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部件、图像形成装置和驱动传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76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结构部件、图像形成装置和驱动传递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构部件、图像形成装置和驱动传递机构。所述结构部件包括:图像保持部件,其保持潜像;显影部件,其将潜像显影;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并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以及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并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显影部件。其中,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一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在不超过两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一接合部分接合,并且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二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在三个或更多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二接合部分接合。
【专利说明】结构部件、图像形成装置和驱动传递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结构部件、图像形成装置和驱动传递机构。
【背景技术】
[0002]JP-A-07-160174 (专利文献I)披露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能够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并且包括图像承载体和操作图像承载体的处理单元。该处理盒的特征在于,处理盒构造为对用于将驱动力传递给图像承载体的传动系统和用于将驱动力传递给其他部件的传动系统采用不同的系统。例如通过接头单元执行向图像承载体的驱动力传递以及通过齿轮执行向其他部件的驱动力传递。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部件、图像形成装置和驱动力传递机构,其能够减小保持部件的角速度的变化以及显影部件的接触载荷的变化。
[0004]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结构部件,包括:图像保持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保持潜像;显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由所述图像保持部件所保持的潜像显影;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以及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显影部件,其中,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一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在不超过两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一接合部分接合,并且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二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在三个或更多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二接合部分接合。
[0005]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结构部件还可以包括:第一壳体部件,其在内部保持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以及第二壳体部件,其在内部保持所述显影部件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移动,以便使所述显影部件与所述图像保持部件接触或邻近。
[0006]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的所述结构部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可以以可旋转方式构造,并且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的旋转中心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旋转轴线上。
[0007]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结构部件中,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可以构造为能够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可以通过旋转将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朝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侧引入。
[0008]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结构部件中,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可以构造为能够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可以通过旋转将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朝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侧引入。
[0009]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结构部件,其能够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及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以及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和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其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结构部件,其中,所述结构部件包括:图像保持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保持潜像;显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由所述图像保持部件所保持的潜像显影;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以及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显影部件,其中,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一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在不超过两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一接合部分接合,并且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二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在三个或更多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二接合部分接合。
[0010]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驱动传递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和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其传递驱动力;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第一旋转部件;以及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第二旋转部件,其中,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一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在不超过两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一接合部分接合,并且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二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在三个或更多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二接合部分接合。
[001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未如上所述地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图像保持部件的角速度的变化以及显影部件的接触载荷的变化。
[001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未如上所述地构造的情况相比,即便在第二壳体部件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可移动的构造中,也可以减小图像保持部件的角速度的变化以及显影部件相对于图像保持体的接触载荷的变化。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的旋转中心并非位于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的旋转轴线上的情况相比,在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与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之间所产生的载荷变化不太可能影响图像保持部件与显影部件之间的接触压力。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即便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与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之间的连接不完全,也可以通过旋转使该连接完全。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即便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与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之间的连接不完全,也可以通过旋转使该连接完全。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未如上所述地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图像保持部件的角速度的变化以及显影部件的接触载荷的变化。
[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未如上所述地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第一旋转部件的角速度的变化以及第二旋转部件的接触载荷的变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0019]图1是当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看去时的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0020]图2是当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背侧看去时的包括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结构部件的剖视图;
[0021]图3是示出当从图2所示的结构部件的背侧看去时的结构部件的透视图;
[0022]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结构部件的背面;
[0023]图5示出了处于移除了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的状态的图2所示的结构部件的背面;
[0024]图6示出了包括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内侧面,并且,图6示出了设置在该内侧面上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
[0025]图7是图6所示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放大透视图;
[0026]图8示出了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将驱动力传递给感光体的机构;
[0027]图9是示出包括在图2所示的结构部件中的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的剖视图;
[0028]图1OA是示出图6所示的第一连接部件的透视图,并且图1OB是示出当从图1OA中的箭头B的方向看去时的第一连接部件的示意图;
[0029]图11示出了构成用于将驱动力传递给图8所示的感光体的机构的一部分的齿轮;
[0030]图12A示出了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将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的机构;并且图12B是示出当从图12A中的箭头C的方向看去时的第二连接部件的示意图;以及
[0031]图13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形成在第二连接部件上的突起的数量和形成在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上的凹槽的数量相对应的,显影辊抵靠感光鼓的抵靠载荷随着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0033]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上部是排出用作记录介质的纸张的排出部分14。
[0034]此外,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包括转印单元50、潜像形成单元80、供纸单元100、定影单元200、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传送纸张的传送路径150。
[0035]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中的每一个例如能够从前侧(图1中的前侧)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拆卸下来,并且这些结构部件分别包括感光鼓304Y、感光鼓304M、感光鼓304C和感光鼓304K。另外,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分别利用黄色显影齐[J、品红色显影剂、蓝绿色(青色)显影剂和黑色显影剂在感光鼓304Y、感光鼓304M、感光鼓304C和感光鼓304K上形成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的显影剂图像。下面将对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进行详细描述。
[0036]感光鼓304Y、感光鼓304M、感光鼓304C和感光鼓304K中的每一个借助分别传递于其上的驱动力沿着图1所示的箭头的方向旋转。另外,感光鼓304Y、感光鼓304M、感光鼓304C和感光鼓304K用作保持图像的图像保持部件并且用作第一旋转部件。[0037]转印单元50包括中间转印部件52、一次转印辊54Y、一次转印辊54M、一次转印辊54C、一次转印辊54K和二次转印辊58。中间转印部件52例如形成为环带状,并且由支撑辊62、支撑辊64和支撑辊66支撑。另外,中间转印部件52在拉伸的状态下旋转。将一次转印偏压施加到一次转印辊54Y、一次转印辊54M、一次转印辊54C和一次转印辊54K中的每一个上,由此将形成在感光鼓304Y、感光鼓304M、感光鼓304C和感光鼓304K中的每一个的表面上的由显影剂所形成的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52上。将二次转印偏远施加到二次转印辊58上,由此将中间转印部件52所保持的显影剂转印到纸张上。
[0038]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辊66用作将驱动力转递给中间转印部件52的驱动辊,并且来自诸如电动机等驱动源的驱动力是通过在此省略描述的驱动传递机构等而传递的。支撑辊66借助传递来的驱动力而旋转,并且使中间转印部件52沿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辊66隔着中间转印部件52面向二次转印辊58并且用作支承辊。另外,支撑辊64用作向中间转印部件52施加张力的张紧辊,并且通过使支撑辊64朝中间转印部件52的内部方向移动能够减小中间转印部件52的张力。
[0039]潜像形成单元80通过将激光束照射到由下述充电单元(例如参见图2中的充电单元308Y)均匀充电的感光鼓304Y、感光鼓304M、感光鼓304C和感光鼓304K中的每一个上而形成潜像。
[0040]定影单元200包括:加热辊202,其加热纸张;以及加压辊204,其将纸张按压到加热辊202上。
[0041]供纸单元100例如包括:纸张收容部分102,其收容处于堆叠状态的纸张;以及送出辊104,其将收容在纸张收容部分102中的纸张送出。
[0042]传送路径150包括主传送路径152和反转传送路径154。主传送路径152是这样的传送路径:在该传送路径中,纸张从供纸单元100朝向二次转印辊58传送,并且纸张从二次转印辊58朝向定影单元200传送,然后,纸张被传送从而从定影单元200排出至排出部分14。沿着主传送路径152,从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起依次设置有:上述供纸单元100、阻挡辊160、上述二次转印辊58、上述定影单元200和排出辊164。
[0043]阻挡辊160暂时使朝向二次转印辊58传送的纸张的前缘停止朝向二次转印辊58移动,然后使纸张的前缘重新开始朝向二次转印辊58移动,以便与中间转印部件52的转印有显影剂图像的部分到达二次转印辊58的位置的定时相匹配。
[0044]排出辊164朝向排出部分14传送其上的显影剂图像在定影单元200中被定影的纸张。此外,排出辊164能够沿两个方向旋转,一个方向是将纸张排出至排出部分14的方向,另一个方向是将纸张从排出部分14侧传送至反转传送路径154的方向。反转传送路径154是用于在一面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另一面上打印图像的传送路径,并且反转传送路径154将纸张从排出辊164传送至阻挡辊160的上游侧。例如,沿着反转传送路径154设置有两个反转传送辊168。在将图像形成在一面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另一面的情况下,排出辊164在与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后缘接触的情况下沿反转方向旋转,随后,纸张的后缘被引导至反转传送路径154。由此,将纸张传送至阻挡辊160。
[0045]在图2中,从背侧示出了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的截面(当从图1的背侧朝向前侧观察时所看到的示图)。尽管用于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中的每一个的显影剂的颜色彼此不同,然而,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具有相同的结构部件。因此,在下文的描述中,除非特别需要彼此辨别,否则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将被共同地描述为结构部件300。
[0046]如图2所示,结构部件300包括上述感光鼓304、充电单元308、显影单元310和清洁单元320。充电单元308例如包括充电辊,并且对感光鼓304的表面均匀地进行充电。
[0047]显影单元310包括显影辊312并且通过显影辊312向感光鼓304供应显影剂。另夕卜,显影单元310利用显影剂将形成在感光鼓304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显影辊312用作保持用于将保持在感光鼓304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剂的显影剂保持部件。此外,显影辊312还用作第二旋转部件。
[0048]清洁单元320例如包括清洁刮板,清洁刮板是板状清洁部件,并且清洁刮板通过刮除在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52上之后残留在感光鼓304的表面上的显影剂来清洁感光鼓304。
[0049]图3是从背侧示出结构部件300的透视图,并且图4是结构部件300的后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部件300包括第一壳体部件332和第二壳体部件334。上述感光鼓304、充电单元308和清洁单元320 (参见图2)安装在第一壳体部件332中。上述显影辊312 (参见图2)安装在第二壳体部件334中从而与上述感光鼓304接触或邻近。另外,第二壳体部件334用作显影单元310的壳体并且在其中收容有显影剂。
[0050]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安装在第一壳体部件332的外侧。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能够与后文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件402 (例如参见图7)连接,并且用作受第一连接部件402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感光鼓304的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另外,例如,在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上形成有用作第一被接合部分的两个第一凹槽部分35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在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上以180度的相位形成有两个第一凹槽部分352,然而,相对于形成在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上的第一凹槽部分352的数量,与后文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件402的第一前端侧突起404接合的凹槽的数量可以等于或小于2。此外,在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上可以仅形成一个第一凹槽部分352而不是形成两个第一凹槽部分352,并且可以形成一个第一前端侧突起404。
[0051 ] 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安装在第二壳体部件334的外侧。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能够与后文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件432 (例如参见图7)连接,并且用作受第二连接部件432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312的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另外,例如,在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上形成有用作第二被接合部分的三个第二凹槽部分36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在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上以120度的相位形成有三个第二凹槽部分362,然而,相对于形成在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上的第二凹槽部分362的数量,与后文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件432的第二前端侧突起434接合的凹槽的数量可以等于或大于3。此外,在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上可以形成四个第二凹槽部分362而不是形成三个第二凹槽部分362,并且例如可以形成四个第二前端侧突起434。
[0052]在图5中示出了处于移除了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的状态的结构部件300的背面。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部件334借助轴部件336安装在第一壳体部件332上,从而可以朝向第一壳体部件332移动。更具体地说,第二壳体部件334安装在第一壳体部件332上,从而可以围绕作为中心的轴部件336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332沿图5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而旋转。
[0053]由螺旋弹簧等形成并且用作推压部件的弹性部件338安装为将形成在第一壳体部件332的上端部侧的孔和形成在第二壳体部件334的上端部侧的孔桥接起来。弹性部件338通过沿图5所示的箭头b的方向拉拽来向第二壳体部件334的上端部侧施力,使得第二壳体部件334的上端部侧接近第一壳体部件332的上端部侧。此外,第一壳体部件332的上端部侧受到弹性部件338所施加的力,从而使显影辊312以预定的接触压力推压感光鼓304。因此,显影辊312相对于感光鼓304被精确地定位。通过例如在显影辊312的两端设置跟随辊(该跟随辊为定位辊),显影辊312和感光鼓304可以彼此邻近并且彼此之间保持恒定的间隔。
[0054]图6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背侧表面的内侧。此外,图6示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移除了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的状态。另外,在图6中省略了潜像形成单元80、供纸单元100、定影单元200等的图示。
[0055]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件402Y、第一连接部件402M、第一连接部件402C和第一连接部件402K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安装为朝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内侧突出。第一连接部件402Y、第一连接部件402M、第一连接部件402C和第一连接部件402K构成了与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Y、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M、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C和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K连接的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的一部分。诸如电动机等驱动源422通过由多个齿轮等构成的传动系统420与第一连接部件402Y、第一连接部件402M、第一连接部件402C和第一连接部件402K连接。另外,第一连接部件402Y、第一连接部件402M、第一连接部件402C和第一连接部件402K借助从驱动源422传递来的驱动力沿图6所示的箭头c的方向旋转。
[0056]当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时,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Y、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M、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C和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K分别与第一连接部件402Y、第一连接部件402M、第一连接部件402C和第一连接部件402K连接。
[0057]此外,第二连接部件432Y、第二连接部件432M、第二连接部件432C和第二连接部件432K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安装为朝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内侧突出。第二连接部件432Y、第二连接部件432M、第二连接部件432C和第二连接部件432K构成了与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Y、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M、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C和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K连接的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的一部分。
[0058]诸如电动机等驱动源452通过由多个齿轮等构成的传动系统450与第二连接部件432Y、第二连接部件432M、第二连接部件432C和第二连接部件432K连接。另外,第二连接部件432Y、第二连接部件432M、第二连接部件432C和第二连接部件432K借助从驱动源452传递来的驱动力沿图6所示的箭头d的方向旋转。
[0059]当结构部件300Y、结构部件300M、结构部件300C和结构部件300K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时,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Y、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M、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C和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K分别与第二连接部件432Y、第二连接部件432M、第二连接部件432C和第二连接部件432K连接。
[0060]在图7中示出了第一连接部件402Y、第一连接部件402M、第一连接部件402C和第一连接部件402K以及第二连接部件432Y、第二连接部件432M、第二连接部件432C和第二连接部件432K。第一连接部件402Y、第一连接部件402M、第一连接部件402C和第一连接部件402K的构造相同。因此,在下文的描述中,除非特别需要彼此辨别,否则第一连接部件402Y、第一连接部件402M、第一连接部件402C和第一连接部件402K将被共同地描述为第一连接部件402。同样,第二连接部件432Y、第二连接部件432M、第二连接部件432C和第二连接部件432K的构造相同。因此,在下文的描述中,除非特别需要彼此辨别,否则第二连接部件432Y、第二连接部件432M、第二连接部件432C和第二连接部件432K将被共同地描述为第二连接部件432。
[0061]如图7所示,在第一连接部件402中,前端部比其他部分厚,并且在较厚的部分上形成有用作第一接合部分的例如两个第一前端侧突起404。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在第一连接部件402上形成有两个第一前端侧突起404,然而,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件402上的第一前端侧突起404的数量可以等于或小于2。此外,在第一连接部件402上可以仅形成一个第一前端侧突起404而不是形成两个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也就是说,形成在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上的第一凹槽部分352 (参见图3)与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件402上的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之间的接合的数量等于或小于2。
[0062]同样,在第二连接部件432中,前端部比其他部分厚,并且在较厚的部分上形成有用作第二接合部分的例如三个第二前端侧突起434。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在第二连接部件432上形成有三个第二前端侧突起434,然而,形成在第二连接部件432上的第二前端侧突起434的数量可等于或大于3。此外,在第二连接部件432上例如可以形成四个第二前端侧突起434而不是形成三个第二前端侧突起434。也就是说,形成在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上的第二凹槽部分362 (参见图3)与形成在第二连接部件432上的第二前端侧突起434之间的接合的数量等于或大于3。
[0063]图7所示的箭头e示出了当将结构部件30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时朝向第一连接部件402移动的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的移动方向。另外,图7所示的箭头f示出了当将结构部件30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时朝向第二连接部件432移动的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的移动方向。
[0064]如上文所述,结构部件300能够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拆卸下来。为了使结构部件300可安装/可拆卸,在结构部件300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安装部件(未示出)之间设置一定程度的裕量(间隙)。因此,当将结构部件30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时,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侧的驱动轴(诸如第一连接部件402等)与结构部件300侧的从动轴(诸如从动侧接头部件350等)之间产生了作为轴对准误差的偏心距(即,平行误差)或角度偏差(即,角度误差)。
[0065]同时,在感光鼓304与显影辊312之间存在所需功能或性能的差异。具体地说,优选的是,防止在感光鼓304中发生角速度的变化。这是因为,如果角速度发生变化,则在形成在感光鼓304上的显影剂图像中可能发生伸长或收缩。另外,如果在显影剂图像中发生伸长或收缩,则在纸张上的最终图像上也会引起伸长或收缩。另外,显影辊312相对于角速度变化的灵敏度低于感光鼓304相对于角速度变化的灵敏度。因此,尽管取决于旋转速度等,但只要角速度的变化等于或小于百分之几(例如,3%),就不会引起图像的伸长或收缩。然而,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采用将显影辊312推压到感光鼓304上的结构部件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防止在显影辊312中发生接触载荷变化。这是因为,如果产生接触载荷变化,则显影辊312相对于感光鼓304的推力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存在感光鼓304自身可能发生位移或者感光鼓304可能发生角速度变化的担心。
[0066]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不同的接头结构部件同时实现了在感光鼓304中产生的角速度变化的减小和在显影辊312中产生的载荷变化的减小,该接头结构部件在用于驱动感光鼓304的驱动系统和用于驱动显影辊312的驱动系统之间传递驱动力。
[0067]同时,将齿轮用作驱动传递机构的构造也是基本的。然而,如果使用齿轮将驱动力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传递给结构部件300,则存在因齿轮自身的形状误差而可能产生角速度变化以及因齿轮啮合的反作用力而可能发生错位的可能性。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联轴器(一种接头)。
[0068]图8示出了向感光鼓304传递驱动力的传动系统。具体地说,图8示出了沿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右侧板和左侧板基本平行的平面剖开的处于结构部件30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截面。如图8所示,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与感光鼓304连接。也就是说,感光鼓304的轴306的突出部分安装在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上。因此,当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旋转时,保持感光鼓304的凸缘305旋转。结果,感光鼓304也与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 —体地旋转。
[0069]另外,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与第一连接部件402连接。也就是说,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与第一连接部件402连接,使得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件402上的两个第一前端侧突起404分别与形成在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上的两个第一凹槽部分352接合。因此,当第一连接部件402通过从上述驱动源422接收驱动力的传递而旋转时,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与感光鼓304受到第一连接部件402的驱动而一体地旋转。
[0070]如上文所述,两个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以180度的相位设置,并且两个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与第一连接部件402连接从而分别与两个第一凹槽部分352接合。因此,第一连接部件402相对于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可以沿图8所示的箭头h的方向倾斜。此外,第一连接部件402可以围绕用作假想轴线的第一前端侧突起404向图8中的前侧和背侧倾斜。
[0071]如图8所示,上述传动系统420 (参见图6)包括齿轮部件424。齿轮部件424和第一连接部件402用作向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传递驱动力的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齿轮部件424可旋转地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另外,第一连接部件402安装在齿轮部件424上,因此,当从驱动源422传递驱动力时,齿轮部件424与第一连接部件402 —体地旋转。
[0072]另外,由螺旋弹簧等形成的弹性部件426的一个端部固定在齿轮部件424上。弹性部件426的另一个端部与第一连接部件402接触。因此,第一连接部件402被推向前侧(即,图8中的右侧),从而第一连接部件402的前端侧推压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此外,在齿轮部件424上安装有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件402与齿轮部件424脱开的脱开防止部件428。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件402可以沿前后方向(图8中的左右方向)移动。因此,当将结构部件30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时,如果因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与第一凹槽部分352之间的不匹配的相位而导致接合不完全,则第一连接部件402向左侧退避。随后,如果通过第一连接部件402的旋转使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与第一凹槽部分352之间的相位匹配,则第一连接部件402向右侧移动。另外,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使第一凹槽部分352向右侧移动,由此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与第一凹槽342之间的连接完成。
[0073]图9示出了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的截面。如图9所示,第一凹槽部分352形成为相对于将第一连接部件402安装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上的方向而倾斜。第一凹槽部分352的倾斜方向被限定为这样的方向:即,当第一连接部件402旋转时,将第一前端侧突起404引入第一凹槽部分352的内部(B卩,图9中的右侧)。也就是说,当沿箭头A的方向看去时,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此外,相对于安装第一连接部件402的方向的倾斜角度例如在大约5度到10度的范围内。另外,第一凹槽部分352的底面354或侧面用作引导第一前端侧突起404的移动的第一引导表面。
[0074]图1OA和图1OB示出了第一连接部件402。如上文所述,两个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以180度的相位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件402的前端侧。另外,如上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02能够移动为相对于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沿图1OA和图1OB所示的箭头g的方向(参见图8中的箭头h)倾斜。此外,如图1OA和图1OB所示,两个后端侧突起406以例如180度的相位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件402的后端侧。第一前端侧突起404和后端侧突起406的相位可以构造为如图1OA和图1OB所示的那样相同或者构造为偏移90度。
[0075]如图1OB所示,第一连接部件402围绕作为中心的将第一前端侧突起404连接起来的假想轴线和将后端侧突起406连接起来的假想轴线而倾斜。另外,由于第一连接部件40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呈球形,因此,第一连接部件402倾斜为使得第一前端侧突起404(后端侧突起406)中的一个向下侧移动而另一个向上侧移动。
[0076]在图11中示出了齿轮部件424。齿轮部件424包括:大直径部分,其上形成有齿圈425 ;以及小直径部分423。另外,在小直径部分423上形成有与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件402上的后端侧突起406的数量(即,两个)相同的凹槽部分427。第一连接部件402的后端部侧插入到小直径部分423中,其中两个后端侧突起406分别插入到两个凹槽部分427中。另夕卜,两个后端侧突起406安装到齿轮部件424上从而与两个凹槽部分427接合。接着,第一连接部件402能够移动为相对于齿轮部件424沿图8、图1OA和图1OB所示的箭头h的方向倾斜。
[0077]如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02能够移动为相对于齿轮部件424而倾斜,并且如上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02能够移动为相对于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而倾斜。因此,在第一连接部件402与第二齿轮部件424之间以及在第二齿轮部件424与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50之间分别形成了万向联轴器。接着,通过利用这两个万向联轴器,理论上使角速度变得一致。
[0078]图12A示出了向显影棍312传递驱动力的传动系统。具体地说,图12A示出了沿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右侧板和左侧板基本平行的平面剖开的处于结构部件30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截面。如图12A所示,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与显影辊312连接。也就是说,安装为锁定在显影辊312上的凸缘318相对于齿轮部件316也是锁定的。另外,齿轮部件316与形成在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的一个端部上的齿轮366啮合。另外,显影辊312的轴314、凸缘318以及齿轮部件316可滑动地旋转。因此,当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旋转时,齿轮部件316接收到驱动力的传递。因此,显影辊312也旋转。然而,安装在显影辊312的轴314和轴314的外周上的磁极部件(未示出)不旋转。
[0079]如上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利用齿轮向显影辊312传递驱动力。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围绕作为旋转中心的设置在壳体部件334上的轴部件336而旋转。另外,轴部件336设置为与第二连接部件432的旋转中心和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的旋转中心同轴。通过这样的同轴设置,如果在第二连接部件432和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之间产生了载荷变化,则该载荷变化不太可能影响感光鼓304与显影辊312之间的接触压力。
[0080]尽管利用齿轮将驱动力从第二齿轮366传递给齿轮部件316,但是由于轴314和轴部件336被第二壳体部件334保持,所以几乎不会产生因啮合反作用力而造成的错位或载荷变化。此外,由于没有采用由第二连接部件432直接驱动显影辊312的构造,因此即便在第二连接部件432与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之间产生了载荷变化,该载荷变化也不太可能传递至显影辊312。
[0081]另外,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与第二连接部件432连接。也就是说,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与第二连接部件432连接,使得形成在第二连接部件432上的三个第二前端侧突起434 (参见图7)分别与形成在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上的三个第二凹槽部分362(参见图4)接合。因此,当第二连接部件432通过从上述驱动源452接收驱动力的传递而旋转时,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与显影辊312受到第二连接部件432的驱动而旋转。
[0082]如上文所述,由于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与第二连接部件432连接,使三个第二前端侧突起434分别与三个第二凹槽部分362接合,因此第二连接部件432能够移动为相对于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沿图12A所示的箭头i的方向倾斜。
[0083]由于第二连接部件432具有以120度的相位而设置的第二前端侧突起434,因此第二连接部件432理论上不会发生倾斜。然而,第二连接部件432的移动与第一连接部件402的移动不同。具体地说,由于在第二连接部件432中设置有一定程度的裕量(间隙)以便将第二前端侧突起434插入第二凹槽部分362中,因此第二连接部件432能够相对于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在该裕量的范围内倾斜。具体地说,如图12B所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前端侧突起434中的一个突起(434-1)围绕将第二前端侧突起434中的另外两个突起(434-2、434-3)连接起来的假想轴线向图12B的前侧和背侧移动。另外,图12B是从图12A中的箭头C的方向看到的示意图。
[0084]如图12A所示,上述传动系统450 (参见图6)包括齿轮部件460。齿轮部件460和第二连接部件432用作向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传递驱动力的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齿轮部件460可旋转地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另外,第二连接部件432安装在齿轮部件460上,因此,当从驱动源452传递驱动力时,齿轮部件460与第二连接部件432 —体地旋转。
[0085]由螺旋弹簧等形成的弹性部件454的一个端部固定在齿轮部件460上。弹性部件454的另一个端部与第二连接部件432接触。因此,第二连接部件432被推向前侧(即,图12A中的右侧),从而第二连接部件402的前端侧推压第一从动侧接头部件360。此外,在齿轮部件460上安装有用于防止第二连接部件432与齿轮部件460脱开的脱开防止部件456。
[0086]与形成为倾斜的第一凹槽部分352 (参见图9)类似地,第二凹槽部分362形成为相对于将第二连接部件432安装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上的方向而倾斜。倾斜方向被限定为这样的方向:即,当第二连接部件432旋转时,将第二前端侧突起434引入第二凹槽部分362的内部(S卩,图12A中的右侧)。此外,第二凹槽部分362相对于安装第二连接部件432的方向的倾斜角度例如在大约5度到10度的范围内。另外,第二凹槽部分362的底面364或侧面用作引导第二前端侧突起434的移动的第二引导表面。
[0087]如上文所述,在第二连接部件432的前端侧和后端侧上分别形成有三个第二前端侧突起434和例如三个后端侧突起436。图12A示出了第二连接部件432的截面,但是图12A仅示出了三个后端侧突起436中的一个后端侧突起436。
[0088]齿轮部件460包括:大直径部分,其上形成有齿圈462 ;以及小直径部分464。另夕卜,在小直径部分464上形成有与形成在第二连接部件432上的后端侧突起436的数量(即,三个)相同的凹槽部分466。另外,图12A示出了齿轮部件460的截面,但是图12A仅示出了三个凹槽部分466中的一个凹槽部分466。第二连接部件432的后端部侧插入到小直径部分464中,其中三个后端侧突起436分别插入到三个凹槽部分466中。另外,三个后端侧突起436安装到齿轮部件460上从而与三个凹槽部分466接合。接着,第二连接部件432能够移动为相对于齿轮部件460沿图12A所示的箭头j的方向倾斜。
[0089]第二连接部件432的前端侧和后端侧呈球形。后端侧突起436的移动与第二前端侧突起434的移动类似。另外,第二前端侧突起434的相位与后端侧突起436的相位相同。
[0090]如上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32能够移动为相对于齿轮部件460而倾斜,并且如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32能够移动为相对于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而倾斜。然而,由于第二连接部件432的倾斜范围在裕量以内,因此在第二连接部件432与齿轮部件460之间,以及在齿轮部件460与第二从动侧接头部件360之间分别形成了不完全的万向联轴器。
[0091]同时,当在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与第一凹槽部分352之间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接合位置时,存在驱动力通过两个接合位置而传递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彼此接触的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与第一凹槽部分352的组合以及彼此不完全接触的第一前端侧突起404与第一凹槽部分352的组合频繁地交替,因此在短的周期里很可能发生感光鼓304的角速度变化。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在驱动感光鼓304的传动系统中设置两个万向联轴器,理论上减小了角速度的变化。
[0092]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当第二凹槽部分362的数量以及与第二凹槽部分362接合的第二前端侧突起434的数量变化时,显影辊312相对于感光鼓304的抵靠载荷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变化。另外,图13所示的模拟结果示出了在存在偏心距或角度偏差的状态下因接合位置的数量的变化而造成的载荷变化。另外,在该模拟中没有考虑接头结构部件。如可从图13中看出,当第二凹槽部分362的数量减少时,载荷变化的周期变长并且载荷变化的宽度变大。然而,当第二凹槽部分362的数量增加时,载荷变化的周期变短,而载荷变化的宽度(周期)变大并且载荷变化的最大值减小。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由于第二凹槽部分362的数量是三个,因此与第二凹槽部分362的数量是一个或两个的情况相比,显影辊312相对于感光鼓304的抵靠载荷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变化的宽度和最大值均变小。因此,抑制了由于显影辊312相对于感光鼓304的抵靠载荷的变化而引起的对图像质量的不利影响。
[0093]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前端侧突起434的相位与后端侧突起436的相位相同,然而,作为代替,任何相位都是可以的。例如,当第二前端侧突起434与后端侧突起436的相位偏移60度时,与图13所示的“四个凹槽”的情况相比,周期变短(具体地说,与凹槽的数量为六个时的周期类似)。因此,载荷变化的最大值减小。[0094]如上文所述,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诸如复印机、传真装置和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部件,以及驱动传递机构上。
[0095]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结构部件,包括: 图像保持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保持潜像; 显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由所述图像保持部件所保持的潜像显影; 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以及 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显影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一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在不超过两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一接合部分接合,并且 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二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在三个或更多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二接合部分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结构部件,还包括: 第一壳体部件,其在内部保持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以及 第二壳体部件,其在内部保持所述显影部件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移动,以便使所述显影部件与所述图像保持部件接触或邻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以可旋转方式构造,并且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的旋转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旋转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构造为能够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通过旋转将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朝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侧引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构造为能够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通过旋转将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朝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侧引入。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结构部件,其能够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及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以及 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和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其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结构部件, 其中,所述结构部件包括: 图像保持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保持潜像; 显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由所述图像保持部件所保持的潜像显影; 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以及 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显影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一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在不超过两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一接合部分接合,并且 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二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在三个或更多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二接合部分接合。
7.一种驱动传递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和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其传递驱动力; 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第一旋转部件;以及 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其能够与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连接,受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驱动而将驱动力传递给第二旋转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一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在不超过两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一接合部分接合,并且 所述第二从动侧接头部分包括第二被接合部分,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在三个或更多个接合位置处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侧接头部分上的第二接合部分接合。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3454893SQ201310073134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近藤隆幸, 松本卓士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