的B线与两条C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部分连续、未变形吋,说明柱透镜光栅4在水平方向对位完成。还可以对以上三种实现方式进行改变,即,所述对位标记32也可以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A线,这样,在对位正确时,观察到的是多条相互平行且连续平滑的A线。优选地,多条相互平行的A线中最外侧的两条A位标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4的ー个透镜的宽度。參照图7,在实现方式四中,所述对位标记32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A线,B线和C线的实现方式与图3所示的实现方式ー类似。參照图8,在实现方式五中,所述对位标记32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A线,B线的实现方式与图4所示的实现方式ニ类似。參照图9,在实现方式五中,所述对位标记32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A线,B线和C线的实现方式与图5所示的实现方式三类似。參照图10,在实现方式七中,所述对位标记32是ー个四边形图案,所述四边形图案的左右两条边均与所述柱透镜光栅4的透镜棱平行,且左右两条边之间垂直的距离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4的ー个透镜的宽度。所述四边形可以是菱形、梯形或其他类型的四边形,其上下两条边最好是与左右两条边不垂直的直线。较佳的,所述四边形的上下两条边和/或左右两条边还具有向外延伸的部分,即该四边形的上下两条边有超出左右两条边的线作为辅助线,和/或,该四边形的左右两条边有超出上下两条边的线作为辅助线,以帮助辨认。另外,还可以对实现方式七进行改进,即在四边形图案中设置与实现方式一中C线的作用类似的辅助对位标线。參照图11,在实现方式八中,所述对位标记32包括ー个四边形图案,以及,以所述四边形图案的顶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出的至少两条辅助对位标线(图中仅示出两条)。所述辅助对位标线和所述四边形图案的上边或下边之间的夹角大于15°。当所述对位标记32中辅助对位标线的条数为2吋,这两条辅助对位标线应分别位于四边形的左右两侧。在对位时,通过CCD观察此四边形,如果其四边平滑连续,说明角度和水平方向都已对位完成。通过上述对位方法将柱透镜光栅固定在显示面板上方,就可以完成柱透镜光栅立体显示装置的制作。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等。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显示面板的周边设置了特殊的对位标记,将柱透镜光栅 放置在设置了对位标记的显示面板上方,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将柱透镜光栅的位置信息反映出来,进行角度对位和水平方向的对位,对位精度较高,并且简单易行。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干 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至少ー个用干与柱透镜光栅对位的对位标记,所述对位标记包括第一对位标线和第二对位标线,所述第一对位标线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透镜棱平行,所述第二对位标线在所述第一对位标线垂线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一个透镜的宽度;或者 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至少ー个用干与柱透镜光栅对位的对位标记,所述对位标记包括第一对位标线、第二对位标线和与所述第二对位标线对应的两条第三对位标线,所述第一对位标线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透镜棱平行,且所述第二对位标线与所述两条第三对位标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部分在所述第一对位标线垂线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一个透镜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位标线的长度大于所述一个透镜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位标线与所述第二对位标线之间的夹角在30° -60°之间。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对位标线与第二对位标线相交。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三对位标线与所述第二对位标线之间的夹角大于15°。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干 所述两条第三对位标线相互平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对位标线与所述第一对位标线垂直。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三对位标线的一端与第二对位标线的一端重合。
9.如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位标记的数目为4,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四角上。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干 所述对位标记具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对位标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干 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对位标线中最外侧的两条第一对位标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一个透镜的宽度。
12.—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干 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至少ー个用干与柱透镜光栅对位的对位标记,所述对位标记是ー个四边形图案,所述四边形图案的左右两条边均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透镜棱平行,且左右两条边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ー个透镜的宽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边形图案的上下两条边和/或左右两条边还具有向外延伸的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所述四边形图案的顶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出的至少两条辅助对位标线,且所述辅助对位标线不均位于所述四边形图案的同一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对位标线与所述四边形图案的上边或下边之间的夹角大于15°。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之上的柱透镜光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立体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柱透镜光栅对位的对位标记,所述对位标记包括第一对位标线和第二对位标线,所述第一对位标线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透镜棱平行,所述第二对位标线在所述第一对位标线垂线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柱透镜光栅的一个透镜的宽度。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之上的柱透镜光栅。所述柱透镜光栅可以是用树脂制作而成的固定式的柱透镜,也可以是用液晶制作而成的可切换的液晶透镜,或者是其他能够起到透镜效果的光学器件。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柱透镜光栅与显示面板的对位精度。
文档编号G02B27/22GK202453583SQ20122010423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武延兵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