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32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的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既可用于小面积太阳光热集聚,又可用于大面积太阳光热集聚的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源泉。在当今化石能源不断枯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研发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各种方法和装置,对于世界范围内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天然光收集和传输系统、被动式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加热或干燥系统等。 由于太阳能是一种低密度的能源,因此,如何对太阳光热进行充分且高效地集聚一直是人们对太阳能进行开发和利用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将多个太阳光热集聚装置进行连接排布,此种方法可使单个太阳光热集聚装置的体积不至于过大,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现有的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如反射凹面为旋转抛物面的光热集聚装置的口边沿形状多为圆形,在排布时,各光热集聚装置单体之间存在缝隙,地理面积未被合理使用,太阳光热集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其可进行紧密无缝的面式排布,排布方向和形式多样,太阳光热集聚效率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包括具有敞口的反射凹面的光热集聚装置本体,所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开口边沿为正六边形。上述反射凹面为旋转抛物面。上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旋转抛物面的顶点处设有通口,所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对应所述通口设有具有旋转抛物面式反射凹面的反光装置,所述反光装置的反射凹面朝向所述通口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所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旋转抛物面的焦点与所述反光装置的旋转抛物面的焦点重合。上述反光装置具有支撑架,并由此支撑架连接于上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上。上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具有支架。上述支架连接于与上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开口相应的底板上。多个上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相邻边对应连接在一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其正六边形的开口边沿形状规则且边数经合理设计,便于多个太阳光热集聚装置之间进行紧密连接和各边朝向的面式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突破传统光热集聚装置的构造形式,克服传统光热集聚装置的连接和排布缺陷,其面式排布紧密无缝,排布方向和形式多样,太阳光热集聚效率显著提高。进一步,反射凹面为旋转抛物面,旋转抛物面可将平行的太阳光线汇聚于一点,如此,此结构可对太阳光热进行更有效的汇聚作用,便于太阳光热的收集和传输。进一步,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旋转抛物面的顶点处设有通口,光热集聚装置本体对应通口设有具有旋转抛物面式反射凹面的反光装置,反光装置的反射凹面朝向通口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旋转抛物面的焦点与反光装置的旋转抛物面的焦点重合,如此,光热集聚装置本体与反光装置进行配合,光热集聚装置本体将太阳光线汇聚,再由与通口尺寸和形状相应的反光装置将光线平行反射,由此太阳光线被压缩至显著集中,再经由通口向下传输,传输效果好且便于收集使用。进一步,反光装置具有支撑架,并由此支撑架连接于光热集聚装置本体上,支撑架确定了反光装置与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工作位置关系,用以实现上述功能并达到相应效果O进一步,光热集聚装置本体具有支架,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的主体部分在此支架的承载下,便于设置摆放,以发挥其工作性能。进一步,支架连接于与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口相应的底板上,即在多个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相连接排布时,各底板间也相应连接,可增强各光热集聚装置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多个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相邻边对应连接在一起,此结构可用以实现无缝的面式等形式的排布,达到提高太阳光热集聚效率的目的。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式排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光热集聚装置本体11-反射凹面12-通口13-支架14-底板2-反光装置21-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和反光装置2。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具有反射凹面11,反射凹面11向外敞口且为旋转抛物面,改进之处在于,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的口边沿为正六边形。优选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在其旋转抛物面状的反射凹面11的顶点处设有通口12,反光装置2具有旋转抛物面式的反射凹面,反光装置2的反射凹面朝向此通口 12设置,并与通口 1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形成供光线通过的空间,且反光装置2与通口 12的尺寸和形状相应,并且反光装置2的旋转抛物面的焦点与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的旋转抛物面的
焦点重合。优选地,反光装置2具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由三根金属支杆构成,反光装置2通过支撑架21与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的反射凹面11连接。优选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具有支架13,并为了增强各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之间的连接强度,支架13连接于底板14上,且底板14与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的口相应,即底板14与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的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应,同时对应边平行,在各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进行连接时,各底板14也相应的·连接,底板14对应通口 12设有通孔,供光热进一步传输。为了实现面式排布,达到提高太阳光热集聚效率的目的,将多个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的相邻边对应连接在一起,即多个光热集聚装置本体I两两相邻边对应吻合连接在一起,连接后整体呈蜂窝式等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在使用时,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反射凹面对应太阳光设置,旋转抛物面式的反射凹面将平行的太阳光线汇聚于光热集聚装置本体和反光装置之间,光线汇聚后又重新投射于反光装置的旋转抛物面式的反射凹面上,并再度反射成平行光线,此平行光线相比初始的太阳光线更加集中,便于传输,然后经由通口向下传输,传输效果好且便于收集使用;当需对太阳光进行大面积集聚时,将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单体两两对应边连接在一起,如可将一个单体置于中心,再将六个单体围绕中心单体并分别将口边沿的对应边进行连接即可,连接紧密无缝,排布方向和形式多样,太阳光热集聚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多个光热集聚装置本体连接时可根据实际要求采用拼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并且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数量和排布方向或方式等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支架优选地采用带有底板的形式,也可采用现有的其它支架形式;光热集聚装置本体优选地具有支架,也可不具有支架;支撑架也可根据实际要求采用其它材料,如塑料等;支撑架优选地采用三根支杆,也可采用现有的其它支撑架的形式,以保证支撑强度和不遮挡光的线路径为准;通口与反光装置优选为对应的圆形,也可为其它形状,尺寸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光热集聚装置本体优选地设有通口和反光装置,也可不设有通口和反光装置;反射凹面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设计成其它形式的反射凹面。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包括具有敞口的反射凹面的光热集聚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开口边沿为正六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凹面为旋转抛物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旋转抛物面的顶点处设有通口,所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对应所述通口设有具有旋转抛物面式反射凹面的反光装置,所述反光装置的反射凹面朝向所述通口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所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旋转抛物面的焦点与所述反光装置的旋转抛物面的焦点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光装置具有支撑架,并由此支撑架连接于上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具有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连接于与上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口相应的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相邻边对应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包括具有敞口的反射凹面的光热集聚装置本体,所述光热集聚装置本体的开口边沿为正六边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其正六边形的口边沿形状规则且边数经合理设计,便于多个太阳聚光装置进行紧密连接和面式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太阳光热集聚装置,突破传统光热集聚装置的构造形式,克服传统光热集聚装置的连接和排布缺陷,其面式排布紧密无缝,排布方向和形式多样,太阳光热集聚效率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G02B19/00GK202600249SQ20122019997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冉茂宇 申请人:华侨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